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射影定理及角平分线定理打印稿

合集下载

射影定理PPT课件

射影定理PPT课件
cm.
4
4
(4)CD= 3 cm,BC= 2 3cm.
你都做对 了吗?
你都弄懂了吗?
(1)在RtABC 中,CD为斜边AB上的高,图中共有6条线段
AC,BC,CD,AD,DB,AB 已知任意两条,便可求出其余四条. (2)射影定理中每个乘积式中,含三条线段,若已知两条 可求第三条. (3)解题过程中,注意和勾股定理联系,选择简便方法.
AC BC

AD CD
CA CD CB AD
3.不能。只能证明 CDB ∽
ACB

CDAB
若已知 ABC是直角三角形。ACB 90, 则能推出

直角三角形中的成比例线段
•运用射影定理时,注意前提条件
•求边注意联系方程与勾股定理
•如图中共有6条线段,已知任意2条,
求其余线段。
B A
A B’
A’ B’ l
A’
l B
直角三角形中的成比例线段
A B
A’ B’ l
如图,CD是 RtABC的斜边AB的高线 这里:AC、BC为直角边,AB为斜边, CD是斜边上的高 AD是直角边AC在斜边AB上的射影, A
BD是直角边BC在斜边AB上的射影。
C DB
直角三角形中的成比例线段
由复习得:
CEF ∽ CBA.
例2. 如图,在 ABC中, CDAB于D, DEAC于E,
DFBC于F,求证 : CEF∽ CBAC.
F
证法二:
1
RtCDF中,CD为外接圆的直径
RtCDE中,CD为外接圆的直径
E2 AD
四边形CEDF为圆内接四边形 1 2
RtCDB
例2. 如图,在 ABC中, CDAB于D, DEAC于E,

(完整版)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经典例题(完美打印版).doc

(完整版)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经典例题(完美打印版).doc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与经典题型知识点 1 有关相似形的概念(1) 形状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图形,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是相似三角形 .(2) 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似比( 相似系数 ) .知识点 2 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 1)如果选用同一单位量得两条线段 a,b 的长度分别为 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amb n ,或写成 a : bm : n .注: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

( 2)在四条线段 a, b, c, d 中,如果 a 和 b 的比等于 c 和d 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a,b,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注:①比例线段是有顺序的, 如果说 a 是 b, c, d 的第四比例项, 那么应得比例式为:bd .② a ccac : d)中,a 、d 叫比例外项, b 、c 叫比例内项 , a 、c 叫比例前项, b 、d 叫比例后在比例式(a : bbdb=c ,即 a :b b :d 那么 b 叫做 a 、 d 的比例中项, 此时有 b 2项, 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 ad 。

( 3)黄金分割: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 AC , BC ( AC BC ) ,且使 AC 是 AB 和 BC 的比例中项,即AC 2 AB BC ,叫做把线段 AB 黄金分割,点 C 叫做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5 1AB ≈20.618 AB .即ACBC 5 1 简记为: 长= 短=5 1ABAC2全 长 2注:黄金三角形:顶角是360 的等腰三角形。

黄金矩形:宽与长的比等于黄金数的矩形知识点 3 比例的性质( 注意性质立的条件:分母不能为0)( 1) 基本性质:① a : b c : d adbc ;② a : b b : c b 2a c . ad bc ,除注:由一个比例式只可化成一个等积式,而一个等积式共可化成八个比例式,如了可化为 a : b c : d ,还可化为 a : c b : d , c : d a : b , b : d a : c , b : ad : c , c : a d : b ,d : c b : a , d : b c : a .a b,交换内项)c d (( 2) 更比性质 ( 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ac d c ,交换外项( )b db ad b.同时交换内外项)ca (( 3)反比性质 ( 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 :ac bd .b da c( 4)合、分比性质:a c abcd .bdbd注:实际上,比例的合比性质可扩展为:比例式中等号左右两个比的前项,后项之间b ad c发生同样和差变化比例仍成立.如:a cac 等等.b da b c da bc d( 5)等比性质:如果 ac e m(b d fn 0) ,那么 acem a .bd fnb d f nb注:①此性质的证明运用了“设 k 法”(即引入新的参数 k )这样可以减少未知数的个数,这种方法是有关比例计算变形中一种常用方法.②应用等比性质时,要考虑到分母是否为零.③可利用分式性质将连等式的每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一个数,再利用等比性质也成立.如:a c e a 2c 3e a 2c 3e a;其中 b 2d 3 f 0.b d f b 2d 3 f b 2d 3 fb知识点 4比例线段的有关定理1. 三角形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 或两边的延长线 )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A由 DE ∥ BC 可得:注:AD AE 或 BD EC 或 AD AE DB EC AD EA AB ACD EB C①重要结论: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 并且和其它两边相交的直线, 所截的三角形的三边 与原三角形三边 对应成比...... ......例 .②三角形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 或两边的延长线 )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 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此定理给出了一种证明两直线平行方法 , 即:利用比例式证平行线 .③平行线的应用:在证明有关比例线段时,辅助线往往做平行线, 但应遵循的原则是不要破坏条件中的两条线段的比及所求的两条线段的比 .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 , 所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A D 已知 AD ∥ BE ∥CF,BE可得ABDE 或 AB DE 或 BC EF 或 BC EF 或 AB BC 等. CFBCEF AC DF AB DE AC DF DE EF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线所截, 如果在其中一条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那么在另一条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三角形中的特殊模型-平分平行(射影)构等腰、角平分线第二定理模型(解析版)

三角形中的特殊模型-平分平行(射影)构等腰、角平分线第二定理模型(解析版)

三角形中的特殊模型-平分平行(射影)构等腰、角平分线第二定理模型角平分线在中考数学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角平分线常作为压轴题中的常考知识点,需要掌握其各大模型及相应的辅助线作法,且辅助线是大部分学生学习几何内容中的弱点,,本专题就角平分线的非全等类模型作相应的总结,需学生反复掌握。

平分平行(射影)构等腰模型、角平行线第二定理模型(内角平分线定理和外角平分线定理模型)平分平行(射影)构等腰1)角平分线加平行线必出等腰三角形.模型分析:由平行线得到内错角相等,由角平分线得到相等的角,等量代换进行解题.平行线、角平分线及等腰,任意由其中两个条件都可以得出第三个。

(简称:“知二求一”,在以后还会遇到很多类似总结)。

平行四边形中的翻折问题就常出现该类模型。

图1图2图3条件:如图1,OO'平分∠MON,过OO'的一点P作PQ⎳ON. 结论:△OPQ是等腰三角形。

条件:如图2,△ABC中,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BC。

结论:△BDE是等腰三角形。

条件:如图3,在△ABC中,BO平分∠ABC,CO平分∠ACB,过点O作BC的平行线与AB,AC分别相交于点M,N.结论:△BOM、△CON都是等腰三角形。

2)角平分线加射影模型必出等腰三角形.→图4条件:如图4,BE平分∠CBA,∠ACB=∠CDA=90°. 结论:三角形CEF是等腰三角形。

1(2023·浙江·八年级假期作业)如图,已知∠AOB,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OA、OB分别于点C、D,再分别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12CD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E,过OE上一点M作MN∥OA,与OB相交于点N,∠MOB=50°,则∠AOM=.【答案】25度/25°【分析】通过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再利用角平分线定义求解即可.【详解】∵MN∥OA,∴∠AOB=∠MNB=50°,由题意可知:OM平分∠AOB,∠AOB=25°.故答案为:25°.∴∠AOM=∠MOB=12【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及其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解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作图和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定义的应用.2(2023·浙江·八年级期中)如图,已知△ABC的两边AB=5,AC=8,BO、CO分别平分∠ABC、∠ACB,过点O作DE∥BC,则△ADE的周长等于.【答案】13【分析】根据BO平分∠CBA,CO平分∠ACB,且ED∥BC,可得出OD=OB,OE=OC,所以三角形ADE的周长是AB+AC.【详解】解:∵BO平分∠CBA,CO平分∠ACB,∴∠DBO=∠OBC,∠OCE=∠OCB,由∵DE∥BC,∴∠DOB=∠OBC,∠EOC=∠OCB,∴∠DBO=∠DOB,∠EOC=∠ECO,∴DO=DB,EO=EC,·又∵AB=5,AC=8,∴ADE的周长=AD+DE+AE=AB+AC=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其中运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创造等腰三角形的条件是关键.3(2023·广东·八年级期末)如图,▱ABCD中,AB=3cm,BC=5cm,BE平分∠ABC交AD于E点,CF 平分∠BCD交AD于F点,则EF的长为cm.【答案】1【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平行线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分别推出AE=AB,DF=DC,进而推出EF=AE+DF-AD.【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EB=∠EBC,AD=BC=5cm,∵BE平分∠ABC,∴∠ABE=∠EBC,则∠ABE=∠AEB,∴AB=AE=3cm,同理可证:DF=DC=AB=3cm,则EF=AE+FD-AD=3+3-5=1cm.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键是运用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性质,由等角推出等边.4(2023.江苏八年级期中)如图,已知:在△ABC中,∠BAC=90°,AD⊥BC于D,∠BCA的角平分线交AD与F,交AB于E,FG⎳BC交AB于G.AE=4cm,AB=12cm,则BG=,GE=.【答案】4cm;4cm.【详解】过E作EH垂直BC交BC于H点,易证△AEC≌△EHC;由角度分析易知∠AEF=∠AFE,即AE=AF,则有EH=EA=AF;又可证△AGF≌△BHE,则AG=EB=12-4=8,则BG=8-4=4,GE=4.【点睛】这道题主要讲解角平分线加射影模型必出等腰三角形的模型.角平行线第二定理(内角平分线定理和外角平分线定理)模型1)内角平分线定理图1图2图3条件:如图1,在△ABC中,若AD是∠BAC的平分线。

