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旅游经济效应
旅游经济效应
![旅游经济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639cc956a8956bec0975e37f.png)
高铁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分析
高铁在整合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发展高铁通过区域旅游产业,具有“新城经济”拉动效应,高铁大大缩短了旅途时间,为沿线城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契机。
(京津高速开通以来,天津的6个博物馆和纪念馆接待北京到天津的旅游团体占到所有游客的90%比高铁开通前增加了30%。
2009年12月26日武广线开通首日,广州有400多个旅游团到达武汉;据武汉市旅游局统计,2010年春节期间,武汉市共接待游客181.9万人次,同比增长6.4%;实现旅游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15.5%;接待旅游团队351个,同比增长160%,其中华东地区各地来武汉旅游的游客量增幅在67%。
这一系列利好数据的背后,利益于高铁的巨大拉动效应。
目前,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境外旅行社正准备推出中国高铁旅游项目。
)
高速铁路建设本身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大力发展;促进沿途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高铁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推动力:高铁的运营,使得我国的经济开始由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中西部经济,增加劳动就业机会,减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
由于旅游交通廊道具有快速通行与提高效率的特点,客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等要素必然在“点”上集聚,并由线状的廊道型交通设施联系而成“轴”。
这里的“点”指旅游景区、旅游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廊道,“轴”具有很强的旅游流集聚力。
所以,廊道艺术景观的建设对于提升“点”的旅游形象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国内部分高速高铁在建设时期就特别关注艺术景观建设。
使高铁成为快速交通和展示旅游资源的双刃剑。
旅游的经济与文化效应
![旅游的经济与文化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e247e814227916888486d7a9.png)
旅游外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非贸易外汇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赚取外汇方面有其自身独特明显 的优势。它既和贸易外汇收入不同,也和其他 的非贸易外汇收入(国际间的保险、运输、劳 务输出等)不同。与贸易外汇不同之处是,旅 游外汇是通过接待国际旅游者,通过他们就地 购买旅游产品、旅游服务而获取的,旅游者的 流向和支付款项的流向是一致的,而贸易外汇 是是通过出口商品获取的,出口商品与支付款 项的流动方向是相反的。
(二)扩大内需,回笼货币,增加国家和地方政府 的财政收入 任何实行商品经济的国家都要有计划地投放 和回笼货币,以使整个社会经济得以正常运转。 一个国家和地方的货币回笼渠道,主要有4条: 一是商品回笼,即 通过出售各种商品来回笼收 货币;二是财政回笼,即国家通过征收各种税款 的方式来回笼货币;三是信贷回笼,即通过吸收 居民存款等方式来回笼货币;四是服务回笼,即 通过各种服务行业的收费来回笼货币。
• 旅游者流动 • 旅游外汇:中国 ←------------ 外国(或地 区) • ←----------• 货币流动 • 商品流动 • 贸易外汇:中国 ------------→外国(或地 区) • ←----------• 货币流动
(1)换汇成本低、换汇率高。在国际市场 上,发展中国家长期靠初级产品、原材料出 口换取外汇,在价格上明显处于劣势,特别 是在进口国家实行关税贸易壁垒政策的情况 下,出口国为了获取更多的外汇,有时不得 不以低于商品的成本价格进行出售,造成换 汇成本高。而旅游业经营的是“风景就地出 口”,(旅游资源是不能移动也不能向旅游 者出售的,旅游者只能到旅游产品的生产地 进行消费,旅游者支付的货币,带走的是一 种心理体验),又以所在国或地区公布的外 汇牌价进行货币兑换,换汇率高,一般其成 本为贸易换汇成本的2/3左右。
旅游经济效应汇总.
