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
盾构施工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
![盾构施工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926c226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5.png)
盾构施工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引言:盾构施工是一种地下隧道施工方法,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交通便利的需求增加,盾构施工在城市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然而,盾构施工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其中包括空气质量问题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
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必须对空气进行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进行防治。
本文将详细介绍盾构施工空气检测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措施。
一、盾构施工空气检测的重要性盾构施工现场通常是一个封闭的环境,施工人员长时间工作在其中,容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空气质量下降可能会导致施工人员出现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甚至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盾构施工现场空气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空气质量问题,对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非常重要。
二、盾构施工空气检测的方法1. 盾构施工现场空气环境的检测项目常见的盾构施工现场空气环境检测项目包括氧气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硫浓度、二氧化氮浓度、颗粒物浓度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现场空气的质量状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空气污染问题。
2. 盾构施工现场空气检测的方法盾构施工现场空气检测可以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或固定装置进行。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通常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方便携带并进行实时检测。
而固定装置则一般用于连续性监测,可以设置报警系统,及时提醒和采取相应措施。
三、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1. 盾构施工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盾构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氧化物等。
这些气体在高浓度下对人体有害,能够导致呼吸困难、眼睛刺激、肺部疾病等健康问题。
2. 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措施(1)通风换气:盾构施工现场应建立起良好的通风系统,及时将含有有毒有害气体的空气排出,保持施工现场空气的新鲜度。
(2)监测和预警:安装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装置,及时监测现场空气中的气体浓度,并设置报警系统,当气体浓度超过安全范围时即时发出警报,提醒施工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二篇)
![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adba6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16.png)
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麻地箐隧道位于___市富民县麻地箐村,为一座分离式隧道,采用单洞两车道单向行驶,___km/h行车速度,有效净宽___m,净高___m的隧道建筑限界,其左幅桩号:K14+645~K17+730,长___m,右幅桩号:K14+640~K17+770,长___m,左右幅全长___m,均为特长隧道。
隧道区内有___条断层发育,与路线斜交,较富水。
分布于隧道区段内___岩、___质灰岩及砂岩、泥岩地层中,在岩石接触带及断层破碎带附近岩石节理发育,岩溶较发育,隙裂隙水、岩溶水较富。
隧道沿___育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岩溶、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和崩塌。
二、有害气体监测隧道内若有害气体、含量高、有突出危险,如不重视,不仅将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还可能给隧道工程造成毁灭性灾害。
因此有害气体的防治是隧道施工的重点,而监测则是采取防治措施的依据。
(一)监测目的及内容1、监测目的(1)防止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超限带来危险,确保人身、机具和工程安全。
(2)根据有害气体的含量高低、浓度大小,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3)检验技术措施效果,正确指导隧道施工。
(4)为瓦斯隧道施工积累经验。
2、监测内容根据隧道有害气体的复杂性,把困扰施工的瓦斯(CH)、硫化氢(HS)、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作为主要监测对象,而把一些含量低、浓度小的有害气体作为辅助监控对象。
3、监测依据及执行标准隧道有害气体的监测以《隧道安全规程》、《公路隧道施工规范》为主要依据,并根据上述“规程、规范”要求进行有害气体监测、控制。
按照《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方法》及常规有害气体测定方法执行。
4、人员配置应成立低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机构,指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监管。
隧道作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应该接受相应的瓦斯隧道安全施工基本安全知识培训,持证上岗。
制定并落实隧道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气体检测施工方案
![气体检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aea95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d.png)
气体检测施工方案1. 引言气体检测是指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过程。
在施工现场中,存在着多种有害气体,包括但不限于有害气体、可燃气体和爆炸性气体。
这些气体对施工人员和环境产生潜在威胁,因此需要进行及时的气体检测和监测。
本文档介绍了气体检测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2. 施工前的气体检测计划在进行任何施工工作之前,应制定详细的气体检测计划。
该计划需要包括以下内容:2.1 施工现场的气体检测需求首先确定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种类和浓度。
这可以通过了解施工区域的环境和工艺过程来确定。
确定了有害气体的种类和可能的浓度范围后,可以根据相应的标准和规定,制定相应的检测要求。
2.2 气体检测方法和设备的选择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气体检测方法和设备。
常见的气体检测方法包括传感器检测、色谱分析和红外光谱等。
根据不同的有害气体种类,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2.3 气体检测的位置和频率确定气体检测的位置和频率。
检测位置应避免狭小隐蔽的区域,以确保检测结果具有代表性。
频率应根据施工工艺特点和有害气体的浓度范围来确定,以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2.4 气体检测的记录和报告建立气体检测的记录和报告机制,记录每次气体检测的结果和相关信息。
报告应包括检测日期、时间、位置、检测结果及建议措施等内容。
这些记录和报告可以用于评估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制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3. 施工中的气体检测执行施工中的气体检测应按照前述的气体检测计划进行执行。
执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3.1 检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在使用检测设备之前,应确保其校准状态良好,并进行必要的维护。