相似-射影角平分线定理3师

相似-射影角平分线定理3师

第7讲 相似三角形3:射影定理、角平分线定理一、 基础知识1.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3. 判定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方法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及周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二、 例题部分 例1.(★,射影定理)在Rt ⊿ABC 中,∠A =90°,AD 是斜边上的高,求证: (1)2AD BD DC =⋅;(2)2AB BD BC =⋅;(3)2AC CD CB =⋅ 【证明】:直接根据“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即可得到例2.(★)如图,AD 是⊿ABC 的BC 边上的高,DE 、DF 分别垂直于AB 、AC ,垂足为E 、F ,求证:AE AFAC AB=【证明】:由射影定理:2AD AE AB =⋅2AD AF AC =⋅∴AE AB AF AC ⋅=⋅例3.(★)在Rt ⊿ABC 中,∠ACB =90°,CD ⊥AB 于D ,DE ⊥AC 于E ,DF ⊥BC 于F ;求证:33AE AC BF BC = 《全国奥林匹克初二竞赛教材》数学 京华出版社,P188,例2例4.(★)如图,在Rt ⊿ABC 中,∠A =90°,BC 边的垂直平分线和AB 、CA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D 、E ,BC的中点为F,求证AF是DF与EF的比例中项.【证明】:易得∠E=∠B=∠DAF在⊿FDA和⊿FAE中:∠FAD=∠FEA,∠DFA=∠AFE∴⊿FDA∽⊿FAE∴FA FD FE FA=例5.(★★,96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四川赛区预赛)如图,Rt⊿ABC 中,∠C=90°,∠A的平分线AD交BC边于D,求证:222 AC BC AD BD=《华罗庚数学奥林匹克教材》初二年级知识出版社,P180,6例6.(★)Rt⊿ABC中∠C=90°,∠A的平分线AE交BA上的高CH于D点,过D点引AB的平行线交BC于F,求证:BF=EC【证明】:∵AE平分∠A∴CE ACEB AB=;∵DF∥AB,∴HD BFDC FC=∵⊿AC B∽⊿AHC,∴AC AH HD BF AB AC DC FC ===∴EC BFEB FC=,即EC BFEF FB EF EC=++整理得EC=BF例7.(★★)已知P、Q分别是正方形ABCD边AB、BC上的点,且BP=BQ,过B点作PC的垂线,垂足为H,证明:DH⊥HQ【证明】:∵∠PBC=90°BH⊥PC∴⊿HBC∽⊿PBC,∴BH BP CH BC=∵BP=BQ,∴BH BP BQ CH BC CD==又易得∠HBQ=∠HCD,∴⊿BHQ∽⊿CHD ∴∠BHQ=∠CHD,∴DH⊥HQ例8.(★★,93年黄冈初中竞赛)在等边三角形ABC的边BC上取点D,使12BDCD=,作CH⊥AD,连结BH,求证:∠DBH=∠DAB【证明】:过A作AM⊥BC,垂足为M易证⊿BHQ∽⊿CHD,∴AD MDCD HD=,∵AM为⊿ABC的高,∴BM=CM∵12 BD CD=∴CD=2BD,DM=12 BD,易得AD BDBD HD=,又∠ADB=∠BDH∴⊿ADB∽⊿BDH,∴∠DBH=∠DAB例9.(★★,94年安徽省数学竞赛)设P是等边三角形ABC的BC边上任一点,连结AP,作AP的中垂线交AB、AC于M、N;证明:BP PC BM CN⋅=⋅《华罗庚数学奥林匹克教材》初二年级知识出版社,P180,5例10.(★★,辽宁省竞赛题)设AM是⊿ABC边BC上的中线,任作一条直线分别交AB、AC、AM于P、Q、N,求证:ABAP、AMAN、ACAQ成等差数列.【证明】:过B、C分别作MN的平行线交PQ的延长线于E、F;易得1()2MN BE CF=+则1()2MN BE CF AN AN AN=+∵⊿BEP∽⊿ANP,∴BE BP AN AP=∵⊿CFQ∽⊿ANQ,∴CF CQ AN AQ=∴1()2MN BP CQ AN AP AQ=+根据合比定理得:1()2AM AB ACAN AP AQ=+【证明2】:过B、C分别作PQ的平行线交AM的延长线于E、F例11.(★★,97年河北初中竞赛)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C=BC,BE=ED=CF,求∠CEF+∠CAD的度数;《华罗庚数学奥林匹克教材》初二年级知识出版社,P181,9例12.(★★★,99年上海中学数学实验班选拔赛)如图,AD是锐角⊿ABC边BC上的高,E是AD上的一点且满足AE CDED DB=,过D作DF⊥BE于F,求证:∠AFC=90°【证明】:易得Rt⊿EFD∽Rt⊿DFB,ED DB EF DF=∴AE AE ED AE DB EF ED EF ED DF =⋅=⋅∵AE CDED DB=,∴AE CD DBEF DB DF=⋅,即AE CDEF DF=又∵∠AEF=90°+∠EDF=∠CDF∴⊿AEF∽⊿CDF,故∠AFC=∠DFE=90°例13.(★★★,第17届IMO)在任意三角形ABC的边上向外作⊿BPC、⊿CQA、⊿ARB,使得∠PBC =∠CAQ=45°,∠BCP=∠QCA=30°,∠ABR=∠BAR=15°,试证:(1)∠QRP=90°;(2)PQ=PR【证明】:以AB为边向外作正三角形ABS,连结RS、CS则∠SAR=45°,∠ASR=30°∴⊿CQA∽⊿SRA,∴SA RA CA AQ=∵∠SAC=∠RAQ,∴⊿CAS∽⊿RAQ∴∠CSA=∠QRA,且AR ASQR CS=(1)同理可得∠CSB=∠PRB,且BR BSPR CS=(2)∵AR=BR,AS=BS由(1),(2)可得PR=QR∵∠ARB=180°-15°-15°=150°∴∠QRP=150°-(∠ARQ+∠BRP)=150°-(∠CSA+∠CSB)=150°-60°=90°拓展:(★★★)如图,AD、BE、CF是锐角三角形ABC的三条高,M、N分别是BE、CF的中点,求证:⊿DMN∽⊿ABC【证明】取BC、CA、AB的中点P、S、Q,易知P、M、S共线,P、N、Q共线,连结SQ、DS、DQ∵DS=12AB=PQ,PS=12AC=DQ,PD为公共边∴⊿DSP≌⊿PQD∴∠DSP=∠PQD,即∠DSM=∠DQN;①又1212ABDS ABDQ ACAC==;1212AESM AEQN AFAF==又由⊿ABE∽⊿ACF,得AB AE AC AF=∴DS SMDQ QN= ② 由①②可知⊿DSM ∽⊿DQN ∴SD QDMD ND=,∠SDM =∠QDN ∴∠MDN =∠SDQ ∴⊿DMN ∽⊿DSQ但⊿DSQ ≌⊿ASQ ,⊿ASQ ∽⊿ABC ∴⊿DMN ∽⊿ABC 例14.(★,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性质)AD 是⊿ABC 的内角平分线,求证:BD ABDC AC=;反之亦然. 【证明】:过C 作CE ∥DA ,交BA 延长线于E ;易得AE =AC 则BD AB ABDC AE AC==例15.(★,三角形外角平分线的性质)如图,AE 是⊿ABC 的一条外角平分线,交BC 延长线于E ,求证:AB BEAC CE=. 【证明】:过C 作CF ∥EA ,交AB 于F ;易得AC =AF 则AB AB BEAC AF CE==例16.(★★★,90年上海)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且a b c >>,AS ,AS ’分别是∠A 的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BT ,BT ’分别是∠B 的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CU ,CU ’分别是∠C 的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求证:111'''SS UU TT +=(图中只画出了AS ,AS ’) 【证明】∵AS ,AS ’分别是∠A 的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CS b CS bSB c S B c == ∴',CS b CS b BC b c BC b c==+- 即,'ab abCS CS b c b c==+- ∴222''ab ab abcSS CS CS b c b c b c=-=-=-+- 同理可得:222222','abc abcUU TT a b a c ==-- 22222211()()1''22'b c a b a c SS UU abc abc TT -+--+===三、 练习题1.(★)在⊿ABC 中,∠C =90°,ED ⊥AB 于D ,AD =DB ,AB =20,AC =12,则DE 的长是( ) A .10 B .8.5 C .9.5 D .7.5【解】:D2.(★)⊿ABC 中,∠C =90°,CD 是高,BC =2AC ,则AD :DB 等于( ) A .1:2B .1:2C .1:3D .1:4【解】:D3.(★)Rt ⊿ABC 中,∠C =90°,∠A 、∠B 、∠C 所对的边长为a 、b 、c ,斜边上的高为x ,则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 A .2ab x = B .111a b x+= C .222a b x +=D .222111x a b =+ 【解】:D4.(★★)在直角梯形ABCD 中,上底AD =3,下底BC =33,与两底垂直的腰AB =6,在AB 上任取一点P ,使⊿PAD 和⊿PBC 相似,这样的点P ( ) A .有1个 B .有2个 C .有3个 D .不存在 【解】:B ; 5.(★★)在⊿ABC 中,∠A =2∠B ,AC =4,AB =5,则BC 等于( ) A .6B .7C .35D .5【解】:A ; 6.(★)如图,⊿ABC 被DE 、FG 分为面积相等的三部分,并且D E ∥FG ∥BC ,则D E :FG :BC =____________; 【解】:1:2:37.(★)如图,D 为⊿ABC 内一点,E 为⊿ABC 外一点,如果∠1=∠2,∠3=∠4,求证:⊿ABC ∽⊿DBE《三点一测丛书,初二数学》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2004年版 P344,例78.(★★)图中,AD 、CF 是⊿ABC 的两条高线,在AB 上取一点P ,使AP =AD ,再从P 点引BC 的平行线和AC 交于Q 点,求证:PQ =CF ; 《三点一测丛书,初二数学》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2004年版 P346,例99.(★★,2000年重庆竞赛)⊿ABC 和⊿A 1B 1C 1均为正三角形,BC 和B 1C 1的中点均为D ,求证:AA 1⊥CC 1 【证明】:连结AD ,A 1D ,延长AA 1交直线DC 于O ,交直线C 1C 于E ,在⊿AA 1D 和⊿CC 1D 中: ∠ADA 1=90°-∠A 1DC =∠CDC 1; 又3ADDC=,113DA DC =,则⊿AA 1D ∽⊿CC 1D 则∠A 1AD =∠C 1CD又∠AOD =∠COE则∠CEO =∠ADO =90° 即AA 1⊥CC 110. (★★,96上海)如图,AD 为⊿ABC 的内角平分线,AD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的延长线于F ,若34AC AB =,求FCFB的值; 【解】:916《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分类集锦》几何分册 上海远东出版社,P122,611.(★★)AD 是等腰⊿ABC 底边BC 上的高,BM 及BN 是∠B 的三等分角线,分别交AD 于M 、N 点,连结CN 并延长交AB 于E ,求证:AM AEMN EB=【证明】易得EB=EN∵AN平分∠BAC,∴AE EN AC NC=∴AE AC AB EN NC BN==∵AB AMBN MN=,∴AE AMEN MN=∴AM AE MN EB=。

