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肺癌诊疗指南
![肺癌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cbc9f80c5da50e2534d7f8c.png)
肺癌【范围】1.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肺癌(简称肺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2.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肺癌的诊断和治疗。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一)肺癌(lung cancer)全称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腺体或肺泡上皮的肺部恶性肿瘤。
1.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一种特殊病理学类型的肺癌,有明显的远处转移倾向,预后较差,但多数病人对放化疗敏感。
2.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除小细胞肺癌以外其他病理学类型的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
在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程方面具有一定差异。
(二)中心型肺癌(central lung cancer)生长在肺段支气管开口及以上的肺癌。
(三)周围型肺癌(peripheral lung cancer)生长在肺段支气管开口以远的肺癌。
(四)隐性肺癌(occult lung cancer)痰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影像学和纤维支气管镜未发现病变的肺癌。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1.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癌胚抗原。
2.NSE:(neurone specific enolase)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3.CYFRA21-1:(cytokeratin fragment)細胞角蛋白片段19。
【规范化诊治流程】图1 肺癌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一)高危人群有吸烟史和/或肺癌高危职业接触史(如石棉),年龄在45岁以上者,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二)症状1.肺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常出现以下症状:(1) 刺激性干咳。
(2) 痰中带血或血痰。
(3) 胸痛。
(4) 发热。
(5) 气促。
当呼吸道症状超过2 周,经对症治疗不能缓解,尤其是痰中带血、刺激性干咳,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要高度警惕肺癌存在的可能性。
2018 CSCO肺癌指南更新说明
![2018 CSCO肺癌指南更新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22b1a317375a417866f8f3f.png)
原发肿瘤和转移灶都适于进行EGFR突变/ALK融合/ROS1融合分子 检测[13]
原发肿瘤和转移灶都适于进行EGFR突变/ALK融合分子 检测[11]
为了避免样本浪费和节约检测时间,对于晚期NSCLC活检样本,应 根据所选用的技术特点,一次性切出需要诊断组织学类型和进行
EGFR突变/ALK融合/ROS1融合检测的样本量,避免重复切片浪费 样本;如果样本不足进行分子检测,建议进行再次取材,确保分子
*(2B类证据)[23-29]
#新辅助治疗模式包括:单纯化疗、序贯化放疗、同步放化疗、化疗后同步放化疗等,最佳模式尚未确定[13-17]。 *术后病理N2可以考虑术后放疗(2B类证据)或加入术后放疗随机分组研究[23-29]。
3. 可手术IIIA期原发性NSCLC的治疗
总体推荐:临床IIIA期NSCLC (经PET/CT、EBUS或纵隔镜进行淋巴结分期)
ADJUVANT
吉非替尼 (n=111):中位28.7个月 长春瑞滨+顺铂 (n=111):中位18.0个月
100
HR=0.60
95%Cl 0.42,0.87
80
P=0.005
3年DFS率
60
34% vs 27%
EVAN
厄洛替尼 (n=46):中位42.41个月 长春瑞滨+顺铂(n=33):中位21.19个月
• T790M检测:对于EGFR TKIs耐药病例,建议二次组织活 检进行继发耐药EGFR T790M检测(ARMS或Super ARMS 法)[22]。EGFR-TKIs耐药后不能获取组织的患者,建议行血 液ctDNA EGFR T790M检测(ARMS或Super ARMS法) (1A类证据)[23-26]
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最新治疗选择
![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最新治疗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2c590cdfcfc789eb162dc84a.png)
既往研究入组的“局部晚期”患者实为IV期胸腔积液患者
IPASS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共纳入1217例来自东亚地区初治晚期 肺腺癌患者(IIIB\IV期),目的是比较晚期肺癌患者中吉非替尼与常规含铂双药化疗的疗效
纳入标准
1 提供知情同意书
2 18岁以上男性或女性
3
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NSCLC伴腺癌组织学(包括支气管肺泡)。 注意:不接受腺鳞癌组织学标本,不接受仅痰细胞学检查的标本。
为什么III期肺癌分期受到重视?
