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是个复杂的人
浅析王蒙_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_宋晖
作品塑造人物的手法: 小说塑造人 物主要运用对比手法, 在人物间形成多 种对比。对比突出了各自的性格特征, 显示了丰富多样的性格, 加深和扩大了 作品的主题意蕴。林震和刘世吾正反典
型构成了性格对比。林震、赵慧文、刘 世吾构成了连锁对比。刘世吾和韩常新、 李宗秦及王清泉也构成了对比。
作品叙述结构特征: 从组织部新来 的年轻人林震的角度, 通过他的眼光, 他到组织部后的经历, 描写了组织部的 情况与问题, 塑造了刘世吾等官僚主义 者的形象。因此, 林震这一个人物, 既 有思想、性格上的意义, 也有结构上的 作用。小说以组织部处理麻袋厂党支部 的问题为中心情节展开叙述, 线索单纯 而清晰, 结构严谨。
浅析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宋晖
令人敬佩的半生多难的作家王蒙, 在 1956 年 9 月号的《人民文学》上发表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文章发表以 后 , 读者与批评界的反应非常热烈, 并因此 被错划为右派。
主题思想分析: 《组织部来了个年 轻人》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人 民内部矛盾, 揭露官僚主义的作品。作 品通过塑造刘世吾等反面典型, 描写和 揭露了多种类型的官僚主义。通过塑造 林震为代表的有朝气、积极向上、勇于 斗争的正面典型, 号召广大党员、知识 分子要敢于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如 某区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李宗秦是个在 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僚主义者; 区委组织 部第一副部长刘世吾是一个革命意志衰 退, 似乎看透了一切, 对错误采取冷漠 麻木态度的官僚主义者; 区委组织部工 厂建党组组长韩常新是个浅薄的官僚主 义者; 麻袋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王清泉 是个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作风不正、工 作方法简单粗暴的官僚主义者。
王蒙
林震发言
王清泉个人是做了处理了,但是如何不保证不再 有第二、第三个王清泉出现呢?我们应该检查一 下区委组织工作中的缺点:第一,我们只抓了建 党,对于巩固党没给以应有的注意,使基层的党 内斗争处于自流状态。第二,我们明知有问题却 拖延着不去解决,王清泉来厂子整整五年,问题 一直存在而且愈发展愈严重。„„具体地说,我 认为韩常新同志与刘世吾同志有责任„„
把爱情说成是解决生活问题或解决个人问 题,似乎这样说才合法,才规范。 拴福大哥讲过一个理论:人总是要死的, 急急忙忙地做一件事情,也就等于急急忙 忙地去死,不慌不忙地做事情,也就等于 慢慢腾腾地去死。
1979.06——1983.07,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 席、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1983.07——1986.03,中国作协《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 、党组副书记。 1986.03——1989.09,文化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 1989.09——2006.11,中国作协副主席。 1998.05 ,《王蒙说》发表,其中《夏衍的魅力》一文为上海初二下 学期的课文 2002——2006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院长 2006年11月第七次全国作代会后出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2010年5月王蒙受聘为中国传媒大学“名誉教授”,苏志武校长代表 学校向王蒙教授颁发了聘书。
2010年5月22日王蒙到绍兴文理学院风则江大讲堂讲课,并受聘为绍 兴文理学院“名誉教授”,宋培基副书记代表学校向王蒙颁发了聘书 并佩戴校徽。 2011年12月1日,王蒙接过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颁发的聘书,佩戴 上校徽,正式成为文学院名誉院长和讲座教授。副校长黄泰岩主持聘 任仪式。 2012年12月,王蒙受聘成为东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并做了题为《全 球化视野中的中华文化》主题演讲。 2012年12月20日,王蒙接受了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文化吉林》杂志 主笔董喜阳的专访,题为《古稀王蒙:光荣与信仰》,并为《文化吉 林》杂志题字。 2013年5月,王蒙受聘成为伊犁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并做了题为《王 蒙与伊犁》的主题演讲。
【课外阅读】关于王蒙《春之声》
【课外阅读】关于王蒙《春之声》无论对王蒙本人还是对新时期小说创作,《春之声》都是一篇值得重视的作品。
这个篇幅不大的短篇小说热忱地表现和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大地出现的新的希望和转机,揭示出一个富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主题。
作者曾以直面现实的勇气揭露出我们生活进程中出现的曲折和矛盾,但他并非只是一味地描绘社会生活的阴暗侧面,相反,他总是注意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把握时代本质,给读者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鼓舞。
《春之声》通过主人公岳之峰在闷罐子车里由见闻引起的丰富联想,让人们聆听到一个新的时代正大步迈来的铿锵脚步声。
从困难中露出希望,冷峻中透出暖色,使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在艺术表现上,《春之声》或许更值得我们重视。
它是新时期文学中率先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小说。
它突破了传统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方式,而把反映现实生活的焦点集聚在人物心理内象的直接袒露上,以有限的篇幅充分展示主人公在特定的环境中涌现出的复杂、丰富的内心活动,意识的自然流动,通过对人物内心图景的细致描绘,勾勒出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命运遭际和思想性格,同时也表示出社会生活丰富而又纷杂的面影。
