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doc

合集下载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为了及时掌握和监测传染病的疫情,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建立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的和意义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的目的是收集、记录和分析传染病的疫情信息,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情况,为公共卫生应急响应和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建立健全的报告制度,能够提高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减少疫情的传播和危害。

三、报告范围和内容1. 报告范围: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信息收集和报告。

2. 报告内容:(1) 疫情基本信息:包括传染病名称、发病日期、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

(2) 疫情地点:报告疫情发生的具体地点,包括省、市、县、乡镇等。

(3) 疫情传播途径:报告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4) 疫情病情等级:根据传染病的严重程度,对疫情进行等级划分,如轻型、中型、重型等。

(5) 疫情防控措施:报告疫情发生后采取的防控措施,如隔离患者、消毒、疫苗接种等。

(6) 疫情报告时间:报告疫情的具体日期和时间。

(7) 其他相关信息:如疫情的流行趋势、病原体的变异情况等。

四、报告流程和责任分工1. 报告流程:(1) 发现疫情:各级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卫生监督部门等发现传染病疫情后,立即启动报告流程。

(2) 填写报告:相关人员根据疫情登记报告制度的要求,将疫情信息填写在指定的报告表格中。

(3) 报告上级:将填写完整的疫情报告表格及时上报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或疾控中心。

(4) 分析和响应: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或疾控中心收到报告后,进行疫情分析和评估,并根据疫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5) 反馈和指导: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或疾控中心向下级报告单位反馈疫情分析结果,并提供相应的防控指导。

2. 责任分工:(1)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并监督各级单位的执行情况。

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范本(3篇)

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范本(3篇)

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范本1.认真按实记载门诊日志门诊日志为发现、检索传染病的基础资料。

____岁以下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登记家长姓名、电话号码、学校年级及班级。

2.相关科室发现传染病阳性结果检验科、放射科发现传染病的阳性结果时要询问并登记病人的详细住址和电话号码,同时电话报告防保科及首诊医生。

3.接到传染病报告卡临床首诊医生在接到检验科或放射科的报告,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报告防保科4.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任何责任疫情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立即填写新的传染病报告卡,卡上标记的星号必填,同时报告防保科。

对于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在短期内填写传染病订正卡并上报防保科。

5.网络直报办公室根据传染病报告要求,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并认真填写传染病登记簿和肺结核转诊登记簿,传染病报告卡保存____年。

6.特殊病例对于____岁以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疾病病人应立即电话报告办公室,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要求询问患儿家长姓名、住址、电话号码。

7.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在____小时内上报,对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在____小时内上报。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于____小时内向卫生局报告。

9.住院部发现传染病病人住院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报告办公室。

10.发现传染病及时上报日常诊治过程中发现传染病暴发苗头,应立即电话报告办公室,办公室核实后及时向市疾病中心报告。

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范本(2)尊敬的领导:近日,我国出现了一起传染病疫情,为了及时控制疫情的蔓延,确保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向您提出有关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的建议。

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是一种监测和控制疫情传播的重要手段。

它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及时了解疫情的发展趋势、规模和影响范围,方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防控措施。

在疫情暴发初期,及时登记和报告疫情可以阻止疫情扩散,降低疫情的危害性;在疫情维持期间,可以通过登记和报告疫情,做到层层传导,多方协作,共同抗击疫情。

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与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与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与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为了及时掌握和监测传染病的发展情况,制定并实施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登记与报告的目的1. 及时发现传染病疫情,准确掌握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趋势。

2. 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控措施。

3. 加强传染病监测与预警,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4. 保障公众健康,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三、登记与报告的范围1. 传染病疫情的发现:包括临床医疗机构、检验机构、疾控中心等单位发现的传染病疫情。

2. 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各级疾控机构应及时报告已发现的传染病疫情。

四、登记与报告的程序1. 传染病疫情的发现:各级医疗机构、检验机构等在发现传染病疫情后,应立即进行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病原体名称、患者基本信息、发病时间、发病地点等。

2. 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各级疾控机构应及时报告已发现的传染病疫情。

报告内容包括:登记信息、报告单位、报告人员等。

报告方式可以是电话、传真、邮件等。

五、登记与报告的要求1. 及时性:传染病疫情的发现应当立即登记,疾控机构应及时报告已发现的传染病疫情。

2. 准确性:登记与报告的内容应准确无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完整性:登记与报告的信息应包括病原体名称、患者基本信息、发病时间、发病地点等。