1. NCCN Guidelines Version 4.2019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IIA IIIB IIIC
分期调整原因:不同T、N,预后大不相同
按新的分期对肿瘤患者的生存期进行研究时,生存曲线分离良好,无交叉或重叠 究其原因,不同T,N患者的预后不同
5-Year Estimate
90% 83% 76% 66% 56% 48% 38%
0%
1
2
3
4
5
6
术后(年)
60%
40% 20%
0%
N1 Single
N1 Muftiple
N2 Single N2 Single
+N1 N2 Muftiple
N2
Events/N 438/1135 153/325 261/602 304/582
标准放疗剂量组 ( 60Gy ) 的 5 年 PFS 率 达到18.3%(vs 高剂量 组13%,P = 0.055)2
1. Bradley, J. D et al, The Lancet Oncology, 16(2), 187–199. 2. Bradley, J.D. et al. ASTRO 2017.
癌症规范化诊疗技术培训和学习记录
![癌症规范化诊疗技术培训和学习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a4faec08312b3169a451a481.png)
癌症规范化诊疗技术培训计划
时间:2019年度,每月第一个周一下午进行癌症规范化诊疗技术培训
地点:会议室
参会人员:医护人员
培训内容:癌性疼痛诊疗规范(2018年版);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结肠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胰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卵巢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子宫内膜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前列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肾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黑色素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本科室制定的制度和流程(粒子植入术及流程;活检穿刺术及流程;射频消融术及流程;癌痛病房管理流程;癌痛护理管理流程;癌痛患者出院指导制度;癌痛临床处理流程;癌痛随访制度;病区麻醉药品管理制度;门诊管理制度;轻中度癌痛患者动态评估制度;重度癌痛患者动态评估制度;入院宣教制度;疼痛护士职责;疼痛会诊制度;疼痛评估制度;知情同意制度)
科室癌症规范化诊疗技术培训登记册
2019年度。
各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临床指南汇总
![各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临床指南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ebe8c3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b.png)
各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临床指南汇总
卫生部2018年颁发的18个诊疗规范: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食管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胰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卵巢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子宫内膜癌诊治规范(2018年版)
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肾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黑色素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
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专家共识:
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
结直肠癌肝转移、肺转移诊治
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诊治上海专家共识(2019年版)前列腺癌基因检测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
肺癌脑(脑膜)转移诊断治疗共识
中国巴雷特食管及其早期腺癌筛查与诊治共识
6张表了解肝癌肝移植相关问题
2018版癌痛诊疗规范解读
肺癌靶向治疗药物使用原则
消化系统靶向治疗药物使用原则
各类指南:
2018结直肠癌CSCO指南
2018胰腺癌CSCO指南
2018肺癌CSCO指南
阴道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
其他更早期指南汇总类:
年底资料汇总∣国内肿瘤指南及专家共识。
肺癌诊疗规范
![肺癌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b723cc3bceb19e8b8f6baec.png)
肺癌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病理学诊断无明显可确认之肺外原发癌灶,必须符合下列各项之一者,方能确立病理学诊断:(1)肺手术标本经病理、组织学证实者;(2)行开胸探查、肺针穿刺或经纤维支气管镜检采得肺或支气管活检组织标本,经组织学诊断为原发支气管肺癌者;(3)颈和腋下淋巴结、胸壁、胸膜或皮下结节等转移灶活检,组织学表现符合原发支气管肺癌,且肺或支气管壁内疑有肺癌存在,临床上又能排除其它器官原发癌者。
2.细胞学诊断痰液、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抽吸、冲洗等细胞学标本,镜下所见符合肺癌细胞学标准者,诊断可以确立。
需注意除外上呼吸道甚至食管癌肿。
