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复习资料大全.doc
【高中高考必备】高三毕业班物理总复习资料高考物理总复习知识要点
【高中高考必备】高三毕业班物理总复习资料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速度和速率(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
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
(2)速率: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
5.加速度(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矢量。
加速度又叫速度变化率。
(2)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Δv跟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表示。
(3)方向:与速度变化Δv的方向一致。
但不一定与v的方向一致。
[注意]加速度与速度无关。
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加速度就大。
物理高三知识点资料大全
物理高三知识点资料大全一、力学部分1. 运动的描述-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 位移-时间图像的绘制-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与运动状态的关系- 第二定律: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3. 力的合成和分解- 力的合成:平行力的合成、夹角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平行力的分解、倾斜面上的力的分解4. 竖直上抛运动- 抛体运动的规律: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 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5. 运动的规律- 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关系- 开普勒定律:行星运动与引力的关系- 转动运动: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定义二、热学部分1. 温度和热量- 温度的概念和测量单位- 热量的概念和传递方式2. 理想气体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表达式和含义- 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3. 热传导和传热- 热传导的三种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热量传递的方向和比例关系4. 相变和热力学定律- 相变的分类和条件-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和含义5. 热量和功的转化- 热量机的工作原理和效率-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图像表示三、光学部分1.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介质中传播的直线性原理- 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的表达和应用2. 光的成像-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像的性质和放大率的计算3. 光的衍射和干涉- 光的衍射和干涉的特性和现象-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和杨氏双缝的明暗条纹分布4. 光的色散和偏振- 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 光的偏振方式和偏振器的原理5.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的对比- 光的光子理论和干涉实验的解释四、电磁学部分1. 静电场和电荷- 电荷的属性和基本单位- 静电场的产生和作用机制2. 电场和电势- 电场的描述和计算公式- 电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 电容和电容器- 电容和电容器的性质和分类- 电容的计算和使用4. 电流和电路-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5. 磁场和电磁感应- 磁场的描述和产生方式- 电磁感应和法拉第定律的表达和应用总结:以上是高三物理的主要知识点资料大全,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等方面的内容。
高三物理学习资料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物理知识点一、电场基本规律2、库仑定律(1)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k=9.0×109N?m2/C2——静电力常量(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1)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2)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e=1.6×10-19C——密立根测得e的值。
物理知识点二、电场能的性质1、电场能的基本性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
2、电势φ(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φ——单位:伏(V)——带正负号计算(3)特点:○1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
但电势之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2电势一个标量,但是它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该点电势比参考点电势高,还是低。
○3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
○4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4)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1根据电场线判断: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
φA>φB○2根据电势能判断:正电荷:电势能大,电势高;电势能小,电势低。
负电荷:电势能大,电势低;电势能小,电势高。
结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的电荷从电势能高的地方向电势能低的地方运动。
物理知识点3、电势能Ep(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由位置决定的能量。
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2)定义式:——带正负号计算(3)特点:○1电势能具有相对性,相对零势能面而言,通常选大地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面。
