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设备管理程序
检验检测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
检验检测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1目的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保证检验检测设备和设施的有效运行。
2范围适用于本机构及项目室的所有检验检测设备和设施的管理。
3职责3.1计量室a.主管该要素;b.检验检测设备的配置;c.检验检测设备管理及建档;d.固定资产的组资;e.负责制定检定/校准、内部校准计划,并负责本机构的实施;f.仪器设备的报废。
3.2检测室、项目室a.提出本室的配置要求;b.本室的采购实施、验收、建档;c.本室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3.3最高管理者:审批购置计划。
4控制要点4.1检验检测设施描述用于检验检测工作正常开展的保障设施,如能源、照明、通风、设备保护等。
4.2检验检测设备与标准物质的配置a.本机构根据所开展的检验检测项目,依据有效的检验检测方法及标准、规程(包括抽样、物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要求,配置所有抽样、测量、检验检测的设备及设施;b.设备(包括用于抽样的设备)在投入服务前对其进行校准或核查,以证实其能够满足检验检测的规范、标准的要求,对检验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仪器的关键量或值制定校准计划;C.仪器设备购置具体执行《仪器设备管理程序》;d.本机构所有检验检测设备均由操作人员专人管理。
1.1.13检验检测设备与标准物质的量值溯源1.1.2 3.1本机构制定了《量值溯源管理程序》,该程序规定了用于检验检测并对检验检测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所有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如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校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技术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审核下列设备、量具、标准物质的校准及其校准状态的维护计划和程序,并对资质认定范围内的参数的量值是否达到有效溯源进行确认:a.测量参考标准以及配套的设备;b.用于测量的标准物质(参考标准);c.出具测量数据的量具、量器;d.涉及抽样有效性的设备;β.用于确保检测有效性的环境监测设备;f.保证安全的监控设备。
检验检测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检验检测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1.目的对全站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适用于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建档、使用、维护、标识、修理、报废等项管理。
3.职责3.1.技术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的购置申请、维修、停用、降级的审批,站长负责仪器设备购置、报废的批准;3.2.各分析室负责本室仪器设备购置申请、使用、日常维护以及仪器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规程的编写;3.3.设备资料管理室负责组织仪器设备的验收、标识管理及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4.程序4.1.购置4.1.1.各分析室如需购置仪器设备,应填《仪器设备申购表》,室主任签署意见后,交技术负责人审批、报站长批准。
4.1.2.对价值5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除填写《仪器设备申购表》外,分析室还应提交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各供方同类仪器设备性能及主要技术指标、质量保证能力、同类仪器设备的价格比、用户使用情况等。
4.1.3.批准后的采购内容由集团公司采购部门实施,购置合同(或其复印件)由设备资料管理室归档。
4.2.验收4.2.1.仪器设备购入后应经调试、验收合格,计量器具经计量检定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由技术负责人、仪器设备管理员会同相关分析室验收,设备管理员填写验收纪录。
验收内容包括:4.2.2.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整机完整性与外观检查,检查主机、附件与合同及装箱单是否一致,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4.2.3.根据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和相应的标准、规程、使用说明书等对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进行质量验收。
4.2.4.验收后处理1)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按本程序4.3条款建档。
2)验收不合格的仪器设备由技术负责人与供方进一步协商处理。
4.3.建档4.3.1.仪器设备管理员根据固定资产编号规则对仪器设备统一编号并登记。