4. 保密性:登记与报告的信息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5. 统一性:登记与报告的格式和要求应统一,便于信息的汇总和分析。

六、登记与报告的监督与评估1. 监督机构: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对登记与报告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

2. 评估内容:对登记与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包括登记与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

3.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确保登记与报告制度的有效执行。

七、登记与报告的意义1. 及时掌握传染病的发展情况,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传染病疫情诊断登记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诊断登记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诊断/登记/报告制度1.医疗机构内所有医务人员均为疫情责任报告人。

2.首诊医师对所有考虑为传染病的病例,必须严格按照《传染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诊断处置。

3.报告病种:法定甲、乙、丙类传染病及其它暴发、流行以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4.报告内容:包括法定传染病报告,特殊疫情报告(暴发疫情、重大疫情、灾区疫情、新发现的、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应项目完整、准确、字迹清楚;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病原携带者。

5.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报告卡由首诊医生负责填写,由防保人员负责核对登记、审核并进行网络直报。

6.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患者以及其他暴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以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疫情时,接诊医生诊断后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电话)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进行报告。

7.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按规定报告传染病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8.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登记本等,包括门(急)诊、住院部、放射科等,对传染病病例,要详细记录就诊患者的基本情况,项目齐全,书写规范,14岁以下儿童必须注明家长姓名;初诊已报疫情的传染病患者,注明“传染病疫情已报”。

9.传染病报告卡等资料按年分月装订成册,资料保存3年以上。

10.医院实行传染病自查制度,防保人员每日对各科门诊日志进行检查,发现漏报、迟报传染病,应督促医生补报。

11.每天要指定专人或兼职人员进行传染病直报工作,如遇双休日、节假日要有人值班,开通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确保报卡及时性。

12.每月定期完成疫情分析,并及时反馈给院内各科室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3.做好直报帐户、密码保护工作。

如果发现帐户信息泄露,须在最短时间内报告系统管理员。

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模版

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模版

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模版一、背景和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和加强对传染病疫情的登记和报告工作,及时掌握和了解传染病的发展趋势和防控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相关部门和单位。

三、主要职责和义务1. 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2. 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登记和报告发现的传染病疫情,确保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3. 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组织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研究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发展趋势和传播途径;4. 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和支持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情登记和报告工作,提供所需信息和资源。

四、登记和报告程序1. 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发现传染病疫情后,应当立即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登记和报告;2. 登记和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传染病的名称、发病现状、传播途径、疫情发展情况等详细信息;3. 登记和报告应当采用统一的信息系统,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准确记录;4.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组织对报告的疫情进行审核和核实,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5. 登记和报告应当及时完成,不得拖延或隐瞒疫情信息。

五、信息共享与保密1. 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积极与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共享传染病疫情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流转;2. 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当按照相关保密规定进行保护,未经授权不得随意泄露或公开。

六、监督和检查1.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定期对登记和报告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 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协助监督和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给上级机构。

七、违规行为处理1. 对于故意隐瞒、拖延或虚报传染病疫情的,应当依法予以严肃处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2. 对于未按规定程序进行登记和报告的,应当及时补报,并视情况予以警告、罚款或其他相应处罚。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直接或者间接传播传染给他人的疾病。

为了及时掌握和监测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情况,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建立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登记报告制度的目的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和监测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情况,实现对传染病的预警、预防和控制。

通过登记报告制度,可以迅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遏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三、登记报告制度的基本流程1. 传染病疫情发生:当某地区浮现传染病疫情时,相关医疗机构或者疾控部门应即将启动登记报告制度。

2. 确诊与登记:医疗机构对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诊断和确诊,并将相关信息登记报告至疾控部门。

3. 信息汇总与分析:疾控部门负责汇总所有登记报告的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以便及时掌握疫情的发展趋势。

4. 报告上级部门:疾控部门将汇总的疫情报告上报给上级卫生部门或者相关主管部门。

5. 采取措施:上级卫生部门或者相关主管部门根据疫情报告,及时采取相应的预警、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治疗、宣传教育等。

6. 监测疫情:疾控部门负责对疫情进行持续监测,及时调整措施,确保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四、登记报告制度的要求1. 及时性:医疗机构和疾控部门应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确保信息的实时性。

