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 作用
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 碳,氢,氧,氮,硫,磷,钾,铁等元素 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生物必需不断 从环境中取得这些营养元素才能生长发育 和繁殖。 • 但是地球上这些元素的贮存量毕竟是有限 的,而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却是无穷尽的, 两者之间的矛盾只有在自然界的物质不断 循环转化的条件下才能解决。
一、氨化作用
• 含氮有机物经微生物的分解,释放出氨的过 程称为氨化作用(ammonification)。
• 含氮有机物:蛋白质、多肽、核酸、肽聚糖、 几丁质和少量水溶性的氨基酸、氨基糖和尿 素等。(可溶性氨基酸可被植物直接吸收 )。
氨化作用的微生物
• 氨化作用较强的细菌: 假单胞菌属 芽孢杆菌属 梭菌属 沙雷氏菌属 • 真菌中分解含氮有机物能力强的有: 毛霉,曲霉,根霉,青霉,交链孢霉等
(二)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有细菌、 放线菌和真菌。 粘细菌占重要地位
粘细菌没有鞭毛,能作“蠕” 动运动,生活史复杂,能形成 子实体。
Stigmatella aurontia
的子实体
• 粘细菌产生大量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 为生理活性物质的筛选提供了很好的微生物资源。 • 目前最受关注的是由纤维堆囊菌产生的埃博霉素 (Epothilones),2007年10月16日,美国施贵宝 公司宣布其乳腺癌治疗新药Ixempra获得FDA批准在 美上市,Ixempra是一种埃博霉素(epothilones)类 抗肿瘤新药。
第一节
氧
循
环
大气中氧含量丰富,约占空气体积百分数21%。 人和动物呼吸、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需要氧。所消耗 的氧由陆地和水体中的植物及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放 氧,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大气和水体中。
氧在水体的垂直方向分布不均匀,表层水有溶解 氧,深层和底层缺氧。 见教材p267
第二节
碳 素 循
环
含碳物质种类: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碳 水化合物(如:糖、淀粉、纤维素等)、脂肪、蛋白质 等。 碳循环以CO2为中心, CO2被植物、藻类利用进行 光合作用,合成为植物碳;动物吃植物就将植物碳转 化为动物碳;动物和人呼吸放出CO2 ,有机碳化合物 被厌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分解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均 回到大气。此后 CO2再一次被植物利用进入循环。
脂肪结构式
(一)脂肪的分解
脂肪被微生物分解的反应式如下:
磷酸二羟丙酮可经酵解成丙酮酸,再氧化脱羧成乙 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磷酸二羟丙酮也可沿酵解途径逆行生成l-磷酸葡萄 糖,进而生成葡萄糖和淀粉。
(二)脂肪酸的β —氧化
脂肪酸通常通过β—氧化途径氧化。脂肪酸在一 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断裂, β碳原子氧化成羧基,生成含两个碳原子的乙辅酶A和 较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二、半纤维素的分解
半纤维素存在植物细胞壁中,造纸废水和人造纤维废 水含半纤维素。土壤微生物分解半纤维素的速度比分解纤 维素快。
(一)分解半纤维素的微生物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大多数能分解半纤维素。许多芽 孢杆菌、假单胞菌、节细菌及放线菌能分解纤维素。霉菌 有根霉、曲霉、小克银汉霉、青霉及镰刀霉。
(二) 半纤维素的分解过程
分解果胶质的微生物:
好氧菌:枯草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浸软芽孢杆菌及软腐 欧氏杆菌。
厌氧菌:蚀果胶梭菌和费新尼亚浸麻梭菌。分解果胶的真菌 有青霉、曲霉、木霉、小克银汉霉、芽枝孢霉、根霉、毛霉,还 有放线菌。
麻类脱胶
麻类脱胶采取水浸或露浸方式 • 水浸利用厌氧性细菌的果胶分解作用; • 露浸是利用需氧性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 分解作用,分解果胶的微生物对纤维素不 具分解能力,从而使纤维素能完好的保存 和脱离开来。
