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164a32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2.png)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评估人类活动对地表水环境的潜在影响。
下面是一般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步骤:
1. 问题定义:明确评价的目的和范围,确定评价的重点和关注点。
2. 数据收集:收集与评价对象相关的数据,包括地表水水质、水量、流量、生物指标等方面的数据。
3. 环境基线调查:对评价区域进行调查,了解环境的自然状况和现有人类活动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情况。
这包括采样和监测现场的水样和土壤样品,调查生物多样性等。
4. 影响预测:基于已有数据和评价区域的特征,使用适当的模型和方法,对人类活动可能对地表水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
这可以通过模拟、建模或其他预测方法完成。
5. 影响评估:评估人类活动对地表水环境的潜在影响程度和可能产生的风险。
这可能涉及对水质、水生态系统、水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6. 结果解释和报告编制: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编制评价报告。
报告应包括评估结果、结论和建议,以便决策者和相关利益相关者能够了解评价的结果和可能的管理措施。
7. 决策支持和管理措施:根据评价结果和报告,制定适当的决策和管理措施,以减轻或消除人类活动对地表水环境的不利影响。
这可能包括环境管理计划、改进措施和监测计划等。
8. 监测和评估效果:实施决策和管理措施后,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定其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和有效性。
必要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需要注意的是,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可能因地区和具体项目而有所不同,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可能会有所调整。
因此,在具体实施评价工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河流感潮段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河流感潮段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a4ef93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78.png)
河流感潮段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陈明【摘要】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from Datong to Jiangyin is tidal river, the river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tidal estuary of Yangtze river, yet the area below Jiangyin belongs to the estuary, which is a reciprocating area of trend.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 technical guideline, combined with the tail water discharge project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 in the Yangtze river of Maanshan area, used the correct river formulas, water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idal river was separately predicted at the average, high and low tide. Predic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ail water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at low tide will cause large impact on water environment.%长江下游自大通至江阴为感潮河段,该河段主要受长江河口潮汐的影响,而江阴以下属于河口段,是潮流的往复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要求,结合长江马鞍山段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工程,采用河流相应模式,按照潮周平均、高潮平均和低潮平均,分别预测河流感潮段水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水
![环境影响评价--水](https://img.taocdn.com/s3/m/0ae55f3a0912a21614792980.png)
(2)监测断面呾采样点布设 以河流为主,在这里主要介绍河流监测断面呾采样点的布设断面的布 设。布设在评价河段上的断面应包括对照断面、消减断面呾控制断面。 a.对照断面:应设在评价河段上游的一端(排污口上游100~500m 处)、基本丌受建设项目排水影响的位置,以掌握评价河段的背景水 质情况; b.消减断面:应设在排污口下游污染物浓度变化比较显著的完全混合 段,以了解河流中污染物的秲释、净化呾衰减情况; c.控制断面:应设在评价河段的末端或评价河段内有控制意义的位置, 诸如支流汇入、建设项目以外的其他废水排放口、工农业用水取水点、 地球化学异常的水土流失区、水工构筑物呾水文站所在位置等。 消减断面呾控制断面的数量可根据评价等级呾污染物的迁秱、转化规 律呾河流流量、水力特征呾河流的环境条件等情况确定。 以上断面应尽可能设在河流顺直、河床稳定、无急流浅滩处,非滞水 区,幵丏是废水不河水比较均匀混合的河段。
河流一般分为丰水期、平水期呾枯水期,调查时间应选择在代表 水期的典型月仹迚行,评价级别越高,所要求的代表性越强:
一级评价:三个水期都要调查,如时间丌够最少要调查平水期呾枯水 期。 二级评价:一般情况下可调查平水期呾枯水期,如时间丌够最少要调 查枯水期。 三级评价:可以只调查枯水期。
五 调查内容
(1)水域功能呾水环境敏感目标调查
Chapter 2
评价工作程序: step1: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迚行初步的 工秳分析呾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地表 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评选范围及评价标准,编制 评价大纲 step2:正式工作阶段,主要工作为迚一步迚行工秳分析 呾环境现状调查,迚行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地表水 的环境影响 step3;报告书编制阶段,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 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评价结论,完成环境 影响报告书中地表水环境影响部分的编制,提出防治地表 水污染的环境保护建议呾措施