4.3.2.各分析室协助仪器设备管理员做好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的整理收集工作,包括:a)申购表,购置合同及购置调研报告;b)设备及其软件的名称;c)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d)对设备符合规范的核查记录(如果适用);e)当前的位置(如果适用);f)制造商的说明书(如果有);g)所有检定/校准报告或证书;h)设备接收/启用日期和验收记录;i)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适当时);j)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记录。
检测设备管理程序
检测设备管理程序一、设备管理检测准备阶段:1.明确检测目标:确定检测的范围、内容和重点,包括设备的种类、规模、区域等。
2.制定检测方案:根据设备管理的要求和标准,制定详细的检测方案,包括检测的方法、时机和人员等。
3.组织检测团队:由专业人员组成检测团队,确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并进行充分培训和准备工作。
二、设备管理检测实施阶段:1.设备的基本信息采集:收集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设备的编号、型号、规格、数量、所在地等,为后续的检测工作提供依据。
2.设备的功能性检测:通过对设备的功能进行全面检测,验证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并进行记录和评估。
3.设备的安全性检测:对设备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包括电气安全、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等,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4.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通过对设备的质量控制系统进行检测,评估系统的合规性和有效性,以确保设备的质量可靠。
5.设备的维护管理检测:对设备的维护管理进行检测,包括维护记录、维护计划和维护措施等,评估维护管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6.设备的环境适应性检测:对设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检测,包括温度、湿度、震动等,以确保设备在各种环境下正常运行。
7.设备的备品备件管理检测:对设备的备品备件管理进行检测,包括备品备件的种类、数量、有效期等,以确保备品备件的完善性和合规性。
三、设备管理检测报告编制阶段:1.整理检测数据:将检测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以便对设备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2.编制检测报告:根据检测数据和评估结果,编制详细的检测报告,包括设备管理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及改进建议和措施等。
3.报告的审核和确认:将编制好的检测报告提交给相关人员进行审核和确认,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报告的通知和传达:将检测报告通知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和措施。
四、设备管理改进措施实施阶段:1.制定改进计划:根据检测报告的结果和建议,制定详细的改进计划,包括改进目标、措施和落实责任等。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1.目的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准等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在用仪器/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特指定本程序。
1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及辅助仪器/设备的控制。
2相关文件《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供应商评估及评价程序》;《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3定义检测仪器/设备:用于检测并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仪器/设备,如天平、ICP-OES等;辅助仪器/设备:辅助检测用的仪器/设备、或保持实验室工作环境之设施等,此类设备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如通风柜、稳压器、实验室空调等。
4职责5.1仪器使用部门负责检测仪器/设备及辅助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档案管理、校准及期间核查;5.2设备管理员负责对仪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5.3技术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停用和报废处理的审批。
6工作程序6.1仪器/设备的档案6.1.1设备管理员负责填写《仪器/设备一览表》(附件8.1);若仪器/设备状态发生变化(如新购置、停用、重新启用、报废等),应随时更新,报部门主管审批;6.1.2设备管理员负责对仪器/设备档案进行统一管理,每个主要检测仪器/设备都应建立一个独立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仪器/设备说明书、仪器/设备出厂合格证、仪器/设备验收记录等;辅助仪器/设备可根据说明书或附件内容的多少,统一建立档案,但相关内容应便于查找。
