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合集下载

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脑神经 周围 神经 脊神经 脑 脊髓 中枢 神经
1、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
树 突 细胞体 轴 突 末 梢
轴 突
髓鞘
(1)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的结构:
细胞体: 细胞体:代谢和营养中心 树突:短而多, 树突:短而多,分枝多 突起 轴突:较长,只有一条, 轴突:较长,只有一条,分枝少
慢 单向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多
实质 耗能 多少
课堂练习
1、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 A. a和 b处 B. a、 b和 c处 C . b 、 c 、 d 和e 处 D . a 、 b 、 c 、 d 和e 处
(2)神经元的功能 )神经元的功能: 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3) 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的关系 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的关系: 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及外部的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及外部的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长的突起及外部的髓鞘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 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神经。 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实验: 实验:
a + 图1 b + + a 图3 b
-
刺 激
a 图2 b
+
a
+
图4 b
+
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 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结论: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 结论: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

第二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二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什么联系?
1. 各级中枢的生理功能 2. 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 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 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1. 人类大脑皮层的语言区 2. 学习和记忆
观察图2-6 推测:如果 某人听不懂 别人的讲话, 但却可以讲 话,可能是 哪个区出现 问题?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刺激 兴奋
① 产生兴奋; ②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③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怎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是一种 电现象。
静 息 状 态
结论: 兴奋是以电信号 的形式沿神经纤 维传导的。 这种电信号也 叫做神经冲动。
(3) 传递方式: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反射的控制
资料1:尿在肾脏不断生成,
经输尿管流人膀胱暂时贮存。当膀
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尿意。
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在脊髓。
资料2: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
地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在适
宜的环境下才排尿;但婴儿经常尿床。 资料3:有些人由于外伤等使意
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 传递过程:
A神经元 轴突兴奋
突触小 体(突触 小泡)
突触前膜
神经 递质 突 触
突触间隙
B神经元 兴奋或抑制 突触后膜
(2) 传递特点: 单向传递
(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 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原因—— 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 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电位差 电流方向—— 形成局部电流 膜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兴奋区域流向兴奋区域 兴奋区域流向未兴奋区域 膜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刺激部位 兴奋因此向前传导 膜电位变化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性
随堂练习:
1、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
出神经遭到破坏,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
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C)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2.下图是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的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 电表上,测定的神经表面电位变化示意图。下面哪一选项 是不正确的( B )
兴奋:
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 (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 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 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效应器
感受器
那么,兴奋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 的?又是如何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呢?
探究活动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
+ a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8内容并思考:
• 1、要形成电流必须要有电位差的形成,刺 激引起电流的产生,那么必定引起电位差 的变化。在静息的时候神经纤维的电位是 怎样的? • 2、神经纤维接受到刺激时会引起什么变化? • 3、神经纤维上的受刺激部位在兴奋后又有 什么变化?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模式图 (1)静息电位:膜内负电、膜外正电
内负 外正
①静息时: 膜的通透性对K+大,对Na+小,出去的K+多 于进来的Na+,所以膜电位是外正内负。

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必修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概念: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分为非条件反射(先天的)和条件反射(后天的)。

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缺一不可)。

3.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4.反射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神经纤维上传导(双向性)(1)未受刺激时: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2)某部位受刺激生兴奋时,该部位膜外由“正”→“负”,膜内由“负”→“正”(3)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4)兴奋以电流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①静息状态时:电位(外正内负)②受到刺激时:电位(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传导....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很明显,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而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将兴奋传递下去的。

(1)突触的定义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

(2)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一个突触包含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一般是树突膜或者胞体膜。

①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的膜;②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③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

第二章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二章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①、学习是神经系 统不断受到刺激, 统不断受到刺激, 获得新的行为、习 获得新的行为、 惯和积累经验的过 程。 ②、记忆是将获得 的经验进行贮存和 再现的过程。 再现的过程。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突触小体: 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 突触小体: 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 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
②突触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原生质相连,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原生质相连,每一神经元 的轴突末梢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突起相接触, 的轴突末梢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突起相接触,此接 触部位被称为突触。 触部位被称为突触。
练习
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理解,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 、感受器接受刺激后, C、感受器由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所组成 、 D、效应器由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所组成 、
三、兴奋的传导: 兴奋的传导:
⑴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过程: 未受刺 过程: 刺激 激时
(外正内负) 外正内负) 产生 局部
兴奋 部位
形成
电位差
(外负内正) 外负内正)
导致 兴奋向
电流 特点: 特点:双向传导
前传导
思考与讨论:
信息怎样由前一个神经元传到后一个神经元? 信息怎样由前一个神经元传到后一个神经元?
传递特点: ④传递特点: 单向传递 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 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 就是从突触前神经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而不能逆 就是从突触前神经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 向传递。 向传递。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Word版含答案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及其完整性的必要。