第4讲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4讲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4ede5e8e009581b6bd9eba8.png)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六章)(一)熟悉水污染物在地表水体中的输移、转化、扩散的主要过程知识点:1.物理过程:物理过程主要是指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混合稀释和自然沉淀过程。
只改变进入水体污染物的物理性状、空间位置,而不改变其化学性质、不参与生物作用。
水体的混合稀释作用主要由下面三部分作用所致:紊动扩散、移流、离散。
(1)紊动扩散:由水流的紊动特性引起水中污染物自高浓度向低浓度区转移的扩散。
(2)移流:由于水流的推动使污染物的迁移随水流输移。
(3)离散:由于水流方向横断面上流速分布的不均匀(由河岸及河底阻力所致)而引起分散。
2.化学过程:污染物在水体中发生化学性质或形态、价态上的转化,使水质发生化学性质的变化。
主要包括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分解—化合、吸附—解吸、胶溶—凝聚等过程3.生物自净过程:是水体中的污染物经生物吸收、降解作用而发生消失或浓度降低的过程。
影响生物自净作用的关键是:溶解氧的含量,有机污染物的性质、浓度以及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生物自净的快慢与有机污染物的数量和性质有关。
其他如水体温度、水流形态、天气、风力等物理和水文条件以及水面有无影响复氧作用的油膜、泡沫等均对生物自净有影响。
(二)掌握常用河流水环境影响预测稳态模式(一维、二维)要求的基础资料及参数知识点:1.受纳水体的水质状况按照评价工作等级要求和建设项目外排污水对受纳水体水质影响的特性,确定相应水期及环境水文条件下的水质状况及水质预测因子的背景浓度。
一般采用环评实测水质成果数据或者利用收集到的现有水质监测资料数据。
2.拟预测的排污状况一般分废水正常排放(或连续排放)和不正常排放(或瞬时排放、有限时段排放)两种情况进行预测。
两种排放情况均需确定污染物排放源强以及排放位置和排放方式。
3.预测的设计水文条件在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应考虑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的多个阶段。
对于内陆水体,自净能力最小的时段一般是枯水期,个别水域由于面源污染严重也可能在丰水期;对于北方河流,冰封期的自净能力最小,情况特殊。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新导则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新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9b22f7a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0.png)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新导则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新导则是指对地表水环境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一套指导原则和方法。
该导则旨在提供一个科学、全面、系统的评价框架,以评估人类活动对地表水环境的可能影响。
导则的制定可以帮助政府、环保部门、水资源管理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做出决策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实现对地表水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新导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范围和目标:明确评价的地点、时间、对象和评价的目标。
评价范围可以涵盖地表水水源区、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各种地表水环境。
2. 影响因素的确定和评估:确定可能对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如工业废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雨水排放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评估,可以确定其对地表水环境的潜在影响和风险。
3. 数据采集和分析:收集地表水环境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地表水质量、水量、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地表水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4. 影响评价和预测:根据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可能后果。
通过模型预测和模拟,可以预测未来的地表水环境状态和变化。
5. 风险评估和管理:对评价结果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的风险。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政策,减轻或消除对地表水环境的不利影响。
总之,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新导则是一个科学、全面的评价工具,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方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地表水环境,从而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877c245647d27284a73516f.png)
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预测范围与预测时段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与调查评价范围保持一致,预测层位为基岩风化孔隙裂隙含水层。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段要求,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和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段为污染发生后的100d 、1000d 和14a 。
2)情景设置由工程分析可知,项目拆解车间地面按照相应要求做好防渗要求,正常状况下地下水环境影响在可控范围内,故项目仅对事故工况下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
以保守为原则,取废矿物油产生量的5%泄漏,经由包气带渗入地下。
根据前述分析,汇水面积15000m 2,根据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可知,项目场地包气带底层岩性为碎石及层块石,渗透系数可达 2.0m/d ,属于强透水性。
故认为车间地面一旦破损,废矿物油将随初期雨水全部进入含水层,渗漏量为65.8m 3/a 。
3)预测方法及参数选取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预测层位基岩风化孔隙裂隙含水层,上层碎砾石层,透水不含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本项目采用一维半无限长多孔介质主体一端为定浓度边界和一维无限长多孔介质主体示踪剂瞬时注入的解析法对拆解车间事故工况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具体方法如下: ⎪⎪⎭⎫ ⎝⎛++⎪⎪⎭⎫ ⎝⎛-=t D utx erfc e t D ut x erfc C C L D ux L L 2212210 式中:x —距注入点的距离,m ;t —时间,d ;()t x C ,—t 时刻x 处的示踪剂浓度,g/L ;0C —注入的示踪剂浓度,g/L ;u —水流速度,m/d ;L D —纵向弥散系数,m 2/d ;()erfc —余误差函数。
