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免疫(课堂PPT)
合集下载
粘膜免疫系统ppt课件
![粘膜免疫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e1f53577232f60ddcca1e9.png)
吕昌龙 中国医科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
-
1
-
2
-
3
● 完整黏膜上皮组织(EC)的屏障作用是构成黏膜 局部固有免疫的重要因素
上皮组织由皮肤和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的 内表面的粘膜上皮组成(400m2)。
物理性的屏障:
上皮纤毛的运动
肠蠕动
分泌粘液(如粘蛋白)
杀伤或抑制微生物物质: 溶菌酶;
胃酸;上消化道消化酶;下消化道隐窝素
-
30
● 分泌型IgA是同粘膜免疫系统相关联的抗体同种型
IgA类抗体有二种亚类
* IgA1:单体。
血清、约占总IgA的90%;鼻涕、泪 液、唾液和乳汁等分泌物中,约占总IgA的70%-95 %。
* IgA2:二聚体, SIgA 。
肠道黏膜分泌物中,约占60%。
由肠道和呼吸道上皮下的淋巴滤泡 内浆细胞合成。一位70Kg正常成人每日分泌2g。
-
31
Structure of secretory IgA
-
32
Formation of secretory IgA
-
33
-
34
IgA在粘膜免疫系统产生量多的原因:
(1) TGF-β产生量多;IL-5产生 Th细胞数量 多。
(2)产生IgA的 B细胞在黏膜组织内定居可能有 其特殊性。
(3)分泌型IgA不易被水解。
举例: MAdCAM-1(黏膜定居素,黏膜血管内皮 细胞及黏膜毛细血管后静脉)-- L选择素(CD62L, 淋巴细胞)
-
20
T细胞借助其表达 的CCR7和L选择 素从血液到达PP
PP内的T细胞与M
细胞转运的抗原 相遇,并通过DC
粘膜免疫 ppt课件
![粘膜免疫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862261453610661ed9f4f1.png)
2020/5/2612Βιβλιοθήκη (三)自然杀伤细胞(NK)
NK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 淋巴结和其它组织也有少量存在。主 要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不 受MHC分子限制。
还可分泌INF-γ、IL-2和NTF参与 免疫调节。
因受某些细胞因子诱导杀伤活 性增强时则称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 胞(LAK)
2020/5/26
2 细胞因子的调节
• 细胞因子在粘膜免疫诱导和调节方面的作 用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除了提供活化、生 长和分化信号外,细胞因子还能因影响血 管渗透性和电解质分泌激发炎症反应,也 能对肠上皮细胞损伤进行修补,如TGF-β在 肠上皮细胞修复中起中心作用。根据分泌 的淋巴因子不同将辅助T细胞分为Th1和Th2, Th1产生IL-2、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β, 在细胞免疫和迟发型变态反应中起主要作 用;Th2产生IL-4,5,6,10,在B细胞的分 化和抗体介导的反应中起要作用。
(5)细胞因子受体(CKR) (6)丝裂素受体(MR)
2020/5/26
8
(一)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C)
2、T细胞表面分子:
(1)TC抗原受体(TCR): αβ或γδ异二聚体
(2)CD4和CD8分子: TC辅助受体
(3)协同剌激分子: CD28、CD40配体
(4)CD2分子: (LFA-2、SRBC)
粘膜免疫的研 究进展
龙岩市第二医院儿科 王加东
(一)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C)
1、TC亚群及功能: 根据免疫效应功能分为
辅助性TC(TH)
细胞毒TC(CTL、TC)
调节性TC
CD4 + T细胞
CD8 + T细胞
根据是否表达CD4或CD8分子分为
医学免疫学(第7版)PPT课件 第十五章 黏膜免疫
![医学免疫学(第7版)PPT课件 第十五章 黏膜免疫](https://img.taocdn.com/s3/m/ccc74c67c77da26925c5b0dd.png)
病原菌
穿过
进入黏膜下层
T细胞异常活化
产生大量炎症因子
IBD
本章小结
1.黏膜上皮组织及其功能(肠细胞、M细胞) 2.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细胞及其功能
1)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 2)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
效应T细胞、调节性T细胞、固有淋巴细胞3、黏膜B细胞 3)黏膜特有DC 3.肠道共生菌群及其功能 4.黏膜免疫耐受和相关炎症性疾病
