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季节变动趋势预测法

合集下载

经济预测季节变动预测法

经济预测季节变动预测法

4 800 1100 1300 1400 1.60 1.57 1.86 1.56
1.65 2.09 1.900 1.313
年份 年次 季平均销售量
(t)
1987 -3
650
-1950 9
1988 -2
825
-825 1
1989 1
875
875 1
1990 3
1075
3225 9
合计 0
3425
1325 20
119
8 8 7 2 74 .09 .34 .24 52 22 87 3
0.5
季节指 25.4 44.2 83.1 84.7 107. 126 216 227 173. 70. 24. 6.7
120

8 3 3 9 59 .09 .05 .04 90 86 06 8
0
年份 1988
年次 (t) -1
其中t是以年为单位 用最小平方法估计参数a,b,并取序列{
}的中点年为时间原
点.再把此模型转变为月趋势直线模型
分别为新原点(7月份)的月趋势值和每月增量 利用此月趋势直线模型求原点年各月份的趋势值,可得到
4 求季节指数
先计算同月平均数与原点年该月的趋势值的比值 再消除随机干扰,经过修正后可得到季节指数
1988, 1 5
26
37
48 1989, 1 9
2 10 3 11 4 12 1990, 1 13 2 14 3 15
4 16
实际销量 趋势值
15
12.52
19
12.87
7
13.22
10
13.56
16
13.91
20
14.26

季节变动分析

季节变动分析
季节(吨) 1 2 3
86.78 114.399 112.126 107.584 107.537 110.4115 1.106606 103.014 100.782 102.564 102.141 102.1253 1.023557 89.03525 0.892361 97.5275 0.977476 87.162 88.959 93.24 年平均
825
835 742 741.21 100.11
450
725 661 756.45 87.388
109.98
101.43
88.54
100.05
400.00
8
趋势比率法步骤



1、配合趋势方程,并计算趋势值(或直接 用消除季节波动的移动平均值作为趋势值) 2、将动态数列指标值分别与其趋势值相除, 剔除长期趋势,得各年各季消除了长期趋 势的季节指数Y/T=S.C.I 3、对分年度的季节指数进行同期平均 4、求季节指数Q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统计原理课件 第五章动态数列分析

统计原理课件 第五章动态数列分析
(a1 a0 ) (a2 a1) (a3 a2 ) (an1 an ) an a0
②相邻两期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 长量,即:
(ai a1 ) (ai1 a1 ) ai ai1
5.2.2 增长水平与平均增长水平
③年距增长量 在实际统计分析中,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
5.1.1 动态数列的概念
动态数列也称时间序列或时间数列,它是将 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指标数值,按其发 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统计数列。
时间数列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 一是被研究现象所属的时间; 二是反映该现象的统计指标数值。
5.1.1 动态数列的概念
动态数列的作用: ⑴ 可以描述总体现象的发展状态和结果。 ⑵ 可以研究总体现象变化的方向、速度和幅度。 ⑶ 可以揭示总体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从而对未
5.3 .1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⑴环比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也称逐期发展速度,是报告
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用符号表示为 :
a1 , a2 , a3 ,..., an
a0 a1 a2
an1
5.3 .1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⑵定基发展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 期水平(通常为最初水平或特定时期水平)之 比,表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 也称为总速度。用符号表示为 :
平均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之和 逐期增长量个数
累计增长量 时间序列项数 1
5.3 .1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⒈ 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是两个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之比。
它表明现象发展的程度和方向,通常用百分 数或倍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发展速度
报告期水平 基期水平
100 %
由于计算时采用的基期的不同,发展速度 又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之分。

市场调查季节变动预测

市场调查季节变动预测

(2)计算历年同季季节比率的合计数 (3)计算各季季节指数,计算公式为:
如一季度的季节指数为: 其余类推。 3、比较用按季平均法和全年比率平均法的 计算结果,两者求得的季节指数比较接近, 由于按季平均法计算较简便,在实践中经 常采用这种方法计算。
4、利用按全年比率平均法求得的季节指数绘成 季节变动曲线图:
二、利用季节指数和季节变差进行预测 (一)直接利用长期趋势消除法中的趋势方程和 季节变动指标进行预测。 例:利用季趋势直线方程和季节变动指标表四第 (10)栏、第(12)栏,预测某纺织公司Y6年销 售额。 列Y6年各季销售额预测值计算表:
1.在季趋势直线方程中,原点(t = 0)在Y3年 第一季度,所以Y6年第一季度的序数应为12, 余类推。将t 值代入季趋势直线方程得到Y6年 各季的趋势值,列入表六的第(3)栏内 2.第(4)栏中的预测值利用公式得出,如: 3682.62(Y6年一季度趋势值) * 98.1%(一季度 调整后的季节指数)=3612.65;二季度趋势值 3753.06*二季度季节指数54.35%=2039.79 3.第(5)栏中的预测值也由公式得出,如:Y6 年一季度趋势值3682.62+一季度季节变差(65.34)=3617.28;3753.06+(-1333.78)= 2419.28…... 第二节 水平型季节变动预测法
一、季节指数预测法 (一)季节指数的计算方法 1.按季平均法 1)指以历年同季平均数和全时期 (所有年份)季总平均数的比值来确定季 节指数的方法。 2)实例及测算步骤:
(1)计算历年同季的合计数和季平均数 (2)计算全时期(20个季)的季平均数 或 (3)根据公式计算各季的季节指数 如第一季度的季节指数为:
故可建立如下季趋势直线方程:

