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特教案分析
外国文学史》课程教案
《外国文学史》精品课程教案第一章:古希腊文学1.1 教学目标:了解古希腊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掌握古希腊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理解古希腊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古希腊文学的历史背景介绍。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欧里庇得斯。
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古希腊文学的历史背景、作家及其作品。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古希腊文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古希腊文学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2.1 教学目标: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特点。
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介绍。
意大利文学: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英国文学:莎士比亚、培根、Marlowe。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作家及其作品。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第三章:17世纪文学3.1 教学目标:了解17世纪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特点。
掌握17世纪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理解17世纪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17世纪文学的历史背景介绍。
法国文学:莫里哀、拉辛。
英国文学:弥尔顿、德莱顿。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17世纪文学的历史背景、作家及其作品。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17世纪文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17世纪文学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第四章:18世纪文学4.1 教学目标:了解18世纪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特点。
掌握18世纪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理解18世纪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18世纪文学的历史背景介绍。
【赏析】荷马《伊利亚特》
【赏析】荷马《伊利亚特》作品内容《伊利亚特》起源于这样的神话故事:不和女神厄里斯在忒提斯女神和米尔弥冬人佩琉斯的婚礼上没有得到邀请,为了报复,她到席中扔下一个金苹果,上面写着“给最美的女神”。
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与美女神阿佛罗狄忒都想得到它。
宙斯让她们去找特洛亚王子帕里斯评判。
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阿佛罗狄忒。
阿佛罗狄忒帮助他把希腊斯巴达王墨涅拉奥斯的妻子、世间最美丽的女子海伦拐回了特洛亚。
战争因此拉开了序幕:以墨涅拉奥斯的弟弟迈锡尼王阿伽门农为首领,包括希腊著名英雄阿喀琉斯、墨涅拉奥斯在内组成的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亚。
当它进行到第十年时,由于阿伽门农抢走了阿喀琉斯的女俘布里塞伊斯,阿喀琉斯一怒之下,率领自己的人马退出战斗,并乞求母亲忒提斯女神求助于宙斯,让希腊联军惨遭失败。
在宙斯的许可下,希腊联军果真受到赫克托耳率领的特洛亚人的猛烈冲杀,不断溃逃。
面对战争的不利形势,阿伽门农心里非常后悔,决意以丰厚的礼物同阿喀琉斯和解,但是遭到拒绝。
在接下来的战斗里,希腊联军方面的将士如阿伽门农等纷纷受伤,而特洛亚人则冲破他们的壁垒,突破抵抗,放火烧了他们的船只。
看到希腊联军悲惨的局面,阿喀琉斯的密友帕特洛克罗斯非常伤心。
他要求阿喀琉斯把铠甲借给他披挂,以此阻止特洛亚人的进攻,让希腊联军稍稍喘息。
阿喀琉斯答应了他的请求,然而帕特洛克罗斯在战场上却被赫克托耳杀死,铠甲也被赫克托耳夺了去。
帕特洛克罗斯的死激起了阿喀琉斯的愤怒,也促成了他和阿伽门农的和好。
他穿着匠神赫菲斯托斯重新为他铸造的铠甲,奔赴战场。
至此,宙斯对特洛亚人的偏爱也告终,奥林波斯众神在他的同意下,也纷纷踏上战地,互相交战并各助一方。
声名远震的阿喀琉斯的强大并没有吓退赫克托耳,他坚持留在城外,终因不敌阿喀琉斯而被杀死,死后他的尸体也遭到了凌辱。
全诗以特洛亚老王普里阿摩斯赎取赫克托耳的遗体并为他举行葬礼而结束。
作品解读《伊利亚特》,又名《伊利昂记》,相传在公元前9世纪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成口头史诗,因此它通常和《奥德塞》一起,被称为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教案
伊利亚特教学目标1、了解荷马及《荷马史诗》的相关内容2、了解《伊利亚特》的故事梗概3、理解并把握《伊利亚特》艺术特点教学重点《伊利亚特》艺术特点教学难点“荷马式比喻”教法学法鉴赏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过程一、关于作者荷马(Homer)荷马(Homer)古希腊盲诗人他生活的年代在公元前10~前9、8世纪之间。
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
这两部史诗最初可能只是基于古代传说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
荷马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将两部史诗整理定型的作者。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主题分别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返回绮色佳岛上的王国,与皇后珀涅罗珀团聚的故事。
《伊利亚特》叙述了特洛伊战争第十年(也是最后一年)中几个星期的活动,特别是“阿喀琉斯(Achilles,古希腊传说中勇士)的力量”。
史诗以阿喀琉斯和阿伽门农(Agamemnon)的争吵开始,以赫克托尔的葬礼结束,故事的背景和最终的结局都没有直接叙述。
二、《伊利亚特》的情节内容《伊利亚特》分二十四卷,计一万五千六百九十三行;《奥德赛》也分二十四卷,计一万二千一百一十行。
这两大史诗通过叙述希腊人远征特洛亚的十年战争,以及奥德修斯班师回国的故事,全面地反映了古希腊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生活,为希腊民族谱写了一页光荣的开国历史。
虽然历史相传这两部史诗为公元前九世纪左右的盲诗人荷马所作,其实它不可能是某个人的创作。
史诗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产物,同民间的口头创作有着直接的联系。
根据神话传说,特洛伊战争是这样引起的:阿基琉斯的父母色萨利国王佩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举行了盛大的婚礼,邀请了所有的神,但是偏偏遗漏了不和女神厄里斯。
厄里斯来到婚宴上留下了一个不和的金苹果,上面写着“给最美的女神”。
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神阿弗洛狄特果然争吵起来,她们争执不休,为此来到天神宙斯那里。
《外国文学史》教案
《外国文学史》教案第一章:古希腊文学1.1 教学目标了解古希腊文学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掌握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分析《荷马史诗》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1.2 教学内容古希腊文学概述:古希腊文学的特点、发展历程。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的内容简介、文学特点及历史价值。