6.2仪器/设备的校准及期间核查6.2.1设备管理员根据最新的《仪器/设备一览表》,制定《仪器/设备校准计划表》(附件8.2),对所有计量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准,校准周期为一年;6.2.2所有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在发放使用前需经校准或检定合格才能投入使用,除非仪器/设备附有具可追溯性的校准证书;6.2.3所有仪器/设备及测量校准的标准,须可追溯至国家认可或国际公认的标准;6.2.4外校单位必须是一家获得CNAS认可的机构,及所提供的计量服务须可追溯至国家或国际认可标准,由行政部组织人员按照《供应商评估及评价程序》(COP-003)对外部校准机构进行评估;6.2.5凡校准或检定合格之仪器/设备必须对其进行验收,填写校准验收确认表(附件8.6)后贴上合格标识;6.2.6两次校准期间应按照《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COP-028)的要求,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期间核查,以保持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检测设备管理程序
检测设备管理程序1.0目的对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测设备(工具)进行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项目检测设备(工具)的计量管理。
3.0职责3.1 生产系统产品部负责检测设备(工具)的周期检定、校准。
3.2 使用人员负责及时交送失校和已过有效期的检测设备(工具)。
4.0工作程序4.1 检测设备的准备4.1.1 根据被测特性所要求的准确度来选择和确定检测设备(工具)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生产系统产品部负责建立《检测设备(工具)清单》,统一编号和标识。
4.1.2 检测设备(工具)的使用人员,依据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
4.1.3 当收到新设备时,生产系统产品部需验证设备的包装、合格证及检定证明等文件是否齐全,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保管部门或保管人。
4.2 检测设备(工具)的检定或校准4.2.1 本公司的监视测量设备(工具)分外校和免校两种。
4.2.2 生产系统产品部按照《检测设备(工具)清单》中的描述,为确保测量结果有效,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将需要校正的检测设备送国家计量管理机构认可的计量检定单位进行检定,生产系统产品部应保存检定合格证书或检定报告。
(新购检测设备除外)4.2.3 如果某种检测设备本公司或外部机构难以检定或校准,该检测设备的校准也可由原制造厂家进行。
4.2.4 对于开源测试工具或免费使用的测试工具,生产系统产品部应确认测试工具软件的版本号、用途、测试要求等内容是符合要求。
4.3 检测设备的标识4.3.1 检测设备的检定或校准状态应有适当的标识,包括合格、停用、仅供参考、待修复和检定不合格等。
合格标识上应列出:设备编号、有效期限、计量员签名等。
4.3.2 维修中经检定、证实为失准或准备报废等不可用的检测设备须以“停用”识别。
未经重检或获得有关领导同意前,一律不准使用。
4.3.3 凡数据只供参考且无须检定的检测设备必须贴有“仅供参考”标识作为识别,此类检测设备的测量结果只可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正式的测量数据。
检测设备管理程序
检测设备管理程序1.0目的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以确保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满足规定的要求。
2.0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检验、测量和有关试验设备(以下简称计量器具)的控制。
3.0 职责3.1 质管部负责制定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日程表”,并实施管理。
3.2 采购部负责计量器具的采购。
3.3 计量器具的使用部门按规定要求正确使用、保管和维护。
3.4 计量人员负责计量器具的管理,并按《试验室管理制度》要求对所有用于检测的计量器具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检定/校准或送外检定,确保量值统一、准确、可靠。
并负责建立管理台帐和档案,保存检定/校准记录。
3.5 制造部协助质管部检测试验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机械、电气等方面的维护。
4.0 定义4.1 A类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国家强制检定的有关人生安全、贸易结算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如CH4压力表,O2压力表,NH3压力表,兆欧表等。
● 高精度仪器。
如:电光分析天平、标准量块、表面粗糙度仪等。
● 大型测量、试验设备以及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工艺所使用的计量仪器。
如:大型试验机、三坐标测试仪、关系热处理所使用的热电偶(阻)、二次仪表等。
4.2 B类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精度较高的计量器具。
如卡尺、千分尺、百分表、角尺等。
● 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重要工艺使用的计量器具。
如部分液压表、二次仪表等。
● 精度较高的专用检具。
如:塞规、卡规、位置度检具等。
4.3 C类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精度等级较低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主要是一些电工类用表。