途径①中,好氧菌有枯草杆菌和根霉、曲霉。枯 草杆菌可将淀粉一直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途径②中,根霉和曲霉是糖化菌,它们将淀粉先 转化为葡萄糖,接着由酵母菌将葡萄糖发酵为乙醇和 二氧化碳。 途径③中,由丙酮丁醇梭状芽孢杆菌 (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和丁醇梭状芽孢杆菌 (Clostridium butylicum)参与发酵。 途径④中由丁酸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参与 发酵。
粘细菌细胞和孢子 细胞细长杆状 ,在平板上 ,作滑行运动,培养 72h后聚集成子实体 ,粘孢子球形 。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好氧的纤维分解菌还有镰状纤维菌和纤维弧菌。 其最适温度为22-30℃,最适 pH为7-7.5。 厌氧的有芽孢梭菌(Clostridium cellobioparum)、无芽孢厌氧分解菌及嗜热纤维芽孢 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好热性厌氧分解 菌最适温度55-65℃,最高温度为80℃,最适 pH7.47.6,中温性菌最适 pH为7-7.4,在 pH为8.4-9.7能 生长, 是专性厌氧菌。 霉菌:分解纤维素的还有青霉菌、曲霉、镰刀霉、 木霉及毛霉。 放线菌中的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在23-65℃ 生长,最适温度为50℃。
一、纤维素分解
纤维素是葡萄糖的高分子聚合物,以β - l,4葡萄糖苷键连接,每个纤维素分子含 1,400-10,000个葡萄糖基,分子式为(C6H10O5)n。
树木、农作物秸杆和以此为原料的工业产 生的废水,如:棉纺印染废水、造纸废水、人 造纤维废水及有机垃圾等,均含有大量纤维素。
(一)纤维素的分解途径
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 • • • • 纤维菌属(Cytophaga), 生孢噬纤维菌属(Sporocytophaga), 粘细菌中的粘球菌属(Myxococcus), 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 嗜热纤维芽孢梭菌(Clostridium)一些种
纤维分解酶所在部位: 1、细菌的纤维酶是表面酶 2、真菌放线菌的纤维酶是胞外酶
粘细菌复杂的多细胞行为,尤其是多细胞子实体 (fruiting bodies)形态构成。革兰氏染色阴性, 无鞭毛,包埋的粘液层中,在固体表面能缓慢滑动。 生活史包括营养细胞阶段和休眠体(子实体) 阶段。营养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细胞聚集并形成由 细胞和粘液组成的子实体,因种而形状各异。常具红、 黄等鲜艳的颜色,肉眼可见。 子实体:由孢子和粘液组成
(一)淀粉的种类
淀粉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直链淀粉 由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以α-l ,4葡萄糖苷键 组成不分支的链状结构。支链淀粉由葡萄糖分子 以α-l,4和 α-l,6葡萄糖苷键组成分支的链状结 构。
直链淀粉中的α -1,4结合 支链淀粉中的α -1,4结合和α -1,6结合
(二) 淀粉的降解途径
问题:
• • • • 大肠菌群? 哪些元素超标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 碳素循环的过程?微生物起到怎样的作 用?
五、脂肪的分解
脂肪是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所形成的甘油三脂, 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由饱和脂肪酸和甘油 组成的,在常温下呈固态的称为脂,由不饱和脂肪 酸和甘油组成的,在常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
(二)芳香烃化合物的氧化分解
芳香烃有酚、苯、萘、菲、蒽及3,4-苯并芘等, 炼油厂、煤气厂、焦化厂、化肥厂等的废水均含有芳 香烃。 酚和苯的分解菌:荧光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 及苯杆菌。 分解萘的细菌:铜绿假单胞菌、诺卡氏菌、球形 小球菌、无色杆菌及分枝杆菌等。 分解菲的细菌:菲杆菌、菲芽孢杆菌巴库变种、 菲芽孢杆菌古里变种。 分解苯并(α)芘的细菌:荧光假单胞菌和铜绿假 单胞菌、小球菌及大肠埃希氏菌能。
三、果胶质的分解
果胶质存在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间质中,造纸、制麻废水含 有果胶质。天然的果胶质不溶于水,称原果胶。 果胶质是由 D—半乳糖醛酸以-l,4糖苷键构成的直链高分 子化合物,其羧基与甲基脂化形成甲基脂。
果胶酸、聚戊糖、半乳糖醛酸、甲醇等在好氧条件下被 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丁酸发酵,产物有 丁酸、乙酸、醇类、二氧化碳和氢气。
