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的伞教案

合集下载

倾斜的伞 教案

倾斜的伞 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教案标题:倾斜的伞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索的能力;2. 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教学内容:1. 理解重力和平衡的概念;2. 学习如何制作一个倾斜的伞模型;3. 探索倾斜伞模型的平衡原理。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黑板;2. 伞模型制作材料(纸板、剪刀、胶水等);3. 小组合作练习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一张倾斜的伞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于伞倾斜的原因的思考;2. 引导学生讨论重力和平衡的概念,引出本课的主题。

探索(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2. 分发伞模型制作材料,并给予学生简单的制作指导;3. 学生根据指导制作一个倾斜的伞模型;4. 学生观察伞模型的平衡状态,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讨论(10分钟):1. 学生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伞模型,并解释它的平衡原理;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伞模型的平衡原理,讨论倾斜的伞如何保持平衡。

拓展(15分钟):1. 学生小组重新制作伞模型,但这次要求使用不同的材料或设计;2. 学生观察和记录新伞模型的平衡状态,并与之前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3. 学生讨论不同材料或设计对于伞模型平衡的影响。

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知识;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总结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5分钟):1. 学生个人或小组写一篇关于伞模型制作和平衡原理的总结;2. 学生可以选择使用图表或图片来支持他们的总结。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更复杂的伞模型,挑战更高难度的平衡问题;2.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重力和平衡的相关知识,扩展他们的学习领域。

教学评估:1.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度;2. 学生对于伞模型平衡原理的理解程度;3. 学生在作业中的总结准确性和完整性。

任书霞《倾斜的伞》教案

任书霞《倾斜的伞》教案

任书霞《倾斜的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倾斜的伞》,了解作者任书霞及其作品风格。

(2)培养学生对散文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散文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倾斜的伞》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解读,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亲情、友情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2)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任书霞,当代作家,代表作品有《倾斜的伞》、《岁月如歌》等。

2. 作品背景:《倾斜的伞》写于2008年,收录在任书霞的散文集《岁月如歌》中,作品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素材,讲述了一段关于亲情和友情的故事。

3. 作品梗概:文章讲述了一个下雨天,作者看到一位老人为一位盲人打伞,而自己却被雨淋湿的情景。

作者由此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母亲为自己遮挡风雨的往事,以及朋友间的相互关爱。

文章以“倾斜的伞”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关爱他人的感悟。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倾斜的伞》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解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析作品,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情感教育:通过作品中的情感线索,引导学生感悟亲情、友情的珍贵,培养情感素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任书霞及作品《倾斜的伞》。

2. 自主学习:让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了解作品背景及主题思想。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解读。

4.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情感线索,感悟亲情、友情的珍贵。

《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倾斜的伞》教案适用年级:一年级教学科目:语文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伞的形状和特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学会珍惜亲情和友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掌握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亲情和友谊。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课堂导入(1)展示图片:倾斜的伞和雨中的人们。

(2)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伞的形状和特点。

(3)导入新课《倾斜的伞》。

2.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3.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引导学生探讨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导入新课《倾斜的伞》。

2. 深入理解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亲情和友谊。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和友谊?(2)分享实例,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和友谊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的朋友”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3)和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关爱家人和朋友?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亲人和朋友的图片,进行展示。

小学语文课《倾斜的伞》教案与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课《倾斜的伞》教案与课后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倾斜的伞》优秀教案与课后反思学科领域:小学语文年级:四年级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倾斜的伞》。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增强家庭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倾斜的伞》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伟大。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学习工具,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2)全班交流,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母爱的感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感恩之心。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并提醒学生珍惜家庭亲情。

五、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强化家庭观念。

3.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4. 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为的教学做好准备。

1. 学生评价:(1)朗读课文《倾斜的伞》的表现。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教师评价:(1)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2)学生对课文主题思想的领悟。

(3)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感恩父母”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家庭亲情,培养感恩之心。

任书霞《倾斜的伞》教案

任书霞《倾斜的伞》教案

任书霞《倾斜的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倾斜的伞》,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2)学会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2)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感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增强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倾斜的伞》的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2.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母爱主题,体会家庭的温暖。

2. 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文章内容、修辞手法等教学素材。

2. 准备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简介《倾斜的伞》的作者任书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带领学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2)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讲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文章中最令自己感动的部分,分享感悟。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大家共同交流,深入理解母爱主题。

4. 情感拓展:(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是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的。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体会家庭的温暖。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提醒学生珍惜家人,关爱家人。