小说采用“放射性结构”,有力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纵笔所向,今昔中外、乡风城貌,了无拘牵,以极精练的笔墨表现出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
此外,意味深远的象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描述,也是其艺术上的显著特色。
王蒙是一个经历坎坷而革命理想主义精神未泯的战士,又是一个具有诗人气质和浪漫主义情调的作家。
他的《春之声》不仅传达了中国改革开放之春的信息,而且以“标新立异,另辟蹊径,花样翻新”(王蒙语)的创作手法,为新时期小说创作园地的繁荣与发展奉献了一束奇葩。
《春之声》没有贯穿全篇的故事情节,主要借助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境、联想和下意识的活动,创造出某种典型意境,反映出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灵奥秘,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信息。
它主要写工程师岳子峰访德归来,春节前夕搭乘闷罐子车回乡探亲途中的思绪。
王蒙的艺术创作风格特点
SHUIMODANQING 水墨丹青笔法运用上达到了极致,让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高度得到了很大提升。
另一个方面,王蒙还将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联系到了一起,将二者融会贯通,把书法上讲究的用笔方法,也同样运用到了绘画创作的过程当中,正所谓能画者必善书,书画同源,以书入画。
这一观点也是受到了赵孟頫③的影响和启发。
王蒙灵活运用了前人的笔法观点,把书法里的笔法精髓转化到了绘画创作上,让山水作品有了更丰富的表达语言,让作者的心中意境可以表达得更灵动。
(二)通过王蒙的代表作品来分析他的艺术风格王蒙的山水画深受赵孟頫影响,集诸家之长而自成一家之风格体系。
他的《青卞隐居图》被董其昌④誉为“天下第一”。
总的来说,该画山峰造形奇特是干湿兼备的经典之作,苔点多焦墨渴笔,顺势而下,前景中耸立的灌木林三两成组,繁密交错,但却不堵、不死,把江南自然风光中的枯木、枯树的独特景色表现得独具特色,由此可见,王蒙对大自然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深的向往之情。
《青卞隐居图》是王蒙艺术绘画风格的代表之作。
此作品描绘的对象是王蒙的家乡浙江省卞山的景色。
纵观画作,采用全景多透视点的构图,让群山,秀水,茂林,组合在一起,自然界中的植被在王蒙的笔触组合下,或疏,或密,或湿,或干,穿插呼应,简单的黑白之间,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王蒙在画作中把绘画上的繁密画风上升到了更高的一面,画面上,层峦叠嶂,从画面顶部贯穿至画面下部,让整体布局稳重,势如洪,气如虹。
而组成这些群山的,就是那些密集的笔墨,这就体现出了用笔的趣味。
不仅在坚硬的山石上,期间的树木植被,也是笔笔生动。
在皴法的运用上,王蒙让笔触满而不塞,各种皴法变化灵活,和谐统一。
当然王蒙深知画面中仅有皴法远远不够,墨色的浓淡结合至关重要,所以王蒙在画《青卞隐居图》时,是先用淡墨造型,表现群山植被的外形,并用淡墨渲染,再逐步提高墨的浓度,有的地方会反复多变进行刻画渲染。
王蒙这位八百年前的文人,我们现代人虽然未能谋其面,但是通过他的作品,仿佛可以从窗外略窥到他的背影。
【课外阅读】浅谈王蒙小说的人物心理性格
【课外阅读】浅谈王蒙小说的人物心理性格王蒙从七九年后致力于小说创作的革新。
从写作中篇《布礼》开始,随后又写了《夜的眼》、《风筝飘带》、《蝴蝶》、《春之声》、《海的梦》。
突出人物的意识活动,以意识流手法改变了小说创作的面貌。
王蒙的创新是从借鉴西方意识流手法开始的,从情节结构改为心理结构,大量的感官印象和意识流动进入作品,从心理角度处理时间次序和空间位置,构成一种新的小说形式。
从小说发展的角度来说,是中国当代小说突破政治框架进入人学的一个跃进。
这一跃进并不是一般的把人物创造作为文学的中心命题,而是进入性格内部,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目标。
王蒙的小说正是通过人物自身的意识展露,让人物的心理图景以直观的形式袒露在读者面前。
当然,王蒙的小说也不完全相同,有的以人物自身心理活动为主,有的也介入作者的心理分析,但总的趋向是进入人物心理过程,人物所表现的是心理性格。
《春之声》中的岳之峰,由大量的感官印象,触发起种种联想,这联想是活泼的跳跃的,时空颠倒交错的,构成他在历史转机时期的思绪飞扬的心理图景。
读者对外在的东西就如同那辆闷罐子车里的旅客模模糊糊,然而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岳之峰的意识和情绪的流动。
这意识的流动有一条心理主线,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心理,这就是结构中心。
在一场大混乱之后,人们的神志刚刚得到调整,虽然仍有混乱,但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秩序。
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的岳之峰,在一个闷罐子车的小空间里联想着世界的大空间,在一个半明半暗嘈杂拥挤的环境里,联想着一个现代文明世界,在时来运转的时候联想着昔日的命运多艰的日月。
这小与大、嘈杂与现代文明、几十年的坎坷多艰与一旦时来运转,两者之间的不对称,在他心理上造成了一种张力,一种躁动不安的张力,这种心理张力直接诉诸读者的感觉,产生比复杂的艺术触动,因而也在心理上与读者产生共感、印象、人物、景物闪现变迁,令人眼花缭乱,不同于情节小说。
《春之声》中所有的物象都经过岳之峰的抉择和折射。
【课外阅读】蝴蝶在飞舞王蒙先生印象(下)
【课外阅读】蝴蝶在飞舞——王蒙先生印象(下)王蒙是个复杂的存在。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似乎没有人比他更复杂、更难以言说。
他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一只偏偏飞舞、自由自在的“蝴蝶”,你永远都无法窥见它的全貌,你只能看见它彩色翅膀的一闪。
他的智慧、他的敏锐、他的激情,甚至他的幽默,都是“王蒙式”的。
同时,王蒙先生曾说,自己是个“历史化”的人,是他生活的那段“历史”的产物。
今天,让我们走近王蒙、了解王蒙,从而,也走进那段历史,了解那段历史。
作家王蒙在新中国文坛上,王蒙无疑是个影响巨大的重要作家,他既是中国当代主流文学思潮的引领人物,又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面镜子,一面旗帜。
