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农家小院》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2农家小院|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2农家小院|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2农家小院|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9.2节《农家小院》。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平面图形的对称性,以及运用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农家小院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对称现象,并运用对称性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平面图形的对称性。
2. 学生能够运用对称性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
3.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的对称性,运用对称性进行图形变换。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以及如何运用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农家小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对称现象。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如剪纸、衣服图案等。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平面图形的对称性,引导学生理解对称轴的概念。
通过PPT 展示各种对称图形,让学生判断其是否对称,并指出对称轴的位置。
3. 例题讲解(10分钟)运用对称性进行图形变换。
如将一个正方形通过对称变换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将一个圆形通过对称变换变成一个心形。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这些变换,并解释其原理。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老师巡回指导。
题目包括判断图形是否对称,找出对称轴的位置,以及运用对称性进行图形变换。
六、板书设计板书农家小院板书内容:1. 对称现象2. 对称轴3. 图形变换七、作业设计(1)一个正方形(2)一个长方形(3)一个圆形2. 运用对称性进行图形变换:(1)将一个正方形通过对称变换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将一个圆形通过对称变换变成一个心形答案:1. (1)对称,对称轴为中心线(2)对称,对称轴为中心线(3)对称,对称轴为任意直径2. (1)将正方形沿着中心线折叠,即可变成平行四边形(2)将圆形沿着任意直径折叠,即可变成心形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于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对称性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九单元农家小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九单元农家小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农家小院》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九单元,本节课主要通过参观一个农家小院,使学生感受和体会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和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材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素材,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
通过观察和交流,使学生对农家小院有整体的认识,了解农家小院中的物体和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数、识数、算数等基本数学知识,对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认识能力。
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处于发展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交流来进一步培养。
此外,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比较陌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农家小院中的物体和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思考,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农家小院中的物体和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思考,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农家小院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
2.交流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事先了解农家小院的相关知识,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实物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观察和了解农家小院,准备相关的问题和想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农家小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农家小院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农家小院中的各种物体和现象,如农作物、家禽、农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和交流,使学生对农家小院有整体的认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2农家小院|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9.2 农家小院|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九章第二节《农家小院》。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难点:能够运用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幻灯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农家小院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描述图片中的物品和数量。
2. 新课讲解:在黑板上展示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符号,并解释它们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运算方法。
3. 课堂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他们完成一些相关的计算题目。
在学生解答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运算方法。
4.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的计算、分配物品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学运算来解决这些问题,并给予他们解答的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加法:a + b = c减法:a b = c乘法:a × b = c除法:a ÷ b = c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完成练习本上的计算题目。
a. 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b. 小华买了3个橘子,每个橘子5角钱,他一共花了多少钱?c. 小红有2个铅笔,小蓝有3个铅笔,他们一共有多少个铅笔?答案:1. 练习本上的计算题目请学生自行完成。
2. a. 小明还剩下2个苹果。
b. 小华花了1.5元。
c. 小红和小蓝一共有5个铅笔。
第九单元农家小院(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九单元:农家小院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是数的认识与数的加减法。
通过农家小院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农家的生活和风格,提高学生的数的敏感性和数的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认识0-100以内的数,能够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2.能够使用1-100以内的数进行加减法计算。
3.能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数学概念,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提高小组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1.认识和掌握0-100以内的数,并能够排序。
2.能够使用1-100以内的数进行加减法运算。
3.能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1.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
2.培养小组合作精神,提高协作能力。
五、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方法,结合游戏、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等方式。
六、教学过程6.1 导入老师带领学生进入农家小院,让学生感受农家的生活和风格,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的信息。
将一些有数字的物品放在教室里,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数字,并写在黑板上。
老师可以问学生:“这些数字有什么规律?“学生可以回答:“这些数字都是0-100内的”.6.2 探究学习6.2.1 数的认识通过PPT和小视频等形式,展示农家小院里的各种物品和场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0-100的数,并能够按照大小顺序排序。
老师可以使用数字卡片,让学生按照大小顺序排列或者给出一个数,让学生找出比它大和小的数,以便提高学生的数的敏感性和数的比较能力。
6.2.2 加减法通过PPT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了解加减法,并能够熟练运用1-100的数进行加减法运算。
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找物品,设想场景,在场景中进行加减法的计算,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配对,相互交流解决问题。
6.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进行小组合作,以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例如: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都有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通过组队,合作运用数字卡片进行排列,练习比较大数和小数的大小等。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2农家小院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2农家小院北师大版今天,我们来到农家小院,体验不一样的学习之旅。
在这里,我们将学习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农家小院》。
本节课,我们将会学习面积单位,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农家小院》。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面积单位,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的概念,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物体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单位的概念,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物体的大小。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引入:我会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农家小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院中的物体,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些物体的大小怎么样?”2.讲解:我会向学生介绍面积单位的概念,并通过实物模型和面积单位卡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面积单位的大小。
3.实践: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面积单位测量物体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5.练习:我会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他们对面积单位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七、作业设计1.用面积单位测量课本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答案:课本的大小是30平方分米。
2.用面积单位测量自己的房间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答案:房间的 size is 50 square meters.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对面积单位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换算关系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