6. 课后作业:(1)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一篇关于家庭的作文。

(2)推荐学生阅读任书霞的其他作品,拓展阅读视野。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情况。

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9篇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9篇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9篇《倾斜的伞》教学设计1文本细读:《倾斜的伞》是一篇叙事兼有抒情的散文,__主要写了在雨中的伞下发生的故事,而且是一把“倾斜”的伞下。

__以“雨中倾斜的雨伞”为线索,将外公对“我”的爱和“我”对外公的爱,这一“爱的情感线”连缀起来,使“雨中共伞”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细节中,蕴涵着的强烈的爱的气息,巧妙地张显出来,给人以爱的感动,让人体会到亲情的温馨。

__在结构上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前后两部分内容穿越了时空。

人物发生了变化——开始的伞下,是外公呵护着我,伞歪向了“我”这边,后来,外公变得苍老,而“我”已经长大成人,“我”在雨中,伞又歪向了外公。

两部分情节相似,语言描述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课文的结尾部分,作者在抒发着内心强烈的情感,同时,人们读起来也会清晰地认识到,雨中伞下笼罩着的是浓浓的亲情,时空变幻传递着的也是浓浓的亲情。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__题目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2.提高学生随文识字,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本课,解决部分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课前同学们对这篇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引导学生自己的感受。

2.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把“倾斜的伞”下,去感受一下“我”与外公之间浓浓的爱吧。

二、读课文,解决生字词1.读课文,解决生字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布置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勾画出不懂的词语。

3.用各种形式理解词语“淅沥声、困惑、混浊……”4.检查读文情况,并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来。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4篇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4篇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倾斜的伞》教学设计4篇眼前五颜六色的伞在跳跃,倾斜的角度显而易见,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倾斜的伞》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篇1文本解读:《倾斜的伞》是一篇叙事兼有抒情的散文,文章主要写了在雨中的伞下发生的故事,而且是一把“倾斜”的伞下。

文章以“雨中倾斜的雨伞”为线索,将外公对“我”的爱和“我”对外公的爱,这一“爱的情感线”连缀起来,使“雨中共伞”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细节中,蕴涵着的强烈的爱的气息,巧妙地张显出来,给人以爱的感动,让人体会到亲情的温馨。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5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侧重于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到祖孙间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出自己的感悟,进而体会到父母等长辈的爱。

教学难点重点:抓场景、人物说话、神态描写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理解文章主题内容;体会重点词句意思,照样子写一句话。

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幼年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理解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学生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的爱心故事。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本课5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积累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学生独立阅读,扫除生字障碍;(二)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二、开火车分段检查朗读。

三、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困惑”、“微颤”、“浑浊”等词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同学间互助等方法自主解决。

四、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等。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小学语文课《倾斜的伞》教案与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课《倾斜的伞》教案与课后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倾斜的伞》2. 学科:小学语文3. 年级:四年级4. 课时:1课时5. 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雨天场景的想象。

(2)运用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情感。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母爱的伟大,懂得珍惜亲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体会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文章主题。

(2)运用课文中的情感,进行角色代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雨天的场景(2)引导学生想象:你在雨天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3)引入课文《倾斜的伞》,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主题。

3. 情感体验(1)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情感。

(2)开展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分享讨论成果,体会母爱的伟大。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母爱的伟大,懂得珍惜亲情。

五、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能否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生字词学习是否扎实,能否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学生对母爱的理解是否有所加深?2. 教学改进:(1)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在情感体验环节,增加学生互动,提高参与度。

(3)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生字词的掌握、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感体验等方面。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从倾听、表达、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进步。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短篇小说《倾斜的伞》的题材、情节和主题;2.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3.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短篇小说《倾斜的伞》。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5分钟)教师介绍本课教学材料是一篇短篇小说《倾斜的伞》。

教师让学生先组织好自己的知识,如同伞一样可以用来遮挡阳光和雨水。

第二步:阅读理解(3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短篇小说《倾斜的伞》,了解并理解短篇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师生互动,学生学会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1.提问一:故事发生在哪里?主要角色是谁?2.提问二:小男孩的伞是什么样子的?它在这个故事中的作用是什么?3.提问三:故事中的小男孩和邻居之间有怎样的交流和互动?4.提问四:小男孩在丢失伞后的反应和举动表现出什么样的品质?第三步:情感体验(20分钟)师生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对小男孩的理解与观点。