鼻咽相关淋巴组织(nasopharynx-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NALT) 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bronchus-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BALT)
医学免疫学(第7版)
肠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
第十五章
黏膜免疫
作者 : 吴宁 吴励
单位 : 清华大学
目录
第一节 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黏膜免疫系统的细胞及功能 第三节 黏膜免疫耐受的形成 第四节 黏膜相关炎症性疾病
医学免疫学(第7版)
重点难点
掌握 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细胞及功能
熟悉 黏膜免疫耐受的形成
了解 黏膜相关炎症性疾病
第一节
第四节
黏膜相关炎症性疾病
医学免疫学(第7版)
黏膜相关炎症性疾病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慢,病程长并可反复发作,包括Crohn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病因: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造成,包括遗传、环境及肠道菌群的改变
菌群失调
屏障完整性受损 通透性增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黏膜效应T细胞
医学免疫学(应用型创新规划教材)PPT课件 黏膜免疫
![医学免疫学(应用型创新规划教材)PPT课件 黏膜免疫](https://img.taocdn.com/s3/m/d3e765b4af1ffc4fff47acbb.png)
二、黏膜适应Leabharlann 免疫应答黏膜免疫应答二、黏膜适应性免疫应答
(二)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Th1,Th2,Th17,效应性CD8+T细胞。
二、黏膜适应性免疫应答
(三)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IgA抗体类别转换 • T细胞依赖型转换途径 • 非T细胞依赖型转换途径 IgA的转运 •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olymeric immunoglobulin receptor,pIgR) IgA的免疫效应
肠黏膜系统中的免疫细胞
二、黏膜免疫细胞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 • 肠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 • 派尔集合淋巴结(Peyer’s patch) • 鼻咽相关淋巴组织(na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NALT) • 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bronchi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BALT)
第三节
3
黏膜免疫系统的免疫平衡
黏膜免疫系统的免疫平衡
(一)黏膜免疫系统应答的特点 正常生理条件下,免疫应答受到严格的免疫调节,处于生理性低炎症状态。
黏膜免疫系统的免疫平衡
(二)黏膜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共生菌对黏膜免疫系统的作用 • 构成了黏膜的生物屏障 • 为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 • 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与功能 • 促进IgA的合成 • 跨越黏膜上皮的共生菌能被机体迅速清除 黏膜免疫系统对共生菌的作用 • 生理性低炎症
小结
黏膜免疫系统包括黏膜屏障,黏膜免疫细胞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黏膜免疫系统中的上皮内淋巴细胞及固有层淋巴细胞均有效应细胞特 征,但正常生理状态下功能均受到抑制。 黏膜DC细胞对黏膜免疫应答及免疫耐受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黏膜免 疫系统对共生菌及食物抗原等表现为免疫耐受,但对致病菌产生免疫应答。
第十章 粘膜免疫系统.ppt
![第十章 粘膜免疫系统.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8e1fe53968011ca2009193.png)
蛋 白 质 降 解 后 优 先 提 呈 给 CD8+T 细 胞 , 诱导对食物蛋白质的耐受。
②防御功能:清除细菌、病毒、寄 生虫,为最先接触抗原的免疫细胞。
③ 分 泌 多 种 CK : IL-2 , TNγ-α 、 IL-5等。
2、固有层淋巴细胞(LPL) (1)来源 通过归巢机制迁移至固有层;
(2)组成: 浆细胞,致敏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
