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电子书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电子书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电子书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进行梳理和安排的过程,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本电子书将介绍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工作。

一、教学设计原理1. 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学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进行调整和优化。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方式、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2. 考虑知识结构和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合理的教学设计应该包含逐步深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扎实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3.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性。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4. 体现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教学设计应该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设计方法1. 任务型教学设计任务型教学设计以学生的任务为中心,设置不同的任务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该清楚说明任务目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最终达到任务完成的目标。

2. 分层次教学设计分层次教学设计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和资源,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宜的学习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教学、个性化教学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 情境教学设计情境教学设计是指将学习任务设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

情境教学设计可以增强学习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合作教学设计合作教学设计是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相互借鉴、相互支持,分享知识和经验,提高学习效果和合作能力。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谢幼如.doc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谢幼如.doc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谢幼如教学设计原理方法谢幼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原理与应用数学的原理的教学设计篇一:课堂教学设计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现代教育学发展非常重视教学设计(ISD)。

国外的教学设计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我国的教学设计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步。

★教学设计的要点如下:◎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以评价反馈为途径检验计划实施的效果,不断修订完善计划。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系统科学理论;◇教学、学习理论(基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教育传播理论。

★几种著名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型:Ω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可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根据学习过程中包含多个内部心理加工环节,加涅推断教学过程由九个教学事件构成,即:引起注意、告诉学习者目标、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知识、诱导学习表现、提供反馈、评价表现、促进记忆和迁移。

加涅特别指出,并非在每一堂课中都要提供全部教学事件。

Ω瑞奇鲁斯的细化理论(ET)ET是关于教学内容的宏观展开,可用来指导学科知识内容的组织和知识点顺序的安排。

Ω梅里尔的成分显示理论(CDT)CDT考虑教学组织的微策略,每个概念或原理具体的教学方法,他们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设计理念。

Ω肯普的教学设计模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教促进和实现学生“刺激-反映”的联结。

Ω史密斯-雷根的教学系统设计论及模型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把教学设计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教学管理策略。

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设计重点应放到学习环境的设计。

学习环境的设计包括:问题、相关的实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社会背景支持等六个部分;以问题为核心。

Ω巴纳斯的宏观教学设计论Ω迪克、凯利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型(标准系统观)Ω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一、解读新课标:重构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复习提纲-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复习提纲-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复习提纲(20XX年6月)|一、教学设计概述1、教学设计的定义是什么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2、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系统科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3、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哪些1、分析教学目标2、确定教学策略3、进行教学评价4、教学设计应用在哪些领域试举例说明。

?教学类型(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设计1、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 1、多媒体(网络)课件2、基于局域网的网络教学 2、专题学习网站3、广播电视远程教学3、网络课程4、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 4、专业资源库二、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目标的定义是什么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是教学设计和课程设计的基础,是学习者在教学活动实施中应达到的学习结果。

|2、教学目标分类的代表性理论有哪些3、教学目标分析方法有哪些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教学目标的分析方法:(1)分析教学内容(2)分解目标层次(3)表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一)行为目标的ABCD表述法对象(audition)、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s)、标准(degree) Ex:(“给予20个要填写形容词的未完成的句子,学生能在15分钟内分别写出形容词以完成句子”)(二)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法(三)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法4、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哪几类事实、概念、技能、原理、问题解决5、教学内容分析方法有哪些教学内容分析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教学内容分析的关键:"知识点的分析:①依据知识点的内容属性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②依据知识点的教学需要考虑媒体的选择和使用③依据知识点与知识点的关系和联系形成知识结构④以知识点为单位检测教学目标6、如何理解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二维层次模型的内涵,能结合具体问题分析理解。

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原理

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原理

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原理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和促进学生学习而制定的教学计划。

而要制定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有几个基本原理是需要遵循的。

本文将介绍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原理。

第一个基本原理是明确学习目标。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首先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它决定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第二个基本原理是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

这意味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通过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个基本原理是激发学生参与。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

激发学生的参与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师还可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四个基本原理是反馈与评价。

反馈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及时地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教师还应该向学生提供积极的激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