物理学史(高三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学史归纳理论联系实际物理学常识一、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
二、物理学五大板块:1.力学(必修1、必修2、)2.电磁学(选修3-1、选修3-2)3.热学(选修3-3)4.光学(选修3-4)5.原子、核物理(选修3-5)三、自然科学三大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
(其中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统称为“质能守恒”,除此之外还存在电荷守恒)四、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1、伽利略对落体现象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无关】。
(P27)2、胡克研究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成正比——胡克定律(F=-kx)。
(P50)3、牛顿在前人的实验基础上总结出来三条规律:(1)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这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注: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P77)(2)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牛顿第二定律(F合=ma)。
(P89)(3)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是同种性质的力。
(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能】叫做【平衡力】。
)(P69)1、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规律的描述——开普勒三定律:(P47)(1)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行星和太阳之间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同的面积。
(3)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T2/a3=c)。
2、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考作出了结论:宇宙间任意两个有质量的物体间都存在相互吸引力,其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万有引力定律(F引=G·(m1m2)/r2)。
必修三物理复习资料
必修三物理复习资料知识要点回顾:一、电场1、库仑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表明,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成立条件为真空中或空气中,且为点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表明,电荷不能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2、电场的力的性质电场强度E是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F=qE,其中F为电场力,q为试探电荷。
点电荷的场强公式为E=kQ/r²,其中Q是产生该电场的电荷,r为距离。
匀强电场的场强公式为E=V/d,其中V为电势差,d为沿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
3、电场的能的性质电势是表征电场中某点能的性质的物理量,定义式为V=W/q,其中W为电场力做功的值。
电势仅与电场中某点性质有关,与电场力做功的值及试探电荷的电荷量、电性无关,有高低之分,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越大,该点电势越高。
电势差定义为A、B间电势差U=ΦA-ΦB,B、A间电势差U=ΦB-ΦA,显然UAB=-UBA。
电势差的值与零电势的选取无关。
电势能是电荷在电场中由电荷和电场的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具有相对性和系统性。
电场力做功与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仅与始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
改写后的文章:电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括库仑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表明,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成立条件为真空中或空气中,且为点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表明,电荷不能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电场的力的性质是电场强度E,它是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F=qE,其中F为电场力,q为试探电荷。
点电荷的场强公式为E=kQ/r²,其中Q是产生该电场的电荷,r为距离。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汇总
高中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要点第一部分力学一、力和物体的平衡:1.力⑴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①成对出现,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②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和引起形变;③力是矢量,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⑵力的分类:①按力的性质分类。
②按力的效果分类(可以几个力的合力)。
⑶力的图示:①由作用点开始画,②沿力的方向画直线。
③选定标度,并按大小结合标度分段。
④在末端画箭头并标出力的符号。
2.重力⑴产生:①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但不等于万有引力)。
②方向竖直向下。
③作用点在重心。
⑵大小:①G=mg,在地球上不同地点g不同。
②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出。
⑶重心:①质量分布均匀的有规则形状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或不规则形状物体的重心,除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与质量的分布有关。
③重心可用悬挂法测定。
④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⑴产生:①物体直接接触且产生弹性形变时产生。
②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③绳的拉力方向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有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弹力是否存在可用假设法判断,即假设弹力存在,通过分析物体的合力和运动状态判断。
