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传统文化的继承-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中学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共39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孝文化之身影
感 悟 经 典
品味这些论著中的孝道思想
寻孝文化之身影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

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

及者,未之有也。
品味这些论著中的孝道思想
寻孝文化之身影
















wenku.baidu.com




















品味这些论著中的孝道思想
公历4月4日—6日
农历九月初九
主题 孝敬长辈或者铭记先人
二、传统文化的表现
慈孝节日:孝文化的习俗载体
(一)传统习俗的继承
地位:它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影响:它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

久的影响
寻孝文化之身影








孝堂祠
二、传统文化的表现
孝堂祠建筑:孝文化的建筑载体
(二)传统建筑的继承
探孝文化之起源
你知道孝文化的故事由来吗?
在古代,人老了被认为是无用之人,都会被子女抛

弃于深山里。有一个叫“孝”的人依照惯例也背着自己年 迈的父亲准备弃之于深山。在进山路上,老父亲不停地折

取树枝,一直往走过的山路上扔置。直到天快黑时,一直 沉默的父亲对“孝”慈祥的说:“儿啊,天黑了我怕你找

不到回家的路,刚才在路上,我扔置树枝做了记号,只要
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二、传统文化的表现
传统习俗
传统文化的 基本形式
传统建筑
传统文化的 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
中华文化 的重要组成
传统思想
中华文化的 重要组成
析 文化之特点
析孝文化之特点 从上述“孝”文化的发展历程及
其载体中,找出传统文化的特点。
分组讨论
三、传统文化的特点 继承性 形成于过去保留至今。
B 性质:
积极、消极
C 对象:
国家、个人
客家文化


家 擂




客 家


人禀乾坤志四方, 客
迁 任君随处立常纲。 家
流 诗
年深异境犹吾境, 精 身入他乡即故乡。 神
客 家 山 歌
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有何特点?
谢谢
寻孝文化之身影
感 悟
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品味这些论著中的孝道思想
二、传统文化的表现
孝道经典:孝文化的思想载体
(四)传统思想的继承
地位:它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影响: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
①含义: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文化 (1)是什么?
②重要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
1、文化的多样性
(不同文化)
①地位: P31 基本特征、重要动力
外来文化VS民族文化(2)为什么? ②特点: P31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意义: P32 民族文化、世界文化
前要 提求
(3)怎么办?——尊重文化多样性(态度、原则及要求 P32+33)
(1)内容:精神纽带
原因: 传统文化的作用。 (2)性质:积极、消极
(3)对象:国家、个人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传统文化
一个含义
一个态度
作用
四个表现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三个特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继承性 相对稳定性 鲜明民族性
思维整合
传统文化
A 内容:
精神纽带
相对稳定性 基本特征不变,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3 鲜明民族性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风格和气派, 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谈 文化之态度
谈孝文化之态度 新旧“二十四孝”尽孝方式有什么异同?
对 比 发 现
四、传统文化的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态度: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你沿着记号就可以安全回到家了”。

“孝”听了父亲的话很是愧疚,毅然背起年迈的父亲
又重新返回家里,一直把老父亲照顾得很好,安享天年。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
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 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传统文化=民族文化?
寻 文化之身影
寻孝文化之身影
重温节日中传统习俗
农历腊月的最 后一个晚上
地位:凝固的艺术,它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标志 影响:它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寻孝文化之身影
文艺 赏析
交流这些文艺作品的内容及其启示
寻孝文化之身影
赏析文艺
寻孝文化之身影
赏析文艺
寻孝文化之身影
赏析文艺
二、传统文化的表现
孝文化作品:孝文化的文艺载体
(三)传统文艺的继承 地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绘画为代表
(1)前提:尊重文化多样性(同上)
文化交流
(如何促进文化的交流)(2)创新传播途径和手段:P34/35
为什么:意义
(利己、利它、互利)
(3)态度:“双向交流”P37

文化之字义
文 字 考 古
你认识这个字吗?其本义是什么?




儿孙背负、搀扶老人,顺从、奉养父母长辈
悟“孝”文字之本义

文化之起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