其他免疫细胞所组成,为免疫应答传出区。
(一)粘膜滤泡 包括穹隆(小肠)的派伊尔氏结(Peger, PP结),
盲肠扁桃体咽扁桃体及广泛分布于肠道、呼吸道、 泌尿生殖道乳腺的无数的淋巴样滤泡。 结构分三部分:
膜细胞(membranous cell,M细胞) APC 滤泡
1、M细胞 为扁平上皮细胞,无微绒毛,覆盖在集合淋巴
(三)集合淋巴小结内含有大量分泌IL-5 的TH细胞,IL-5是有效的SIgA增强因素。
(四)固有层中产生的SIgA立即与上皮 细胞受体(分泌片)结合经上皮细胞转运至 粘膜表面,分泌片也参与将SIgA分泌至胆汁、 乳汁和唾液中,此外分泌片也可将IgM转运 至肠腔。
(五)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对口服 免疫易产生耐受性。指对食物和正常 菌群不产生免疫应答的现象。主要是 TCRγδT细胞。
第十章 粘膜免疫系统
粘膜免疫系统(mucosal immune system, MIS),即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
指机体与外界相通的这些腔道粘膜 上皮内及其粘膜固有层存在的淋巴样组 织的统称。属外周免疫器官,因具有一 些独特的功能,因此而得名。
T:B=1:1,CD4+T细胞: CD8+T细胞=2:1。 巨噬细胞、NK-C、肥大细胞、嗜酸性粒
②防御功能:清除细菌、病毒、寄 生虫,为最先接触抗原的免疫细胞。
③ 分 泌 多 种 CK : IL-2 , TNγ-α 、 IL-5等。
2、固有层淋巴细胞(LPL) (1)来源 通过归巢机制迁移至固有层;
(2)组成: 浆细胞,致敏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
其他免疫细胞所组成,为免疫应答传出区。
(一)粘膜滤泡 包括穹隆(小肠)的派伊尔氏结(Peger, PP结),
盲肠扁桃体咽扁桃体及广泛分布于肠道、呼吸道、 泌尿生殖道乳腺的无数的淋巴样滤泡。 结构分三部分:
膜细胞(membranous cell,M细胞) APC 滤泡
1、M细胞 为扁平上皮细胞,无微绒毛,覆盖在集合淋巴
(三)集合淋巴小结内含有大量分泌IL-5 的TH细胞,IL-5是有效的SIgA增强因素。
(四)固有层中产生的SIgA立即与上皮 细胞受体(分泌片)结合经上皮细胞转运至 粘膜表面,分泌片也参与将SIgA分泌至胆汁、 乳汁和唾液中,此外分泌片也可将IgM转运 至肠腔。
(五)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对口服 免疫易产生耐受性。指对食物和正常 菌群不产生免疫应答的现象。主要是 TCRγδT细胞。
第十章 粘膜免疫系统
粘膜免疫系统(mucosal immune system, MIS),即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
指机体与外界相通的这些腔道粘膜 上皮内及其粘膜固有层存在的淋巴样组 织的统称。属外周免疫器官,因具有一 些独特的功能,因此而得名。
T:B=1:1,CD4+T细胞: CD8+T细胞=2:1。 巨噬细胞、NK-C、肥大细胞、嗜酸性粒
11-1黏膜免疫(1)
![11-1黏膜免疫(1)](https://img.taocdn.com/s3/m/422bcef750e2524de5187e67.png)
抗原的摄取和提呈:M细胞,EC,DC和MØ B、T细胞致敏: 致敏B、T细胞通过淋巴管离开淋巴组织,经胸导管进行
血液循环,达全身黏膜组织,B细胞定居分化为IgA浆 细胞 IEL和LPL的免疫应答
sIgA占黏膜组织产生的所有抗体的80%以上。
sIgA 的功能
阻抑黏附作用 免疫排除作用 中和毒素 中和病毒 促进天然抗菌因子
(二)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
na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 Conjunctiv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 眼结膜相关相关淋巴
组织CALT) 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 bronchus-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抗体sIgA
免疫诱导部位
淋巴滤泡(lymphoid
follicle):又称淋巴小 结(lmphoid nodule), 淋巴结浅皮质区内由大量 B细胞聚集而形成的结构。
分为初级淋巴滤泡和次级
淋巴滤泡。
派尔集合淋巴结(PP结/肠道集合淋巴结/Peyer patch)
淋巴滤泡内的淋巴细胞
一、粘膜免疫系统的构成
(一)黏膜上皮组织
生理屏障功能 在sIgA分泌中的作用 在黏膜免疫细胞的发生、分化及定居中作用 抗原提呈功能 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肠道ຫໍສະໝຸດ 障示意图益生菌与消化道免疫
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 促进黏液层的形成 促分泌抗菌肽和防御素等抗菌因子 促进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 竞争黏附肠道上皮细胞 增进紧密连接形成
