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客车对比分析
中外汽车发展过程对比
![中外汽车发展过程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5367583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4.png)
中外汽车发展过程对比一、引言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外汽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革。
本文将对中外汽车发展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发展的差异和共同点。
二、起步阶段中外汽车的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国外,汽车的发展起步较早,早在19世纪末,欧美国家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汽车制造商。
而在中国,汽车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初才有了最早的国产汽车。
起步阶段的差异主要由于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差异所致。
三、发展阶段1. 技术发展无论是中外汽车,在技术发展方面都经历了相似的阶段。
起初,汽车技术相对简单,主要以内燃机为动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更加先进的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结构。
同时,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也开始逐渐出现。
2. 市场需求中外汽车发展的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发展初期,中外汽车的市场需求主要以满足交通出行为主,而后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也逐渐多元化。
国外市场对汽车的需求不仅仅是交通工具的功能,更注重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环保性能。
而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汽车市场需求也逐渐从满足基本出行转向个性化需求。
四、发展模式中外汽车的发展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外汽车制造商主要采用集约化生产模式,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而在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发展初期主要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并实现自主研发和生产。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国际汽车制造商开始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借助中国市场的机遇实现全球化发展。
五、发展挑战中外汽车的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
首先是环保和能源问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汽车行业不得不面对减少尾气排放和开发新能源的挑战。
其次是安全问题。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如何提高汽车的passengerr 安全性成为汽车制造商和政府的重要任务。
国内电动客车对比分析
![国内电动客车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1fb5126c175f0e7cd13790.png)
分析:
无机超级电容器锰基锂离子3、电机类型主要以交流电机为主,控制器与电机一般配套供应。
名称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蓄电池1、公告的纯电动客车,共有19个品牌,共41个车型,其中10米车,4辆;11米车,12辆;12米车,25辆
2、电机生产企业共有八家,从选用情况表明,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南洋电机有限公司、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4、电池主要以磷酸铁锂蓄电池和锰基锂离子为主,磷酸铁锂蓄电池以安耐信(北京)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为代表;锰基锂离子以中信国安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
结论:5、已公告的纯电动汽车地盘共有七个厂家
根据以上对电机、电池和车型的分析,建议我公司开发12米纯电动客车,可供选的三类底盘的型号主要如下。
中外客车市场竟争分析
![中外客车市场竟争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e2290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5.png)
中外客车市场竟争分析客车市场是全球汽车行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外客车品牌在这个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
本文将分析中外客车市场竞争的一些关键因素。
首先,产品品质是客车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外国客车品牌在技术和制造工艺方面享有较高的声誉,产品质量通常较为稳定可靠。
例如,德国的梅赛德斯-奔驰客车以其精湛的工艺和舒适的乘坐体验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
而中国的客车品牌在品质方面则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近年来在品质提升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待改善。
其次,价格也是影响中外客车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国外客车品牌的定价相对较高,而中国客车品牌则较为亲民。
这使得中国客车品牌在价格敏感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然而,随着中国客车品牌不断提升品质和技术水平,其价格也逐渐逼近国外品牌,竞争日趋激烈。
第三,品牌知名度和声誉也是中外客车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国外客车品牌通常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强大的市场影响力,消费者对这些品牌的信任和认可度较高。
相比之下,中国客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建立品牌声誉需要时间和努力。
然而,中国客车品牌通过加大品牌推广和市场宣传力度,逐渐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
最后,服务网络和售后服务也是影响竞争的重要因素。
