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考试重点_保你不挂科

合集下载

统计会考知识点总结

统计会考知识点总结

统计会考知识点总结概率论是统计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概率论研究的是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它是统计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概率论中,需要掌握基本概念如随机事件、样本空间、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独立性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概率分布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期望、方差等。

另一个重要的统计学知识点是统计推断。

统计推断是以样本资料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在参数估计方面,需要了解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如最大似然估计、置信区间等。

在假设检验方面,需要掌握基本的假设检验方法,如单样本检验、两样本检验、方差分析等。

此外,统计学中的数据分析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部分。

在描述统计方面,需要掌握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度量方法,如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

在推断统计方面,需要了解不同类型数据的分析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此外,统计学中的抽样调查方法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抽样调查是统计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在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抽样调查方面,需要掌握抽样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知识点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统计学知识点也是需要掌握的。

比如,统计软件的使用,如SPSS、SAS、R等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调查问卷设计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等。

总之,统计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准备统计学考试时,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基本知识点,如概率论、统计推断、数据分析方法、抽样调查方法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点,才能够在统计学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数据分析和决策。

统计基础必学知识点

统计基础必学知识点

统计基础必学知识点1. 数据的分类:数据可以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是描述性的,如性别、颜色等;定量数据是可量化的,如年龄、身高等。

2. 数据的度量尺度:数据的度量尺度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名义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和比例尺度。

名义尺度是无序的分类数据,顺序尺度是具有次序关系的数据,间隔尺度是具有固定间隔的数据,比例尺度是具有固定比例关系的数据。

3. 频数与频率:频数是指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频率是指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数的比值。

4. 数据的中心趋势度量:数据的中心趋势度量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中位数是将数据按照大小排列后的中间值,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5. 数据的离散程度度量:数据的离散程度度量包括范围、方差和标准差。

范围是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方差是数据与其均值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6. 直方图和箱线图:直方图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区间划分,并统计每个区间内数据的频数或频率,在坐标系上绘制柱状图。

箱线图是通过四分位数和异常值来描绘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

7. 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用来描述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强度和方向的指标。

常用的相关系数有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8. 概率与统计分布:概率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统计分布是对数据的概率分布进行描述的函数。

常见的统计分布包括正态分布、泊松分布、二项分布等。

9. 抽样与统计推断:抽样是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研究,统计推断是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

常用的统计推断方法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10.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对统计推断的一种方法,通过构建假设、选择显著性水平和计算检验统计量,判断样本数据是否能够拒绝原假设。

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有单样本t检验、双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等。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原创整理精华,考试复习必备!)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原创整理精华,考试复习必备!)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各章节复习知识点归纳(考试复习资料精华版-根据历年考试重点以及老师画的重点原创整理)第一章总论重点在“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考点一:掌握以下四组概念(含义及举例)——肯定考一个名词解释!①总体、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②标志、标志值及分类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分类:Ⅰ按性质不同a.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一般用文字表现。

(有些品质标志虽然以数量表现,但实质表现产品质量差异。

例如产品质量的具体表现未“一等、二等、三等”。

)b.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只能用数值来表现。

Ⅱ按变异情况可变标志:当一个标志在各个总体单位表现不尽相同时称为可变标志不变标志:……都相同……不变标志。

标志值:标志的具体表现。

③变量、变量值变量:指数量标志。

变量值:指数量标志值,具有客观存在性。

④指标的含义及分类(统计)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某一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简称指标。

a.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不同:数量指标(绝对数,绝对指标,总量指标),质量指标(相对数或平均数,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b.按其作用不同: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c.按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试点指标和时期指标d.计量单位的特点: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①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②标志既有反映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也有反映总体单位品质特征;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③凡是统计指标都具有综合的性质,而标志一般不具有。

联系:①许多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得;②指标与数量标志可随统计研究目的而改变;课后习题: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是: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标志值就是标志表现。