教师辅导学生培养对他人困难的体谅与帮助。

1.提问一:你在阅读中对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2.提问二:你认为小男孩该怎样处理丢失的伞?3.提问三:你有没有类似小男孩这样的经历,请分享。

第四步:创作体验(3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写作或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重新演绎短篇小说《倾斜的伞》中的情节和对话。

2.写作: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写下自己的《倾斜的伞》,表达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体会。

3.绘画:学生画一幅插画,表现出小男孩的形象和故事中发生的情节。

第五步:作品展示与总结(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和总结。

教学延伸:1.可以请学生找寻其他类似的故事,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

2.可以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其他真实故事,进行分享和交流。

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品和表演等综合评价学生对短篇小说的理解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正确读写“淅沥、胳膊、困惑、笑眯眯、混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倾斜的伞”里包含的意思,感悟外公和“我”之间温馨的亲情,学会把爱心献给亲人。

4、运用读、思、说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的意思,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品读重点词语、句子包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父母等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谈话法。

四、教学媒体: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资料,以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五、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同学们,你们在雨天和别人共打一把伞的经历的?能说一说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吗?你当时有什么感受?(看来,好多同学都有过和别人共打一把伞的经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内容也和一把伞有关)(板书:倾斜的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如、“颤”是卷舌音;“丹”“颤”是前鼻音)<3>、拼读生字,着眼学化、重点强化(有学生提出易读错的字,并提示自己的学法)。

<4>、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背词典中的解释)2、读顺课文、感知内容<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2>、有同学们互相推荐读(老师鼓励读书不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那些了解?(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1、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把倾斜的伞下面发生了什么故事?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引导学生知道一个故事是发生在“我”小时候,一个故事发生在“我”长大了的时候。

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教案:倾斜的伞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赏识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难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一个倾斜的伞。

2. 教学媒体:教学投影仪。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见过这个东西吗?它是什么?你们知道它的作用吗?”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操作展示(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打开和收拢伞,并讲解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a. 打开伞:扶住伞柄,用力向上推开伞面,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伞架变形。

b. 收拢伞:扶住伞柄,用力向下按压伞面,同时将伞架往中间合拢,直至收拢完全。

c. 注意事项:- 使用时要做好伞的保护,避免碰撞和刮花。

- 不可把伞用力往地上扔,以免伞柄变形。

- 在打开或收拢伞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其他人受伤。

3. 培养动手能力(15分钟)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倾斜的伞,并要求学生按照刚才的操作展示,互相检查、指导,并评选最佳团队。

4. 小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在操作伞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总结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体会。

5. 拓展延伸(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由伞制成的艺术品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讨论:“你们还知道哪些由伞制成的艺术品?你们觉得伞还可以有哪些用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6. 课堂练习(5分钟)教师为学生设计与伞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请写一篇关于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短文,并在文中加上你的个人体会。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行写作。

《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父爱的深情赞美。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体会课文中的父爱主题。

2.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准备1.课文《倾斜的伞》2.教学PPT3.生字词卡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把倾斜的伞,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见过倾斜的伞吗?这把伞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三)分析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解释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2.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父亲有哪些特点?你是如何感受到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倾斜的伞》,谁还记得课文中的父亲有哪些特点?(二)分析课文写作手法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象征等。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一段关于父爱的描述,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仿写。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二)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父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父爱?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倾斜的伞》,我们知道了父爱是伟大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回报父爱呢?六、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父爱的作文。

2.收集关于父爱的名言、诗句或故事,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倾斜的伞》这篇课文,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感悟父爱。

《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倾斜的伞》教案适用年级:一年级学科领域:语文、数学、美术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语文:(1)让学生通过阅读《倾斜的伞》,体会亲情的伟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感知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数学:(1)让学生掌握倾斜的概念,了解倾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美术:(1)让学生学会用画笔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2)学生能够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展现伞的倾斜美。

三、教学内容1. 语文:(1)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倾斜的伞》,感受故事情感。

(2)故事讲解:详细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亲情。

(3)生字词学习:学习故事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数学:(1)倾斜概念讲解:讲解倾斜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倾斜的特点。

(2)实际应用举例:举例说明倾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制作倾斜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

3. 美术:(1)绘画指导:讲解如何用画笔表达亲情,引导学生进行绘画。

(2)创作实践:让学生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绘制出具有倾斜美的伞。

四、教学过程1. 语文:(1)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家庭中的亲情瞬间。

(2)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倾斜的伞》。

(3)故事讲解: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体会亲情。

(4)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组词练习。

2. 数学:(1)课堂导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倾斜现象。

(2)倾斜概念讲解:讲解倾斜的定义和特点。

(3)实际应用举例:举例说明倾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动手操作:让学生制作倾斜的图形。