通过反馈与评价,教师可以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原理是明确学习目标、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参与以及反馈与评价。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根据这些原理,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反思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教学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教学设计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原理和方法,合理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文将介绍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设计的原理1. 目标导向原理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导向,明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水平,制定符合其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过程中紧密关联学生的需求。

2. 逐步深入原理教学设计应该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地分解教学内容,并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知识。

3. 情感因素原理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情感状态。

4. 教学手段多样性原理教学设计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如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设计的方法1. 前瞻性分析法前瞻性分析法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系统分析和设计教学活动的方法。

教师需要先预测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2. 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

教师需要设定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中主动学习和探究,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促进学习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讨论、角色扮演等合作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 情景导入法情景导入法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和好奇心,启发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的原理

教学设计的原理

教学设计的原理教学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所制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案。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的原理包括透明度原理、因式原理、启发原理和建构原理。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这四个原理及其应用。

透明度原理是指教学设计应该清晰透明,让学生明白教学的目的、要求和过程。

教师在制定教学设计时,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并将其清晰地传达给学生。

同时,教师还应该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教学的要求和期望。

透明度原理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式原理是指教学设计应该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因素。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学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调整。

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

因式原理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启发原理是指教学设计应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制定教学设计时,应该注重提问和引导,让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有趣的教学材料、设计问题解决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启发原理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建构原理是指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

教学不应该简单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通过互动和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师在制定教学设计时,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角色扮演活动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此外,教师还应该提供学习资源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建构原理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的原理包括透明度原理、因式原理、启发原理和建构原理。

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教师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教学设计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安排和组织。

它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本文将探讨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

一、教学设计的原理1. 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核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参与。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个性化、全面发展。

2. 目标导向的原则教学设计应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来组织教学活动。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渐进式的原则教学设计应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内容,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4. 多样化的原则教学设计应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运用,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计的方法1. 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调整。

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以提高教学效果。

2. 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分析的结果,教师可以设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同时与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相契合。

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指导教学过程,同时便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并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4. 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合理设置教学活动和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教学活动可以包括小组讨论、实践操作、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设计原理

教学设计原理
3.教师要为概念和规则向技能转化创设一 定的练习和变式练习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比性 阅读分析实现“举三反一”;提供一些思考题 和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概念和规则 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举一反三”。对于学生 的练习结果,教师要通过口头或书面进行评价, 以提供适当的反馈。
教学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
教学目标是教师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评价的依据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导向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可以用问题的形式呈现)
根据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教学的原则
要首先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然后再根据 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确定相应的 教学方法。
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原则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状 态,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保证。
(钱梦龙对慢班学生作文学习的自信心培养)
充分利用工作记忆容量原则
工作记忆:又叫短时记忆,信息储存的时间不 超过一分钟。
长时记忆:工作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编码 等加工活动之后,被储存进学习者的记忆中长 期保存,形成长时记忆。
工作记忆的容量:7+/-2个组块
(组块是组织在一起做为一个整体的信息单元:如数字、字母、单词、句子、图片)
充分利用工作记忆容量原则
一、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
教师应当问自己:“在学习结束后,学生能做哪些在学习之前不能做的事情?”
1.教学目标规定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是预期经过教学后学生 能够表现出来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可与学习目标等同)
2.教学目标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 3.教学目标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发展的结果。 4.教学目标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学习结果。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1. 教学设计的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

(2)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原则: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的和重点。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原则: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学生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5)评价方式多样化原则: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以多元化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教学设计的方法
(1)问题导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积极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案例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4)合作式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团队意识。

(5)情景式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和模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的效果。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一、教学设计原理1.1 教学目标原则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学目标,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能够获得最大化的收益。

1.2 教材选择原则教材选择应该与教学目标相适应,要考虑到课程内容、难度和可操作性等因素,从而选出最合适的教材。

1.3 教学方法原则不同的课程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灵活运用。

1.4 学生特点原则要根据不同年龄段、性别、文化背景等因素考虑到学生特点,制定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适时调整。

二、教学设计方法2.1 课程分析法通过对课程内容和目标进行分析,确定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2.2 学情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以便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

2.3 教学评估法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估,了解教学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2.4 反思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提高。

三、课堂教学设计3.1 整体规划确定本节课的主题、目标和重点,在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3.2 课前预热通过提问、讲述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思考。