他对中国当代文坛的影响,没有其他人能够比拟。
50年来,王蒙始终怀着对人民的深情和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而创作。
1953年,年仅19岁的王蒙怀着对朝气蓬勃的新中国的满腔挚爱,开始处女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的写作,由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
在这50年的创作历程中,王蒙始终敏锐地把捉着时代的脉搏,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王蒙的作品相当生动、深刻地描绘、反映了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社会生活变迁。
王蒙的生活道路与新中国的成长道路息息相关,王蒙的文学创作与新中国的进步发展紧紧相连,因而,王蒙既是中国当代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同时又是叙述者、表现者。
王蒙的创作,为新中国文坛增添了绚丽色彩和思想深度,在新中国文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青春万岁》,以诚挚的诗情书写出了新中国的朝晖,因而曾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最喜爱的十本书”之一;他于1956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以其特有的敏锐的观察和冷静的思考,成为我国50年代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20世纪70年代后期,历经坎坷磨难后“复出”文坛的王蒙,更是以其勤奋的笔耕和奔涌的激情,成为新时期文学创作中成就最卓著者之一。
他的短篇小说《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分别获得1978年、1979年、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蝴蝶》、《相见时难》分别于1980年、1982年获得第一、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访苏心潮》于1984年获得全国第三届报告文学奖;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活动变人形》开始,王蒙的长篇小说创作,特别是他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以及他最新发表的“后季节”长篇小说《青狐》,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
王蒙的文学成就
王蒙的文学成就王蒙,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化评论家,以其独特的笔触和纷繁复杂的文化思考而备受瞩目。
王蒙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还可以被看作是对中国文学的一种深刻贡献。
本文将从其文学风格、创作主题和影响力三个方面,探讨王蒙的文学成就。
一、文学风格王蒙的文学风格独特而鲜明,他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塑造人物的形象,力求真实地揭示社会的不公与阶级冲突。
他的笔触细腻而充满力量,能够将个人感受融入到历史和现实的宏大背景中。
他的作品不仅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更能够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传达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质疑。
二、创作主题王蒙的作品主题丰富多元,涉及到了政治、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思考贯穿于他的作品之中。
他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再创造,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批判,并试图为之赋予新的意义。
同时,他也关注当代社会的问题,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冷酷现实。
他的作品既有对过去的回望,也有对未来的思考,这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时代感和深度。
三、影响力王蒙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还可以从其对文学界的影响力来看。
他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为后来的作家们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他的文学观点和方法对于整个文学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他也是文化评论界的重要人物,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和解读,促进了文学理论的研究和传播。
在以上三个方面,王蒙的文学成就展现出了他作为作家和文化评论家的独特魅力。
他的作品既有感染人心的情感,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触动。
他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更涉及了社会和价值观念的诸多层面。
王蒙的文学成就,不仅留下了一批经典的文学作品,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通过对王蒙的文学风格、创作主题和影响力的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文学成就。
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个人的生活和体验,更展现了对社会现实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他的文学思想和方法不仅对后辈作家具有启发性,也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魏洪丘 长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王蒙"青春体"小说的典 型之作。作者自我与作品中的人物相互交织、相互 辉映,使作品总体呈现出"青春"的色彩与魅力。作品 的中心——"年轻人"具有相同的特质:真诚、热情,都 是单纯的理想主义者、乐观主义者。"年轻人"对理 想的追求却都常常遭遇尴尬和困惑而走向世事洞明。 王蒙是通过人物让读者去体会和感悟"年轻人"的理 想追求与生活、个体人生与社会之间的差异,让人们 看到他对"年轻人"的赞美与批判。