3.符合下列各项之一者,可以确立临床诊断:(I)X线胸片见肺部有孤立性结节或肿块阴影,其边缘呈脑回状、分叶和细毛刺状,并在短期内(2—3个月)逐渐增大者,尤以经过短期积极药物治疗后可排除结核或其它炎性病变者;(2)节段性肺炎在短期内(一般为2—3个月)发展为肺不张,或肺叶不张在短期内发展为全肺不张者,或在其相应部位的肺根部出现肿块,特别是生长性肿块者;(3)上述肺部病灶伴远处转移,邻近器官受侵或压迫症状表现者,如:邻近骨破坏、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明显增大,短期内发展的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同侧喉返神经麻痹(排除结核和主动脉病变后)和颈部交感神经节(排除手术创伤后)、臂丛神经、膈神经侵犯症等。
肺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其中病理学、细胞学检查结果是诊断肺癌的金标准。
(二)证候诊断1.肺脾气虚证:久嗽痰稀、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腹胀纳呆、浮肿便溏、舌质淡苔薄、边有齿痕、脉沉细。
2.肺阴虚证:咳嗽气短、干咳痰少、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口渴、声音嘶哑、舌赤少苔、或舌体瘦小、苔薄、脉细数。
3.气滞血瘀证:咳嗽气短而不爽、气促胸闷、心胸刺痛或胀痛、痞块疼痛拒按、唇暗,舌紫暗或有瘀血斑、苔薄、脉弦或涩。
肺癌诊疗常规
![肺癌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c251a741b0717fd5370cdc95.png)
(1)应在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和/或呼吸内科共同研究和/或讨论后决 定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
(2)除急诊情况外,应在治疗前完成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全面的治疗计划。
(3)对因心肺疾患等原因不能手术的患者, 如果一般状况和预期寿命允许, 放疗应以治愈为目的。
(4)接受根治性放疗或化放疗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因为暂时和可处理的毒 性反应而中断治疗或减少剂量。这些毒性反应包括3度食管炎、血液学毒性等。 应在毒性出现前对患者进行解释。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治疗原则
在任一非急诊手术治疗前,应根据诊断要求完成必要的影像学等辅助检查, 并对肺癌进行c-TNM^期,以便于制订全面、合理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1)应由以胸外科手术为主要专业的外科医师来决定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和
制订手术方案。尽量做到肿瘤和区域淋巴结的完全性切除, 同时尽量保留有功能 的肺组织。
(2)NSE是小细胞肺癌首选标志物,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监测治疗反 应,根据检测方法和使用试剂的不同,参考值不同。
(3)CYFRA21-1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记物,对肺鳞癌诊断的敏感性可 达60%根据检测方法和使用试剂的不同,参考值不同。
3.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应包括胸部正位和侧位片。在基层医院,胸部正侧位
2•治疗效果
化学治疗的疗效评价参照WHOS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或RECIST疗效评价标准 (见附录B)。
3•常用方案
(1)小细胞肺癌
一线化疗方案:
PE方案(顺铂/依托泊苷,DDP/VP-16, CE方案(卡铂/依托泊苷,CBP/VP-16等。
二线化疗方案:
CAV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CTX/ADM/VOR Topotecan单药方 案。
NSCLC诊疗规范
![NSCLC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1740d4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3.png)
1.多数早期肺癌患者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2.出现原因不明、久治不愈的肺外征象,如杵状指(趾)、非游走性关节疼痛、男性乳腺增生、皮肤黝黑或皮肌炎、共济失调和静脉炎等。 3.临床表现高度可疑肺癌的患者,体检发现声带麻痹、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Homer征、Pancoast综合征等提示局部侵犯及转移的可能。 4.临床表现高度可疑肺癌的患者,体检发现肝肿大伴有结节、皮下结节、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辅助检查
*
MRI检查:MRI检查在胸部可选择性地用于以下情况:判定胸壁或纵隔是否受侵;显示肺上沟瘤与臂丛神经及血管的关系;区分肺门肿块与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的界限;对禁忌注射碘造影剂的患者,是观察纵隔、肺门大血管受侵情况及淋巴结肿大的首选检查方法;对鉴别放疗后纤维化与肿瘤复发亦有一定价值。MRI特别适用于判定脑、脊髓有无转移,脑增强MRI应作为肺癌术前常规分期检查。MRI对骨髓腔转移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很高,可根据临床需求选用。
其他检查
*
痰细胞学检查:是目前诊断肺癌简单方便的无创伤性诊断方法之一。 TFNA:可在CT或超声引导下进行胸内肿块或淋巴结的穿刺。 胸腔穿刺术:胸腔穿刺术可以获取胸腔积液,进行细胞学检查。 胸膜活检术:对于诊断不明的胸腔积液,胸膜活检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浅表淋巴结及皮下转移结节活检术:对于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皮下转移结节者,应常规进行针吸或活检,以获得病理学诊断。