4.4 D类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监视类)● 精度在1.5级以上的各类仪表(国家强制检定的除外)。
● 各类设备自带的各种压力表、电压、电流表以及流量计等。
5.0 工作程序5.1 计量器具的选用和购置5.1.1 计量器具的购置或自制计划由质管部计量人员对部门需求的申请报告进行审核确认,并编制年度或临时计划交工场长批准后交相关部门采购或自制。
检测设备管理程序(流程)
物流管理
中心/PMC
部使用部 门
进行日常检查
定期校准/检定
外校
OK 标识记录
NG 暂停使用
使用
OK 维修 NG 报废
编号:COP-011 版次:L 生效日期:2010-3-13
相关 文件
质量记录
辅料采购作业指 导书
固定资产 申购单 领款购物 申请单
固定资产 申购单 领款购物 申请单
固定资产 申购单 领款购物 申请单
7 相关记录
7.1 校验证书
编号:03-344-X
7.2 检测设备台帐
编号:01-345-X
7.3 年度检测设备校准计划 编号:01-346-X
7.4 检测设备履历表
编号:01-347-X
7.5 检测设备发放记录表
编号:01-348-X
7.6 检测设备维修申请单
编号:01-385-X
7.7 领款购物申请单
辅料作业指 导书
校验证书 检测设备发 放记录表
检测设备台帐
检测设备履 历表 年度检测设 备校准计划
质量记录控 制程序
校准/检定 证书
检测设备履 历表
检测设备维 修申请单
固定资产 处理单
第6页共7页
程序文件
标题: 检测设备管理程序
8.2 “合格证”标识式样(绿色)
合格证
NO: 检定单位: 检定日期 有效期至: 检定员:
分公司仪器管理人员依据《年度检测设备校准计划》负责收集需重新检定/校准的检测设备,送认证测试部;
由认证测试部联系计量机构,统一安排各检测设备检定/校准。
5.2.2 检测设备标识
标识有以下几种:
a、合格——适用于有仪器检验规程的,经检定/校准合格的检测设备,用绿色标签;
检测中心检验检测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
检验检测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1 目的对公司检测检验工作所需的所有仪器设备的编号、标识、档案使用、保养及维修等环节实施有效控制,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正确、完好状态,以保证检测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制定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检测检验工作的仪器设备和辅助设备进行的控制和管理。
3 职责3.1 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按计划完成仪器设备的送检、校准工作,使其保持正常的状态并防止污染或性能退化。
3.2 使用科室对本室所需设备提出购置申请,行政人事部实施购置,并组织验收。
3.3 仪器责任人负责该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及操作取证的培训工作。
3.4 技术负责人对监测/检验人员进行考核并颁发仪器设备操作使用证。
3.5 分管副总经理审核校准/停用/报废的仪器设备,公司总经理审批校准/停用/报废的仪器设备,行政人事部负责已报废设备的处理。
4 程序4.1 设备管理员负责公司设备登记管理,并在每年年初进行核查登记并制定仪器设备维护计划。
4.2 用于检测(自校)并对结果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均应建立档案和随机资料,并指定设备管理员。
4.3管理员负责设备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内容包括:(1)设备情况登记表;(2)产品合格证;(3)使用说明书原件(如为外文应有译本);(4)安装、调试记录及验收过程的其他文件;(5)操作规程、自校规程、期间核查规程;(6)校准证书(或计量检定证书、测试证书、自校报告);(7)用过的《设备使用记录表》;(8)其他与该设备有关的资料。
4.4 随机资料由设备管理员建立和保管,内容包括:(1)随机资料目录;(2)设备情况登记表;(3)设备使用说明书复印件(如内容较多,可只取主要内容;如为外文可只有译本);(4)操作规程、自校规程、期间核查规程;(5)校准证书(或计量检定证书、测试证书、自校报告)复印件;(6)《设备使用记录表》;4.5 仪器设备编号方法:××/□□-×××,其中“××”代表公司的代号,“□□”代表设备的类别,“×××”代表设备的“顺序号”。
检验科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检验科仪器设备管理程序一、目的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保养,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安全使用。
二、范围检验科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保养。
三、职责(一)检验科主任负责对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授权,负责审核维修申请和报废申请,并提交给医院设备科。
(二)医院设备科负责仪器设备的配置、采购、验收、维修、报废等管理工作。
(三)仪器设备责任人负责仪器设备档案的建立,负责编写仪器作业指导书。
(四)检测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质量控制和保养,仪器设备责任人负责监督仪器的周期性保养和日常保养。
四、工作程序(一)仪器设备作业指导书仪器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参见《作业指导书的管理程序》。
建立的预防性维护要求应遵循制造商的建议。
如果制造商的操作手册或说明书便于工作人员理解,也可以直接采用。
仪器设备负责人负责仪器的定期校准和档案的建立。
检验科的事情人员应该方便地得到由制造商提供的关于设备使用及维护的最新指导书。
仪器设备义务人组织编写仪器使用、校准、质量控制和保养维护的作业指导书。
