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隐喻维度下的翻译硕士(MTI)课程设置与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的隐喻性决定了语言的多模态发展趋势势必影 响隐喻研究的发展模式。 早在 20 世纪上半叶, 现代语言 学的重要奠基人: 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 德· 索绪尔 (Ferdinand de Saussure ) 在 1916 年 的 枟 普 通 语 言 学 教 程枠 中就明确指出: “ 实际使用中的话语才是语言学真 正需要的, 从文本出发对于语言形式和结构的研究只是 权宜之计, 时空上的限制使得文本不可能总是出现在话 语发生的第一现场。” 这种对于语言系统的阐释提供了一 个全新的把握世界的方式, 同时预示了 20 世纪下半叶认 知语言学中超脱语篇研究桎梏总体把握语言研究的多模 态性, 隐喻研究也从传统的仅限于语言隐喻的修辞观走 入非语言模态 (如手势、 表情、 图画、 音乐等) 即认知 观多模态发展领域 (李毅、 石磊, 2010)。
(二) 多模态隐喻研究的维度 在阐述多模态隐喻研究的维度之前, 要首先对模态、 单模态与多模态的定义做出清晰的判定。 模态即信息交 流的渠道和媒介其中包括语言、 技术、 图像、 颜色、 音 乐等符号系统 (朱永生, 2007)。 在这其中, 单模态隐喻的定义结合引言中认知语言 学家对于隐喻的诠释及福科尔尼和特纳的合成空间理论 (顾征, 2012), 可以总结为: 始源域与目标域出现在同 一模态之中, 如在语言中、 图画中、 或电影中等; 与之 相反, 多模态隐喻定义为隐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出现在 不同的模态之中 (Forceville, 2006)。 “人们在感知世界, 认识世界, 对周围世界进行概念化的同时, 隐喻无处不 在” ( Lakeoff & Johnson, 1980), 通过单一隐喻模式或者 组合两种或更多的单一隐喻模式进行多模态隐喻式的交 流, 并且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 成为不可或缺 的交流方式。 隐喻多模态化的发展趋势, 推进着多模态隐喻研究 的系统化, 这从某种程度上勾勒了研究多模态隐喻的几 个维度, Simpson (2004) 指出, 多模态化研究主要包括 多模态化和媒介、 多模态化在教育与学术中的应用、 多 模态化在具体识读过程中的应用、 多模态化语料库的建
[收稿日期] 2013 -09 -06 [基金项目]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第二语言多模态隐喻实证研究” (TJWY12 -064) [作者简介] 白婧婷, 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翻译学; 张长颉, 中国民航大学 外国语学院讲师,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认知语言学, 商务英语; 马恒芬, 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研究 方向: 心理语言学, 英语教学。
罗马时期修辞学中关于诗学的研究, 随后经历了中世纪 至文艺复兴时代的过渡阶段, 并逐步迈入了 20 世纪上半 叶以语言学研 究 发 展 为 依 托 的 系 统 的 独 立 的 研 究 阶 段。 而西方对于人类语言的研究发展也同样经历了从古希腊 罗马时期的语法研究、 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启蒙过渡 阶段直至 20 世纪最终确定语言学为独立的研究学科的岁 月洗礼的过程。 发展历程历史性的同步从某种程度上说 明———语言天生就是具有隐喻性的。
隐喻研究发展的多模态性, 也决定了单一的本体对 于客体的认知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在认知速度与广 度上的要求, 社会对于语言类人才, 尤其是翻译人才的 需要也由单模态性走向多模态化的发展趋势。 翻译人才 的培养, 尤其是本地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催生下的翻译 硕士 ( MTI) 学科建设的根源就在于翻译本身的性质。 正如 George Lakoff 等人认为的那样 “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 产物, 是人类利用某一特定领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领域 的认知活动”, 而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所做的工作就是一 种跨域映射活动。 译者阅读的是原语文本, 通过隐喻化 活动产生译入语文本。 译者要在做隐喻化的过程中产出 译本, 并使其具有解释性和创新性 ( 张蓊荟, 2006)。 由 此可见, 翻译是一种隐喻化的活动, 其多模态化培养趋