(2)概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3)概述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

(4)应用兴奋传导原理,辨别传导方向,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介绍研究兴奋传导的材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电位变化,提高学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2)透过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认识生命本质,渗透协调美和思想美。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教学过程引言:请同学们欣赏一场精彩的NBA比赛。

刘翔“见栏就跨”的画面让我们体会到运动的张力和协调的美感,那么刘翔要经过哪些方式的调节才能完成如此健美而协调的动作呢?学生: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如果仅有体液调节,机体就难以迅速而精确的作出反应。

人和动物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和统一,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以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师: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那么,什么是反射呢? 学生: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教师强调反射概念的三要素,并且指出,反射是应激性高度发展的结果。

反射大致可以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请同学们来分析四组有趣的现象,看看它们分别属于那类反射?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小猴吮奶;狗熊飞车;尝梅止渴;望梅止渴。

)学生:小猴吮奶和尝梅止渴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也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狗熊飞车和望梅止渴是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而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调节

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调节

肌肉或腺体等 的应答
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都不能
相互联系 发生,反射弧结构完整是进行反射活动的
前提
结构名称
主要神经中枢
语言中、躯体运
大脑
动中枢、躯体感觉 中枢、视觉中枢、

听觉中枢等
小脑
维持身体平衡的中 枢
语言中枢 (S区)
受损后的病症
失写症 (不能写字)
运动性失语症 (不能讲话)
病症的症状
病人可听懂别人的谈话和 看懂文字,也会讲话,手 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书写 、绘图能力 病人可以看懂文字,也能 听见别人讲话,但自己却 不会讲话
病人能讲话、书
写,也能看懂文
字,能听见别人
听觉性语言中 听觉性失语症(不 说话,但不懂其
功能 具有感知、控制躯 体的运动、语言、 学习、记忆和思维 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脑 下丘 脑
脊髓
呼吸中枢、心血管 运动中枢
体温调节中枢、水 平衡的调节中枢和 生物节律调节中枢
调节躯体运动的低 级中枢
调节呼吸、心血管 运动
调节体温、水分平 衡、血糖平衡等
受大脑的控制
中枢名称
书写中枢 (W区)
感觉神经元 调节某一特定 生理功能的神 经元群
功能
将内外界刺激的 信息转变为神经 的兴奋 将兴奋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中枢
对传入的兴奋进 行分析与综合
结构破坏对 功能的影响
既无感觉 又无效应
将兴奋由神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元 经中枢传至
效应器
可有感觉但
运动神经末梢 对内外界刺 无效应
效应器 和它所支配的 激做出相应
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 统调节

《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神经系统的作用以及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式。

2. 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能够分析简单的神经调节失误。

3. 培养运用神经调节知识解决平时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与神经调节的过程。

2.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并分析简单的神经调节失误。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动画和相关案例。

2. 准备用于演示的模型或道具,如神经元切片、神经调节示意图等。

3. 准备相关视频或音频素材,用于诠释神经调节的过程。

4. 安置学生预习,准备讨论与思考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神经系统调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程主题。

2. 讲解基础知识:介绍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神经系统是如何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的。

3. 介绍神经反射弧:讲解神经反射弧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等组成部分。

让学生了解神经反射弧是如何实现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的。

4. 探讨神经调节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而反射又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反射的区别和特点。

5. 讲解神经系统分级调节与整体性:介绍神经系统是如何实现分级调节的,以及神经系统是如何与各个器官系统互相协调,实现人体整体性的。

让学生了解神经系统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6.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讨论内容可以包括神经系统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如何珍爱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等。

7.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神经系统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例如,分析一个因为神经系统疾病而导致行走不便的患者,让学生了解神经系统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8. 安置作业:要求学生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神经反射弧,加深对神经系统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收集有关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信息,为下一节课的讨论做准备。