⑵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F=KX,X-是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
4.摩擦力⑴静摩擦力:①物接触、相互挤压(即存在弹力)、有相对运动趋势且相对静止时产生。
②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③除最大静摩擦力外,静摩擦力没有一定的计算式,只能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按力的平衡或F=ma方法求。
判断它的方向可采用“假设法”,即如无静摩擦力时物体发生怎样的相对运动。
⑵滑动摩擦力:①物接触、相互挤压且在粗糙面上有相对运动时产生。
②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一定与物的运动方向相反)②大小f=μF N。
(F N不一定等于重力)。
滑动摩擦力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摩擦力既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物理高三复习知识点大全
物理高三复习知识点大全一、运动学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3. 自由落体运动4. 抛体运动5. 力学运动中的图像表达二、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2. 平衡条件和力的合成3. 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4. 弹力和胡克定律5. 圆周运动和向心力6. 动量和冲量7. 动能定理和功率8. 重力和万有引力定律三、热学1. 温度和热量2. 热传递和热平衡3. 热膨胀和热力学第一定律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定律5. 内能和热力学第二定律6. 热机效率和热力学循环四、光学1. 光的传播和光的折射2. 光的反射和光的成像3. 薄透镜和薄透镜成像4. 光的波动性和光的干涉5. 光的衍射和光的偏振五、电学1. 电流和电流表达式2. 电阻、电阻率和欧姆定律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4. 电场和电势5. 静电场和静电力6. 电容、电容性和电容器7. 磁场和磁势8. 电磁感应和法拉第定律9. 电磁波和光的电磁性质六、原子物理1. 原子结构和玻尔模型2. 原子能级和能级跃迁3. 物质的结构和固体导电性4. 半导体材料和PN结的特性5. 核物理和核能原理6.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七、相对论1. 光速不变性和洛伦兹变换2. 相对论质量和相对论动量3. 相对论能量和质能关系八、宇宙物理1.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2. 星系和星系的分类3. 星的形成和演化4. 恒星的结构和恒星的死亡5. 黑洞和引力波6. 宇宙射线和宇宙背景辐射以上是物理高三复习的知识点大全,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复习过程中,记得要多做练习题和习题册的题目,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word完整版)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整理打印版),推荐文档
力知识要点: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一种作用效果是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另一种作用效果是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
这两句话既提示我们研究力学问题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突出相互作用双方中的主体研究方向),又指出分析或量度受力可以从形变或加速度两个方面下手,这也就成为了研究力学问题的总出发点。
二、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三、对力的概念的几点理解:1、力的物质性。
不论是直接接触物体间力的作用,还是不直接接触物体间力的作用;不论是宏观物体间力的作用,还是微观物体间力的作用,都离不开施力者,都离不开物质。
2、力的相互性。
施力者同时是受力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种性质,分别作用在相应的两个物体上。
并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3、力的矢量性。
物体受力所产生的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力的作用方向和作用位置有关。
所以,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力的合成和分解遵从矢量平行四边形法则。
4、力的作用离不开空间和时间。
力的空间累积效应往往对应物体动能的变化;力的时间累积效应往往对应物体动量的变化。
5、在力学范围内,所谓形变是指物体形状和体积的变化。
所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速度的变化,包括速度大小或方向的变化,即产生加速度。
四、力的种类:力的分类方法非常多,常用的有按力的性质命名;按力的效果命名;按力的本质归结。
比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等是按力的性质命名的。
张力、压力、支持力、阻力、向心力等等是按力的效果命名的。
自然界一切实在的相互作用,按本质说,都可以归结为四种,即: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
高中物理课中出现的弹力、摩擦力、分子力从本质上看都是微观粒子间的电磁相互作用。
核力又包括具有不同本质的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五、重力:1、重力的定义一般有以下两种。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知识1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Vt=Vo+at 2.位移s=Vot+at2/2=V平t= Vt/2t3.有用推论Vt2-Vo2=2as4.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5.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6.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三物理复习全套资料
第一章 力 物体的平衡一、力的分类按产生条件分场力(非接触力,如万有引力、电场力、磁场力);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
二、重力地球上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这种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又可以叫做重量。
实际上重力G 只是万有引力F 的一个分力。
对地球表面上的物体,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是使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f ,如图所示。
由于f比G 小得多(f 与G 的比值不超过0.35%),因此高考说明中明确指出: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物体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作用。