![旅游经济效应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a361834ed630b1c59eeb5f3.png)
• 按照旅游业经济效应产生的时间分类 • 按其产生的时间,可分为即时经济效应和滞后经济效应。 即时旅游经济效应指随着旅游业发展而即时产生的经济效 应。它随着旅游收入流入旅游业内各相关行业,能够在第 一时间监测到,比如景区的门票收入。滞后经济效应是指 当前看不到、摸不着的,潜而没发的经济效应,它在时间 上有一个滞后性,经历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就业效应
• 旅游业就业效应:即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 是旅游业影响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重要方面。旅游业吸 纳的就业人数较大多数其他产业高,发挥旅游业就业效应, 增加全社会就业人数往往是取得旅游收入之外最重要的目 的。劳动就业问题是长期困扰世界各国的一大难题。在西 方发达国家,失业率是监测宏观经济运行和进行宏观调控 的三项首选指标之一,因此在评价旅游业的经济效应时, 就业效应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与其他产业相比,旅游 业在带动就业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为旅游业是劳 动密集型产业,所以旅游业的发展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增加 就业岗位。 • 旅游业产生的就业机会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就业机会, 它是由旅游者的直接消费产生的,包括各种旅游企业中的 就业人数,如各种景区、商店和酒吧的工作人数等;另一 种是间接的就业机会,它是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引起的其它 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就业机会,如旅游业的发展为航 空客运业、城市公交运输业及食品制造业等产业带来的就 业岗位。
旅游业经济效应类型
• 按照经济价值的性质分类 • 按照旅游业经济效应价值的性质划分,可将其分为正面经 济效应和负面经济效应:正面经济效应即地区旅游业的发 展对本地区所产生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或影响,如增加 地方财政收入、为本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等;负面经济效 应则是与之相反,如不合理的旅游发展给旅游目的地带来 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影响,从而使国家(区域)经济 发展变得不稳定。
旅游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分析
![旅游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7ed84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b.png)
旅游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分析【摘要】旅游产业是一项对经济有着巨大拉动效应的产业。
旅游产业对就业起着促进作用,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旅游产业可以刺激消费市场,拉动消费需求。
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和完善。
旅游产业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条。
旅游产业对地方税收也有增加作用,为地方财政带来可观收入。
发展旅游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不可忽视,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应该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和投入,为其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旅游产业, 经济拉动效应, 就业促进, 消费市场刺激, 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产业带动, 地方税收增加, 经济增长, 政府支持, 投入1. 引言1.1 旅游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分析旅游产业是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产业,它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需求的增加,旅游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旅游产业不仅能够促进就业,提高消费市场活力,还能够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地方税收,对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
旅游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产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包括旅游景区的服务人员、导游、餐饮、住宿等多个领域。
这些就业机会不仅提高了就业率,也增加了居民的收入,促进了消费市场的扩大。
旅游产业对消费市场的刺激作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进一步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旅游产业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作用。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提升旅游品质,政府和企业通常会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交通、通讯、餐饮、住宿等设施的建设,从而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旅游产业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旅游业带动下,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相关产业也将得到发展,形成产业链条,促进了产业的协调发展。
旅游经济学(第2版)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学(第2版)旅游经济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0ce52b0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4.png)
旅游经济效益
• 四、提高旅游宏观经济效益的途径
• (一) 改善宏观调控,完善旅游产业政策 • (二) 改革旅游经济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 加快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 (四) 抓好旅游市场管理,加强法制建设
• 三、旅游微观经济效益分析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 四、提高旅游微观经济效益的途径