第二章统计调查考点一:统计报表的分类①填报内容和实施范围:国家、部门和地方统计报表②调查范围:全面、非全面③报送周期长短: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④填报单位:基层、综合报表考点二:“普查”的含义普查:是普遍调查的简称。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它是一个广泛的学科领域,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在期末考试前夕,复习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你提供统计学基础知识的复习资料,帮助你更好地准备期末考试。

1. 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统计学的基础,它涉及到对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

描述性统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心趋势的测量: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中位数是一组数据的中间值,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值。

- 变异性的测量:包括范围、方差和标准差。

范围是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方差是数据偏离平均值的平方和的平均值,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 分布形状的测量:包括偏度和峰度。

偏度描述了数据的分布形状的对称性,偏度为0表示数据分布是对称的,偏度大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正偏的,偏度小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负偏的。

峰度描述了数据分布的尖峰程度,峰度大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尖峰的,峰度小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平坦的。

2. 概率基础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

在统计学中,概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用于计算和预测事件的发生概率。

以下是概率的基本概念:- 随机试验和样本空间:随机试验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的实验,样本空间是随机试验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 事件和事件的概率:事件是样本空间的子集,事件的概率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一事件发生的前提下,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两个事件是独立的,当且仅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受另一事件发生与否的影响。

- 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指随机变量所有可能取值与其对应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离散概率分布和连续概率分布。

3.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用于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的特征或进行统计推断。

以下是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参数估计:参数估计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的数值。

统计学原理考试知识点整理

统计学原理考试知识点整理

第1章绪论1、统计的含义统计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2、统计的特点P3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3、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总体与总体单位P10:总体是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总体的分类: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标志、变异与变量P10: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变异:总体单位之间品质和数量上的差异,即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

连续型变量与离散型变量联系和区别:连续型:变量值可作无限分割的变量离散型:变量值只能以整数出现的变量指标与标志P11(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区别:第一,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而标志则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第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所有指标都要用数字来回答问题,没有用文字回答问题的指标。

而标志既有反映数量也有反映品质.第2章统计调查1、统计调查的含义及其在统计工作中的地位P13含义: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地位: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一环2、统计调查的基本原则P13-14一、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二、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三、要数字与情况相结合3、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普查P14:含义:为搜集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某时某地的情况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优缺点:,适用场合:主要用于一些重要项目呢的调查,如人口普查、耕地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工业普查和库存普查等;随机抽样调查P14:含义(按随机原则(机会均等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借以推断和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方法)以及具体的抽样方法【第七章】(简单随机、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多阶段抽样)及适用场合;非随机抽样:含义(调查者有意识地或随意而非随机地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的统计方法)以及具体的抽样方法P15(重点抽样:只对总体中为数不多但影响颇大的重点单位进行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典型抽样:根据对调查对象的初步了解,有意识地从中挑选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灵活方便,反映迅速,省时省力,深入具体、任意抽样:方便抽样或随意抽样,点插着随意抽取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如市场调查,民意调查,柜台访客调查,街头路边拦人调查、配额抽样:在对总体作若干种分类和样本总容量既定的情况下,按配额(按一定要求给定的样本单位数)从总体各部分抽取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权重】)及适用场合4、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P21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就是统计调查中的总体和总体单位报告单位又叫填报单位,是指按照调查方案的要求负责向上级报送调查结果的单位5、调查误差P24:含义与分类:调查所得的统计数字与调查对象的实际数量之间的差异(数量之差),工作误差:由于调查工作中的食物所造成的的误差,代表性误差:以部分推断总体时必然存在的误差;产生原因P25;防止和减少调查误差的方法P25:一.要正确周密地制订统计调查方案二.健全原始记录,完善统计台账三.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四.要加强对统计调查资料的审核五.要科学地抽取样本和选择典型六.加强统计司法,严惩弄虚作假第3章统计整理1、统计整理的意义和程序统计整理的含义P27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各项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和汇总的工作过程。