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都集中在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重心可能在物体内,也可能在物体外。
三、弹力1.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⑴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挤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⑵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
例1.如图所示,光滑但质量分布不均的小球,球心在O ,重心在P ,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
试画出小球所受的弹力。
解:由于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在A 点,弹力F 1应该垂直于球面所以沿半径方向指向球心O ;在B 点弹力F 2垂直于墙面,因此也沿半径指向球心O 。
对于圆球形物体,所受的弹力必须指向球心,而不一定指向重心。
(由于F 1、F 2、G 为共点力,重力的作用线必须经过O 点,因此P 、O 必在同一竖直线上,P 点可能在O 的正上方(不稳定平衡),也可能在O 的正下方(稳定平衡)。
例2.如图所示,重力不可忽略的均匀杆被细绳拉住而静止,试画出杆所受的弹力。
解:A 端所受绳的拉力F 1沿绳收缩的方向,因此沿绳向斜上方;B端所受的弹力F 2垂直于水平面竖直向上。
由此题可以看出:直杆两端所受的弹力并不一定沿杆的方向(与绳有区别)。
从平衡的角度看,此杆受到的水平方向合力应该为零,而重力G 和支持力F 2在竖直方向,因此杆的下端一定还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f 作用。
高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套资料
高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目录高三一轮复习资料1物体的平衡高三一轮复习资料2直线运动高三一轮复习资料3 牛顿运动定律高三一轮复习资料4A曲线运动A高三一轮复习资料4B曲线运动高三一轮复习资料5A机械能高三一轮复习资料5B机械能高三一轮复习资料6动量高三一轮复习资料7电场高三一轮复习资料8磁场高三一轮复习资料9电磁感应G AGfBGCFFGfD专题1:力和物体的平衡考点1:力的认识1.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基本性质:①物质性②力的相互性③力的矢量性④力的独立性注意:矢量相等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同3.力的分类:①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含有:电场力、安培力、洛仑兹力)等。
②力的效果命名:如拉力、压力、动力、阻力等。
思考:①如何辨别某力是效果命名还是性质命名呢?②根据效果命名时,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吗?试举例说明?③同一性质的力,效果可能不同吗?试举例说明?注意:在受力分析是均是按性质去分析练习: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卵击石”鸡蛋破裂,而石头无损的事实说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比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B.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一个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C.一个物体先对别的物体施加力后才能受到反作用力D.物体的施力和受力是同时的E.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F.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G.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H.放在斜面上的物体会沿斜面下滑,是因为受了一个下滑力作用J.放在水中的木块浮于水面,是因为受浮力作用K.如果作用力变化则反作用力也将变化2.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如图中,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为空气阻力):3.07海南卷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
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4.一根绳子受150N的拉力时就会被拉断,若两人沿相反方向用大小相同的力拉绳,要把绳子拉断,每人用的力至少为A.75N B.300N C.150N D.小于150N 考点2:重力1.重力的产生:2.重力的大小:(1)由G=mg计算,g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取9.8m/s2。
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
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条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恒定,且与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2.特点:a恒定,即相等时刻内速度的变化量恒定.3.规律:(1)vt=v0+at(2)s=v0t+ at2(3)vt2-v02=2as4.推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刻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Δs=si+1-si=aT 2=恒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刻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刻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t/2= =以上两个推论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等学生实验中经常用到,要熟练把握.(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刻间隔):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1∶v2∶v3∶……∶vN=1∶2∶3∶…∶n②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s1∶s2∶s3∶…∶sN=12∶22∶32∶…∶n2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sⅠ∶sⅡ∶sⅢ∶…∶sN=1∶3∶5∶…∶(2n-1)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刻的比:t1∶t2∶t3∶…∶tN=1∶( -1)∶( - )∶…∶( - )5.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所有规律和比例关系均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二)解题方法指导(1)要养成依照题意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的适应.专门对较复杂的运动,画出草图可使运动过程直观,物理图景清晰,便于分析研究。