(二)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1、检验科主任对紧张仪器的使用人进行受权,并指定仪器设备义务人卖力管理。
2、仪器设备的授权使用人员必须先经过培训合格,方可上机操作。
贵重精密仪器设备的年度定期维护保养和校准活动由仪器工程师执行。
一般使用人员不得随意改变仪器的设置或参数,必要时设置权限。
任何人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
3、检测人员在使用仪器的过程中必需搜检仪器的状态和情况前提,做好质控、标本的检测、日常保养,确保仪器设备处于优秀的状态,并做好记录。
仪器的校准、失控、定期维护保养以及维修等均应记录。
4、使用人员要保持仪器设备的安全工作状态,包括检查电气安全,紧急停止装置,以及由授权人员安全操作及处置化学、放射性和生物材料。
在设备使用、修理和报废过程中,应进行消毒,注意减少环境污染,必要时使用防护用品。
5、设备发生故障后,应停止使用,做好清楚标记后妥善存放至其修复,由具备资格的人员或供应商工程师进行维修。
检验科设备管理程序
检验科设备管理程序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检验科设备的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设备的安全、有效和合规使用。
该程序适用于所有涉及检验科设备管理的人员,包括设备管理员、操作员和相关负责人。
2. 设备管理流程2.1 设备购置与验收•设备购置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和市场调研,确定所需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性能指标。
•购置设备时,应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明确设备的交付日期、保修期限和售后服务。
•设备到货后,进行验收,检查设备外观、配件和附件是否完好,并进行功能测试,确保设备符合要求。
2.2 设备标识与登记•对每台设备进行编号,并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日期、保修期限等。
•在设备上粘贴设备标识,标明设备编号和购置日期,以便于设备的追踪和管理。
2.3 设备领用与归还•设备管理员根据工作需要,将设备分配给相应的操作员,并登记设备的领用情况。
•操作员在使用设备前,应仔细阅读设备的操作手册和安全注意事项。
•使用完毕后,操作员应按要求进行设备的清洁、维护和保养,并及时归还设备。
2.4 设备维护与保养•设备管理员负责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校准和调试,保养包括更换易损件和执行预防性维护措施。
•维护与保养记录应及时更新,并做好备份,以备查阅和追溯。
2.5 设备故障与维修•操作员发现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报告。
•设备管理员负责与供应商联系,协调设备的维修事宜。
•维修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故障描述、维修过程和维修结果,并做好备份。
2.6 设备报废与处置•设备管理员负责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判断是否需要报废。
•对于需要报废的设备,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包括设备的拆解、销毁和回收。
•报废设备的相关文件和记录应保存,以备日后的审计和追溯。
3. 设备管理规范3.1 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操作前需检查设备及相关附件的完好性,并按照规定的顺序和步骤操作设备。
检测机构设备管理程序
所有用于检测、环境监测、安全监控用的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核查、维护保养、修理、降级与报废以及它们的标识和档案管理。
3.职责
3.1 检测负责人:
3.1.1提出仪器设备使用配置要求;
3.1.2组织仪器设备的验收和维护;
3.1.2组织编写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3.1.3提出降级报废的处理申请。
3.4.2发现仪器设备存在缺陷时负责组织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追溯。
3.5最高管理者审批采购计划。
3.6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程序
4.1仪器设备的配置与采购
4.1.1检测室负责人应协助技术负责人提出仪器设备的配置要求,配置应当满足承检标准和承检能力的要求。
4.1.2仪器设备管理员应根据检测室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供货厂商制定出采购计划,经检测室负责人确认后,报最高管理者批准。
(5) 目前放置位置;
(6) 接收时的状态(如:全新的,用过的,经过改装的);
(7) 制造商使用说明书;
(8) 检定/校准/验证的日期和结果以及下次检定/校准/验证的预定日期;
(9) 设备的维护计划和已进行的维护;
(10) 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的历史记录。
4.3.2对没有必要建立档案的量具、器具,仪器设备管理员应建立“量具帐目”。量具帐目应包括:
4.1.3采购的仪器设备应由检测室负责人组织验收。
4.2仪器设备的使用
4.2.1验收达到要求的仪器由设备管理员及时安排检定/校准。
4.2.2验收或检定/校准达不到要求的仪器由仪器设备管理员报设备管理部门办理包修、包换、包退。
4.2.3合格的仪器设备,由检测室负责人组织编写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运行文件,应包括:
(设备管理)计量检测设备控制程序
(设备管理)计量检测设备控制程序1. 安装和校准所有计量检测设备应该在使用前进行安装和校准。