长期趋势预测法

长期趋势预测法

指数曲线模型特征分析表
由表可知指数曲线模型的特征是预测值的 环比系数相等。
3.适用性 该预测法适用于历史数据环比系数大致相同的
预测对象。
三、参数a、b的求解
四、实例应用
将参数值代入公式
Y=T×S×I Y=T+S+I 分解分析的步骤如下: (1)分析和测定现象变动的长,也即减去或除以T,得出不包含趋 势变动的时间序列资料,即: Y/T=(T×S×I)/T=S×I
Y-T=(T+S+I)-T=S+I
(3)消除随机变动的影响,得出季节变动测定值S。
三、二次指数平滑法
(一)一次指数平滑法的局限性
下表 “汽油支出”表中数据说明,一次指数平滑法只适用于 水平型历史数据的预测,而不适用于呈斜坡性趋势历史数据的 预测。
(三)二次指数平滑法的应用 例:以上述老师到校上课开车汽油费用支出的数 据,用二次指数平滑法(a取0.8)计算历年的理 论预测值和Y7年的预测值,并计算平均绝对误差。
第一节 简单平均法
一、算术平均法 指把历史数据加以算术平均,并以平均数作为预测值的
方法。 模型为:
二、加权平均法
指对参加平均的历史数据给予不同的权数,并以 加权算术平均数作为预测值的方法。
该法适用于呈水平型变动的历史数据,而不适用于 趋势变动的历史数据,否则会产生较大的预测误差。
第二节 移动平均法
这样使

t

y 0,即上述方程组可简化为:
ty


Na
b
t
2
由联立方程也可直接推 导出:
b

n ty t y n t 2 ( t)2

ty t2

长期趋势预测法

长期趋势预测法

四、实例应用
解程序如下:
将参数值代入公式
第六节 指数曲线模型预测法
一、概念:是根据预测对象具有指数曲线变动 趋势的历史数据,拟合成一条指数曲线,通过 建立指数曲线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
二、模型、特征、适用性 1.模型:
图形为:
2.特征:令t = 1,2,3,……,n,便可得 到相应的预测值和环比系数(即逐期增长 率)见下表:
1、乘法模型:
Y=T×S×C×I 式中:T为绝对数,与历史数据Y的计量单位相同, S、C、I为相对数,分别表示季节变动、循环变动、 不规则变动系数,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2、加法模型:
Y=T+S+C+I 均为绝对数,与Y的计量单位相同。 实际中应用较多的是乘法模型。 (三)时间序列的分解分析 时间序列的分解就是按照时间序列的分析模型, 测定出各种变动形态的具体数值。下面以时间序 列的两种常态现象为例予以说明。
三、参数的求解方法 最小平方法: 用高等数学求偏导数方 法,得到以下联立方程组: y Na b t
ty a t b t
为使计算方便,可设t:
2
, 3, 2, 1, 0, 1, 2, 3, 奇数项: , 5, 3, 1, 1, 3, 5, 偶数项: y Na 这样使 t 0 ,即上述方程组可简化为:
ty b t
2
由联立方程也可直接推 导出: b a n ty t y ty 2 2 2 n t ( t ) t y bt
y
n
b
t
n

