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离线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能流
名词解释:
1.生态效率
指食物链各环节上能量的各种转化效率。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
3.生态金字塔
能量通过营养级逐级减少当营养级由低到高画成图其个体数目、生物量、所含能量一般呈现出下大上小类似埃及金字塔的塔形分布
4能值
是一种流动或储存的能量中所包含的另一种类别能量的数量称为该能量的能值。
5.初级生产
自养生物利用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进行同化作用在生态系统中首次把环境中的能量转化为有机体化学能并储存起来的过程。
6.次级生产
是指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物进行同化、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的过程。
简答题
1.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1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粮、经、饲三元生产体系增加饲料来源、开发草山草坡发展氨化秸秆养畜2培育、改良和推广优良畜禽渔品种不断提高良种推广率全面提高农业次级生产力3适度集约养殖加强畜禽渔环境控制及设施工程建设减少维持能和其他消耗4推广鱼畜禽结合种养加配套的综合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各种农副产品和废弃物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农业生态学》课程作业
姓名:
屠江云
学号:
712
年级:
12秋农业技术推广
学习中心:
嘉兴农业学习中心
—————————————————————————————
绪论
名词解释:
1.生态学
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学科
2.农业生态学
是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以获得最高生物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农业再生资源持续利用的一门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4.简要比较r-对策生物与和K-对策生物的主要特点。
r-对策生物适应多变的栖息环境、死亡率高为非密度制约、生殖率高、种群密度不稳定、迁移能力强适于占领新的生境、种间竞争能力较弱、寿命短常少于一年、个体小、对子代投资小常缺乏抚育和保护机制、较多地分配能量给生殖。K-对策生物适应稳定的栖息环境、死亡率低为密度制约、生殖率低、种群密度稳定、迁移能力弱不容易适应新的生境、种间竞争能力较强、寿命长常大于一年、个体大、对子代投资大具有完善的抚育和保护机制、能量较多地用于逃避死亡和提高竞争能力。
6.简述种群调节的类型
答种群调节的类型分为密度制约和非密度制约。密度制约分种内调节和种间调节。非密度调节主要是气候因素、污染物、化学因素等
7.何谓植物的化感作用?产生化感作用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植物包括微生物通过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对邻近植物包括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挥发、根分泌、丽水淋溶、残体分解4种途径。
8.粗密度
粗密度单位总空间的个体数或生物量。
9.内禀增长率
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率。
10.群落演替
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
11.最小因子定律
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少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1、受人类的控制2、农业生产系统的净生产力高
3、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简化,自我稳定性能较差4、农业生态系统是开放性系统
5、农业生态系统同时受自然与社会经济双重规律的制约6、农业生态系统有明显的区域性
第二章农业的基本生态关系
名词解释:
1.生态因子
自然环境中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包括太阳辐射、大气圈、水圈、土壤圈。
2.简述次级生产的作用
答1、转化农副产品提高利用价值2、生产动物蛋白质改善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促进物质循环增加生态系统功能4、提高农副产品经济价值
3.简述提高农业初级生产力的措施。
答1、选育高光效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2、保护农业环境、治理生态退化改善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条件建立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3、调控作物群体结构、尽早形成并尽量维持最佳的群体结构4、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合理密植实行间套种提高栽培管理技术
3.种间相互作用中,表现为负相互作用的有哪些?并各举一例说明。
负相互作用包括①竞争生物种群的竞争通常包括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②捕食不同生物种群之间存在着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广义的捕食是指高一营养级动物取食或伤害低一营养级的动物和植物的种间关系③寄生寄生与捕食作用相似寄生物以寄主身体为定居空间靠吸取寄主的营养而生活④化感作用指由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它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植物的这种分泌物叫做化感作用物质主要是植物界种间竞争的一种表现形式。负相互作用使受影响的种群增长率降低但并不意味着有害从生态角度看负相互作用能增加自然选择能力有利于新的适应性状的发展。如在农业生产中家畜家禽对饲料、饲草的竞争农作物对水、肥和阳光的竞争间作套种需求相同的作物之间的竞争水生生物对水体中养分和溶解氧的竞争都是普遍存在的农田中猫头鹰多以鹌鹑卫士当鹌鹑变少时猫头鹰即转化为吃口齿齿类动物列当、菟丝子为全寄生胡桃不能和苹果种在一起因胡桃叶能分泌大量胡桃醌对苹果其毒害作用胡桃树周围也不能播种番茄、马铃薯苹果树旁边不要种玉米因为玉米对苹果根的分布也产生不利的作用。
答正相互作用按其作用程度分为①互利共生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并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一种相互关系②偏利共生指种间相互作用仅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③原始协作指两种群相互作用双方获利但协作是松散的分离后双方仍能独立生存如1豆科作物和根瘤菌共生形成的根瘤是典型的互利共生的例子。真菌和高等植物根系共生形成菌根菌根包括内生菌根和外生菌根前者是菌丝在根表面或在根表皮层细胞进行繁殖。真菌与根形成“有机体”能增加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的能力同时植物也为真菌提供了光和作用的某些产物。
5.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答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易导致生境破碎、生物多样性下降大规模的机械耕作导致土壤动植物区系的变化甚至某些物种的消失农药除草剂、杀虫剂等的高度使用使非靶标动植物受到伤害品种改良、外来种的引入以及远缘外源遗传物质的利用如远缘杂交和导入分子育种在丰富了遗传多样性的同时导致农作物类型和品种的简单化、一些古老的地方种和农家种等传统资源丢失等而一些合理的农业措施间套作、实行有机农场等将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农业活动注重的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往往忽视其对农业系统中野生动植物包括有害和无害的影响以及野生动植物在维持系统稳定和平衡的作用。