0.0
0.8
0.2
0.4
0.6
1.0
无进展生存概率
OS: EGFR野生型
吉非替尼 (n=91) 卡铂/紫杉醇 (n=85)
如果该患者为EGFR野生型患者
First-SIGNAL研究: EGFR野生型患者一线使用EGFR-TKI的死亡风险增加20%,进展风险增加50%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bed938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a.png)
小细胞肺癌
神经内分泌癌
包括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 内分泌癌等,其中类癌和不典型类癌 较为常见。
约占15%-20%,具有分化程度高、生 长速度快、早期转移等特点。
病理学检查流程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活检或手术获取组织样本 ,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诊肺癌 ;
治疗建议
根据分期和患者情况,制定合 适的治疗建议;
初步检查
通过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 发现疑似肺癌的病例;
分期评估
通过影像学和血液检查等手段 ,评估肺癌的分期;
随访观察
治疗后定期随访观察,及时发 现复发和转移。
03
病理学诊断
病理类型
非小细胞肺癌
;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或气促,尤其 是活动后加重。
筛查方法
01
02
03
04
低剂量螺旋CT
可发现早期肺癌,并降低因肺 癌死亡的风险;
肿瘤标志物
检测血液中肿瘤标志物水平, 辅助诊断肺癌;
支气管镜检查
检查气管和支气管中的病变, 发现早期肺癌;
痰液检查
检测痰液中的恶性细胞,辅助 诊断肺癌。
诊断流程
病理学检查
年龄与性别
老年患者和女性患者的预后通常相对较差 。
复发预防措施
坚持长期随访
对肺癌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是预防复发 的关键措施,随访时间至少为5年。
健康生活方式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保持 健康的饮食、适当的锻炼等,有助于 降低复发风险。
规范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 方案,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 疗,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658efc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0.png)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12.13•【文号】国卫办医函〔2018〕1125号•【施行日期】2018.12.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诊断标准正文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8〕11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卫生计生委):为进一步提高相关肿瘤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们组织对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病种诊疗规范进行了制修订,形成了相关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请遵照执行。
附件:1: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2: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3:食管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4: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5:胰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6: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7: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8:子宫内膜癌诊治规范(2018年版)9:卵巢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10:肾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11:前列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12: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13: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14:黑色素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15: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16: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17: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18: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18年12月13日。
最新临床诊疗指南(肿瘤科分册)(精品收藏)