古希腊悲剧: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品分析。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古希腊文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代表作品。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对古希腊文学的理解和感悟。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古希腊文学的基本概念和代表作品的掌握程度。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古希腊文学的理解深度。
第二章:古罗马文学2.1 教学目标掌握古罗马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了解古罗马文学对欧洲文学发展的影响。
分析古罗马文学家的代表作品,如维吉尔、奥维德等。
2.2 教学内容古罗马文学概述:古罗马文学的特点、发展历程。
古罗马文学家:维吉尔、奥维德、贺拉斯等代表作品分析。
古罗马文学的影响:对欧洲文学发展的贡献。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古罗马文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古罗马文学家的代表作品。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对古罗马文学的理解和感悟。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古罗马文学的基本概念和代表作品的掌握程度。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古罗马文学的理解深度。
第三章:中世纪文学3.1 教学目标了解中世纪文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掌握中世纪文学的主要类型,如教会文学、民间文学等。
分析中世纪文学的代表作品,如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等。
3.2 教学内容中世纪文学概述:中世纪文学的特点、发展历程。
中世纪文学类型:教会文学、民间文学、骑士文学等。
中世纪文学代表作品: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等分析。
鉴赏与分析
《伊利亚特》书名原意为“伊利翁之歌”。
伊利翁是特洛亚城的别称。
关于《伊利亚特》的故事有两个来源:一是历史。
公元前 12世纪末,希腊半岛上的阿开亚人和小亚细亚的特洛亚人发生了一场战争。
这次战争历时十年之久,最后阿开亚人毁了特洛亚城。
战争性质一般认为是经济掠夺,特洛亚城位于小亚细亚西北的海岸,达尼尔海峡的入口处,是个贸易和海上交通的中心,一个美丽和富庶的城市。
当时希腊原始公社已开始解体,出现了氏族贵族,为了争夺奴隶和财富,经常对外发动战争。
《伊利亚特》便以历史上这次战争为题材,用艺术手法再现了这次战争的一个片段。
二是神话。
希腊神话早于史诗。
在荷马时代关于奥林匹斯山及众神的故事早在民间流传开了。
关于特洛亚战争的起因,在神话传说中更加有趣。
据说古希腊佛提亚地方有个国王名叫珀琉斯,他同爱琴海海神的女儿忒提斯结婚,在举行婚礼时,他们邀请了奥林匹斯山众神前来参加,可是忘记邀请专管吵架的女神厄里斯。
于是厄里斯怀恨在心,她偷偷地来到婚宴上,扔下了一个金苹果,金苹果上写着“送给最美丽的女神”。
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美神阿佛洛狄蒂都想得到金苹果,从而也得到“最美女神”的荣誉。
她们争吵起来。
宙斯便要她们到特洛亚城去找王子帕里斯判断。
三个女神来到特洛亚城的伊得山上,找到了正在放牧的帕里斯。
三个女神都要求把金苹果判给自己,并许给他最丰厚的报酬:赫拉许给帕里斯至高无上的权力和丰富的财宝,雅典雅许给他智慧和战斗的光荣,阿佛洛狄蒂许给他世上最美的女人。
帕里斯爱美人,便把金苹果判给了阿佛洛狄蒂。
赫拉和雅典娜大为不满。
后来,帕里斯奉命出使希腊,美神便帮助他把斯巴达王后——当时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海伦拐骗走了,并带走了王宫中无数的财宝。
这事引起希腊各部族人的愤怒。
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联合了他的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并邀请了希腊各地英雄,调集了 10万人,1186条船,渡海攻打特洛亚。
参加这次战争的英雄,许多是神的后代或神和人生的儿子。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教案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教案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知道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典型代表;了解这一时期的哲学代表人物;知道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成就之一过程与方法学会根据课文内容制作表格,归纳希腊古典文化的主要成果;通过学习古希腊史学家和史书,了解历史、历史学、史料的基本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希腊优秀的文明成果,感受古希腊文明的魅力,体会人类文明的丰富多样性,继承古希腊人求知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古希腊史诗、建筑、哲学、成就及其反映的时代背景教学难点:理解分析希腊古典文化所折射的人文精神。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文学和雕塑1.图片展示:盲诗人在唱诗2.教师讲述:到底历史上究竟有无荷马这个人?这两部史诗真是他写的吗?这些问题在西方学术界争论已久。
早在古希腊时代,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肯定荷马是两部史诗的作者,直到18世纪初,欧洲人仍然认为荷马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一位远古的伟大诗人。
将荷马其人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议先搁置一边,单从《荷马史诗》开创了西方文学的先河来说,荷马堪称西方文学的始祖,他以诗歌般的记叙手法所展现的战争,生活场景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
同时,荷马史诗也是研究古希腊风土人情的宝贵的资料。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是欧洲文学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学作品。
3.材料展示:《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Troy)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勇将阿喀琉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地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事件。
希腊联军围攻特洛耶十年未克,而勇将阿喀琉斯愤恨统帅阿伽门农夺其女俘,不肯出战,后因其好友战死,乃复出战。
特洛耶王子赫克托尔英勇地与阿喀琉斯作战身死,特洛耶国王普利安姆哀求讨回赫克托尔的尸体,举行葬礼,《伊利亚特》描写的故事至此结束。
《奥德赛》叙述伊大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耶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
《伊利亚特》教学文案
《伊利亚特》的情节内容
这里的“主题”指的是情节主线。史诗 既没有描写特洛亚战争的开始,也没有 描写特洛亚战争的结束,而是紧紧围绕 上述情节主线,集中描写在特洛亚战争 的第十年51天内所发生的事──英雄阿喀
琉斯两次愤怒的前因后果。
《伊利亚特》的情节内容
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拒绝释放在战争中俘获的特 洛亚城阿波罗神庙祭司的女儿,招致阿波罗降瘟疫 于希腊联军。阿喀琉斯为解救希腊联军,要求阿伽 门农遵从神意。阿伽门农恼羞成怒,虽然被迫放还 了祭司的女儿,却无理地夺走了阿喀琉斯心爱的女
在特洛亚城下。
《伊利亚特》的情节内容
为此,阿喀琉斯第二次大怒。他与阿伽门农和解, 穿上匠神赫淮斯托斯连夜为他赶制的辉煌的盔甲, 一手持盾,一手持矛,狂暴地向特洛亚人进攻。最 后,他杀死了赫克托耳,并拖尸泄愤。当夜,特洛 亚老王普里阿亚特》简介
这是一部歌颂与异族战斗的英雄史诗,作者以 恢弘的彩笔气势磅礴地描绘了古战场的人喊 马嘶,群雄争斗,刀光剑影,血雨腥风.英雄们把 血腥的 战争当作展现其英雄品格,实现人生 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他们总是渴望参战,以 实现英雄的理想.《伊利亚特》塑造了一系列
的英雄形象.