2. 准确性:医疗机构和疾控部门应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包括病例的诊断结果、个人信息等。

3. 完整性:报告的信息应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治疗情况等,以便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判。

4. 保密性:医疗机构和疾控部门应加强信息保密工作,确保病患个人隐私的安全。

5. 统一标准:制定统一的登记报告标准,确保各地区的疫情报告数据具有可比性。

五、登记报告制度的重要性1. 及时预警:通过登记报告制度,可以及时了解传染病的发生情况,预警公众和相关部门,采取措施遏制传播。

2. 有效控制: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可以迅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降低疫情的风险和影响。

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与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与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与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传播速度,对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掌握传染病疫情,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各国纷纷建立了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二、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1.登记对象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的对象包括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学校、企事业单位等。

2.登记内容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病例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2)病例病情描述:包括症状、发病时间、就诊医院等;(3)传染源信息:包括传染源的类型、来源等;(4)传播途径:包括传播途径的可能性、传播范围等;(5)防控措施:包括已采取的防控措施、效果评估等。

3.登记方式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线上登记:通过电子系统进行登记,包括填写在线表格、上传相关文件等;(2)线下登记:通过纸质登记表进行登记,包括手写填写、打印等。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报告对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对象包括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等。

2.报告内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病例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2)病例病情描述:包括症状、发病时间、就诊医院等;(3)传染源信息:包括传染源的类型、来源等;(4)传播途径:包括传播途径的可能性、传播范围等;(5)防控措施:包括已采取的防控措施、效果评估等;(6)报告时间:包括报告的具体时间。

3.报告方式传染病疫情报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实时报告:及时将发现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上级机构,采取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2)定期报告:按照规定的时间周期,将传染病疫情报告上级机构,采取书面报告、电子报告等方式进行。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4篇)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4篇)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一、背景传染病是指某一种或多种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到人体,引发疾病并具有传播能力的疾病。

传染病的爆发和传播对社会和公共卫生安全产生重大威胁,为了及时掌握和有效应对传染病疫情,建立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传染病疫情的登记和报告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提高抗击传染病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国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所有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卫生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

四、主体责任1. 医疗机构负责传染病疫情的及时登记和报告工作,并保证报告信息的准确性,确保报告的及时性。

2. 疾控机构负责传染病疫情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公众发布疫情信息。

3. 卫生部门负责对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进行监督和管理,并进行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指导。

4. 相关单位负责积极配合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卫生部门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五、工作流程1. 医疗机构应立即对发现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登记,包括病例基本信息、诊断情况、治疗情况等。

2. 医疗机构应及时将登记信息报送给所在地的疾控机构,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及时。

3. 疾控机构接收到医疗机构上报的登记信息后,应及时进行审核和整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4. 卫生部门收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汇报后,应及时进行核查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措施和应对策略。

5. 卫生部门应将传染病疫情的相关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保持信息透明度,指导公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六、信息共享与保密1.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信息属于国家保密范围,未经授权不得向外传播。

2. 疾控机构和卫生部门应建立信息共享的机制,及时向相关单位提供必要的疫情信息,以便协同应对传染病疫情。

3. 医疗机构应妥善保管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的纸质和电子档案,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完整性。

七、监督与考核1. 卫生部门应定期对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卫生部门的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

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与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与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与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为了及时掌握和监测传染病的发生情况,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应运而生。

该制度旨在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信息收集、登记和报告机制,确保疫情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二、登记与报告的目的1. 及时掌握传染病疫情:通过登记与报告制度,能够实时了解传染病的发现情况,及时掌握疫情的蔓延趋势,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2. 加强疫情监测与预警:通过登记与报告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掌握传染病的发生情况,提前预警,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

3. 优化资源调配:通过登记与报告制度,能够及时了解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高效进行。

三、登记与报告的内容1. 传染病基本信息:包括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地点、传播途径等基本信息。

2. 病例信息:包括病例的个人信息、病情描述、就诊医院等信息。

3. 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包括病例的接触史、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等信息。

4. 实验室检测结果:包括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病原体鉴定等信息。

5. 防控措施:包括病例的隔离治疗情况、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情况等信息。

四、登记与报告的流程1. 传染病疫情发现: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单位发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时,应及时进行登记。