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

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编写人:宋艳梅刘准梅时间:2010年3月8日一、学习目标:1说出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记住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二、问题导学1、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其结构基础是什么?2、反射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什么?方向是怎样的?在神经元之间呢?【预习检测】1、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2、人体内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布有什么不同?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电流方向有怎样的关系?三、学习过程:(一)神经调节的基础和反射看书P16-17 ,填写下列空白: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它是指在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完成它的结构基础是。

举例:1.反射举例:2.反射弧由组成。

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结构:神经元回答P17思考讨论题例1.课后练习1.(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神经冲动是。

2右图刺激神经纤维的a点,则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次。

3.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受刺激时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电流的流向:膜外:膜内: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在下图中画出甲处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电位的变化、膜内外电流的方向及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例2.人体内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中传导的方向是A轴突→树突→细胞体B细胞体→轴突→树突C树突→轴突→细胞体D树突→细胞体→轴突(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阅读教材P18-19回答下列问题:1.突触指出右图中各部分的名称2.说明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导的单向性的原因.注意:突触后膜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膜,也可以是肌肉细胞或腺细胞的细胞膜。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原创)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原创)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区)
语言区
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
(能看、能写、能听觉性失语症 (能看、能写、能说、不能听懂) 书写语言中枢(W区)——书写障碍
(能看、能听、能说、不能写)
视觉性语言中枢(V区)——视觉性失语症 (能听、能写、能说、不能看懂文字)
细胞核 轴 突 髓 鞘 神 经 末 梢
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神经和神经纤维
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及外部的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 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一、基础知识回顾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 与生俱来的,其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反射 固定,永不消退,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条件反 射是后天获得的,其神经中枢一般位于大脑皮层, 反射易消退,需要强化,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一、基础知识回顾
3、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一、基础知识回顾
3、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必须完整,反射才会发生。反射弧分为感 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运动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例题1
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 反射须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B.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D. 有些反射活动只需要一个神经元就能完成
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2)在神经元之间(如图3-2-11)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 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 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 电流计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2 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
细胞体
神经元
突起
树突
轴突
细胞体
神经纤维 髓鞘 树突 突起
轴突
神经末梢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 环境变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3、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 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调控。 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 高级中枢的调控
疼痛
逃避反射
高级 中枢
上行传导束
较高级中枢
感受器 下行传导束
低级中枢
神 经 系 统 的 分 级 调 节
效应器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6、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 经遭到破坏,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 激后将表现为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C
7、未受刺激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 电位的变化分别是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方向
速度
双向传导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中有许多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 特定的生理功能
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分
大脑:分别具有管理 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小脑:负责人体动作的 协调性,协调肌肉的活 动,如步行、奔跑等, 并保持身体平衡。 脑干: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须任何意识的干 扰就能保持着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

必修三 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必修三 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兴奋或抑制)
2 P 19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传递
P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
19
类型 信号形式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细胞间的传递
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 为什么?
电信号 快 可以双 向
化学信号 慢 单向
传导速度
传导方向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大脑
神 经 系 统
小脑
神经
脊髓
A: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 经 系 统 的 组 成
B:神经系统的功能 -----调节生命活动
P20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P 16
在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参与下,动
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 性应答叫做反射。 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含羞草叶被触碰 后会下垂,这属于反射吗?为什么? 不属于,没有神经系统。 属于应激性
2 P
18
P218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 P 18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小体:轴突分 支末梢呈杯状或 球状膨大叫做突 触小体 神经元间的连接 甲:轴突→胞体 乙:轴突→树突 丙:轴突→轴突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 P 191.突触的结构
为什么突触小体中 含较多的线粒体? 提供能量 (胞吐或外排)
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其实质是局部电流不断前移
小结: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过程:外正内负
P18
外负内正 兴奋区域 未兴奋区
2、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电位差
形成局部电流回路 膜外电流:未兴奋 膜内电流:兴奋区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答案)

其次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整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整学问点一神经调整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元(1)结构(如下图所示)神经元{细胞体: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突起{树突:短儿多。

将兴奋传向细胞轴突:长而少。

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其中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3)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关系: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称为髓鞘。