《伊利亚特》简介
根据恩格斯的说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战争是正常的“营 生”;出于“贪欲”而掠夺财富和奴隶是特洛亚战争的起 因。
但古希腊神话中却有另一种解释:特洛亚战争是由“金苹 果”纠纷而引发的“美女” 之争。
1.“金苹果”传说
古希腊神话中说: 神女忒提斯与英雄珀琉斯举行了隆重的婚礼,邀请了很多神,唯独不和女神 没有被邀请。她很生气,便在宴席上扔下一个金苹果,上面写着:“给最美 丽的女人。” 雅典娜、阿佛洛狄德和赫拉都宣称自己应该获得这个苹果。争
全文共二十四卷, 《伊利亚特》的主题是 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 武、机智勇敢,讴歌他 们在同异族战斗中所建 立的丰功伟绩和英雄主 义、集体主义精神。
《伊利亚特》中的“爱”与悲剧
《伊利亚特》中的“爱”与悲剧【摘要】《伊利亚特》中的爱与悲剧相互交织,构成了这部史诗的重要主题。
在角色的爱情关系中,帕里斯和海伦的禁忌之爱引发了特洛伊战争的起因,阿喀琉斯的友情和爱情也影响了他的选择和行动。
正文中探讨了阿喀琉斯和帕特洛克洛斯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赫克托耳和安得洛玛刻之间的悲剧爱情。
阿喀琉斯的悲剧结局和希腊神话中的爱情悲剧进一步揭示了爱与命运的纠缠。
结论部分总结了爱情与悲剧的关联,讨论了《伊利亚特》中爱情与悲剧的表现,以及这一主题在文学作品中的永恒意义。
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史诗中描绘的复杂情感和人性。
【关键词】伊利亚特、爱、悲剧、角色、帕里斯、海伦、阿喀琉斯、友情、爱情、阿喀琉斯和帕特洛克洛斯、赫克托耳、安得洛玛刻、悲剧结局、希腊神话、悲剧元素、关联、永恒主题。
1. 引言1.1 角色的爱情关系在《伊利亚特》中,角色之间的爱情关系是故事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这些爱情关系展示了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和命运的悲剧性。
帕里斯与海伦之间的爱情是整个故事的导火索,两人的爱情引发了特洛伊战争的爆发。
帕里斯是特洛伊王子,而海伦是斯巴达国王的妻子,两人之间的爱情违背了道德和伦理,却又充满了激情和浪漫。
他们的爱情既是罪恶的根源,也是悲剧的开端。
除了帕里斯与海伦,阿喀琉斯也有着复杂的爱情关系。
作为希腊最伟大的英雄之一,阿喀琉斯在故事中展示了对友情和爱情的矛盾选择。
他与帕特洛克洛斯之间的深厚友谊被视为经典之爱的典范,但在面临朋友的死亡和个人的复仇时,阿喀琉斯的爱情信念受到了考验。
这些角色之间的爱情关系不仅是情感的交织,更是悲剧命运的体现。
他们的爱情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命运的无情。
在后续正文中,将进一步探讨这些爱情关系如何导致了伊利亚特中的悲剧结局,并探讨爱情与悲剧之间的关联。
1.2 帕里斯和海伦的爱情帕里斯和海伦的爱情是《伊利亚特》中的一大亮点。
帕里斯是特洛伊的王子,而海伦是斯巴达的王后。
教学提要与思考
教学提要与思考名词解释1、俄林波斯神系俄林波斯神系是希腊神话中神的故事的一部分。
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开辟、神和人的起源、四季的成因、动植物的出现,以及以宙斯为首的俄林波斯神族成员的活动。
古希腊人按照人的形象创造了神,并认为天上也和人间一样有一个神的大家庭,因其居住在希腊北部的俄林波斯山上而称为俄林波斯神系。
主要的神有神王宙斯,神后赫拉,宙斯的哥哥冥王哈得斯、海神波塞冬,还有宙斯的儿子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女儿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和美神阿佛洛狄忒。
此外,还有9个缪斯是文艺女神,3个摩伊勒是命运女神。
2、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特洛亚战争的历史事件,有相当长的民间传唱和吟诵过程。
公元前9世纪左右,相传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完成,故名荷马史诗。
公元前6世纪由学者用文字写定。
《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奥德修纪》讴歌了古代英雄在同自然力的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机智勇敢和坚强意志,表达了主人公对部落集体和乡土的眷恋之情。
两部史诗结构巧妙、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比喻奇特,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荷马史诗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是认识希腊史前社会的重要文献。
3、古希腊抒情诗古希腊抒情诗盛行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大多用来歌唱。
它源于民歌,分为箫歌(或称哀歌)、琴歌和讽刺诗几种,分别以排箫或竖琴伴唱。
诗的内容主要是歌颂神和英雄、赞美爱情等。
最著名的是女诗人萨福,她的诗篇大多抒发恋爱的欢乐和痛苦,友谊和母爱的可贵,风格细腻,感情真挚。
其他著名诗人还有阿那克瑞翁和品达罗斯。
前者所写诗篇大多赞美自然风光和真挚爱情,诗体清新、优美;后者多讴歌神和英雄,诗风庄重崇高。
4、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希腊民间口头流传的动物寓言故事,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时被释放的奴隶伊索所作,故称伊索寓言。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这本书的目录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古希腊的 历史和文化,更能够深入体会这部伟大作品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通过对《伊 利亚特》的目录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荷马这位伟大诗人的创作思想和艺术 风格,从而更好地欣赏这部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这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故事主要围绕着希腊联军和特洛伊之间的战争展开。希腊联军的领袖是阿基琉斯,他是一位英勇 无比的英雄,而特洛伊方面的领袖则是赫克托耳。两方在战争中都有许多英勇的战斗和壮烈的牺 牲,其中最著名的是阿基琉斯与赫克托耳之间的决斗。