2. 信息录入与整理:相关人员负责将登记信息录入电子系统,并进行数据整理和汇总。

3. 报告上级部门: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将登记信息报告给上级卫生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数据分析与评估:上级部门对收集到的疫情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5. 防控措施实施:根据疫情信息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和个人。

五、登记与报告的责任1. 医疗机构责任: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登记和报告疑似或确诊病例。

传染病疫情信息登记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登记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登记报告制度1. 背景和目的传染病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威逼。

为了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员工的健康情形,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传染病疫情,订立传染病疫情信息登记报告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部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汇报和上报工作,加强企业的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确保企业正常高效运营。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体员工,包含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3. 报告责任和流程3.1 报告责任1.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有责任保证该制度的落实,并对其全面监督和检查。

2.每个员工都有责任如实填写和上报相关的疫情信息。

3.2 报告流程1.每个员工每天上班前应填写个人疫情信息报告,包含但不限于体温、个人健康情形、接触患者情况等表项。

2.报告内容应详实、准确、如实填写,并及时上报给所在部门负责人。

3.部门负责人负责汇总所辖员工的疫情信息,并及时上报给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组。

4.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组对收集到的疫情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和统计,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或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5.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组应及时向员工通报疫情信息,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4. 报告内容4.1 个人疫情信息报告个人疫情信息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1.姓名:填写员工的姓名;2.部门:填写员工所在部门;3.体温:填写当天测得的体温;4.健康情形:填写员工的健康情形,如是否显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5.接触史:填写员工是否接触过疫情相关人员或地区,如有接触,请注明接触人员姓名、接触时间和接触情况。

4.2 部门汇总表部门汇总表由部门负责人负责填写,包含以下内容:1.部门名称;2.报告期间:填写报告的时间段;3.正式员工总数:填写本部门全部正式员工的总数;4.临时工总数:填写本部门全部临时工的总数;5.实习生总数:填写本部门全部实习生的总数;6.个人疫情信息报告情况统计:统计本部门员工的疫情信息填报情况,包含已填报和未填报人数。

5. 惩罚措施对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1.假如员工恶意隐瞒自身疫情信息,将受到严厉处理,包含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工停产、劝退等惩罚;2.其他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力进行相应的处理,包含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扣减奖金、调离岗位、降职、辞退等惩罚。

传染病疫情信息登记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登记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登记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信息登记报告制度「篇一」一、利用多种传媒手段,根据不同季节向学生宣传预防传染病相关知识。

二、每日清晨物业、宿舍管-理-员观察住宿学生身体情况,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向校医室汇报。

各班疫情报告员观察班内同学身体情况,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向校医室汇报。

三、白天教室、宿舍、食堂等人员密集处保持宿舍通风换气,教室由卫生委员负责、宿舍由物业管-理-员负责。

四、宿舍常规消毒,每两周一次。

用5%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桌椅、地面等。

床、被罩每两月换洗一次。

五、发现一例传染或疑似病人,根据具体情况让其回家休息、治疗或直接送往医院。

病人所在宿舍用5%含氯消毒剂彻底对地面、桌面、门把手、床、写字台、卫生间、浴室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

呼吸道传染病,可采取紫外线照射、2%过氧乙酸喷雾等方法对空气进行消毒六、传染病高发季节男、女生宿舍各准备一间隔离室供体温异常者及疑似病人在排查期间使用。

七、教室、宿舍保持空气流通。

开空调时也要保持开窗状态。

总务工作人员在夏季每月对空调网进行清洁消毒传染病疫情信息登记报告制度「篇二」一、传染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所规定的甲、乙、丙三类共三十七种传染病。

二、住院医师或门诊医师发现传染病时,必须做好住院病历及门诊日志记录。

并立即填报传染病疫情卡,及时送预防保健科。

预防保健科收卡后必须做好传染病登记,并完成网上直报。

三、肠道疾病门诊医师应做好肠道疾病诊病的登记。

发现肠道传染病或疑似肠道传染病病员,立即填报传染病疫情卡,并及时送预防保健科,防保健科收卡后必须做好传染病登记,并完成网上直报。

四、预防保健科传染病管理检查员负责传染病登记和报告。

五、传染病管理小组成员,要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做好传染病登记工作,并妥善保存全部登记资料。

六、在传染病管理工作中,随时检查督促传染病报告情况。

发现传染病漏记或遗失的情况要追查原因及责任,并限期尽一切可能予以补充登记。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做好传染病的登记报告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服、谎报和漏报。