校准是指根据标准气体进行检测设备的零点和量程校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定期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其稳定性。
3.2 急性和慢性气体检测气体检测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方式。
急性检测是指对空气中的气体进行即时检测,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情况。
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
![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e02c3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8.png)
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引言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爆破、地质条件不稳定等因素,可能会产生一系列有害气体,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监测隧道中有害气体的浓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在开始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以保证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1. 气体监测设备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可靠的气体监测设备。
这些设备应该能够准确测量隧道中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并能实时反映浓度变化。
同时,这些设备应该便携、易于操作,并具备高灵敏度和快速相应的特点,以便随时监测气体浓度变化。
2. 确定监测点位置在施工前,需要对隧道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勘察,了解其地质情况、预期产生的有害气体种类以及气体可能集中的区域。
根据这些信息,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并合理布置监测设备,以便全面监测隧道中的有害气体。
3. 制定监测计划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非常重要。
该计划应包括监测的时间节点、监测频率以及监测结果的处理方式。
此外,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有害气体超标的情况。
施工阶段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
1. 严格执行施工工艺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包括采用适当的爆破方式、合理控制挖掘速度等。
通过科学的施工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有害气体的生成,并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
2. 设置通风设备在施工现场设置通风设备,保证隧道的空气流通。
通风设备应位于监测点附近,能够及时排除隧道中的有害气体,确保施工人员的呼吸空气质量。
3. 定期监测气体浓度在施工过程中,定期监测隧道中的有害气体浓度。
监测频率应根据施工情况进行调整,一旦发现有害气体超标,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通知相关人员撤离施工区域。
4. 健康管理和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和培训非常重要。
施工人员应定期接受身体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盾构施工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范本
![盾构施工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04dab8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e.png)
盾构施工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范本盾构施工是一种现代化的地下隧道施工方法,其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空气质量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问题。
本文将介绍盾构施工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范本,旨在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一、空气检测1.仪器准备空气检测仪器是进行空气质量监测的重要工具,应根据盾构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体类型选择合适的仪器。
常用的空气检测仪器有多功能气体检测仪,可监测多种气体成分;也可根据需要配备可燃气体检测仪、有毒气体检测仪等。
2.监测点的选择施工现场应选择合适的监测点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监测点应在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位置设置,如隧道开挖面、推进机后部等。
同时,还需根据施工进度和具体情况确定监测频率,保证及时获取空气质量数据。
3.监测参数空气质量监测应包括氧气浓度、可燃气体浓度和有毒气体浓度的检测。
其中,氧气浓度应保持在20.9%左右,可燃气体浓度应保持在安全范围内,有毒气体浓度应低于国家安全标准。
4.监测记录与报告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按要求形成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日期、监测地点、监测参数及其检测结果等信息。
如发现气体浓度超过安全标准或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有毒有害气体防治1.通风系统盾构施工过程中,可采用通风系统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排除。
通风系统应包括进气通风和排气通风,以确保施工区域的空气流通。
在设计通风系统时,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具体情况和气体特性确定通风量和通风口的位置。
2.工艺控制措施盾构施工中,可通过工艺控制措施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
例如,在盾构机尾部采用尾气净化装置,对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在隧道开挖面增设水雾降尘装置,减少粉尘的产生。
3.个体防护措施施工人员在进行盾构施工时,应戴好防护口罩或呼吸器,保护呼吸道免受有毒有害气体的侵害。
同时,还应配备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体防护装备,使施工人员全面保护。
4.应急预案在盾构施工中,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2024年盾构施工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3篇)
![2024年盾构施工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ad519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5.png)
2024年盾构施工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地下工程的不断发展,盾构施工在地铁、隧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盾构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污染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对施工人员和周边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因此,在盾构施工中对空气进行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2023年盾构施工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措施。
首先,针对盾构施工中的空气污染问题,我们应该建立一套全面有效的空气检测机制。
这一机制应包括监测点的设置、监测参数的确定以及监测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方面。
监测点的设置应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和环境要求进行合理布置,以确保对施工现场空气质量的全面监测。
监测参数的选择应包括常规检测指标如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同时也应考虑到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氰化物、苯等的检测。