![最新临床诊疗指南(肿瘤科分册)(精品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4330354758fb770bf78a55e7.png)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肺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1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肺癌诊疗水平,改善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二、诊断技术与应用(一)高危因素.有吸烟史并且吸烟指数大于400支/年、高危职业接触史(如接触石棉)以及肺癌家族史等,年龄在45岁以上者,是肺癌的高危人群.(二)临床表现.1.肺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
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常出现以下症状:(1)刺激性干咳。
(2)痰中带血或血痰.(3)胸痛。
(4)发热。
(5)气促。
当呼吸道症状超过两周,经治疗不能缓解,尤其是痰中带血、刺激性干咳,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要高度警惕肺癌存在的可能性.2。
当肺癌侵及周围组织或转移时,可出现如下症状:(1)癌肿侵犯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
(2)癌肿侵犯上腔静脉,出现面、颈部水肿等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表现。
(3)癌肿侵犯胸膜引起胸膜腔积液,往往为血性;大量积液可以引起气促。
(4)癌肿侵犯胸膜及胸壁,可以引起持续剧烈的胸痛.(5)上叶尖部肺癌可侵入和压迫位于胸廓入口的器官组织,如第一肋骨、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等,产生剧烈胸痛,上肢静脉怒张、水肿、臂痛和上肢运动障碍,同侧上眼脸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综合征表现。
(6)近期出现的头痛、恶心、眩晕或视物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应当考虑脑转移的可能。
(7)持续固定部位的骨痛、血浆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应当考虑骨转移的可能。
(8)右上腹痛、肝肿大、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应当考虑肝转移的可能。
(9)皮下转移时可在皮下触及结节。
(10)血行转移到其他器官可出现转移器官的相应症状。
(三)体格检查.1.多数肺癌患者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2。
患者出现原因不明,久治不愈的肺外征象,如杵状指(趾)、非游走性肺性关节疼痛、男性乳腺增生、皮肤黝黑或皮肌炎、共济失调、静脉炎等。
肺癌诊疗规范
![肺癌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59f141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5.png)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一、概述原发性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从病理和治疗角度,肺癌大致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 80%~85%,其余为小细胞肺癌。
由于小细胞肺癌独特的生物学行为,治疗上除了少数早期病例外,主要采用化疗和放疗结合的综合治疗。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肺癌指代非小细胞肺癌。
二、诊断临床表现肺癌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但缺乏特异性,因此常导致肺癌诊断的延误。
周围型肺癌通常不表现出任何症状,常是在健康查体或因其他疾病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的。
肺癌的临床表现可以归纳为:原发肿瘤本身局部生长引起的症状,原发肿瘤侵犯邻近器官、结构引起的症状,肿瘤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以及肺癌的肺外表现(瘤旁综合征、副肿瘤综合征)等。
原发肿瘤本身局部生长引起的症状这类症状和体征包括:①咳嗽,咳嗽是肺癌患者就诊时最常见的症状,50%以上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有咳嗽症状。
②咯血,肺癌患者大约有 25%~40%会出现咯血症状,通常表现为痰中带血丝,大咯血少见。
咯血是最具有提示性的肺癌症状。
③呼吸困难,引起呼吸困难的机制可能包括以下诸多方面,原发肿瘤扩展引起肺泡面积减少、中央型肺癌阻塞或转移淋巴结压迫大气道、肺不张与阻塞性肺炎、肺内淋巴管播散、胸腔积液与心包积液、肺炎等。
④发热,肿瘤组织坏死可以引起发热,肿瘤引起的继发性肺炎也可引起发热。
⑤喘鸣,如果肿瘤位于大气道,特别是位于主支气管时,常可引起局限性喘鸣症状。
原发肿瘤侵犯邻近器官、结构引起的症状原发肿瘤直接侵犯邻近结构如胸壁、膈肌、心包、膈神经、喉返神经、上腔静脉、食管,或转移性肿大淋巴结机械压迫上述结构,可以出现特异的症状和体征。
包括:胸腔积液,声音嘶哑,膈神经麻痹,吞咽困难,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心包积液,Pancoast 综合征等。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一)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一)](https://img.taocdn.com/s3/m/6452d9fe9e31433239689329.png)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1年9月 第9卷煎5期 Clinical Education of General Practice Sep. 1l,Vo1.9,No.5’
.487.