(1)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伞的倾斜美。

(2)绘画指导:讲解如何用画笔表达亲情。

(3)创作实践:让学生绘制具有倾斜美的伞。

(4)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倾斜的伞》教案三篇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倾斜的伞》教案三篇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倾斜的伞》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体会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

体会“倾斜的伞”里面包含的意思,感悟外公和“我”之间温馨的亲情,学会把爱心献给亲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激发自己关爱他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1.课件出示雨中人们撑伞行走的情形,说说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小结:在茫茫的雨中,人们撑着伞行走,犹如一叶叶扬帆的小舟涌动,远远望去,仿佛五颜六色的花朵,美丽极了。

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中,美丽的不止是伞,在这美丽的伞下还有着许多美丽而动人的故事呢!【设计意图】此环节目的是通过直观的画面将学生很快带入一个雨的世界,创设这种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阅读情感。

2.今天我们就跟随着作家王婷一起去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倾斜的伞》。

齐读课题,你知道倾斜对应课后哪个生字吗?【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倾斜”的意思。

)二、从总体把握课文内容1.课件出示本课的重点词语,学生认读,并能随文理解,为后文感悟体会文中那浓浓的亲情作好铺垫。

2.课件出示文中的两幅图。

孩子们,在这倾斜的伞下,到底发生着怎样的动人故事呢?你能看着插图结合课文内容将故事讲给大家听吗?【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不是让学生说主要内容,而是生动的讲述。

一方面有利于语言的内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抒发情感,进而感染他人。

)3.听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板书:外公---爱--丹丹)三、品读课文、朗读感悟(一)走近第一幅画面(学习课文1~5自然段)1.找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第一幅图内容写的?(1~5自然段)2.从第一幅图当中,你能看出“我”和外公的心情怎样?(非常高兴)先来分享“我”的心情“很小的时候,我就十分喜欢下雨……一同走进雨的世界中。

”从“每逢”、“一蹦一跳”、“挽住”感受到“我”和外公感情很好,外公对我精心呵护,我对外公很依恋。

郭立霞《倾斜的伞》教案

郭立霞《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倾斜的伞》的主题思想和深刻内涵。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准备1.课文《倾斜的伞》2.投影仪、PPT3.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论关于伞的故事和感受。

2.提问: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在雨中为别人撑伞的经历?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二、阅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本。

2.教师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引导学生理解生字词。

三、分析课文结构1.学生分组讨论,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四、品味修辞1.学生找出课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进行欣赏和分析。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五、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题。

2.提问:课文中的“倾斜的伞”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二、深入探讨课文主题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主题。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口语表达训练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课文情景。

2.教师点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题。

2.提问:课文中的“倾斜的伞”对你有什么启示?二、写作训练1.学生根据课文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2.教师点评学生写作能力,给予鼓励和指导。

三、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倾斜的伞”的感悟文章。

2.搜集关于伞的诗句、名言或故事,与同学分享。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深刻理解课文《倾斜的伞》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掌握修辞手法,提高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倾斜的伞》,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表达的亲情、友情和爱心。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倾斜的伞》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表达的亲情、友情和爱心。

3. 教学难点: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学生课本《倾斜的伞》3. 相关教具(如图片、视频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亲人和朋友的关爱,引出本课主题。

2. 读文:学生自读课文《倾斜的伞》,理解故事内容。

3. 讲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体会亲情、友情和爱心。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关爱身边的人,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友情和爱心的作文。

2. 回家后,为家人做一件小事,体会关爱他人的快乐。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价他们在作文中对于亲情、友情和爱心的理解和表达。

2. 观察学生在家庭作业中为家人做小事的情况,评价他们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

3.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他们预习的内容,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关于亲情的主题活动,例如亲子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验亲情。

2. 开展一次友情主题活动,例如友谊运动会,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友情。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组织一次爱心公益活动,如捐款、捐物等,让学生体验爱心。

八、教学反馈1. 在课后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2. 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教学效果,及时改进教学方案。

九、教学反思3. 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倾斜的伞教案3篇

倾斜的伞教案3篇

No matter how hard it is now, we must also be dancers of life.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倾斜的伞教案3篇倾斜的伞教案篇1【内容简析】本课写了“我”小时候下雨时外公总是把伞倾向“我”这边;“我”长大后开始懂得在下雨时把伞倾向外公那边。