• (一) 加强旅游市场调研,开拓旅游市场 • (二)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旅游成本 • (三) 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 (四) 提高旅游员工素质,改善服务质量 • (五) 加强旅游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改善经营管理
旅游经济效益
任务三 旅游宏观经济效益
• 一、旅游宏观经济效益的概念
• 旅游宏观经济效益是指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以尽可能少的劳动和资源 的占用和耗费,为全社会带来的综合成果和收益,即通过对旅游宏观 成本和宏观收益进行比较,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 态效益。
• (一) 旅游宏观成本
• 旅游宏观成本是指为开展旅游经济活动而形成的整个社会的耗费和支 出,即旅游的社会总成本。
• (二) 旅游就业人数
• 旅游就业人数指标反映了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为社会提供的 劳动就业人数的总量。
旅游经济效益
• (三) 旅游投资效果系数
• 旅游投资效果系数指标是指旅游投资项目所获得的盈利总 额同投资总额的比值,是反映旅游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
旅游经济效应34页word文档
![旅游经济效应34页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753c6586edb6f1aff001fa9.png)
陆林.旅游区域经济效应-安徽黄山市案例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7,(2):53-59.一、影响旅游区域经济效应的主要因素影响旅游区域经济效应因素很多,旅游学家马百森、阿切尔等认为,最主要的因素可以概括为旅游花费的总量、旅游花费在区域经济中的漏损、区域经济规模、旅游企业与整体经济的关联效应。
其中,旅游花费是旅游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最初因素,也是最基本的因素,只有旅游花费足够大时,旅游经济影响才能有明显的反映。
旅游花费最先对区域经济系统的旅游企业产生作用,即旅游对区域经济的直接作用。
其它因素支配着旅游花费在区域经济系统每轮交易中的剩余程度。
如区域经济规模大、供给充足、旅游企业与区域经济系统其它部门关联强、旅游花费区域漏损小,则旅游对区域经济影响大,反之则弱。
旅游花费和区域经济系统共同决定了旅游对区域经济的间接作用和诱导作用。
旅游对区域经济间接、诱导作用的大小,可以用乘数效应来反映。
常用的旅游乘数有产出乘数指的是每单位旅游花费给整个经济系统带来的产出水平的增加。
由于旅游产品大部分都是满足社会最终需求,旅游产品作为其它产业中间投入的比重小,前向关联较弱,即旅游对经济的推动较弱。
但旅游业发展需要经济其它行业大量的中间投入,后向关联较强,即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力较强。
就业乘数,指的是旅游花费导生出的直接就业、间接就业和诱导就业与直接就业本身的比值。
收入乘数,指的是旅游花费导生的直接收入、间接收入和诱导收入与直接收入的比值。
总之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显,其直接作用表现在最初旅游花费对于区域经济中旅游企业在产出、收入、就业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其间接作用表现在最初一轮旅游花费在区域经济系统中流动,对区域经济产出水平、就业机会、个人收入的影响;其诱导作用表现在旅游花费导致区域工资总额增加,意味着区域消费总额之增加和这种消费的增加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推动。
二、旅游对黄山市经济的作用1.旅游对创汇的作用黄山市工业基础比较薄弱,靠初级产品出口创汇。
浅议旅游业经济效应基本理论
![浅议旅游业经济效应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04886d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b.png)
浅议旅游业经济效应基本理论引言近年来,旅游业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旅游业不仅能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本文将对旅游业经济效应的基本理论进行浅议,并探讨其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旅游业经济效应的定义旅游业经济效应是指旅游活动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这些影响可以包括旅游消费支出、就业机会增加、税收增加等。
旅游业经济效应的研究对于制定旅游发展政策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业经济效应的分类根据旅游业经济效应的性质和影响范围,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滞后效应。
1. 直接效应直接效应是指旅游业活动直接产生的经济效应。
这包括旅游者的消费支出、旅游相关产业的收入增加等。
直接效应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是最直接和明显的。
2. 间接效应间接效应是指旅游业活动通过对其他产业的需求引起的经济效应。
例如,旅游业的发展将刺激当地的酒店、餐饮、交通等行业的发展。
间接效应对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 滞后效应滞后效应是指旅游业活动对当地经济的长期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滞后效应对于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业经济效应的影响因素旅游业经济效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主要因素:1.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是决定旅游业经济效应大小的关键因素。
一个吸引力强的旅游目的地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 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的政策对旅游业经济效应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基础设施投资等措施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增加旅游业经济效益。
3. 旅游业的组织和管理旅游业的组织和管理是确保旅游业经济效应的关键。
优秀的组织和管理可以提高旅游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进而提升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旅游业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许多研究都验证了旅游业经济效应的存在和重要性。
旅游效应
![旅游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f6831cc8b8f67c1cfad6b88d.png)
五、积极的经济效应
增加旅游地经济收入和政府税收;
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有助于货币回笼;