2.5 内窥镜 检查 2.5.1 纤 维支 气 管镜 检查 纤 维支 气 管镜检 查 技术 是诊 断肺 癌最 常用 的方 法 ,包 括纤 维支 气管 镜直 视 下刷 检 、活检 以及 支气 管 灌洗 获取 细胞 学 和组织 学 诊 断 。上述 几种 方法 联合 应用 可 以提 高检 出率 。 2.5.2 经纤维 支 气管 镜引 导透 壁穿 刺纵 隔淋 巴结 活 检术 和纤 维超 声 支气 管镜 引导 透壁 淋 巴结穿 刺 活检 术 :经 纤维 支气 管镜 引导 透壁 淋 巴结 穿刺 活检 有助 于治 疗前 肺癌 TNM 分 期 的精确 N2分 期 。但 不作 为 常规 推 荐 的检 查 方法 ,有条 件 的 医院应 当积极 开 展 。 经纤 维 超声 支气 管镜 引导 透 壁淋 巴结 穿刺 活检 术更 能 就肺 癌 N1和 N2的精 确 病 理 诊 断 提供 安 全 可 靠 的支 持 。 2.5.3 纵 隔镜 检 查 作 为 确 诊 肺 癌 和 评 估 N分 期 的有 效方 法 ,是 目前 临床 评价 肺癌 纵 隔淋 巴结状 态 的金 标 准 。尽 管 CT\MRI以 及 近 年 应 用 于 临床 的 PET—CT能 够对 肺癌 治 疗前 的 N分期 提 供极 有 价值 的证 据 ,但仍 然不 能取 代纵 隔镜 的诊 断 价值 。 2.5.4 胸腔镜 检 查 胸腔 镜可 以准 确地 进行 肺 癌诊 断 和分 期 。对 于 经纤 维支 气管 镜 和经胸 壁肺 肿 物穿 刺针 吸 活检 术等 检查 方法 无法 取得 病理 标本 的早 期 肺癌 。尤其 是肺 部微 小结 节病 变行 胸 腔镜下 病灶 切 除 ,即可 以明确诊 断 。对 于 中晚期肺 癌 ,胸 腔镜 下可 以行 淋 巴结 、胸膜 和心 包 的活检 ,行 胸水 及心 包积 液 的细 胞 学检查 ,为 制定 全 面治疗 方案 提供 可靠 依 据 。 2.6 其他 检查 技术 2.6.1 痰 细胞 学 检查 痰 细胞 学检 查是 目前 诊 断肺 癌简 单方 便 的无 创伤性 诊 断方 法之 一 ,连续 三天 留 取清 晨深 咳后 的痰液 进行 痰细 胞学 涂 片检查 可 以获 得 细胞 学 的诊 断 。 2.6.2 经胸 壁 肺 内肿物 穿 刺 针 吸 活检 术 其 可 以在 CT或 B超 引导下 进行 ,在 诊 断周 围型肺 癌 的敏感 度 和特 异性 上均 较 高 。 2.6.3 胸 腔穿 刺术 当胸水 原 因不 清时 ,可 以进 行 胸腔 穿刺 ,以进 ~ 步获得 细 胞学 诊断 .并 可 以明确 肺 癌 的分 期 。 2.6.4 胸 膜活 检术 当胸水 穿刺 未 发现 细胞 学 阳性 结 果 时 ,胸 膜 活检 可 以提高 阳性 检 出率 。 2.6.5 浅 表淋 巴结 活检术 对 于肺部 占位 病 变或 已 明确诊 断 为肺癌 的患者 ,如果 伴有 浅 表淋 巴结 肿大 。 应 当常规 进行 浅表 淋 巴结 活检 ,以获 得病 理学 诊 断 , 进 一步 判 断肺 癌 的分期 ,指 导临 床治 疗 。 2.7 血 液免 疫生 化检 查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d72098c850ad02df80414d.png)
Motic
影像学检查
? 肺癌的影像检查方法主要包括: X线胸片 CT 磁共振成像 (MRI) 超声 核素显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CT)
? 主要用于肺癌诊断、分期、再分期、疗效监测及预后评 估等。在肺癌的诊治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 合理、有效地选择一种或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Motic
胸部CT检查
? CT薄层重建是肺结节最主要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 对于肺内≤2cm孤立性结节,应常规进行薄层重建和多平
面重建。 ? 对于初诊不能明确诊断的结节,视结节大小、密度不同
,给予 CT 随诊间隔。 ? 随诊中关注结节大小、密度变化,尤其是部分实性结节
中的实性成分增多和非实性结节中出现实性成分。
Motic
NCCN指南肺癌筛查风险评估因素
? 吸烟和被动吸烟 ? 室内污染 ? 室内氡暴露 ? 室外空气污染 ? 职业因素 ? 肺癌家族史和遗传易感性 ? 其他:营养及膳食、社会心理因素、免疫状态、雌激素
水平、感染、肺部慢性炎症、经济文化水平等
Motic
风险状态分组
? 高危组:年龄 55~74岁,吸烟史 ≥30包年,戒烟史 <15年 (1类);或年龄≥50岁,吸烟史 ≥20包年,另外具有被 动吸烟除外的项危险因素( 2B类)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
(2018年版)
2019-04-12
目录
CONTENTS
一.概述 二.早期筛查 三.诊断与分期 四.手术治疗 五.放射治疗
六.化疗与靶向治疗 七.肺癌的分期治疗模式 八.诊疗流程与随访 .
Motic
概述
? 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一、概述原发性肺癌(primary lung cancer,PL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从病理和治疗角度,肺癌大致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0%~85%,其余为小细胞肺癌。
由于小细胞肺癌独特的生物学行为,治疗上除了少数早期病例外,主要采用化疗和放疗结合的综合治疗。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肺癌指代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是我国30年来发生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展的我国第一次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表明,当时我国肺癌死亡率为5.47/10万,在癌症死因中,排在胃癌、食管癌、肝癌和宫颈癌之后,居第5位,占全部癌死亡的7.43%。
我国第二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世纪90年代肺癌死亡率已居癌症死因第3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