韩常新,他身材魁梧、衣着干净,声音嘹亮。 风度与刘世吾迥然不同。如林震的最初印象 “他比领导干部还像领导干部。”其实他是 金玉其外。他对党组织的工作成绩任意夸大, 写回报他会强拉硬扯生动的例子,分析问题, 他会用几个无所不包的概念,于是俨然成了 个少壮有为的干部,他漂浮在生活之上,而 且春风得意 。
作品简介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1956年在“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鼓舞下出现的写人民内部矛盾的 优秀作品。1957反右扩大化,这篇小说曾被打为毒 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它又获得正确的历史 评价,被称为“重放的鲜花”。 这篇小说写的是青年教师林震被调到区委会后,在 工作和斗争中怎样碰壁和怎样遭遇挫折的故事。它 触及了我们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揭 露了我们党委机关内部已在滋长并亟待克服的官僚 主义现象。
刘世吾 沾染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对党的工作、对现实 的冷漠。他的口头禅‚‘就那么回事’概括了他的性格。他经 受过革命锻炼,有能力,有经验,也掌握了不少革命理论, 照理说完全可以把工作做好,但在‘就那么回事’的思想支 配下,他对什么都失去了热情,工作懈怠,生活疲沓,成了 组织部门新事物的压制者和旧事物的维护者。但是他的思想 性格也具有复杂性,在他的心中偶尔也冒出一点火花,无限 感慨地怀念昔日的热情,流露出对自己现状的不满‚我处理这 个人和那个人,却没有时间处理自己。‛但是由于他心灵上的 灰尘和污垢过重,他依然故我,悠然自得,其麻木程度达到 不能自拔的境地。
王蒙——精选推荐
王蒙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研读最初发表时名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后改名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
⼀、作家⾃述最初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时,想到了两个⽬的:⼀是写⼏个有缺点的⼈物,揭露我们⼯作、⽣活中的⼀些消极现象,⼀是提出⼀个问题,像林震这样的积极反对官僚主义却⼜常在“⽃争”中碰得焦头烂额的青年到何处去。
我写的⼏个⼈物和他们的纠葛,有⼀些地⽅虽然能够感受、传达,却不能清楚地分析、评价,写这篇⼩说时,我是抱着⼀种提出若⼲问题,同时惭愧地承认⾃⼰未能将这些问题很好地解决的⼼情的。
我不想把林震写成娜斯嘉式的英雄。
⽣活不⽌⼀次地提⽰给我热情向往娜斯嘉⼜与娜斯嘉有相当区别的林震式的⼈物,林震式的“⽃争”,林震式的受挫。
甚⾄于,我还想通过林震的经历显⽰⼀下:⼀个知识青年,把“娜斯嘉⽅式”照搬到⾃有其民族特点的中国,应⽤于解决党内⽭盾,往往不会成功。
在与林震对⽴的⼀⽅,刘世吾是主要⼈物,我着重写的不是他⼯作中怎样“官僚主义”(有些描写也不见得宜于简单化地列⼊官僚主义的概念之下),⽽是他的“就那么回事”的精神状态。
⾄于刘世吾在⼯作上,不少地⽅是正确的、可敬的,我⼀点也不“憎恶”他。
可惜,他运⽤⾃⼰对于⼯作规律的掌握来保护、掩盖⾃⼰的冷漠,他的优点和缺点是联系着的。
摘⾃王蒙:《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民⽇报》1957年5⽉8⽇。
我当时还不懂得什么叫影射,嗅不出这两个字后⾯的⾎腥⽓味。
我的⼩说就是写了缺陷、阴暗⾯,⽽且是写的⼀级党委的组织部门,⼤胆直书,百⽆禁忌,影射于我,何⽤之有?有⼈说刘世吾的谐⾳是刘事务,可见作者视刘世吾为事物主义者。
这对于作者也⽆异于说梦。
作者当时根本不懂⽤谐⾳来帮助⾃⼰的⼈物亮相,如先进⼈物姓洪、坏蛋姓刁之类。
这篇⼩说⾥⼈物的名称是这样起的:作者有⼀批⽼战友,作者取他们的名字,改换了姓⽒,乱点鸳鸯谱,便成了⼩说⼈物的姓名。
摘⾃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琐谈》,《读书》1979年第1期。
王蒙《春之声》赏析
王蒙是一个经历坎坷而革命理想主义精神未泯的战士,又是一个具有诗人气质和浪漫主义情调的作家。
他的《春之声》不仅传达了中国改革开放之春的信息,而且以“标新立异,另辟蹊径,花样翻新”(王蒙语)的创作手法,为新时期小说创作园地的繁荣与发展奉献了一束奇葩。
《春之声》没有贯穿全篇的故事情节,主要借助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境、联想和下意识的活动,创造出某种典型意境,反映出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灵奥秘,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信息。
它主要写工程师岳子峰访德归来,春节前夕搭乘闷罐子车回乡探亲途中的思绪。
列车启动“咣”的声响,是主人公驰骋联想的起点,这使他想到甜蜜的童年,写出了他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双亲的爱。
列车运行“那愈来愈响的声音”,使他想到“下起了冰雹”、“铁锤砸在铁砧上”、“在黄土高原的乡下,到处还有人打铁”;想到歌曲《泉水叮咚响》;联想到“广州人凉棚下面垂挂的许多三角形瓷板,它们伴随着清风,发出叮叮咚咚的清音,愉悦着心灵”;再想到“美国抽象派音乐却叫人发狂”等。
这些自然灾害的音响,落后生产方式的音响,象征着落后;点缀生活的美好音响,表达了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这些,流露了岳子峰对祖国落后的忧虑和对祖国繁荣的渴望。
车厢里“旱烟叶发出的辣味”和“汗味”,刺激岳子峰的大脑产生各种关于气味的联想;由南瓜的香味想到火车站前各种小吃和土特产。
联想流露出他内心的满足和幸福,使他感到物质越来越丰富,人民的生活正越来越好。
乘闷罐子车的拥挤使岳子峰产生了人多人少的对比联想:由“王府井的人流”想到“汉堡的街道上可以说看不到人”;由“火车站黑压压的人头”,想到解放前学生去南京请愿“也没这么多人”。
这些联想表现出他对这种热闹既感欣慰又感不满,因为这是繁荣,也是落后。
车厢里人们轻松惬意的议论:“自由市场、百货公司、香港电子石英表、豫剧片《卷席筒》、三接头皮鞋、包产到组、差额选举⋯⋯”岳子峰是声声入耳。
人们的自由交谈使岳子峰感到温暖,感到党的政策顺天应人,感到春的信息、生活的转机。
80年代作家王蒙分析