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增加就业机会。
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的定义: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 同其他国家发生经济往来的全部收入和 支出。 旅游创汇的优点: A.旅游产品的换汇成本较低 B.旅游产品的价格建立在垄断基础上,价 格自主权大 C.旅游业所赚取的外汇多为现汇收入,资 金回笼快,风险小
旅游业的直接就业:由于游客的直接消
费产生的,即各种旅游企业中的就业人 数。
旅游业的间接就业:不是由于游客的直
接消费产生的,如旅游业发展引起建筑、 制造业、轻工食品、商业服务等行业的 发展,扩大了就业人员的队伍。
改善经济结构
因为发展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提出了多 种多样的需求。如资金需求、交通设施要求 及服务设施要求等;同时对一些公用事业也 有新要求,如水质、卫生条件的改善,空气 质量的监控,垃圾处理服务,都有可能因旅 游发展的需求而得到改善。另外,由于旅游 的发展,旅游供给中所需要的各种供应品, 大都将在当地生产,所以,当地还需要出现 专门生产旅游纪念品、旅游一次性卫生用品 的行业,旅游商品业……从而改善了旅游接待 地的经济结构。
2、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观看兴趣,活 动的内容亦往往被压缩或变样—文化
快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当地工艺品大量生产,粗制滥造,
这些产品实际上已不再能表现传统 的风格和制作技艺
案例1:文化表演导致的文化的动态变化 斐济的走火表演
走火表演: 穿过地炉中火热的石头的表演 其传统意义: 表达对尊敬而高贵的访问者的敬意、或 是一种纪念性的仪式、或表现传说或表 示对征服战争的纪念
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综合效应
![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综合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1db63c443b3567ec112d8a10.png)
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综合效应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2011年绿维在做张家口市的旅游规划时,张家口市提出,“旅游产业是张家口发展的第一主导产业”。
这个提法当时在全国很新颖,但非常明确和实际。
实践证明,这个战略非常成功,对张家口市的发展,起到了高效的导向型作用。
这个典型的案例说明,今天的旅游已成为主流产业和社会民生,旅游不仅仅是一种产业经济,一种城镇化促进经济,还是一种社会综合协调经济,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提升幸福指数、增加就业人口、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促进城乡统筹等综合社会价值,成为中国未来发展中最具魅力的产业。
关于“旅游引导的区域综合开发”近期会发布系列文章,欢迎持续关注。
一、旅游已成为主流产业和社会民生就全国经济产业而言,2002年的旅游产业还处于边缘性产业,但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13年发布国家规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旅游休闲的社会定位全面升级,旅游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地产的爆发式增长,旅游与城市建设的互动发展,使旅游成为了区域发展的引擎。
二、旅游产业的特性(一)吸引力和吸引核任何一个旅游产品或一个区域的旅游发展都离不开吸引力和吸引核。
没有吸引力,不打造吸引核,就形不成旅游的基础,所以做旅游首先要形成吸引力和吸引核。
(二)消费搬运绿维认为旅游即“大搬运”,旅游的功能是把游客从客源地搬运到目的地。
它不仅是人员的流入,更是市场消费的流入。
旅游的搬运,对目的地而言,是搬运来了消费和市场。
(三)预卖产品旅游消费,不是到了目的地才发生的消费,而是必须在客源地预先进行购买的消费。
真正的消费,是旅游启动之后发生;最大的消费,发生在目的地。
这种旅游服务产品销售方式称之为预卖。
除此之外,旅游还是一种服务性消费产品,它不仅仅是吸引力和吸引核本身,更包含了服务过程。
服务性消费的特点决定了其复杂性,人为性因素和环节非常多,因此旅游市场很难把握。
旅游效应
![旅游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3af91aa0cfc789eb162dc881.png)
二、旅游环境效应的表现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变动 植物的种群结构、污染、侵蚀、消耗自 然资源以及改变视觉效果等;
对人文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变城 市环境、影响视觉效果、影响基础设施 的建设、改变城市的特征、影响古迹的 修复并导致各种竞争。
促进了历史遗迹的修复
促进旧的建筑改造为新的旅游设施
三、旅游经济效应的内涵
旅游的经济效应:指旅游发展对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源自体所产生 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的总和。
四、旅游经济效应的表现
旅游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旅游发展会影响 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并改变地区的经济结 构;
旅游发展对国际收支平衡的贡献:旅游发展对 平衡国际收支有很大贡献,在赚取外汇方面也 有明显优势;
文化指导人们如何去生活、引导人类的生命历程, 它决定哪些行为是有益(害)的、是应当予以褒奖 (制止)的,它帮助人们决定什么东西是适当的或 是不可接受的……
旅游创汇的优点: A.旅游产品的换汇成本较低 B.旅游产品的价格建立在垄断基础上,价
格自主权大 C.旅游业所赚取的外汇多为现汇收入,资
金回笼快,风险小
创造就业机会
◆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尽管一些欧美国家 为了减少营业支出中的工资成本,而往往采用 节省人力的技术设备和经营方法,这些地区的 饭店中平均客房员工数比较低,酒店客房数量 与员工比例关系在美国是1:0.48,在欧洲是1: 0.85,而远东、非洲高过1:1.93,全世界平均 为1:1.02。
旅游业的间接就业:不是由于游客的直 接消费产生的,如旅游业发展引起建筑、 制造业、轻工食品、商业服务等行业的 发展,扩大了就业人员的队伍。
改善经济结构
因为发展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提出了多 种多样的需求。如资金需求、交通设施要求 及服务设施要求等;同时对一些公用事业也 有新要求,如水质、卫生条件的改善,空气 质量的监控,垃圾处理服务,都有可能因旅 游发展的需求而得到改善。另外,由于旅游 的发展,旅游供给中所需要的各种供应品, 大都将在当地生产,所以,当地还需要出现 专门生产旅游纪念品、旅游一次性卫生用品 的行业,旅游商品业……从而改善了旅游接待 地的经济结构。
《旅游学概论》第九章:旅游的影响
![《旅游学概论》第九章:旅游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b99f60ff12d2af90242e66c.png)
第九章旅游的影响学习目的与提要通过本章的学习,能正确认识旅游对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学会分析旅游活动对一个旅游地区的影响;学会全面认识旅游及旅游业。