血液循环,达全身黏膜组织,B细胞定居分化为IgA浆 细胞 IEL和LPL的免疫应答
sIgA占黏膜组织产生的所有抗体的80%以上。
sIgA 的功能
阻抑黏附作用 免疫排除作用 中和毒素 中和病毒 促进天然抗菌因子
(二)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
na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 Conjunctiv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 眼结膜相关相关淋巴
组织CALT) 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 bronchus-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抗体sIgA
免疫诱导部位
淋巴滤泡(lymphoid
follicle):又称淋巴小 结(lmphoid nodule), 淋巴结浅皮质区内由大量 B细胞聚集而形成的结构。
分为初级淋巴滤泡和次级
淋巴滤泡。
派尔集合淋巴结(PP结/肠道集合淋巴结/Peyer patch)
淋巴滤泡内的淋巴细胞
一、粘膜免疫系统的构成
(一)黏膜上皮组织
生理屏障功能 在sIgA分泌中的作用 在黏膜免疫细胞的发生、分化及定居中作用 抗原提呈功能 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肠道ຫໍສະໝຸດ 障示意图益生菌与消化道免疫
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 促进黏液层的形成 促分泌抗菌肽和防御素等抗菌因子 促进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 竞争黏附肠道上皮细胞 增进紧密连接形成
固有免疫与黏膜免疫PPT课件
![固有免疫与黏膜免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bdfd99f12d2af90242e6de.png)
目录
防御素(defensin)可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 性,导致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失控,细菌死亡。
可诱导病原生物产生自溶酶,干扰DNA和蛋白 质合成。
通过致炎和趋化作用增强吞噬细胞对病原生物 的吞噬杀伤作用。
目录
防御素
肽
主要产生物种 主要活性
防御素家族
α- 防御素
人(肠道潘氏细胞、 抗细菌 中性粒细胞)
革兰阴性菌LPS、LTA、呼吸 同上 道轮状病毒F蛋白、纤维蛋白 原
细菌鞭毛蛋白
同上
未知
泌尿系统病原及其产物;弓 同上
形虫成分
目录
(3)胞内型PRR
PRR TLR3
PAMP 病毒RNA、合成Poly(I:C)
生物学活性
激活胞内信号NF-κB、 诱生粘附分子和炎性细 胞因子
TLR7、TLR8 RNA病毒的ssRNA
微生物佐剂可显著增强特异性免疫应答:上调 固有免疫细胞分泌某些细胞因子(IL-12、IL-4等) 增强体液免疫应答。
目录
本章小结
▪ 固有免疫:概念,特点 ▪ 固有免疫的组成
屏障结构:外部(皮扶、黏膜)内部(血脑、血胎、血胸、血睾),免疫分 子: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抗菌肽(防御素)、其它,免疫细胞。
(1)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目录
•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
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共有的保守结构,统称为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
• 模式识别受体(PRR)
固有免疫细胞表达的、识别PAMP的受体,统称为 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 又 称为模式识别分子(PRM)。
防御素(defensin)可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 性,导致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失控,细菌死亡。
可诱导病原生物产生自溶酶,干扰DNA和蛋白 质合成。
通过致炎和趋化作用增强吞噬细胞对病原生物 的吞噬杀伤作用。
目录
防御素
肽
主要产生物种 主要活性
防御素家族
α- 防御素
人(肠道潘氏细胞、 抗细菌 中性粒细胞)
革兰阴性菌LPS、LTA、呼吸 同上 道轮状病毒F蛋白、纤维蛋白 原
细菌鞭毛蛋白
同上
未知
泌尿系统病原及其产物;弓 同上
形虫成分
目录
(3)胞内型PRR
PRR TLR3
PAMP 病毒RNA、合成Poly(I:C)
生物学活性
激活胞内信号NF-κB、 诱生粘附分子和炎性细 胞因子
TLR7、TLR8 RNA病毒的ssRNA
微生物佐剂可显著增强特异性免疫应答:上调 固有免疫细胞分泌某些细胞因子(IL-12、IL-4等) 增强体液免疫应答。
目录
本章小结
▪ 固有免疫:概念,特点 ▪ 固有免疫的组成