统计学基础考试重点_保你不挂科

统计学基础考试重点_保你不挂科

基础知识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大类?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按计量尺度分时:分数数据中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顺序是可以任意改变的;顺序数据的类别之间是可以比较顺序的;数值型数据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按收集方法分时:观测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等到的;实验数据的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按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时:截面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总体是包含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

比如要检验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这一批灯泡构成的集合就是总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比如从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个,这100个灯泡就构成了一个样本。

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比如要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即为一个参数。

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比如要抽样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龄,样本中的“平均年龄”即为一个统计量。

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比如商品的销售额是不确定的,这销售额就是变量。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1、调查方案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查范围。

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要解决的是调查的内容。

2、数据的间接来源(二手数据)主要是公开出版或公开报道的数据;数据的直接来源一是调查或观察,二是实验。

3、统计调查方式:抽样调查、普查、统计报表等。

2023年中级经济师统计学基础知识重点

2023年中级经济师统计学基础知识重点

2023年中级经济师统计学基础知识重点
本文档旨在总结和概述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的统计学基础知识重点。

以下列出了一些重要的考点:
1. 数据的类型
- 定性数据:表示某种属性或特质,如性别、颜色等。

- 定量数据:表示可进行数值计量,如年龄、身高等。

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对于定性数据,可以使用调查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收集。

- 对于定量数据,可以使用实验、抽样调查等方法进行收集。

-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包括清洗、排序、划定范围等步骤。

3.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平均数:数据的平均值。

- 中位数:按照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 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 方差:数据偏离平均值的程度。

- 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

4. 概率与统计分布
- 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正态分布:又称为高斯分布,是一种常见的统计分布。

- t分布:用于小样本情况下对总体均值进行估计。

- 卡方分布:用于进行统计推断中计数数据的分析。

5. 假设检验
- 设立原假设与备择假设,通过统计方法对两者进行比较。

- 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等。

6. 回归分析
-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 常见的回归分析方法包括线性回归、多元回归等。

以上是2023年中级经济师统计学基础知识的重点内容,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统计学考试重点

统计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统计学概述一、什么是统计学1、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科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推断的科学。

2、统计的三种含义:统计工作对现象的数量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实践活动取得的说明对象某种数量特征的数据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工作与工作成果关系,三者之间是实践与理论关系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一切自然与社会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4、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指标法、统计推断法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1、古典统计学(17世纪中——18世纪中):记述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2、近代统计学(18世纪末——19世纪末):数量统计学派和社会统计学派3、现代统计学(20世纪至今)三、统计学的分类1、理论统计学:研究的内容是统计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描述统计学用图形、表格和数值方法来汇总数据的统计学。

推断统计学用样本数据对总体的某些特征进行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统计学。

2、应用统计学:研究的内容是运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统计问题第二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1、统计总体: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所形成的集合。

具有大量性、同质性和变异性等特点2、总体单位: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即每一个单位。

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总体是统计认识的对象。

总体或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成了总体单位。

3、统计总体的种类(1)有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有限的总体无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无限的总体(2)大总体小总体:指大总体的各组成部分(3)可加总体:指总体单位可以合计的总体不可加总体:指总体单位不能合计的总体二、标志与变量1、标志:指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标志的具体表现称为标志值。

(1)品质标志:是表明事物“质” 的特性的标志数量标志:是表明事物“量” 的特性的标志其中,可变的数量标志又被叫作变量统计研究是从登记标志开始,并通过对标志的综合来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因此标志是统计研究的起点。

统计学考试重点

统计学考试重点

1统计: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统计学的特点:①数量性②总体性③具体性④社会性。

3总体:统计总体,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

4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

5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6指标: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质量指标(平均成绩、劳动生产率、出生率)数量指标(人口总数、企业总数、工资总额)】7离散变量:只能取整数的变量。