一、临床医生必须按规定做好门诊日志的登记工作,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要项目齐全,字迹清楚,不得有缺项,漏项。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

发现甲类传染病疫情应在2小时内报告,乙类传染病及丙类传染病疫情24小时内报告。

三、发现传染病暴发,特大食物中毒或其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首诊医生应也最快的速度和方式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同时上报县疾病控制中心。

四、医院每月对门诊和住院登记日志进行自查和核对,避免传染病疫情漏报。

五、医院由专门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工作。

六、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活动中发现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和流行时,应以最快的速度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同时上报县疾病控制中心。

七、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工作中未按要求进行门诊日志登记的,对传染病疫情瞒报、谎报、缓报甚至是漏报或不报的,将给予严重处罚,造成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的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及人员配置(一)配备专用计算机1台进行疫情网络直报工作;(二)配备2名工作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集、录入、初审及相关传染病管理工作,建立AB角工作制。

二、责任报告人填卡要求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完整的合格的传染病纸质报告卡。

包括初次报告、订正报告(含死亡订正)。

医生填卡时,尽力询问病人的详细现住地址,得到病人的准确可靠地址,具体到乡镇、街名和门牌号。

三、直报人员职责及网络填报要求(二)直报人员负责每日的收卡、录入、初审工作。

常规录卡应在每日17点前完成;特殊情况应立即录入,不得延误;(三)在国家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中,按要求直接网络直报。

(四)在国网录卡时,将“现住址国标”下拉框逐级选至乡镇级;(五)若病人为学生,必须在患者单位栏内填写学校正式全称及班级名称,勿用简称;(六)建立完整的计算机工作日志、通讯日志、维修记录等;妥善保管好用户编码及密码,确保直报系统处于正常、安全的运行状态;(七)纸质卡片是电子疫情资料形成的重要原始依据,要保留3年备查。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方法》和《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特重新修订本制度。

一、管理原则(一)责任报告单位职责医院属责任疫情报告单位。

医院成立疫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院长、防备保健科和有关科室负责人构成,防疫医生实在负责疫情报告的管理工作,配备疫情报告专用电脑实行网络直报,防疫人员负责疫情报告、登记及管理工作。

各科(专科、门诊)指定报病管理负责人,负责督促、管理本科传染病、性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死亡病例和其他监测病例的登记、报卡和疫情报告工作。

(二)责任报告人医院执行职务的人员,重要是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三)首诊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的首诊负责制,遵从属地管理的原则。

二、疫情报告(一)报告内容1.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病种(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传染病:①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②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禽流感),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③其他乙类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除肺炭疽以外的其他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④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卫生部《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所定义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SARS预警病例、人禽流感预警病例。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登记制度.doc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登记制度.doc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登记制度宿羊山高中传染病疫情登记制度为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规定,特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如下:1、我校体卫艺处具体负责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

2. 学校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及时向镇防疫站报告,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3. 定期对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每天进行晨检,对缺勤的同学通知家长了解情况,并进行登记。

班主任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并通知家长, 疫情报告责任人进行进一步排查。

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4. 1天有3例相似症状当天向镇防疫站报告。

5.各年级组、班主任加强责任心,对玩忽职守、瞒报或谎报,不按时报等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6. 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疫情报告人以最快捷方式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同时向属地教育部门报告,做到不漏报,不瞒报。

7.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或共同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在24小时内向镇防疫站报告;当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疫情报告人立即向镇防疫站报告;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登记制度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在24小时内报告;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在24小时内报告。

宿羊山高级中学2015年9月1日创建“五四红旗团委”工作方案_规章制度为认真落实团中央的工作部署和团省委、省公司团委有关开展创建“五四红旗团委”活动的工作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创建“五四红旗团委”活动,结合XXX单位团委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创建活动的宗旨和目标创建“五四红旗团委”活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贯彻落实团的十五大精神,坚持把为青年服务作为突破口,以服务促建设,以服务求活跃;坚持以党建带团建,结合党建加强团的建设;坚持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式的组织机制和运行方式;坚持以加强基层团委建设为重点。

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登记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登记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登记制度一、目的和意义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登记制度是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制定的。

通过对传染病疫情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报告和登记,有助于及早发现疫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扩散,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1. 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卫生保健人员、年级主任、班主任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卫生保健人员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报告、登记和管理工作。