屏障结构:外部(皮扶、黏膜)内部(血脑、血胎、血胸、血睾),免疫分 子: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抗菌肽(防御素)、其它,免疫细胞。
(1)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目录
•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
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共有的保守结构,统称为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
• 模式识别受体(PRR)
固有免疫细胞表达的、识别PAMP的受体,统称为 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 又 称为模式识别分子(PRM)。
粘膜免疫概述课件
![粘膜免疫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5004a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f.png)
粘膜免疫概述 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粘膜免疫概述 03 粘膜免疫反应
02 粘膜免疫细胞 04 粘膜免疫疾病
粘膜免疫概述
粘膜免疫系统
组成:粘膜 相关淋巴组 织(MALT)、 分泌型IgA (sIgA)、 粘膜相关淋 巴细胞 (MALT细胞)
功能:保护 粘膜表面, 防止病原体 入侵
特点:局部 免疫反应, 快速响应
作用:抵抗 病原体入侵, 维持粘膜表 面健康
01
02
03
04
粘膜免疫功能
保护粘膜表面:抵 抗病原体入侵,维
持粘膜完整性
清除病原体:通过 分泌抗体、细胞因 子等,清除病原体
调节免疫反应:调 节免疫细胞活性, 防止过度免疫反应
促进粘膜修复:促 进受损粘膜修复, 维持粘膜功能正常
粘膜免疫特点
粘膜表面存在大量免疫细胞, 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04
参与炎症反应,清 除炎症因子
粘膜免疫反应
粘膜免疫反应类型
固有层淋巴细胞反应:产生 IgA抗体,参与黏膜免疫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反应:产 生IgA抗体,参与黏膜免疫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反应:产 生IgA抗体,参与黏膜免疫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反应:产 生IgA抗体,参与黏膜免疫
粘膜免疫反应机制
01
粘膜免疫细胞:包括黏膜相 关淋巴组织(MALT)、黏膜 相关淋巴细胞(MALC)等
粘膜免疫具有快速反应能力, 能够迅速清除病原体
粘膜免疫具有特异性,能够针 对特定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粘膜免疫具有局部性,主要针 对粘膜表面的病原体进行防御
粘膜免疫细胞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是粘膜免疫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分布在呼吸道、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等粘膜表面
演讲人
目录
01 粘膜免疫概述 03 粘膜免疫反应
02 粘膜免疫细胞 04 粘膜免疫疾病
粘膜免疫概述
粘膜免疫系统
组成:粘膜 相关淋巴组 织(MALT)、 分泌型IgA (sIgA)、 粘膜相关淋 巴细胞 (MALT细胞)
功能:保护 粘膜表面, 防止病原体 入侵
特点:局部 免疫反应, 快速响应
作用:抵抗 病原体入侵, 维持粘膜表 面健康
01
02
03
04
粘膜免疫功能
保护粘膜表面:抵 抗病原体入侵,维
持粘膜完整性
清除病原体:通过 分泌抗体、细胞因 子等,清除病原体
调节免疫反应:调 节免疫细胞活性, 防止过度免疫反应
促进粘膜修复:促 进受损粘膜修复, 维持粘膜功能正常
粘膜免疫特点
粘膜表面存在大量免疫细胞, 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04
参与炎症反应,清 除炎症因子
粘膜免疫反应
粘膜免疫反应类型
固有层淋巴细胞反应:产生 IgA抗体,参与黏膜免疫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反应:产 生IgA抗体,参与黏膜免疫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反应:产 生IgA抗体,参与黏膜免疫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反应:产 生IgA抗体,参与黏膜免疫
粘膜免疫反应机制
01
粘膜免疫细胞:包括黏膜相 关淋巴组织(MALT)、黏膜 相关淋巴细胞(MALC)等
粘膜免疫具有快速反应能力, 能够迅速清除病原体
粘膜免疫具有特异性,能够针 对特定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粘膜免疫具有局部性,主要针 对粘膜表面的病原体进行防御