相似射影定理私人整理

相似射影定理私人整理

相似三角形(射影定理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射影定理:【知识要点】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2)Rt △ABC 中,∠C=90º,则 2+ 2= 2 (3)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都是 ,且三边长的比值为(5)有一个锐角为30º的直角三角形,30º所对的直角边长等于 ,且三边长的比值为 2、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3、双垂直型:Rt △ABC 中,∠C=90º,CD ⊥AB 于D ,则 ① ∽ ∽ ②S △ABC =22③射影定理:CD 2= · AC 2= · BC 2= · 【常规题型】1、已知:如图,△ABC 中,∠ACB=90°,CD ⊥AB 于D ,S △ABC=20,AB=10。

求AD 、BD 的长.2、已知,△ABC 中,∠ACB=90°,CD ⊥AB 于D 。

(1)若AD=8,BD=2,求AC 的长。

(2)若AC=12,BC=16,求CD 、AD 的长。

【典型例题】例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ADC=90º,DF ⊥AC 于E ,且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于F ,与BC 相交于G 。

求证:AD 2=AB ·AFBADFEGDCAB例2.如图所示,在△ABC 中,∠ACB=90°,AM 是BC 边的中线,CN ⊥AM 于N 点,连接BN ,求证:BM 2=MN ·AM 。

例3.已知:如图,Rt △ABC 中,∠ACB=90°,CD ⊥AB 于D ,DE ⊥AC 于E ,DF ⊥BC 于F 。

求证:AE ·BF ·AB =CD 3例4.在ABC Rt ∆中,k AC BC DE CE AB CD C ==⊥︒=∠,,,90,求CFBF角平分线的性质:【知识要点】如图,在△ABC 中,∠A 平分线交BC 边于D 点,则有:CDBDAC AB =. 证明:例6、在△ABC 中,∠B 和∠C 的平分线分别为BD 和CE ,且DE ∥BC 。

相似-射影角平分线定理3学

相似-射影角平分线定理3学

第7讲 相似三角形3:射影定理、角平分线定理一、 例题部分 例1.(射影定理)在Rt ⊿ABC 中,∠A =90°,AD 是斜边上的高,求证: (1)2AD BD DC =⋅;(2)2AB BD BC =⋅;(3)2AC CD CB =⋅例2.如图,AD 是⊿ABC 的BC 边上的高,DE 、DF 分别垂直于AB 、AC ,垂足为E 、F ,求证:AE AFAC AB=例3.在Rt ⊿ABC 中,∠ACB =90°,CD ⊥AB 于D ,DE ⊥AC 于E ,DF ⊥BC 于F ;求证:33AE AC BF BC=例4.如图,在Rt ⊿ABC 中,∠A =90°,BC 边的垂直平分线和AB 、CA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D 、E ,BC 的中点为F ,求证AF 是DF 与EF 的比例中项.例5.如图,Rt⊿ABC中,∠C=90°,∠A的平分线AD交BC边于D ,求证:222 AC BC AD BD=例6.Rt⊿ABC中∠C=90°,∠A的平分线AE交BA上的高CH于D点,过D点引AB的平行线交BC于F,求证:BF=EC例7.已知P、Q分别是正方形ABCD边AB、BC上的点,且BP=BQ,过B点作PC的垂线,垂足为H,证明:DH⊥HQ例8.在等边三角形ABC的边BC上取点D,使12BDCD=,作CH⊥AD,连结BH,求证:∠DBH=∠DAB例9.设P是等边三角形ABC的BC边上任一点,连结AP,作AP的中垂线交AB、AC于M、N;证明:BP PC BM CN⋅=⋅例10.设AM是⊿ABC边BC上的中线,任作一条直线分别交AB、AC、AM于P、Q、N ,求证:AB AP、AM AN 、ACAQ成等差数列.例1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C=BC,BE=ED=CF,求∠CEF+∠CAD的度数;例12.如图,AD是锐角⊿ABC边BC上的高,E是AD上的一点且满足AE CDED DB=,过D作DF⊥BE于F,求证:∠AFC=90°例13.在任意三角形ABC的边上向外作⊿BPC、⊿CQA、⊿ARB,使得∠PBC=∠CAQ=45°,∠BCP =∠QCA=30°,∠ABR=∠BAR=15°,试证:(1)∠QRP=90°;(2)PQ=PR例14.(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性质)AD是⊿ABC的内角平分线,求证:BD ABDC AC=;反之亦然.例15.(三角形外角平分线的性质)如图,AE是⊿ABC 的一条外角平分线,交BC延长线于E,求证:AB BEAC CE=.例16.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且a b c >>,AS ,AS ’分别是∠A 的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BT ,BT ’分别是∠B 的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CU ,CU ’分别是∠C 的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求证:111'''SS UU TT +=(图中只画出了AS ,AS ’)二、 练习题1.在⊿ABC 中,∠C =90°,ED ⊥AB 于D ,AD =DB ,AB =20,AC =12,则DE 的长是( ) A .10 B .8.5 C .9.5 D .7.52.⊿ABC 中,∠C =90°,CD 是高,BC =2AC ,则AD :DB 等于( ) A .1:2B .1:2C .1:3D .1:43.Rt ⊿ABC 中,∠C =90°,∠A 、∠B 、∠C 所对的边长为a 、b 、c ,斜边上的高为x ,则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 A .2ab x =B .111a b x+= C .222a b x +=D .222111x a b =+ 4.在直角梯形ABCD 中,上底AD =3,下底BC =33,与两底垂直的腰AB =6,在AB 上任取一点P ,使⊿PAD 和⊿PBC 相似,这样的点P ( ) A .有1个 B .有2个 C .有3个 D .不存在5.在⊿ABC 中,∠A =2∠B ,AC =4,AB =5,则BC 等于( ) A .6B .7C .35D .56.如图,⊿ABC 被DE 、FG 分为面积相等的三部分,并且D E ∥FG ∥BC ,则D E :FG :BC =____________;7.如图,D为⊿ABC内一点,E为⊿ABC外一点,如果∠1=∠2,∠3=∠4,求证:⊿ABC∽⊿DBE8.图中,AD、CF是⊿ABC的两条高线,在AB上取一点P,使AP=AD,再从P点引BC的平行线和AC交于Q点,求证:PQ=CF;9.⊿ABC和⊿A1B1C1均为正三角形,BC和B1C1的中点均为D,求证:AA1⊥CC110. 如图,AD为⊿ABC的内角平分线,AD的垂直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F,若34ACAB=,求FCFB的值;11. AD是等腰⊿ABC底边BC上的高,BM及BN是∠B的三等分角线,分别交AD于M、N点,连结CN并延长交AB于E,求证:AM AE MN EB=。

相似三角形---射影定理的运用

相似三角形---射影定理的运用

相似三角形------射影定理的推广及应用射影定理是平面几何中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定理,尽管义务教材中没有列入,但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应用很广泛,若能很好地掌握并灵活地运用它,常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地,若将定理中的直角三角形条件非直角化,亦可得到类似的结论(这里暂且称之为射影定理的推广),而此结论又可作为证明其它命题的预备定理及联想思路,熟练地掌握并巧妙地运用,定会在几何证明及计算“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地迎刃而解。

下面结合例子从它的变式推广上谈谈其应用。

一、射影定理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它分斜边所得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且每条直角边都是它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如图(1):Rt△ABC中,若CD为高,则有CD2=BD•AD、BC2=BD•AB或AC2=AD•AB。

(证明略)二、变式推广1.逆用如图(1):若△ABC中,CD为高,且有DC2=BD•AD或AC2=AD•AB或BC2=BD•AB,则有∠DCB=∠A或∠ACD=∠B,均可等到△ABC为直角三角形。