(2)要注意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搞清整个运动过程按运动性质的转换可分为哪几个运动时期,各个时期遵循什么规律,各个时期间存在什么联系。
(3)由于本章公式较多,且各公式间有相互联系,因此,本章的题目常可一题多解。
解题时要思路开阔,联想比较,选择最简捷的解题方案。
解题时除采纳常规的公式解析法外,图象法、比例法、极值法、逆向转换法(如将一匀减速直线运动视为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等也是本章解题中常用的方法。
高中物理总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复习资料第一章、力一、力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单位:牛(N)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但它们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有同时性。
二、力的分类:1、按按性质分:重力G、弹力N、摩擦力f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
按研究对象分:外力、内力。
2、重力G:由于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竖直向下。
G=mg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与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一定在物体上。
弹力:由于接触形变而产生,与形变方向相反或垂直接触面。
F=k×Δx摩擦力f: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f=μN(N不是G,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与材料有关,与重力、压力无关。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滑动摩擦。
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计算。
用一水平力推一静止的物体并使它匀速直线运动,推力F与摩擦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以分力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
|F1-F2|≤F合≤F1+F2F合2=F12+F22+ 2F1F2cosQ平动平衡:共点力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根据题意建立坐标系,将不在坐标系上的力分解。
如受力在三个以内,可用力的合成。
利用平衡力来解题。
F x合力=0F y合力=0注:已知一个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当一个分力的方向确定,另一个分力与这个分力垂直时是最小值。
转动平衡: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作出对应力的力臂(最长力臂是指转轴到力的作用点的直线距离)。
分析正、负力矩。
利用力矩来解题:M合力矩=FL合力矩=0 或M正力矩= M负力矩第二章、直线运动一、运动:1、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尽量方便解题。
高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高三是学生们迎接人生大考的最后一年,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在高三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关键。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物理知识,下面将对高三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供同学们参考。
一、力与运动1. 动力学1.1 牛顿第一定律1.2 牛顿第二定律1.3 牛顿第三定律2. 动能与功2.1 动能定理2.2 功的定义和计算2.3 功与能量的转化3. 力学量的合成与分解3.1 合力和分力3.2 平衡4. 碰撞4.1 完全弹性碰撞4.2 完全非弹性碰撞4.3 弹性碰撞与动量守恒定律二、静电场与电路1. 电场1.1 电场强度1.2 电势1.3 电位差2. 静电荷与电场2.1 静电荷的内外分布2.2 杨氏实验2.3 电场力线3. 静电容量3.1 并联与串联3.2 电容器的能量3.3 电容器的放电4. 电流与电路4.1 电流的定义与测量4.2 电阻与电阻率4.3 欧姆定律4.4 串联与并联电路4.5 简单电路中的应用三、磁场与电磁感应1. 静磁场1.1 磁感强度1.2 磁场力1.3 磁场中的带电粒子运动2. 电磁感应2.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2 感应电动势2.3 洛伦兹力和感应电流3.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3.1 发电机3.2 变压器3.3 感应炉四、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1.1 光的直线传播特性1.2 光的全反射现象2. 光的折射与光的色散2.1 折射定律2.2 光的色散现象3. 透镜和成像3.1 物体成像规律3.2 透镜成像公式4. 波动光学4.1 干涉现象4.2 衍射现象4.3 偏振现象五、原子与核1. 原子与原子核结构1.1 原子模型的演变1.2 原子核的结构与性质2. 放射性与核能2.1 放射性的发现与种类2.2 放射性衰变规律2.3 核能的利用与应用3. 核聚变和核裂变3.1 核聚变的基本原理3.2 核裂变的基本原理4. 辐射防护与核污染4.1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4.2 核污染与环境保护以上所列的知识点仅为高三物理的常见内容总结,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
高三物理复习资料大全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梳理)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 (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 每一题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 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 “受力分析的基础” 重力: G = mg 弹力:F= Kx滑动摩擦力:F 滑= μN 静摩擦力: O ≤ f 静≤ f m 浮力: F 浮= ρgV 排 压力: F= PS = ρghs 万有引力: F 引=G221r m m 电场力: F 电=q E =q d u库仑力: F=K 221r q q (真空中、点电荷) 磁场力:(1)、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 F= BIL (B ⊥I ) 方向:左手定则(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 f=BqV (B ⊥V) 方向:左手定则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
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