粘膜免疫细胞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是粘膜免疫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分布在呼吸道、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等粘膜表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Φ 、FDC细胞
抗体sIgA 免疫诱导部位
8
淋巴滤泡(lymphoid
follicle):又称淋巴小结 (lmphoid nodule),淋巴 结浅皮质区内由大量B细胞 聚集而形成的结构。
分为初级淋巴滤泡和次级
淋巴滤泡。
派尔集合淋巴结(Peyer patch)
2. 弥散的黏膜淋巴组织
二、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效率高。脊灰减活疫苗在消化道内繁殖后 还会排出体外,这些排出体外的疫苗病毒有可能通过阴性感染的 方式免疫周围的人群。脊灰灭活疫苗则无法繁殖和排出体外,其
预防效果只局限于受种者本人。
三、生产成本低廉。 四、接种操作简单。
19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发展历程
最初的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5
6
(三)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
na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 Conjunctiv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 眼结膜相关淋
巴组织CALT) 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 bronchus-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支气管相关淋巴组
织BALT) lymphoid tissue associated with the genitourinary system
(泌尿生殖系统相关淋巴组织)
7
1. 具有一定结构的黏膜淋巴滤泡
肠道呼吸道等黏膜下层的黏膜淋巴滤泡,扁桃 体、阑尾的淋巴滤泡,肠道黏膜集合淋巴滤泡 ( Peyer patch ) 淋巴滤泡内的淋巴细胞:B细胞为主、T细胞、
淋巴管离开淋巴组织,经胸导管进行血液循环,达全身 黏膜组织,B细胞定居分化为IgA浆细胞 IEL和LPL的免疫应答
sIgA占黏膜组织产生的 所有抗体的80%以上。
13
sIgA 的功能
阻抑黏附作用 免疫排除作用 中和毒素 中和病毒 促进天然抗菌因子
14
三、疫苗应用
常见人类口服使用的黏膜疫苗
21
黏膜疫苗前景
抵御HIV感染的可能方法 预防自身免疫病——口服耐受 诱导针对非感染性抗原的免疫反应,如避孕疫苗 食物疫苗
22
23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 口服霍乱弧菌疫苗
预防兽医应用
鸡新城疫疫苗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
15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
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以隐性感染多见 临床表现轻重悬殊,主要表现发热、咽痛及肢体疼痛;
部分病例因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肢体麻痹,严重病 人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俗称“小儿麻痹症”
注射与口服联用的折衷方式
当前常用OPV,俗称“糖丸”
改良型高效价廉IPV
20
口服减毒活疫苗的弊病
一、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极少数人接种后会发生类似小儿麻 痹症的肢体瘫痪。这种接种脊灰减活疫苗后发生的肢体瘫痪,被 称为疫苗相关麻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接种脊灰减活疫苗后 发生疫苗相关麻痹的概率是1/25万左右。
17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发展历程
最初的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当前常用OPV,俗称“糖丸”
18
口服减毒活疫苗引发黏附免疫应答的优势
一、免疫效果较好。脊灰减活疫苗OPV的作用机理是在人体消化 道内繁殖刺激人体免疫,这种方式既产生全身的免疫力(存在于 血液中的IgG),也有局部的黏膜免疫力(存在于消化道内的分 泌型IgA)。脊灰灭活疫苗IPV不能在人体消化道内繁殖,所以只 能刺激人体产生全身的免疫力,这样只能保护受种者,但不能有 效阻断病毒的传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黏膜免疫
1
黏膜免疫