髓鞘与这些突起共同组成了神经纤维;很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了一条神经。

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关系就像是细铜丝与导线的关系。

2.神经调整的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加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更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的两种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①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如膝跳反射。

②条件反射: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望梅止渴。

【提示】 1.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无反射,但具有应激性,如草履虫。

2.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主要区分(如下表)获得刺激参加反射的中枢反射弧是否需强化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获得,是先天性的非条件刺激(干脆刺激)脑干和脊髓固定不变不须要条件反射通过学习获得,是后天性的条件刺激(信号刺激)大脑皮层不固定,可变需不断强化叫干脆刺激,即这种刺激是一些详细的事物,与反射之间有干脆的关系;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是条件刺激,也叫信号刺激,这种刺激是某些事物的一些信号,这种刺激与反射之间没有干脆的关系,而必需经过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才能引起反射。

3.反射弧: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1)组成: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向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将传入神经传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并产生兴奋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传向效应器效应器将传出神经传来的兴奋转变成肌肉或腺体的活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如图所示。

2020-2021高二生物3教师文档:第2章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含解析

2020-2021高二生物3教师文档:第2章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师文档: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含解析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结合教材“思考与讨论”,理解反射弧结构和各部分功能2.结合教材图解和相关物理知识,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1。

通过分析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2。

通过分析电位的产生机理及相关曲线的解读,培训科学思维的习惯3.通过反射弧中兴奋传递特点的实验探究,提升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元的结构(据图填空)图中序号依次表示:①细胞体,②树突,③轴突,④轴突的末梢。

(2)反射①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②结构基础:反射弧。

(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如图)①a。

效应器,b.传出神经,c.神经中枢,e。

传入神经,f。

感受器。

②图中a的组成: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③直接刺激b,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没有通过完整反射弧.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的概念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①电位变化图中A代表静息电位,由于K+外流,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图中B代表动作电位,由于Na+内流,膜电位为内正外负.②局部电流a.形成原因: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

b.方向错误!(4)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兴奋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任何反射弧都需要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三个神经元的参与。

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语言功能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 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 涉及到人类的听、写、读、说。 大脑皮层与语言功能有关的特定区域称为 言语区。
人脑大脑皮层(左半球)的言语区
此区发生障碍 ,不会写字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看懂文字
失写症
失读症
W
V
运动性失语症
此区发生障碍 ,不会讲话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传递的结构基础——突触
突 触 的 组 成
神经递质的释放:
突触小泡→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轴突→突触小体→递质→突触前膜→突 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 →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思考与讨论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也是以电信号形式传递吗?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也能双向传递吗?为什么? 单向传递。 因为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
1、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梢
2、突触小泡贴附于前膜
3、胞吐作用和递质的释放
4、递质与受体结合,Na+通道打开
5、递质作用完成后被分解
兴奋的传递类型比较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问题探讨
• 你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动用哪些器官? • 如果哪个器官罢工了,学习活动就不能正 常进行了。这些器官为什么能协调配合?
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 动物体对内外界环境变化作出发生的规律性 的应答。
由突触后膜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前膜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二章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