在这场战争中,阿基琉斯因为一位挚友的死亡而愤怒,他决定退出战场,不再为希腊联军效力。 然而,在希腊联军陷入了困境之际,他最终还是回到了战场,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战斗力。与此同 时,赫克托耳也在战斗中表现出色,他的勇敢和智慧使他成为了特洛伊方面的领袖。
另一段摘录是赫克托尔对妻子的一段话:“你要坚强,像铁一样,在磨砺中 不断成长。你要勇敢,像勇士一样,在战斗中展现自己的力量。你要聪明,像智 者一样,在困境中找到出路。”这段话充满了力量和智慧,它鼓励人们在生活中 不断挑战自己,克服困难,成为更好的人。它也表达了赫克托尔对妻子的爱和关 心。
《伊利亚特》中还有很多描绘战争和英雄主义的句子。比如“在战场上,勇 敢的战士是最宝贵的财富”,这句话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和英雄主义的重要性。还 有“不屈不挠的勇气可以战胜一切”,这句话表达了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力量。
最终,希腊联军在阿基琉斯的带领下击败了特洛伊,赫克托耳也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然而,这场战争也给双方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许多英雄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他们的故事成 为了古希腊文化中的重要遗产。
荷马史诗讲解课件
目录
• 荷马史诗简介 • 《伊利亚特》讲解 • 《奥德赛》讲解 • 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 • 荷马史诗的影响与评价
01
荷马史诗简介
作者介绍
荷马
古希腊盲诗人,生卒年不详,是 古希腊民间吟唱诗人,被誉为“ 希腊史诗之父”。
荷马史诗
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 ,对后世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西方文学的源头
荷马史诗被视为西方文学的源头,对西方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象征
荷马史诗中的故事和人物经常被用作西方文化和思想的象征,代 表了西方文化和思想的精髓。
学术研究与评价
学术研究的重点
荷马史诗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学者们对其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涉及文学、历史、哲学和文化等多个 领域。
讲述了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的故事,描述了他的冒险经历和与家人团 聚的感人故事。
02
《伊利亚特》讲解
故事背景
古希腊城邦
故事发生在古希腊的城邦时期, 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史诗之一
。
特洛伊战争
故事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描述了 希腊联军与特洛伊之间的战争。
神明干预
故事中神明时常干预凡人的命运, 展现了古希腊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 。
主要人物介绍
俄底修斯
本作主人公,伊大卡国 王,智勇双全,为了回
家,历经重重困难。
佩涅洛佩
俄底修斯的忠贞妻子, 长期等待丈夫的归来。
忒勒马科斯
俄底修斯和佩涅洛佩的 儿子,帮助父亲逃离险
境。
海神
给予俄底修斯诅咒的神 祇,但最终帮助他返回
故乡。
故事情节分析
伊利亚特教案
特洛伊:请暂时忘记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千禧百合的后花园 Mon, 21 Apr 2008 12:15:41 +0800 搜狗博客阅读(44)中文名: 特洛伊[Troy,木马屠城]编剧: David Benioff / Homer导演: 沃尔夫冈彼得森 (Wolfgang Petersen)主演: 布拉德-皮特艾瑞克-巴纳奥兰多-布鲁姆黛安-克鲁格罗斯-拜恩上映年度: 2004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废话:说来也挺奇怪,凡是大片,我好像都是过了几年才看到的,于是也就出来了怪现象,那些当初被恶评的影片,我倒不觉得有多恶,《无极》如是,《特洛伊》也如是。
手头有一本《希腊神话》,差不多是一年前在当当上买的,但由于诸神繁琐难记的名字,一直没有看完,而看完的部分也都忘得七七八八,可喜的是看完《特洛伊》再看《希腊神话》,我终于记得了一些人、一些神,看电影的另一收获。
恶评《特洛伊》的无外乎是嫌不尊重原著,不尊重史实,那些操纵众生的神被抹去之后,特洛伊又何可看?老实说,我很喜欢改编过的《特洛伊》,史上战争怎么可能有神的参与,还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
《荷马史诗》也好,《伊利亚特》也罢,不也是人编出来的?《特洛伊》从始至终都迷漫着反战情结,还有对神的蔑视,很符合现代人的价值标准,不是吗?海伦不丑,但并不足以让人为之征战十载,那只不过是战争的借口而已,就像小布什口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阿伽门农觊觎的是特洛伊的土地,美国人觊觎的是石油。
奥兰多-布鲁姆似乎只在魔戒中帅过那么一次,此后无论在《加勒比海盗》中还是《特洛伊》中,他都是花瓶而已。
书上说特洛伊小王子勾引走了斯巴达的王后海伦,可电影中怎么看着都像是海伦王后勾引了小王子,黛安-克格鲁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倒多了几分风尘气。
看到有的评论说英雄们都死了,但这两个贱人却活着,真是让人恨得牙根痒痒,呵呵,片中不是说了吗“年轻人流血,老年人谈话”,让英雄不朽,让懦夫饱食终日而亡又何不可呢?如果那个时候就有了简-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不知道帕里斯和海伦又会做何选择?《特洛伊》中塑造了两个大英雄:赫克托尔和阿喀硫斯,大王子赫克托尔“敬畏神明,热爱妻子,忠于祖国”,他的肩上载着特洛伊的存亡与尊严,太沉重太沉重。
伊利亚特教案分析
伊利亚特教案分析伊利亚特·赫克托耳之死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古希腊文学2、了解荷马及《荷马史诗》的相关内容及其对西方文学的影响3、了解《荷马史诗》的故事框架4、理解并把握《伊利亚特》艺术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1、《伊利亚特》艺术特点2、选文中的人物形象和史诗的语言教学方法:鉴赏法讨论法讲授法学时安排:课时一、古希腊民族及古希腊文学(一)古希腊民族的形成在远古希腊语居民迁入之前,希腊大地上生活着众多的土著居民,其中尤以生活在大陆上的佩拉斯基人和海岛上的克里特人为代表。
在古印欧居民向外迁徙的浪潮中,一些部落和支系先后迁入希腊。