黏膜免疫系统:是由分布在呼吸道、消化道、泌 尿生殖道及与之相关联的外分泌腺的黏膜上皮组 织及分泌物、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和免疫活性细胞、 微生物菌群共同构成的免疫应答网络。
黏膜免疫:是局部黏膜组织在病原、食物抗原、 变应原等的刺激下诱导出的免疫应答反应。 sIgA是黏膜免疫的主要效应因子。
2
一、粘膜免疫系统的构成
(一)黏膜上皮组织及其分泌物
生理屏障功能 在sIgA分泌中的作用 在黏膜免疫细胞的发生、分化及定居中作用 抗原提呈功能 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3
肠道屏障示意图
(二)益生微生物菌群与消化道免疫
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 促进黏液层的形成 促分泌抗菌肽和防御素等抗菌因子 促进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 竞争黏附肠道上皮细胞 增进紧密连接形成
16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
传染源 l 人是唯一贮存宿主 l 病人、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 l 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 通过粪便排毒,排毒时间可达数月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易感性
病初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同型病毒持久的免 疫力。Ⅰ型和Ⅱ型间存在交叉免疫。5岁以上儿童 及成人多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 。
分布于黏膜组织上皮层和固有层
上皮内淋巴细胞(IEL):T细胞(γδT细胞/αβT细
胞, CD8/CD4 T细胞)
固有层淋巴细胞 (LPL):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免疫效应部位
11
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
二、黏膜免疫应答机理
黏膜免疫应答过程:
抗原的摄取和提呈:M细胞,EC,DC和MΦ B、T细胞致敏 淋巴细胞归巢 / 共同黏膜免疫系统:致敏B、T细胞通过
二、减毒活苗返毒。活的疫苗病毒在某些免疫缺陷者体内以及在 外环境中有基因突变的可能,突变后的疫苗病毒会返祖为致病力 强的脊灰病毒,对易感人群造成威胁。这种由疫苗病毒返祖的脊 灰病毒被称为“疫苗衍生病毒”(VDPV)。从长远的角度,人类 如果想要像消灭天花一样通过预防接种消灭脊灰,必须停止使用 脊灰减活疫苗。因为只要还在使用脊灰减活疫苗,疫苗衍生病毒 的阴影就挥之不去,就永远没有可能消灭脊灰。
抗体sIgA 免疫诱导部位
8
淋巴滤泡(lymphoid
follicle):又称淋巴小结 (lmphoid nodule),淋巴 结浅皮质区内由大量B细胞 聚集而形成的结构。
分为初级淋巴滤泡和次级
淋巴滤泡。
派尔集合淋巴结(Peyer patch)
2. 弥散的黏膜淋巴组织
二、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效率高。脊灰减活疫苗在消化道内繁殖后 还会排出体外,这些排出体外的疫苗病毒有可能通过阴性感染的 方式免疫周围的人群。脊灰灭活疫苗则无法繁殖和排出体外,其
预防效果只局限于受种者本人。
三、生产成本低廉。 四、接种操作简单。
19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发展历程
最初的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5
6
(三)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
na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 Conjunctiv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 眼结膜相关淋
巴组织CALT) 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 bronchus-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支气管相关淋巴组
织BALT) lymphoid tissue associated with the genitourinary system
(泌尿生殖系统相关淋巴组织)
7
1. 具有一定结构的黏膜淋巴滤泡
肠道呼吸道等黏膜下层的黏膜淋巴滤泡,扁桃 体、阑尾的淋巴滤泡,肠道黏膜集合淋巴滤泡 ( Peyer patch ) 淋巴滤泡内的淋巴细胞:B细胞为主、T细胞、
淋巴管离开淋巴组织,经胸导管进行血液循环,达全身 黏膜组织,B细胞定居分化为IgA浆细胞 IEL和LPL的免疫应答
sIgA占黏膜组织产生的 所有抗体的80%以上。
13
sIgA 的功能
阻抑黏附作用 免疫排除作用 中和毒素 中和病毒 促进天然抗菌因子
14
三、疫苗应用
常见人类口服使用的黏膜疫苗
21
黏膜疫苗前景
抵御HIV感染的可能方法 预防自身免疫病——口服耐受 诱导针对非感染性抗原的免疫反应,如避孕疫苗 食物疫苗