安装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基础,环境条件,设备之间的距离及位置等因素。
校准需要按照设备所在领域的规范进行,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操作手册每种计量检测设备应该有专门的操作手册,该手册应该详细描述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维护方式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操作手册应该定期更新,以保证其始终反映设备的最新操作。
3. 操作人员的资质和培训只有资质合格的人员才能操作计量检测设备。
所有操作人员应该经过必要的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操作人员应该定期接受进一步的培训,以更新其知识和技能。
计量检测设备应该定期进行校准和检定,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应该按照设备所在领域的规范进行。
检定应该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或专业人员进行,并且应该定期进行。
5. 维护计量检测设备应该按照设备操作手册中的要求进行维护。
维护包括对设备的停机检查,定期更换维护部件,及时清理设备,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等。
6. 销售和退货在销售和退货时,计量检测设备应该确保满足客户的需求。
销售时,设备应该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验,以确保设备的性能符合客户的要求。
退货时,设备应该经过检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销售时的条件和规范。
7. 环境管理计量检测设备应该在符合环境要求的条件下运行。
设备的工作环境应该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且应该定期进行检查。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措施减少设备对环境的影响。
8. 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检测设备所产生的数据应该得到合理的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和分析应该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并且应该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
9. 安全措施计量检测设备应该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操作人员应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
设备应该符合安全标准和规范,并且应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IATF16949检测设备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为使本工厂对用于监测产品质量、产品符合性检测及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建立控制、校准和维修的程序,确保监视和测量装置在使用时,其测量的结果是有效的。
2.范围;适用于本工厂所有监视测量设备。
3.权责;3.1品质部:量测设备之列管及校验周期建立﹑校正作业之执行,校验结果之判定与标示;3.2各相关部门:仪器申请、使用、保管、维护;3.3.总经理:负责核准监测设备的申购等。
4.定义;4.1内校:利用量测仪器原供货商提供之标准仪器或可追溯国家或国际标准之仪器,校验工厂内量规仪器;4.2外校:凡本工厂无法校验之量规仪器或量校所需标准器,经由国家认可之校验部门,或量测仪器之原供货商,能提供校验报告书并可追溯国家或国际标准;4.3免校:厂内无法校验或国内机构无此项之校验技朮且不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或仅供参考使用时,即以免校验并贴“免校”标签;4.4标准件:指用于校验一般量测仪器之标准件,此标准件需追溯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5.程序:5.1量测设备请购、验收、管理:5.1.1请购:各部门依实际需求填具『请购单』,依《供应商管制程序》之采购过程执行;5.1.2验收:新品到厂,需由品质部仪校人员进行验收,依据订购之内容核对机型(包括:外观、功能、附件及其它),若不符合则退回供货商;5.1.3管理:品质部将工厂所有量测设备统一建档,登录于『监视测量设备一览表』中以方便管理作业进行。
5.2量规仪器编号使用说明:以厂内设置编号为准,仪器本身编号为辅。
5.3量测设备领用.归还、检查:5.3.1各相关部门有借用需求时,品质部应将借/领记录于『量测仪器领用/归还记录』借出,并定期作保养,使用前后负责清洁,润滑,点检,调整,长久不用时填写『量测仪器领用/归还记录』归还品管仪校室保存;5.3.2保管好仪器设备,如属个人疏失而导致仪器设备丢失损坏,应负责赔偿工厂之损失。
5.3.3借用用之仪器归还时仪校人员负责检查,如有损伤时应提报上呈。
测量与监控设备管理程序
测量与监控设备管理程序引言测量与监控设备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产生高质量的测量和监控数据,需要一个有效的设备管理程序来对测量与监控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
本文将介绍一个测量与监控设备管理程序的设计和实施。
设备管理程序的目标测量与监控设备管理程序的目标是实现对设备的有效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测量和监控数据的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1.设备入库管理: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商、购买日期等。