国外客车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销售和服务网络,能够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服务支持。
中国客车品牌在这方面的服务网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有一些品牌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销售和服务网点,但与国外品牌相比仍存在差距。
综上所述,中外客车市场竞争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产品品质、价格、品牌知名度和声誉以及服务网络和售后服务都是关键的竞争因素。
随着中国客车品牌不断提升品质和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中外客车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客车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外客车市场竞争中,各个品牌通过不同的策略和手段争夺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
国内外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国内外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发展现状及其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148e62eccbff121dd3683fd.png)
协调 发动 机 、 电机 的工作 , 发动 机工 作始 终处 于 使 经济 油耗 区域 , 从而 使燃 油经 济性 得 到明 显改 善 。
根据 电机 的辅 助 驱 动 和调 节 , 动机 工 况 能 力 可 发
在通 过 电化学 能 转 化 为 电能 驱 动 电机 , 个 转 换 整
效率 比较 低 。
统根 据车辆 运行 状况 决定 混合 动 力公交 客 车 的工
作模 式 , 主要 工 作有 快速 起动 发动 机 、 动 机单 独 发 驱动 、 电机单 独 驱 动 、 动 机 与 电 机共 同 驱 动 、 发 行 车发 电 、 车怠 速发 电 、 动能 量 回收等 。 停 制
20 第 2 0 8年 2卷第 3期
以也 是混 合动力 汽 车的一 种 。 经过 近十年 电动 汽 车 的发 展 , 电动 汽 车 用 的 动力 电池 技术 取 得 了很 大 的进 步 , 在普 通 混 合 动
混合 动力 客车 根据 发动 机与 电机 的动 力耦 合
方式 可分 为三种 :
分为 弱混 、 中混 和强混 , 合动 力公 交 客车一 般 采 混
用 中强混方 案 , 油率 可 超 过 3 % 。电 子控 制 系 节 0
① 以发 动机 为主 动力 , 电机 作 为 辅 助动 力 的 “ 并联方 式 ” 。这种 方 式 主要 以发 动 机驱 动 行 驶 ,
机和 电池 ;
每年 夏天 , 海都 会迎 来用 电高 峰 , 上 电网 的最 大负荷 年 年刷新 , 据上 海 电力公 司介绍 , 年夏 时 去 用 电高峰装 机容 量 为 2 0 0万 k 但 在 春秋 夜 晚 0 w,
② 在低 速 时靠 电动马 达驱 动行 驶 , 速度 提 高 时发动机 和 电动 马 达 相 配合 驱 动 的 “ 串并 联 式 ”
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5b2b82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3.png)
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比较研究汽车产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也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比较是一个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汽车市场规模比较从汽车市场规模上来讲,国内汽车市场规模正在逐渐增长,而且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球市场增长速度。
据统计,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销售量突破了2800万辆,市场规模已占全球汽车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一以上。
而从全球汽车市场来看,整个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25年,全球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0亿美元,而且中国的汽车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二、产业结构比较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国内汽车产业结构明显比国外的汽车产业结构单一。
在国内,乘用车仍然是汽车市场的主流产品,而在国外,轻型车、重型车、商用车等汽车种类更多元化。
同时,国内汽车产业的多个领域还主要由国外品牌占据,如轮胎、引擎、底盘等领域,国内汽车产业还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升级。
三、品牌发展比较从品牌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内汽车品牌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2018年,中国汽车品牌占据了全球汽车市场份额的15%,而中国品牌在汽车智能化方面的技术优势也不容忽视。
然而,国内汽车品牌的整体品质和口碑在国外市场上仍不占优势,外销业务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相比之下,国外汽车品牌在品质、设计等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更加激烈。
四、创新发展比较在创新方面,国外汽车企业利用技术和资本等方面的先发优势,不断致力于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如电动车、自动驾驶等领域都有着长足的进步水平。
而国内汽车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需要加强科技创新,虽然在电动车等领域取得了优良的发展成果,但在部分核心关键技术方面还存在差距。
这说明,国内汽车产业仍需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研投入,抢占创新制高点。
中外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外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95132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c.png)
中外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外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分析既关乎汽车企业的发展,也关乎国家经济的振兴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外汽车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外汽车发展的现状。
中外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大汽车企业纷纷加大了研发和市场投放的力度。