(三) 纤维素酶所在部位
细菌的纤维素酶结合在细胞质膜上,是表 面酶。真菌和放线菌的纤维素酶是胞外酶, 可分泌到培养基中,通过过滤和离心很容易 分离得到。
半纤维素的分解
• 半纤维素为植物细胞壁的另一主要成分, 含有多缩戊糖和己糖以及多缩糖醛酸。 • 在微生物产生的半纤维素酶类(多缩糖酶) 的水解作用下,产生单糖和糖醛酸,在有 氧呼吸或厌氧发酵中进一步分解. • 土壤微生物分解半纤维素的强度相当大, 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大多也能分解半纤 维素。
苯、萘、菲、蒽的代谢途径:
1.苯的代谢:
2.萘的代谢:
3.菲的代谢:
4.蒽的代谢:
第三节
氮 素 循
环
氮素循环的几个阶段
• 固氮作用大气中分子态氮被固定还原成 氨; • 氨化作用有机氮被分解释出氨; • 硝化作用氨被氧化为硝酸,又可被同化为 有机氮; • 反硝化作用硝酸被还原为分子态氮返回 大气。
图2.2-2
碳循环
碳循环
碳素循环
CO2是植物、藻类和光合细菌的唯一碳源,人、 动物呼吸、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CO2,源源不 断补充至大气。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圈之间碳长 期自然交换的结果,使大气中的CO2保持相对平衡、 稳定。
在过去的10,000年期间里,CO2含量变化极小, 持续维持在280×10-6左右。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石油和煤燃烧量日 益增加,排放的CO2等温室气体含量正在大幅度增加。
洛阿山(夏威夷)和南极几个监测站近1000年大气CO2变化曲线
基林曲线(洛阿山观测站CO2变化曲线)
碳素循环
• 碳素的作用: 是有机化合物 的骨架,是构 成有机体最重 要的元素成 分。.
植物 动物
光 合 作 用
动植物残体
微 生 物
呼 吸 作 用
CO2
碳素循环图
碳素化合物的种类
• • • • • • •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果胶 淀粉和糖 脂肪 木质素 烃类物质
七、烃类物质的分解
石油中含有烷烃(30%)、环烷烃(46%)及芳香烃(28 %)。烷烃通式 CnH2n+2,烷烃可被微生物氧化。
(一)烷烃的氧化分解 甲烷的氧化 CH4 + 2 O2────>CO2 + 2 H2O + 887 kJ 氧化烷烃的微生物:有甲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thanica)、分枝杆菌、头孢霉、青霉等。
纤维素在微生物酶的催化下沿下列途径分解:
纤维素的分解
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种类: • 在酸性和森林土壤中纤维素分解以真菌为主。 • 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中纤维素分解则以细菌为主。 • 土壤中还有许多嗜热性纤维素分解菌,在堆肥和 厩肥的发热阶段,主要是这类真菌在起作用。 • 分解纤维素的真菌:青霉,曲霉,木霉,毛霉等。 放线菌:链霉菌属,高温放线菌。
四、淀粉分解
• 淀粉广泛存在植物种子和果实等之中,以淀 粉类作原料的工业废水,例如淀粉厂、酒厂、 印染废水、抗生素发酵废水及生活污水等均 含有淀粉。
• 能分解淀粉的微生物:细菌 放线菌 真菌。 • 真菌中的曲霉,毛霉和根霉是有名的淀粉糖化菌。 • 淀粉分解有两种方式: 1、在磷酸化酶作用下,将淀粉中的葡萄糖分子一个 一个地分解下来。 2、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先水解为糊精,再水解为麦芽 糖,在麦芽糖酶作用下最终生成葡萄糖。
淀粉是多糖,分Biblioteka Baidu式为(C6H10O5)1200,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分解 过程如下:
在好氧条件卞,淀粉沿着①的途径水解成葡萄糖,进而酵 解成丙酮酸,经三羧酸循环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 条件下,淀粉沿着②的途径转化,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在专 性厌氧菌作用下,沿③和④途径进行。
(三)降解淀粉的微生物
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 水。脂肪酸可重复下一次β-氧化,以至完全形成乙 辅酶A而告终。
β —氧化
三 羧 酸 循 环
脂肪酸氧化可得到很高的能量水平,如: lmoL硬脂酸(C17H35COOH)被彻底氧化可得 147mol ATP。
六、木质素的分解
• 木质素:是植物木质化组织的重要成分,是 以苯环为核心,带有丙烷支链所组成的一种 或多种芳香族化合物氧化缩合而成。 • 能分解木质素的微生物主要是真菌中担子菌 的一些种类, 如:干朽菌( Merulius),多孔 菌(Poly porus), 伞菌(Agaricus)属的一些种。