8连续变量:在整数之间可插入小数的变量。

9流量:一定时期的测算亮。

10存量:一定时点上测算的量。

11调查对象:需要进行研究的总体范围,即调查总体。

12调查单位:所要研究的总体单位,即所要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

13填报单位:负责上报调查资料的单位。

14调查时间: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点或时期。

15调查期限:指调查调查工作进行的起讫时间(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整个工作所需的时间。

16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单位一一进行调查。

17非全面调查:是取被研究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18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19抽样调查:也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在全面调查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调查方法。

20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搜集统计资料的非全面调查。

21典型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

22分配数列的种类:①品质数列②变量数列(单项式数列、组距式数列)。

23组限:组距两端的数值。

(闭口组:组距的上下限都齐全、开口组:有上限缺下限或有下限缺上限)。

24组中值:各组变量范围的中间数值。

25总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也称为绝对指标或绝对数。

26相对指标:也称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此的结果。

27平均指标:指在同质总体内将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统计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统计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统计基础知识复习要点第一部分统计法基本问题一、考核内容1.统计法概述政府统计与统计法;统计法的概念和特点;统计法的表现形式;统计法的作用2.统计法的基本原则(1)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2)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3)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4)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5)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3.统计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二、考核要求1.统计法概述识记:①依法统计的必要性;②统计法律;③统计行政法规;④地方性统计法规;⑤统计行政规章。

领会:①政府统计的概念、特征、功能和任务;②统计法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统计法的基本原则领会:①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的主要内容;②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的主要内容;③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的主要内容;④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主要内容;⑤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的主要内容。

3.统计管理体制识记:①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统计调查管理一、考核内容1.统计调查的分类:(1)政府统计调查(2)民间统计调查2.统计调查项目:(1)统计调查项目的概念及分类(2)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及审批(3)编制统计调查项目的原则3.统计调查制度与统计标准(1)统计调查制度的制定(2)统计标准的概念及主要内容(3)统计标准的分类4.统计调查方法:(1)关于统计调查方法的法律规定5.统计调查证件:(1)统计调查证件管理的意义(2)统计调查证件管理的主要内容二、考核要求1.统计调查的分类识记:①政府统计调查的分类;②民间统计调查的特点;③涉外统计调查的内容。

领会:①政府统计调查的特点。

2.统计调查项目识记:①统计调查项目的概念;②国家统计调查项目;③部门统计调查项目;④地方统计调查项目;⑤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程序。

领会:①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及审批;②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及审批;③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及审批;④编制统计调查项目的原则。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重点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重点

统计基础知识1.(1)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亦称统计总体(2)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总体单位。

2、指标与标志(1).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指标还可以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量。

都能用数值表示。

如:GDP、人口数等。

(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可分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如性别、民族等;数量标志,可以数值表示,如年龄、工资等。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联系:1、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2、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总体单位基本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3.统计的工作过程划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

4.统计的认识过程是:从定性认识(统计设计)到定量认识(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统计分析)。

这种质一量一质的认识过程是统计的完整过程,虽然每个阶段有各自的独立性,但他们又是相互连接的统计过程,缺点哪个环节都会出现偏差。

1.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原始资料指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这些个体资料需要通过汇总、整理,形成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

它是统计活动所取得的初级统计资料,是原始的统计信息。

次级资料是已经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现象。

是经过加工整理的二手资料。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准确性、及时性、以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2.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调查的范围,即所要调查的总体,它是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

统计学必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必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必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描述统计学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而不涉及数据的推断。

()A. 正确B. 错误答案:B3.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

()A. 正确B. 错误答案:A4. 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量,它不能小于总体中的个体数量。

()A. 正确B. 错误答案:B5. 统计学中的参数是指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值,而统计量则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值。

()A. 正确B. 错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时间序列数据D. 空间数据答案:ABCD7.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样本的代表性?()A. 抽样方法B. 样本容量C. 总体的异质性D. 抽样误差答案:ABC8. 以下哪些统计图可以用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A. 条形图B. 直方图C. 散点图D. 箱线图答案:BCD9.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假设检验D. 方差分析答案:AB10.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A. 简单线性回归B. 多元线性回归C. 逻辑回归D. 泊松回归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统计学中的抽样调查可以完全代替全面调查。