在中国市场,国内汽车品牌凭借价格优势和品牌效应逐渐崭露头角,而外资汽车品牌则通过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来争夺市场份额。
在国际市场,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方面取得了突破,逐渐在全球市场上获得认可。
然而,中外汽车发展的未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鼓励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这对传统的燃油汽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电动化和共享化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许多汽车企业纷纷加强了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加大了研发和投入力度,希望在这一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未来,中外汽车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逐渐增强,这将给外资品牌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将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化提供更大的机遇。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饱和和增长的乏力,中国汽车企业将加大对国际市场的拓展,将国际市场作为新的增长点。
除了市场竞争外,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将对中外汽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通过减少购车限制、提供补贴和优惠等方式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
然而,最近一些国家开始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进行减少和取消,这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未来中外汽车发展还将受到供应链及产业链调整的影响。
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依赖于庞大而复杂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包括零部件生产商、汽车厂商、经销商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供应链和产业链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各客车品牌了解和特点分析
![各客车品牌了解和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b6c504bed5b9f3f90f1cb5.png)
制作人员:艾文龙 陈武 陈凌莉
品牌目录
Optare客车 VDL Bova客车 航星公司 Navistar 伊萨客车 Irisbus Neoplan 尼奥普兰 Otokar客车 艾瓦客车 EvoBus volvo 奔驰 海格 宇通
Optare客车
所有的Starliner客车都采用了TipMatic12速 变速箱和电子稳定系统(ESP),使车辆运行 的稳定性达到最佳状态。
车头线条刚柔并济,有力量感。从车身处延伸至车头的 线条由直变曲,富有变化感。采用较为平直的曲线,曲 线连接处有角,显得豪华硬朗。理性克制,饱满
。
尼奥普兰旗下的Skyliner系列双层豪华客车自上个世纪六十 年代问世以来,一直广受客车运营商和广大乘客的好评。
Solo SR系列客车继承了集众多荣誉于一 身的Solo客车所有优点
在于具有亲和力的 车头,车头低矮圆 润,显得憨厚可爱
Rapta双层客车拥有时尚流线型的外 观,整车毛重仅为10800kg。
黑色的尾部, 很具有冲击力, 亮丽而又具有 切割感的灯和 头底,增加其 强硬。
Tempo系列城市单层客车采用不锈钢全 承载车身,使整车坚固,而质量轻。
Cityliner系列豪华客车-5
线条更加简洁,却很好的继承了原有车型的外轮廓线, 显得更加豪华大方。另外,车灯上方的切线不在是平 直的,而是在两头有微微的隆起,而紧接此处的立面 线条为上曲下直。相互呼应
尼奥普兰Tourliner系列经济型旅游客车既能为乘客的旅途 带来豪华舒适的享受,同时也能帮助客车运营商降低运营成 本。该系列客车不但能够适应短途客运,也能满足长途客运 对车辆的要求。客车内部宽大的空间让旅客立即产生置身于 家的感觉。另外,为了给客车司机营造一个舒适宽敞的驾驶 环境,Tourliner驾驶室座位运用人体工程学原理,司机不 但拥有宽敞的空间,同时也能随时享受舒适愉悦的驾车体验。
中国客车行业分析
![中国客车行业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902a1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d.png)
中国客车行业分析首先,中国客车行业在整个交通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客车是人们在城市出行和旅游交通中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根据数据统计,截止2024年底,全国公路客运车辆通过年份规模一直维持在1500万辆以上,其中客车约占80%以上。
因此,中国客车行业在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增强城市交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中国客车行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客车行业逐渐过渡到新能源客车时代,电动客车、混合动力客车和燃料电池客车逐渐成为新的研发和销售重点。
同时,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也逐渐应用于客车生产中,提升了客车的安全性、智能化和舒适度。
再次,中国客车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中国客车制造企业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并扩大了对外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客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
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中国客车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然而,中国客车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市场竞争激烈,客车品牌多样化,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客车企业需要更多地关注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次,客车市场需求波动大,受市场经济环境和政策影响较大。
政府在客车市场的政策支持和引导非常关键,需要提供稳定、可预测的发展环境,以提升市场的吸引力和发展壮大客车行业。