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 碳,氢,氧,氮,硫,磷,钾,铁等元素 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生物必需不断 从环境中取得这些营养元素才能生长发育 和繁殖。 • 但是地球上这些元素的贮存量毕竟是有限 的,而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却是无穷尽的, 两者之间的矛盾只有在自然界的物质不断 循环转化的条件下才能解决。
一、氨化作用
• 含氮有机物经微生物的分解,释放出氨的过 程称为氨化作用(ammonification)。
• 含氮有机物:蛋白质、多肽、核酸、肽聚糖、 几丁质和少量水溶性的氨基酸、氨基糖和尿 素等。(可溶性氨基酸可被植物直接吸收 )。
氨化作用的微生物
• 氨化作用较强的细菌: 假单胞菌属 芽孢杆菌属 梭菌属 沙雷氏菌属 • 真菌中分解含氮有机物能力强的有: 毛霉,曲霉,根霉,青霉,交链孢霉等
(二)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有细菌、 放线菌和真菌。 粘细菌占重要地位
粘细菌没有鞭毛,能作“蠕” 动运动,生活史复杂,能形成 子实体。
Stigmatella aurontia
的子实体
• 粘细菌产生大量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 为生理活性物质的筛选提供了很好的微生物资源。 • 目前最受关注的是由纤维堆囊菌产生的埃博霉素 (Epothilones),2007年10月16日,美国施贵宝 公司宣布其乳腺癌治疗新药Ixempra获得FDA批准在 美上市,Ixempra是一种埃博霉素(epothilones)类 抗肿瘤新药。
第一节
氧
循
环
大气中氧含量丰富,约占空气体积百分数21%。 人和动物呼吸、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需要氧。所消耗 的氧由陆地和水体中的植物及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放 氧,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大气和水体中。
氧在水体的垂直方向分布不均匀,表层水有溶解 氧,深层和底层缺氧。 见教材p267
第二节
碳 素 循
环
含碳物质种类: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碳 水化合物(如:糖、淀粉、纤维素等)、脂肪、蛋白质 等。 碳循环以CO2为中心, CO2被植物、藻类利用进行 光合作用,合成为植物碳;动物吃植物就将植物碳转 化为动物碳;动物和人呼吸放出CO2 ,有机碳化合物 被厌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分解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均 回到大气。此后 CO2再一次被植物利用进入循环。
脂肪结构式
(一)脂肪的分解
脂肪被微生物分解的反应式如下:
磷酸二羟丙酮可经酵解成丙酮酸,再氧化脱羧成乙 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磷酸二羟丙酮也可沿酵解途径逆行生成l-磷酸葡萄 糖,进而生成葡萄糖和淀粉。
(二)脂肪酸的β —氧化
脂肪酸通常通过β—氧化途径氧化。脂肪酸在一 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断裂, β碳原子氧化成羧基,生成含两个碳原子的乙辅酶A和 较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二、半纤维素的分解
半纤维素存在植物细胞壁中,造纸废水和人造纤维废 水含半纤维素。土壤微生物分解半纤维素的速度比分解纤 维素快。
(一)分解半纤维素的微生物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大多数能分解半纤维素。许多芽 孢杆菌、假单胞菌、节细菌及放线菌能分解纤维素。霉菌 有根霉、曲霉、小克银汉霉、青霉及镰刀霉。
(二) 半纤维素的分解过程
分解果胶质的微生物:
好氧菌:枯草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浸软芽孢杆菌及软腐 欧氏杆菌。
厌氧菌:蚀果胶梭菌和费新尼亚浸麻梭菌。分解果胶的真菌 有青霉、曲霉、木霉、小克银汉霉、芽枝孢霉、根霉、毛霉,还 有放线菌。
麻类脱胶
麻类脱胶采取水浸或露浸方式 • 水浸利用厌氧性细菌的果胶分解作用; • 露浸是利用需氧性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 分解作用,分解果胶的微生物对纤维素不 具分解能力,从而使纤维素能完好的保存 和脱离开来。