(证明略)2.一般化,若△ABC不为直角三角形,当点D满足一定条件时,类似地仍有部分结论成立。

(后文简称:射影定理变式(2))如图(2):△ABC中,D为AB上一点,若∠CDB=∠ACB,或∠DCB=∠A,则有△CDB∽△ACB,可得BC2=BD•AB;反之,若△ABC中,D为AB上一点,且有BC2=BD•AB,则有△CDB∽△ACB,可得到∠CDB=∠ACB,或∠DCB=∠A。

(证明略)三、应用例1如图(3),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高AD、BE交于点H,求证:4DH•DA=BC2分析:易证∠BAD=∠CAD=900-∠C=∠HBD,联想到射影定理变式(2),可得BD2=DH•DA,又BC=2BD,故有结论成立。

(证明略)例2 如图(4):已知⊙O中,D为弧AC中点,过点D的弦BD被弦AC分为4和12两部分, 求DC。

相似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

相似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

相似三角形——相似直角三角形及射影定理【知识要点】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2〕Rt △ABC 中,∠C=90º,那么2+2=2〔3〕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都是,且三边长的比值为〔5〕有一个锐角为30º的直角三角形,30º所对的直角边长等于,且三边长的比值为2、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只能用于选择填空题〕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3、双垂直型:Rt △ABC 中,∠C=90º,CD ⊥AB 于D ,那么①∽∽②射影定理:CD 2=· AC 2=· BC 2=·【常规题型】1、:如图,△ABC 中,∠ACB=90°,CD ⊥AB 于D ,S △ABC=20,AB=10。

求AD 、BD 的长.2、,△ABC 中,∠ACB=90°,CD ⊥AB 于D 。

〔1〕假设AD=8,BD=2,求AC 的长。

〔2〕假设AC=12,BC=16,求CD 、AD 的长。

BA【典型例题】例1.如下图,在△ABC 中,∠ACB=90°,AM 是BC 边的中线,CN ⊥AM 于N 点,连接BN ,求证:BM 2=MN ·AM 。

例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ADC=90º,DF ⊥AC 于E ,且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于F ,与BC 相交于G 。

求证:AD 2=AB ·AF例3.〔1〕ABC ∆中,︒=∠90ACB ,AB CD ⊥,垂足为D ,DE 、DF 分别是BDC ADC ∆∆和的高,这时CAB DEF ∆∆和是否相似?【拓展练习】1、:如图,AD 是△ABC 的高,BE ⊥AB ,AE 交BC 于点F ,AB ·AC=AD ·AE 。

射影定理课件

射影定理课件

射影定理的几何意义
射影定理的几何意义在于,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与 其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它表明斜边上的高可以将直 角三角形分为两个相似的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如果CD是斜边AB上的高,那么三角形 ACD与三角形CBD相似,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射影定理的应用场景
02
射影定理的证明
证明方法一:利用相似三角形
总结词
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利用相似比推导出射影定理。
详细描述
首先,选取两个相似三角形,并确定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然后,根据相似 三角形的性质,利用相似比来表示对应边和对应角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这 些关系推导出射影定理。
证明方法二:利用向量关系
总结词
射影定理在几何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解决与直角 三角形相关的问题时。例如,在解决与面积、周长、角度等 相关的几何问题时,可以利用射影定理来简化计算过程。
此外,射影定理还可以用于证明一些几何定理,如勾股定理 、毕达哥拉斯定理等。通过应用射影定理,可以推导出这些 定理的证明过程,从而加深对几何学的理解。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3
射影定理的推论
推论一:射影定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
总结词
射影定理在三角形中主要应用于解决与高线相关的问题,如求三角形面积、证明三角形 性质等。
详细描述
在三角形中,射影定理可以用来计算三角形面积,特别是当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夹角时 。此外,通过射影定理还可以证明一些重要的三角形性质,如塞瓦定理和梅纳劳斯定理
射影定理在相似形中的应 用
通过射影定理,我们可以研究相似形之间的 关系,进一步探索相似形中的性质和定理。
扩展三:射影定理与投影几何的关系

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第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ppt

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第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ppt

02
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
射影定理定义
射影定理定义
射影定理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的 比例中项。
定理的数学表达
如果直角三角形ABC中,角A是直角,BC是斜边,AB和AC是两条直角边,那 么AB和AC在斜边BC上的射影的比等于BC与AB和AC的比。
射影定理证明方法
01 方法一
利用相似三角形证明
02 证明过程
03 方法二
利用面积法证明
可以利用三角形ABC和三角形 AB'C'(其中A'B'是AB在斜边BC上 的射影)相似。得到 AB'/A'B=AC/AC'。再根据射影的 定义。得到AB'/A'B=BC/AB
04 证明过程
可以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 S(ABC)=1/2*AB*AC*sinA。 S(A'B'C')=1/2*A'B'*A'C'*sinA。 根据射影的定义
而得到射影等于(6×8)/10=4.8。 • 应用二:解决物理问题 • 应用场景:当需要求解或证明光学、力学等物理问题时,可以利用射影定理来求解或证明。 • 应用实例:在一根直杆上挂有一根绳子,绳子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重物相连,
求绳子在地面上的投影长度。 • 应用方法:根据射影定理,可以得到绳子在地面上的投影与地面上绳子投影的比例中项等于绳子与重物的
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 性质第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
理ppt 2023-10-29
contents
目录
• 相似三角形判定及性质 • 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15讲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与射影定理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15讲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与射影定理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15讲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与射影定理
往期链接: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14讲三角形的“四心”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13讲分段函数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12讲函数图象与变换【初高中数学衔接】第11讲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10讲分式不等式与简单的高次不等式初高中数学衔接:第9讲一元二次不等式【初高中数学衔接】第8讲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7讲无理方程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6讲分式方程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5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初高中数学衔接】第4讲根式及其运算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3讲分式及其运算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2讲因式分解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1讲乘法公式
第15讲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与射影定理
提示:点图片看得更清晰
来源:老阳讲数学
往期链接: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14讲三角形的“四心”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13讲分段函数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12讲函数图象与变换【初高中数学衔接】第11讲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10讲分式不等式与简单的高次不等式初高中数学衔接:第9讲一元二次不等式【初高中数学衔接】第8讲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7讲无理方程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6讲分式方程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5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初高中数学衔接】第4讲根式及其运算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3讲分式及其运算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2讲因式分解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1讲乘法公式。

射影定理 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

射影定理   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

射影定理 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射影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的比例中项;并且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即: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 =Rt ∠,并且CD ⊥AB 于D ,则⑴ CD 2=AD·BD ;⑵ AC 2=AD·AB ; ⑶ BC 2=BD ·BA ;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分对边所得的两条线段和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如图右,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则AB BD AC DC =. 证明:作DE ∥AC 交AB 于E ,则BD BE DC AE=, 因为△BDE ∽△BCA , 所以AB BE AC ED=,又因∠EAD =∠CAD =∠EAD , 所以ED =AE ,所以AB BE BD AC AE DC ==, 即:AB BD AC DC =. 课堂练习 △ABC 中,∠CAB =90°,AD ⊥BC 于D ,∠B 的平分线交AD 于F ,交AC 于E ,求证;DF ︰F A =AE ︰EC .证明: ∵△DBA 的内角平分线是BF ,∴DF ︰F A =DB ︰AB ,∵△ABC 的内角平分线BE ,∴AE ︰EC =AB ︰BC ,∵Rt △ABC ,AD ⊥BC ,∴AB 2=BD ·BC ,即DB ︰AB =AB ︰BC , ∴DF ︰F A =AE ︰EC .作业:△ABC 中,∠ACB =90°,CD ⊥AB 于D ,求证:CA 2︰DC 2=AB ︰BD . 证明:∵∠ACB =90°,CD ⊥AB ,∴CA 2=AD ·AB ,DC 2=AD ·BD ,∴CA 2︰DC 2=AB ︰BD . A B C DD C。

相似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

相似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

【典型例题】例1.如下图,在△ABC 中,∠ACB=90°,AM 是BC 边的中线,CN ⊥AM 于N 点,连接BN ,求证:BM 2=MN ·AM 。

例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ADC=90º,DF ⊥AC 于E ,且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于F ,与BC 相交于G 。

求证:AD 2=AB ·AF例3.〔1〕中,,,垂足为D ,DE 、DF 分别是的高,这时是否相似?【拓展练习】1、:如图,AD 是△ABC 的高,BE ⊥AB ,AE 交BC 于点F ,AB ·AC=AD ·AE 。

求证:△BEF ∽△ACFA B A B C N3、,如图,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在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连结,垂足为,交于,求证:.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由点D 作AC 的垂线交AB 于E ,交AC 于F 。

求证:。

【作业】1.中,是高,假设,,,且,那么 , , , .2.假设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将斜边分成的两条线段的长分别为和,那么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 ,斜边上的高为 .3.如图,,于,,那么 .4.如图,在△ABC 中,∠ACB=90°,AC >BC ,CD ⊥AB ,DE ⊥AC ,EF ⊥AB ,CD=4,AC=,那么EF:AF=〔 〕A .1:2B .:2C .:5D .:55.如下图,在Rt △ABC 中,∠C=90°,CD ⊥AB ,垂足为点D ,假设AD :BD=9:4那么AC :BC 的值为〔 〕B C DA.9:4 B.3:2 C.4:9 D.2:36. 如下图,CD是Rt△ABC斜边AB边上的高,,那么〔〕A.B.2:3 C.3:2 D.7.如下图,△ABC中,∠ACB=90°,AC=10cm,AB上的高CD=6cm,DE⊥BC于E,求DE的长。