监测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可借助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处理手段,实现实时、准确地监测和分析施工现场空气质量状况。
其次,在空气检测的基础上,我们应制定针对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措施。
盾构施工过程中,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是主要问题之一。
因此,在施工现场应该配备高效的通风设备,及时排除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减少其对施工人员的危害。
同时,还需建立完善的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服等,减少工人直接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风险。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还应严格控制燃烧过程和挖掘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通过优化工艺和降低排放浓度,达到有毒有害气体的有效防治。
此外,对于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影响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在2023年盾构施工中,我们应着力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一方面,通过加强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空气污染问题,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另一方面,我们应提倡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在设计和施工中考虑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盾构施工中应优先选择无毒、低挥发性的材料,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某隧道有害气体监测设备及检测方案高
![某隧道有害气体监测设备及检测方案高](https://img.taocdn.com/s3/m/cecb96a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9.png)
**隧道有害气体监控设计方案川煤集团装备监测二〇一六年十月隧道有害气体监控设备与监控方案一、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在生产过程中对财产与人的健康、生命造成危害的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物理、化学与生物三方面。
其中化学因素的影响危害性最大。
而有毒有害气体又是化学因素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部分。
有毒有害气体分为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两大类。
有毒气体又根据他们对人体不同的作用机理分为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和急性中毒的有机气体三大类。
窒息性气体包括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气体。
这些化合物进入机体后导致的组织细胞缺氧各不相同。
一氧化碳进入体后主要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以致使红细胞失去携氧能力,从而组织细胞得不到足够的氧气。
硫化氢进入机体后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硫化氢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结合,抑制细胞呼吸酶的活性,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硫化氢可与谷胱甘肽的巯基结合,使谷胱甘肽失活,加重了组织细胞的缺氧另外,高浓度硫化氢通过对嗅神经、呼吸道黏膜神经及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的强烈刺激,导致呼吸麻痹,甚至猝死。
二、隧道中的有害气体隧道中的常见有害气体表序号有害气体名称极限浓度1 瓦斯(CH4)1%2 一氧化碳(CO)0.0024%4 硫化氢(H2S) 0.00066%三、隧道有毒有害气体监控系统设计原则及依据本方案是于川煤装备监测组织专家在**隧道进行了检测,钻孔探及现场观测表明:在隧道各个掌子面岩石颜色逐渐变成深灰色,臭味加重,经检测该气体组成为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等有毒有害气体混合,为此我检测公司为该隧道设计本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始终遵循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及开放性原则,以满足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对监测、监控等管理信息有效获得的需要。
设计依据为《煤矿安全规程》《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备使用管理规定》《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AQ1029-2007)》四、如何选择有毒有害气体监控监控设备在我国,由于历史和认识上的原因,我们在选用各类监控设备时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具体有:A)对可燃气体的监控重于对有毒气体的监控。
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
![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8c0bb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2.png)
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一、前言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作面的切削、爆破和地质条件的不同,会释放出一些有害气体。
这些有害气体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有害气体监测措施,及时发现和判别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针对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有害气体的种类和特点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一氧化氮(NO)、二氧化硫(SO2)等。
这些气体在不同的浓度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同,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监测和评估。
1. 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具有很强的毒性。
当工人暴露在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环境中时,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导致头晕、恶心、呕吐、昏迷甚至死亡。
2. 硫化氢(H2S):硫化氢具有刺激性气味,呈酒、蛋一样的臭味。
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引起皮肤灼伤、眼睛刺激、神经毒性等疾病。
3. 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具有刺激性味道,是一种无色气体。
当工人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一氧化氮环境中时,会引起烟雾病,表现为头痛、胸闷、气喘、咳嗽等症状。
4.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
高浓度的二氧化硫会引起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刺激,严重时会导致肺水肿和严重呼吸困难。
三、隧道有害气体监测设备及使用方法为了及时监测隧道中的有害气体浓度,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需要使用专业的有害气体监测设备。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类的有害气体监测仪器,具体选择要根据隧道施工环境和有害气体的种类决定。
1. 多参数气体检测仪:多参数气体检测仪可以同时监测多种有害气体的浓度。
它具有高精度、可靠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监测复杂环境中的有毒气体。
2. 可移动式气体检测仪:可移动式气体检测仪适用于隧道施工现场的移动监测。
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的特点,方便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测。
2023年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
