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三角形的特征的说课稿四篇
三角形的特征的说课稿四篇第一篇: 三角形的特征的说课稿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81页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让学生在说一说、看一看、画一画等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
接着在学生判别、比较中让学生体验到三角形还存在高,在画高之后,说明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意义。
稳定性是三角形的重要特性,教材的设计思路是“情境—问题—实验—解释—应用”。
对于三角形的特性这样一节知识点繁多的课,徐老师通过精心设计,把各个知识点巧妙地串连起来,使教学能有序、高效地展开。
回顾全课,觉得以下几点值得称道。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徐老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发挥教科书对概念叙述的规范作用,遵循概念教学的规律,及时地把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初始概念与教科书中的规范表述相对照,从而形成新的正确概念。
学生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很容易给三角形定义为“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而这个定义是不严密的,这就要发挥教科书的解释、指导、示范作用。
通过两读教材相关句段,并咬文嚼字,使学生体会到概念的确定性和严密性。
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应用于生活。
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就在于它具有稳定性。
为使学生亲身感受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特性,徐老师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拉拉三角形,然后得出结论。
而是先让学生拉四边形(学具),设法加固,猜想原因,再拉三角形(学具),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想——验证”的知识形成过程,做到“以思考指导实践,实践验证思考”的科学态度。
学生从探索实践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之后,适当延伸拓展是这节的课的又一亮点。
学生明确了底和高是对应存在的,有三条底边,就会有三条高。
通过画一画,就会发现三条高相交于一点,而且不论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无一例外。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_百度文库(精)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黑龙口镇中心小学胡哲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 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
因此, 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 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三角形特性。
2、能力目标: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去获得的学习方法,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的能力,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1教学难点: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准备:三角板、课件、边长相等的小木棒、幻灯片(五学具准备:三角尺、边长相等的小木棒、三角形、四边形。
三、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本节课我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 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先由三幅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 独立探索, 操作实践, 合作交流, 从而达到概念的自主建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2、说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 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建立学习成就感和信心, 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我是秉着新课标的精神, 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教育理念, 我将教学思路拟定为“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深化训练,拓展延伸——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努力构建探索型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2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2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2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51~54页主题图、例1、例2及课堂活动第1~3题,练习十第1~5题。
说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说教学难点: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木条制作的长方形和三角形、不条、三角板等说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请两位学生到黑板前学交警指挥交通车时的各种动作姿势。
2.指名两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刚才所观察交警的手与手、手与身躯构成的角。
3.指名学生将角的两边上取两点,再将两点连接起来得到第三条线段,并说出是一个什么图形?多媒体出示生活中形状是三角形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后,你想探索三角形的哪些问题?学生自由提问。
板书:意义、特征、特性二、探究新知(一)理解三角形的意义1.学生用小棒任意摆出一个三角形。
教师出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图形:(1)(2)(3)学生讨论三个图形,是不是都是三角形?为什么?刚才大家在判断上述三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时,都注意到三条线段,围成等这些重要条件(板书:三条段、围成),谁能说说什么是三角形吗?(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2.练习(1)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2)判断下列哪些图形是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2)(3)(4)(5)(二)探索三角形的特征(1)虽然三角形的形状各不相同,但也有相同的地方,谁能说说有哪些地方相同呢?(分组讨论)(2)小组指定代表说说讨论的结果。
板书:边——3条角——3个顶点——3个(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三角形的特征。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内容。
多媒体出示三角形,让学生指出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4)学生指出三角板上的边、角、顶点。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一、说教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六年制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学习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对三角形有了直观地认识,已经能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它的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生活经验,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
2.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经历观察、分析、猜想、实践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掌握画高的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三、说教学程序:环节一:教学三角形的意义。
概念属于理性认识,它的形成依赖于感性认识。
为了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应该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抽象概括出本质属性,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最后再通过辨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鉴于此,本环节共安排了3个层次的教学。
1:动手围三角形,感性认识三角形的意义。
课前要求每个学生找三根牙签,并且把三根小棒头、尾连连起来,拼成三角形。
2.让学生观察对比制作的学具。
想一想这些学具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点是小棒的长短各不相同,制成的三角形的大小、形状也不一样。
相同点是:都有3根小棒,这3根小棒头和尾都连接起来。
3.师:如果把制作的学具画在平面上,三根小棒就是三条线段,这三条线段首尾连接,围成一个图形,这个图形就叫做三角形。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3、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教学重点:1、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2、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说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学关键: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三角形的定义,从而认识三角形的特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都准备好用塑料小棒围成的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说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小朋友们,老师今天有点与众不同你发现了吗?(带着红领巾),这让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幸福的童年时代,你们愿意和我这个大姐姐做朋友吗?(拿下红领巾),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板题:三角形)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1、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以前我们就认识过三角形,你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吗?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集体评价。
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你能用一句最简洁的话来概括三角形吗?(课件出示定义)你觉得在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重要?(指名说)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请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三角形?2、学习三角形的特征。