第二章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
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长期记忆 永久记忆
.
练习
1、神电经位纤,维则处细于胞静膜息内状表态面时的,电若位规是定__细__负胞__膜__外_(表正面、为负零或
零)电位。
2、 下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
一强刺激,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____C_______说明了神经中枢之间. 有什么关系?
神经末梢之间的联系
不同的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不同的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调节。 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1、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书写性 言语区
视觉性 言语区
运动性 言语区
听觉性 言语区
思考讨论:如果某人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
3、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以
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
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
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
效应是
(B)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思考与讨论:
哪些因素会影响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
2、各级中枢示意图
资料分析(分析课本20页资料)
讨论
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 都在脊髓,但成人受大脑控制。
1、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 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异?
2、有些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情况,是哪里 出现了问题? 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即大脑出现问题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这些神经中枢是各自独立地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吗?
资料分析 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反射的控制
资料1:尿在肾脏不断生成,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 储存。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尿意。控制 排尿的初级中枢在脊髓。
资料2: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憋尿 ”,在适宜的环境下才排尿,但婴儿经常尿床。
资料3:有些人因为外伤等情况使意识丧失,出现像婴 儿那样尿床的现象。 资料4:在医院做尿检时,在没有尿意的情况下也能 排出尿液。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神经中枢的分布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 又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低级中枢受相应 的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 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通过突触传递
• 突触的概念
突触是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
神经元接触的部位。
突触小体
突触
突触种类:轴突——树突
轴突——细胞体
突 突触前膜 轴突末端突触小体膜 触
思的考:突神触经间冲隙动如突触何前从膜前与膜突经触后间膜隙之传间到的间后隙膜?
结 构 突触后膜 另一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突触小体
细胞间兴奋的传递: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特点:
①完整性: 五部分缺一不可
②单向性(方向性):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感受器
神经中枢
不能反过来传导
效应器
反射弧结构 结构特点
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神经组织末梢 的特殊结构
感觉神经元
调节某一功能 的神经元群
运动神经元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只有感觉无效应
神经纤维: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资料
大脑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大脑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是人类大脑结构和认知功能的一个 重要特征,又称为半球优势或者半球侧化。亦即在产生行为、 高级心理活动及认知功能的过程中,左右半球起着不同的作用。 人类双手的运用也有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优先选用的差异和 熟练、技巧的区别。人群中右利手占有明显的优势,约占90%。 绝大多数右利手及部分左利手的人的语言中枢位于左侧半球, 仅部分左利手的人的语言中枢位于右侧半球,通常称左侧为优 势半球。
资料分析
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反射的控制 2、有些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识支配的 排尿情况,是哪里出了问题?
讨论2:是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也就是大脑出现 了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联系? 讨论3:这些例子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 的调控
总之,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与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 间互相联系和相互协调。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 高级中枢的调控,使相应器官和系统的生理活动能进行 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小结
兴奋的传导
②.神经神经元细胞间的传递 (通过突触来传递)
突触是由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突 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和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 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三部分构成。
兴奋的传递过程: 膜电位变化→突触释放递质→膜电位变化
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小泡破裂,释放出 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内,递质与突触后膜的特殊受体结合,改变 了突触后膜的通透性,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了兴奋或抑制。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是单方向的。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位于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由14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 它是整个神经系统中的最高级部位。它除了对外 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 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W区 V区
S区
H区
大脑皮层的言语功能区:大脑皮层一定 区域损伤,将失去相应的功能。
4.神经冲动在神经元细胞间的传递途径是:①突触 小体②递质③突触间隙④突触后膜⑤轴突( C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⑤①②③④ D.⑤②④③①
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在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组合成许 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2.各级中枢示意图 小脑
(有维持身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 高级中枢)
下丘脑
(调节体温
体平衡的 中枢)
、水盐平衡 和内分泌的 中枢)
脊髓
(调节机体运
脑干
(调节呼吸、
现代神经生理学认为左侧半球在语言功能、逻辑思维、分析能 力、运用技巧和计算方面起决定作用,如词语、句法、命名、 阅读、写作、学习记忆等 ;右侧半球在空间功能、形状识别、 音乐、美术、综合能力和短暂视觉记忆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如对三维形状的感知、空间定位、自身打扮能力、音乐欣赏及 歌唱等。
小资料
大脑左右半球的性别差异
书写语言中枢(W区)
失写症
受损则患: 书写障碍 (能看、 能听、能 说、不能 写)
运动性语言中枢
运动失语症
视觉性语言中枢(V区) 受损则患: 失读症 视觉性失 语症 (能听、 能写、能 听觉性失语症 说、看不 听觉性语言中枢 懂)
受损伤则患:运动性失 语症(能看、能写、能听、 不能说)
受损则患:听觉性失 语症(能看、能写、能 说、不能听)
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方向是:细胞体→轴突→树突。
巩固练习
1、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 电位的变化分别是( B )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解析: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的变化是: 静息时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而产生兴奋后则表现为内正外负。
解析:神经纤维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关系是:膜内一致,膜外相反。
3.某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不能 写字,但能看书看报。受伤的中枢应是( A ) ①运动语言中枢 ②听觉语言中枢 ③视觉语言中枢 ④书写语言中枢.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人类大脑皮层语言区的损伤会导致特有的各种语言 活动功能障碍。大脑皮层的语言区受损后的情况: W区(书写性言语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 V区(视觉性言语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 S区(运动性言语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 H区(听觉性言语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
男性和女性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生理上 的差异更为明显 ,主要表现在生理成熟的快慢上。一般来说 女性发育、成熟要早些。生理发育速度的不同可能意味着个 体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神经系统的分化和结构。进一步研究 发现男女的大脑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尽管这种差异形成的机 理还不太明确,但事实存在。 神经心理学家发现,女性的语言中枢平均分布在左右半球的 趋势较明显,女性大脑皮质的功能组织似乎不像男性那么侧 化。临床上,女性中风病人出现失语症的比例较低。而男性 由于其大脑侧化较为明显,所以一旦中风发生在左脑,男性 的失语症也较高。因此,两性的这种差异可以用“女性的左 右半球可能都有语言中枢”来解释。
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
学习
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
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 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记忆
将获得的经验进行 贮存和再现
六、学习和记忆的生理基础
1.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 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 A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解析:由于有感觉,所以感受器和传入神经一定正常,到 了脊髓白质,兴奋通过上行传导束到达大脑产生感觉。
膀胱、三焦,受五脏浊气,名传化之府,故为六腑。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 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 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 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小资料
植 物 人
植物人(vegetative patient):大脑皮层功能严重损害,受害者处于 不可逆的深昏迷状态,丧失意识活动,但皮质下中枢可维持自主呼 吸运动和心跳,此种状态称“植物状态”,处于此种状态的患者 称“植物人”。 患者除保留一些本能性的神经反射和进行物质及能量的代谢能 力外,认知能力(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知力)已完全丧失,无任何主 动活动。又称植质状态、不可逆昏迷。植物人的脑干仍具有功能, 向其体内输送营养时,还能消化与吸收,并可利用这些能量维持 身体的代谢,包括呼吸、心跳、血压等。对外界刺激也能产生一 些本能的反射,如咳嗽、喷嚏、打哈欠等。但机体已没有意识、 知觉、思维等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脑电图呈杂散的波形。 植物状态与脑死亡不同,脑死亡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死亡。 脑死亡者,无自主的呼吸与心跳,脑电图呈一条直线。 传统观念认为,“植物人”等于“活死人”。其实,有相当部 分“植物人”是可以治愈的。
运动失语症 S区:运动性言语中枢 说区 (Speak) (能看、能写、能听、不会讲话)
言 语 区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听区
听觉性失语症
(Hear) (能看、能写、能说、听不懂讲话) W区:书写语言中枢 动作区 失写症 (Write)(能看、能听、能说、不会写) 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阅读区
失读症