![2023年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0eb89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8.png)
2023年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封闭空间和机械设备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
如果没有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措施,这些有害气体可能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在隧道施工前应制定一套完善的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一、隧道有害气体的种类及危害1.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于其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会阻断氧气的输送,造成机体缺氧。
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会导致恶心、呕吐、头痛、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2. 二氧化碳: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引起呼吸困难、头痛、头晕、不安、血压升高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
3. 甲醛:是一种刺激性气体,会引起眼、鼻、咽喉的刺激和疼痛,导致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长期暴露可能导致鼻咽癌。
4. 硫化氢: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中毒甚至死亡。
5. 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长期暴露会引起头痛、头晕、疲劳、嗜睡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中毒。
二、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1. 制定监测计划:在隧道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结合地质条件和气象因素,综合评估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种类和浓度,制定监测计划。
监测计划应包括监测点位的设置、监测频次、监测方法和设备、监测人员的培训要求等。
2. 设置监测点位:根据隧道的长度、断面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设置监测点位。
一般来说,应在每个施工区域设置监测点,包括进隧道口、掘进工作面、尾追工作面等。
监测点位应覆盖整个施工过程,以实时监测有害气体的浓度。
3. 使用合适的监测设备:选择适合的有害气体监测仪器,确保其准确度和灵敏度。
一般可选用多参数有害气体监测仪,能够同时监测多种有害气体的浓度。
并根据监测需要,配备相应的气体采样装置和数据记录仪,记录监测结果。
4. 进行监测前的准备工作:在监测前,要确保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标定。
检查仪器的电源、传感器、泵等部件是否正常,检查各项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盾构施工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范文
![盾构施工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f38c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7.png)
盾构施工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范文盾构施工是一种施工方法,用于建造地下隧道。
由于盾构施工在封闭、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存在着一些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防治的问题。
本文将对盾构施工的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盾构施工的空气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空气检测可以帮助工作人员了解施工现场空气中的污染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空气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测量氧气浓度、有害气体浓度、燃气浓度等。
具体来说,空气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氧气浓度的测量。
盾构施工现场通常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氧气供应不足可能导致人员缺氧甚至窒息。
因此,必须测量施工现场的氧气浓度,保持氧气浓度在正常范围内。
根据国家标准,氧气浓度应保持在20.9%左右。
二、有害气体浓度的测量。
盾构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着一些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
这些气体在高浓度下具有毒性,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必须测量这些有害气体的浓度,确保不超过国家标准。
三、燃气浓度的测量。
盾构施工过程中常需要使用燃气设备,如焊接机、发动机等。
燃气泄漏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因此必须测量燃气浓度,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除了空气检测,盾构施工还需要进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
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通风措施。
通过增加通风设备的数量,提高通风量,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
在盾构施工现场设置通风设备,并保持设备正常运行,及时排除有害气体。
二、采取防护措施。
盾构施工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防护用品的选择应根据有毒有害气体的种类和浓度来确定。
工作人员在进行作业时,必须注意保护自己的呼吸系统和皮肤。
同时,还应设立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有毒有害气体的存在。
三、定期检测和监控。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空气进行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有毒有害气体。
监测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行,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四、加强培训和教育。
对盾构施工人员进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知识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介绍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a9c059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5.png)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简介隧道作为公路、铁路、地铁和矿山等交通或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由于其封闭空间和大量机动车辆通行,会产生大量排放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极易对隧道内的人员和机动车辆造成安全威胁。
因此,对隧道内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管理标准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包括检测频率、检测数据采集、限制和警告机制等方面。
具体实施如下:1.检测频率为了及时发现和分析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实现自动预警、紧急处理和风险评估,对隧道进行有害气体检测的频率应该符合以下要求:•隧道检测频率至少每个工作日一次。
•极端气象条件下,如下雨、下雪时,检测频率增加至每4小时一次。
•对于连续超过12小时处于高柴油机车辆通行量的隧道,检测频率应为每隔2小时检测一次。
2.检测数据采集对于对数值数据进行采集,需要注意以下方面:•检测数据应完整、准确、清晰、标准化记录,记录对应的时间、地点、检测人员、检测仪器型号、检测值等内容。
•检测数据应定期上传管理平台,方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如发现异常值,应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对数据进行排除、分析和处理,并做好记录。