在 枟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枠 ( Metaphors We Live by , 1980) 中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将隐喻研究从语言层面转 向了 揭 示 思 维 规 律 的 层 面; 而 传 媒 研 究 学 者 Charles Forceville 在其 枟广告中的图片隐喻枠 中从视觉层面探讨 了广告中的图片隐喻, 使得隐喻研究从此突破了文字隐 喻的限制, 跨学科多触角地将隐喻理论应用到理解和体 验视觉形象上, 通过多种渠道和模态进行信息互动, 并 开始了多模态隐喻研究的新篇章 (冯德正, 2011)。
三、 多模态隐喻维度下 MTI 翻译能力多元化 构建
(一) 翻译硕士课程设置目标定位———翻译能力多 元化
在引言中笔者提到了翻译硕士 ( MTI) 专业出现的 社会背景以及相应的人才需求种类, 即新时代本地化行 业的蓬勃发展对译者的翻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 地化行业需 要 的 是 具 备 出 色 翻 译 技 能 和 特 定 专 业 知 识, 熟练使用辅助翻译工具, 具有一定项目管理经验的实用 型翻译人才 ( 王传英, 2010 )。 针对关于翻译能力提出 的新要求, 众多新开设 MTI 专业的高校应首先对于如何 提高翻译能力, 即课程设置最终达到的目标进行清晰而 明确的定位。
2013 年第 6 期 (总第 19 期)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No畅6, 2013 Total No畅19
多模态隐喻维度下的 翻 译 硕 士 ( MTI) 课 程 设 置 与 解 析
白婧婷, 张长颉, 马恒芬
回顾引言中笔者对于翻译进行的隐喻化的定义可以 得出隐喻的多模态性也决定了翻译的多模态性。 同时翻 译的目的性与复杂性构成了翻译能力是一种独特的综合 能力, 这其中涉及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协调应用, 语言能 力只是翻译能 力 的基 础, 不 足以 概括 翻 译能 力的 构 成 (苗菊, 2007)。 翻译能力从早期单一的双语能力逐步延 伸到由多种技能机制和因素构成的复杂的有机的动态能 力综合体。 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翻译能力习得过程 和评估小组 PACET 通过大规模的翻译能力培训项目和实 证研究, 将翻译能力界定为翻译所需的内在知识和技能 体系, 并 建 立 了 一 套 翻 译 能 力 模 式 ( PACET, 2003 ) (如图 1)。
—195 —
势可见一Biblioteka Baidu。 因此本文中, 笔者将通过介绍多模态隐喻 研究的多重维度, 力求清晰地构建翻译硕士专业目标定 位、 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各个环节, 并以市场需求为 导向, 力争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高层次专业翻译人才。
二、 多模态隐喻的理论基础
(一) 隐喻研究呈多模态化发展的根源 西方世界对于隐喻的研究, 最早可追述至古希腊
(中国民航大学 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300)
[摘 要] 翻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隐喻化的活动, 伴随隐喻研究发展的多模态性, 翻译本身也呈现出 多模态发展趋势, 尤其是本地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催生下的翻译硕士 ( MTI) 学科的设立与发展, 对于译 者在翻译产业链条中多模态能力的要求可见一斑。 文章通过引入多模态隐喻研究的概念, 提出多模态性对 于译者多元能力培养的重要指示意义, 通过进一步解析国内外部分院校构建翻译硕士 ( MTI) 专业的特点 和成绩, 逐步呈现并发掘多模态化理念对于各类高校进行 MTI 学科建设在目标定位与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航 标性与创新性, 力争培养具有高校品牌专业特色的高层次翻译人才。
—196 —
立、 多模态化与类型学、 多模态化话语分析理论与实践 (吴恩梅, 2012)。
以下基于多模态隐喻研究维度, 重点剖析翻译硕士 (MTI) 译者能力多元培养模式, 在总结和梳理前人优秀 研究经验的同时, 力求发掘课程设置在多模态隐喻维度 下的教学创新点, 为培养具有各高校专业品牌特色的翻 译硕士做出自己的努力。