3.3 知识讲解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适当的讲解方式,将所需知识传达给学生。

3.4 互动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强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3.5 总结回顾在本节课结束前进行总结回顾,并强化重点难点知识点,以便巩固所掌握的知识。

四、实践教学设计4.1 实践环节规划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和目标,确定实践环节的具体内容和安排。

4.2 实践指导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导,并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实践任务。

4.3 实践总结在实践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总结回顾,并评估实践效果,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3.开发(development) (1)确定学习活动与材料的类型。 (2)起草学习材料或者学习活动。 (3)在目的受众中进行材料与活动的试用。 (4)修改、精练、生产材料与活动。 (5)开发教师培训或附加材料。
4.实施(implenmentation) (1)购买材料以便为教师或学生采用。 (2)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与支持。
2. 教学理论
➢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由于理论观点和各自强调的重点不尽相同,各种 心理学流派对教学的影响也不一样,并形成了各自相 适应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对现实的教 学设计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教学设计从其指导思 想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学习者的分析,从 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具 体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到教学评价都从各种教学理 论中汲取精华,综合运用而保证设计过程的成功。
5.评价(evaluation) (1)实施学生评价计划。 (2)实施教学评价计划。 (3)实施教程维护与修改计划。
2、迪克—凯瑞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评价 需要 以确 定目 标
进行 教学 分析
分析 学习 者和 背景
编写 绩效 目标
开发 评价 工具
修改教学
开发 教学 策略
开发和 选择教 学材料
设计和 进行教 学的形 成性评 价
(二)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学习理论 2、教学理论 3、系统科学 4、义学习理论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虽然每一种学习理论都有所侧重,但总体而 言,认知和环境是它们所共同关心的。事实上, 任何学习其实都包含着三个基本维度,即内容、 动机和交互。其中前两者主要影响着学习的认知 和获得过程,而后者主要影响着学习个体与环境 间的交互过程,尤其是社会维度。要想对学习情 境有一个充分的理解或分析,就必须同时考虑到 这三个维度。

教学设计的原理

教学设计的原理

教学设计的原理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过程。

它是教学的计划和组织,旨在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以下是教学设计的几个原理:
1. 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和特点。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

2. 结构合理:教学设计应具备合理的结构,包括清晰的教学目标和适当的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应有机地连接起来,有序地展开,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教学设计中应包含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讲解、讨论、实验、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情景化教学:教学设计应与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境有关联,使学习内容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应用。

教师可以引入实例、案例等情境,促使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5. 引导学生探究:教学设计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探究和实践来建构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6. 反馈与评价:教学设计应考虑如何给予学生及时和准确的反
馈,并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作业、测验等方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总之,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结构,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与学生实际情境相联系,引导学生探究,并提供反馈与评价。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教学设计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因素,制定并安排教学步骤、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的活动。

良好的教学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下面将介绍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1.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将知识进行分类编排,逐步推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同时,还要适当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践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

2.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为出发点。

教学设计应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的能力为目标。

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注重社会实践和情感价值教育的融入。

教学设计应注重将社会实践和情感价值教育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用处和意义,提高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价值观。

二、教学设计的方法1.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的内容、层次和要求。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实现性,既能引导学生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向,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根据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要与教学目标一致,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具,并按照教学步骤有序地组织,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3.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传授知识和引导学生学习的具体工具和方式。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各章知识点整理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各章知识点整理
14.辛普森(E.J.Simpson)在《动作技能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将动作技能教学目标 分类,分为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 作。
15.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新三维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知识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 和。能力是对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又叫做结果性目标。
是选择教材的依据 是评价教学结果的依据 指引学生努力的方向。 是实现教学效率的基础 4. 教学目标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4 / 15
5. 美国著名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家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一书中,将人类 学习的结果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心理动作技能,态度和认知 策略。
2 / 15
第一章 概述
1. 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学习更有效而采取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习经历的过 程。
2. 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科学性 艺术性 灵活性 发展性
3. 系统是指由若干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 机整体。
4. 教学系统是指为了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而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 媒介,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具有教学功能的整体。
8. 认知结构的特点 可利用性:已有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支持和促进 清晰性:对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概念,技能掌握的准确性。 稳固性:对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概念,技能掌握的稳定性。
9.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 动力。
10.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 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 就是一种动力。