22
23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 口服霍乱弧菌疫苗
预防兽医应用
鸡新城疫疫苗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
15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
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以隐性感染多见 临床表现轻重悬殊,主要表现发热、咽痛及肢体疼痛;
部分病例因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肢体麻痹,严重病 人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俗称“小儿麻痹症”
注射与口服联用的折衷方式
当前常用OPV,俗称“糖丸”
改良型高效价廉IPV
20
口服减毒活疫苗的弊病
一、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极少数人接种后会发生类似小儿麻 痹症的肢体瘫痪。这种接种脊灰减活疫苗后发生的肢体瘫痪,被 称为疫苗相关麻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接种脊灰减活疫苗后 发生疫苗相关麻痹的概率是1/25万左右。
17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发展历程
最初的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当前常用OPV,俗称“糖丸”
18
口服减毒活疫苗引发黏附免疫应答的优势
一、免疫效果较好。脊灰减活疫苗OPV的作用机理是在人体消化 道内繁殖刺激人体免疫,这种方式既产生全身的免疫力(存在于 血液中的IgG),也有局部的黏膜免疫力(存在于消化道内的分 泌型IgA)。脊灰灭活疫苗IPV不能在人体消化道内繁殖,所以只 能刺激人体产生全身的免疫力,这样只能保护受种者,但不能有 效阻断病毒的传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黏膜免疫
1
黏膜免疫
黏膜免疫系统:是由分布在呼吸道、消化道、泌 尿生殖道及与之相关联的外分泌腺的黏膜上皮组 织及分泌物、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和免疫活性细胞、 微生物菌群共同构成的免疫应答网络。
黏膜免疫:是局部黏膜组织在病原、食物抗原、 变应原等的刺激下诱导出的免疫应答反应。 sIgA是黏膜免疫的主要效应因子。
2
一、粘膜免疫系统的构成
(一)黏膜上皮组织及其分泌物
生理屏障功能 在sIgA分泌中的作用 在黏膜免疫细胞的发生、分化及定居中作用 抗原提呈功能 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3
肠道屏障示意图
(二)益生微生物菌群与消化道免疫
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 促进黏液层的形成 促分泌抗菌肽和防御素等抗菌因子 促进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 竞争黏附肠道上皮细胞 增进紧密连接形成
16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
传染源 l 人是唯一贮存宿主 l 病人、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 l 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 通过粪便排毒,排毒时间可达数月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易感性
病初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同型病毒持久的免 疫力。Ⅰ型和Ⅱ型间存在交叉免疫。5岁以上儿童 及成人多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 。
分布于黏膜组织上皮层和固有层
上皮内淋巴细胞(IEL):T细胞(γδT细胞/αβT细
胞, CD8/CD4 T细胞)
固有层淋巴细胞 (LPL):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免疫效应部位
11
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
二、黏膜免疫应答机理
黏膜免疫应答过程:
抗原的摄取和提呈:M细胞,EC,DC和MΦ B、T细胞致敏 淋巴细胞归巢 / 共同黏膜免疫系统:致敏B、T细胞通过
二、减毒活苗返毒。活的疫苗病毒在某些免疫缺陷者体内以及在 外环境中有基因突变的可能,突变后的疫苗病毒会返祖为致病力 强的脊灰病毒,对易感人群造成威胁。这种由疫苗病毒返祖的脊 灰病毒被称为“疫苗衍生病毒”(VDPV)。从长远的角度,人类 如果想要像消灭天花一样通过预防接种消灭脊灰,必须停止使用 脊灰减活疫苗。因为只要还在使用脊灰减活疫苗,疫苗衍生病毒 的阴影就挥之不去,就永远没有可能消灭脊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