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的融合
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的融合1. 引言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的融合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的定义、关系以及融合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 生态文明的定义与意义2.1 生态文明的定义生态文明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繁荣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
它强调人类需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生态文明的意义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通过改变传统经济模式和行为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并提倡绿色低碳方式进行生产和消费。
3. 文化建设的定义与意义3.1 文化建设的定义文化建设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培育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3.2 文化建设的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家园,对于保持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创造力,进而推动社会进步。
4. 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的关系4.1 生态环境与文化传承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恶劣会导致物种灭绝、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进而影响到人们对于自然环境与生活方式的认知。
而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自然观念和环保理念,在良好生态环境中才能更好地传承。
4.2 文明与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目标必须追求的一种发展方式,而文明的发展也需要在绿色的基础上进行。
绿色发展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而文明的发展则需要通过改进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提高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5. 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的融合路径5.1 加强环境教育通过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1.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首先,咱们得先聊聊文化建设。
你知道,文化就像咱们的“灵魂”,它能影响一个地方的人们思想、行为,甚至生活方式。
比方说,一个地方的文化如果倡导尊重自然、保护环境,那这里的人们肯定更爱护自己的家园。
就像老话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文化不仅仅是艺术、音乐,还有咱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
只有文化不断发展,咱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大家才能“其乐融融”,一起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
1.1 文化与生态的互动再说说文化与生态的关系。
咱们常说“山水有相逢”,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山和水之间,实际上是有一种深厚的联系。
文化建设就像是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敬畏。
想想,很多地方的传统文化都是围绕着自然的,像农耕文化、渔猎文化,都是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结晶。
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学习如何珍惜和保护环境。
这就好比“画龙点睛”,文化的建设为生态文明注入了灵魂,让我们懂得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1.2 文化塑造生态意识而且,文化也能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地方都会有一些传统节日,比如“植树节”这天,大家都自发去种树。
你看看,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在起作用啊。
文化不仅在传递一种生活方式,还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形成了对环境的责任感。
比如“家园”这个词,其实就是提醒我们要保护身边的自然环境,让它更美好。
无形中,文化就像是那把“金钥匙”,打开了人们心灵深处的环保意识。
2. 生态文明的基础说到生态文明,大家应该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吧?简单来说,就是让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这就像是“无米之炊”,没有了自然资源,我们的经济可怎么发展呀?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努力。
而这个过程中,文化建设又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2.1 生态文明的文化支撑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就好比一棵大树,文化就是树根,而生态文明就是树干和枝叶。
根扎得深,树才能长得高。
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人们也开始关注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那么,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究竟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探讨并广泛阐释这一关系。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阐释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不仅仅是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更是指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作用和协调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全方位的新型文明。
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我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追求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涵盖了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等方方面面,并体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
二、生态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生态文化是人类社会在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包括了人们对自然界、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尊重,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的依赖。
生态文化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一体化,追求和谐共生的理念,反对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破坏。
生态文化强调了自然、人类社会和个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提倡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态度。
三、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关系1. 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的现代表现生态文明是在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集中反映和对策。
它强调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与协调,试图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新路。
生态文明可以被视为生态文化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表现形式。
2. 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依托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依托生态文化,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这就需要在观念层面上加强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使生态文化的理念和精神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
3. 生态文明对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这对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传承和弘扬生态文化,才能激发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热爱,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基础。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 -回复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回复“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是中国共产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基本路线和发展战略,旨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其内涵包括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以及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在这个战略内涵中,经济建设是首要的,政治建设是核心的,而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则是支撑和保障。
这五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首先,经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首要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是基础和根本。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举措,推动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实现经济繁荣、创造国家富强的目标是五位一体战略的核心。
其次,政治建设是五位一体的核心。
中国共产的领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
在政治建设方面,中国倡导坚持中国共产的领导,加强的建设,广泛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第三,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在文化建设方面,中国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推动创新和创意文化的发展。
第四,社会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任务。
中国注重社会建设,致力于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在社会建设方面,中国特别关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别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倡导绿色发展、低碳经济,致力于建设美丽中国。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中国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决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与五位一体的具体内容相对应,中国还提出了四个全面的发展战略布局。
它们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化建设有何联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化建设有何联系在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加可持续、和谐的方向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简而言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行动,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这不仅涉及到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还包括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生态系统的修复以及推动绿色发展模式的建立等方面。
生态文化建设,则侧重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和弘扬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
它通过教育、宣传、艺术、文学等多种形式,将生态意识深入人心,促使人们形成自觉的生态保护行为和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而不可分割的联系。
首先,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