本章分三节来学习:第一节旅游的经济影响第二节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第三节旅游的环境影响第一节旅游的经济影响一、旅游的经济增值效应理论二、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作用三、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消极影响旅游的经济影响是指旅游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的总和,它是旅游所依赖的经济手段——支付能力的外在表现。
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都表现出与经济之间深刻的依赖关系。
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消费行为给当地的旅游企业提供了商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又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其直接表现就是给旅游目的地带来一笔收益。
(一)相关的基本概念注入的资金不仅仅表现为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收入,而且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经济中的流转而刺激该地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旅游的直接效应。
1. 直接效应一、旅游的经济增值效应理论所谓漏损是指旅游的直接营业收入中那些没有进入流通的税金、储蓄或购买进口商品的部分资金。
2. 漏损随着旅游业营业收入在旅游目的地经济中逐渐渗透,不仅会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经济产出总量,还会增加就业机会和家庭收入。
这种效应称之为间接效应。
3. 间接效应4. 诱导效应5. 继发效应由于旅游营业收入存在增值现象,旅游对一个区域经济的实际贡献远远大于其直接经济效应。
(二)旅游经济增值效应的原理要测定旅游消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收入)所带来的全部经济效应(直接效应+继发效应),一般采用旅游乘数。
旅游乘数是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目的地各种经济现象的影响程度的系数。
(三)旅游经济增值效应的测定1. 营业额(营业收入)乘数2. 产出乘数3. 收入乘数4. 就业乘数(一)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一个国家赚取外汇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对外贸易的外汇收入,二是非贸易外汇收入。
旅游经济效应
![旅游经济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5eb04769f5335a8102d220ab.png)
陆林.旅游区域经济效应-安徽黄山市案例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7,(2):53-59.一、影响旅游区域经济效应的主要因素影响旅游区域经济效应因素很多,旅游学家马百森、阿切尔等认为,最主要的因素可以概括为旅游花费的总量、旅游花费在区域经济中的漏损、区域经济规模、旅游企业与整体经济的关联效应。
其中,旅游花费是旅游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最初因素,也是最基本的因素,只有旅游花费足够大时,旅游经济影响才能有明显的反映。
旅游花费最先对区域经济系统的旅游企业产生作用,即旅游对区域经济的直接作用。
其它因素支配着旅游花费在区域经济系统每轮交易中的剩余程度。
如区域经济规模大、供给充足、旅游企业与区域经济系统其它部门关联强、旅游花费区域漏损小,则旅游对区域经济影响大,反之则弱。
旅游花费和区域经济系统共同决定了旅游对区域经济的间接作用和诱导作用。
旅游对区域经济间接、诱导作用的大小,可以用乘数效应来反映。
常用的旅游乘数有产出乘数指的是每单位旅游花费给整个经济系统带来的产出水平的增加。
由于旅游产品大部分都是满足社会最终需求,旅游产品作为其它产业中间投入的比重小,前向关联较弱,即旅游对经济的推动较弱。
但旅游业发展需要经济其它行业大量的中间投入,后向关联较强,即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力较强。
就业乘数,指的是旅游花费导生出的直接就业、间接就业和诱导就业与直接就业本身的比值。
收入乘数,指的是旅游花费导生的直接收入、间接收入和诱导收入与直接收入的比值。
总之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显,其直接作用表现在最初旅游花费对于区域经济中旅游企业在产出、收入、就业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其间接作用表现在最初一轮旅游花费在区域经济系统中流动,对区域经济产出水平、就业机会、个人收入的影响;其诱导作用表现在旅游花费导致区域工资总额增加,意味着区域消费总额之增加和这种消费的增加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推动。
二、旅游对黄山市经济的作用1.旅游对创汇的作用黄山市工业基础比较薄弱,靠初级产品出口创汇。
旅游经济带来的效应
![旅游经济带来的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bf2661e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2.png)
旅游经济带来的效应旅游纪行之四旅游给经济带来的效应游罢九寨沟,第二天启程,去黄龙景区。
据导游说黄龙景区要3、4小时游玩时间就够了。
上午时间去购物中心选购阿坝州的特产,雪域高原的牦牛肉、牛角梳、水晶项链、臧药。
汽车原路返回,沿着回川祖寺的盘山公路上疾驶。
不一会就到一个购物点,一个很大的超市,外表一看,的确不同凡响,雪域高原有这么大的超市实属不易。
汽车一驶进栅栏,就有藏族小商贩前来兜售各种宗教饰品,佛像呀、手链等等。
一开始要价很高,经过砍价付上要价的一般左右便可以得到商品,看来藏族人也学会了经商。
进入超市,各种加工好的牦牛肉琳琅满目,有包装精良的,也有散装的。
一问价钱都不低,柜台前准备一些牙签供游人品尝。
我们一边品尝一边到处看,走走看看,终于在一个柜台前,挑选了一斤牦牛肉,称好斤两,现场用设备抽空空气包装好送我,我感到十分的惊奇。
便和藏族女售货员聊起来,据她说:“现在的阿坝州松潘县,经济有了飞速的增长,这都归于旅游业的发展,过去加工牦牛肉要去城都,成本很高,加之交通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很低。
自从开辟了九寨、黄龙景区,这里的藏族人的生活有了质的提高,这都归于党的政策好啊!”听完她的一席话,我切身有了体会。
在门口吃了几串烤牦牛肉,便上车去下一个购物点,这是一个水晶石的市场,进门前每人发一个卡片。
据说,拿此卡片可以优惠,但由于水晶石饰物价格昂贵,再说我又不会买,只得参观一下便罢。
进入豪华的展厅,晶莹剔透的水晶品展现在我们面前,有项链,手镯,艺术品,还有价值上万元的水晶球,这大概是给外国游人准备的吧,一看有很多人在拍照,后悔没拿照相机,只得用手机拍几张精美的水晶饰品照片作为留念。
上车一看有几个人买了首饰,一问价钱都不低。
汽车又开到雪宝顶牦牛角工艺家工厂,隔着玻璃窗就看见一个个工人在低头加工各种工艺品,但大多都是梳子。
据导游讲,牦牛角加工出的梳子,质地好,不但不易损坏,梳起头来也很舒适。
我只是到处看看,没有购买的愿望。
旅游经济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旅游经济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d9da55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5.png)