在这个三角形中,你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吗?(课件出示边,顶点,角)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顶点?有几个角?(板书: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小结: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这是三角形的特征。
你能从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事物中找到三角形吗?学生自由说((课件出示)3、学习三角形的特性。
看,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的广泛,想一想:为什么设计师在设计这些事物的时候都要用上三角形呢?三角形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稳定)拿出学具袋,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拉动四边形和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这说明了什么?(板书:具有稳定性)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许多建筑框架上要用到三角形的原因了吧。
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鹿泉区李村镇闫同小学高丽巍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三角形的特性》,下面我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章《三角形》第一节的内容《三角形的特性》,主要学习三角形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的特性,并学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三角形的特性》是本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学习本章内容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三角形的特性,才能更好的学习后面三角形的分类及三角形的内角和。
3.本节课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4.本节课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1.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相关知识,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性,建立了基本的几何形体概念,具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
2.学生认知水平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具有初步的几何形体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认知能力。
3.学习需要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的相关特性后,他们迫切想知道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有那些特性,本课时的展开将极大的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三、教学方法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教学方法:1.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教师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兴趣,并营造学习新知识的良好氛围,指明观察方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说重点难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说教学准备】三角板、木条钉成的三角形、三角形卡片。
说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教师展示三角板,观察三角形的特点,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
红领巾、三角架引入课题:其实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新课讲授】知识点1三角形的特性教学例1。
1.做一做:请学生动手制作一个三角形。
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小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2.画一画:让学生自己画出三角形,并在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3.说一说: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大家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回答:小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三角形。
4.做一做:请学生动手用三支笔拼成一个三角形,并说说三角形的顶点、边、角。
知识点2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提问: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样正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呢?请打开教材第60页,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画的?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三角形,在黑板上示范作高两次。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提问:老师怎样正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呢?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刚才的三角形中画出一条高,并标出它所对应的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
03 学情分析
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分析
Add a subtitle
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相关知识,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性,建立了基本的 几何形体概念,具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
04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 重点,化解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教学方法:
巧设疑问,体现两“主”
教师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兴趣,并营造学习新知识的良好氛围,指明观察方向,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激发引导下,分组合作探究,亲自动手操 作,亲身体验知识获得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具有初步的几何形体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探索和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认知能力。
学习需要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的相关 特性后,他们迫切想知道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有那些特性,本课时的展开将极 大的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直观演示,操作发现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演示,让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并亲自动手操作, 体会知识的由来,充分发挥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良好习 惯。
05 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 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的学习。所以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
本节课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会在三角形 内画高。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概念,理解三角形的含义;2、从实例中感知三角形的稳定性以及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认识三角形的高,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能画出任意三角形的一条高。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含义,掌握三角形的概念。
难点: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能画出三角形的高。
说教学准备课件、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教具、三角尺。
主要教法选择:观察法、知识迁移法教学设计一、导入请每位同学从你的抽屉里拿出两根小棒,试一试,你能摆出什么图形?谁来说说自己摆出了什么图形?(指名说)下面请每位同学再添上一根小棒,能摆成什么图形?(指名说)用屏幕出示学生们可能摆出的图形,提问:你能说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吗?那么,在同学们摆出的图形中,那些是三角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角形的特性。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二、学习新课1、学习三角形的定义及组成⑴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三角形,你能说出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让学生充分发言)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其实在我们的校园中也有许多的三角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录像)⑵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生活中的三角形,那么你能说说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等)提问:那你能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吗?(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比较重要?(围成)为什么?(三角形是封闭图形)那么这三条线段应该怎样去围呢?(每相邻的两条线段端点相连)请学生互相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
(同桌互说,再指名说)2、学习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⑴小组活动:请组长将本组的小棒分给组员,每人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看谁摆得又对又快!有学生发现自己的三根小棒摆不成三角形,这是怎么回事啊?小组研究:为什么有的三根小棒摆不成三角形?小组汇报,并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一、说教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16页的内容和练习十四第1至第3题。