只有当人们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起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价值观,才能够从根本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如果人们没有对生态环境的敬畏之心,缺乏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那么即使有再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也难以有效遏制破坏生态的行为。
生态文化能够让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起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实践平台和物质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各项具体行动和成果,如生态保护区的建立、污染治理的成效、可再生能源的推广等,都为生态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和素材。
这些实际的成果能够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生态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所带来的良好生态环境,也为生态文化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氛围。
再者,生态文化建设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
当生态文化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时,广大民众会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中来。
例如,人们会更加注重节约能源、减少垃圾排放、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等,这些个体的行动汇聚起来,将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生态文明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破坏环境的认识逐渐加深。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成为了人们非常重视的议题。
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是人类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二者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类的良性发展。
因此,生态文明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于生态环境由破坏向保护和建设的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改变以往的开发视角,实现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意味着我们要从消耗者转变为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我们不再以损耗环境为代价来满足我们的消费需求,而是将环境与人的生产生活相统一、相互补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我们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例如空气污染、土地沙漠化、水体污染等等。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环保的技术和方法,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生态保护体系,通过政策、法律的手段,引导大众树立绿色消费意识,为我们的地球未来做出贡献。
二、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是为公民提供了自我增值、自我提高、自我改造、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的思想、品德和人才。
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和倡导人民群众积极向上、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引导他们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同步发展。
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作用,推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三、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和文化都是我们生活的基础,二者的协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人们的幸福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的学习与掌握正确的生态保护方法,培养强烈的绿色意识和责任心,从而逐步恢复、改善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的实现文化建设的目标,使我们的文化资源更加丰富多彩、高瞻远瞩的适应未来的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的五个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关系。
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需要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但过度的经济发展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要加强环境监管,实施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二、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问题之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推动绿色建设,加强城市规划,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同时要注重乡村振兴,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加强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
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生态产品和服务提供需求。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同时倡导绿色消费,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既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文化传承是传承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体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的关系,通过传承优秀的生态文化传统,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我国与世界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球性的课题,需要处理好我国与世界的关系。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我国家,生态环境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
我国要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总结回顾: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政府与市场、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我国与世界的关系等五个关系。
【精选】生态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近百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全球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激化,生态问题已成为目前人类所关注的一个严峻而紧迫的问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问题,“天人合一”是其核心思想。
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它对于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重新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建设当代生态文明文化,仍具有借鉴价值。
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思想历史渊源概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
早在西周时代,就有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明确提出“天人协调”思想的则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周易》。
后来孔子提出了“天地之大德曰生”、“与天地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的“天命论”,从天道和人道的整体和谐来考察人的行为的合理性,用伦理态度对待自然。
老子提出 “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自然观,要求放弃人为,顺应自然,认为放弃人为可以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
汉代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数”,在儒家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将人类的伦理视野推广到天地之间,即认为道德伦理不仅存在于人际之间,也存在于天地生态系统之间,且天地生态系统这种伦理关系是“与生俱来”。
宋代的张载、二程(程颢、程颐)扬弃了董仲舒的粗陋形式,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概念。
可见,华夏文明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世界的有机生成而不是机械组合性,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界与人是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追求天地整体的和谐。
倡导人类合理地利用自然事物,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无限制地、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界,破坏自然界。
因此,与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西方近代思想相比,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更符合现今这个复杂世界的真实情况,也更有利于指导人们正确对待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寻求最后的庇护所。
发展绿色文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TREND动 态区域治理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工业文明在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极大回报的同时也引发了环境污染问题。
各国也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例如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经济手段等。
建设生态文明是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更强调节约资源和对环境的保护,构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关乎到公众的基本公共利益。
政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公权力的代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职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而采取的一系列制度、行动和措施。
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体现出我国在保护环境道路上取得的成果,只有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不断地发展生产力,实现发展的绿色转型,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及现代化的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从十九大以来党治国理念的变化中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日益突出其重要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他建设的基础和底线。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责任主体,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政府应做好领导者引导的作用,加强监督体系的建设,保证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
价值引导作用。
首先,在全社会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以利于生态行动的统一开展。
确保全民上下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识,从中央到地方、社区到个人,能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有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的共识和行动。
可从国民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入手,注重培养国民的道德情操和生态价值理念。
其次,在社会营造健康生产、生活的理念。
一是政府要转变自身的生态理念,改变过去单一理性发展经济的观念,把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态理性发展观念结合起来。
为何“五大文明”要协调建设?