(View) (能听、能写、能说、看不懂文字)
小资料
大脑左右半球的性别差异
另有研究表明,女性的大脑较少“两侧分化”。也就是说,女 性大脑两侧半球功能的专门化程度不如男性,这项研究可以用 来说明为什么女性在从事抽象思维、空间思维以及立体视觉活 动时成绩不如男性。 正是由于胼胝体的差异和大脑侧化差异,男女两性大脑功能 (或使用大脑的方式)也产生了明显的不同。 神经生理学家指出,女性哪怕只是做转动拇指这样的小动作, 其神经活动在大脑中分布的区域也比男性要大。当男性运用大 脑时,他所启用的是大脑中某个特定区域里的神经细胞。而女 性的脑细胞则全方位地兴奋起来,形成无数个兴奋亮点。
小资料
耳 朵 穴 位 分 布 图
典例分析
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 枢是(D ) A.语言中枢 B.身体感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A项、B项和C项 解析: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 中枢是语言中枢、身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
六、学习和记忆的生理基础
动的低级中 枢)
心跳等维持 生命必要的 中枢)
资料分析
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反射的控制
资料1:尿在肾脏不断生成,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
。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尿意。控制排尿的初 级中枢在脊髓。
资料2: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憋尿”
,在适宜的环境下才排尿,但婴儿经常尿床。
资料3:有些人因为外伤等情况使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
巩固练习
2 .在1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 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 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 中正确的是( C )
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进行的
巩固练习
3.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 神经受损,那么针剌左腿,该左腿会( B )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题目中强调“腰椎部因受外伤”,而效应器是下肢中的神 经末梢及肌肉,不属于“腰椎部”,因此效应器正常。 剩下的可能是脊髓灰质(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受损了。
2.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