翻译技术 ( translationtechnologies ) 是近些年来才出 现的一个术语, Quah ( 2008: 8 -19) 认为 “ 翻译技术” 主要包括机器译 ( machine translation , MT) 、 人助机译 ( human -aided machine translation , HAMT) 、 机助人译 mchine -aided human translation , MAHT) 和本地化 ( lo- calization) ( 张霄军, 2010)。 应用于高校翻译硕士课程 设置方面, 笔者认为翻译技术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机助人译也就是计算机辅助翻译 ( computer -assist- edtranslation, CAT) ; 二是本地化产业模式教学开发。 在 翻译技术教学方面, 英国高校是居于前列的 ( 全球最大 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 SDLTrados 的总部就设在伦敦郊 区的 Maidenhead 镇)。 截至 2010 年, 在英国开设计算机 辅助翻译课程的高校有四所: 利兹大学 ( University of Leeds) 、 斯旺西大学 ( University of Swansea ) 、 伦敦帝 国学院 ( Imperial College of London ) 和诺丁汉大学 ( U- niversity of Nottingham) ( 张霄军, 2010)。 同时, 欧美其 他院校关于翻译专业方向的建设也为国内各类 MTI 院校 的发展提供了专业性的启示 (姚亚芝, 2011)。
PACET 将语言外能力、 工具能力和策略能力纳入译 者的翻译能力范畴, 对于日新月异的职业翻译时代, 尤 其是各高校确定翻译硕士课程设置目标定位具有重要的 指示意义。
图 1 翻译能力模型 (二) 教学媒介多模态———工具能力开发 进入 21 世纪以来, 伴随听觉、 视觉、 手势、 空间等 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意义的表达趋于整合性和多重性,
[关键词] 多模态隐喻; 翻译; 翻译硕士; 翻译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畅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2095 -0292 (2013) 06 -0195 -05
一、 引言
自亚里士多德时代起, 有关语言的产生、 发展及后 期演变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 修辞学、 语言学、 哲学等 层出不穷的学科纷纷延续着语言发掘的魅力 ( 李毅、 石 磊, 2010)。 同时, 语言也伴随着不同语言学流派的研究 被语言学家们重新诠释和完善着。 20 世纪上半叶, 费尔 迪南· 德· 索绪尔 ( Ferdinand de Saussure ) 对于语言的 定义开始了现代语言学研究时代, 而索绪尔的伟大之处 更在于他通过对语言系统的阐释提供了一个新的把握世 界的方式, 即 “ 世界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事物构成的, 在任何既定情境里, 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 有意义的, 它的意义事实上是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 因素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伴随计算机语言、 网络语言等 多种非文本新生语言的出现, 索绪尔的诠释从一定意义 上预示了: 语言本身正在既定情境中融入更多的其他因 素提升为多元有机体, 并呈现出多模态的发展趋势。 同 时, 语言本身的隐喻性也决定了, 对于隐喻学的研究也 由原来单模态的以文学和修辞学为基础的传统隐喻修辞 观, 转向以认知语言学为导向的思维性多模态化的认知 观。 在这种转化中, 最具代表性的有 Lakeoff & Johnson,
全球文化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显著, 由此以计算机和信 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全新的多 模态与新媒介时代 ( 葛俊丽、 罗晓燕, 2010)。 相应的, 对于翻译硕士课程的开发重点在于针对译者多元识读能 力的全面开发。 Multiliteracies 这个由新伦敦团体首创的 单词, 国内不同学者 对它的 翻 译不 尽 相 同。 胡 壮 麟 ( 2007) 称之为 “多模态识读能力” 或 “ 多元识读能力”, 他认为识读能力有两层意思, 即文化识读能力和技术识 读能力, 而后者就是多模态识读能力。 新伦敦团体针对 当今世界通信渠道的多重性和语言文化的多样性而提出 的 Multiliteracies, 笔者用来引出新媒介时代翻译硕士工具 能力开发即技术识读能力开发的趋势及必要性, 在课程 设置方面集中表现为对 “ 翻译技术” 的系统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