旅游经济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引言: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形态和经济增长点,在多年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地区的经济中心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其旅游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旅游经济效应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旅游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1.1 旅游经济效应的定义与分类旅游经济效应是指旅游活动对经济发展产生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包括直接经济效应和间接经济效应。
直接经济效应主要包括旅游业中涉及的各项产业的直接收益,如旅游服务业的就业机会和创造的收入。
间接经济效应则是指因旅游业发展而带动各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业、交通、建筑业等。
1.2 旅游经济效应的理论模型旅游经济效应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通常可以使用输入-产出模型(Input-output model)进行分析。
该模型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综合考虑直接经济效应和间接经济效应,通过建立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分析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效应。
二、乌鲁木齐市旅游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2.1 乌鲁木齐市旅游业的发展情况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然风景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乌鲁木齐市的旅游业也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2.2 乌鲁木齐市旅游经济效应的直接表现乌鲁木齐市的旅游业直接产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许多从事导游、酒店、餐饮等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
此外,游客的消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乌鲁木齐市的经济收入。
2.3 乌鲁木齐市旅游经济效应的间接表现乌鲁木齐市的旅游业发展还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农业、交通、文化娱乐等产业也得到了推动。
旅游业的需求增加,为这些产业提供了市场机会,促进了它们的发展与壮大。
2.4 乌鲁木齐市旅游经济效应的评价乌鲁木齐市的旅游经济效应在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就业状况以及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旅游经济效应
![旅游经济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2d3596fc4693daef5ef73dab.png)
旅游业经济效应类型
• 按照经济价值的性质分类 • 按照旅游业经济效应价值的性质划分,可将其分为正面经 济效应和负面经济效应:正面经济效应即地区旅游业的发 展对本地区所产生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或影响,如增加 地方财政收入、为本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等;负面经济效 应则是与之相反,如不合理的旅游发展给旅游目的地带来 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影响,从而使国家(区域)经济 发展变得不稳定。
• 按照旅游业经济效应产生的时间分类 • 按其产生的时间,可分为即时经济效应和滞后经济效应。 即时旅游经济效应指随着旅游业发展而即时产生的经济效 应。它随着旅游收入流入旅游业内各相关行业,能够在第 一时间监测到,比如景区的门票收入。滞后经济效应是指 当前看不到、摸不着的,潜而没发的经济效应,它在时间 上有一个滞后性,经历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旅游业经 济效应
收入效应
就业效应
产业关联 效应和产 业波及效 应
创汇效应
经济调控
投资效应 等其它效 应
收入效应
• 旅游业收入效应:即旅游业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联。 旅游收入包括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根据现代经 济学理论,旅游收入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其用于生产 性投资和生活消费的数量会随着每次分配而增加,最终形 成乘数效应而使国民收入总量增长。旅游业的收入效应可 以表现为旅游收入对经济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引致影 响。第一阶段是直接影响阶段,是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 各项消费,将消费资金直接注入各个特征旅游企业和部门, 饭店、旅行社、商店、景区、交通等部门的产出价值实现, 并获得收益;第二阶段是间接影响阶段,旅游特征企业将 新增加的营业收入用于补充原材料、维修设备、交纳税金、 支付其他营业费用,从而使其他部门产出价值实现,获得 收益;第三阶段是引致影响阶段,由于员工工资收入的消 费,进一步推动旅游影响,刺激整个经济活动扩大。引致 影响的作用非常客观,有些国家和地区的计算表明,引致 影响相当于间接影响的三倍。
旅游经济效应的具体表现
![旅游经济效应的具体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644d345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7.png)
旅游经济效应的具体表现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经济效应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旅游经济效应指的是旅游活动对于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包括旅游业的就业创造、经济增长、外汇收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旅游经济效应的具体表现。
旅游业对于就业创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酒店、餐饮、交通、导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特别是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旅游业成为了当地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例如,中国的丽江、厦门等旅游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加使得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旅游业对于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旅游业的兴旺使得当地的商业活动得到了提升,商家的销售额也得到了增加。
