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概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资源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测绘xxxx

姓名:xxxx

学号: 1105xxxx

2014年6月23日至 2014年6月30日

(一) 课程设计介绍

1、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课程学习后的一个学术性实践环节,将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设计,从而加深学生对工程测量学基本理论的理解,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课程理论的综合和补充,对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课程设计的任务:

(1)课程设计安排在本课程学习结束之后的进行。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课

程范围内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3)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3、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遵守课程设计的具体项目的要求,独立完成设计内容,并按时上交设计报告。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树立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良好学风。课程设计前学生应认真复习教材有关内容和《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大纲与课程设计指导书,务必弄清基本概念和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及应注意的事项,以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二) 支漳河区段工程测量设计方案设计

1、工程概况

1.1 地理概况

测区为邯市南湖公园附近的支漳河河段,支漳河位于邯郸县东部,其最近点,在县政府驻地南偏东一公里处。测区位于东经114°17′~114°21′、北纬36°41′~36°44′。支漳河于1957年开挖,因原系漳河支流故道,故称支漳河。河水自西南流向东北,上连南湖,贯穿东湖,下接广府湿地;河道自然弯曲,河岸两旁花草盈盈,意境优雅。支漳河市内段从南湖至规划中的东湖全长为14.9公里,占地面积6000亩。“支漳河治理工程主要对该段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堤防加固、梯级拦蓄。”支漳河综合治理工程现已开工建设,届时将成为我市城市内最大最美的生态景观河流。测区位置如图1-1

1.2 气候情况

测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多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3.5℃,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2.3℃,极端最低气温-19℃,最热月份(七月)平均气温26.9℃,极端最高气温42.5℃,全年无霜期200天,年日照2557小时。邯郸6/7月份干热,最高气温一般都在35℃,8月份潮湿闷热,气温也可达35℃左右,九月秋高气爽。冬季干冷,春季多风沙天气,属于典型的大陆型季风气候。

1.3 交通状况

测区东临京珠高速南连接线,西至南湖的中华南大街,北傍张庄桥村;测区南部不远处有规划中的机场路。省级公路与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形成便利的交通网。

1.4 作业方便程度

测区距离市区比较近,进行测量工作时交通很方便。测区地势较为单一,通行便利,又区内视野开阔、地表土壤层厚且实,整体选点,布点及埋设标石方便;测区内河流为支漳河,水位较深,对我们进行测绘工作时的安全有一定的影响。

2、已有测绘成果及设计规范

2.1 已有测绘成果

(1)测区内有国家二等水准点各3个

(2)国家二等三角测量控制点各3个

2.2 设计规范

2.2.1 坐标系统及投影带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国家坐标系统

高程坐标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投影带的选择:采用高斯-克吕格3°带投影,中央子午线为114°。

2.2.2 设计规范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ZB A75001《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6)《泵站施工规范》

(7)《水闸施工规范》

3、勘查并进行导线网的设计、选点及埋石

3.1 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且宜联测2 个已知方向。

(2) 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形式。

(3) 结点间或结点与已知点间的导线段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3.2 导线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观测站(即接收天线安置点)应远离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台和高压输电线,以避免其周围磁场对GPS卫星信号的干扰。接收机天线与其距离一般不得小于200m;

(2) 观测站附近不应有大面积的水域或对电磁波反射(或吸收)强烈的物体,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3) 观测站应设在易于安置接收设备的地方,且视野开阔。在视场内周围障碍物的高度角,一般应大于10°~15°,以减弱对流层折射的影响;

(4) 观测站应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并且便于用其它测量手段联测和扩展;

(5) 对于基线较长的GPS网,还应考虑观测站附近具有良好的通讯设施(电话与电报、邮电)和电力供应,以供观测站之间的联络和设备用电;

(6) 点位选定后(包括方位点),均应按规定绘制点位注记,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点位及点位略图,点位的交通情况以及选点情况等。

3.3 埋石说明

(1)首级网(D级GPS网)建立永久性的测量标志。

(2)标石是GPS点永久性的点位标志,标石中心应嵌入中心标志,中心标志代表三角点的中心位置。

(3)建造的觇标必须标形端正,标心和圆筒应与铅垂线平行,结构牢固;内架与基板结构密合;基面平整;内外架无接触。觇标的圆筒中心、回光台中心、标石中心应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其最大偏离以标石中心的铅垂线为准,不得超过0.1m。

(4)应在橹柱的适当位置用色漆注明三角点的点名、等级、建造单位、建造年月;无外架的墩标,则用红漆写在仪器墩向南的侧面上。

(5)造标埋石时要将点之记的点位说明,标石断面图的相关高度和有关数据填注清楚。

4).标石材料:

标石应用混凝土灌制,或用相同规格的花岗石、青石等坚硬石料代替。

5).标石埋设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