那把倾斜的伞体现了外公和“我”之间温馨的情感。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自主探究,自主发展想象;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1.认识“逢、挽”等6个生字,会写“喜、逢”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

【重点难点】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激发自己学会关爱他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

【教学时间】2~3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课文,认识了一位充满爱心的小姑娘和一位无私奉献爱的小男孩儿。

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两位充满爱心的人,好吗?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设疑,互相释疑。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可以,也可以请教同学。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自然段序号注出来。

3.出示生字词。

自由读,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4.读生字词正音。

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不能加字或漏字。

6.再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7.听录音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的是谁和谁的什么事?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认读有拼音的生字词,再读没有拼音的生字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的温情。

引导学生懂得回报爱,把爱传递下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感悟“倾斜的伞”的含义。

5、会用三个“仍然”造句。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语句,体会外公和“我”之间的温情。

教学重点:
体会“倾斜的伞”所代表的祖孙间的亲情
教学难点
体会“倾斜的伞”所代表着的祖孙间的亲情,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2.提高学生随文识字,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平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下雨天,下雨天会带什么东西?那你们打伞的时候是怎么打的(放在正头顶),可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打的伞是这样的,(出示伞的图片)斜着贴,这是一把什么样的伞?(倾斜的伞)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倾斜的伞》(板书课题)突出倾斜,再读课题。

同学们,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倾斜的伞,课文为什么以倾斜的伞为题,倾斜的伞里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呢?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

2.如果让你用课文中一个词来概括这把伞,你会用哪个词?教师引导:出现在课文的最后一段(温情)这是怎样一把温情的伞呢?答案就在课文的语言之中。

温情是什么意思?我们用组词的方法来理解。

先用情组词。

(亲情、心情、感情)有一个词和感情一个意思,也用了感和情这两个字,这个词是(情感)。

情感就是情字在温情中的意思。

温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我们再用温组词填在这个括号中。

(()的情感)(温柔的情感、温暖的情感、温馨的情感)对,温情的意思就是读(温柔的情感、温暖的情感、温馨的情感)
3.那是把充满温情的伞,这温情还包含在课文的两幅插图中,谁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这两幅画面。

(丹丹小的时候,外公为她撑伞,伞歪向她那边。


(丹丹长大后,她为外公撑伞,伞歪向外公那边。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文章主要写了小时候外公为“我”撑伞,把伞向“我”倾斜,外公自己却淋湿了,长大后“我”为外公撑伞,“我”自己也淋湿了的故事
三、学习生字词
1.喜逢墨招胳膊歪眯湿透服微颤抖逢挽惑颤浊珍
2.新词语
喜欢每逢墨绿色招手挽住胳膊没歪困惑淋湿衣服仍然微微颤抖浑浊珍惜倾斜
四.朗读课文
那现在咱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老师读1—3自然段,你们读剩下的部分,看谁读得流利。

教师:同学们听得很投入,读的也特别认真,非常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倾斜的伞>。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学习了生字、新词。

那么同学们都掌握字词了吗?
2.认读生字,新词
二、走进文字,品味温情
1.第一自然段
喜欢:喜爱,喜好作用:为下文作铺垫
2.第二自然段
①句中的“每逢”“便会”说明了什么?(说明外公每次下雨时都会为“我”撑伞,体现了外公对我的关爱)
②“一蹦一跳”说明了什么?体现了“我”看见外公后的喜悦的心情。

③“钻”既可以看出我怕雨淋有些着急,也说明钻这一动作的娴熟。

“挽”表明我和外公之间的亲密关系,这里挽住的不仅是外公的胳膊,更是外公对“我”的爱。

写了每逢放学下雨时,外公便打着伞来接我,体现了外公对我的爱。

3.第三自然段
①“惊讶”的原因是什么?惊讶:感到意外,奇怪。

是因为雨中的天空变成了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仿佛那伞有多大,天空就有多大。

②外公头顶上本来应该墨绿色的天空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

本来是什么意思?<原来>外公头顶为什么变了?体现了外公的什么感情?<体现了外公对丹丹的爱>
③外公知道伞歪了吗?我为什么感到困惑?外公知道伞是倾斜的,那是他故意那样做的,伞明明是歪的,外公却说没歪,这让我感到困惑。