综上所述,中国客车行业作为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客车行业的发展受制于市场需求、政策环境和技术创新三个方面,需要客车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大支持力度,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以促进中国客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客车AEBS性能水平国内外对比分析
![客车AEBS性能水平国内外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84b8a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6.png)
第3期60客 车 技 术 与 研 究BUS & COACH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No. 3 2021客车AEBS 性能水平国内外对比分析谢张军1,朱江华2,刘卫星3,曾义超1,齐园园2(1.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401329;2.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河北定州073000;3.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450016)摘 要:整理了 50组不同车型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 )的测试数据,对比分析了国內外AEBS 的预警和自动紧急制动性能水平,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客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性能水平;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 U463. 5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6 -3331(2021)03 -0060-03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erformances Level forAdvanced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 of Bus at Home and AbroadXIE Zhangjun 1 , ZHU Jianghua 2, LIU Weixing 3, ZENG Yichao 1 , QI Yuanyuan 2( 1 . China Merchants Testing Certification Vehicl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National Coach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Chongqing 401329, China ; 2. Baoding Changan Bus Manufacturing Co., Ltd.,Dingzhou 073000, China; 3. Yutong Bus Co., Ltd., Zhengzhou 450016,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advanced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 of 50 groups ofdifferent buses ,analyzes the collision warning performance and the emergency braking performance of AEBSat home and abroad and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 :bus; advanced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 performance level; comparative analysis交通运输部发布的JT/T 1094—2016(营运客车 安全技术条件》[1]自2019年4月1日起执行,要求所 有车长大于9 m 的营运客车需装备符合JT/T 1242— 2019(营运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性能要求和测试规程》[2]的AEBS 。
中外客车市场竟争分析
![中外客车市场竟争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1a583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2.png)
中外客车市场竟争分析随着全球交通需求的增加,客车市场也成为了竞争激烈的领域。
中外客车制造商通过采取不同的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
本文将以中外客车市场为研究对象,分析竞争格局和各方面的竞争优势。
一、市场竞争格局目前,中外客车市场竞争主要由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客车制造商主导。
这些厂商在技术研发、品牌知名度、销售渠道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在中国市场中,本土客车制造商如宇通、金龙、比亚迪等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
这些企业凭借着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价格竞争力,不断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同时,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为本土制造商提供了一定的优势,使他们在本土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国际市场中,美国和德国的客车制造商以其尖端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闻名。
德国的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大众以及美国的福特、通用等企业通常在高端和豪华客车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投入巨资,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二、竞争优势分析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客车制造商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中外客车制造商通过不断研发新技术、提高燃油效率、减少废气排放等方面进行竞争。
例如,电动客车技术在中国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制造商在电动客车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而在欧美市场,智能驾驶和燃料电池技术是制造商们的关注重点。
2. 品牌优势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增加市场份额。
中外客车制造商通过全球营销和品牌推广来提高品牌知名度。
例如,梅赛德斯-奔驰以豪华和高品质的形象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认可。
中国的宇通和金龙也通过赞助体育赛事等活动来提高品牌曝光度。