8.如图,在中,于,以和为边在形外作等边三角形和,求证:∽.。

相似专题二:母子相似及射影定理

相似专题二:母子相似及射影定理

A A’
B B’ l
A’
B’
如图,CD是 Rt ABC 的斜边AB的高线 这里:AC、BC为直角边,AB为斜边, CD是斜边上的高 AD是直角边AC在斜边AB上的射影,
A
C
D
B
BD是直角边BC在斜边AB上的射影。
已知直角三角形ABC,CD垂直AB 问:1.图中有几个Rt△? 2.有几对△相似? DB 3.CD =? AD· AB AC =? AD· A BC =? BD· BA
第 二 十 七 章 相 似
1.射影
点在直线上的正射影 从一点向一直线所引垂 线的垂足,叫做这个点在这条直线上的正射影。
A A B
M

A
N
M


N
一条线段在直线上的正射影 线段的两个端点 在这条直线上的正射影间的线段。
点和线段的正射影简称射影
2.各种线段在直线上的射影的情况: A B A l A’ o B’ B l
∴ AB =4.
练习2. 已知:如图,∠ABD=∠C AD=2 AC=8,求AB 解: ∵ ∠ A= ∠ A ∠ABD=∠C
母 子 相 似
∴ △ABD ∽ △ACB
∴ AB : AC=AD : AB ∴ AB2 = AD ·AC ∵ AD=2 AC=8 ∴ AB =4
B
C
D
A
例3 如图32-2-9所示,点D 在△ABC的边AB上,满足怎 样的条件时,△ACD与△ABC 相似?试分别加以列举.
AC 2 AD AB 2 10 20,解得AC 2 5;
BC BD AB 8 10 80,解得BC 4 5.
2
练习1 如图,若AD=2cm,DB=6cm,求CD,AC,BC的长。