3. 年级主任、班主任负责本年级、本班级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报告、登记和管理工作。

4. 学校后勤部门负责学校环境卫生、消毒、隔离等传染病防治措施的实施。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各班每天要进行晨检。

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2. 班主任和教师发现疫情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学校发现疫情要在1小时内上报有关部门。

学校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学校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

3. 法定传染病(甲类、乙类、丙类)均需报告。

其中,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需在发现后2小时内报告,乙类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需在发现后6小时内报告,丙类传染病需在发现后24小时内报告。

4. 学校要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确保疫情报告的及时、准确、完整。

四、疫情登记与资料管理1. 学校要设立传染病疫情登记簿,记录每一起疫情的发生、发展、处理等情况。

2. 学校要妥善保管传染病疫情相关资料,包括疫情报告卡、登记簿、排查记录等,以便随时查阅。

3. 学校要定期对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五、疫情处理与防控措施1. 学校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1.自查制度核对制度网络直报制度doc(全文5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1.自查制度核对制度网络直报制度doc(全文5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1.自查制度核对制度网络直报制度doc(全文5篇)第一篇: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1.自查制度核对制度网络直报制度doc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制定本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的责任报告人三、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包括报告卡和总登记簿、疫情收报、核对、自查、奖惩。

院及科室分别设专(兼)职疫情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疫情报告、登记和管理工作,并配备必要的设备,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接报告。

四、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院及科室分别设传染病疫情登记簿并定期核对,每月至少自查一次。

五、门诊、病房诊治医生首次诊断或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时,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登记后,送交院感科,由院疫情管理员填写总登记后及时网络直报。

六、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七、发现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人禽流感、艾滋病及HIV感染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新生儿破伤风及爆发疫情和突发事件时,应立即电话报告,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八、执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内容完整,不得漏项,14岁以下儿童须填写家长姓名。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技术指南(2016年版)》等,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缓报或授意他人瞒报、谎报疫情。

1.传染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

2.报告范围:本院就诊、住院的传染病例、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

3.报告时限(1)各科室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的病人,疑似病人以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时,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病例(3例以上)正常上班时间应立即电话报告医务部和预防保健科。

其他时间按规定报行政总值班,行政总值班通知医务部和预防保健科。

经专家组确认后,首诊医生立即在公卫系统填卡,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人员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上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并做好登记。

(2)各科室发现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12小时内通过公卫系统上报传染病报告卡。

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人员24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上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并做好登记。

4.报告类型与分型(1)报告类型:传染病病例报告分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无症状感染者五类。

需要报告无症状感染者的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需要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以及国家卫健委规定的其他传染病。

(2)需分型报告的传染病:炭疽分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病毒性肝炎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和肝炎(未分型)六类;梅毒分一期、二期、三期、胎传和隐性五类;疟疾分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肺结核分利福平耐药、病原学阳性、病原学阴性和无病原学结果四类;乙、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

(3)需要报告临床严重程度的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分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

5.重点传染病的报告原则:(1)肺结核:对新发现的、经规范治疗治愈后再次复发的病例需要报告;陈旧性肺结核病人不需报告;(2)梅毒:①复发病例不需要报告;②年度内或跨年度的梅毒血清随访阳性病例不需要报告;③患者临床无症状、无体征,化验室检测抗-TP阳性和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有滴度,必须请皮肤科会诊并报告传染卡及艾滋病性病附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为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规定,特制定我园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如下:一、我园由专人具体负责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

二、传染病报告员有权对全园进行传染病预防、治疗实施监督,定期检查,有权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提出处罚建议。

三、传染病报告员应有传染病登记本,做好登记项目齐全、材料完整。

四、幼儿园要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要认真填写传染病登记本,并及时上报。

五、传染病报告员必须按照法定时间进行传染病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或谎报疫情。

六、传染病报告要加强责任心,对玩忽职守、瞒报或谎报,不按时报等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出入登记制度一、出入校门登记的时段:正常学校工作日或学习日,即早晨师生到校时间至下午师生放学或退班时间止。

以当时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为准,中午午休时间除外。

二、出入校门登记的流程:(一)教职工除受学校领导临时委派因公外出以外,因私临时外出都必须到校长室请假登记,并告知当日值日领导,归校后主动销假。

(二)在校学生因病、因事必须请假者,要据实写出《请假条》交给班主任老师(情况紧急的,可直接口头请假),待班主任核实批准后,填写《学生请假离校凭证》及《存根》,然后找总务主任,交上《学生请假离校凭证》,再由总务主任登记后开门放行。