80年代的王蒙及创作附:高晓声一、王蒙作品获奖目录•1、《最宝贵的》1978年短篇小说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悠悠寸草心》1979年短篇小说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3、《青春万岁》1979年长篇小说1981年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最喜爱的十本书之一,1986年获人民文学出版社奖•4、《蝴蝶》1980年中篇小说获全国第一届(1979——1980)中篇小说奖•5、《春之声》1980年短篇小说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6、《风筝飘带》1980年短篇小说获1980年《北京文学》短篇小说奖•7、《相见时难》1982年中篇小说获全国第二届(1981—1982)中篇小说奖•8、《葡萄的精灵》1983年短篇小说获第一届(1983—1984)短篇小说百花奖•9、《漫话文学创作特性探讨中的一些思想方法问题》1983年文艺评论获首届《上海文学》文艺评论奖•10、《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映》、《反映与呼唤》1984年文学评论获《光明日报》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11、《访苏心潮》1984年报告文学获全国第三届(1984—1985)报告文学奖12、《名医梁有志传奇》1986年中篇小说获全国传奇文学奖被《中篇小说选刊》评为优秀小说13、“为表彰王蒙的文学创作”1987年获日本创价学会和平文化奖•14、“为表彰王蒙的文学创作”1987年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特别奖•15、《苏州赋》1988年散文获《人民日报》燕舞杯奖•16、《“诬告有益”论》1988年杂文获《人民日报》风华怀奖•17、《坚硬的稀粥》1989年短篇小说获第四届1989—1990《小说月报》百花奖•18、《纸海勾沉——尹薇薇》1989年短篇小说获第四届1989—1990《十月》文学奖•19、《济南》1992年短篇小说获《上海文学》短篇小说奖二、王蒙热•王蒙在八九十年代是个多产的作家。
•除了小说创作外,还发表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创作谈,批评文章,以及一些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论文。
经典名著赏析第四讲:王蒙《春之声》赏析演示文稿1
• 在闷罐子车里,他起初有点郁闷 和烦躁,同车的乘客中有一个抱 小孩的妇女,打开三洋牌录音机 学德语,给了他强烈的印象,唤 醒了他对春天的感觉和对生活中 出现的新的转机的感受,他的心 情平静愉快了。下车时,他竟有 点恋恋不舍了。
• (二)、《春之声》的主题思想: • 小说通过主人公岳之峰回乡途中身 处闷罐子车厢中的所见、所闻、所 思、所感,反映了党的三中全会以 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的转机, 这转机是春天的旋律,是时代的和 人们心灵中的“春之声”。
三 、 王 蒙 主 要 作 品 简 介 :
• 1、《青春万岁》简介: • 《青春万岁》是王蒙早期现实主义小 说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1952年北 京女七中一群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 赞美了她们不断探索的精神、昂扬向 上的斗志,如诗似歌的青春热情,同 时也探讨了当时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矛 盾和问题。
• 作品主要描写了郑波、杨蔷云等一 些学生党员对一些生活困难、思想 落后的女学生——如天主教会“仁 慈堂”中长大的孤儿呼玛丽、出身 资本家家庭的二小姐苏宁、一心想 当科学家,对集体和他人缺乏热情 的李春等人的热心帮助,使她们最 终都能融入到学校这一大家庭中来, 共同进步,
• 1958年王蒙被错划为右派,在北京郊 区机关农场劳动。1962年摘掉“帽子” 后曾在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继 而自愿去新疆“深入生活,改造思 想”,凡16年之久。其间当过农民、 生产队副大队长、文艺编辑等。1979 年回到北京。王蒙曾担任过中国作家 协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文化部部 长、党组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 十三届中央委员等职。
• (5)、《春之声》借鉴了意识 流的手法,而不是纯粹意识流小 说;作者注重心理探索,但又不 排斥描写客观环境和人物行为; 内心独白、暗示、象征与客观叙 事、描写结合,体现出一种开放 的现实主义特征。
分析当代文学王蒙《春之声》
王蒙意识流小说对深蕴心理加以描绘和揭 示的几种手段: 1、联想 2、梦境 3、内心独白 4、弥漫的情绪
5、打破时空秩序
1.自由联想
这种联想不是一般心理小说里写到的那种联想。 那种联想是有次序的和有内在联系的。太阳
光引起温暖的联想,这是正常的。因为太阳
光确实是温暖的。而美国诗人托马斯的“阳
光是太阳踢出的足球”的联想,则是不正确
墙上的斑点英国作家伍尔夫
• 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 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为了要确定 是在哪一天,就得回忆当时我看见了些什 么…… • 但是,我还是弄不清那个斑点到底是什么; 我又想…… • 可是墙上的斑点不是一个小孔。它很可能 是什么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比如说,一片 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造成的
关于“意识流”
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是 把思想比作一股流水的概念和“意识汇流” 的观念。它把人类心理活动中象流水一样活 动着的意识的客观状态,比喻为一个生动的 形象。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 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 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流 。
• 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 表作有安德列· 别雷的 《彼得堡》、普鲁斯 特的《追忆逝水年华 》、伍尔夫的《到灯 塔去》、《海浪》
的,然而,却又是人类的心理可能出现的联想方式。Fra bibliotekeg :
那只是车轮撞击铁轨的噪音,来自这一节铁轨
与那一节铁轨之间的缝隙。目前不是正在流行一支轻