途径①中,好氧菌有枯草杆菌和根霉、曲霉。枯 草杆菌可将淀粉一直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途径②中,根霉和曲霉是糖化菌,它们将淀粉先 转化为葡萄糖,接着由酵母菌将葡萄糖发酵为乙醇和 二氧化碳。 途径③中,由丙酮丁醇梭状芽孢杆菌 (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和丁醇梭状芽孢杆菌 (Clostridium butylicum)参与发酵。 途径④中由丁酸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参与 发酵。
粘细菌细胞和孢子 细胞细长杆状 ,在平板上 ,作滑行运动,培养 72h后聚集成子实体 ,粘孢子球形 。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好氧的纤维分解菌还有镰状纤维菌和纤维弧菌。 其最适温度为22-30℃,最适 pH为7-7.5。 厌氧的有芽孢梭菌(Clostridium cellobioparum)、无芽孢厌氧分解菌及嗜热纤维芽孢 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好热性厌氧分解 菌最适温度55-65℃,最高温度为80℃,最适 pH7.47.6,中温性菌最适 pH为7-7.4,在 pH为8.4-9.7能 生长, 是专性厌氧菌。 霉菌:分解纤维素的还有青霉菌、曲霉、镰刀霉、 木霉及毛霉。 放线菌中的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在23-65℃ 生长,最适温度为50℃。
一、纤维素分解
纤维素是葡萄糖的高分子聚合物,以β - l,4葡萄糖苷键连接,每个纤维素分子含 1,400-10,000个葡萄糖基,分子式为(C6H10O5)n。
树木、农作物秸杆和以此为原料的工业产 生的废水,如:棉纺印染废水、造纸废水、人 造纤维废水及有机垃圾等,均含有大量纤维素。
(一)纤维素的分解途径
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 • • • • 纤维菌属(Cytophaga), 生孢噬纤维菌属(Sporocytophaga), 粘细菌中的粘球菌属(Myxococcus), 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 嗜热纤维芽孢梭菌(Clostridium)一些种
纤维分解酶所在部位: 1、细菌的纤维酶是表面酶 2、真菌放线菌的纤维酶是胞外酶
粘细菌复杂的多细胞行为,尤其是多细胞子实体 (fruiting bodies)形态构成。革兰氏染色阴性, 无鞭毛,包埋的粘液层中,在固体表面能缓慢滑动。 生活史包括营养细胞阶段和休眠体(子实体) 阶段。营养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细胞聚集并形成由 细胞和粘液组成的子实体,因种而形状各异。常具红、 黄等鲜艳的颜色,肉眼可见。 子实体:由孢子和粘液组成
(一)淀粉的种类
淀粉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直链淀粉 由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以α-l ,4葡萄糖苷键 组成不分支的链状结构。支链淀粉由葡萄糖分子 以α-l,4和 α-l,6葡萄糖苷键组成分支的链状结 构。
直链淀粉中的α -1,4结合 支链淀粉中的α -1,4结合和α -1,6结合
(二) 淀粉的降解途径
问题:
• • • • 大肠菌群? 哪些元素超标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 碳素循环的过程?微生物起到怎样的作 用?
五、脂肪的分解
脂肪是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所形成的甘油三脂, 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由饱和脂肪酸和甘油 组成的,在常温下呈固态的称为脂,由不饱和脂肪 酸和甘油组成的,在常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
(二)芳香烃化合物的氧化分解
芳香烃有酚、苯、萘、菲、蒽及3,4-苯并芘等, 炼油厂、煤气厂、焦化厂、化肥厂等的废水均含有芳 香烃。 酚和苯的分解菌:荧光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 及苯杆菌。 分解萘的细菌:铜绿假单胞菌、诺卡氏菌、球形 小球菌、无色杆菌及分枝杆菌等。 分解菲的细菌:菲杆菌、菲芽孢杆菌巴库变种、 菲芽孢杆菌古里变种。 分解苯并(α)芘的细菌:荧光假单胞菌和铜绿假 单胞菌、小球菌及大肠埃希氏菌能。
三、果胶质的分解
果胶质存在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间质中,造纸、制麻废水含 有果胶质。天然的果胶质不溶于水,称原果胶。 果胶质是由 D—半乳糖醛酸以-l,4糖苷键构成的直链高分 子化合物,其羧基与甲基脂化形成甲基脂。
果胶酸、聚戊糖、半乳糖醛酸、甲醇等在好氧条件下被 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丁酸发酵,产物有 丁酸、乙酸、醇类、二氧化碳和氢气。
(三) 纤维素酶所在部位