3. 成本优势成本优势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优势之一。
中外客车制造商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来提升竞争力。
中国的本土制造商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和高效的生产线,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产品。
而欧美的制造商则通过技术创新和自动化生产线来降低生产成本。
4. 销售网络销售网络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客车市场分析与我国客车出口现状
![国际客车市场分析与我国客车出口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d4464df28ea81c758f578ce.png)
An l sso h n e n to a sa d Co c a ke n a y i n t e I t r a i n lBu n a h M r ta d Cu r ntS t a in o i e e BU n a h Ex o t r e iu to fCh n s S a d Co c p r
证 、 资企业 和组 装厂 等方 式 , 合 西欧 厂家 实际 上 占有
世 界市 场 的 6 %~6 , 且 该 比例 仍 在 上升 。西 O 5 而 欧客车 市场 产 品档次 高 , 市场需 过 严 格 的 C 认 证 和技 术 贸 易 壁 E 垒, 因此 , 场 主要 由本 地 生 产 商 控 制 , 它 厂 家 进 市 其 入 难 度 很 大 。受 经 济 实 力 的 影 响 , 欧 现 在 运 营 的 东 客 车 主要为 欧洲 和 日韩 生产 的二 手 车 , 多 需 要 更 很 换 , 场需求 巨大 , 是 购买 力 略 显 不 足 , 中型 中 市 但 大 档 客 车是其 需求 主流 。中 国客 车 水 平 提 升较 快 , 并 有 价格 优势 , 这个 市场具 有较 强 的竞 争力 , 在 发展 潜
规 模较 大 , 主要 的生 产 厂 家 是 匈 牙 利 的 I KARUS , 其 年产 量 曾经达 到 1 3万辆 , . 现产 量 仅 为 原 来 的 一 小 部 分 。波 兰 的两 家 主 要 制 造 商 J I Z和 AU— E C TO AN 的大部分 股权 已被 奔 驰公 司所 拥 有 。俄 罗 S 斯 的 主要厂 家 L A 1 Z的产量 也 比 1 0年 前大 为 减少 , 另 一家 制造 商 P AZ的运 营 状 况 良好 。一些 装 备 精 良的俄 罗斯 军 工 厂 已转 产 公 共 汽 车 , 中 的 TUS 其 — C NO工 厂正 在 与 I HI KAR US合 作 , 装 生产 公 共 组 汽车。 西 欧 厂商 以生 产 大 型高 档 客 车为 主 , 主 要 的 其 市 场 为 欧 洲 , 出 口到 北 美 洲 、 洲 、 并 非 中东 、 丁 美 洲 拉 等地区, 是豪 华 客 车 的主 要 生 产地 , 过 补贴 、 可 通 许
国内外汽车市场发展对比分析报告
![国内外汽车市场发展对比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88cd44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c.png)
国内外汽车市场发展对比分析报告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汽车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细分市场,对于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将对国内外汽车市场的发展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其特点和趋势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国内汽车市场发展状况国内汽车市场近年来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汽车市场的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同时,政府的鼓励政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购车补贴和减少汽车税等。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快速转型的趋势。
第二部分:国外汽车市场发展状况相比之下,国外汽车市场的发展相对成熟稳定。
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发展已经相对饱和,增长速度放缓。
然而,新兴市场如印度和巴西等仍具有巨大的潜力。
同时,国外汽车市场也逐渐向环保、电动化方向转变。
例如,欧洲国家对汽车排放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电动汽车的销售量日益增加。
第三部分:国内外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海外车企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争夺份额。
本土车企在面对国际巨头的竞争中也逐渐崛起,一些汽车品牌开始进军国外市场。
然而,国内车企在技术研发和品牌影响力方面仍然相对较弱,与国外品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第四部分:国内外汽车市场消费群体差异国内汽车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中产阶级,他们对于车辆品质和驾驶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国外汽车市场则更加多元化,从高端豪华车到经济型车型,满足各种不同消费者需求。
第五部分:国内外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未来的汽车市场将依然保持高速发展,但国内外的发展方向存在一定的不同。
国内市场将继续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电动汽车的普及率将进一步提高。
国外市场则更加注重研发和技术创新,推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例如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交通系统等。
第六部分:国内外汽车市场的环境影响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显。
国内外汽车市场相继推出环保政策,限制高污染排放车辆的行驶,并倡导使用新能源汽车。
探寻中外客车工艺的差异
![探寻中外客车工艺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c1e514462e3f5727a5e962d8.png)
越来 越多。纵 观近年 来 中国客车 的 明显存在 的。 发展 ,从造型设 计到 结构理念 ,我
们与 国际一流 水平 的差距在 不断缩 零部 件 制造 工 艺
增 多 ,大 曲率 、双 曲线的管件也
始 出现 ,管 件加工 的工艺也 发生
变化 。 目前 中外 的管件下料 和切
小 ,但 同样需 要认清 的是 ,在 客车 零部 件制造是 客车生产 的第一 设 备 大 都采 用 自动 / 自动锯 床 半 制造 工艺方面 ,中外企 业却仍 然存 道工序 ,主要 加工对 象为管件 、板 国外 还采用 了数控等 离子切 割机 3 在较 大的差异。 材 、底盘 管路等 ,加 工手段包 括下 行 平 面 切 1 , 以及 利 用 万 能 铣
成 型准确率 不高 ,但 近年来 数控弯 少 ,不 但 加 工 手 段 丰 富 ,制 造 精 管机 同样开始 在 国内推广使 用 ,取 度也 很 高 。 目前 国 内 客 车 企 业 的 得 了非常好的应用 效果。