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重点难点 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 匀速直线运动 F 合=0 V 0≠0 静止 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初速不为零,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 合与V 0的方向关系) 但 F 合= 恒力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 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 匀速圆周运动(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简谐运动;单摆运动; 波动及共振;分子热运动; 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f 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物理解题的依据:力的公式 各物理量的定义 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 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几何关系θCOS F F F F 2122212F ++= ⎥ F 1-F 2 ⎥ ≤ F ≤ ∣F 1 +F 2∣、三力平衡:F 3=F 1 +F 2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按比例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多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 V t = V 0 + a t S = v o t +a t 2几个重要推论:(1) 推论:V t 2 -V 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t/ 2 =V ===TS S NN 21++= VN ≤ V s/2 =(4) S 第t 秒 = St-S t-1= (v o t + a t 2) -[v o ( t -1) +a (t -1)2]= V 0 + a (t -)(5)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①在1s 末 、2s 末、3s 末……ns 末的速度比为1:2:3……n ; ②在1s 、2s 、3s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 2;③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⑤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末速度比为1:2:3……n(6)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7) 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或照像法记录在底片上)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中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⑴是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物理高三总复习知识点
物理高三总复习知识点一、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力的合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F=ma,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共线。
2. 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力越大,加速度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3.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多个力的合力等于这些力的矢量和。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
4. 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的物体斜向上做抛体运动,物体的水平速度保持不变,垂直速度随时间变化。
斜抛运动:物体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同时运动,自由落体和平抛运动的合成。
5. 完全非弹性碰撞和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物体一起粘连,并且动能损失。
弹性碰撞:碰撞后物体分开,并且动能守恒。
6. 万有引力和行星运动万有引力:质量之间的引力与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行星运动:行星在椭圆轨道上公转,离心力和引力构成合力,使行星维持在轨道上。
7.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p=mv。
动量守恒定律:在闭合系统中,合外力为零时,系统内物体的动量守恒。
8. 工作和功工作:力在运动方向上的分量乘以物体的位移,W=Fs。
功:力所做的工作,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单位是焦耳(J)。
9. 功率和能量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工作,等于单位时间内能量的转移或变化,P=W/t。
能量:物体因位置、形状、状态、速度等而具有的做事能力,包括动能和势能。
二、热学1. 热量和温度热量:能量的转移方式,热量传递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
温度: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摄氏度(℃)或开尔文(K)。
2. 热量传递方式(1) 导热:物体间直接接触传递热量。
(2) 对流:流体(液体或气体)中的热量传递。
(3) 辐射:热辐射能量传递,不需要介质。
3. 内能和热容内能:物体分子和原子的微观能量总和,可以通过加热或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秘诀:“想”。
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每一题中要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
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的前提是先规定正方向。
“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
“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
力学篇〔基础知识〕一、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 这些性质力是受力分析不可少的“受力分析的基础”重力:Gmg = (g 随高度、纬度、不同星球上不同) 弹簧的弹力:F kx = 滑动摩擦力:F N μ=滑静摩擦力:0m f f ≤≤静 (m f 为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情况下把滑动摩擦力作为最大静摩擦力)浮力:F gV ρ=浮排 压力: F PS ghS ρ==万有引力:122m m F Gr =引 库仑力:122q q Fkr = (真空中点电荷) 电场力:U F qE qd==电 磁场力:(1)、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F BIL B I I L L B =⊥⊥⊥ 方向:左手定则 (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 Bqv B v =⊥方向:左手定则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