外公说伞没歪,一半是逗外孙女,一半是为了坚持把伞倾向外孙女,好让她不淋着雨。

面对我的困惑,外公“笑而不语”,这笑里包含的是对外孙女的深深的爱。

这段写我发现外公把伞打歪了,外公却说没有歪,这使我感到困惑。

4.第四自然段
①第一句话中,外公被淋湿的原因是什么?外公把伞的大部分都让给我遮雨了。

②祖孙俩的对话表现了外公和我的互相关爱,我虽然年纪小,但是一回家就注意到外公淋湿了,让外公赶紧擦一擦,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外公用大半个伞为外孙女挡雨,还担心淋湿了,可见心里全是对外孙女的疼爱和关怀。

祖孙俩的一番平常的对话,包含着动人的亲情。

③最后一句,外公为什么开心地笑了起来?因为外孙女没有淋湿,外公感到很欣慰;更因为外孙女的天真,她误认为是因为伞大才没有淋湿自己的,她逗笑了外公。

这段写回到家里,外公自己一边肩膀都湿透了,却还担心我被淋湿。

5.第五自然段
①“每次”“总是”两个词语说明了什么?说明经常是这样,从中可以体会出外公对“我”的无尽的关爱。

②如果去掉这两个词,表达的意思还一样吗?
说明经常是这样,从中可以体会外公对我的无尽关爱。

去掉这两个词,表达的感情就不强烈了。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第一部分1—5写我小时候,外公为我撑伞的事情
6. 第六自然段。

①第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撑伞的人和被伞呵护的人之间的角色进行了转换。

②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

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 仍然是我和外公, 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③仍然什么意思?表示情况没有发生变化、
④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体会到什么?很多年过去了,我做着外公当年做的事,表达了我对外公的爱。

⑤练习用仍然写一句话
7. 第七自然段
①第一句话中,外公的声音为什么“颤抖”?因为激动而颤抖。

因为那个曾经年幼的小女孩儿如今的这个举动所传达的无限爱意而激动。

②“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为什么?因为我把伞偏向外公那边了.
③最后一句,句中的一个“热”字,有什么含义?反映了我心灵感悟的历程。

当年的“惊讶”“困惑”在“不知不觉中”中,在外公一片爱心潜移默化下冰释了④这句话与前文有什么关系?照应前文,说明爱的传递。

这段写的是我打伞的动作让外公激动不已、
8.第八自然段
从“微微一颤”“双眼泪光点点”的神情里,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外公被我的爱深深的感动了。

这段写外公看到我被淋湿了,内心非常激动。

第二部分6---8自然段:写多年后,我为外公撑伞,这伞中传递的是晚辈对长辈的浓浓亲情。

也可以感受到对丹丹的爱。

第七自然段中,我做着外公当年做的事。

9.第九自然段
①这个结尾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结尾紧扣题目,点明了中心,升华了“倾斜的伞”所蕴含的思想意义。

作者表面是说”珍惜““爱护”那把伞,而实际上所珍惜““爱护”的中可贵的亲情
第三部分,写我会永远珍爱这把充满温情的伞。

三.总结全文
1.跟着音频再次感受一下这种温情。

2.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对雨中两个感人的小场景,表达的却是祖孙间的挚爱亲情
三、使爱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扎根
1小拓展:这雨中、这伞下,笼罩着浓浓的亲情。

长大后我懂得了外公的伞为什么总是倾斜的,知道了用自己这颗感恩的心去回报外公。

同学们: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你是怎样回报父母、长辈的爱呢? 教师:课文学习到这里,我们一定有了初读课文不曾有过的感受,是啊!再看这把伞,这不仅仅是一把伞,这伞里有爱心,有温情,它让我们懂得被爱是那么的幸福!孩子们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人在关爱着我们,这把“倾斜的伞”也在你我身边,可有时我们却视而不见,请再次从记忆里拾捡起这些爱的片段。

引导学生回忆以下情景:出示:
在我生病时:------------------------------------
在我被雨淋时:-------------------------------------
在我夏天热的睡不着觉时:-------------------------
在我跌倒时:---------------------------------------------
在寒冷的冬天里:--------------------------------------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回忆把爱说出来。

请学生试着写一写。

老师想把一首《感恩的心》送给大家,想想听完后你最想说些什么?(生讲述自己的温情故事,师讲述自己在路上遇到困难急需帮助时很多好心的陌生人热心帮助的故事)
2、同学们,其实爱不仅来自亲人,还来自朋友、老师、同学,熟悉的人甚至陌生的人,让我们用真诚的心去感受爱,回报爱,奉献爱,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友爱、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