此外,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例如道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三,旅游业对于外汇收入的增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他们的消费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外汇收入。
外汇收入的增加有助于改善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
例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依靠旅游业获得了大量的外汇收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
旅游活动使得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的融合。
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社会的发展,改善了社会的福利和生活质量。
例如,一些旅游城市的发展使得当地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得到了提升,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旅游经济效应的具体表现包括就业创造、经济增长、外汇收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
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交流和社会进步。
因此,各国和地区应该加强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旅游经济效应的积极作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村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我国农村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7dc9b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5.png)
我国农村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注:该篇文章为2011年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和2011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课题成果。
一、我国农村旅游业经济效应现状全国近13亿人口中,近70%以上在农村。
中国的现代化水平,就是要看农村的现代化水平,农业的现代化程度。
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然而,在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诸多办法和途径中,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开始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全国很多地方已开始形成了开发农村旅游资源的热潮。
如何客观冷静的分析这种热潮,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热潮背后,其经济效应不容乐观。
(一)农村旅游经营和开发,品牌效应差在农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品牌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
在很大的意义上讲,品牌是最有价值的资产。
而当前农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
在农村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农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农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以及对农村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对农村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二)农村旅游开发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开发中城市化倾向明显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盲目性大。
农村人向往城市生活,在追求农村城市化发展目标过程中,经营者往往把城市化模式作为农村旅游的目标,常常把极具地方特色和自身特色的东西花大力气改造成为大众化、城市化的东西。
如把乡村小道改为水泥路面,菜园田垅改为停车场,农村旅社建成高楼大厦等等。
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农村旅游的特色。
(三)农村旅游管理人才匮乏,经营方式单一发展农村旅游,一切问题的核心是人的问题。
由于农村旅游缺乏执行和运作优秀的创意、策划、规范的经营管理人才,所以农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农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
浅议旅游业经济效应基本理论
![浅议旅游业经济效应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275a14d852458fb770b56a1.png)
浅议旅游业经济效应基本理论[摘要]旅游业因其产业关联度大、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就业能力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旅游业经济效应理论一、基本概念1.旅游业。
目前概括起来,旅游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的概念认为:旅游业是为了国内外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联的行业。
但这种太粗略的描述,让人很难把握究竟哪个行业属于旅游业的范畴。
狭义的概念则认为:旅游业是在旅游者和交通、住宿及其他有关单位之间联络、代购代销,通过为旅游者导游、交涉、代办手续,并通过利用本企业的交通工具、住宿设备为旅游者提供服务,从而取得报酬的行业。
旅游业概念之所以难以确定,主要是因为旅游业涉及的行业广泛。
但基本上可以分成吃、住、行、游、购、娱等几个部分。
因此,旅游业应主要包括旅游餐饮业、旅游住宿业、旅游交通通讯业、旅行社业、旅游购物经营业、旅游观赏娱乐业等几大部分。
其中,旅行社、旅游交通及旅游酒店被看作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
另外,虽然各级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组织不直接盈利,但由于它们在旅游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应纳入旅游业的构成之中。