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
二、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 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 追及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 ①匀速直线运动:0F =合00v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初速不为零。
③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 合与0v 的方向关系), 但F =合恒力④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⑤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 ⑥简谐运动:单摆运动 ⑦波动及共振,分子热运动 ⑧类平抛运动⑨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在f 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三、物理解题的依据(1)力的公式 (2) 各物理量的定义 (3)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 (4)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几何关系四、几类物理基础知识要点①凡是性质力要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②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要知参照物; ③状态量要搞清那一个时刻(或那个位置)的物理量;④过程量要搞清那段时间或那个位侈或那个过程发生的;(如冲量、功等)⑤如何判断物体作直、曲线运动;如何判断加减速运动;如何判断超重、失重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复习资料大全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每一题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受力分析的基础” 重力:G = mg弹力:F= Kx滑动摩擦力:F滑= N静摩擦力:O f静fm浮力:F浮= gV排压力: F= PS = ghs万有引力:F引=Gm1m2q1q2u 电场力:F=q E =q 库仑力:F=K(真空中、点电荷) 电dr2r2磁场力:(1)、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F= BIL (BI)方向:左手定则(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BqV (BV) 方向:左手定则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
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
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重点难点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匀速直线运动F合=0 V0≠0 静止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初速不为零,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与V0的方向关系) 但F合= 恒力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点);匀速圆周运动(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简谐运动;单摆运动;波动及共振;分子热运动;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物理解题的依据:力的公式各物理量的定义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几何关系FF1F22F1F2COS F1-F2 F ∣F1 +F2∣、三力平衡:F3=F1 +F2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按比例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多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Vt = V0 + a t S = vo t +12a t几个重要推论:2(1) 推论:Vt2 -V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2) A 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ovtV0VtsSN1SN Vt/ 2 ===== VN Vs/2 = 22t2T111(4) S第t秒= St-S t-1= (vo t +a t2) -[vo( t-1) +a (t-1)2]= V0 + a (t-) 222(5)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①在1s末、2s末、3s末……ns末的速度比为1:2:3……n;②在1s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 (2)③在第1s 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1):)……(⑤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末速度比为1::……(6)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7) 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或照像法记录在底片上)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⑴是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s = aT2 22vvtssn1snsSN1SN= vt/2v平0 t2T2t2T⑶求a方法①s = aT2 ②SN3一SN=3 aT2 ③Sm一Sn=( m-n)aT2 (m.>n) ⑵求的方法VN==④画出图线根据各计数点的速度,图线的斜率等于a;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右图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 …。