3.限制和警告机制检测出有害气体超标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超过临界浓度限制,应立即减少相应车辆通行量,或对于较为严重的情况应安排车辆直接绕行。
•及时通知经营单位或管理部门,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当检测到超过预警浓度限制时,应迅速通知经营单位或管理部门进行处理和调整。
检测设备为了对隧道内的有害气体进行准确检测和分析,需要采用高性能检测设备。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1.仪器要求仪器应满足以下要求:•具有自动监测和记录数字化浓度值功能。
•可自动记录和存储检测数据、填写相关记录。
•具有远端数据传输功能,可实现远程管理和监控。
•具有较高的分辨率、灵敏度和准确性,并与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设备安装安装设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安装地点应选在汽车尾气排放处,以避免造成偏差。
隧道环境监测系统施工方案
![隧道环境监测系统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eb617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1.png)
隧道环境监测系统施工方案1. 引言隧道是现代交通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隧道的环境状况对交通运行和人员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性,监测隧道环境的变化和风险是必要的。
因此,隧道环境监测系统的建立和施工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针对隧道环境监测系统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通过该施工方案的执行,可以有效地监测隧道环境的变化和风险,保障隧道交通的安全稳定运行。
2. 设计目标本隧道环境监测系统的施工方案的设计目标如下: - 目标一:实时监测隧道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环境参数。
- 目标二:及时预警并响应紧急事态的发生。
- 目标三:完善的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以便进行隧道环境性能评估。
- 目标四:保证施工方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系统组成隧道环境监测系统由以下几个核心组件组成: 1. 传感器:安装于隧道内部的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等,用于采集环境参数数据。
2. 数据采集单元:负责与传感器连接,采集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3. 数据存储与分析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并提供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
4. 预警与响应模块:监测系统根据预设的阈值,及时发出预警并触发相应的响应措施。
5. 系统管理控制台:提供对整个监测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功能,包括系统参数配置、报警设置、数据可视化等。
4. 施工流程本文档将详细描述隧道环境监测系统的施工流程,包括系统安装、配置和测试等。
4.1 系统安装1.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确定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2.安装传感器:将传感器固定在隧道壁上,并通过电线连接至数据采集单元。
3.安装数据采集单元:将数据采集单元安装在离隧道近端的位置,并保证电源和网络连接的稳定性。
4.安装系统管理控制台:将系统管理控制台安装在需要的位置,保证其与数据采集单元网络连接畅通。
4.2 系统配置1.连接传感器:将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单元进行连接,确保数据采集单元可以正常读取传感器数据。
2024年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
![2024年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187c7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9.png)
2024年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____年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需求增加,隧道的建设工作日益频繁。
然而,在隧道建设过程中,由于挖掘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对于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非常重要。
二、隧道有害气体的分类与危害分析1. 有害气体的分类隧道中存在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氮、可燃气体等。
2. 有害气体的危害(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
当一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会引起头痛、气短、嗜睡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中毒和死亡。
(2)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高浓度的硫化氢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眼睛有刺激性,可能引起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
(3)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两性气体,具有刺激性和毒性。
高浓度的一氧化氮会导致眼结膜充血、头痛、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窒息和中毒。
(4)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存在严重的火灾和爆炸风险。
高浓度的可燃气体如果与火源接触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三、有害气体的监测方法在隧道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恰当的监测方法来及时发现有害气体的存在,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1. 定点监测法在隧道的不同位置设置有害气体监测设备,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监测数据发送给监控中心。
当监测数据超过一定阈值时,会自动进行报警,提醒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携带式监测法施工人员佩戴携带式有害气体监测仪,将其与监控中心连接,并设置阈值。
当监测仪检测到超过设定阈值的有害气体时,会发出声音和光的报警信号,提醒施工人员采取行动。
四、有害气体的防护措施除了进行及时的监测,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有害气体对施工人员的威胁。
1. 提高通风效果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增加通风设备和通风孔,提高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浓度的积累。
隧道运营阶段有害气体检测作业指导书
![隧道运营阶段有害气体检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a15eeb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14.png)
隧道运营阶段有害气体浓度检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隧道运营阶段环境中有害气体检测,检测参数有CO浓度、O2浓度、NO浓度、CO2浓度、SO2浓度、NO2浓度和硫化氢浓度等7个参数。
2 检测时标准(1)《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GBZT206-2007;(布点方式)(2)《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D70/2-02-2014;(判定依据)(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二部分:化学污染物》(GB/T 18204.2-2014);(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布点方式,频率)(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GBZ2.1-2019将于2020-04-01实施)。
(判定依据)3仪器设备4检测目的(1)检测隧道在运营过程中的有害气体浓度,评价隧道环境是否符合规范要求;(2)为隧道的使用以及运营管理提供技术准则和决策依据。
(3)明确隧道环境有害气体检测参数方法,为现场检测提供依据。