柔的歌曲吗?叫什么来着——《泉水叮咚响》。如果
火车也叮咚叮咚响起来呢?……广州人的凉棚下面, 垂挂着许许多多三角形的瓷板,它们伴随着风,发出 叮叮咚咚的清音,愉悦着心灵。美国抽象派音乐叫人 发狂,真不知道基辛格听我们杨子荣的咏叹调时有什 么样的感受。京剧锣鼓里有嗓音,所有噪音都是令人 不愉快的吗?(《春之声》)
夜的眼王蒙读后感
夜的眼王蒙读后感
这篇小说啊,首先给我的感觉就是特别有画面感。
你看,那夜晚的城市,各种灯光闪烁,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作者写夜,可不是简单地描写天黑了,而是把夜写得特别有层次感。
比如说那路灯下的光影,就像在诉说着城市的秘密。
那些黑暗的角落呢,仿佛藏着无数的故事,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究。
然后啊,我觉得这篇小说里的主人公特别有趣。
他就像是从一个单纯的世界突然闯进了这个复杂的夜之都市。
他的眼睛就像是我们读者的眼睛,带着好奇,带着疑惑,去打量这个看似熟悉却又很陌生的世界。
他看到那些高楼大厦,看到那些来来往往的人,感觉就像是我们自己走进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
有时候他的想法特别直白,就像我们平常人一样,看到一些奇怪的现象就会在心里犯嘀咕,这作者可真是把普通人的心理给摸透了。
还有啊,这小说里的那种对比特别强烈。
城市夜晚的繁华和主人公内心的那种单纯或者说有点质朴的想法一对比,就特别有意思。
那些穿着时髦的人,坐着小汽车呼啸而过,而主人公可能还在琢磨着一些很基本的东西,像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啊之类的。
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进了平静的湖水,荡起了一圈圈关于人性、关于社会现象的涟漪。
再说说这故事里的那种荒诞感。
有时候主人公遇到的事情就很无厘头,可又特别符合那个夜晚的氛围。
就好像夜晚是一块遮羞布,把白天那些规规矩矩的东西都打乱了,各种奇怪的事情都冒了出来。
这种荒诞感呢,又不是为了荒诞而荒诞,而是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的一些复杂的侧面,那些被我们平常忽略或者不愿意去面对的东西。
一堂好课第五期王蒙观后感
一堂好课第五期王蒙观后感一开场,王蒙老师往那儿一坐,就自带一种文化大家的气场。
他就像一个装满故事的老宝藏,一张口,那些知识就像珍珠一样,一串一串地往外冒。
王蒙老师讲文学,那讲得叫一个妙啊。
他把那些文学作品说得就像是我们身边的老朋友一样。
他提到经典文学的时候,我突然就觉得,以前觉得高高在上、晦涩难懂的那些书,一下子变得亲近了。
就好像王蒙老师给我们开了一扇秘密的小窗,透过这扇窗,能看到那些文字背后的喜怒哀乐,能摸到那些作家的心跳。
比如说他谈到某本名著里的人物,把人物的性格、心理分析得那叫一个透彻,就像他钻进了书里,跟那些人物一起生活过似的。
我就想啊,这就是真正懂文学的人吧,能把那些干巴巴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
而且王蒙老师讲课特别风趣幽默。
他不是那种板着脸跟你说“这个知识点很重要,你得记住”的老师。
他会讲个小笑话,或者来一段自己的小经历,然后把知识就这么巧妙地揉进去了。
就像给苦药裹上了一层甜甜的糖衣,让我们在欢笑中就把知识给吞下去了。
有那么几个瞬间,我都笑得肚子疼了,可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对刚刚讲的文学概念理解得更深了。
他还鼓励大家多读经典。
听他讲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以前读的书太少了,简直就是个文化小可怜。
他那种对经典文学的热爱就像火一样,能把我们心里对阅读的那点小火花,给烧成熊熊大火。
我在想,以后我可得多往图书馆跑,把那些经典著作一本本翻出来,好好地感受一下文学的魅力。
在这堂课里,王蒙老师不仅仅是在传授文学知识,更像是在传递一种对生活、对世界的理解方式。
他用文学的视角去解读人生,告诉我们在那些文字里藏着的人生智慧。
就像他说的,文学能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体验到无限的可能。
这让我觉得,文学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好多扇我们平时都注意不到的门。
这堂课就这么结束了,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呢。
就好像刚跟一个特别有趣的人聊得正嗨,突然就得说再见了。
不过呢,这堂课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我的心里。
我知道,这颗种子会慢慢发芽,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热爱文学,也能从文学里汲取更多的力量,去面对这个丰富多彩又复杂多变的世界。
王蒙活动变人形读后感
王蒙活动变人形读后感这书里的人物啊,就像一群在生活舞台上乱转的木偶,被各种线牵扯着。
先说说这个倪吾诚吧,他可真是个复杂得让人又爱又恨的家伙。
他满脑子新思想,想把自己从旧的壳子里挣脱出来,就像一只急于破茧成蝶的毛毛虫。
可这茧太厚了,周围的环境就像胶水一样把他黏住,让他动弹不得。
他在家庭里的遭遇那叫一个惨啊,跟他老婆静宜那简直就是火星撞地球。
静宜呢,守着老一套的观念,觉得男人就该这样那样,她就像一个死死抓住传统规则的卫士,可倪吾诚却想冲破这些规矩,于是家里就整天鸡飞狗跳的。
他们俩吵架的时候,我都感觉像是在看一场闹剧,但是这闹剧背后又透着无尽的悲哀。
这两人啊,就像两个来自不同星球的生物,完全没法好好交流。
还有那些描写,真的特别生动。
我感觉自己就像个隐形人,站在他们家的角落里,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王蒙写那些生活场景,就像拿着一个放大镜,把生活里那些琐碎、压抑又无可奈何的东西都放大给我们看。
而且书里的那种文化冲突特别明显。
倪吾诚接受了西方的一些思想,想在古老的中国土地上搞点新花样,可他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根本不买账。
就好比你在一群只喜欢京剧的人面前大谈摇滚,人家觉得你是个怪物。
这种冲突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也是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的写照。
读着读着,我就觉得这书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复杂。
人啊,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就像倪吾诚,他有自己的理想,可又被自己的弱点打败。
他想改变世界,结果连自己的家庭都搞不定。