第一批迁入的是迈锡尼文化的创造者——亚该亚人。
随着最后一批多利亚人的到来,大批外来人口陆续迁入希腊本土的历史宣告终止。
几百年的“黑暗时期",实际上也是古希腊人各支系、部落充分交流、融合、发展的时期。
黑暗中醒来,构成古代希腊民族主干的亚该亚人、爱奥尼亚人、伊奥利亚人、多利亚人四大支系基本成型。
古希腊在相对稳定、平静的生活和交往中,各支系和部落在文化上相互吸收、借鉴与融合,共性日渐积累沉淀。
一种同质性的文化诞生。
以语言、宗教、神话及赛会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为古希腊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客观基础,也为民族成员达成认同提供了基本的标准和内容,成为凝聚古希腊民族的重要纽带。
2(二)社会生活及希腊文学古希腊海陆交错,山峦重叠,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其耕地缺少,土地贫瘠,农业生产落后。
但是湿润温和的地中海气候适合葡萄、橄榄生长。
同时古希腊海湾、海岛众多,渔业航海业发达。
需要出口葡萄酒、橄榄以及海洋生物以换取粮食。
因此与西亚各国建立了广泛的商业、文化联系。
伴随着战争与贸易,希腊人从古老的东方文化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以滋润自己,希腊文学也具有显著的东方色彩。
古希腊的政治文化是基于它独特的城邦制度和灿烂的文学文化的。
出现了一大批政治学家,如梭伦等,他们不仅表达了对民主政治的反思和态度,而且指出了民主政治本身存在的固有矛盾和困境。
荷马史诗教案教学设计
荷马史诗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1. 了解荷马史诗的背景和特点;2. 熟悉《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史诗的情节和主要人物;3. 理解荷马史诗对古希腊文化和西方文学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阅读与解读能力,提高其文学鉴赏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 荷马史诗的介绍与分析;2.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情节和主要人物;3. 荷马史诗的影响与意义。
难点:1. 学生对史诗类文学作品的理解与解读;2. 荷马史诗对古希腊文化和西方文学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起学生对荷马史诗的兴趣,可以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片段或者展示荷马史诗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2. 了解背景(10分钟)通过简要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古希腊文化和荷马史诗的背景,包括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以及荷马史诗的起源和重要性。
3. 分析荷马史诗(20分钟)以《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为例,分别介绍其情节和主要人物。
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荷马史诗的叙事风格、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并让学生分组进行深入探讨和讨论。
4. 探讨影响(15分钟)让学生思考和分析荷马史诗对古希腊文化和西方文学的影响。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引导他们举例说明。
5. 阅读与解读(20分钟)选取荷马史诗中的经典片段,让学生进行阅读与解读。
鼓励他们关注诗歌的韵律、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并分析其意义和内涵。
6. 文学鉴赏(15分钟)引导学生欣赏一些古希腊和西方文学作品,让他们从荷马史诗的角度进行鉴赏和评析。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并进行互动交流。
7. 总结与拓展(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荷马史诗的重要性和影响。
可以布置一些延伸阅读和写作作业,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教学资源:1. 视频片段或图片展示;2.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教材或电子版资料;3. 与荷马史诗相关的文学作品和研究资料。
《印证荷马史诗》 说课稿
《印证荷马史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印证荷马史诗》。
一、说教材《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经典之作,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
它不仅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也是研究古希腊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让学生了解《荷马史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史诗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语言风格。
3、激发学生对古希腊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荷马史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体会史诗中所反映的古希腊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念。
二、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对《荷马史诗》的基本情况有初步的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史诗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史诗中的典型片段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其文学价值。