细菌的纤维素酶结合在细胞质膜上,是表 面酶。真菌和放线菌的纤维素酶是胞外酶, 可分泌到培养基中,通过过滤和离心很容易 分离得到。
半纤维素的分解
• 半纤维素为植物细胞壁的另一主要成分, 含有多缩戊糖和己糖以及多缩糖醛酸。 • 在微生物产生的半纤维素酶类(多缩糖酶) 的水解作用下,产生单糖和糖醛酸,在有 氧呼吸或厌氧发酵中进一步分解. • 土壤微生物分解半纤维素的强度相当大, 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大多也能分解半纤 维素。
苯、萘、菲、蒽的代谢途径:
1.苯的代谢:
2.萘的代谢:
3.菲的代谢:
4.蒽的代谢:
第三节
氮 素 循
环
氮素循环的几个阶段
• 固氮作用大气中分子态氮被固定还原成 氨; • 氨化作用有机氮被分解释出氨; • 硝化作用氨被氧化为硝酸,又可被同化为 有机氮; • 反硝化作用硝酸被还原为分子态氮返回 大气。
图2.2-2
碳循环
碳循环
碳素循环
CO2是植物、藻类和光合细菌的唯一碳源,人、 动物呼吸、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CO2,源源不 断补充至大气。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圈之间碳长 期自然交换的结果,使大气中的CO2保持相对平衡、 稳定。
在过去的10,000年期间里,CO2含量变化极小, 持续维持在280×10-6左右。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石油和煤燃烧量日 益增加,排放的CO2等温室气体含量正在大幅度增加。
洛阿山(夏威夷)和南极几个监测站近1000年大气CO2变化曲线
基林曲线(洛阿山观测站CO2变化曲线)
碳素循环
• 碳素的作用: 是有机化合物 的骨架,是构 成有机体最重 要的元素成 分。.
植物 动物
光 合 作 用
动植物残体
微 生 物
呼 吸 作 用
CO2
碳素循环图
碳素化合物的种类
• • • • • • •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果胶 淀粉和糖 脂肪 木质素 烃类物质
七、烃类物质的分解
石油中含有烷烃(30%)、环烷烃(46%)及芳香烃(28 %)。烷烃通式 CnH2n+2,烷烃可被微生物氧化。
(一)烷烃的氧化分解 甲烷的氧化 CH4 + 2 O2────>CO2 + 2 H2O + 887 kJ 氧化烷烃的微生物:有甲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thanica)、分枝杆菌、头孢霉、青霉等。
纤维素在微生物酶的催化下沿下列途径分解:
纤维素的分解
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种类: • 在酸性和森林土壤中纤维素分解以真菌为主。 • 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中纤维素分解则以细菌为主。 • 土壤中还有许多嗜热性纤维素分解菌,在堆肥和 厩肥的发热阶段,主要是这类真菌在起作用。 • 分解纤维素的真菌:青霉,曲霉,木霉,毛霉等。 放线菌:链霉菌属,高温放线菌。
四、淀粉分解
• 淀粉广泛存在植物种子和果实等之中,以淀 粉类作原料的工业废水,例如淀粉厂、酒厂、 印染废水、抗生素发酵废水及生活污水等均 含有淀粉。
• 能分解淀粉的微生物:细菌 放线菌 真菌。 • 真菌中的曲霉,毛霉和根霉是有名的淀粉糖化菌。 • 淀粉分解有两种方式: 1、在磷酸化酶作用下,将淀粉中的葡萄糖分子一个 一个地分解下来。 2、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先水解为糊精,再水解为麦芽 糖,在麦芽糖酶作用下最终生成葡萄糖。
淀粉是多糖,分Biblioteka Baidu式为(C6H10O5)1200,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分解 过程如下:
在好氧条件卞,淀粉沿着①的途径水解成葡萄糖,进而酵 解成丙酮酸,经三羧酸循环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 条件下,淀粉沿着②的途径转化,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在专 性厌氧菌作用下,沿③和④途径进行。
(三)降解淀粉的微生物
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 水。脂肪酸可重复下一次β-氧化,以至完全形成乙 辅酶A而告终。
β —氧化
三 羧 酸 循 环
脂肪酸氧化可得到很高的能量水平,如: lmoL硬脂酸(C17H35COOH)被彻底氧化可得 147mol ATP。
六、木质素的分解
• 木质素:是植物木质化组织的重要成分,是 以苯环为核心,带有丙烷支链所组成的一种 或多种芳香族化合物氧化缩合而成。 • 能分解木质素的微生物主要是真菌中担子菌 的一些种类, 如:干朽菌( Merulius),多孔 菌(Poly porus), 伞菌(Agaricus)属的一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