5资料收集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1应该根据业主委托的检测工作要求,了解隧道基本概况,隧道现场作业性质、作业时间、工况及车辆运行情况相关信息;2收集隧道相关资料,包括隧道施工设计图纸,通风设计说明。
6现场检测6.1检测方法6.1.1按GBZT206-2007检测时6.1.1.1检测点的确定(GBZT206-2007(9.1)P3)根据密闭空间的实际情况确定检测点的数量和位置,两个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8m。
圆柱形密闭空间水平直径在8m以内、纵向高度在8m以内,检测点距离密闭空间顶部和底部均不超过1m,设上、下组两个检测点;水平直径在8m以内,纵向高度在8m以上的密闭空间,上下两点距顶部和底部不超过1m,设上、中、下一组三个检测点。
水平直径在8m以、增设一组或多组检测点。
两个相邻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8m。
非圆柱形的密闭空间,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上述规定确定检测点。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6aca49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b.png)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1. 引言为保障隧道施工、维护和运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防备隧道有害气体事故的发生,订立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部矿山、道路、铁路、城市地铁等隧道的建设、改造、维护和运营过程中的有害气体检测工作。
2. 检测范围和标准1.隧道有害气体的检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常见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甲醛、甲苯、苯等。
2.隧道有害气体的检测必需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以下标准:–CO浓度不得超出50ppm;–CO2浓度不得超出0.5%;–SO2浓度不得超出5ppm;–NOx浓度不得超出20ppm;–其他有害气体浓度不得超出相关标准。
3. 检测设备和工具1.检测设备和工具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测和校准。
2.检测设备和工具的使用人员必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证书。
4. 检测频率和地方1.隧道施工、改造、维护和运营过程中,对隧道内各个工作区域的有害气体浓度应定期进行检测。
2.检测频率应依据工作区域的特点和有害气体的可能产生情况进行合理布置,确保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检测地方包含但不限于:进出口、主通道、工作面、工作区、临时通风设施、紧急撤离通道等。
5. 管理制度1.隧道施工、改造、维护和运营单位应建立完满的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并明确相关责任人和管理措施。
2.检测记录应详实、准确,并妥当保管,以备隧道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和查验。
3.显现异常有害气体浓度时,应立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4.隧道内有害气体浓度超出标准的,应立刻停工或撤离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6. 考核标准1.隧道施工、改造、维护和运营单位应建立有害气体检测的考核制度,以评估施工、维护和运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平。
2.考核标准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有害气体检测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害气体检测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情况;–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本领;–有害气体事故的防备和处理本领。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范文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1f1c5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d.png)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隧道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隧道内的有害气体问题却是一个极为严重和棘手的挑战。
有害气体的存在不仅会对隧道内的工作人员和车辆用户造成健康威胁,还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等严重事故。
因此,在隧道管理中建立有效的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隧道内有害气体的及时探测、预警和处理,以保障隧道内人员以及车辆的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各类隧道的管理和运营。
三、责任与义务1. 管理部门负责设立检测点、制定检测计划,并确保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
2. 隧道内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并及时上报异常情况。
3. 隧道内车辆驾驶员应配合和遵守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
四、检测设备和技术要求1. 隧道内应配备先进的有害气体检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氧气浓度、一氧化碳浓度、可燃性气体浓度等。
2. 设备应具备自动化报警功能,当有害气体浓度超过安全阈值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3. 检测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检测管理流程1. 定期检测:按照制定的检测计划,定期对隧道内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
检测频率应根据隧道的使用情况和环境要素确定。
2. 异常检测:当有害气体浓度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时,检测设备将发出警报,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如通风处理、疏散人员等。
3. 记录和报告:检测过程和数据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给相关责任部门,包括有害气体的种类、浓度变化、处理措施等。
六、应急响应和处置1. 当检测设备发出警报时,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启动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如疏散人员、通风处理等。
2. 启动应急预案后,需对隧道内的有害气体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评估,以确定有害气体的来源和扩散范围,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3. 事故结束后,应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更新和完善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
七、培训和教育1. 工作人员和驾驶员应定期接受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培训,了解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要求。
2号隧道有害气体检测安全施工专项方案
![2号隧道有害气体检测安全施工专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90b6346f1aff00bfd51e74.png)
2号隧道有害气体检测安全专项方案编制:复核:审核:1、编制依据 (2)2、编制原则 (2)3、工程概况 (3)4、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4)4.1隧道中有害气体 (4)4.2有害气体特性 (5)4。
3预防措施 (5)5、施工准备 (7)5.1人员准备 (7)5.2物资准备 (7)6、施工部署 (10)6。
1隧道施工用电 (11)6。
2装渣与运输 (18)6。
3装渣作业 (20)6。
4运输 (21)6.5隧道通风 (23)6.6爆破 (28)7、有害气体检测方案 (30)7.1监控要求 (30)7。
2监控方案总述 (31)7.3有害气体自动检测监控系统管理 (31)7.4人工检测 (32)8、施工控制 (33)8。
1防治措施 (33)8.2对爆炸事故的控制 (35)8。