教案中教学设计及方法手段

教案中教学设计及方法手段

教案中教学设计及方法手段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和程序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具体包括:分析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方法、反馈调整方案四个具体过程。

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七个基本要素优化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系统论和程序论的思想。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1、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

2、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3、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4、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1.目标导向原理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

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三种:①目标的指向作用:使师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目标有关的问题上;②目标的激励作用:能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与意向;③目标的标准作用:一是目标成为检查教学效果的尺度;一是反过来教学效果成为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切性的依据,以便调整目标。

2.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原理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必须从动态的、综合的角度加以考察。

每一个要素都会产生一定的力,但导致最后教学效果的力并不是各要素的力的简单加和,而是各要素关系之间构成的“合力”。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

它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一、教学设计的原则教学设计的原则是指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准则和规范。

教学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适应学生发展规律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和教学方式。

比如,在小学阶段,应该注重启发性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在高中阶段,应该注重引导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系统性原则:教学设计应该是系统的、有机的整体,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以及评价方式的确定等。

各个环节之间应该相互衔接,形成有机的教学链条,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 综合性原则: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多种因素,比如教育教学目标、时空条件、学生特点、教师自身特点等。

只有充分综合各种因素,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

4. 实践性原则:教学设计应该贴近实际,注重实践操作。

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教学设计。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用来进行教学的方式和手段。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等。

1.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2. 讨论法:讨论法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表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进行实验、观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操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实验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的特点和教育要求等,对教学过程进行有计划地安排,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一、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教学设计中的一切安排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即要教学生达到什么程度,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目标。

教师通过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的现状和需要,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以引导教学活动的进行。

二、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是尊重学生的基本原则。

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合理组织教学过程。

教师可以采用“导引-讲授-练习-巩固”等教学模式,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逐步引导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提问、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注重循序渐进教学设计要遵循由简到难、由易到难的原则,注重循序渐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逐步引导学生提高。

教师可以准备多个层次的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验、观察、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六、反思和修正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修正教学设计。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反馈、自我评价等方式,了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反思和修正,教师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七、关注学生学习的效果总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因材施教,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注重循序渐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反思和修正,关注学生学习的效果。

何宏耀.加涅教学设计的原理、模式与方法

何宏耀.加涅教学设计的原理、模式与方法

何宏耀.加涅教学设计的原理、模式与方法
加涅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动机和参与度,并引导学习者有效地建立学习意图、理解和操作知识结构。

加涅教学设计是由Marija Kolynad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

它是一种构建学习历程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借助于协作学习和积极的态度对教学过程进行管理,旨在促进学习者获得信息和参与学习。

根据加涅教学设计的原理,旨在建立一个能够留住学习者知识和兴趣的学习体验,它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多工具:根据教学内容和兴趣,使用各种类型的工具,如讲解、影像、记忆、比较等,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培养学习者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

(2)跨学科: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学习,培养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3)引导学习者:根据学习者的知识和水平,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为学习者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以及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氛围。

(4)主动性:引导学习者参与各种学习活动,通过主动思考,传递知识,以及建立关系来表达想法,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

(5)评估: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明确学习目标,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定期评估,以及对学习结果,知识结构和学习习惯的批评和建议,进一步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加涅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它通过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和策略,在重塑学习者的知识体系和习得学习习惯的同时,还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动机和参与度。

以上就是加涅教学设计的原理、模式和方法的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教学设计属于教育科学领域的方法论学科。
二、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 2、 3、 4、 系统科学理论 析教学目标 2、 确定教学策略 3、 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观念的转变
• • • • • 以教为主——以学为主(学教并重) 重视结果——重视过程 强调资源——强调环境 体现静态设计——体现动态设计 集体、统一设计——个体化、个性化设计
教学设计案例
一、学习者与学习需要分析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 三、教学策略设计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五、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六、教学设计结果评价
教学设计理论概述
信宜市教育局教研室 英语科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 二、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设计的内容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的 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 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 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 教学设计是以人类对传播与学习的研究作为主 要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过程的诸 环节和诸要素,确定并解决教学问题,实现教 学最优化的现代教学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