“五大文明”为何要协调发展税务一班彭宇2012211518 一、“五大文明”的科学内涵“五大文明”是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
“五大文明”相辅相成,构成了“五位一体”的文明建设格局。
(一)物质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
它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的积累等;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衣食住行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等。
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并受生产关系、地理条件和人口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二)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
在政治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国家管理形式、结构形式的进化发展,即政体或国体、政体范围内的政治体制、机制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成果。
例如,代议制民主的确立,选举制度的形成等等。
在政治观念层面,主要表现为政治价值观、政治信念和政治情感的更新变化。
例如,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等思想观念的形成、普及和发展。
(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精神文明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文化方面,包括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的状况,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项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二是思想道德方面,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等等。
(四)社会文明广义上的社会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获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等方面的统一体。
狭义上的社会文明指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并列的,社会领域的进步程度和社会建设的积极成果,包括社会主体文明、社会关系文明、社会观念文明、社会制度文明、社会行为文明等方面的总和。
我们这里说的社会文明,是狭义上的社会文明。
(五)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文明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在传统文化中,人类被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应该保持和谐的关系。
这种思想使得中国人尊重自然,注重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这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保护环境的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例如,古代的系统观念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这种传统思想使得中国人注重环境的保护。
中国古代的建筑、园林和农耕文化等都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尊重自然、倾听自然,这些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天人合一”和天道循环的思想也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启示作用。
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天道循环”的思想则意味着宇宙的万物都有其规律和循环,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的规律,按照规律办事。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尊重自然规律、遵循生态循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伦理的强调也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道德伦理观念,强调尊重他人、敬畏自然,注重道德行为。
这种道德观念可以激发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自然观念和生态智慧。
古代中国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重视观察和感悟自然界的美。
这些原始的观察力和敏感性是我们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素养。
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中的特殊功能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四位一体"的基础上,增添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组成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发挥重要的成员功能,还要与其他"四大建设"融为一体,共同发展,齐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而,其地位更突出,功能也更特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特殊意义和作用机制,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会有机体理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运动和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只有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中才能存在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积极成果以及所积累的各种文明都无法离开生态环境这一自然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为"四大建设"奠定坚实的自然基础,提供丰富的养分,起到"滋养"作用。生态环境建设为经济建设奠定坚实的自然基础和源头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发达的生态经济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物质基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安全,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进程;生态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增添新的内容,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保障群众的环境权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融合功能
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大建设"是现实运行中的系统,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这个系统,不是简单叠加,也不是以一个独立的外在因素"输入"或"植入",而是在基本不改变现实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目标和内容等要素,体现和融合在现实系统的目标、任务与部署之中,使之成为现实经济社会运行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合二为一",而不是"两张皮""两条线"。
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如何融合
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如何融合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文化传承则是维系民族精神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纽带。
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有机融合,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和现实紧迫性的课题。
生态文明建设,简而言之,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不仅涉及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具体行动,更需要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上进行根本性的转变。
而文化传承,则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智慧结晶和精神追求,它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方式。
那么,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究竟有哪些内在的关联呢?首先,许多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比如,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关系,这种观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源泉。
在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中,也有着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的传统习俗,如禁止在特定季节狩猎、采伐等。
挖掘和传承这些传统生态文化,能够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当人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时,这些行为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潮流。
例如,垃圾分类、绿色出行、节能建筑等,不仅是环保措施,更是一种新的文化符号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再者,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个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的地方,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旅游、学习交流,从而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同时,优美的自然环境也为文化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
然而,在现实中,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的融合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传统的农耕文化、手工艺文化等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逐渐式微,与之相关的生态智慧也面临失传的危险。
另一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有时过于注重技术手段和政策法规,而忽视了文化因素的作用。
五位一体详细阐述
五位一体详细阐述一、引言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这一概念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旨在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目标。
五位一体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关系到全体人民的福祉。
二、五位一体的发展历程1.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2.发展阶段:从初步提出五位一体到逐步完善,经历了实践探索、理论创新和政策推进三个阶段。