2.设备台账管理:建立一个设备台账,记录每台设备的具体状态和使用情况。
3.设备巡检和维护:制定巡检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4.设备校准管理:建立设备校准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并记录校准结果和过程。
5.设备报废管理:对老化和损坏的设备进行报废处理,记录设备的报废原因和日期。
6.设备维修管理:对需要维修的设备进行维修申请,记录维修过程和结果。
7.设备借还管理:对设备的借出和归还进行登记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追踪。
设计与实施设备入库管理设备入库管理是设备管理程序的第一步。
当一台新设备到达时,需要将其录入系统。
录入的信息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如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商、购买日期等。
同时,需要为设备分配唯一的设备编号,方便后续管理和查询。
设备台账管理设备台账是对每台设备进行详细记录的一个表格。
在设备台账中,可以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如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等。
同时,还可以记录设备的状态和使用情况,如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设备的位置、设备的借出情况等。
通过设备台账,可以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追踪。
设备巡检和维护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需要制定巡检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
巡检的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连接线路、传感器等是否正常。
巡检过程中,需要记录巡检结果和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护和修复。
设备校准管理设备的准确性对于测量与监控数据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IATF16949检测装备管理程序
检测装备管理程序书页码 4 / 6(2)专用计测装备:使用部门对于自己能够制作的测量装备,要设计及制订图纸,自己不能够制作的计测装备要按采购业务管理规定的内容来购买.(3)装备的标识装备担当者把装备分类为校验对象和非校验对象后,把装备的类型,固有的编号,校验周期,使用位置等记录在计测装备管理台帐上.(4)装备的标识使用部门在各装备上粘贴如下的标记进行管理(在需要检查装备校验的时候,可以通过检查标识来代替)1)装备编号赋予方式2)装备名:装备购入及标记与设置使用统一的名称3)使用部门:标识实际使用部门的名称5.2装备的履历管理品质管理从采购担当者手中获得装备Manual,并且以此为根据,制订计测装备履历卡对装备进行维护及管理.6. 装备的校验6.1品质管理考虑以下事项选定校验装备的对象.(1)以检查,测定产品的特性及试验业务所使用的测定装备为主要对象.(2)考虑有关机器的类型,安全性,正确性及其他工作条件来选定.(3)考虑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大小来选定.6.2校验计划(1)品质管理在计测装备管理台帐上制订校验周期,校验日期,下次校验日等进行校验管理.(2)在规定周期请国家性或国际性公认的机构来校验,如果公认机构的没有相关标准时候把计测装备的检验文件标准化后按其实6.3实施校验(1)校验负责人依据制订的校验计划,在下次校验日之前为了能够实施校验,从使用部门收回装备并确认计测装备的状态.(2)斟酌校验实施的日程,与外部纠正机构协议后,委托外部公认机构进行校验.(3)校验结束后从校验标签及校验机构交付的成绩书上判断校验的妥当性.(4)妥当性的判断其是否超出使用误差,判断有误差值的使用与否,要使用有误差值时,向使用部门发送校。
检测及试验设备管理程序
检测及试验设备管理程序1.引言2.制定检测及试验设备管理政策首先,制定一个明确的检测及试验设备管理政策非常重要。
该政策应该明确规定设备的购买、验收、标定、维护、保养、维修、淘汰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购买及验收在购买设备之前,应该明确需要购买的设备类型、规格和性能要求,并进行市场调研,选择优质的供应商。
购买设备时应签订明确的购买合同,并明确设备的质保期限和售后服务。
验收设备时应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性能符合要求。
4.标定和准确性验证为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定期进行设备的标定和准确性验证是必要的。
制定标定和准确性验证的程序,并指定责任人负责执行。
标定和准确性验证的频率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整。
5.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制定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并指定责任人负责执行。
维护和保养的内容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
6.设备维修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修,以恢复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制定设备维修程序,并指定责任人负责执行。
维修的内容包括故障诊断、故障排除和更换故障部件等。