单易操作 ,很值 得 国内借 鉴。 由于 各 类 数 控精 密 加 工 设 备
部 件 制 造 工 艺 相 对 国 内 要 先 进 不
广 。车笼 上的薄板 焊接 ,早 期 国内
国内外客车新技术
![国内外客车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3c4a529360cba1aa911dab7.png)
国内外客车新技术作者:宋乔来源:《科技视界》 2012年第26期宋乔(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大中型客车的设计制造、整车性能质量和技术创新方面不断进步和提高,其中美日和西欧的客车设计制造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产业无论是技术还是产量,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在大中型客车方面,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等手段以及国内客车企业近年来努力和技术创新所取得的进步,使我国的客车制造总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与欧美和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
而在首次故障里程、平均故障里程、使用寿命和整车智能化、电子化装备水平上,欧美和日韩等国家的水平要远远高于中国。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近阶段国内外客车的新技术。
1 安全技术1.1 主被动安全性能安全性能的提高首先是保证主动安全性能, 保证客车不发生碰撞事故;其次是被动安全性能, 在一旦发生事故后, 确保车辆尽可能完整, 尽量减轻乘客的伤害程度和快速离开事故车辆。
国内外汽车公司在提高客车的主动安全性能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1)广泛采用高新技术产品,如ABS、ASR 和ASD(自锁差速器)以及缓速器,以及兼具上述功能的ESP电子行驶稳定系统。
这些技术在欧洲客车上已非常普及,在我国的高档客车上也开始装用。
在电子辅助系统方面,采用声光车距报警装置、雷达扫描防碰撞报警系统、疲劳驾驶报警装置、自动行驶导向系统、车内实时监控等高新技术的电子产品,以全面提高客车的安全防护能力。
2)利用计算机的力学和运动学仿真分析以及先进的试验手段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多方位碰撞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强度高且质量小的新型材料,以提高整车的抗碰撞能力。
3)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在汽车零部件业的应用,使汽车零部件的整体质量性能提高一个台阶。
采用高质量的制动元件,以提高客车的制动性能。
如多套独力的制动系统和盘式制动器等。
4)安全附加装置在客车行业广泛应用。
为避免车辆自燃现象发生,发动机火灾报警器和发动机舱安装自动灭火器逐步安装使用。
最新最全中外客车市场竟争分析(doc6)(1)
![最新最全中外客车市场竟争分析(doc6)(1)](https://img.taocdn.com/s3/m/546c7a84cc17552706220811.png)
那么,中国客车到底为这场“战争”储备了多少粮草呢?轿车领域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尴尬会不会在客车领域重现呢?
从中国客车成功打开国际市场可以看出,中国客车企业绝不像轿车企业那样弱不禁风,绝大多数企业都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并且,中国客车的影响力绝不仅仅是在发展中国家,部分企业已经敲开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大门。2005年3月,金龙客车全面通过了英国VCA认证测试,成功进军欧洲。同年11月,宇通客车也拿到了美国的订单,自主研发的ZK6831DA甚至成为美国机场巴士。
强攻发动机、底盘和电控才是最后的嬴家?
中国高端客车市场的空间巨大,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提供的数据,2005年,中国公路客运量达到了180亿人次,全国运营客车总量也达到了160多万辆,其中从事旅游客运的大中型客车超过了64万辆,中高级旅游客车所占比例超过45%。豪华大巴成了出行者的新宠,中高档客车,特别是豪华大客车的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自主品牌客车猛攻高端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W5和W4两个展馆内,豪华大客车最抢眼。宇通、金龙系、安凯、黄海等企业都带来了得意之作。
其中,安凯公司推出的尊荣400豪华大型客车被评为亚洲客车周世界客车联盟2006年度最佳豪华客车奖,其他企业也都推出了高端产品。宇通分别针对长途、旅游、公交等领域推出八款新车,其中超级豪华客车ZK6128H是宇通最新全力打造的欧式高档客车,同时还推出了ZK6120R41B的“莱茵之星”系列旗舰产品。
除了客观环境对中国客车企业有利外,中国客车企业确实比轿车企业更争气,企业家也更有事业心和抱负。在与外国客车企业合作过程中,他们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在车身、内饰以及外观设计等方面甚至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以市场换技术”中国客车不赔夫人又强兵,不仅占领了国内市场,而且在海外攻城略地,目前产品已经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拿最成熟的产品出口,这是中国汽车依靠技术和价格优势打开这些市场的高招。以宇通为例:出口古巴的ZK6120HA和出口伊朗的ZK6831HE都是非常成熟的产品,其中ZK6831系列上市两年来销量已接近4000辆;厦门金龙出口沙特的XMQ6122和XMQ6118也是十分成熟的产品,两个产品的销量占厦门金龙大型客车总销量的比例超过了30%。
国内外汽车市场对比研究报告
![国内外汽车市场对比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6186c7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8.png)
国内外汽车市场对比研究报告I. 引言近年来,全球汽车市场发展迅猛,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国内外汽车市场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特点和趋势。
II. 市场规模国内汽车市场规模庞大,2019年销量达到2800万辆,但增速开始放缓;国外市场发展同样迅速,美国、日本和欧洲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III. 消费者需求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牌、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功能;国外消费者更注重安全性和舒适性。
IV. 环保政策国内环保政策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市场占比逐渐上升;国外环保政策也有类似效果,但进展较慢。
V. 发展趋势国内汽车市场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激烈,品牌差异化优势明显;国外市场因消费需求多样化,品牌竞争较为激烈。