学生如遇班主任不在,可找其副班主任请假。

(三)外来人员要进入校园,与之相关人员必须要征得学校相关领导的同意和批准,方可通知门卫开门放入,并据实填写《外来人员入校登记》。

三、对相关责任人的要求:1、校长在登记教师临时请假外出时,要在当天的《教师签到簿》“备注”一栏内,注明请假事由及离校、归校时间。

将其作为教师考勤的一部分,计入出勤统计中。

2、班主任老师是班级学生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对学生的外出请假登记制度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将其纳入班级安全管理工作中,并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严格规范班级学生外出请假制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3、门卫是学校校门定时封闭式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要忠于职守,按时开锁校门。

要严格执行学校的有关规定,不经过学校相关领导批准,不得随意开锁校门。

对学生的外出与外来人员的进入,必须严格执行登记手续,切不可随意简化程序,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对于因私外出或因私接见外来人员的教职工,要自觉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办事。

不经请假、批准不得随意外出或接待、会见、带入外来人员,同时要自行负责及时开锁校门。

如因个人原因,造成校园封闭不及时而发生校园安全事故的,后果自负,学校还将根据责任予以处罚。

晨午检制度幼儿园是群体集聚的场所,一些群体性传染病的流行,往往是个体传染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切实执行好晨午检制度,对于确保园内的卫生安全,关系重大。

因此,特制订本制度如下:一、晨、午检采用值班教师在园大门口接待检查的方式,保证检查到每一位幼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晨、午间入园时,负责晨午检人员应向家长询问幼儿健康状况,并按程序对幼儿进行检查及对在园幼儿进行健康观察。

三、对幼儿晨、午检的程序为:(1)一看:一般情况(精神状态、面色是否正常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手、足、口腔部位皮肤有无疱疹等);(2)二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3)三测:有无发热(可疑者测量体温)(4)四访:询问周围邻居幼儿有无患病情况及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5)五记:根据晨检情况做好当天记录,对缺课幼儿要追查到每个人;并注明缺课原因。

四、各班教师在各项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园长并送往当地医院。

五、对在园幼儿的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由检查者负责记录,登记在《晨午检记录》上。

备课制度一、各班教师每学期在保教主任和后勤主任的组织下制定教学计划,再根据学期计划制定月、周、日、半日活动计划等。

并把每周计划与每周五放学前交入幼儿园办公室。

二、教师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备课时不能大声喧哗,或闲聊一些私人的问题,以免影响他人,更不能查阅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内容。

三、教师以个人备课为主,因人施教,注意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幼儿。

四、教学设计要以目标为指导,重难点突出,动静结合,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应根据具体的情况更新、调整活动内容,以便更加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五、教师的教案要每周批阅一次,园长不定时抽查,每学期进行一次教案展览活动。

六、作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明确做到五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幼儿、备教案、备教具,学具。

七、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认真填写听课记录及评议,课后与老师及时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期末及时上缴个人的听课记录,由主任签字交档案员存档。

八、园内每学期组织(1—2)次教师公开课,个别老师的观摩课,课后进行及时的评议、总结,使教师的教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班级安全制度一、遵守儿童安全制度,加强安全知识教育,让幼儿学会保护自己。

二、老师提开水壶或开水桶均加盖,要注意周围的孩子,暖水瓶要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三、儿童不得接近有火、有电、有煤气、有热水的地方。