它是在先生曾经学习了角、线段、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和对三角形具有直观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任何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是学习多边形的起点。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发展先生的空间观念,也是为今后学习其他三角形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以上教材的分析和四年级先生的心思特点、认知结构,拟定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三角形的特点。
2、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3、掌握画高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让先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的过程,培养先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领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数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精确的画高和发展先生的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教学的艺术就是激发与引导的艺术。
根据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四年级先生的实践情况,我次要采用讨论法与自主探求法。
让先生自主探求,小组讨论学习新知,认识三角形的特点,充分的表现了以先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学思想,让先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三、说学法“善学者,师逸而功倍”教师的教是为了先生的学,不仅要使先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先生会学。
先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次要经过动手理论、合作交流等方法,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构成过程,进而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习得,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四、说教学流程(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出示课本80页情境图,让先生观察,发现并描述,并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三角形,全班交流反馈,最初老师经过多媒体出示生活中常现物体上的三角形。
(赫尔巴特指出:“兴味就是自动性。
”由熟习的生活导入,使先生兴味盎然的投入到学习中,领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1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1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1说课稿第【1】篇〗背景分析: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应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理解的数学事实。
”根据这一理念,在“三角形的特性”教学时,首先要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对具体形象的事物的观察、比较,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对三角形的特性外部特征的初步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学生实践活动,抽象出图形的基本特征,让学生从中感悟,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的理解和认识,并使学生的认知过程逐步朝着具体到抽象、感悟到理性的方面发展。
这样,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学习变得有趣生动、容易感受,是知识学习更贴近生活。
说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80~81页的例1、例2说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说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
师生准备:三角形、三角板、平行四边形。
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我们的城市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瞧,这是正在建设中的博物馆,不久的将来就会落成。
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课件展示课本第80页情境图)生1:建筑物上有三角形。
(课件动态闪烁三角形)生2;吊重机的架子上。
生3:吊重机的铁线上。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生1:自行车上三角形。
生2:电线杆上有三角形。
生3:班里的流动红旗有三角形。
师:天坛、金字塔、铁塔、天安门、铁架、自行车上都有三角形。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地位作用《三角形的特性》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了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已经能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它的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及其它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并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操作和概括去获得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这样的设计,从过于注重概念本身转化到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难点:掌握在三角形内画高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塑料小棒和三角板。
2、学具:塑料小棒和三角板。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一)、教法根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理念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活动教学形态,采取观察交流法、实践操作法和演示归纳法,来激发学生展示个性、积极参与、主动求知。
(二)、学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根据几何形体概念自身的复杂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将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关于《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通用5篇)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关于《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内容:《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0-81页内容,这部分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三角形的稳定性等。
学生通过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有了直观认识,能够从平面图中分辩出三角形。
例题1:是有关三角形定义的教学,着重是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
抽象出概念。
例题2:着重于三角形的重要特性是“稳定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它可以让学对三角形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用权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四)、教学难点:在三角形内画高。
二、说教法(一)、情境教学法。
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会主动探索新方法,从而将问题的解决和方法融为一体,这样安排有利于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操作讨论法。
在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时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即启迪学生思维,又能增强其合作意识。
学生动手、动脑,在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三、说学法。
(一)、自主探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进行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用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故事讲完后,由小精灵提出一个问题:哪种方法最牢固,为 什么?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深思不解的情况下,教师 顺水推舟地引出课题,并板书:三角形的特性。 (这样一来,既打通了数学与生活间的无形屏障,又引发学 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问题 的悬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 知欲望。)
2、辅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的第1题。 第1题,说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名称,并各画 出一条高。 (通过这些有序而多样的练习,既巩固了学生 学过的知识,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理解、分 析、推理的能力,有趣的数学在学生们的积 极主动的探索中显得更有味道。 )
(四)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你掌握了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谈收获,评价得失。 (通过让学生在组内谈收获、评得失,促进学 生的思维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 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
4、三角形的稳定性:
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三 角形,然后质疑:“这些三角形有什 么作用呢?”接着让学生拿出已准备 好的学具,通过对比、推拉三角形与 四边形,交流对比结果并归纳出结论: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知 识的形成,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 师:现在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牢固了? (一个问题,既打开了学生心中的疑 惑,又达到了一个前呼后应的效果。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 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事 物。)
(三)深化训练,拓展延伸:
1、生活中的三角形。 出示挂图,让学生去观察并联系 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的三角形, 再说说它们的用处。 木工小组的同学在修理桌椅时, 常常在桌椅下边斜着钉一根木条。 他们这样做是为什么?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三角形 的特性,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现“生活 处处有数学,数学生活化”的理 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2合作交流,获取新知