三、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前预习相关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3、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对史诗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古希腊的艺术作品或讲述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荷马史诗》。
2、知识讲解(1)介绍《荷马史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流传过程。
(2)概述《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主要情节。
3、作品分析(1)分析史诗中的人物形象,如阿喀琉斯、赫克托尔、奥德修斯等,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意义。
(2)研究史诗的情节结构,如《伊利亚特》中的战争描写和《奥德赛》中的冒险经历,分析其情节的紧凑性和逻辑性。
(3)品味史诗的语言风格,欣赏其简洁明快、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荷马史诗》所反映的古希腊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伊利亚特》史与诗的价值浅析
摘要:西方最早的文学作品《伊利亚特》,是古希腊的神话大熔炉,大量的早期的新旧神话在此交汇衍变,促成史诗的成型。
本文试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文本本身出发,对其历史价值和诗歌形式加以分析研究,力求解读和领略伟大的荷马史诗的不朽魅力。
关键词:伊利亚特;“史”的价值;“诗”的价值analysis on the value of iliadin history and poetics《伊利亚特》是西方文学开源的宏伟的史诗,它不但有丰富的社会内容,而且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永恒的魅力历来更是令评论界感兴趣的话题。
史诗的长久的生命力之根在于它蕴含的多层价值,其主要包含史诗所揭示的丰厚的原始社会的人类原生态式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是原始人类社会历史的真实性,也正是史诗魅力永存的前提;还有史诗对古希腊文化精神的弘扬和对文学的美学价值的规范等方面。
由此构成了《伊利亚特》丰富而多层次的价值。
本文立足从《伊利亚特》史与诗的两个方面价值,来解析这一经典文学巨著的留给读者的影响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的原因。
一、《伊利亚特》“史”的价值《荷马史诗》这样的宏伟的史诗,在世界文学史上是再难寻得,至少到今天是如此。
而作为史诗的重要组成的《伊利亚特》, “史”的意义指作品的认识价值。
作为一部历史书,可以看到这是原始社会的一部“诗史”,也是也读古希腊社会的一部仅有的历史文献。
它真实地反映了希腊社会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情况,而且连史诗中所描写的希腊人与特洛亚人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也是确有其事的。
据载特洛亚城原是位于小亚细亚沿岸的一个大的商业中心,早在公元前2000年中叶就已跨入了青铜时代的全盛阶段“具有神话般的财富”。
当时的希腊人尚未开化,但在其后的几百年间,由于向特洛亚人学习了航海和农业,使用铜铸武器,便迅速地强盛起来。
到公元前2000年下半期至公元前1000年初叶,希腊半岛上的各部落联合起来,先后9次进攻特洛亚城,最后终于毁灭了这座美丽的城市。
伊利亚特原文解读
《伊利亚特》是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一部史诗,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
这部史诗以“人民的国王”阿迦门农的率领下,由各地士兵和舰队组成的希腊联军经历周折抵达并登陆特洛伊的海岸开始,直到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被希腊联军所杀,特洛伊城被希腊联军所攻破结束。
在这部史诗中,荷马通过描绘战争的场面、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古希腊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元素包括荣誉、尊严、勇气、智慧和命运等。
荷马通过阿基琉斯、赫克托尔等人物形象,展现了这些元素在战争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此外,《伊利亚特》还反映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荷马通过描绘战争的场面和人物形象,展现了古希腊社会的军事制度、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等方面的特点。
总的来说,《伊利亚特》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史诗,它不仅是古希腊文学的瑰宝,也是了解古希腊社会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浅析《伊利亚特》的语言特色
浅析《伊利亚特》的语言特色荷马站在西方文学长河的源头上,以神喻般的灵感、鬼斧神工的语言编制的宏伟、壮丽和含带浓烈悲剧色彩的史诗,是一顶诗歌中的桂冠、一卷哲学的传世经典、一支悲壮的语言学交响乐、一朵绚丽的历史学奇葩、一座伟岸的战争学丰碑,是一部古代的百科全书。
对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解读,足以催生数个学科之中的创造性成就。
本文立足于分析《伊利亚特》的语言特色,力求从语言的角度领略伟大的荷马史诗不朽的魅力。
王小波说,翻译的语言是最好的语言。
一方面,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于是往往最大限度地呈现原文的语言特性,另一方面,好的译文通常能借助译者的母语表达出超越原文的新鲜语义,这一语义将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化融于一炉,是译者植根于其母语土壤而开出的有异域风情的花朵。
一《伊利亚特》中多次出现比喻的修辞手法,尤以明喻最为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荷马史诗中的明喻构成了特色鲜明的部分。
荷马史诗里的明喻具备五个特点:扩篇、生动、明晰、增彩和修饰。
在以描写战争为主的《伊利亚特》里,明喻出现达两百次左右。
在《伊利亚特》中,“狮子”、“野猪”、“黑夜”、“风暴”等意象广泛地用来修饰战士和战争等元素。
荷马认为,一位骁勇的斗士应该防守(反击)莽如野猪,进攻猛如狮子。
不过,狮子亦可指站守的勇士,如第五卷中的埃阿斯一样:“跨站尸躯,像一头狮子”。
在描写战争的阴霾即将散去时,诗人以奥德修斯的口吻讲说:“黑夜涉过长途,黎明正在进逼”。