这本书也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挣扎,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艰难抉择。
总之呢,读完这本书,我像是跟着书里的人物过了一辈子,有无奈,有叹息,也有对那个时代深深的思考。
这就像一场奇妙又苦涩的旅行,让我见识到了人性与时代碰撞出来的火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蒙是个复杂的人,这一点他自己也承认。
而在别人的眼中,他又是什么样子?一个学生说:他太严肃了,见到他时感觉他从来没有笑过。
一位学者说:王蒙是个幽默的人,和他聊天总是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王蒙说自己的一生扮演了多种角色。
实际上,在别人的眼中,王蒙亦是一个多面的人。
作家眼中的王蒙铁凝(中国作协副主席):王蒙是一个丰富的,复杂的人,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是综合性的,不单是小说方面,还有诗歌散文,比较文学以及古典文学研究,表现在齐头并进的多个方面及前沿地带。
他作为前辈给我的突出感觉是学习,这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词,但其实不然。
贾平凹在一个场合说过:我是一个农民。
王蒙就说如果任何人都给自己一个定义的话,我想我自己是一个学生,这句话对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让我对他充满敬意,因为这绝不是虚假的谦虚。
这要比他说自己是一个学者来得真切。
历经苦难后永不言败的激情、活力、情感、智慧、燃烧,这些词用在他身上并不过分,这些都是令人感佩的。
张炜(山东省作协主席):用一个词来形容王蒙的创作道路就是“风雨兼程”,他是新时期最活跃的、始终处在生长攀登状态的一个代表,这是作为作家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他的创作在内容上,既有一种触动感情的自由抒发,也有对文学创作道路上的思考。
从对王蒙文学研究中,我们可以派生出不同的切入点。
周大新(河南作家):王蒙作品中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就是通过文字透露出来的文学内涵和语言感受。
文学的内涵或许需要对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和人物苦难的理解,而他的小说在语言上则有一种震撼力,就好像集束炸弹轰炸带给人的感觉。
张宇(河南作家):讨论王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是如此复杂的一个人,光看他的称谓就有着许多的不可思议,既是作家,又当过官,甚至还当过生产队的队长。
学者眼中的王蒙严家炎(北大教授):王蒙在新时期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当代作家中最有激情、最有创造力的作家之一。
从文学技巧上来讲,王蒙是中国作家中最早尝试意识流小说的人,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
看王蒙的小说可以发现,他的创作类型非常多样,除了意识流小说,他的传统类型小说也写得很有新意,像《活动变人形》之类,可以称之为“诗情”小说。
到80年代末,在王蒙的文学创作中又增加了荒诞作品、寓言类作品以及幽默类型的小说。
他的这些作品给中国新时期文学所带来的影响不是一般的,而是产生了深深的烙印。
我从50年代开始读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就开始喜欢上他的作品,为什么呢?因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时尚与流行,而王蒙当时的作品就写出了我们那一代年青人的心中所想,表现出了当时年青人的青春气息。
作为一个作家,应该了解他所在社会的真实,通过文字来表达出他的思想。
作家不一定都是思想家,但他们的作品中不能没有思想,这种思想是在关切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命运的基础上产生的。
而王蒙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在80年代提出了“FAIRPLAY(公平)应该实行”,要知道,当时社会上还是鲁迅的“FAIRPLAY应该缓行”思想占据主流,一个人只要被批判就会被划为敌人,只有检讨权而没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力,因此出现了许多不公正的社会现象。
当时王蒙先生提出来这个问题,可以想见这要有多大的勇气,而这个问题的提出对社会的进步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后来他还提出过“学者型作家”,发动了人文精神的讨论,这些都表现出一个作家的责任。
黄维睴(香港文学评论家):评价一个作家无外乎从其艺术性和技巧性两方面。
从艺术性上来说,王蒙的作品与时代息息相关,在他的作品中写尽了人生百态;从技巧性上来说,他的意识流小说创作在大陆开风气之先,尤其是在语言运用上,不论是严肃类型还是幽默类型,都可谓炉火纯青,所以有人称之为“语言集束炸弹”的说法。
我对王蒙的评价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是“博”,一个是“新”。
之所以称之为“博”,主要在于王蒙涉猎的范围比较广阔,这恐怕得益于他的学习。
就像他提出的“作家学者化”,一个作家可以有很有才华,但如果不从其他的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才华很快会被用尽。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有的作家可能会创作出一两部不错的作品,但他没有深厚的基础,也就没有创作后劲。
而王蒙却是老而弥坚。
“新”是指王蒙的?醋鞑⒉换嵬V筒磺啊R恍┳骷遥热缤醢惨洌醋鞯男∷滴液芟不叮渲行淳缮虾D侵窒改宓谋蚀ィ峭趺勺髌分兴痪弑傅摹2还馐改昀矗醢惨涞淖髌贩绺袢词敲挥惺裁幢浠N颐瞧兰垡桓鲎骷遥怂奶氐阋酝猓挂此淖髌肥欠裆羁淌欠癫欢系赝黄谱约骸4诱庖坏闵纤担趺墒且桓鲋档米鹁吹淖骷遥胨诘氖贝煌诮剑且怀刹槐洹?学生眼中的王蒙郭静(海大中文系学生):我很喜欢王蒙的作品,自从他担任我们院长后,看他的作品就更多了。
我看王蒙的作品,是从中去寻找一些历史的足迹和投影,从这个角度入手,我一直在阅读他的作品,并逐渐开始敬佩他的思想和精神。
我感觉支撑他坚持不懈创作的动力源泉,是他对祖国的爱,就像他自己说的:母亲有打他孩子的时候,但终会在本质上疼爱他的孩子的。
对于处于青年时期的我们来说,从王蒙的执著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其中感触最深的是如何更有效的利用生命和时间,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