3对有害气体突出事故的控制 (37)9、应急预案及处置措施 (39)2号隧道有害气体检测安全专项方案1、编制依据⑴国家高速公路网G85渝昆高速云南省麻柳湾至昭通段高速公路第6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⑵国家高速公路网G85渝昆高速云南省麻柳湾至昭通段高速公路第6合同段《合同设计文件》;⑶现行国家及公路工程行业施工技术规范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⑷《云南省公路建设项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安全管理办法》;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⑹我单位近年来铁路、高速公路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
2、编制原则1、严格按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目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建设单位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证.2、按照设计图纸,认真阅读和核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满足设计标准和设计要求。
3、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严格按照公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和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上级单位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程办事。
盾构施工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3篇)
![盾构施工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5646f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9.png)
盾构施工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盾构施工是一种先进的地下工程施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地下隧道和地下管廊的建设。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由于掘进面和施工环境的限制,空气质量可能会受到一系列有毒有害气体的影响。
因此,在盾构施工中,盾构空气质量的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至关重要。
在盾构施工中,空气质量的检测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对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是否超标。
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气体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如果浓度超过一定限值,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及时的空气质量检测可以有效预防职工因空气质量问题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针对盾构施工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根据盾构施工环境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例如,在排除有毒有害气体的来源时,可以采用通风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通风换气,并保持空气流动。
在选择通风设备时,应根据施工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通风方法,如机械通风、自然通风等。
其次,还可以通过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来防治。
例如,对于常见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采用密闭施工、采用防爆设施等措施,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和排放。
此外,还可以通过安装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及时监测和报警,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除了上述防治措施外,还可以在盾构施工前对施工环境进行预处理,预防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
例如,在施工前,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彻底的清理,确保没有污染物的存在。
此外,还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盾构机型和施工工艺,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
例如,在设计盾构机时,可以考虑加装气体处理设备,对有害气体进行处理和吸收,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释放。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调整盾构机掘进速度、卸土方式等施工参数,控制盾构施工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
综上所述,盾构施工空气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对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BH-09060( 管理资料)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Construction safety scheme of tunnel harmful gas monitoring隧道有害气体监测施工安全方案说明:施工方案是根据一个施工项目制定的实施方案;是根据项目确定的,有些项目简单、工期短就不需要制订复杂的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麻地箐隧道位于昆明市富民县麻地箐村,为一座分离式隧道,采用单洞两车道单向行驶,80km/h行车速度,有效净宽10.25m,净高5m的隧道建筑限界,其左幅桩号:K14+645~K17+730,长3085m,右幅桩号:K14+640~K17+770,长3130m,左右幅全长6215m,均为特长隧道。
隧道区内有5条断层发育,与路线斜交,较富水。
分布于隧道区段内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砂岩、泥岩地层中,在岩石接触带及断层破碎带附近岩石节理发育,岩溶较发育,隙裂隙水、岩溶水较富。
隧道沿线发育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岩溶、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和崩塌。
二、有害气体监测隧道内若有害气体、含量高、有突出危险,如不重视,不仅将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还可能给隧道工程造成毁灭性灾害。
因此有害气体的防治是隧道施工的重点,而监测则是采取防治措施的依据。
(一)监测目的及内容1、监测目的(1)防止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超限带来危险,确保人身、机具和工程安全。
(2)根据有害气体的含量高低、浓度大小,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3)检验技术措施效果,正确指导隧道施工。
(4)为瓦斯隧道施工积累经验。
2、监测内容根据隧道有害气体的复杂性,把困扰施工的瓦斯(CH)、硫化氢(HS)、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作为主要监测对象,而把一些含量低、浓度小的有害气体作为辅助监控对象。
3、监测依据及执行标准隧道有害气体的监测以《隧道安全规程》、《公路隧道施工规范》为主要依据,并根据上述“规程、规范”要求进行有害气体监测、控制。
按照《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方法》及常规有害气体测定方法执行。
4、人员配置应成立低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机构,指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监管。
隧道作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应该接受相应的瓦斯隧道安全施工基本安全知识培训,持证上岗。
制定并落实隧道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用火安全制度,不得在隧道内抽烟、携带火种等,加强用电安全管理,提供电力安全防范等级。
施工管理部门应定期(每周一次)和不定期对隧道安全施工进行检查,及时处理暴露的安全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隧道施工任务安全顺利完成。
5、瓦斯检测成立专业瓦斯检测组,瓦检组由4人组成,所有瓦检人员均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4人分成2组24小时值班,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保证瓦检仪的精确度,一切情况直接向瓦斯检测组领导汇报。