综上所述,旅游业的定义可以做如下的描述: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2.经济效应。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的经济效应逐渐显现出来,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旅游业经济效应是指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目的地)经济的影响。
它涉及到旅游收入、旅游就业、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增长、关联企业收入、关联行业就业、目的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各个方面。
换而言之,是旅游者的消费对旅游目的地经济各种影响的总和。
二、旅游业经济效应分类1.按照产生时间。
旅游业经济效应按照其产生的时间,可分为即时经济效应和滞后经济效应。
即时经济效应随旅游收入流入旅游业内相关行业,能够在第一时间监测到。
比如景区的门票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6月
(三) 旅游乘数的类型
➢ 营业收入乘数 :是指旅游营业收入增加额与由 此导致的其他营业收入增加额之间的比率关系
➢ 政府收入乘数:是指旅游收入增加量与当地政 府收入净增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 就业乘数:是指旅游收入增加量与其所创造的 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之间的比率关系。
2. 旅游乘数
旅游乘数是用以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旅游接待地区各种经
济现象的影响程度的系数。
2009年6月
(二)旅游乘数效应的产生与传导
➢外源性旅游花费“注入”目的地经济后,有一部分将漏损 出目的地经济系统的循环,余额则在目的地经济系统中渐 次渗透,依次通过直接花费、间接花费和诱导花费发挥直 接效应、间接效应和诱导效应,刺激目的地经济发展。 ➢旅游乘数效应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44.10 5.66 5.10 0.56 1.28 13.23 64.27 2.94 30.38
48.12 6.06 5.43 0.63 1.40 15.01 70.58 3.20 31.98
54.14 6.64 5.93 0.72 1.59 17.32 79.68 3.64 35.36
58.57 6.19 5.49 0.69 1.82 16.67 83.25 4.17 39.10
中国旅游卫星账户测算(2002)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12
项目
个人旅游支出 商务/公务旅游支出 ——企业 ——政府 政府支出(1) 旅游出口 旅游消费 政府支出(2) 资本投资
41.34 5.31 4.81 0.50 1.16 12.63 60.42 2.70 26.54
2009年6月
二、旅游卫星账户
1. 旅游卫星账户的含义
是指按照国际统一国民账户的概念和分类要求,将因旅 游消费而引致的产出部分从各个旅游消费相关部门 中分离出来,在国民账户之外单独设立一个虚拟账 户,以准确测度旅游的经济影响。
2. 旅游卫星账户(TSA)的有关概念
旅游:(1)休闲旅游;(2)公务或商务旅行中的旅游
•旅游产品供求表、旅游增加值表、旅游花费表、固定资本形 成表和旅游就业表等。主要的总量指标包括:旅游业增加值 、旅游增加值和旅游GDP等。
0
Q1
Q2
旅游产品数量
2009年6月
旅游产业的生产表
2009年6月
旅游商品供应和消费表
2009年6月
需求表
2009年6月
旅游GDP表
产业
产业产 出
中间消 耗
➢ 居民收入乘数:是指旅游收入的增加额与由此 导致的某地区居民收入的比例关系。
➢ 进口额乘数:旅游收入增加量与由此导致的进 口额增加量之间的比率关系。
2009年6月
(四)影响旅游乘数效应大小的 主要因素
•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 边际进口物资倾向 • 旅游收入在经济体系中的周转次数 • 旅游收入的漏损
– 旅游经济效益的特点
• 旅游经济效益是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的统一 • 旅游经济效益的衡量标准是多方面的 • 旅游经济效益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
旅游需求
旅游商品及分类
旅游产业
2009年6月
●旅游卫星账户(TSA)的基本构成
•(1)旅游业对GDP的贡献率;(2)与其他行业(如农业、 信息产业等)相比,旅游业的总体规模;(3)旅游活动引来 的就业数量;(4)与旅游业相关的公共及私人投资额;(5 )国际旅游收入对本国平衡国际收支的贡献;(6)旅游业所 带来的财政税收。
30.24
31.72 82.30
就业(千个)
48302.00
49931.00 50486.00 51921.00
51322.60 51096.3 60355.10 2009年6月
2009年6月
第三节 旅游经济效益
• 一、旅游经济效益概述
– 旅游经济效益的含义
• 指的是人们在从事旅游经济活动中,投入与有效产 出之间的对比关系。
61.61 5.65 5.00 0.65 2.00 16.84 86.11 4,59 42.50
142.89 15.94 14.13 1.81 5.20 63.28 227.31 11.93 113.48
非旅游出口
7.82
旅游需求
97.48
旅游产业总计(直接影响)
7.90 105.49
8.45 114.22
增加值
旅游产 旅游产 出比 出 率
旅游产 旅游产 业中 业增 间消 加值 耗
1 2 3 …
旅游产 业其 他产 业总 计
2009年6月
旅游就业和雇员报酬表
产业
1 2 3 …
就业总 计
旅游产 旅游就 业比 业 率
雇员报 旅游雇 旅游雇
酬总 员报 员平
计
酬
均报
酬
旅游产业 就业总计 旅游产业占
%
2009年6月
1.引起物价上涨 2.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 3.过分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4.增加对外部经济的依赖性
2009年6月
第二节旅游经济影响衡量
一、旅游乘数效应
(一)旅游乘数的概念
1. 乘数
乘数主要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与其引起的其他经济量以
及经济总量变化的比率。
K 1
1
1 MPC MPS MPM
2009年6月
第一节 旅游经济影响分析
一、对旅游客源地的经济影响
●有助于改善客源地经济运行的质量。 对本地区经济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回笼货币、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
业发展等作用 ●当地社会分工的影响和资本流动的影响
2009年6月
二、目的地旅游经济影响
(一)积极方面的影响
1.增加外汇收入 2.加快货币同笼 3. 增加就业机会 4.带动相关产业 5.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使贫困地区脱贫 (二)消极方面的影响
第九章 旅游经济效应
•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 1. 描述旅游对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经济 影响;
– 2. 解释什么是旅游乘数,了解影响旅游乘数效 应大小的主要因素;
– 3. 熟悉旅游卫星账户的相关概念及构成情况; – 4. 理解旅游经济效益的含义、特点,分析影响
旅游经济效益的因素及评价指标。
10.81 129.49
1.15 11.12 137.67 144.32
35.24 387.96
就业(千个)
14650.50
旅游产业GDP
23.07
旅游经济总计(直接和间接影响)
14851.70 15055.20 15306.20
24.45
26.43
168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