y
n
( t 0)
例:某企业Y2~Y6年出口某商品到德慕尼黑销售情况如下 表所示,试用最小平方法求参数并预测Y7、Y8年销售额。

季节指数预测法 PPT课件

季节指数预测法 PPT课件

1季度 2季度 3季度 4季度 合计
季节平均值
182 1728 1144 118 3172 793
231 1705 1208 134 3278 819.5
330 1923 1427 132 3821 955.25
247 1788.3 1259.7
128 3423.7 855.93
28.9% 298.15 208.9% 2155.16 147.2% 1518.62
如某种商品第一季度的季节指数为125%,这表明该商品第 一季度的销售量通常高于年平均数25%,属旺季,若第三季 度的季节指数为73%,则表明该商品第三季度的销售量通常 低于年平均数27%,属淡季。
四、简单季节指数法实例分析
技能核算题:某公司从1996年到2001年,每一年各季度的
纺织品销售量见下表。预测2010年各季度纺织品的销售量。 (单位:件)
利用季节指数预测法进行预测时,时间序列的时间单位或是 季,或是月,变动循环周期为4季或是12个月。
运用季节指数进行预测,首先,要利用统计方法计算出预测 目标的季节指数,以测定季节变动的规律性;然后, 在已 知季度的平均值的条件下, 预测未来某个月(季)的预测值。
二、简单季节指数法
简单季节指数法是根据呈现季节变动的时间序列 资料,用求算术平均值方法直接计算各月或各季 的季节指数,据此达到预测目的的一种方法。
年度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年度销售量
600 660 700 750 850 1000
第一季 度
180 210 230 160 170 180 200 220
第三季 度
120 130 130 140 150 160

第五章 时间序列分析习题

第五章  时间序列分析习题

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习题一、填空题1.时间序列有两个组成要素:一是,二是。

2.在一个时间序列中,最早出现的数值称为,最晚出现的数值称为。

3.时间序列可以分为时间序列、时间序列和时间序列三种。

其中是最基本的序列。

4.绝对数时间序列可以分为和两种,其中,序列中不同时间的数值相加有实际意义的是序列,不同时间的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的是序列。

5.已知某油田1995年的原油总产量为200万吨,2000年的原油总产量是459万吨,则“九五”计划期间该油田原油总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的算式为。

6.发展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和两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7.设i=1,2,3,…,n,a i为第i个时期经济水平,则a i/a0是发展速度,a i/a i-1是发展速度。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常用方法有方程式法和.9.某产品产量1995年比1990年增长了105%,2000年比1990年增长了306.8%,则该产品2000年比1995增长速度的算式是。

10.如果移动时间长度适当,采用移动平均法能有效地消除循环变动和。

11.时间序列的波动可分解为长期趋势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

12.用最小二乘法测定长期趋势,采用的标准方程组是。

二、单项选择题1.时间序列与变量数列( )A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B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C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D前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2.时间序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A平均数时间序列B时期序列C时点序列D相对数时间序列3.发展速度属于( )A比例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动态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A报告期水平B基期水平C实际水平D计划水平5.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A 296人B 292人C 295 人D 300人6.某地区某年9月末的人口数为150万人,10月末的人口数为150.2万人,该地区10月的人口平均数为( )A150万人 B150.2万人 C150.1万人 D 无法确定 7.由一个9项的时间序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 ) A 有8个 B 有9个 C 有10个 D 有7个 8.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A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9.某企业的科技投,3,2000年比1995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1996—2000年间科技投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5%6.58 B5%6.158 C6%6.58 D6%6.15810.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 )A 简单平均法B 几何平均法C 加权序时平均法D 首末折半法 11.在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中,可以形成数学模型的是( )A 时距扩大法B 移动平均法C 最小平方法D 季节指数法 三、多项选择题1.对于时间序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序列是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的B 序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C 序列中的数值都有可加性D 序列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E 编制时应注意数值间的可比性 2.时点序列的特点有( )A 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有关B 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C 数值相加有实际意义D 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E 数值是连续登记得到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平均增长速度大于平均发展速度B 平均增长速度小于平均发展速度C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D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E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4.下列计算增长速度的公式正确的有( )A 增长速度=%100⨯基期水平增长量 B 增长速度=%100⨯报告期水平增长量C 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100%D 增长速度=%100⨯-基期水平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E 增长速度= %100⨯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5.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有( ) A 1231201-⨯⨯⨯⨯=n n a a a a a a a a nx B 0a a nx n =C 1a a nx n = D R n x = E nx x ∑=A 第二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二定基增长速度=10%B 第三年的累计增长量二逐期增长量=200万元C 第四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35%D 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4万元E 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3.5万元7.下列关系正确的有( )A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B 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 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D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E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8.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 )A 时距扩大法B 方程法C 最小平方法D 移动平均法E 几何平均法 9.关于季节变动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目的在于掌握事物变动的季节周期性 B 常用的方法是按月(季)平均法C 需要计算季节比率D 按月计算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400%E 季节比率越大,说明事物的变动越处于淡季 10.时间序列的可比性原则主要指( )A 时间长度要一致B 经济内容要一致C 计算方法要一致D 总体范围要一致E 计算价格和单位要一致 四、判断题1.时间序列中的发展水平都是统计绝对数。