7.设备淘汰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性能衰退或技术过时的情况。
及时淘汰这些设备,购买新的设备是必要的。
制定设备淘汰程序,并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更新的情况进行淘汰决策。
8.设备档案管理建立并维护设备档案是非常重要的。
设备档案应包括设备的购买证明、验收报告、标定和准确性验证记录、维护和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
制定设备档案管理程序,并指定责任人负责管理和维护设备档案。
9.设备培训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对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是必要的。
制定设备培训计划,并指定专人负责培训工作。
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的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维护和保养方法等。
10.设备安全管理设备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制定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
设备使用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使产品质量稳定,使仪器设备均有充份的管制并发挥其功用。
定期的校正与
维护,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
本公司所属之量测仪器均适用本程序。
3、定义:
校正:
对精度偏差仪器,调整至正确精度。
校验:
功能测试比对,判定符合规格否。
标准器:
俗称主规,所需维持及校正仪器之准备所使用之仪器。
4、责任:
4.1 品保单位:量测仪器之管理
4.2 使用单位:量测仪器之维护与保管
5、作业程序:
检测设备管理流程(如下表)
主管采采购单位教育训
5.1仪器请购验收
5.1.1各部门欠缺或新技术引进,汰旧换新而有需求得提出经上级同意后,开出请购单。
5.1.2购入仪器由仪校中心人员确认型式,规格精度、性能外观是否合所需合约规格,并索取出厂校验报告、操作说明书、校验方式与相关保证合约。
5.1.3入厂验收应作初校,并用计量值作成记录。
5.1.4自制或客户提供之检具,须经检验确认其有允收产品的能力。
5.2登录列管:
购入之仪器应登录编号建文件于「计量器具登记台帐」内。
新 5.2.1.5.2.2编号原则:TC- XXX
5.2.3工厂中之测量标准之主规(标准器),或本厂无法调整校正之仪器列入外校计划。
5.2.4本厂合格仪校人员可利用标准器,来校验及确认所使用之量具或量规,列入内校计划。
5.3追溯体系:
5.3.1量测仪器设备校验,基本上可分自行校验及委外校验二种。
自行校验须由校验组件追溯至认证合格之二级标准实验室,委外校验则经认证合格之二级标准实验室追溯至国家标准实验室或一级标准实
验室。
5.3.2量测仪器设备追溯体系如下:
国际标准国际度量衡局
一级标准国家标准实验室
二级标准校正实验室
工作级标准使用者实验室
5.4仪校计划与执行:
5.4.1依仪器使用频率,购入年限与维修情形订定校正周期,并视需要适当调整。
5.4.2选用标准器,精度须高于一般基测仪器一级。
5.5分发使用
5.5.1新购仪器经校验中心人员确认,汇总编号,登记于「计量器具登记台帐」后,分发至原申请单位使用,且须负责保管及维护。
5.5.2使用者于使用前应先确认,是否经过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日期内。
5.5.3使用者应依操作程序使用,避免因其使用不当,或经搬运保管储存不当,损坏设备或影响其性能与精确度。
5.6定期校正与记录
5.6.1外校
外校设备依仪校计划周期,事先排定送校日程。
5.6.1.1.
5.6.1.2校验后由本厂仪校中心人员,依教验报告作判定及记录,并贴上校验
标签。
5.6.2内校
5.6.2.1内部从事仪校之人员必须是品质部专职人员,并接受量规仪器校正训
训。
5.6.2.2内校设备依校验规范与仪器操作说明书执行。
5.6.2.3校正环境之温度必需在20℃±5℃之间,湿度控制必需在60
±15%以下
之校正室,量规仪器须存放一个小时以上。
5.6.3免校
凡未使用于质量判定之量测仪器及不影响质量机能之生产设备,均无需校验,应贴上免校标签。
5.6.4记录与卷标
5.6.4.1 仪校记录含履历,维修,校正记录,须保存至此仪器报废后六个月为
止。
5.6.4.2 若内校合格者,贴上内校合格标签。
(1)有效日期:系代表设备于所标示年度月份结束前完成校验,方得继
续使用。
(2)补正值:校验后若有偏差,且无法作校正时,所采取补正之数值或
符号。
5.6.4.3 仪器校正后,量测设备之开关或调整钮须有保护,防止人为误动调整,而影响其量测精度。
5.6.4.4 量测仪器校验完成,不合格者贴暂停使用标签,并追查不合格或损坏原因。
5.6.4.5卷标样式:
校验合格标签
检验合格检验员
日年核正日:月编号:日月年再校正日:
5.7 仪器维护
5.7.1 由使用单位负责其所使用之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
仪校中心人员负责调整校验工作。
5.7.2
5.7.3 检验量测,试验设备于搬运保存方面,须确实避免碰撞,并注意储存的环境。
5.8 异常处理
5.8.1 临时校验
5.8.1.1 仪器经搬运或保管放置过久。
5.8.1.2 仪测设备不慎跌落,碰损导致异常时。
5.8.1.3 修理后之仪测设备,须重新校验。
5.8.2 矫正措施
当发现量测设备失效或超出所要求之允收标准时,对该设备过去所量测之部品,追查评估其量测结果的有效性,如无问题,追溯至厂内即可,若可疑产品已出货时,须通知客户协调处理。
5.8.3 报废
厂内外无法校正或校正后亦不符合使用规定之仪器,填写不良
品报废单,呈核报废。
6、参考文件:
6.1 教育训练管理程序
6.2 质量记录管制程序
7、附件:
7.1 计量器具登记台帐
7.2 计量量具点检表
报废申请单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