发现三角形的特性
首先让同学们动手画出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你 能试着标出它的边、角、顶点吗?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画时可 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边没画直、相邻两条线段不相连等,这时我会充分利用学生的 这些错误,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最后展示汇报,明确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我会在黑板上板书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然后要求学生跟同桌说说自己画的三角形 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认识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和讨论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 形?学生的话,会产生各种说法,哪种说法更准确呢?让学生相互讨论评价,之后引导和 帮助学生一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并且板书在黑板上。
2合作交流,获取新知
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索,教师引导。 同桌合作利用三角形学具,先找出三角形的顶点和它的对边,然后试着在自己 刚才画的三角形中画一条高。其次让学生交流画高的方法,之后师生共同总结 出画的方法,并明确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和它对应的底,让同学们思考:三角形 有几条高?在画三角形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底与高的相互联系。 设计意图: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合作讨论比较,再结合 老师的适时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三角形,全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准确作出三角形的 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猜测、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相互转化、渗透、迁移的数学思想方 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分析,结合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掌握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性。 难点:画三角形的高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性,包括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他们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特性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推理,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性,能够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如自行车的三角架、房子的屋顶等,引导学生对三角形产生兴趣,并提问:“你们知道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吗?”2.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三角形的性质。
可以让学生用小棒或者纸张折出三角形,并观察和讨论三角形的特性。
3.讲解: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总结并讲解三角形的特性,包括稳定性、内角和以及边长关系。
4.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三角形性质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通用,经典教学资料】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一、说教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16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十四第1至第3题。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线段、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以及对三角形具有直观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任何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是学习多边形的起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是为今后学习其他三角形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以上教材的分析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结构,拟定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2、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3、掌握画高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准确的画高以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教学的艺术就是激发与引导的艺术。
根据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讨论法与自主探究法。
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学习新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充分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三、说学法“善学者,师逸而功倍”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方法,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而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习得,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四、说教学流程(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出示课本80页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发现并描述,并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三角形,全班交流反馈,最后老师通过多媒体出示生活中常现物体上的三角形。
(赫尔巴特指出:“兴趣就是主动性。
”由熟悉的生活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中,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
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一、说教材
(一)、内容: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80-81页内容,这部分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三角形的稳定性等。
学生通过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有了直观认识,能够从平面图中分辩出三角形。
例题1:是有关三角形定义的教学,着重是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
抽象出概念。
例题2:着重于三角形的重要特性是稳定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它可以让学对三角形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用权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四)、教学难点:在三角形内画高。
二、说教法
(一)、情境教学法。
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会主动探索新方法,从而将问题的解决和方法融为一体,这样安排有利于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操作讨论法。
在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时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即启迪学生思维,又能增强其合作意识。
学生动手、动脑,在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三、说学法。
(一)、自主探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进行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
如:画一画、议一议、说一说等活动发现新知、建构新知,从而掌握新知,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品质,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以致用,在学完新知后,我及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这样,不仅增长学生智
慧又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增强了学习数学兴趣和信心。
四、说教学程序。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出示80页情境图,学生观察,发现描述三角形。
2、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3、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上的三角形。
4、导入并板书课题。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叫三角形?
(2)、议一议: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3)、讨论:哪种说法更准确?
(4)、指导阅读80页三角形定义。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出示三角形屋顶的房子。
(问:你能测出三角形房顶的高度吗?学生动手操作)。
(2)、你是怎么测量的?(学生交流汇报)。
(3)、讲解测量过程?(得出:三角形高、底的概念)。
(4)、出示81页三角形(问:这是这个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你还能画出其它的底和高吗?学生动手操作,然后评议交流)。
4、拓展
在三角形ABC中,以AB为底边的高是();以AC为底边的高是();以BC为底边的高是()。
(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1、提出问题:出示81页插图,问图中哪里有三角形?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部分做成三角形呢?它具有什么特性?
2、实验解疑
(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会有什么发现?
(2)、得出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举例说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
(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课件出示练习十四:1、2、3题
(五)、总结评价,质疑问难
1、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