在21世纪开展的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则显示肺癌已居癌症死亡原因首位。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提示:我国2011年新增肺癌病例约65万例,有52万例死于肺癌,两者均排名恶性肿瘤的第一位。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6年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73.33万(男性50.93万,女性22.40万),居恶性肿瘤首位(男性首位,女性第2位),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7.09%(男性20.27%,女性12.59%)。
同期,我国肺癌死亡人数为61.02万(男性43.24万,女性17.78万),占恶性肿瘤死因的21.68%(男性23.89%,女性17.70%)。
地区分布上,我国城市肺癌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地区。
东、中部城市和农村肺癌死亡率明显高于西部。
发病年龄>40岁人群死亡率快速升高。
二、筛查和诊断(一)肺癌的危险因素由于我国工业化不断发展导致空气污染日益加重,加之烟草流行率全球最高以及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
在未来几十年中,肺癌将一直是我国癌症防治的重中之重。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因素。
1.吸烟和被动吸烟吸烟是目前公认的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香烟在点燃过程中会形成60余种致癌物。
烟草中的亚硝胺、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苯并芘等,是对呼吸系统致癌性很强的物质。
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定吸烟为肺癌病因。
吸烟与肺癌危险度的关系与烟草的种类、开始吸烟的年龄、吸烟的年限、吸烟量有关。
欧美国家吸烟者肺癌死亡率约为不吸烟者的10倍以上,亚洲则较低。
被动吸烟也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见于女性。
被动吸烟与肺癌的关联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初报道。
Stayner等在2003年对22个工作场所烟草暴露与肺癌危险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表明,非吸烟工作者因工作环境被动吸烟肺癌的发病危险增加24%(RR=1.24,95% CI:1.18~1.29),而在高度暴露于环境烟草烟雾的工作者的肺癌发病危险则达2.01(95% CI:1.33-2.60),且环境烟草烟雾的暴露时间与肺癌有非常强的关联。
2.室内污染室内污染主要包括室内燃料和烹调油烟所致污染。
室内煤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烹调油烟均可产生苯并芘、甲醛、多环芳烃等多种致癌物。
室内燃煤与肺癌的关联首先由我国云南宣威进行的研究发现,两项病例对照研究报告了燃煤量与肺癌的阳性关联,随后队列干预研究中显示改炉改灶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当地肺癌发病率。
我国上海、甘肃、香港的研究也表明烹调油烟(炒、炸)与肺癌的发病危险相关。
近年来雾霾污染备受关注,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需进一步探索其对肺癌发病的影响。
3.室内氡暴露氡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味惰性气体,具有放射性。
当人吸入体内后,氡发生衰变的放射性粒子可在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引发肺癌。
含铀矿区周围氡含量高,而建筑材料是室内氡的最主要来源。
如花岗岩、砖砂、水泥及石膏之类,特别是含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
欧洲、北美和中国的三项汇总分析结果表明,氡浓度每增加100Bq/m3,肺癌的危险分别增加8%(95% CI:3%~16%)、11%(95% CI:0~8%)和13%(95% CI:1%~36%)。
此外,氡与吸烟之间还存在交互作用。
4.室外空气污染室外空气污染物中的致癌物主要包括苯并芘、苯、一些金属、颗粒物质、臭氧等。
Chen等系统评价1950年至2007年的17项队列研究和20项病例对照研究时发现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每增加10μg/m3,肺癌死亡危险增加15%~21%。
5.职业因素多种特殊职业接触可增加肺癌的发病危险,包括石棉、石英粉尘、镍、砷、铬、二氯乙醚、矿物油、二氯甲醚等。
孙统达等对中国石棉接触人员癌症死亡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石棉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Driscoll等估计全球范围内肺癌的职业因素归因比例在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0%和5%,我国男性和女性职业因素归因比例为10.6%和7.0%。
6.肺癌家族史和遗传易感性肺癌患者中存在家族聚集现象。
这些发现说明遗传因素可能在对环境致癌物易感的人群和(或)个体中起重要作用。
Matakidou等的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肺癌家族史与肺癌的RR为1.84(95% CI:1.64~2.05);林欢等报道了633例的肺癌家系调查,家系中有1个肺癌患者的调整OR为2.11,2个以上的肺癌患者调整OR达到4.49。
在非吸烟者中则为1.51(95%CI:1.11~2.06)。
目前认为涉及机体对致癌物代谢、基因组不稳定、DNA修复及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的基因多态均可能是肺癌的遗传易感因素,其中代谢酶基因和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是其中研究较多的两个方面。