()答案:错误12. 统计学中的相关性意味着因果关系。

()答案:错误13. 在统计学中,中位数是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中心趋势度量。

()答案:正确14. 统计学中的置信区间越宽,表示估计的精确度越高。

()答案:错误15. 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可以用来确定两个总体参数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统计学中样本与总体的关系。

答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和分析。

样本的代表性和容量直接影响统计分析的结果和推断的准确性。

统计学考试重点

统计学考试重点

精品文档统计学考试重点(是我去年考试时的,命中率百分之百)1.统计的涵义:从数量方面认识总体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或调查研究活动。

概括为: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的联系:统计工作是获取统计资料的实践活动,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

同时又服务于统计工作,统计学来源于统计实践,有用于指导统计实践,它可以使统计工作进行的更科学,得到的统计资料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3.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与规律。

4.统计的研究对象具有以下特点:①数量性②总体性③具体性。

5.统计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6.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推理法7.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确定的所研究对象的全体。

8.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或个体,是只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

9.指标是指用来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概念或名称。

10.标志根据表现形式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11.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12.指标所包含的要素有:指标名称,指标数值,时间,空间,计量单位。

13.指标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又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

14.按所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5.变量,所谓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

16.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17.数据的类型有:定性数据(由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计量形成) 。

定量数据(由定居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形成) 。

18.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内容):①确定调查的目的和任务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③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式,④确定调查时间、空间和调查期限,⑤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⑥选择调查方法精品文档19.统计数据搜集的原则:准确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完整性原则。

20.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观察法,报告法,询问法。

统计学复习重点

统计学复习重点

统计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统计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1.描述统计方法;2.推断统计方法统计数据的含义:统计数据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政治算数学派:威廉。

配第;国势学派:康令;数理统计学派:凯特勒统计数据研究的对象具备如下特点:1.数量性2.具体性3.总体性4.社会性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服务与监督基本方法:1.大量观察法 2.综合指标法 3.统计数据分组法总体:即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总体单位:形成统计数据总体的个别单位标志:表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用属性则表示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用数量表示,数量标志的具体体现:标志值指标:表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

1.按结构分后:指标名称、指标数值2.按内容分:数量指标(绝对数)、质量指标(相对数、平均数)标志与指标的联系和区别:区别:1.标志(指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而指标(指数量指标)一定经过汇总就可以获得。

2.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但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明时间、地点、范围联系:1.有些数量标志值汇总可以获得指标的数值。

既可以指总体各单位标志量的总和,也可以指总体单位数的总和2.数量标志与指标之间存在变换关系。

随着统计目的的改变,如果原来的总体单位变成了统计总体,则与之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就成了统计指标变异:就是标志在各总体单位具体表现的差异——通常意义上的变异;严苛说道,变异指品质标志的不同表现变量:指气门的数量标志。

变量的具体内容数值整体表现即为变量值(线性变量、连续变量)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为统计指标体系流量:即为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而获得的总收入或开支的总量。

就是时期指标。

存量:即某一时点上过去生产与积累起来的产品、货物、存储、资产负债的结存数。

是时点的指标。

流量之比、存量之比及流量与存量之比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

统计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统计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统计学考试知识点总结一、频数分布直方图:1.频数与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

2.频数原产表中: 运用频数原产直方图展开数据分析的时候,通常先列举它的原产表中,其中存有几个常用的公式:各组频数之和等同于样本数据总数;各组频率之和等同于1;数据总数×各组的频率=适当组的频数。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目的,是为了将频数分布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

3.频数原产直方图:(1)当收集的数据连续取值时,我们通常先将数据适当分组,然后再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2)绘制的频数原产直方图的通常步骤:①排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确认统计数据量的范围;②同意组数和组距,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应越多;③确认分点;④列于频数原产表中;⑤画频数原产直方图。