在课后,我会让学生做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加深他们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同时,我也会在下一节课中,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面积单位的概念和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实践活动来理解面积单位的概念。
我选择农家小院作为教学背景,是因为它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6农家小院∣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6农家小院∣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6农家小院∣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36课《农家小院》。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二是学习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各种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能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数学,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理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各种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人民币实物、购物场景模型等。
2.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套人民币模型,用于观察和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农家小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品,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物品的价格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教师出示各种人民币实物,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并讲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3. 实例讲解:教师通过展示购物场景模型,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
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民币换算关系1元 = 10角1角 = 10分1元 = 100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1元等于______角,1角等于______分。
(2)计算题:妈妈给了小明10元,他买了一支铅笔2元,他还剩下多少元?2. 答案:(1)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2)小明还剩下8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农家小院》(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农家小院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农家小院设计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在课堂上观察到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时,对测量和计算方法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课堂上对这些方法的解释不够详细,或者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缺乏足够的指导。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通过更多的实践操作和示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此外,我注意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农家小院设计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课堂上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不够深入,或者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存在偏差。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通过更多的讨论和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农家小院设计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4.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解决办法:
1.通过图片展示和实物操作,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农家小院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2.提供具体的测量和计算示例,指导学生如何应用这些方法。
3.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农家小院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4.总结: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总结农家小院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课后作业
1.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农家小院,并标注出面积和周长。
2.让学生思考农家小院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写一篇短文。
七、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农家小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农家小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案:《农家小院》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章《有趣的图形》中的《农家小院》。
该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农家小院的图形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农家小院的图形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准确地描述图形的特征。
重点: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彩笔。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农家小院图片,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2. 邀请学生上台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农家小院。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农家小院的图形特征,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农家小院的图形特征。
三、例题讲解(10分钟)1. 出示例题:请同学们观察教材中的农家小院图形,并用数学语言描述。
2. 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图形的边长、角度等特征。
四、随堂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请同学们根据教材中的农家小院图形,用数学语言描述。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强调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课堂随时进行)1. 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农家小院的图形特征。
2. 板书重点知识点,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特征。
七、作业设计(课堂5分钟)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中的农家小院图形,用数学语言描述,并画出自己设计的农家小院。
2. 作业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进行)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其他图形,试着用数学语言描述。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整个教案的核心。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农家小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农家小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农家小院》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主要介绍了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本节课通过农家小院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计算,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面积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理解和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农家小院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面积的概念。
3.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4.交流讨论法: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教学展示。
2.实物模型: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如小院、草坪等,以便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农家小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院的大小,引出面积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操作,实际测量和计算农家小院的面积,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5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如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九单元《农家小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九单元《农家小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农家小院》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九单元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并掌握农家小院中各种物品的分类和计数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物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的分类能力和计数能力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并掌握农家小院中各种物品的分类和计数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分类能力和计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并掌握农家小院中各种物品的分类和计数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的分类能力和计数能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农家小院的图片,了解和认识各种物品。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理解和掌握分类和计数的方法。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分类能力和计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农家小院的图片和各种物品的图片。
2.准备计数器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农家小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看到了哪些物品。
引导学生注意到不同的物品可以进行分类。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各种物品的图片,并教他们如何进行分类和计数。
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类和计数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物品进行分类和计数。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他们对于分类和计数的掌握情况。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分类和计数的方法来解决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九单元农家小院教案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听取汇报,对学生解决问题中出现的错误作适当的指导,或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小结:同学们不但提出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用乘、除法解决的问题,还解决了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学习的知识是非常有用的!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笑笑和淘气奶奶家的院子里都有些什么呀?