对存有瓦斯的隧道,所有管理人员进洞检查要携带便携式瓦检仪,所有施工人员应经常注意洞内固定瓦检仪位置、瓦斯浓度情况,以此形成所有洞内施工人员全员监测有害气体的局面。
6、监测数据整理分析瓦检员在洞内检测的同时,做好各种有害气体浓度变化的记录,并及时汇总到组织指挥系统。
掌子面拱部的CH浓度均超过了标准中许可的浓度,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予以降低;通风后再行检测,CH的浓度降低到1.0(%)及以下方可继续施工,以保证施工安全。
可见对有害气体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是指导隧道施工、协调各工序间关系、确保施工安全、有序的重要环节。
其他有害气体的监测、控制与CH基本相同。
7、有害气体测定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使用测定仪器,要熟读使用说明书;(2)测定前一定要检查仪器有无故障;(3)要考虑送风或压气的影响,选择合适地点进行测定;(4)测定结果有疑问时应重新测定;(5)测定结果应按测定表要求进行填写,并正确的向负责人报告,同时接受其指示。
三、有害气体监测管理(一)培训专职瓦检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取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所有进洞施工人员都要经过瓦斯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进洞施工。
(二)监测瓦斯工区每班检查三次,每隔100m量测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测五个点:即拱顶、两侧拱腰处和两侧墙脚处,掌子面处应多测几点。
对断层或含煤层地段和高含气段地层,实行重点监测,增加监测断面的密度重点监测的风流和场地包括:开挖面回风流、放炮地点附近20m以内的风流、局部坍方冒顶处、各种作业台车和机械附近20m处以及隧道顶部局部凹陷有害气体易于聚集处等;地质破碎带处应及时检查。
(三)管理措施(1)瓦检仪器专人保管、充电,应随时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按各种仪器说明书要求,定期送检查站鉴定,日常每3天校正一次。
(2)坚持“一炮三检制”,即装药前、爆破前、爆破后,均应进行检测。
(3)每个检测点应设置明显的记录牌,每次检测应及时填写在瓦斯记录本上,并定期逐级上报。
四、有害气体综合治理目前对隧道内有害气体的综合治理,主要是采用超前探测、排放、通风、防护、注浆止气及气密性混凝土封闭等方法。
(一)超前探测、排放利用防爆地质雷达对开挖面至前方60m范围进行超前探测,了解其地层构造、含气状况,对探测出的裂隙发育、连通性好的含气层或较大的气囊,用ZY一150型钻机进行超前钻探,对有害气体进行判断,并通过钻孔排放有害气体。
在每个开挖循环作业之前,加强局部钻孔以便对开挖面前方5m范围进行探测,判断是否有有害气体逸出。
超前钻孔的位置可根据岩层产状确定;采用5m超前钻探工艺,避免了钻机的频繁移动,不中断隧道的正常掘进。
超前探孔还可兼做炮眼,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功效。
(二)通风通风是降低有害气体浓度、防止有害气体积聚的最有效手段;通风可以不断向洞内送人新鲜空气,排出有害气体和降低粉尘浓度,从而改善洞内施工环境,确保洞内施工安全和人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
1、通风标准根据经验及安全规范要求,通风量至少应满足以下要求:(1)洞内空气含氧量不得少于20%,并保证洞内施工人员每人每分钟能获得4m的新鲜空气。
(2)粉尘允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必须控制在2mg以下。
(3)洞内最小风速:口=0.25(·n/s)。
2、通风方式隧道断面大,所需风量较大,施工中的调整布置、合理匹配、防漏阻降均是通风的技术关键。
采用压人式通风。
随着隧道洞身的不断延伸,分阶段采用不同的通风方法。
管路压入式通风;施工进入洞内1000m以上时,根据通风需求采用二台风机二道管路压入式通风,以满足施工要求。
在施工实践中发现,由于衬砌台车阻挡,大量烟尘聚集在衬砌台车内,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衬砌台车架空处安装一台28kW防爆小通风机并安装4.40cm软通风管(5Om),以形成局部通风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
3、防护(1)隧道内机电设备均采用防爆型,在有害气体含量高地段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携带个体自救器。
爆破采用安全炸药以及非电毫秒起爆系统和电雷管引爆,洞内人员全部撤离,再起爆。
通风后,先由救护人员带灭火器、自救器及检测仪进入工作面,经检查无燃烧、无有害气体涌出后再供电,待检测各种有害气体浓度降至安全标准以下后,才能开始出碴作业。
(2)因隧道断面大,在有害气体含量高的地段,开挖前采取超前注浆封闭,且开挖后均喷射混凝土,因此瓦斯渗出量较小。
一般开挖、打眼、放炮时可能瓦斯渗出量较大,因此,洞内任何一处瓦斯浓度超过1%时,则洞内必须停止施工,人员撤出。
(3)洞内不能停止通风,必须有备用电源。
五、瓦斯的防治(1)保证洞内有足够的风量和风速。
洞内设双机双管路通风,供电采用双回路电源。
施工期间连续通风,瓦斯地段的风速最小不低于1m/s,最大不超过6.0m/s。
(2)机电配置。
在瓦斯施工地段,所有机电设备配备防爆型。
洞内各种机电设备严禁接零,严禁带电检修。
(3)爆破使用毫秒雷管和炸药。
毫秒电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超过130ms,施工爆破另做特殊设计。
工作面瓦斯浓度超过1%时禁止放炮。
放炮时工作面内全部停电,洞内全部人员撤至洞外。
(4)爆破后,施工支护及时施作。
衬砌根据设计按耐腐蚀混凝土灌注,抗渗不小于P9,衬砌紧跟开挖面,以便及时封闭瓦斯逸出。
(5)瓦斯浓度超过规定值,要进行瓦斯排放,排放前按照双通道回流抽压排放措施,有步骤地组织排放。
六、进行职工安全教育及上岗培训:(1)凡从事瓦斯隧道工作的干部、工人都必须进行瓦斯的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发给《安全工作合格证》。
未经培训未取得合格证人员,班干部不许指挥生产,工人不准上岗作业;(2)电工、爆破工、瓦斯检测人员,电器设备防爆检查员及仪器、仪表校正人员和突出措施效果检查人员等特别作业人员,必须经地方劳动局等有关部门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准上岗。
”(3)调换工种人员及参与技术革新的有关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4)结合开挖施工和安全教育,每到工序前,必须对干部工人进行防突防爆教育,工程队每周安全检查进行周安全教育,组织学习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提高防止事故的能力。
七、施工时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和其它安全劳动防护用品。
检测人员应随时观察检测区域的围岩变化,发现异常现象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
(2)全员重视、合理投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把有害气体监测放在第一位,把通风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在“人、财、物”上优先保证,牢固树立“防有害气体灾害大于一切”的思想,当施工进度与有害气体监测及防治相矛盾时,以“宁停三天,不抢一秒”作为处理问题的准则。
(3)建立完善的各种有害气体监测和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结合隧道实际情况,制定各种隧道有害气体监测与综合治理技术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并严格执行,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4)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安全工作只有100%和0两种结果,因此,提高洞内每一个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安全的前提。
除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还要经常在各种大、小会议上提安全、讲安全,做到警钟长鸣,甚至举行专题知识竞赛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使每一个施工人员头脑中随时都有安全这根弦,树立“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无事”的观念。
(5)综合治理见成效瓦斯隧道安全施工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哪一个施工环节能够完全保证的,它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只有进行全时效、全方位综合治理,采取一切有效的管理、技术措施,消灭一切安全隐患,才能保证安全。
对于有害气体监测,要狠抓制度落实,明确每班瓦检员的检查地点、时间。
(6)施工中为了确保安全卫生的作业环境,必须高度重视作业环境;必须将因钻孔、爆破、装渣、喷射所产生的粉尘,爆破后产生的有害气体、机械排放烟尘、废气、围岩中发生的可燃性气体、有害瓦斯、缺氧空气等除去,就必须采用必要的措施,给施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