3.成果展示:五位一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五位一体的核心要素1.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强调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创新驱动。
2.政治建设:保障国家政治稳定、民主法治、反腐倡廉。
3.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全民素质、文化产业发展。
4.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5.生态文明建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四、五位一体的内在联系1.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政治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经济实力增强为政治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2.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经济发展为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3.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为民生改善提供物质保障,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4.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政治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文化建设为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5.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政治建设为社会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社会建设为政治建设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6.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为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社会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广阔舞台。
7.生态文明建设与四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五位一体的实践与应用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我国在一些地区推动五位一体发展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总路径内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总路径内容一、引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强调各国在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上应该携手合作、互利共赢。
在这个理念中,五位一体战略布局被提出,成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路径内容。
二、“五位一体”战略布局1. “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包括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
这五个方面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路径内容。
2. 经济建设方面,强调开放发展、合作共赢,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共享。
3. 政治建设方面,强调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推动国际政治一体化,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联盟。
4. 文化建设方面,强调文明交流、文化互融,促进各国文化共享、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共同体。
5. 社会建设方面,强调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关注全球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和谐。
6.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强调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推动全球环境保护,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家园。
三、深度解析1. 经济建设: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经济建设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各国需携手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实现经济共享和互利共赢。
只有在共同繁荣的基础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得以构建。
2. 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保障。
各国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维护全球和平稳定,形成政治上的一体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
3. 文化建设:文化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
各国应该促进文明交流、文化互融,共同建设具有多元共享特色的文化共同体,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共享和发展。
4. 社会建设:社会建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
各国应该关注全球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各国社会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和谐。
5.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各国应该推动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实现全球生态平衡,并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家园。
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谈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文化建设,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
文化建设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素质,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使人们具有更好的精神风貌。
生态文明建设则是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那么,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这种关系。
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和道德品质,往往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个有良好文化传统的国家,人民往往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觉地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普遍缺乏环保意识,那么即使政府采取再严格的环保政策,也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因此,我们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素养,使人们真正树立起环保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加强文化建设,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们自觉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素养,还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而这些都是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
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为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可以激发人们的创作灵感,促使人们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
因此,我们要努力推进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展现出更加独特的魅力。
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如何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如何协调发展在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承都是至关重要的议题。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可持续发展;文化传承则关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独特身份的延续。
然而,如何让这两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生态文明建设,简单来说,就是要保护和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降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这不仅是为了当代人的福祉,更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而文化传承,则是将先辈们积累的智慧、价值观、传统技艺、风俗习惯等代代相传,使其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发挥作用,赋予我们归属感和认同感。
当我们深入思考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时,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方面,许多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比如,在我国古代的农耕文化中,就有着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天时的理念,强调农业生产要与季节、气候相适应,这种观念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再比如,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中,有着对山水、森林、动物的独特崇拜和保护方式,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生动例子。
通过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我们可以为现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
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一些与特定环境相关的文化形态可能会逐渐消失。
例如,某些依赖特定水域生存的渔业文化,如果水域受到污染或干涸,与之相关的捕鱼技艺、祭祀活动等文化元素可能就难以延续。
因此,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然而,在现实中,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的协调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生态失衡。
这种短视的发展模式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使得一些与当地生态环境紧密相连的传统文化失去了依托。