25.景观生态学
是研究在一个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区域内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作用过程的综合性学科。
简答题
1.农田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调节气候增加雨量3防风回沙保护农田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5降低噪声美化大地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
2.种间相互作用中,表现为正相互作用的有哪些?并各举一例说明。
12.生活型
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13.生态型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所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群落对于环境的干扰所带来的影响和破坏能够自我调控、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使其内部稳定的能力
5.耐性定律
.耐性定律生物对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它们之间的幅度称为耐性范围或耐性限度也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生境
指生物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综合环境。
7.生态位
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14.种群
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中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总和
15.化感作用
植物包括微生物通过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对邻近植物包括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
16.生物多样性
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词解释:
1.生态系统的结构
是指生态系统组分在空间、时间上的配置及组分间能物流的关系。
2.物种结构
是指农业生态系统或模式内农业生物种类的组成、数量及其相互关系。
3.水平结构
在一定的生态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所占面积比例、镶嵌形式、聚集方式等水平方向的特征。
4.垂直结构
指生物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格局。
5.营养结构、
指生态系统中生物间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
6.食物链
生物成员之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所联系起来的链状结构。
7.食物链解列
在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富集达到一定程度时使其与到达人类的食物链中断联系。
8.食物网
一种消费者同时取食多种食物而同一食物又可被多种消费者取食于是形成食物链之间交错纵横彼此相连构成一种网状结构。
指单位栖息生物实际占有空间内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
21.偏利作用
指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一方获利而对另一方则没什么影响。
22.过渡带
两个或者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
23.协同进化
在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下不同种生物间相关性状在进化中得以形成和加强的过程。
24.景观
是由相互作用的景观要求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的区域。
简答题
1.立体农业模式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1.立体农业模式的类型主要有哪些答农田立体模式、水体立体模式、坡地立体模式、养殖业立体模式。
2.简述食物链的类型
答按食物链的始端和生物成员取食的方式分为三种1捕食食物链也叫草牧食物链这种食物链起始于植物经过食草动物再到食肉动物这样一条以活的有机体为能量来源的食物链类型2腐食食物链也叫残屑食物链是指以死亡有机体或生物排泄物为能量来源在微生物或原生动物参与下经腐烂、分解将其还原为无机物并从中取得能量的食物链类型。3寄生食物链是以活的动植物有机体为能量来源以寄生方式生存的食物链。
论述题
1.论述食物链加环的作用与加环类型
答:食物链加环的作用1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3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食物链加环类型1生产环2增益环3减耗环4复合环5加工环
2.如何利用系统的时间结构来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答时间结构控制主要是农业生物的安排即根据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时间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搭配适当的物种实现周年生产。搭配的方法有长短生育期搭配、早、中、晚品种搭配喜光作物与耐阴作物时序交替子粒作物与叶类、块根类作物交错绿色生物与非绿色生物交错设置控制措施延长生长季节化学催熟、假植移栽等。主要方式有间作、轮作、套作、轮养、套养等。
简答题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
类别
自然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
生物构成
生物
农业生物、人类
环境组分
自然环境
人工调控
系统稳定性
高
低
开放性
封闭
开放
净生产力
低
高
服从规律
自然规律
自然和经济规律
论述题
1.论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及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环境组分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17.环境容纳量
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18.生态对策Biblioteka Baidu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对某一些特定的生态压力所采取的生活史或行为模式
19.群落
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环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20.生态密度
2.阿利氏原则
指每个生物都有自己最适的密度,过疏和过密都产生限制影响。种群总是避免过分的分散和过分拥挤,使种群内个体能获得最佳的生活和生存条件。
3.顶极群落
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生产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
4.群落稳定性
3.生态系统
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4.农业生态系统