VI. 创新技术国内汽车厂商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技术不断突破;国外厂商依靠强大研发团队,积极引进先进技术。
VII. 价格因素国内汽车市场价格较为亲民,中低端市场占据主导;国外市场价格相对较高,高端市场竞争激烈。
VIII. 品牌竞争国内汽车市场以合资品牌为主,比如大众、丰田和现代;国外市场则有更多的本土品牌竞争,如福特、雪铁龙等。
IX. 需求周期国内汽车产品更新换代较快,消费者品牌忠诚度较低;国外市场消费者更注重品牌忠诚度,需求周期较长。
X. 总结国内外汽车市场都正处于竞争激烈的阶段,他们的发展都受到政策、消费者需求和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影响。
然而,由于消费者需求、文化背景和政策环境的不同,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内汽车市场较为年轻,创新能力强,但面临饱和和差异化,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
国外市场则更加成熟,竞争激烈,需要跟随科技发展趋势,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未来,国内外汽车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发展,需要厂商及时调整策略以保持竞争优势。
前方高能请注意——欧洲4款客车深度大PK
![前方高能请注意——欧洲4款客车深度大PK](https://img.taocdn.com/s3/m/cdfa8fd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a.png)
前方高能请注意——欧洲4款客车深度大PK公路客车一直是客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分支,世界各大客车制造商都会在这一领域投入较多的关注,推出的车型系列也相应较多,尤其是豪华公路客车。
近日,IBC国际客车小组对梅赛德斯- 奔驰Tourismo L客车、尼奥普兰Tourliner L客车、Temsa HD 12客车和VDL Futura FMD2豪华公路客车进行了对比测试。
4款用于长途运输的公路客车:2款2轴客车和2款3轴客车,匹配不同的动力为了确保竞赛的公平性,此次参赛车辆全部采用固特异提供的专门针对长途运输客车使用的轮胎,从而排除了由于轮胎因素导致车辆油耗或制动性能差异的影响。
轮胎的胎压也经过统一检测以确保一致。
MeinFernbusFlixbus客运公司参与了这次比拼测试,他们作为乘客代表尤其关注车辆的舒适性3轴客车对比2轴客车参与测试的4款车型都是2015年的新投产车型。
其中,梅赛德斯-奔驰加长款Tourismo L客车的底盘以及大部分技术都源自Travego 客车,车身相对更加修长简洁。
作为公路客车,Tourismo L配备了轮椅升降平台、特制的车载厕所,并且提供车载WLAN无线网络。
该车采用新型315 kW强劲动力的直列6缸发动机,匹配较小的减速比和紧急制动辅助系统。
这款3轴客车长度达14 m,可以提供52个乘客座席,每个座席都十分宽敞舒适,并且还配有一个车载零食自动售卖机。
在车速为80 km/h 时,VDL客车在躲避障碍物时的行驶状态要明显优于其他几款车型,证明其具备不错的主动安全性而尼奥普兰Tourliner L客车的长度为13.8 m,采用3轴结构,发动机功率达到323 kW。
该车内部地板平坦,采用了每排2+1的座椅布局,全车仅提供33个乘客座席,从而确保了极佳的乘坐空间和舒适度。
当车辆在80 km/h时进行全力制动,如此进行5次测试,所有测试车辆都未出现制动性能衰减的现象。
2款2轴客车的制动距离要明显比2款3轴客车短来自土耳其T emsa公司的12 m高顶客车HD 12并没有专门针对长途运输做出过多的调整和设置,只是配备了WLAN无线网络以便乘客在旅途中享受畅游网络的乐趣,减少旅途中的无聊时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客车的对比分析中国客车经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现在到了关键时刻。
有人不仅对国内市场寄予厚望,对国外市场也寄予厚望。
这些愿望能否实现?还有很多不定因素,需要业内外人士的客观分析,也需要客车公司的不懈努力。
本文将分析国内外客车的主要差异,为客车用户提供选择参考,为中国客车发展提出建议。
1 我国客车概况1.1 国产客车的发展我国1956年生产了第一台国产车——解放CA10 载货车,1980年开始利用EQ140主要总成开发了JT663真正意义的国产大客车,该车型由扬州亚星客车公司生产,因此,在将近二十年时间里亚星客车一直占据国内客车行业领头羊位置。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1988年开始注重技术引进及国际采购,并在2000~2002年以XMQ6115为代表的旅游客车确立了其客车行业的霸主地位。
宇通客车公司在1993年开发了ZK6980WD卧铺客车,并于1997年采用UD底盘打造ZK6112H/HW高速客车,由此更进一步提高了在客运行业的地位,于2003~2004年夺得客车行业第一把交椅。
1.2 国外品牌的介入与此同时,中国从1982年开始引进客车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合资建厂,生产高档豪华客车。
到目前为止,约有7家客车公司引进国外技术,16家采用国外车身技术合资生产客车整车,2家采用国外底盘技术合资生产高档客车底盘。
只引进车身的公司在发展中遇到了困难,车身、底盘技术一起引进的公司有些发展很好,有些水土不服,但只引进底盘技术的东风日产柴公司和猛狮汽车有限公司发展都很好。
这充分说明了底盘技术在客车上的重要性。
介入中国客车的国家有德国、日本、瑞典、西班牙、韩国、美国,其中德国和日本的公司最多。
这几个国家代表着国际先进水平,但其侧重点不同,一般分为欧系、美系、日系技术(韩国属于日系技术),由于美国的客车市场利润很低,基本放弃了参与客车的国际竞争,实际上,中国高档客车之争就是欧系和日系的技术之争。
此外,介入中国的客车零部件公司也逐渐多起来,在上海国际客车展上,参展的外资公司多起来了,参观的外国人也多起来了,中国的客车大舞台热闹起来了。
1.3 中国客车技术现状以亚星为龙头的年代,代表自力更生的时期;以金龙为龙头的年代,代表国外技术导入的时期;以宇通为龙头的年代,代表国外产品全面进入中国的时期。
这一个时期,国产客车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客车车身技术发展很快,但底盘技术水平与欧、美、日比较,仍有很大差距。
目前,低档客车以国产技术为主,中档客车采用进口发动机、变速箱等主要总成,高档客车采用进口组装底盘,市场对低中高档车型的需求,实际上是对3种技术状态的需求。
虽然近年出现了很多进口总成,但价格很高,不适合普通车型采用。
虽然有不少的技术引进、合资公司,但对于技术的吸收非常差,基本没有吸收到核心技术,还没有摆脱采购、组装的模式。
反过来,看看韩国汽车行业,他们对日本技术的吸收比中国要快而且好,值得好好分析学习。
2 国内外客车的主要差异从中国的现状可以看到,中国市场上有纯国产客车、引进技术生产的国产客车、采用进口总成开发的国产客车、采用进口底盘开发的国产客车以及纯进口客车,本文以品牌区分国内外客车,在中国生产的国外品牌客车,不算国产客车,技术引进的车身和底盘不算国产车身和底盘。
一般来讲,国内外客车有以下几项主要差异。
2.1 品牌影响力的差异宇通、金龙等客车公司满足国内中低档客车需求,借助客车发展的大好时机,打下了一片天下,其品牌在中国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但仍然不具备高档客车形象。
而欧系、日系的客车品牌在世界上知名度高,所以中国高档车市场基本由国外品牌瓜分。
运输公司、司机、乘客仍然倾向于购买、驾驶、乘坐具有国际品牌概念的客车。
品牌的差异不仅需要实力,也需要时间来缩小。
在国外,因区域不同品牌影响力也不同,如东南亚地区日系车的品牌影响力最大,其次是欧洲品牌和韩国品牌,但在香港欧洲品牌影响力最大。
其实,某地区品牌影响力与投入该地区的具体车型有很大关系,适销对路的车型与关注程度直接影响品牌影响力。