7.其他与肺癌发生有关的其他因素还包括营养及膳食、社会心理因素、免疫状态、雌激素水平、感染(HIV、HPV)、肺部慢性炎症、经济文化水平等,但其与肺癌的关联尚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评价。
(二)高危人群的筛查在高危人群中开展肺癌筛查有益于早期发现早期肺癌,提高治愈率。
低剂量螺旋CT(low-dose computedtomography,LDCT)对发现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规X线胸片的4~10倍,可以早期检出早期周围型肺癌。
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数据显示,LDCT年度筛查能发现85%的Ⅰ期周围型肺癌,术后10年预期生存率达92%。
美国全国肺癌筛查试验证明,LDCT 筛查可降低高危人群20%的肺癌死亡率,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筛查工具。
我国目前在少数地区开展的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试点技术指南中推荐采用LDCT对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中提出的肺癌筛查风险评估因素包括吸烟史(现在和既往)、氡气暴露史,职业暴露史(砷、铬、石棉、镍、镉、铍、硅、柴油废气、煤烟和煤烟灰),恶性肿瘤病史,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肺纤维化病史,被动吸烟史。
按风险状态分为以下3组。
1.高危组年龄55~74岁,吸烟史≥30包年,戒烟史<15年;或年龄≥50岁,吸烟史≥20包年,另外具有被动吸烟之外的危险因素。
2.中危组年龄≥50岁,吸烟史或被动吸烟接触史≥20包年,无其他危险因素。
3.低危组年龄<50岁和吸烟史<20包年。
NCCN指南建议高危组进行肺癌筛查,不建议低危组和中危组进行筛查。
(三)临床表现肺癌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但缺乏特异性,因此常导致肺癌诊断的延误。
周围型肺癌通常不表现出任何症状,常是在健康查体或因其他疾病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的。
肺癌的临床表现可以归纳为:原发肿瘤本身局部生长引起的症状,原发肿瘤侵犯邻近器官、结构引起的症状,肿瘤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以及肺癌的肺外表现(瘤旁综合征、副肿瘤综合征)等。
1.原发肿瘤本身局部生长引起的症状这类症状和体征包括:①咳嗽,咳嗽是肺癌患者就诊时最常见的症状,50%以上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有咳嗽症状。
②咯血,肺癌患者大约有25%~40%会出现咯血症状,通常表现为痰中带血丝,大咯血少见。
咯血是最具有提示性的肺癌症状。
③呼吸困难,引起呼吸困难的机制可能包括以下诸多方面,原发肿瘤扩展引起肺泡面积减少、中央型肺癌阻塞或转移淋巴结压迫大气道、肺不张与阻塞性肺炎、肺内淋巴管播散、胸腔积液与心包积液、肺炎等。
④发热,肿瘤组织坏死可以引起发热,肿瘤引起的继发性肺炎也可引起发热。
⑤喘鸣,如果肿瘤位于大气道,特别是位于主支气管时,常可引起局限性喘鸣症状。
2.原发肿瘤侵犯邻近器官、结构引起的症状原发肿瘤直接侵犯邻近结构如胸壁、膈肌、心包、膈神经、喉返神经、上腔静脉、食管,或转移性肿大淋巴结机械压迫上述结构,可以出现特异的症状和体征。
包括:胸腔积液,声音嘶哑,膈神经麻痹,吞咽困难,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心包积液,Pancoast综合征等。
3.肿瘤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最常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而出现的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骨转移则通常出现较为剧烈而且不断进展的疼痛症状等4.肺癌的肺外表现除了肿瘤局部区域进展引起的症状和胸外转移引起症状以外,肺癌患者还可以出现瘤旁综合征。
肺癌相关的瘤旁综合征可见于大约10%~20%的肺癌患者,更常见于小细胞肺癌。
临床上常见的是异位内分泌、骨关节代谢异常,部分可以有神经肌肉传导障碍等。
瘤旁综合征的发生不一定与肿瘤的病变程度正相关,有时可能会先于肺癌的临床诊断。
对于合并瘤旁综合征的可手术切除的肺癌来说,症状复发对肿瘤复发有重要提示作用。
(四)体格检查1.多数早期肺癌患者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2.患者出现原因不明、久治不愈的肺外征象,如杵状指(趾)、非游走性关节疼痛、男性乳腺增生、皮肤黝黑或皮肌炎、共济失调和静脉炎等。
3.临床表现高度可疑肺癌的患者,体检发现声带麻痹、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霍纳综合征、Pancoast综合征等提示局部侵犯及转移的可能。
4.临床表现高度可疑肺癌的患者,体检发现肝大伴有结节、皮下结节、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五)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1)实验室一般检测:患者在治疗前,需要行实验室常规检测,以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及是否适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血常规。
2)肝肾功能及其他必要的生化免疫等检测。
3)出凝血功能检测。
(2)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检测:目前美国临床生化委员会和欧洲肿瘤标志物专家组推荐常用的原发性肺癌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tokeratinfragment,CYFRA21-1)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以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