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的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名词解释:
1.生态效率
指食物链各环节上能量的各种转化效率。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
3.生态金字塔
能量通过营养级逐级减少当营养级由低到高画成图其个体数目、生物量、所含能量一般呈现出下大上小类似埃及金字塔的塔形分布
4能值
是一种流动或储存的能量中所包含的另一种类别能量的数量称为该能量的能值。
5.初级生产
自养生物利用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进行同化作用在生态系统中首次把环境中的能量转化为有机体化学能并储存起来的过程。
6.次级生产
是指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物进行同化、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的过程。
简答题
1.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1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粮、经、饲三元生产体系增加饲料来源、开发草山草坡发展氨化秸秆养畜2培育、改良和推广优良畜禽渔品种不断提高良种推广率全面提高农业次级生产力3适度集约养殖加强畜禽渔环境控制及设施工程建设减少维持能和其他消耗4推广鱼畜禽结合种养加配套的综合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各种农副产品和废弃物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农业生态学》课程作业
姓名:
屠江云
学号:
712
年级:
12秋农业技术推广
学习中心:
嘉兴农业学习中心
—————————————————————————————
绪论
名词解释:
1.生态学
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学科
2.农业生态学
是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以获得最高生物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农业再生资源持续利用的一门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4.简要比较r-对策生物与和K-对策生物的主要特点。
r-对策生物适应多变的栖息环境、死亡率高为非密度制约、生殖率高、种群密度不稳定、迁移能力强适于占领新的生境、种间竞争能力较弱、寿命短常少于一年、个体小、对子代投资小常缺乏抚育和保护机制、较多地分配能量给生殖。K-对策生物适应稳定的栖息环境、死亡率低为密度制约、生殖率低、种群密度稳定、迁移能力弱不容易适应新的生境、种间竞争能力较强、寿命长常大于一年、个体大、对子代投资大具有完善的抚育和保护机制、能量较多地用于逃避死亡和提高竞争能力。
6.简述种群调节的类型
答种群调节的类型分为密度制约和非密度制约。密度制约分种内调节和种间调节。非密度调节主要是气候因素、污染物、化学因素等
7.何谓植物的化感作用?产生化感作用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植物包括微生物通过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对邻近植物包括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挥发、根分泌、丽水淋溶、残体分解4种途径。
8.粗密度
粗密度单位总空间的个体数或生物量。
9.内禀增长率
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率。
10.群落演替
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
11.最小因子定律
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少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1、受人类的控制2、农业生产系统的净生产力高
3、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简化,自我稳定性能较差4、农业生态系统是开放性系统
5、农业生态系统同时受自然与社会经济双重规律的制约6、农业生态系统有明显的区域性
第二章农业的基本生态关系
名词解释:
1.生态因子
自然环境中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包括太阳辐射、大气圈、水圈、土壤圈。
2.简述次级生产的作用
答1、转化农副产品提高利用价值2、生产动物蛋白质改善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促进物质循环增加生态系统功能4、提高农副产品经济价值
3.简述提高农业初级生产力的措施。
答1、选育高光效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2、保护农业环境、治理生态退化改善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条件建立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3、调控作物群体结构、尽早形成并尽量维持最佳的群体结构4、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合理密植实行间套种提高栽培管理技术
3.种间相互作用中,表现为负相互作用的有哪些?并各举一例说明。
负相互作用包括①竞争生物种群的竞争通常包括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②捕食不同生物种群之间存在着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广义的捕食是指高一营养级动物取食或伤害低一营养级的动物和植物的种间关系③寄生寄生与捕食作用相似寄生物以寄主身体为定居空间靠吸取寄主的营养而生活④化感作用指由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它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植物的这种分泌物叫做化感作用物质主要是植物界种间竞争的一种表现形式。负相互作用使受影响的种群增长率降低但并不意味着有害从生态角度看负相互作用能增加自然选择能力有利于新的适应性状的发展。如在农业生产中家畜家禽对饲料、饲草的竞争农作物对水、肥和阳光的竞争间作套种需求相同的作物之间的竞争水生生物对水体中养分和溶解氧的竞争都是普遍存在的农田中猫头鹰多以鹌鹑卫士当鹌鹑变少时猫头鹰即转化为吃口齿齿类动物列当、菟丝子为全寄生胡桃不能和苹果种在一起因胡桃叶能分泌大量胡桃醌对苹果其毒害作用胡桃树周围也不能播种番茄、马铃薯苹果树旁边不要种玉米因为玉米对苹果根的分布也产生不利的作用。
答正相互作用按其作用程度分为①互利共生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并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一种相互关系②偏利共生指种间相互作用仅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③原始协作指两种群相互作用双方获利但协作是松散的分离后双方仍能独立生存如1豆科作物和根瘤菌共生形成的根瘤是典型的互利共生的例子。真菌和高等植物根系共生形成菌根菌根包括内生菌根和外生菌根前者是菌丝在根表面或在根表皮层细胞进行繁殖。真菌与根形成“有机体”能增加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的能力同时植物也为真菌提供了光和作用的某些产物。
5.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答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易导致生境破碎、生物多样性下降大规模的机械耕作导致土壤动植物区系的变化甚至某些物种的消失农药除草剂、杀虫剂等的高度使用使非靶标动植物受到伤害品种改良、外来种的引入以及远缘外源遗传物质的利用如远缘杂交和导入分子育种在丰富了遗传多样性的同时导致农作物类型和品种的简单化、一些古老的地方种和农家种等传统资源丢失等而一些合理的农业措施间套作、实行有机农场等将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农业活动注重的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往往忽视其对农业系统中野生动植物包括有害和无害的影响以及野生动植物在维持系统稳定和平衡的作用。