趋势预测法例题参考及作业PPT学习教案

趋势预测法例题参考及作业PPT学习教案
年份 量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销售 248 253 257 260 266 270 279 285 量
第29页/共102页
销售量
第一步,分析观察期数据长期变动趋势,画数据点的散布图
290 280 270 260 250 240 230 220
如果通过数年的时间序列显示,观察期资料并无显著 的长期升降趋势变动和季节变动时,就可以采用此方法。
(2)以观察期的每月平均值作为预测期对应月份 的预测值。
当时间序列资料在年度内变动显著,或呈季节性变化 时,如果用上一种方法求得预测值,其精确度难以保证。
第8页/共102页
例:假设某商品最近四年的每月销售量如表5.1 所示,在95%的可靠程度下,预测2008年的每月 销售量。 ①如果以2007年的每月平均值作为2008年的每 月预测值;
大程度上仍将决定其未来的发展; (2)预测目标发展过程一般是渐进变化,
而不是跳跃式变化。
第4页/共102页
常见的趋势线
y a bt
直线
y abt
指数曲线
y a bt ct2 dt3
y k abt
三次曲线
修正指数曲线
第5页/共102页
y a bt ct2
二次曲线
y kabt
(3)反映时间序列资料长期趋势的平均变动水平。 (4)只要未来发展趋势大体上不会发生大起大落的变化,继续遵
循直线趋势发展变化的假设,那么选用此法进行中长期预测既简 便又有一定的可靠性。
第36页/共102页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移动平均法
(1)定义
对时间数列的各项数值,按照一定的时距进行逐 期移动,计算出一系列序时平均数,形成一个派生的 平均数时间数列,以此削弱不规则变动的影响,显示 出原数列的长期趋势。

旅游开发与规划复习资料

旅游开发与规划复习资料

第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1.旅游系统的概念及其空间三要素。

P2、P5概念: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四个相互关联和影响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空间三要素:(1)旅游客源地(2)旅游目的地(3)旅游通道。

2.旅游规划的概念及其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P11概念:以调查评价为基础、以预测和管理为手段、以优化和持续发展为目的,在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旅游系统与社会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过程。

主要利益相关者:(1)旅游投资方(2)区域旅游的管理运营方(3)旅游区域开发所在社区(4)旅游者(5)旅游资源(6)旅游规划的审批部门3.旅游开发的概念、内容、原则。

P26概念:为发挥、提升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

内容:(1)、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2)、旅游地的交通安排(3)、旅游辅助设施的建设(4)、旅游市场的开拓原则:个性化原则、市场导向原则、综合效益原则、注重保护原则、系统开发原则。

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1.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意义P39(1)、确定旅游地的市场范围:由旅游地的资源吸引力、社会容量、经济容量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共同决定,上限值不成超过四个变量的最小值。

(2)、确定旅游地的等级。

(3)、制定旅游地的均衡布局模式。

2.消费者行为理论及其在旅游开发规划中应用P41(1)旅游产品及线路设计:根据当前旅游者的消费特点以及今后旅游消费者可能的消费行为趋势设计相关的旅游产品和路线。

(2)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在市场推广策略的设计方面,针对目标市场中旅游者的心理特征设计可能有效引导消费需求的市场营销策略。

3.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P43概念:经济主体通过占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并以其为基础创造更具竞争优势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环境,向市场提供高效用度和满意度的产品和服务,并获得较高收益的能力。

第五章 时间数列

第五章 时间数列


要满足指标值可比性的要求,在编制时间数列 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总体范围的一致性
2、时间上的一致性 3、指标经济内容的一致性 4、指范围应该前后一致。
举例:某企业五年总产值时间数列 其中该企业在第三年初兼并了另外一 个企业。 分析:这样的时间数列就违背了第一个 原则。 处理:要使其具有分析价值就要对其进 行适当的调整,将其兼并的企业创造的 产值从其总产值中予以剔除。
另一种是由动态平均数所组成的时间数 列



由一般平均数所组成的时间数列,各个 指标不能直接相加,相加起来没有经济 意义。

注意: 时间数列的种类的划分是后面指 标计算的基础。
四、时间数列编制
编制各种时间数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 析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性, 揭示现象间的相互联系,因此,编制 时间数列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保证数列 中各项指标值的可比性。
(一)时期数列
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
a1 an a n
a
i 1
n
i
n
例:根据前例中的国内生产总值时间数列,计算各年度的 平均国内生产总值
428885.5 a 47653.94 (亿元) 9
(二)时点数列: A、间隔不等时:
a1
计算步骤:
a2 f1 f2
a3 a4 f3
an-1 fn-1
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指标值 按时间先 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 时间可以是年份、季度、月份或其他。
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 一个是时间要素,即被研究对象所属的 时间;