例如,一些古老的村落因为过度的旅游开发,原有的生态风貌和宁静氛围被打破,传统的民俗文化也在商业化的冲击下逐渐变味。
文化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文化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文化产业发展,既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关键所在。
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战略。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产业,不仅对经济增长、就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种文化创意产品层出不穷,文化消费市场日益繁荣,文化出口成绩斐然。
然而,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文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文化创新能力不足、文化资源过度开发等。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既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包括生态文化的培育和传播。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一种超越和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深远影响。
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文化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引导和支撑,而文化产业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这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例如,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环保等产业,既可以为人们提供绿色、低碳、环保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传播和弘扬生态文化,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生态文明建设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低碳技术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文化产业创造了大量的市场机会。
例如,绿色电影、生态音乐、环保动漫等文化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
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协同
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协同在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是两个至关重要的议题,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而区域协调发展则致力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协同,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其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性。
如果一个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资源短缺,那么即使在短期内可能取得一定的经济增长,但从长远来看,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这将严重制约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反,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景观和宜人的气候条件,吸引投资和人才,促进旅游业、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区域协调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经济落后地区往往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过度开发资源,导致生态破坏。
而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可以使经济落后地区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支持,从而避免走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
同时,区域协调发展能够促进生态保护技术和经验的交流与共享,提高整个区域的生态保护水平。
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协同,需要在规划层面进行统筹考虑。
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时,不能仅仅关注经济增长指标,而应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重要考量因素。
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承载能力和资源禀赋,合理确定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
对于生态脆弱地区,要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对于资源丰富的地区,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也是关键。
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为了实现协同发展,应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
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有何联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有何联系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看似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为文化传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
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土壤。
当我们拥有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时,人们能够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和条件去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
比如,在一些古老的农耕文明中,人们依据自然的节律进行农事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
这种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所提供的稳定的农业生产条件。
反之,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们为了生存而疲于奔命,就很难有心思和能力去传承文化。
比如,在一些遭受严重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地区,人们可能面临着疾病、贫困等问题,文化的传承也就变得举步维艰。
文化传承又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和价值观,这些都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许多传统文化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而不是一味地征服和破坏自然。
这种思想对于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此外,一些民间文化和习俗也与生态保护密切相关。
比如,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有禁止在特定季节砍伐树木、捕捞鱼类的习俗,这种文化传统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通过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再者,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承都有助于塑造地域特色和民族凝聚力。
一个地方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共同构成了其鲜明的地域特色。
比如,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云南的热带雨林和多彩的民族文化等。
这些地域特色不仅能够吸引游客,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够增强当地居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凝聚起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文化的力量。
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许多文化遗产,如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等,都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互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文化建设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推动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促进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第一节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文化与自然紧密相联,文化是在一定自然中形成的文化,自然是在一定文化下形成的自然。
自然的多样性孕育了文化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守护着自然多样性。
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影响,生态文明建设为文化建设扩大新视野、注入新内涵、赋予新任务,文化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文化条件一、文化是适应自然环境的产物文化是在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互动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实践的总和。
很多文艺作品主题反映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些作品主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是文化的来源,还是文化的内容与对象。
马克思指出植物、动物、石头、空气、阳光等,一方面作为科学的对象,另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自然界不仅是人的无机身体,而且也是人的意识的无机界。
自然生成人的意识,或人在意识中复现、认识自然,就是文化。
就横向而言,文化是人适应自然的产物,不同的自然塑造不同的文化传统,造就不同的文化—环境范式。
生活在草原地区的民族,形成了与草原环境相适应的草原文化;威尼斯河流纵横、港口密布、交通便利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商业文化;平原地区则形成了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农耕文化等。
文化具有地方性和多样性,犹如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造成的生物多样性。
就纵向而言,人类在不同时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争论,构建了不同的文化,导向了不同的文化目的;或者说,不同时期的文化代表了不同的人与自然关系,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价值。