在不发达国家,中国客车具有价格优势,能够部分满足用户需求,但没有品牌影响力。
这些国家的大部分用户还是愿意购买具有国际品牌的二手车,或利用二手车改造后再使用。
2.2 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差异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是一个综合性能,是底盘和车身共同作用的结果。
底盘主要受发动机技术水平、发动机系统匹配、传动系匹配、传动效率等因素影响,车身部分主要受风阻系数、迎风面积等因素影响。
其中,发动机技术水平起关键性作用,高速客车的车身造型起主要作用。
欧洲客车的发动机水平与日本不同,属于技术优先型,排量小、功率大,同等车型采用的发动机功率大;而两者的车身造型风格也不相同,欧洲客车高大气派,日系客车方正,高度小于3.5m,而且重量轻。
其结果是日系客车燃油经济性较好,欧洲客车的动力性较好。
在中国并没有自己的特色,还在不断摸索和创新。
一般喜欢欧洲的高大气派,同时又喜欢日本车的经济,当然,两者兼顾比较困难。
由于国产发动机还处于发展时期,而车身设计水平还不成熟,整车重量要重10%~20%,造成国产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难以得到很好的平衡,一般国产客车比国外品牌客车油耗高10%~30%。
2.3 可靠性和耐久性的差异国外品牌的客车使用起来省心,用户经常说: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实际上就是可靠性好。
可靠性是一个复杂的事情,中国研究可靠性已经有好几十年了,飞船、卫星也上了天,为什么汽车的可靠性不如进口车?这说明大批量生产产品的可靠性与个别生产产品的可靠性是两回事。
可靠性是汽车的每一个零部件、每一个系统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注重细节才能缩短可靠性的差距。
国产汽车上的“三漏”现象仍然很普遍,电气故障比例很高。
按平均首次故障里程和平均故障间隔里程两项指标来评价,国产客车约为1000~3000km和2000~5000km,国外品牌客车约为1万~2万km和1万~3万km。
可喜的是致命性故障已经减少了,可忧的是可靠性差距仍然很大。
除了可靠性之外,耐久性也很重要。
客车连续行驶里程、维修保养间隔里程、使用寿命等,是用户选择客车的重要因素。
作为长途高速客运客车,连续高速行驶里程至少在500km。
一般用大总成的大修里程来说明汽车的耐久性,国产客车沿用老的维修保养方式,30万~50万km强制进行大修,其总成的设计、试验里程也采用这一数据,而欧洲大总成设计寿命为50万~80万km。
实际使用情况是,国产客车大修里程约为50万km,欧洲和日本客车在100万~150万km。
在国内有些采用进口底盘打造的客车,其车身使用5~6年后就要报废,但底盘仍然完好,需要再一次利用。
一般欧洲车身设计寿命为8年,日本为10年,日本号称10年不生锈,在中东地区有使用20年的日产柴汽车。
此外,国外客车采用等寿命设计理念,有些橡胶等非金属件也尽可能等寿命设计,如空气悬架的气囊基本与整车等寿命,多数易损件的寿命也比国产客车长3~5倍,如离合器片、制动蹄片、电器元件等。
2.4 舒适性的差异整车的舒适性分车身和底盘两个部分,国产客车在车身方面的舒适性已经接近进口车,主要差距在于底盘的平顺性。
由于客观评价舒适性指标的测量及数据准确性方面的问题,一般作为参考数据,而主观评价指标也不成熟,特别在客车上,用悬架的结构形式来粗略评定其平顺性,如根据采用的多片簧、少片簧、复合式空气悬架、全空气悬架来评定级别。
但从总体反映来看,国外品牌客车的舒适性优于国产客车。
2.5 安全性的差异国产中高档客车采用了一些先进装备,如ABS、ASR、缓速器等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但在制动器、制动系统、制动阀类以及与车桥连接的相关部件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不论是盘式制动器,还是鼓式制动器,在加工精度、表面质量、材质、热衰退性等方面,国外品牌优于国产客车。
主要表现在制动稳定好、可靠性好。
国内引进生产的车桥目前仍然解决不了制动发抖、发叫的问题,经常乘坐公交车的人感触最深。
为了避免共振、发抖,日产柴将上下制动蹄设计成不同结构,采用不同材料生产。
制动阀类也是影响制动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部件,如果将国产制动阀与进口制动阀进行对比,会发现其弹簧、冲压件、铸造件、橡胶件、螺栓孔、进出气孔的加工精度都较差,表面质量、装配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表现在制动性能曲线、操作稳定性、自由间隙不稳定。
2.6 排放和噪声的差异国外品牌客车均采用环保型发动机,因为欧美日本韩国走在世界环保的前列,对环保的要求较高,理所当然地排放比较低。
同时,因为欧洲实行欧Ⅲ、欧Ⅳ排放标准,使用的燃油有较高的要求,在中国使用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无法引进或采购最先进的发动机。
这一差异造成无法完全同步引进国外先进发动机及相关技术。
全球三大汽车排放法规分别是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排放法规,中国的汽车排放法规主要参照欧洲法规。
中国现行的排放标准仍落后欧洲8~10年左右。
欧洲在2000年实行欧Ⅲ排放,2005年实行欧Ⅳ排放,中国目前仍然实行欧Ⅱ排放。
对噪声影响最大的是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其次还有变速箱、驱动桥,国产客车使用比较多的是綦江变速箱、襄樊车桥,虽然它们都是技术引进的产品,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由于一直比较畅销,在质量水平上进步不大。
从车外加速噪声指标来看,澳大利亚最高,其次是德国、日本、法国,噪声最低是美国。
中国现在制定了新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很多客车车型难以通过。
2.7 其他高新技术国外品牌客车还具备其他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如电控自动变速箱、液力自动变速箱、EBS、ESP、自动巡航等。
由于价格和技术的原因,国产客车很少采用。
3 原因分析及建议针对国外品牌客车与国产客车的差异,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以便寻找对策。
3.1 产品定位国产客车产品有两种现象,一种是产品严重同质化,各家产品都比较齐全,从小到大,从低档到高档,配置相同、造型相似,只要用户需要,都可以开发生产。
另一种现象是定单式生产,用户指定大总成,有些甚至连地毯都要指定,客车厂按定单采购、生产。
这两种现象导致设计人员穷于应付,难于创新。
对于国外的先进技术,没有精力消化吸收。
另外,很多客车厂要生产底盘,造成专业技术力量分散,无法统一协调在设计和生产类型上差异较大的两种产品。
在欧洲、日本,客车厂基本不生产底盘,有很多甚至不销售客车,由底盘厂销售客车,借鉴国外经验,底盘开发应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一般来讲,底盘厂是由大规模生产的汽车厂延伸出来,而不是向整车方面发展。
作为客车整车厂应该专门研究车身技术、用户需求、电子技术应用、生活空间需求等,而不要分散精力和资金去发展底盘技术。
车身和底盘的专业性要求区别较大,要想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必须利用自身优势,分工合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市场需求量、产品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客车厂的规模不可能很大,这样就需要有明确的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