另一个是反映该现象的统计指标及其在 不同时间上的数值,称为时间数列的发 展水平。
二、时间数列的意义

统计学基础-第五章------动态数列分析

统计学基础-第五章------动态数列分析

统计学基础第五章动态数列分析【教学目的】1.区分不同种类的动态数列2.熟练掌握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的各种方法3.掌握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的种类,运用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动态指标的相互推算4.理解趋势的意义,运用长期趋势测定方法对长期趋势进行测定5.计算季节比率,并且深刻理解季节比率的经济含义【教学重点】1.总量指标动态数列的种类和特点2.动态比较指标和动态平均指标的计算【教学难点】1.绝对数时间数列中的时点数列平均指标的计算2.相对数、平均数时间数列动态平均指标的计算【教学时数】教学学时为12课时【教学内容参考】第一节动态数列的意义和种类一、动态数列的概念将某一个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各个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就形成了一个动态数列,也叫做时间数列。

动态数列一般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被研究现象所属的时间;二是反映该现象的统计指标数值。

通过编制和分析动态数列,首先可以从现象的量变过程中反映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程度和趋势,研究其质量变化的规律性。

其次,通过对动态数列资料的研究,可以对某些社会经济现象进行预测。

第三,利用动态数列,可以在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进行比照分析。

编制和分析动态数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法已成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

【案例】下面图表列举了我国2004~2007年假设干经济指标的动态数列。

表5-1 我国2004-2007年假设干经济指标二、动态数列的种类按照构成动态数列的基本要素———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动态数列可分为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和平均数动态数列三种类型。

其中绝对数动态数列是基本的数列,相对数和平均数动态数列是派生数列。

(一)绝对数动态数列在这种动态数列中,统计指标值表现为总量指标。

根据指标值的时间特点,又可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国内生产总值就是时期数列,年底人口数就是时点数列。

时期数列中,每一指标值反映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结果,即“过程总量”。

第六讲 季节变动预测法

第六讲 季节变动预测法

预测步骤
1、求各年同月的平均数。以 i 表示各年第i月的 1 同月平均数,则: r1 ( y1 y13 y12 N 11 )
r
N


1 r12 ( y12 y24 y12 N ) N 2、求各年的月平均数。以 y (t ) 表示第t年的月平 1 均数,则: y(1) ( y1 y2 y12 ) 12
tyt 26.58 b 2 13.29 2 t
各月份趋势值填入表中的第⑥行中。 ri fi (i 1,2, ,12) 4、计算季节指数 。由公式: ˆ T i 计算消除了趋势变动影响的同月平均数与趋势的比值。 将结果填入表中的第⑦行中。 1200 1.008 求修正系数: 1190 .5 用此系数分别乘表中第⑦行的各数,结果填入表中第 ⑧行,即为季节指数 Fi 一月季度指数F1=25.28%×1.008=25.48%
62.59 62.54
第四季度 73.75 73.58 73.44 101.52 322.29
80.57 80.51
合计 394.14 383.65 374.89 448.47 1601.15
400.3 400
③同季平均 ④季节指数
上表中第③行的合计本应400%,但合计数为400.3%,故要进行 修正,修正系数=400/400.3=0.99925 以0.99925乘上第③行各数,可得第④行的季节指数
a 15.125 0.3471 8.5 12.175
故有:
ˆ 12.175 0.3471 T t t
2、求历史各期的趋势值
ˆ 12.175 0.34711 12.52 T 1 ˆ 12.175 0.3471 2 12.87 T

季节预测法——精选推荐

季节预测法——精选推荐

四、季节变动预测法季节变动是指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事物现象在一年内随着季节的转换而引起的周期性变动。

例如,电力系统一天24小时的负荷和交通系统的客运量均呈现季节性的波动。

为了掌握季节性变动的规律,测算未来的需求,正确地进行各项经济管理决策,及时组织生产和交通运输、安排好市场供给,必须对季节变动进行预测。

季节变动预测就是根据以日、周、月、季为单位的时间序列资料,测定以年为周期、随季节转换而发生周期性变动的规律性方法。

进行季节变动分析和预测,首先要分析判断该时间序列是否呈现季节性变动。

通常,将3—5年的已知资料绘制历史曲线图,以其在一年内有无周期性波动作出判断。

然后,将各种影响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它是否还受趋势变动和随机变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季节变动的预测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是平均数趋势整理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不同年份中同一时期数据平均,消除年随机变动,然后再利用所求出的平均数消除其中的趋势成分,得出季节指数,最后建立趋势季节模型进行预测。