二、常见的统计图:常用的统计图存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在化解实际问题时,具体内容挑选用哪种统计图,必须依据统计图的特点和问题的建议而的定。

1.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就是用一个单位长度则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蜕变长相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出来。

条形统计图又分成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2)特点: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于比较数据间的差别;如果要表示的数据各自独立,一般要选用条形统计图。

(3)绘制方法:①为了并使图形大小适度,先必须确认横轴和纵轴的长度,图画出来横轴和纵轴;②确定单位长度,根据要表示的数据的大小和数据的种类,分别确定两个轴的单位长度,在横纵、纵轴上从零开始等距离分段;③用长短(或高低)不同的直条来表示具体的数量,直条的宽度要适当,每个直条的宽度要相等,直条之间的距离也要相等;④要注明各直条所表示的统计对象、单位和数量,写上统计图的名称、制图日期,复式条形图还要有图例。

2.折线统计图:(1)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

统计学考试重点

统计学考试重点

1统计一词通常有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统计工作是对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过程的总称 ;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即是通过统计工作所取得的各种数字资料及与之相关的其它资料的总称 ; 统计学是一门系统地论述统计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而统计工作的成果便是统计资料。

标志即指表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亦称统计指标) 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

区别: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量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标志(指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而指标 (指数量指标)一定要经过汇总才能取得。

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但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明时间、地点、范围。

联系:有些数量标志值汇总可以得到指标的数值。

既可指总体各单位标志量的总和,也可指总体单位数的总和。

数量标志与指标之间存在变换关系。

随着统计目的的改变,如果原来的总体单位变成了统计总体,则与之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就成了统计指标。

2统计调查就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向社会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

(准确性、及时性) 统计调查的设计(即统计调查方案)1.确定调查的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拟订调查提纲和制定调查表(调查项目要少而精;调查项目含义要明确;尽可能做到各个调查项目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6.选择调查方法(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网上调查法、电话调查、座谈会、个别深度访谈等方法) 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1.概念把同质总体中的具有不同特点的单位分开,从而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2.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⑴ 类型分组:揭露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反映各类型的特点。