荷马常常这样使用只含两三个词汇的比喻,但又不局限于以这类简短的方式呈现他那出神入化的明喻。
在第十一卷中,诗人借助一个四行的明喻对赫克托耳的强悍作了出神入化的描写。
明喻式的特色鲜明的语言是对情节式语言的装扮和糅合,对于听众与读者饶有兴致地欣赏诗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第十二卷中,诗人运用一个雪的比喻形象地烘托出战场上万矢齐发的宏大场面,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升华了故事情节的可读性,丰富了所叙场景的表现性,实为诗人匠心独运的生花妙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利亚特·赫克托耳之死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古希腊文学2、了解荷马及《荷马史诗》的相关容及其对西方文学的影响3、了解《荷马史诗》的故事框架4、理解并把握《伊利亚特》艺术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1、《伊利亚特》艺术特点2、选文中的人物形象和史诗的语言教学方法:鉴赏法讨论法讲授法学时安排:课时一、古希腊民族及古希腊文学(一)古希腊民族的形成在远古希腊语居民迁入之前,希腊上生活着众多的土著居民,其中尤以生活在大陆上的佩拉斯基人和海岛上的克里特人为代表。
在古印欧居民向外迁徙的浪潮中,一些部落和支系先后迁入希腊。
第一批迁入的是迈锡尼文化的创造者——亚该亚人。
随着最后一批多利亚人的到来,大批外来人口陆续迁入希腊本土的历史宣告终止。
几百年的“黑暗时期",实际上也是古希腊人各支系、部落充分交流、融合、发展的时期。
黑暗中醒来,构成古代希腊民族主干的亚该亚人、爱奥尼亚人、伊奥利亚人、多利亚人四大支系基本成型。
古希腊在相对稳定、平静的生活和交往中,各支系和部落在文化上相互吸收、借鉴与融合,共性日渐积累沉淀。
一种同质性的文化诞生。
以语言、、神话及赛会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为古希腊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客观基础,也为民族成员达成认同提供了基本的标准和容,成为凝聚古希腊民族的重要纽带。
(二)社会生活及希腊文学古希腊海陆交错,山峦重叠,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其耕地缺少,土地贫瘠,农业生产落后。
但是湿润温和的地中海气候适合葡萄、橄榄生长。
同时古希腊海湾、海岛众多,渔业航海业发达。
需要出口葡萄酒、橄榄以及海洋生物以换取粮食。
因此与西亚各国建立了广泛的商业、文化联系。
伴随着战争与贸易,希腊人从古老的文化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以滋润自己,希腊文学也具有显著的色彩。
古希腊的政治文化是基于它独特的城邦制度和灿烂的文学文化的。
出现了一大批政治学家,如梭伦等,他们不仅表达了对政治的反思和态度,而且指出了政治本身存在的固有矛盾和困境。
以雅典政治的发展为例,其政治文化具有主权在民,直接在民,依法执政和监督的基本特点。
古希腊文学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与思考,其中蕴涵着他们较为原始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的容。
外部世界的神秘莫测,大自然不可驾驭,人生的变幻无常,使他们形成了带有宿命论色彩的“命运观”。
体现在文学中,命运对人具有绝对的控制性和不可改变性,人必须服从命运的安排,但人又可以在命定的围发挥最大的才干与潜能,随心所欲的去做自己的事。
《荷马史诗》歌颂希腊民族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善良品质,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
但史诗也具有浓厚的宿命论色彩,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常常是神与神之间斗争的缩影。
(三)古希腊的人神关系在远古时期,人们对未知自然力量的恐惧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将其赋予神性。
并根据各种不同的未知自然力量,参考人类的形象及等级制度,敬奉为各种神灵。
希腊人们的日常生活,决定了,喜怒无常的大海,威力无比的雷电,狂妄无比的大风等当时人类无法认识的自然力量,成为具有人的思维,意志的众神。
奥德修斯的沾沾自喜,忘了海神波塞冬对他木马计的支持,海神掀起狂波巨浪,布下大雾,阻碍他回家。
尽管他一意孤行,矢志不渝地坚持回归家园,但是由于力量弱小,无法阻挡大海的种种变换。
在此危机存亡关头,他不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且祈祷女神雅典娜的支持。
最终他冲破了迷雾,他相信是雅典娜的指引下,自己才战胜了邪恶的波塞冬。
由此我们看出,与文化天壤之别,在古希腊神话中,人与神的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依附和被依附关系,而是充满了各种质疑和反抗。
正是在这种与自然力量的不断斗争中,希腊的人神关系,也在不断地发展。
古希腊古文学中的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而在困难面前又表现出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精神。
威力无穷的命运给古希腊人带来了困惑与恐惧,也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精神。
此外,他们在与命运抗争中激发出了蓬勃的生命活力。
古希腊文学正是在描写人对现世价值的追寻、人与命运的矛盾和抗争中展示了人性的活泼与美丽,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的自由、乐观与浪漫。
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是古希腊文学的基本精神。
综上所述,希腊神话是希腊民族在生产生活中,面对各种神秘的自然力量,逐渐形成了希腊众神独具特色的神话文学。
人神既对立又合作,既信任又质疑。
尤其是在史诗巨著《荷马史诗》中,我们看到了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如何冲破诸神的种种阻碍,返回家园与妻儿团聚。
他坚毅的意志,机智的谋略,勇敢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正是这种不畏艰险,不畏权威,形成了希腊文化中独有的人本思想和自由信念,以后成为了西方文学与文化的基本核。
二、作家及作品简介史诗是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通常指以神话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