另外,还有他在逆境中乐观向上的精神,如果生活中有了困难,我们的抱怨和不满不会对此有任何的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调整自己,克服困难。
我想这些对我们的人生成长都是最宝贵的经验。
王大鹏(海大中文系学生):我不喜欢王蒙的那些意识流小说,反而是更喜欢他那些传统的小说,就是故事性强,有情节的那种吧。
除了他传统写法的小说,我还喜欢他的一些哲理文章,那是只有经历过人生风雨的老人才有的语言,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宝贵的启示。
某种意义上说,王蒙对于我们来说是“过去式”了。
现在我们周围同学愿意看的书,都是一些大众文学,而王蒙文学并不是大众文学。
对于王蒙的评价,我觉得在这次研讨会上有些学者提得有点过,像有位老师提出“王学”的建立,我觉得就不是很恰当。
王蒙文学是不是可以称得上“学”,我觉得一定要用时间来考验,像我们现在对中国现代文学大家的评价,比如鲁迅、梁实秋、沈从文等,和前些年就不太一样。
现在大家都知道“红学”,但《红楼梦》的研究已经走过了二百多年,这期间有无数的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才有了“红学”的诞生。
而我们如果现在对王蒙这么早的就下定语,眼光肯定会有偏颇。
再经过一百年、二百年的研究,如果王蒙文学创作真得可以称得上是“学”,再提“王学”也不迟。
文/本报记者赵笛图/本报记者邢志峰从《围城》到《活动变人形》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写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写中国传统文化,写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织,很容易让人想到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围城》在新中国走了一条“出口转内销”的曲折道路,直到改革开放好几年了才被国内读者认可重视。
在国内接受和《活动变人形》的发表差不多时间,因此两部作品就有了更大的可比性。
相信王蒙在写活动变人形之前读过《围城》,也说不定还受了钱先生作品启发影响呢。
虽然说两部小说有着不小的相似性,可是读完了你还是会发现很多的不同之处。
作者选择的时空背景,主人公的身份特征,所要表达的主题,以及两个作者的行文用语都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先看一下作者选择的时空背景。
“抗战”是两个作者的共选,他们都选择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时空作为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景”,而且人物的活动范围都很大:《围城》:国外——上海(乡下-上海)——内地——香港——上海——内地(可能)《活动变人形》:国外(藻)——北京(乡下-北京)——胶东——北京——解放区——北京如此大范围的活动也暗含了主人公命运的波折,而《活动变人形》的时空却更加延展到了解放后,改革开放后。
作者写了历次的政治变动,把时间拉的如此大就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
下面就试分析这两方面。
倪吾诚和方鸿渐在家庭出身,知识背景,性格特征,人生遭遇,等方面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都是地主出身,都出国留学,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西方文明,回国后与各种传统力量发生了各种矛盾冲突,在社会上的处境极其狼狈,甚至于走投无路。
细说来,倪吾诚却又“更甚之”。
在他看来中国必须接受发扬西方文明,相比较于方鸿渐的“鸦片梅毒”他真正的学到了“先进的东西”。
他回国后边执着地追求他心目中的“科学与文明”来,正是这些不切实际的追求造成了一系列的矛盾,造成了他人生的悲剧。
王蒙更进一步地让倪吾诚“接受了”革命和新政治。
倪吾诚对革命的“热情”是他对“科学与文明”追求的继续。
他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命运多舛,可是他却笃信“真理”,不忘理想,至死无怨,甚至纯真虔诚到了真假不分,美丑难辨,是非不认的程度。
这些都是他“自找的”,如果他不这样可能会生活的很安定。
他不象方鸿渐那样是被各种矛盾卷来卷去,是被动的无奈。
主人公形象刻画是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
很显然,《围城》是在写“人生”,而《活动变人形》是写“社会”。
虽然王蒙也写了中国出传统知识分子、中西文化等问题,但是他更直接地把“问题”摆出来,他关注知识分子的命运,更关注作为一个“文化实体”的中国的前途命运。
较之于《围城》来讲《活动变人形》的主题更复杂、更加面对现实了。
《围城》可以在古代发表,可以在近代发表,也可以在现当代发表,甚至还可以在将来的任何年代发表;可以在中国发表,也可以在外国发表。
它是“普遍的、一般的”,而《活动变人形》具有特殊性。
尤其是它写了“生活在外国的中国人、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生活在外国的外国人和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这几种不同身份的人,写他们对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看法,这使得小说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这可能就是“学者”与“小说家”的区别:学者站在高出别人的地方最能看清世界,而小说家只有在人群里钻久了才会来“灵感”。
除了以上几点外,在叙事和语言运用上《活动变人形》也迥异于《围城》。
《围城》采用“全知全述”的方式,除了个别心理描写外基本上是第三人称的叙述。
而《活动变人形》却采用了多种人称相互穿插叙述的方法,而且作者很谨慎地运用了“意识流”的写法,尽管不太“地道”,但还是使小说的现代色彩加深了。
还有就是《活动变人形》里滥用了议论。
《围城》里的议论是尽人皆知的,那是作者智慧灵光的闪耀,他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来几句最需要的议论。
《活动变人形》里面的议论却到了滥用的程度,小说好象是作者在进行的讲演,就连年幼的倪萍、倪藻也是时常大发感慨,这里露出了作者过分雕琢的痕迹,使小说语言的艺术性降低了一个层次。
这或许也是王蒙与钱钟书的又一个区别吧。
不知道从《围城》到《活动变人形》的变化,是时代变化的影响还是作者对小说认识的差别的影响呢,可能兼而有之吧。
王蒙一种冲动被压抑在心底,变成一根弦,一拉拉过了五十年。
我相信这根弦时常被作者在无人的角落轻轻弹拨。
否则它不能保持如此柔韧,且发出震颤人心的声音,而早已僵死,泯灭于岁月的消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