⑵ 结构分组: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

⑶ 分析分组:研究经济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统计学复习要点

统计学复习要点

统计学复习要点第一篇:统计学复习要点第1章统计和统计数据数据类别;总体、样本;几种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第2章用图表展示数据定性数据表:频数分布表,列联表图:条形图(复式),帕累托图,饼图,环形图定量数据表:频数分布表(分组)图:直方图、茎叶图、箱线图;垂线图、误差图;散点图;雷达图,轮廓图第3章用统计量描述数据水平:均值,中位数,分位数,众数(选择原则)差异:极差,四分位差;方差,标准差,标准分数(经验法则);离散系数分布:偏态,峰态(解读)第4章概率分布重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超几何分布,正态分布(判断);t分布,卡方分布,F分布统计量分布:参数,统计量,抽样分布,中心极限定理,标准误第5章参数估计点估计:原理,缺陷区间估计:置信区间,置信度评价标准:无偏,有效,一致性单个总体参数估计待估参数均值比例方差大样本小样本大样本χ2分布σ2已知σ2已知Z分布Z分布Z分布σ2未知σ2未知Z分布t分布两个总体参数估计待估参数均值差独立大样本σ12、σ22已Z分布独立小样本正态总体σ12、σ22已知Z分布σ12=σ22t分布比例差独立大样本Z分布方差比匹配样本F分布t分布σ12、σ22未知σ12、σ22未Z分布σ12≠σ22t分布第6章假设检验原假设,备择假设;如何提假设显著性水平,P值,第一、二类错误结果表述(拒绝,不拒绝)参数检验(对照参数估计)第7章分类变量的推断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卡方独立性检验,相关性度量(3种系数)第8章方差分析与实验设计方差分析研究的问题,基本原理,基本假设方差分析表,参数估计表实验设计3种设计以及与方差分析的对应第9、10章回归分析回归的基本流程:判断有无关系、建模、检验、预测模型好坏的评判标准:判定系数,估计标准误差多元回归特有问题:调整判定系数,多重共线性(产生的问题,识别,处理),哑变量回归(系数解读)第11章时间序列时间序列的几种成分不同类型时间序列对应的预测方法:基本原理第二篇:应用统计学复习要点(09)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知道统计的三种含义及关系(P1)2、知道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的概念与特征(P5)3、知道标志与指标的含义与分类(P6)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1、知道统计调查的方式分类(P15)2、知道统计调查的方法分类(P17)3、知道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P18)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1、知道统计分组的原则与分组整理的步骤(P31)2、知道统计表的构成及设计原则(P38)3、会编制频数分布表(例3.2、计算题1和2)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测度1、知道集中趋势的含义及常用测度指标(P63)2、知道离散程度的含义及常用测度指标(P64)3、知道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与数据分布特征的关系(P70、P72)4、会计算平均数和离散系数(计算题1、2和4)第八章相关与回归分析1、知道相关关系的含义及分类(P130)2、知道相关系数的含义、性质与相关程度的划分(P135)3、知道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含义(P131)4、知道回归参数的经济意义(P138)5、能完成方差分析表并由回归分析表回答相关问题(计算题3)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1、知道时间序列的概念、分类及编制原则(P156、P157)2、知道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及不规则变动的含义(P169)3、会计算水平分析指标和速度分析指标(计算题1和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知识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大类?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按计量尺度分时:分数数据中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顺序是可以任意改变的;顺序数据的类别之间是可以比较顺序的;数值型数据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按收集方法分时:观测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等到的;实验数据的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按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时:截面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总体是包含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

比如要检验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这一批灯泡构成的集合就是总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比如从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个,这100个灯泡就构成了一个样本。

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比如要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即为一个参数。

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比如要抽样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龄,样本中的“平均年龄”即为一个统计量。

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比如商品的销售额是不确定的,这销售额就是变量。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1、调查方案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查范围。

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要解决的是调查的内容。

2、数据的间接来源(二手数据)主要是公开出版或公开报道的数据;数据的直接来源一是调查或观察,二是实验。

3、统计调查方式:抽样调查、普查、统计报表等。

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数据收集方法。

特点:经济性,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一次性全面调查。

我国进行的普查主要有人中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等。

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4、统计数据的误差通常是指统计数据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误差的主要类型有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两类。

抽样误差主要是指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无法消除);非抽样误差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理论上可以消除)5、统计数据的质量评价标准:精度,即最低的抽样误差或随机误差;准确性,即最小的非抽样误差或偏差;关联性,即满足用户决策、管理和研究的需要;及时性,即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并公布数据;一致性,即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最低成本,即在满足以上标准的前提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数据。

6、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询问调查与观察实验。

7、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调查目的即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查范围,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中的每一个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就是调查的具体内容;其它问题,即明确调查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调查时间及调查组织和实施细则。

第三章:数据整理与展示1、对于通过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应主要从完整性和准确性两个方面去审核。

2、对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主要是做分类整理,对数值型数据则主要是做分组整理。

3、数据分组的步骤:确定组数、组距,最后制成频数分布表统计分组时“上组限不在内”,相邻两组组限间断,上限值采用小数点。

组中值=(下限值+上限值)/24、频数:落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频数分布指把各个类别及落在其中的相应频数全部列出,并用表格形式表现出来;比例:某一类别数据占全部数据的比值;百分比:将对比的基数作为100而计算的比值;比率:不同类别数值的比值;分类数据的图示包括条形图和饼图。

5、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差别: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宽度则是固定的,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频率,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因此其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

其次,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

最后,条形图主要用于展示分类数据,而直方图则主要用于展示数值型数据。

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1、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一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三是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偏斜程度和峰度。