下面以例5.5为例,介绍平均数趋势整理法的实际操作。

例5.5 已知某市2003年至2005年接待海外游客资料如表5.7所示,要求预测2006年第一季度各月该市接待海外游客的数量。

表5.7 某市2003-2005年接待海外游客资料单位:万人次[解] (1)求出各年的同月平均数,以消除年随机变动。

以n代表时间序列所包含的年数,i r表示各年第i个月的同月平均数,则:173191715...121111=++=+++=n y y y r n33.193212017...222122=++=+++=n y y y r n……253272523...1221211212=++=+++=n y y y r n求各年的月平均数,以消除月随机变动。

以)(t y -表示第t 年的月平均数,则:83.261223241715121121211)1(=++++=+++=-y y y y33.301225292017122122221)2(=++++=+++=-y y y y……5.321227302119121221)(=++++=+++=-n n n n y y y y建立趋势预测模型,求趋势值。

季节变动预测法

季节变动预测法

1 . 09 + 0 . 83 + 1 . 08 = =1 3 0 . 8 + 0 . 83 + 0 . 9 + 0 . 85 = = 0 . 845 4 1 . 63 + 1 . 5 + 2 . 11 + 1 . 64 = = 1 . 72 4 0 . 85 + 0 . 8 + 0 . 63 + 0 . 72 = = 0 . 75 4
(3)求连锁系数 设第一季度为基准期,即 c1 = 1,运用公式 c i = c i −1η i
c 2 = 1× 0.845 = 0.845 c 3 = 0.845 ×1.72 = 1.4534 c 4 = 1.4534 × 0.75 = 1.09005 c1 = 1.09005 × 1 = 1.09005
(5)进行客运量预测 • 客运量预测模型为:
ˆ ˆ yt = Tt Fi = (12 .03 − 0 .1920 t ) Fi , i = 1, 3, 2, 4
• 下年度第一季度的客运量预测值为
ˆ y1 = (12 . 03 − 0 . 1920 × 13 ) × 132 . 73 % = 12 . 65 (万人)
求c ′ 1 + 0.8225 + 1.4084 + 1.02255 c′ = = = 1.0634 K 4
i =1 i K
∑ c′
(5)求季节指数
c i′ 由公式 Fi = 得到 c′ 1 F1 = = 0 . 9404 1 . 0634 0 . 8225 F2 = = 0 . 7735 1 . 0634 1 . 4084 F3 = = 1 . 3244 1 . 0634 1 . 02255 F4 = = 0 . 9616 1 . 0634

深圳大学 经济预测与决策课程教学大纲

深圳大学 经济预测与决策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章回归分析预测法
教学目的
了解回归分析方法的背景,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并能用回归模型进行预测。
主要内容
第一节回归分析概述
第二节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
第三节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法
第四节虚拟变量回归预测法
第五节非线性回归预测法
教学要求
识记:回归分析方法的背景。
领会: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思想和具体方法。
应用:各种趋势曲线模型具体的运用。
第五章季节变动预测法
教学目的
知道如何判断时间序列是否有季节变动的趋势,掌握各种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的方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平均数趋势整理法
第二节趋势比率法
第三节环比法
第四节温特斯法
教学要求
识记:时间序列是否有季节变动的趋势。
掌握:掌握各种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的方法。
第六章马尔柯夫预测法
4.学时安排:周学时3,总学时54
5.学分分配:3学分
(二)开设目的
经济预测和决策是现代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学习和掌握这方面的理论及方法对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三)基本要求
本课程系统的介绍了以统计方法为“基干”的经济预测和决策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主要掌握经济预测和决策的初级技术和高级技术,能够用所学的预测和决策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2.命题说明
期末采取闭卷考试,试卷形式采用客观题与非客观题结合;试卷内容,识记部分占30%左右,理解、操作题占70%左右,内容涉及教材章的100%,节的90%,知识点的70%左右;试卷难易比例控制在15%难、50%适中、35%易之间;试卷末设置难度系数在0.7~0.9、分值为30分的附加题,目的在于筛选基础知识扎实、探索精神强烈、创新意识浓厚的同学。试卷采用A、B卷。

第五章 季节变动预测法

第五章 季节变动预测法

1995
1996
1997
29
1.进行四项移动平均:
年份 1993 季度 1 2 3 4 199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销售额 254.0 292.4 297.8 330.3 291.1 327.6 321.2 354.3 304.6 348.4 350.8 374.2 319.5 361.5 369.4 395.2 332.6 383.5 383.8 407.4
12
L
第三步:将历年相同月(季)的比率进行 简单计算平均,得到各月(季)的季节指 数。
∑f
fi =
j =1
k
ji
k
(i = 1,2,L , k )
13
年份 1993
季度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994
1995
1996
1997
销售额 254.0 292.4 297.8 330.3 291.1 327.6 321.2 354.3 304.6 348.4 350.8 374.2 319.5 361.5 369.4 395.2 332.6 383.5 383.8 407.4
∑S
Si =
j =1
k
ji
k
21
用离差平均法测定季节变差
年份 1993 季度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销售额 254.0 292.4 297.8 330.3 291.1 327.6 321.2 354.3 304.6 348.4 350.8 374.2 319.5 361.5 369.4 395.2 332.6 383.5 383.8 407.4 各年平均 293.6 293.6 293.6 293.6 319.8 319.8 319.8 319.8 344.5 344.5 344.5 344.5 361.4 361.4 361.4 361.4 376.8 376.8 376.8 376.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季节变动趋势预测法
季节变动趋势预测法