相似三角形题型归纳总结非常全面

相似三角形题型归纳总结非常全面

相似三角形题型归纳一、比例的性质:二、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1.比例的项:在比例式::a b c d =(即a cb d =)中,a ,d 称为比例外项,b ,c 称为比例内项.特别地,在比例式::a b b c =(即a bb c=)中,b 称为a ,c 的比例中项,满足b ac 2=.2.成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和b 的比等于c 和d 的比,即a cb d=,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3.黄金分割:如图,若线段AB 上一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AC BC >),且使AC 是AB 和BC 的比例中项(即AC AB BC 2=⋅),则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 AB AB ≈0618,BC AB =.AB ≈0382,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注意:对于线段AB 而言,黄金分割点有两个.)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A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简称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如图:如果123////l l l ,则AB DE BC EF =,AB DE AC DF =,BC EFAC DF=.AD BE CF1l 2l 3lA D BE CF 1l 2l 3l【小结】若将所截出的小线段位置靠上的(如AB )称为上,位置靠下的称为下,两条线段合成的线段称为全,则可以形象的表示为=上上下下,=上上全全,=下下全全.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如果EF//BC ,则AE AF EB FC =,AE AF AB AC =,BE CFAB AC=. ABC E FFEC BA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的逆定理 若AE AF EB FC =或AE AF AB AC =或BE CF AB AC=,则有EF//BC . 【注意】对于一般形式的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逆定理不成立,反例:任意四边形中一对对边的中点的连线与剩下两条边,这三条直线满足分线段成比例,但是它们并不平行.【小结】推论也简称“A ”和“8”,逆定理的证明可以通过同一法,做'//EF BC 交AC 于'F 点,再证明'F 与F 重合即可.四、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1.相似图形①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对应边的比例叫做相似比.相似图形是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相似图形间的互相变换称为相似变换.②性质:两个相似图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相似三角形的定义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如图,∽△△ABC A B C ''',则有 A A '∠=∠,B B C C ''∠=∠∠=∠,.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如图,∽△△ABC A B C ''',则有AB BC ACk A B B C A C ===''''''(k 为相似比). ③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高线和对应角的平分线成比例,都等于相似比.如图,△ABC ∽△A B C ''',AM AH 、和AD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高线和角平分线,A M ''、A H ''和A D ''是△ABC '''中B C ''边上的中线、高线和角平分线,则有AB BC AC AM AH ADk A B B C A C A M A H A D ======''''''''''''④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如图,△ABC ∽△A B C ''',则有AB BC AC AB BC ACk A B B C A C A B B C A C ++====''''''''''''++. ⑤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如图,△ABC ∽△A B C ''',则有 △△ABC A B C BC AHS BC AH k S B C A H B C A H 2'''1⋅⋅2==⋅=1''''''''⋅⋅2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判定定理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图,如果'A A ∠=∠,'B B ∠=∠,则△∽△ABC A B C '''.判定定理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如图,如果AB BC ACA B B C A C =='''''',则 △∽△ABC A B C '''.判定定理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成比例,并且对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如图,如果AB ACA B A C ='''','A A ∠=∠,则△∽△ABC A B C '''.五、“A ”字和“8”字模型六、与内接矩形的有关的相似问题如图,已知四边形DEFG 是△ABC 的内接矩形,E 、F 在BC 边上,D 、G 分别在AB 、AC 边上,则有:△∽△ADG ABC ,DG ANBC AM=. 特别地,当BAC ∠=90︒时,有△∽△∽△∽△ADG EBD FGC ABC .NM GFE DCB AGFEDCBA七、“A ”字和“8”字模型的构造“A ”字和“8”字模型的构造常常作平行线,常见的作平行线的方法:G EDCAGFEDCBA G FE DC B ADEFCBAGA HDFBECAGDF BEC八、斜“8”模型九、斜“A”模型十、射影定理十一、三平行模型十一二、三垂直模型十三、角平分线定理十四、线束模型题型一 比例的性质和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例题1 (1)已知::::x y z =135,则x y zx y z+3--3+的值是_______.(2)若x y z 234==.则x y z x y-+3=3-_______. (3)若a b c 2=3=4,且abc ≠0,则a bc b+-2的值是_______. 解析(1)设x k =,y k =3,z k =5.∴x y z k k k x y z k k k +3-+9-55==--3+-9-53;(2)113;(3)-2 巩固1: (1)如果:2:3x y =,则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 ) A .53x y y += B .13y x y -= C .123x y = D .1314x y +=+ (2)已知:23a c e b d f ===,求值:①a cb d++;②2323a c e b d f -+-+. (3)已知b c a c a b a b c a b c +-+-+-==,求()()()a b b c a c abc+++的值. 解析:(1)A 为合比性质,B 为分比性质,C 显然正确,D 错误,由于11x y ≠,不能用等比定理.故答案为D .(2)由等比性质直接可以得到23a c b d +=+;232233a c eb d f -+=-+. (3)当0a bc ++≠时,()()()b c a c a b a b c b c a c a b a b c a b c a b c+-+-+-+-++-++-====1++ 于是:2,2,2b c a a c b a b c +=+=+=,()()()a b b c a c abc+++=8.当0a b c ++=时,()()()()()()a b b c a c c a b abc abc+++-⋅-⋅-==-1.本题答案为1-或8.题型二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例题2(1)如图2-1,已知∥∥l l l 123,用面积法证明:AB DEBC EF=. (2)如图2-2,∥∥AD BE CF ,若AB =4,AC =10,DE =5,则DF =______. (3)如图2-3,∥∥l l l 123,AB =3,BC =5,DF =12,则_______DE =,______EF =.A D BECF l 12l 3lAD B ECFA DBECF l 12l l 3图2-1 图2-2 图2-3(1)如图所示,连接AE ,BD ,BF ,CE .△△ABECBES AB BC S =∴. ∥AD BE ∵,∥BE CF ,△△ABE DEB S S =∴,△△CBE FEB S S =.△△△△ABE EDB CBE EFB S S AB DEBC S S EF===∴. (2)252; (3)92,152. 巩固2: (1)如图2-1,直线∥∥l l l 123,已知.cm AG =06,.cm BG =12,.cm CD =15,CH =_____.(2)如图2-2,在△ABC 中,D 、E 分别为AB 、AC 边上的点,若AD BD 2=3,AE =3,则AC =______(3)如图2-3,AB ∥DE ,AE 与DB 交于C ,AC =3,BD =3,CD =2,则CE =______A CH GDBl 1l 2l 3B ADEABC图2-1 图2-2 图2-3解析:(1)0.5cm ;(2)152;(3)6 题型三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例题3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DC =90︒,∥AD BC ,点E 在BC 上,点F 在AC上,∠∠DFC AEB =.(1)求证:△∽△ADF CAE .(2)当AD =8,DC =6,点E 、F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时,求直角梯形ABCD 的面积.解析:(1)∵∥AD BC ,∴∠∠DAF ACE =,∵∠∠DFC AEB =,∴DFA AEC ∠=∠,∴△∽△ADF CAE(2)∵AD =8,DC =6,∴AC =10,又∵F 是AC 的中点,∴AF =5 ∵△∽△ADF CAE ,∴AD AF CA CE =,∴CE 85=10,∴CE 25=4,∵E 是BC 的中点, ∴BC 25=2,∴直角梯形ABCD 的面积125123⎛⎫=⨯+8⨯6= ⎪222⎝⎭A D BECF l 12l 3l F EDCBA巩固3: (1)下列所给条件中,可以判断△ABC 与△DEF 相似的是( ) A .90A ∠=︒,90F ∠=︒,5AC =,13BC =,10DF =,26EF = B .85C ∠=︒,85E ∠=︒,AC DEBC DF=C .1AB =, 1.5AC =,2BC =,8EF =,10DE =,16FD = D .46A ∠=︒,80B ∠=︒,45E ∠=︒,80F ∠=︒(2)如图1,在△ABC 中,点D 是BC 边上的中点,且AD AC =,DE BC ⊥,交BA 于点E ,EC 与AD 相交于点F .求证:△∽△ABC FCD .(3)如图2,△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 CE BC 21⋅=2,求证:△∽△ACE DBA .AEF DADB CE图1 图2解析:(1)D ; (2)AD AC =∵,FDC ACB ∠=∠∴;DE ∵垂直平分BC ,EB EC =∴, ∴ABC FCD ∠=∠,△∽△ABC FCD ∴.(3)由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BC =条件变为BD CE AB AB AC 2221⋅=⋅2==2,条件变为比例形式:BD BAAC CE=,由于DBA ACE ∠=180︒-45︒=∠,∴△∽△ACE DBA .题型四 “A ”字和“8”字模型例题4 (1)如图4-1,已知□ABCD 中,过点B 的直线顺次与AC 、AD 及CD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F 、G ,若BE =5,EF =2,则FG 的长为____________.(2)如图4-2,已知在□ABCD 中,M 、N 为AB 的三等分点,DM 、DN 分别交AC 于P 、Q 两点,则AP:PQ:QC =____________.G BAF DC EC AD M N PQ图4-1 图4-2解析:(1)∵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 BC ∴△∽△AEF CEB ,△∽△GFD GBC ,∴AF EF CB EB 2==5,∴DF AD AF CB CB -3==5∴FG DF BG CB 3==5,即FG FG 3=+75.得.FG =105. (2)由DC ∥AB ,得AP AM PC AB 1==3,AP AC 1=4,同理AQ AC 2=5,PQ AC 2=51-4AC =AC 320,QC =AC 35,故1::::::4AP PQ QC 33==5312205.巩固4: (1)如图4-1,在ABC △中,M 、E 把AC 边三等分,MN//EF//BC ,MN 、EF 把ABC △分成三部分,则自上而下部分的面积比为 .(2)如图4-2,AB 、CD 、EF 都与BD 垂直,垂足分别是B 、D 、F ,且1AB =,3CD =,则:EF CD 的值为__________.(3)如图4-3,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M 为AB 的中点,DM ,DB 分别交AC 于P ,Q 两点,则::AP PQ QC =___________.NM FE C BAAB CEF DA CBQPD图4-1 图4-2 图4-3解析:(1)1:3:5;(2)14;(3)AQ CQ AC 1==2∵,又AP AM PC CD 1==2,AP AC 1=3∴ PQ AC AC 111⎛⎫=1--= ⎪236⎝⎭∴,::::AP PQ QC =213∴.题型五 与内接矩形有关的相似问题 例题5(1)如图5-1,△ABC 中,正方形EFGH 的两个顶点E 、F 在BC 上,另两个顶点G 、H 分别在AC 、AB 上,BC =15,BC 边上的高AD =10,求正方形EFGH S .(2)如图5-2,已知△ABC 中,四边形DEGF 为正方形,D ,E 在线段AC ,BC 上,F ,G 在AB 上,如果ADF CDE S S ∆∆==1,BEG S ∆=3,求△ABC 的面积.HAB C D E FGACDEGB图5-1 图5-2解析:(1)设正方形EFGH 的边长为x ,AD 、HG 的交点为M , 则有AM HG AD BC =,即x x10-=1015,解得,x =6,故EFGH S 2=6=36正方形(2)设正方形边长为x ,则AF x 2=,CI x 2=,BG x6=. 由△∽△CDE CAB ,得CI DE CH AB =,∴xxx x x x2=28++,解得x =2, ∴AB =6,CH =3,∴ABC S AB CH ∆1=⋅=92巩固5: 如图,已知ABC △中,AC =3,BC =4,C ∠=90︒,四边形DEGF 为正方形,其中D 、E 在边AC 、BC 上,F 、G 在AB 上,求正方形的边长.GF EDC B A H IDC EGF ABGFED CBA H MACDEG BIHHPED CB A解析:法一: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 =5,由AB CH AC BC ⋅=⋅可得.CH =24. 由CDE CAB △∽△可得DE CI AB CH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则..x x 24-=524,解得x 60=37. 法二:设CE k =4,则DE k =5,∴GE k =5,BE k 25=3. ∴CE BE +=4,即k k 254+=43,解得k 12=37,∴DE k 60=5=37.题型六 “A 字和“8”字模型的构造 例题6如图,ABC △中,D 为BC 边的中点,延长AD 至E ,延长AB 交CE 的延长线于P .若AD DE =2,求证:3AP AB =.解析:如图,过点D 作PC 的平行线,交AB 于点H . ∵HD PC ∥,AH ADAD DE AH PH PH DE=2⇒==2⇒=2, HD PC ∥,BH BDBD CD BH PH PH CD=⇒==1⇒=, ∴AP AH PH PH =+=3,AH BH AB PH BH =+=2=2, ∴AB BH PH ==,∴AP PH AB =3=3. 还可用如下辅助线来证此题:A BCD EKPABCDEK P PKED CBA巩固6: 如图,已知线段AB ∥CD ,AD 与BC 相交于点K ,E 是线段AD 上一动点. (1)若BK KC 5=2,求CDAB的值; (2)连接BE ,若BE 平分∠ABC ,则当AE AD 1=2时,猜想线段AB 、BC 、CD 三者之间有怎样等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结论并予以证明.再探究:当AE AD n1=()n >2,而其余条件不变时,线段AB 、BC 、CD 三者之间又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不必证明.