2、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及关系。

众数是一组数据分布的峰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缺点是具有不唯一性。

众数主要作为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值。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上的代表值,不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

中位数以及其他分位数主要适合于作为顺序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值。

均值是就数值型数据计算的,具有优良的数学性质,缺点是易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

均值主要适合于作为数值型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值。

关系:如果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众数、中位数和均值必定相等,即Mo=Me=xbar;如果数据是左偏分布,说明数据存在极小值,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xbar<Me<Mo;如果数据是右偏公布,说明数据存在极大值,必然拉动均值向极大值一方靠,则Mo<Me<xbar(图)3、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第一,极差、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等都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其数值的大小取决于原变量值本身水平高低的影响。

第二,它们与原变量值的计量单位相同,采用不同计量单位计量的变量值,其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也就不同。

因此,为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的测度值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

4、均值是集中趋势的最主要测度值,它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而不适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5、四分位差主要用于测度顺序数据的离散程度,数值型数据也可以计算四分位差,但不适合于分类数据。

6、方差是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方差的平方根是标准差。

方差、标准差计算公式(分组数据、未分组数据两种,自己写)样本方差和标准差计算公式(同上)7、对于分类数据,主要用异众比率来测度其离散程度;对于顺序数据,主要用四分位差来测度其离散程度;对于数值型数据,主要用方差或标准差来测度其离散程度。

8、经验法则:68%-1;95%-2;99%-3 第五章:抽样与参数估计1、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2、置信水平(P115)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1、解释相关关系的含义,并说明其特点。

相关关系是变量与变量之间存在的不确定的数量关系。

特点是:一个变量的取值不能由另一个变量唯一确定,当变量x 取某个值时,变量y 的取值可能有几个。

2、简述相关系数的取值及其意义,并说明相关程度的几种情况。

相关系数-1≤r ≤1 。

若0≤r ≤1 ,表明x 与y 之间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若-1≤r <0 ,表明x 与y 之间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若r =1,表明x 与y 之间为完全正线性相关关系;若r =-1 ,表明x 与y 之间为完全负线性相关关系。

|r |≥0.8时,可视为高度相关;0.5≤|r |<0.8时,可视为中度相关;0.3≤|r |<0.5时,视为低度相关;当|r |<0.3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极弱。

3、解释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估计的回归方程的含义回归模型是描述因变量y 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 和误差项的方程。

回归方程是描述因变量y的期望值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 的方程。

估计的回归方程是利用最小二乘法,根据样本数据求出的回归方程的估计。

4、简述参数最小二乘估计的基本原理。

xy10???这一公式的x 和y 的n 对观察值,用于描述其关系的直线有多条,用距离观测点最近的一条直线,用它来表示x 与y 之间的关系与实际数据的误差比其它任何直线都小。

根据这一思想确定直线中未知常数?和1?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即:最小nii ini ix y yy 121012)??()?(5、简述判定系数的含义和作用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称为判定系数。

它测度了回归直线对观测数据的拟合程度,它反映了在因变量y 的总变量差中由于x 与y 之间的线性关系所解释的比例。

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1、利用增长率分析时间序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首先,当时间序列中的观察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增长率;其次,在有些情况下,不能单纯就增长率论增长率,要注意增长率与绝对水平的结合分析。

第九章:指数1、什么是指数?它有哪些性质?反映复杂现象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称为指数。

性质:相对性;综合性;平均性;动态和静态兼有的特性。

2、指数有哪些类型?根据对比场合不同,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根据指数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根据编制方法的不同,总指数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根据指数反映的性质不同,分为质量指数、数量指数;根据比较时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根据计算采用权数与否,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计算题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3)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品种价格(元/斤)甲市场成交额(万元)乙市场成交量(万斤)甲乙丙 1.2 1.4 1.5 1.2 2.8 1.5 2 1 1 合计—5.54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