史诗主要歌颂每个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克服自然灾害,抵御外侮的斗争及其英雄业绩。
史诗的特点是题材重大,格调庄严,结构宏伟,语言琅琅上口,充满丰富的隐喻。
荷马(Homer)古希腊盲诗人,他生活的年代在公元前10~前9、8世纪之间。
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
虽然历史相传这两部史诗为公元前九世纪左右的盲诗人荷马所作,其实它不可能是某个人的创作。
史诗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产物,同民间的口头创作有着直接的联系。
《伊利亚特》分二十四卷,计一万五千六百九十三行;《奥德赛》也分二十四卷,计一万二千一百一十行。
这两大史诗通过叙述希腊人远征特洛亚的十年战争,以及奥德修斯班师回国的故事,全面地反映了古希腊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生活,为希腊民族谱写了一页光荣的开国历史。
三、《荷马史诗》的历史意义、思想意义以及艺术价值:(一)荷马史诗的历史价值1、荷马史诗是对古希腊社会生动形象的记载。
希腊正处于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转折的时期。
社会形态上,奴隶社会刚刚开始萌芽;从劳动分工和交换方式看,各种手艺工人一人兼长好几种技艺,说明当时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促使分工的水平;从家族制度看,夫权制大致已经确立。
从此观点出发。
珀涅罗珀被写成一个坚贞女性的典;虽已有贫富不均现象,但尚未形成尖锐的阶级对立。
国王、王后或贵族照样参加劳动,许多英雄都是劳动能手。
2、史诗所反映的战争带有明显的掠夺性质,是英雄时代的战争。
战争根源以一个金苹果的神话故事形象说明了人们为了财富分配不均、为掠夺财富而发动战争,通过战争来扩充财富,增加实力。
战时各部落,按原始制组成联盟,战后即行解体。
与英雄主义和冒险精神相伴的是征服和扩,反映了古希腊海洋文化的特点。
3、《奥德修纪》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斗争,史诗通过奥德修斯在海上克服重重困难,赞扬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迫切愿望。
《奥德修纪》比《伊利昂纪》成书晚,史诗所反映的是奴隶制萌芽时期的生活图景,通过奥德修斯返乡同贵族求婚者的斗争,着重表现了争夺和维护私有财产的斗争(二)思想意义1.史诗歌颂了希腊全民族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善良品德,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力量。
人不再是一种消极力量,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力量。
虽然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是神的旨意,把人的命运归之于神的意志,充满了宿命论思想,但在战场上,英雄们还是要依靠自己的战斗来夺取胜利,即使面对帮助对方的神,他们也敢于较量,甚至把神刺得鲜血直流,嗷嗷直叫。
2.史诗宣扬了一种热爱生活、追求现世幸福的积极乐观精神。
如奥德修斯游历地府见到阿基琉斯的亡魂时,称赞他是“古今最幸福的人,活着受人尊敬,死了还领着鬼魂”。
阿基琉斯却回答说:“我宁愿活在世上做人家的奴隶,侍侯一个没有多少财产的主人,也比统帅所有死人的灵魂好。
”3.史诗很少对战争本身作正义与否的价值判断,对战争双方的英雄们都不遗余力地加以热情赞美和歌颂。
这是对人本身的歌颂,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是非恩怨观念。
(三)艺术价值荷马史诗是欧洲叙事诗的典,也是欧洲长篇小说的先驱。
从古代到近代,荷马史诗的保存、编纂、流传和研究,对于西方文化精神的形成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伊利亚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马克思所说的世界文学史上的“一种规和高不可及的本”,至今“仍然能给我们以艺术享受”。
史诗首先对古希腊悲剧有巨大的影响,而后世的不少著名诗人和作家,包括维吉尔、但丁、弥尔顿、歌德等等,都视其为创作上的典。
(亚里士多德)《伊利亚特》的艺术表现力在两个方面尤为人们赞叹,一是它的叙述角度,一是它的人物塑造。
(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读得其法,这两大史诗几乎能解答人应该如何待人及人应该如何待神的任何问题。
……这三个世界,即自然界、人界与神界,在诗中关系密切并存,因此,说有个荷马体系,不算牵强。
这体系解释这个世界里几乎一切事物,给其中一切事物一个道理,并且解答这个世界里的人可以问到的几乎所有问题。
(赫拉克利特)当我们还是幼儿时,就是荷马照料的,他好似一位奶妈。
当我们还在襁褓之中时,就是靠他的诗句来喂养,他的诗句就好象母亲的乳汁。
待我们长成青年,我们就把青春花在他身上,我们一起渡过了富有活力的成人期。
即便到了老年,我们还会在他身上找到乐趣。
如果把他搁置一旁,我们很快就会如饥似渴,要再次走向他。
对人们与荷马来说,有且仅有一个终点,那就是生命本身的终点。
四、《伊利亚特》的情节容根据神话传说,特洛伊战争是这样引起的:阿基琉斯的父母色萨利国王佩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举行了盛大的婚礼,邀请了所有的神,但是偏偏遗漏了不和女神厄里斯。
厄里斯来到婚宴上留下了一个不和的金苹果,上面写着“给最美的女神”。
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神阿弗洛狄特果然争吵起来,她们争执不休,为此来到天神宙斯那里。
宙斯让她们去找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之子帕里斯评判。
三位女神找到帕里斯,都许诺给他不同的好处。
赫拉许诺让他成为最伟大的君主,雅典娜许诺他成为最伟大的英雄,阿弗洛狄特则许诺他娶最美丽的妻子。
帕里斯将金苹果判给了阿弗洛狄特。
帕里斯远游到希腊地方的斯巴达,受到国王墨奈劳斯的热情款待,当他见到国王美丽的妻子海伦时,他知道是爱神帮他实现愿望的时候了。
在阿弗洛狄特的帮助下,他将海伦引诱带回特洛伊城。
蒙受奇耻大辱的墨奈劳斯向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求救。
于是在阿伽门农的统帅下,10万希腊联军乘坐1013艘战船,越过爱琴海,兵临特洛伊城。
希腊的英雄们纷纷出征,主将阿基琉斯骁勇善战,伊萨卡岛的国王奥德修斯告别妻子孩子加入了战争。
为了海伦,希腊人和特洛伊人展开了持续10年之久的战争。
奥林匹亚山上的神灵也分成了两派,各自为阵。
战争到了第十年,阿伽门农和阿基琉斯为了争夺一个女俘发生争执,阿伽门农从后者那里夺走了女俘,受辱的阿基琉斯愤而退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