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第2 页共147 页s2、s3 … 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⑴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如vcs2s3 2T(其中T=5×0.02s=0.1s)⑵利用“逐差法”求a:as4s5s6s1s2s3 9T2⑶利用上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如as3s2 T2⑷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即时速度,画出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注意:a纸带的记录方式,相邻记数间的距离还是各距第一个记数点的距离。
的点b时间间隔与选计数点的方式有关(50Hz,打点周期0.02s,(常以打点的5个间隔作为一个记时单位)c注意单位,打点计时器打的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的区别竖直上抛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对称)上升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VV(1)上升高度:H = o (2)上升的时间:t= o (3)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 2gg2V o g(4)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5)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6) 适用全过程S = V o t -号的理解)几个典型的运动模型:追及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及类似的运动牛二:F合= m a 理解:(1)矢量性(2)瞬时性(3)独立性(4)同体性(5)同系性(6)同单位制万有引力及应用:与牛二及运动学公式1思路:卫星或天体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 F心=F万(类似原子模型) 212g t ; Vt = V o-g t ; Vt2-V o2 = -2gS (S、Vt的正、负2 42v2Mm2 mR= m2Rm42n2 R 2方法:F引=G2= F心= ma心= mRTr Mm地面附近:G2= mg GM=gR2 (黄金代换式)Rv2Mm轨道上正常转:G2= m vRr半径,GM 【讨论(v或EK)与r关系,r最小时为地球rv第一宇宙=7.9km/s (的运行速度、最小的发射速度);T最小=84.8min=1.4h】42r34242r3Mm322G2=mr = m2r M= T= gR2TGT2rGT24(M=V球=r3)s球面=4r2 s=r2 (光的垂直有效面接收,球体推进辐射) s球3冠=2Rh3理解近地卫星:来历、意义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r最小时为地球半径、的运行速度=v第一宇宙=7.9km/s (最小的发射速度);T最小=84.8min=1.4h4同步卫星几个一定:三颗可实现全球通讯(南北极有盲区)轨道为赤道平面T=24h=86400s 离地高h=3.56x104km(为地球半径的5.6倍) V=3.08km/s﹤V第一宇宙=7.9km/s =15o/h(地理上时区) a=0.23m/s25运行速度与发射速度的区别6卫星的能量:r增v减小(EK减小应该熟记常识:地球公转周期1年, 自转周期1天=24小时=86400s, 地球表面半径6.4x103km 表面重力加速度g=9.8 m/s2 月球公转周期30天典型物理模型:连接体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或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是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考虑分受力情况,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隔离法是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如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等)时,把某物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两木块的相互作用力N=讨论:①F1≠0;F2=0 N=m2F1m1F2 m1m2m2F (与运动方向和接触面是否光滑无关) m1m2保持相对静止②F1≠0;F2=0 N=F=m2F1m1F2 m1m2m1(m2g)m2(m1g) m1m2F1>F2 m1>m2 N1N5对6=(n-12)mmF(m为第6个以后的质量) 第12对13的作用力N12对13=F nmM水流星模型(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并且经常出现临界状态。
(圆周运动实例)①火车转弯3飞行员对座位的压力。
④物体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汽车在水平公路转弯,水平转盘上的物体,绳拴着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绕绳的一端旋转)和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翻滚过山车、水流星、杂技节目中的飞车走壁等)。
⑤万有引力——卫星的运动、库仑力——电子绕核旋转、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偏转、重力与弹力的合力——锥摆、(关健要搞清楚向心力怎样提供的)(1)火车转弯:设火车弯道处内外轨高度差为h,内外轨间距L,转弯半径R。
由于外轨略高于内轨,使得火车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F合提供向心力。
由F合vhmgtanmgsinmgm0LRRghL2 得v0(v0为转弯时规定速度)①当火车行驶速率V等于V0时,F合=F向,内外轨道对轮缘都没有侧压力②当火车行驶V大于V0时,F合③当火车行驶速率V小于V0时,F合>F向,内轨道对轮缘有侧压力,F合-N’=mv2/R 即当火车转弯时行驶速率不等于V0时,其向心力的变化可由内外轨道对轮缘侧压力自行调节,但调节程度不宜过大,以免损坏轨道。
(2)无支承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过点情况:①临界条件:由mg+T=mv2/L知,小球速度越小,绳拉力或环压力T越小,但T的最小值只能为零,此时小球以重力为向心力,恰能通过点。
即mg=mv临2/R结论:绳子和轨道对小球没有力的作用(可理解为恰好转过或恰好转不过的速度),只有重力作向心力,临界速度V临=②能过点条件:V≥V临(当V≥V临时,绳、轨道对球分别产生拉力、压力)③不能过点条件:V点状态: mg+T1=mv高2/L (临界条件T1=0, 临界速度V临=, V≥V临才能通过) 最低点状态: T2- mg = mv低2/L 高到低过程机械能守恒: 1/2mv低2= 1/2mv高2+ mgh T2- T1=6mg(g可看为等效加速度)半圆:mgR=1/2mv2 T-mg=mv2/R T=3mg(3)有支承的小球,在竖直平面作圆周运动过点情况:①临界条件:杆和环对小球有支持力的作用U2当V=0时,N=mg(可理解为小球(由mgNm知)R恰好转过或恰好转不过点)②当0vgR时,支持力N向上且随v增大而减小,且mgN0③当vgR时,N0④当vgR时,N向下(即拉力)随v增大而增大,方向指向圆心。
当小球运动到点时,速度vgR时,受到杆的作用力N(支持)但Nmg,(力的大小用有向线段长短表示)当小球运动到点时,速度vgR时,杆对小球无作用力N0当小球运动到点时,速度vgR时,小球受到杆的拉力N作用恰好过点时,此时从高到低过程mg2R=1/2mv2 低点:T-mg=mv2/R T=5mg 注意物理圆与几何圆的点、最低点的区别(以上规律适用于物理圆,不过点,最低点, g都应看成等效的)2.解决匀速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1)明确研究对象,必要时将它从转动系统中隔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