25.景观生态学
是研究在一个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区域内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作用过程的综合性学科。
简答题
1.农田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调节气候增加雨量3防风回沙保护农田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5降低噪声美化大地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
2.种间相互作用中,表现为正相互作用的有哪些?并各举一例说明。
12.生活型
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13.生态型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所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群落对于环境的干扰所带来的影响和破坏能够自我调控、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使其内部稳定的能力
5.耐性定律
.耐性定律生物对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它们之间的幅度称为耐性范围或耐性限度也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生境
指生物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综合环境。
7.生态位
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14.种群
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中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总和
15.化感作用
植物包括微生物通过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对邻近植物包括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
16.生物多样性
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词解释:
1.生态系统的结构
是指生态系统组分在空间、时间上的配置及组分间能物流的关系。
2.物种结构
是指农业生态系统或模式内农业生物种类的组成、数量及其相互关系。
3.水平结构
在一定的生态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所占面积比例、镶嵌形式、聚集方式等水平方向的特征。
4.垂直结构
指生物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格局。
5.营养结构、
指生态系统中生物间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
6.食物链
生物成员之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所联系起来的链状结构。
7.食物链解列
在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富集达到一定程度时使其与到达人类的食物链中断联系。
8.食物网
一种消费者同时取食多种食物而同一食物又可被多种消费者取食于是形成食物链之间交错纵横彼此相连构成一种网状结构。
指单位栖息生物实际占有空间内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
21.偏利作用
指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一方获利而对另一方则没什么影响。
22.过渡带
两个或者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
23.协同进化
在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下不同种生物间相关性状在进化中得以形成和加强的过程。
24.景观
是由相互作用的景观要求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的区域。
简答题
1.立体农业模式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1.立体农业模式的类型主要有哪些答农田立体模式、水体立体模式、坡地立体模式、养殖业立体模式。
2.简述食物链的类型
答按食物链的始端和生物成员取食的方式分为三种1捕食食物链也叫草牧食物链这种食物链起始于植物经过食草动物再到食肉动物这样一条以活的有机体为能量来源的食物链类型2腐食食物链也叫残屑食物链是指以死亡有机体或生物排泄物为能量来源在微生物或原生动物参与下经腐烂、分解将其还原为无机物并从中取得能量的食物链类型。3寄生食物链是以活的动植物有机体为能量来源以寄生方式生存的食物链。
论述题
1.论述食物链加环的作用与加环类型
答:食物链加环的作用1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3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食物链加环类型1生产环2增益环3减耗环4复合环5加工环
2.如何利用系统的时间结构来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答时间结构控制主要是农业生物的安排即根据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时间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搭配适当的物种实现周年生产。搭配的方法有长短生育期搭配、早、中、晚品种搭配喜光作物与耐阴作物时序交替子粒作物与叶类、块根类作物交错绿色生物与非绿色生物交错设置控制措施延长生长季节化学催熟、假植移栽等。主要方式有间作、轮作、套作、轮养、套养等。
简答题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
类别
自然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
生物构成
生物
农业生物、人类
环境组分
自然环境
人工调控
系统稳定性
高
低
开放性
封闭
开放
净生产力
低
高
服从规律
自然规律
自然和经济规律
论述题
1.论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及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环境组分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17.环境容纳量
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18.生态对策Biblioteka Baidu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对某一些特定的生态压力所采取的生活史或行为模式
19.群落
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环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20.生态密度
2.阿利氏原则
指每个生物都有自己最适的密度,过疏和过密都产生限制影响。种群总是避免过分的分散和过分拥挤,使种群内个体能获得最佳的生活和生存条件。
3.顶极群落
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生产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
4.群落稳定性
3.生态系统
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4.农业生态系统
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的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