2.同学们从图中还获得了哪些信息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一】说一说
1.同学们从图中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那么大家也一定有很多问题吧?老师想知道大家都有些什么问题,下面,请大家把你们的问题都提出来,好吗?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作简单板书。
难点
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鼓励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
突破
利用教材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法
教师通过故事情境,自主探究教教学本课内容。
学法
结合主题情境图,认真观察、分析图中所提供的所有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独立解答,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难题。
课前
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板书
农家小院
1.利用乘法口诀求积或求商。
2.根据情境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除法解决的问题。
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都动脑筋了。这些问题里面,有的是用加法来解决的,有的是用减法来解决的,有的是用乘法来解决的,还有的是用除法来解决的。你们知道哪些问题是用乘、除法来解决的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级上册《农家小院》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级上册《农家小院》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联合“农家小院”的详细情境,进一步理排除法的意义,可以较娴熟地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
2.经过对“农家小院”情境图的察看、剖析,发展学生采集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互相沟通算法的过程中,分享别人的智慧,获取成功的体验。
教课要点: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较熟习地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
教课难点:提守信息,提出问题并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课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出示情境图)今年又是一个丰产年。
瞧,王奶奶带着孩子们正在自家的院子里繁忙着。
有的在收玉米,有的在摘柿子,有的在喂兔子。
(板书:农家小院)二、经历采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解题过程1、自己察看主题图,找寻数学信息。
师:请你用数学目光来察看这所农家小院,跟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师: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
师:经过他们的讲话,请你想想,察看信息时要注意什么?要注意把有关的数学信息同时提取。
(板书:有序察看、完好表达)师:此刻就请你依据必定的次序察看主题图,并完好地表达这些信息。
(学生说数学信息,教师在课件中体现相应的放大图。
)学生采集到的信息有:(1)今年结了 20 个南瓜,每筐能装 4 个南瓜。
(2)墙上挂着 6 串玉米,每串玉米有 8 根。
(3)有 12 只兔子,有 4 个笼子里。
(重申,图片中不单有文字信息,还有隐蔽的图片信息。
)( 4)青椒高 7 厘米,黄瓜高 35 厘米。
(5)摘了 54 个柿子,每盒装 6 个。
【设计企图】本环节着重指引学生在有序察看的同时还应当注意把有关内容的数学信息同时提取,把数学信息完好的表达清楚。
2、完好读出信息,提出数学识题。
师:我们一同来读一读我们找到的这些数学信息,想想,依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识题呢?师:“今年结了20 个南瓜,每筐能装 4 个南瓜”依据这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识题?(学生回答:需要装几筐?)3、共同解决问题,回首算式算理。
农家小院-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农家小院-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识读并正确书写集合中的数;2.能够将不同集合中的数进行比较;3.能够对一张给出数与图形关系的表格进行阅读并回答相应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数与集合的概念;2.数之间的比较;3.数与图形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将数与图形进行联系,较为抽象。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2.讨论法3.实践法五、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给学生一组数字,让学生将其排列,再讨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2. 学习任务(30分钟)任务一:数与集合的概念1.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些图形,再让他们将图形中的物品分成不同的集合;2.询问每组集合有多少个物品,再让学生写出每个集合的数学形式;3.教师向学生提问:当我们要表示“小于6的自然数”时,应该写出怎样的数学形式?任务二:数之间的比较1.教师展示两个不同集合的数目,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哪个集合更多;2.教师出示一组数字,让学生按照大小(大于、小于、等于)进行比较;3.询问学生0、1、2、3、4中哪个数最大/最小。
任务三:数与图形的关系教师出示一个表格,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家家有几间房子?2.门前有几颗果树?3.没有鸡的家有几间房子?4.水井和果树加起来有多少个?3. 拓展任务(15分钟)让学生画出自家的小院,并通过数目描述小院中的内容。
4. 课后复习(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来检验对今天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策略较为灵活,不仅运用了演示法、讨论法和实践法,而且设置了多个学习任务加深学生的理解。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对集合、数的比较以及数与图形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特别是在任务三中,将图形与数进行联系更加深入学生的记忆。
总体来说,这个教学方案比较成功,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都有好的促进。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2《农家小院》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2《农家小院》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农家小院》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及应用。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包括: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应用题的解决。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但分数的比较和应用题解决还需进一步学习和巩固。
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逐渐增强,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比较方法,会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