解析:(1)∵BK KC 5=2,∴CK BK 2=5,又∵CD ∥AB ,∴KCD KBA △∽△,∴CD CK AB BK 2==5(2)当BE 平分ABC ∠,AE AD 1=2时,AB BC CD =+;证明:取BD 的中点为F ,连接EF 交BC 于G 点,由中位线定理,得EF//AB//CD ,∴G 为BC 的中点,GEB EBA ∠=∠,又∵EBA GBE ∠=∠,∴GEB GBE ∠=∠,∴EG BG BC 1==2,ABDECC DEKBA而GF CD 1=2,EF AB 1=2,EF EG GF =+,即:AB BC CD 111=+222;AB BC CD ∴=+;当AE AD n1=(n >2)时,(1)BC CD n AB +=-. 题型七 斜“A ”和斜“8”模型 例题7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D ,CE AB ⊥于E ,ABC △的面积是BDE △面积的4倍,6AC =,求DE 的长.解析:∵AD BC ⊥,CE AB ⊥,ABD CBE ∠=∠, ∴ABD CBE △∽△, ∴BE BCBD AB =,∵EBD CBA ∠=∠,∴BED BCA △∽△,∴11322DEDE AC AC===⇒==.巩固7: (1)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E 分别在BC ,AC 上,且BD CE =,AD 与BE 相交于点F .求证:①BD AD DF 2=⋅;②AF AD AE AC ⋅=⋅;③BF BE BD BC ⋅=⋅. (2)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AF AD ⊥交BD 于E ,交BC 于F .求证:AD DE DB 21=⋅2.FECDBAA DEF C解析:(1)∵等边ABC △,∴AB BC =,ABC ACB BAC ∠=∠=∠=60︒ ∵BD CE = ∴ABD BCE △≌△.∴BAD CBE ∠=∠,∴BFD BAD ABE CBE ABE ABC ∠=∠+∠=∠+∠=∠ ∴ABD BFD △∽△ ∴BD DFAD BD=,∴BD AD DF 2=⋅. ②证明AFE ACD △∽△即可. ③证明BFD BCE △∽△即可.(2)方法一:取DE 中点M ,连接AM , ∵AF AD ⊥,M 为DE 中点∴MA MD DE 1==2,∴∠1=∠2,又∵AB AC =,∴∠2=∠3,∴∠1=∠3,∴DAM DBA △∽△,∴DA DM DB 2=⋅,∴AD DE DB 21=⋅2. 方法二:取BD 中点N ,连接AN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N BD ⊥, 又∵EAD ∠=90︒,∴AND EAD △∽△,∴AD DN DE 2=⋅, 又∵DN BD 1=2,∴AD DE BD 21=⋅2. 总结:考查斜“A ”和斜“8”常见结论,看到比例乘积想到斜“A ”和斜“8”,也要会找ADEF CM123ED CAB巩固8: 在等边ABC △中,点D 为AC 上一点,连结BD ,直线l 与AB ,BD ,BC 分别相交于点E 、P 、F ,且BPF ∠=60︒.(1)如图8-1,写出图中所有与BPF △相似的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对给予证明. (2)若直线l 向右平移到图8-2、图8-3的位置时(其它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来(不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探究:如图8-1,当BD 满足什么条件时(其它条件不变),PF PE 1=2?请写出探究结果,并说明理由.(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图3图2图1lP FEDCB AFP EDC BAlFPEDCBA 图3图2l P F E D CB A l FPEDC BA图3lPFED CB A 图8-1 图8-2 图8-3 解析:(1)BPF EBF △∽△与BPF BCD △∽△,以BPF EBF △∽△为例,证明如下: ∵BPF EBF ∠=∠=60,BFP BFE ∠=∠,∴BPF EBF △∽△. (2)均成立,均为BPF EBF △∽△,BPF BCD △∽△.(3)BD 平分ABC ∠时,PF PE 1=2.证明:∵BD 平分ABC ∠,∴ABP PBF ∠=∠=30∵BPF ∠=60,∴BFP ∠=90,∴PF PB 1=2,又BEF ABP ∠=60-30=30=∠,∴BP EP =,∴PF PE 1=2.题型八 射影定理 例题8如图,已知AD 、CF 是ABC △的两条高,EF AC ⊥与E ,交CB 延长线于G ,交AD 于H ,求证:EF EH EG 2=⋅.解析:∵CF AB ⊥,EF AC ⊥,∴EF AE CE 2=⋅, 又由AD BC ⊥可知,AEH CEG ∠=∠=90︒,EAH EGC ∠=∠,∴AEH GEC △∽△,∴EH EAEC EG=, ∴EH EG EA EC ⋅=⋅,∴EF EH EG 2=⋅.巩固9: (1)如图9-1,在ABC △中,CD AB ⊥于D ,DE AC ⊥于E ,DF BC ⊥于F .求证:CEF CBA △∽△.(2)如图9-2,在Rt ABC △中,AD 是斜边BC 上的高,DE AC ⊥于E ,DF AB ⊥于F ,求证:AB FB FD AC EC ED44⋅=⋅. GHFED CB ACAEFDBBAEDC F图9-1 图9-2解析:(1)分别在ADC △与CDB △中由射影定理得到:2CD CE CA =⋅,2CD CF CB =⋅, CE CA CF CB ⋅=⋅∴,即CE CFCB CA=,ECF BCA ∠=∠∵,ECF BCA ∴△∽△. (2)由射影定理可以依次得到422422AB BD BC BF ABAC DC BC EC AC⋅⋅==⋅⋅, 于是仅需证明AB FDAC ED=, 由于BDA ADC △∽△,DF DE 、分别是AB 与AC 上的高,所以有AB DFAC DE=,得证. 题型九 三垂直模型 例题9如图,M 为线段AB 的中点,AE 与BD 交于点C ,DME A B α∠=∠=∠=,且DM交AC 于F ,ME 交BC 于G . (1)求证:AMF BGM △∽△.(2)连接FG ,如果45α=︒,42AB =,3AF =,求FG 的长.解析:(1)由题意得,DME A B α∠=∠=∠=, ∴180AMF BMG α∠+∠=︒-,180AMF AFM α∠+∠=︒-,∴BMG AFM ∠=∠, 又E A B α∠=∠=∠=,∴△AMF ∽△BGM .(2)∵AMF BGM △∽△,∴AM AF BG BM =∴,∵M 为AB 的中点,∴12AM BM AB ==∴, ∵42AB =,3AF =,∴83BG =∴, ∵45α=︒∵,∴90ACB ∠=︒∴,4AC BC ==,∴1CF AC AF =-=∴,43CG BC BG =-=, ∴2253FG CF CG =+=.巩固10: (1)如图10-1,矩形ABCD 中,由8个面积均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L 型模板如图放置,则矩形ABCD 的周长为____________.(2)如图10-2,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O 的边OA 在x 轴上,边OC 在y 轴上,点B 的坐标为(1,3),将矩形沿对角线AC 翻折,使得B 点落在D 点的位置,且AD 交y 轴于点E ,则D 点坐标为___________.GFE DCB AByD E OAxC图10-1 图10-2EDCG FBM A解析:(1)ABE ECF FDG △∽△∽△,2AB AEFD FG==, ∴2AB DF =,∴2AB CF =,1AB AE BEEC EF CF===, ∴AB CE =,BE CF =,∴2CE CF =, 又∵4EF =,∴CE =,CF =BC,AB , ∴矩形ABCD的周长为(2)过D 点做DF x ⊥轴于F 点,BC 与FD 的延长线交于G 点 则CGD DFA △∽△,∴13CG GD CD DF AF AD ===, 设CG x =,则3DF x =,1AF x =+,33GD x =-, 由于3AF GD =,列得方程:()1333x x +=-, 解得45x =,故45CG =,125DF =,求得D 点坐标为41255⎛⎫- ⎪⎝⎭,.巩固11: 如图11-1,ABC △和DEF △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90BAC EDF ∠=∠=︒,DEF △的顶点E 与ABC △的斜边BC 的中点重合.将DEF △绕点E 旋转到如图11-2,线段DE 与线段AB 相交于点P ,线段EF 与线段CA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 . (1)求证:BPE CEQ △∽△.(2)已知BP a =,92CQ a =,求P 、Q 两点间的距离(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B DFA PQECBDFAP Q图11-1 图11-2解析:(1)∵ABC △和DEF △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45B C DEF ∠=∠=∠=︒, ∴135BEP CEQ ∠+∠=︒,135CQE CEQ ∠+∠=︒,∴BEP CQE ∠=∠, 又∵45B C ∠=∠=︒,∴BPE CEQ △∽△. (2)连接PQ ,∵BPE CEQ △∽△,∴BP BECE CQ=, ∵BP a =,92CQ a =,BE CE =,∴BE CE ==,∴BC =,∴3AB AC a ==,∴32AQ a =,2PAa =,在Rt APQ △中,52PQ a =.题型十 三平行模型例题10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CD ,M 是AB 的中点,分别连接AC 、BD 、MD 、MC ,且AC 与MD 交于点E ,DB 与MC 交于F . (1)求证:EF//CD ;(2)若AB a =,CD b =,求EF 的长.DFAPQFEMDCBA解析:(1)∵AB CD ∥,∴ME AM ED CD =,MF BMFC CD=, ∵AM BM =,∴AM BM CD CD =(中间过渡量),∴ME MF EF CD ED FC=⇒∥. (2)∵AM EF CD ∥∥,∴111EF AM CD =+,∴2abEF a b=+. 巩固12: 如图所示,在ABC △中,120BAC ∠=︒,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求证:111AD AB AC=+.ABDABCEF解析:分别过B 、C 两点做AD 的平行线,分别交CA 、BA 的延长线于E 、F 两点. 由于EB//AD//FC ,有111AD BE FC=+;由于60EBA BAD ∠=∠=︒,18060EAB BAC ∠=︒-∠=︒所以EAB △为正三角形,同理FAC △亦为正三角形.BE AB =∴,FC AC =.故111AD AB AC=+. 题型十一角平分线定理例题11 在ABC △中,B ∠的平分线交AC 于D ,C ∠的平分线交AB 于E ,且BE CD =.求证:AB AC =.解析:由角平分线定理得到AB AD BC DC =,AC AEBC BE=, ∵BE CD =∵,∴AD DC BE AE AB BC BC AC===∴ 即AD AEAB AC=,∴AD AC CD =-∴,AE AB BE =- ∴()()AC AC CD AB AB CD -=-,整理得到()()0AC AB AC AB CD -+-= 明显0AC AB CD +-≠,故AC AB =.巩固13: (1)如图13-1,在ABC △中,C ∠=90︒,CA =3,CB =4,且CD 是C ∠的平分线.则AD 的长为__________.(2)如图13-2,I 是ABC △内角平分线的交点,AI 交对应边于D 点,求证:AI AB ACID BC+=.CADBIAD B C图13-1 图13-2解析:(1)由角平分线定理34AD ACDB BC ==,由于5AB ==,31577AD AB ==∴ B AED(2)由角平分线定理得到AI AB AC ID BD CD ==,由等比性质得到:AI AB AC AB AC ID BD CD BC++==+. 巩固14: 若AP PB =,2APB ACB ∠=∠,AC 与PB 相交于点D ,且4PB =,3PD =.求AD DC ⋅的值.P DCBAEA BCDP解析:过P 点做APB ∠的角平分线PE ,交AD 于E 点.∵EPD APE C ∠=∠=∠∵,且PDE CDB ∠=∠,∴PDE CDB ∴△∽△,∴3ED DC PD DB ⋅=⋅=∴, 又由于PE 是角平分线,∴PA AE PD ED =∴,∵4PA PB ==∵,∴43AE ED =∴,∴73AD ED =∴, 773AD DC ED DC ⋅=⋅=∴. 题型十二 线束模型例题12 如图,M 、N 为ABC △边BC 上的两点,且满足BM MN NC ==,一条平行于AC 的直线分别交AB 、AM 和AN 的延长线于点D 、E 和F .求证:3EF DE =. 法一:如下左图,过D 作DG BC ∥交AC 于G ,交AM 、AN 于P 、Q , 由线束定理可知DP PQ QG ==,∵DF AC ∥,∴DE DP AG PG 1==2,DF DQ AG QG ==2, ∴DE DF 1=4,∴EF DE =3.过E 点或F 点作BC 的平行线也可得到类似的证法. 法二:如下右图,过M 作PQ DF ∥,交AB 于P , 交AF 延长线于Q ,则有AC DF PQ ∥∥, ∴PM BM AC BC 1==3,QM MNAC NC==1, ∴PM QM 1=3,由线束定理可知DE PM EF QM 1==3, 即EF DE =3.过B 点或N 点作DF 的平行线也可得到类似的证法.QPABCMN DEFQP GABCMNDEF巩固15: (1)如图15-1,AB ∥CD ,AD 与BC 交于点P ,过P 点的直线与AB 、CD 分别交于E ,F .求证:AE DFBE CF=. FED NMCBA(2)如图15-2,AB ∥CD ,AD 与BC 交于点P ,连接CA 、DB 并延长相交于O ,连接OP 并延长交CD 于M ,求证:点M 为CD 的中点.(3)如图15-3,在图15-2中,若点G 从D 点向左移动(不与C 点重合),AG 与BC 交于点P ,连OP 并延长交CD 于M ,直接写出MC 、MG 、MD 之间的关系式.AC FDE B POABCM D POAB CM D P G图15-1 图15-2 图15-3解析:(1)证明:如图1,∵AB //CD ,AD 与BC 交于点P , ∴AEP DFP △∽△,BFP CFP △∽△, ∴AE EP DF FP =,BE EP CF FP =,∴AE BE DF CF =,∴AE DFBE CF=; (2)证明:如图2,设OM 交AB 于点N .∵AB //CD ,∴AON COM △∽△,BON DOM △∽△,AOB COD △∽△, ∴OA AN OC CM =,OB BN OD DM =,OA OB OC OD =,∴AN BNCM DM=①, ∵ANP DMP △∽△,BNP CMP △∽△,APB DPC △∽△, ∴AN AP DM DP =,DN BP CM CP =,AP BP DP CP =,∴AN BNDM CM=②, ①÷②,DM CMCM DM=,∴CM =DM ,即点M 为CD 的中点; (3)解:MC 2=MG •MD ,理由如下:如图3,设OM 交AB 于点N . ∵AB //CD ,∴MCP NBP △∽△,NAP MGP △∽△,∴MC MP NB NP =①,NA NPMG MP=②, ①×②,得MC NA MP NP NB MG NP MP ⨯=⨯=1,∴MC NB MG NA=. ∵AON COM △∽△,BON DOM △∽△,∴NA ON MC OM =,NB ONMD OM=, ∴NA NB MC MD =,∴MD NB MC NA =,∴MC MDMG MC=,∴MC MG MD 2=⋅. 题型十三相似综合例题13 如图,点A 的坐标为(2,2),点C 是线段OA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O 、A 两点重合),过点C 作CDx 轴,垂足为D ,以CD 为边在右侧作正方形CDEF .连接AF 并延长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B ,连接OF .若以B 、E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FE △相似,则点B 的坐标是 .解析:要使BEF △与OFE △相似, ∵FEO FEB ∠=∠=90︒ ∴只要OE EF EB EF =或OE EF EF EB =,即BE t =2或EB t 1=2. ② 当BE t =2时,BO t =4, ∴t t t 2=42-,∴t =0(舍去)或t 3=2,∴(,)B 60. ②当EB t 1=2时,(i )当B 在E 的左侧时,OB OE EB t 3=-=2,∴tt t23=2-2,∴t=0(舍去)或t2=3,∴(,)B10.(ii)当B在E的右侧时,OB OE EB t5=+=2,∴ttt25=2-2,∴t=0(舍去)或t6=5,∴(,)B30.巩固16:如图,Rt ABC△中,ACB∠=90︒,CD AB⊥于D,过点D作DE BC⊥,BDE△边DE上的中线BF延长线交AC于点G.(1)求证:AD BD CE CB⋅=⋅;(2)若AG FG=,求:BF GF;(3)在(2)的条件下,若BC=62BD的长度.AFECDGAFECDG P解析:(1)证明:∵CD AB⊥,∴BCD△是直角三角形.∵DE BC⊥,∴CD CE CB2=⋅.∵ABC△是直角三角形,CD AB⊥,∴CD AD BD2=⋅,∴AD BD CE CB⋅=⋅;(2)解:过G作GP DF⊥交DF于P,连结DG,∵AC BC⊥,DE BC⊥,GF DE⊥,∴四边形CEPG是矩形,∴CG EP=在Rt ADC△中,∵G是边AC中点,∴AG DG CG==.又∵AG FG=,∴DG FG=,∴GFD△是等腰三角形.∴GP是FD的中线,DP FP=,即FP DF EF1=1=22.∵CG EP=,FP EF=12,∴::PF CG=13,∴::PF FG=13.∵PFG EFB CGB△△△∽∽,∴::::CG BG EF BF PF GF===13,∴::FG BG=13,::BF GF=21;(3)解:∵BC=62:::CE BE GF BF==12,∴CE=22,BE=42∵::EF BF=13,设EF x=,则BF x=3,∴()x x222+2=9,解得x=2,∴BF=6,GF=3,AC=6,∴()AB AC BC2222+6+6263BD=43。