四、教育儿童不玩小刀玻璃片等危险物品,晨、午检时,注意发现儿童衣袋里有无不安全物品。

五、儿童在大型玩具上活动前,老师要先做场地安全检查,对幼儿做必要的提醒。

儿童活动中,老师要注意照顾、保护。

六、外出活动时,要有足够人员照顾幼儿,要清点人数。

孩子均要在老师的视线内。

横过马路时,排四路纵队,老师要严密注意来往车辆,以保证孩子的绝对安全。

外出时,要带上必备用品,如:纸巾、药油、止血贴等。

七、教育儿童不要攀爬在窗台及楼道杆上游戏或向下张望,以免发生摔伤事故。

八、老师对儿童不要拖、拉、拽,防止发生关节脱臼。

九、教育儿童不要把纸团、扣子等塞在鼻、耳里;也不要把扣子、别针等危险物品放在嘴里。

十、儿童哭泣时不要吃东西。

十一、谨防儿童走失或被拐带。

外出活动时,随时清点人数,交接班时必须交清儿童人数。

十二、家长必须持“接送卡”接送幼儿,值班老师绝对不允许将幼儿交给陌生人或不经值班园长同意交给无“接送卡”的人,违者追究责任。

十三、经常检查幼儿活动室内外场地及各种大型玩具的安全情况,管理人员每周小检一次,每月大检一次,发现损坏及时修理,未修好之前停止使用。

安全制度建立健全幼儿安全管理制度,成立幼儿园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实行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并把安全工作要求列入各岗位职责中。

二、幼儿园要注意房屋、场地、玩具、用具及运动器械的使用安全,定期检查,及时维修,避免触电、砸伤、摔伤、烫伤,预防异物入耳、鼻及气管以及火灾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保健员必须妥善保管幼儿的药品,病儿服药时,必须仔细核对药名、药量、幼儿姓名按时给幼儿服药,不准吃错药。

保健室药品标签清楚,不得存放、使用过期的药品,消毒药品专人管理。

四、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各班根据实际通过游戏、儿歌、故事、角色表演等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防拐骗、绑架等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开辟专栏定期向幼儿及家长宣传安全知识,在幼儿园有危险的地方张贴醒目的安全警戒标志,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五、工作人员进行卫生保健知识的业务学习。

每学年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工作,加强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救助培训及演练(如:消防演练等)。

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幼儿坚持正面教育,严禁态度粗暴,动作生硬,体罚或变相体罚,杜绝因上述原因造成的事故。

六、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都应以幼儿的安全为第一要素,进行认真细致的事先准备、对场地进行全面考察,考虑周详。

严禁带幼儿到有危险的地方开展活动。

七、幼儿来园、离园严格实行安全接送,并由门卫加强管理,防止幼儿出大门走失,禁止外来人员来园玩耍。

外来人员来访的一律要求实行登记。

坚持规范使用“代接条”,凡幼儿呼不出称谓者及未成年人不得带幼儿离园。

八、下班后,各班教师要负责关好门窗,整理好教室内的物品。

及时关灯,电视、风扇、饮水机等电器插头应拔下。

门卫或值班人员要做好安全巡查工作,严防各类事件的发生。

九、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并有记录。

实行安全事故及时上报制度,发生一般事故做好记录,幼儿园内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后,应在2小时内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情况,并报当地的有关部门,不得漏报。

教研工作制度一、园长应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教研组长应站在全园、全组的角度,认真制定、实施教研计划、并做好记录总结工作。

二、要加强自身修养、事事先思与人、先说与人、先行与人、团结全组人员、促进班组文明建设。

三、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承担指导教研组成员的业务指导工作。

定期查看教学计划、跟看半日活动及组织教师交流观摩、研讨评估等。

四、园长应开展全园的园本教研工作、同时带领教研组成员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五、根据园务计划、组织大型主题活动(如家长会、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等)发动组内教师共同研究、献技献策。

六、负责教师每日日常保教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均衡性的设置,并做好本组资料积累、整理工作。

教师岗位责任制度一、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生,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素质全面、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师要努力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使自己成为爱岗敬业、工作勤奋、教学艺术、作风扎实、品德高尚的合格教师。

在工作中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体罚学生。

三、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整体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直观性原则。

四、教师的教学工作分为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课内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与评定等环节。

五、教师要积极参加在职进修。

学历不合格的教师要通过参加函授、电大、高等教育、自学教育以及到高等院校培训等途径,力争达标。

学历合格的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

同时通过开展以老带新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六、教师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因病因事请假,要履行请假手续,不论时间长短,都必须办理书面申请到教导处登记,经批准后方可离校。

审批程序及权限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七、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钻研教育理论,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并且在每学期结束前写出一篇教学工作总结上交学校。

写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八、在职教师不得擅自谋求第二职业,未经允许,不得到外校(单位)兼课,不得在校集中学生有偿补课。

或强求学生到教师家补课,不许向家长、学生推销产品,非审定目录教辅材料。

未经教导处允许,不得擅自换课或弃课。

交接班、带班、值班制度为保证保教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班教师必须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交接记录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