2.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分数解决问题的意识。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比较方法,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分数的意义,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分数的比较和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模型、分数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准备分数卡片、实物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创设一个农家小院的情境,展示各种水果和蔬菜,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把这些水果和蔬菜平均分给同学们,每个人会得到多少?从而引出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和分数卡片,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分数的比较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分数大小的比较规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数运算的规律。
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巩固(5分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
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分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第二课《农家小院》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第二课《农家小院》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除法口算。
2.能根据具体情境,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3.通过练习,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能根据具体情境,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学习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境,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学习流程】一、导入同学们,冬天来了,辛苦了一年的农民伯伯把劳动成果堆放到自家的小院里。
今天,淘气要去他爷爷家帮忙整理,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瞧一瞧他爷爷家的农家小院吧!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程第一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1.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吗?算一算。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1.认真观察图中的信息,独立提出一个问题。
2.独立解答。
第二步:互学要求小组有序交流,再结合乘法、除法的意义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第三步:展学要求组长组织:1.小组展示。
2.组长主持,邀请其它小组补充或质疑。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提出乘法或除法的问题关键要根据乘法或除法的意义。
第二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2.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几倍?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独立列式解答。
第二步:互学要求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三步:展学要求组长组织:1.小组展示。
2.组长主持,邀请其它小组补充或质疑。
设计意图:借助情境图中的信息,探讨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第三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3.找一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独立提出问题并解答。
第二步:互学要求互相说说自己提出的问题。
第三步:展学要求组长组织:1.小组展示。
2.组长主持,邀请其它小组补充或质疑。
设计意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觉得今天你表现怎样?四、作业设计每盒牛奶4元,小兔买2盒多少元?小松鼠花了24元,它花的钱是小白兔的几倍?。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农家小院教案
北师大数学二班级农家小院教案北师大数学二班级农家小院教案3篇二班级数学老师应当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特别要留意知识与现实的社会现象和生活紧密结合。
二班级数学教案能够提升二班级数学老师的教学质量,对二班级数学老师的工作大有脾益。
你是否在找正预备撰写“北师大数学二班级农家小院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北师大数学二班级农家小院教案篇1一、引入课题。
播放《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配音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听后谈感受与收获,引出并板书课题:辨认方向。
二、调动原有经验,感知现实中的新方向。
(一)、复习。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哪四个方向?(东、南、西、北)你能在教室里辨认吗?假如到了一个新环境,你怎样辨认这些方向?(观看太阳、树木、利用指南针……)(二)、探究新知。
1、你还听说过哪些方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假如有学生说出南东、北东、南西、北西,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对应板书。
2、借助人们生活语言习惯,统一对方向的描述性词语。
3、活动体验一:让学生尝试在教室里指一指东南方向,并思考:为什么把这个方向称之为东南呢?学生可小组内沟通,然后指名汇报,总结:东方与南方的中间,是东南方。
以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辨认东北、西南、西北三个方向。
(三)、深化体验。
1、活动体验二: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学生先自主找一找,再指名汇报。
2、活动体验三:指名两位同学到讲台前,让其他同学说一说学生甲在学生乙的什么方向?学生乙在学生甲的什么方向?然后思考争辩沟通:同是两位同学,但对他们位置的描述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使学生真实体验到方向的相对性。
二、生活经验升华,探究地图新方向。
(一)、复习。
教师出示方向板(小黑板出示)谁能在老师的方向板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指名板演。
总结强调:方向板上的方向特点。
(二)、探究新知。
1、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方向板上标出其余四个方向。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2《农家小院》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2《农家小院》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农家小院》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和描述农家小院中的物体排列规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简单的排列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简单的排列知识,能够观察和描述物体简单的排列规律。