时间序列分解模型: Y=T+S+C+I Y=T*S*C*I



季节变动(S):季节变动是指时间序列受季节更 替规律或节假日的影响而呈现的周期性变动。 按照日、周、月、季记录的时间序列常常反映季节 的波动。 季节变动的周期比较稳定,有固定规律可循,周期 效应可以预见。
趋势比率法(续)

6.建立趋势的季节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


趋势比率法有多周期预测能力 示例5-5
霍尔特-温特斯指数平滑法

霍尔特-温特斯指数平滑法的基本思想: 将具有线性趋势、季节变动和随机变动 的时间序列进行分解研究,并与指数平 滑法相结合,分别对时间序列的长期趋 势、趋势增量以及季节变动做出估计, 然后建立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简单季节预测法(续)

4.建立季节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预测模 型为:
ˆt y s ( 1,2,...,L) y
简单季节预测法的预测能力只有一个周期

示例5-3
温特斯指数平滑法

温特斯指数平滑法包含两个平滑公式和 一个预测方程。

1.趋势估计公式:
yt Tt (1 )Tt 1 st L
判断季节变动存在的方法(续)

时间序列的k阶自相关系数反映了时间序列的项 与其滞后k项的关系的强弱。 如果对于一个具有实际观测值的时间序列,其样 本的自相关系数的估计值rk计算公式为:
rk
(y
t 1 nk t 1
nk
t
y )( yt k y )
nk t 1
2 2 ( yt y ) ( yt y )
季节变动趋势预测分析主要目 的

进行季节变动趋势预测分析主要目的:


通过分析了解季节因素的影响作用大小,掌 握季节变动的规律。 通过季节变动分析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季节波 动,使时间序列更明显地反映趋势及其他因 素的影响。
季节变动趋势预测法的基本思路

季节变动趋势预测法基于从时间序列中分离出 长期趋势线,并找到季节变动的规律,将二者 结合起来进行预测的基本思想。
ˆt Tt st L ( 1,2..., L) y

趋势和季节指数的初始值确定,一般用第一周期的 数据选取初始值。
1 L TL yi L i 1
例5-4
yi si (i 1,2,...,L) TL
温特斯指数平滑法预测能力只有一个周期

线性趋势季节型时间序列预测

线性趋势季节型时间序列预测:指时间 序列具有线性趋势且受季节变动影响。


趋势比率法 霍尔特-温特斯指数平滑法
趋势比率法

趋势比率法的基本步骤:


1.建立线性趋势方程(最小二乘法、二次移 动平均法、二次指数平滑法等) 2.依据趋势方程,计算各期回朔值。 3.剔除趋势 4.利用均值初步估计季节指数。 5.应用“一个周期内的各季节指数之和应等 于周期长度”规则,检验及节指数并进行调 整,获得季节指数的正式估计值。

可变季节指数: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在 长期趋势下受季节因素影响,季节影响 因素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或减小,因此, 同季节的指数不再相等。
预测步骤

可变季节指数预测法预测步骤:



1.估计趋势值 2.剔除趋势 3.将统一季节的不同周期的季节值绘出散点 图,观察其规律,并对其进行曲线拟合,用 以求出季节指数。 4.建立趋势季节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
初始值的确定

初始值的确定采用前两个周期的数据计 算初始值:


1.分别计算前两个周期的均值A1和A2; 2.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初始值:
A2 A1 bL L L 1 TL A1 bL 2 yi si (i 1,2,...,L) TL ( L i )bL
可变季节指数预测法

水平趋势季节型时间序列预测:指时间 序列具有水平趋势且受季节变动影响。

简单季节预测法 温特斯指数平滑法

线性趋势季节型时间序列预测:指时间 序列具有线性趋势且受季节变动影响。


趋势比率法 霍尔特-温特斯指数平滑法
简单季节预测法

设时间序列{yt},季节长度为L。预测步 骤为:



1.计算yt的均值,作为趋势的估计值。 2.剔除趋势。用各期的观测值除以趋势值 (这里,用均值代替趋势值),得出季节指 数和随机干扰的混合值。 3.估计季节指数。对同季节的数据求均值, 用以消除随机干扰,得到季节指数的估计值。
双季节指数预测法

双季节指数:对于某个时间序列可能受 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某个因素使它表 现出长度为L1的季节性,另一个因素使 它表现出长度为L2的季节性,对此类问 题的分析需要采用双季节指数预测法。
预测步骤

双季节指数预测法预测步骤:



1.估计趋势值 2.剔除趋势 3.计算时间序列的各阶自相关系数,判断时间序列 存在长度为L1的季节变动的可能性。 4.用方差分析法正式时间序列确实存在长度为L1的 季节变动。 5.以L1位周期,对同级界的季节序列求均值并加以 调整,得出季节指数的正式估计值S1i (I=1,2,…,L1)。
预测步骤(续)



6.从季节序列中剔除季节S1i的影响,得 到一个新的季节序列。 7.季节长度L2对新的季节序列重复步骤3、 4、5,得到季节指数的正式估计值S2i (I=1,2,…,L2)。 8.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模型为:
ˆt Tt .s1i .s2i y
判断季节变动存在的方法(续)

给定显著性水平a,查出F分布临界值Fa(L1,n-L)。


若F> Fa(L-1,n-L),则各组数据的均值之间有显 著差异,表示有季节影响存在,L为季节长度。 若F<= Fa(L-1,n-L),则各组数据的均值之间无显 著差异,即L不是季节长度。
不变季节指数预测法
判断季节变动存在的方法(续)

直观判断法:通过绘制时间序列的散点 图,直接观察其变化规律,判断其是否 受季节变动的影响,并确定季节的长度。


直观判断法的优点是判断简单、直观。 直观判断法的缺点是判断时略带主观。 示例1
判断季节变动存在的方法(续)


自相关系数判断法:时间序列的自相关 系数通过分析时间序列本期与不同滞后 期的相关系数,可以识别时间序列的特 性,同季节的数据的自相关系数绝对值 很大。 时间序列的k阶自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Cov( yt , yt k ) k Var ( yt )Var ( yt k )

其中a的选取原则:当时间序列波动不大时,可 选较小值;反之可选较大值;可以选择多个值进 行试算,取使得均方误差最小的a值。
温特斯指数平滑法(续)

2.季节指数估计公式:
yt st (1 ) st L Tt

季节平滑系数 的取值通常可大些。
温特斯指数平滑法(续)

3.预测方程:
判断季节变动存在的方法(续)

方差分析判断法具体步骤:



若数据存在趋势,则首先将趋势剔除。 将数据分成L组。 按方差分析法的要求,分别计算总平方和ST、 组内平方和SE和组间平方和SA。 计算F统计量:
S A /( L 1) F ~ F ( L 1, n L) S E /(n L)
nk
nk
判断季节变动存在的方法(续)

时间序列自相关系数计算公式:
rk
t k 1
(y
n
t
y )( yt k y )
2 ( y y ) t t 1
n

示例:5-1。
判断季节变动存在的方法(续)


方差分析判断法:一中队季节长度L的一种检 验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 平。鉴别L是否是某时间序列的季节长度。 方差分析判断法的基本原理:将给定的时间序 列的数据的趋势剔除,然后将数据分成L组, 假定每组包含有同季节数据,检验各组数据的 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如果有,表示时间序列 数据受季节影响,并且季节长度为L,若无显 著差异,则表示L不是季节长度。


首先找到描述整个时间序列总体发展趋势的数学方 程。 其次找出季节变动对预测对象的影响。 最后将趋势线与季节影响因素合并,得到能够描述 时间序列总体发展规律的预测模型,并用与预测。
判断季节变动存在的方法

常用的判断季节变动存在的方法有以下 三种:



直观判断法 自相关系数判断法 方差分析判断法
判断季节变动存在的方法(续)

其中:
1 1 y yt y yt k n k t 1 n k t 1
•在给定的a下,df=n-k-2,查临界值表,得到临界值ra . •如果| rk |〉ra ,则yt与yt+k之间线性关系显著。 •如果| rk |<=ra ,则yt与yt+k之间线性关系不显著。
ˆ t (Tt bt ) st kL y 其中: 1, 2, ... ; k为一整数,且 (k 1) L 1 kL
平滑系数的确定


1.三个平滑系数:、、的取值可以相 同也可以不同,一般根据经验选定,常 在0.1~0.2之间。 2.理论上可以通过多值试算,也可以应 用工具软件帮助实现。
平滑公式

霍尔特-温特斯指数平滑法的三个平滑公 式: yt Tt (1 )(Tt 1 bt 1 ) st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