相似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知识讲解

相似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知识讲解

相似三角形――相似直角三角形及射影定理【知识要点】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_____________ (2)Rt A ABC 中,/ C=90o ,贝U2+(3)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2、已知,△ ABC 中,/ ACB=90 ° , CD 丄 AB 于 D 。

( 1)若 AD=8 , BD=2,求 AC 的长。

(2)若 AC=12 , BC=16,求 CD 、AD 的长。

精品文档(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都是,且三边长的比值为(5)有一个锐角为30o 的直角三角形,30o 所对的直角边长等于 ,且三边长的比值为2、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只能用于选择填空题)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3、双垂直型:Rt A ABC 中,/ C=90o , CD 丄 AB 于 D ,则① S s②射影定理:CD 2= ______【常规题型】AC 2= _____ BC 2= ____1 已知:如图,△ ABC 中,/ ACB=90【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在厶ABC 中,/ ACB=90BM 2=MN • AM 。

例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ABC= / ADC=90 o , DF 丄AC 于E ,且与 AB 的延长线相交 于F ,与BC 相交于G 。

求证:AD 2=AB • AF【拓展练习】1、已知:如图, AD 是厶ABC 的高,BE 丄AB , AE 交BC 于点F , AB • AC=AD • AE 。

求证:△ BEFACF,AM 是BC 边的中线,CN 丄AM 于N 点,连接BN ,求证:例 3. (1)已知 ABC 中, ACB 90 , CD 高,这时 DEF 和 CAB 是否相似?AB ,垂足为D , DE 、DF 分别是 ADC 和 BDC 的CBCFD3、已知,如图,CE 是直角三角形斜边 AB 上的高,在EC 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 P ,连结AP, BG AP ,垂足为G ,交CE 于D ,求证:CE 2 PE DE .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 AD 2 AB A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似三角形(二)(射影定理及角平分线的性质)
射影定理:
【知识要点】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2)Rt △ABC 中,∠C=90º,则 2+ 2= 2 (3)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
(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都是 ,且三边长的比值为 (5)有一个锐角为30º的直角三角形,30º所对的直角边长等于 ,且三边长的比值为
2、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3、双垂直型:
Rt △ABC 中,∠C=90º,CD ⊥AB 于D ,则 ① ∽ ∽ ②S △ABC =
2
2
③射影定理:
CD 2= · AC 2= · BC 2= · 【常规题型】
1、已知:如图,△ABC 中,∠ACB=90°,CD⊥AB 于D , S△ABC=20,AB=10。

求AD 、BD 的长.
B
A
2、已知,△ABC 中,∠ACB=90°,CD⊥AB 于D 。

(1)若AD=8,BD=2,求AC 的长。

(2)若AC=12,BC=16,求CD 、AD 的长。

【典型例题】
例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ADC=90º,DF ⊥AC 于E ,且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于F ,与BC 相交于G 。

求证:AD 2=AB ·AF
例2.如图所示,在△ABC 中,∠ACB=90°,AM 是BC 边的中线,CN ⊥AM 于N 点,连接BN ,求证:BM 2=MN ·AM 。

例3.已知:如图,Rt △ABC 中,∠ACB=90°,CD ⊥AB 于D ,DE ⊥AC 于E ,DF ⊥BC 于F 。

求证:AE ·BF ·AB =CD 3
A
B
M C
F
E G
D
C
A
B
例4.在ABC Rt ∆中,k AC BC DE CE AB CD C ==⊥︒=∠,,,90,求
CF
BF
角平分线的性质:
【知识要点】
如图,在△ABC 中,∠A 平分线交BC 边于D 点,则有:
BD
AB =
. 证明:
例6、在△ABC 中,∠B 和∠C 的平分线分别为BD 和CE ,且DE ∥BC 。

求证:AB=AC 。

A B
C
D
E C
例7、如图21-6,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M 为CD 的中点,EF ∥AB ,∠ADE=∠MDE ,求证:∠BCF=∠MCF 。

【拓展练习】
1、如图所示,已知Rt △ABC (AC >BC )的斜边AB 的中点D ,过D 作斜边的垂线交AC 于E ,交BC 延长线于F ,求证:DC 2=DE ·DF 。

2、已知,如图,CE 是直角三角形斜边AB 上的高,在EC 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P ,连结
AP BG AP ⊥,,垂足为G ,交CE 于D ,求证:DE PE CE ⋅=2.
F C
B
A
E A
B
C
D E
F M 图21-6
作业(射影定理及角平分线的性质)
学生姓名 完成时间: 完成情况:
1.已知ABC ∆中,CD ACB ,90︒=∠是高,若b AC a BC ==,,q AD h CD ==,,p BD =,且4,3==b a ,则=c ,=p ,=q ,=h .
2.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将斜边分成的两条线段的长分别为cm 2和cm 8,则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 ,斜边上的高为 .
3.如图,ABC Rt ∆,AB CD ACB ⊥︒=∠,90于D ,,6cm BD =
cm AD 4=,则=BC .
4.如图,在△ABC 中,∠ACB=90°,AC >BC ,CD ⊥AB ,DE ⊥AC ,EF ⊥AB ,CD=4,AC=54,
则EF:AF=( )
A .1:2
B .5:2
C .5:5
D .52:5
5.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90°,CD ⊥AB ,垂足为点D ,若AD :BD=9:4则AC :BC 的值为( )
A .9:4
B .3:2
C .4:9
D .2:3
6. 如图所示,CD 是Rt △ABC 斜边AB 边上的高,23=AC AB ,则=BC
CD
( ) A .2:5 B .2:3 C .3:2 D .3:2
7.如图所示,△ABC 中,∠ACB=90°,AC=10cm ,AB 上的高CD=6cm ,DE ⊥BC 于E ,求DE 的长。

8.如图,在ABC ∆中,BC AH BAC ⊥︒=∠,90于H ,以AC 和AB 为边在ABC Rt ∆形外作等边三角形ABD ∆和ACE ∆,求证:BDH ∆∽AEH ∆.
C E
A
F D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