余谋昌指出:文化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人类靠文化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产生出新的人与自然关系,文化也相应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二、文化反过来又影响自然环境文化虽然是人适应自然的产物,但它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自然的塑造。
相反,文化一经形成,就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孕育自己的自然环境。
甚至有学者认为,在影响生态的一切因素中,最大的力量是文化。
健康的文化守护自然环境。
我国西藏、云南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特珠文化守护着当地自然环境,如藏族同胞对水、土、山、森林等自然界抱着敬畏的心理,迪庆境内的梅里雪山被居民奉为神山,任何人不敢越雷池半步,加之海拔的原因,山上终年积雪、景色秀丽。
各民族通过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和不断完善的特殊文化,即与自然对话的特殊方式和模式,维护和改善其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自然环境。
不良的文化破坏生态环境。
历史上古文明的兴衰除外力原因外,大多是由于其文化不能适应改变了的社会或自然条件,或在反自然的文化指导下采取了不正确的适应方法,从而导致了文明的崩溃。
复活节岛人类文明的崩溃多半是宗教的缘故,巨大的石头像是岛民膜拜的对象,他们不惜砍伐树木用来运输和竖立起那些石像,宗教价值观的深入人心可能成为其灾难性行为的诱因。
相对于少数民族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汉族人对自然无所顾忌、无所敬畏,因而成为自然环境的破坏者。
从正反事例中可以看到,任何一个社会成败的关键在于,知道哪些核心价值观应该继续尊崇,哪些应该随着时代变化而摒弃,并寻找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的核心价值观。
三、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相互促进文化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影响文化建设。
一是扩大文化建设的新视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文化建设生态化,文化建设不能漠视生态问题的存在,必须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要求,强调文化的生态文明价值取向。
二是注入文化建设的新内涵,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生态世界观、生态自然观、生态人生观、生态价值观、生态生产观、生态发展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消费观等新观念。
三是丰富文化建设的新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创新了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另一方面,文化建设影响生态文明建设。
文化建设可以发挥引领生态文明风尚、生态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发展的作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文化建设既要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服务,更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发挥生态功能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文化建设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思想引导和智力支持。
总之,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我们必须推动两大建设协调和谐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发展,努力实现文化生态化。
第二节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既然文化与自然、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影响,那么我们应该严格遵循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规律。
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文化角度认识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
可以说,生态环境问题就是文化价值问题,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实现文化转型,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一、生存危机就是工业文化危机从表面看,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尖锐冲突;从实质看,生态危机的背后是文化价值危机。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主要是人类自身行为失范造成的,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根本上说是一种文化危机,是人类对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判断发生了严重失误。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是种落后的文化现象。
美国生态社会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于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将人从宗教中解放了出来,将人由奴婢变成了主人,有力推动了工业文明产生与发展,但这个新主人又将自然变成了自己的奴婢。
因此,工业文明是一种以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主导,以机械世界观来认识和征服自然界,以物质消费最大化为社会进步尺度的文明。
在工业文明时代里,经济文化、物质文化、技术文化、消费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强有力的工业文化体系所控制。
正是这种工业文化成为全球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
哲学家欧文·拉兹洛指出文化确实是我们时代的一个决定性力量,许多冲突表面上看来是政治性的,实际上包含着根深蒂固的文化根源。
就人对自然的破坏而言,在它背后就是西方的主流文化支撑着的观点,人是为了自身的目的才征服并控制自然。
二、建设生态文明呼唤文化转型生态文明是对生态危机的反拨,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建设生态文明。
而要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反思工业文化,推动整个文化价值的变革,实现工业文化转向生态文化。
罗马俱乐部创始人贝切利指出人类创造了技术圈,入侵生物圈,进行过多的榨取,从而破坏了人类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
因此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只有进行文化价值观念的革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明确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从工业文明时代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文化角度而言,意味着文化发展要从工业文化走向生态文化。
为此,我们必须抛弃人与自然对立的人类中心主义工业文化,大力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将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等。
这些新思想深刻表明,我国文化建设正在转向生态文化新阶段。
三、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是与社会文化或人文文化概念相对应的一种新的文化观念。
其中,社会文化主要探讨和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文化是要探讨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所谓生态文化,实质上就是一个民族在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及其被环境所改造的过程中,在文化与自然互动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就蕴含和表现在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之中。
简而言之,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
这标志着人的价值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要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
生态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科技、生态传媒、生态文艺、生态美学、生态宗教文化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生态文化建设体系。
国家林业总局贾治邦局长要求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典型,增强生态意识,繁荣生态文化,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价值观,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
作为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生态文化是继原始文化、科学文化之后的一种新型文化,是适应了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求的文化新形态,是当今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
建设生态文化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生态思想保证、强大的生态精神动力、有力的生态舆论支持、良好的生态文化条件。
第三节文化建设生态化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我国文化建设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作生产优秀文化产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主要任务。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人文化建设,就是文化建设各方面都要以生态为导向,生态导向是文化建设按生态方向,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向发展,即中国语境中的“生态化”。
文化建设生态化主要体现为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产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生态化。
一、核心价值体系生态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开放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对其提出了新要求。
“生态文明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有利于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的伦理道德观,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把人类文明带上正确的轨道。
而生态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要将生态价值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也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生态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生态核心价值体系。
1、坚持生态马克思主义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尤其坚持生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指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