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对排列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各有不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逐步理解和掌握排列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农家小院中物体的排列规律,掌握简单的排列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农家小院中物体的排列规律。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排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农家小院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排列规律。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操作和交流,发现和总结排列规律。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深化对排列规律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农家小院的图片、排列规律的卡片、实物道具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份农家小院的图片、排列规律的卡片、实物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农家小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物体?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农家小院中的物体排列规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排列规律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排列规律就是物体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距离进行排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家小院。
(教材第93、94页)
1.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
2.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3. 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重点: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农家小院里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你们想去看看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情境图。
师:从这幅农家小院的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笑笑说今年结了20个南瓜。
·我知道了每筐能装4个南瓜。
·我知道了青椒的高度是7厘米,黄瓜的高度是35厘米。
·我还知道摘了54个柿子,每盒装6个。
·小院里还有玉米和小兔子。
……
师:你们了解的信息真不少,都说明了这是一个丰收年!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
1. 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
生1:墙上挂着多少根玉米?
生2:54个柿子,每盒装6个,需要装几盒?
……
鼓励学生找对信息提出问题。
2. 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仔细看看到底墙上挂着多少根玉米呢?谁愿意列式计算呢?
生:墙上的玉米共有6串,每串有8根,求一共有多少根玉米,就是求6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8×6=48(根)。
师:讲解得很清楚,并且告诉我们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师:54个柿子,每盒装6个,需要几个盒子?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呢?
生:54个柿子,每盒装6个,求需要几个盒子,就是求54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
算,54÷6=9(个)。
师:你们知道了吗?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3)师:同学们再仔细看看,一共有几只兔子,兔子边上有几个笼子?如果这些兔子住在笼子里,平均每个笼子住几只兔子?
生:小院里有12只兔子,4个笼子,要把这些兔子平均放到笼子里,就是平均分,也用除法计算,12÷4=3(只)。
师:是啊,平均分的时候也用除法计算。
(4)师:如果每筐装4个南瓜,这些南瓜需要装几筐?
生:今年一共结了20个南瓜,每筐装4个,求需要装几筐就是求20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20÷4=5(筐)。
师:又是一道计算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用除法计算。
(5)师:谁能告诉老师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几倍?该怎么计算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黄瓜高35厘米,青椒高7厘米,求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即35÷7=5。
3. 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都有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生: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时候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师: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呢?
生: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师:在“农家小院”里,你有哪些收获呢?找一找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有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与同学们交流并一起解决。
农家小院
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
A类
小小信封知识多,你能找出规律并填出信封上缺少的数吗?
(考查知识点:表内乘法;能力要求:会熟练进行乘法计算。
)
B类
(1)8辆小汽车收费多少元?
(2)货车收费是小汽车的几倍?
(3)你能提出哪些用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请解答出来。
(考查知识点:表内乘除法;能力要求:能正确运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6448
B类:(1)4×8=32(元) (2)8÷4=2
(3)8辆小汽车的收费相当于几辆货车的收费?32÷8=4(辆)(答案不唯一)
教材习题
第94页“练一练”:
1. 平均每人分到几张彩纸?24÷8=3(张)
第一小组一共需要多少颗珠子?9×8=72(颗)(答案不唯一)
2. (1)买3个练习本需要多少元?3×3=9(元)
买5辆玩具汽车需要多少元?9×5=45(元)(答案不唯一)
(2)可能买了玩具汽车,36÷9=4(辆)
可能买了剪刀,36÷4=9(把)(答案不唯一)
3.
4. 4×2=8(元) 24÷8=320÷4=5(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