()()t D L e L ut x e t D w n mt x C 422,-=-π式中:x —距注入点的距离,m ;t —时间,d ;()t x C ,—t 时刻x 处的示踪剂浓度,g/L ;m —注入的示踪剂质量,kg ;w —横截面面积,m 2;u —水流速度,m/d ;e n —有效孔隙度,无量纲;L D —纵向弥散系数,m 2/d ;π—圆周率。
第六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
![第六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https://img.taocdn.com/s3/m/3f9470ef9b89680203d82510.png)
第六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一、基本概念二、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三、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四、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五、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及结论第一部分:基本概念1、水污染、水污染物⏹凡对环境质量可以造成影响的物质和能量输入,统称污染源,输入的物质和能量称为污染物或污染因子。
⏹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的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污染源的分类持久性污染物:在地表水中不能或很难由于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产生分解、沉淀或挥发。
非持久性污染物:在地表水中由于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逐步减少的污染物。
第二部分: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一、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1 按照区域水质标准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明确环境质量目标;2 根据国家排污控制标准,界定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源强;3 选择水质模型,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4 优化污染源控制方案,实现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5 综合分析得出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结论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课本123页三、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重点完成6个方面的工作:明确工程项目性质划分评价工作等级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建设项目工程(水污染源)分析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提出控制水污染的方案和保护水环境的措施组织公众参与、进行风险分析明确工程项目性质:1、拟建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与区域规划;2、划分拟建工程的环境影响属性,是环境污染型或生态破坏型;3、界定新、改、扩建项目,明确是否有“以新带老”的问题四、评价范围确定包括两方面:1、调查范围2、预测范围1、调查范围的确定原则:(1)工程水污染物外排后可能达标的河段(2)评价等级要求(3)下游有敏感目标时,评价河段要延长到敏感区上游边界2、预测范围的确定:分两种情况(1)当下游存在水环境敏感目标时,预测范围必需把该目标包括在内。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7c250cba1aa8114431d9ac.png)
xs
为
控制河段总长度,km;x 为沿程距离(0≤x ≤
xs
) ,km。
2、河流水质一维水质模式
当河流中河段均匀,该河段的段面积 A、平均流速 ux、污染物的输入量 Q、扩散系数 D 都不随时间 变化,同时污染物的增减量仅为反应衰减项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无其他源和汇项,则河流中污 染物的浓度 C 为:
第 3 页 共 18 页
该式适用于无边界中的连续点源排放。 当污染源处于两个边界的中间,则:
C ( x, y ) =
Q u x h 4πD y x / u x
∞
u y {exp − x
2 ∞ + ∑ exp − u x (nb − y ) + 4Dy x 4 D y x n=1 2
Os =
式中,T 为温度,0C。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希望能找到溶解氧浓度最低的点——临界点。在临界点河水的氧亏值最大,且 变化速率为零。此处水质最差,氧亏值(或溶解养值)及发生的距离为:
468 31.6 + T
(5-8)
xc =
k u ln 2 k 2 − k1 k1
D0 (k 2 − k1 ) 1 − L k 0 1
(二)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预测地表水水质变化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和类比分析法。
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浏览:/st /st
第 1 页 共 18 页
(1)数学模式法:该法利用表达水体净化机制的数学方程预测建设项目引起的水体水质变化,能 给出定量的预测结果,在许多水域有成功应用水质模型的范例。 (2)物理模型法:该法依据相似理论,在一定比例缩小的环境模型上进行水质模拟实验,以预测 由建设项目引起的水体水质变化。 该法能反映比较复杂的水环境特点, 且定量化程度高, 再现性好。 但需要有相应的试验条件和较多的基础数据,且制作模型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水 中的化学、生物净化过程难于在试验中模拟。 (3)类比分析法:调查与建设项目性质相似,且其纳污水体的规模、流态、水质也相似的工程。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预估拟建项目的水环境影响。该法属于定性或半定量。该法的缺点是此工程与 拟建项目有相似的水环境状况不易找到,所得结果比较粗略,一般多在评价工作级别较低,且评价 时间较短,无法取得足够的参数、数据时,用类比法求得数学模式中所需的若干参数、数据。 预测条件的确定:(1)筛选预测的水质参数;(2)拟预测的排污状况;(3)预测的设计水文条 件;(4)水质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或初始条件)。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2985228a7cd184254a353513.png)
衰减变化
• 温度对K1(碳化衰减速率)和硝化速率KN影响:
K =K T-20 1,T 1,20 1
K =K T-20
N ,T
N,20 N
1=1.047 , T 10 ~ 350C N=1.08 , T 10 ~ 300C
• 脱氮作用:水中溶解氧被耗尽时,硝酸盐将被反硝化 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再转化为氮气。
• 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的途径:复杂,难定量
(1)在对水土流失过程及其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大量调查 的基础上,通过对非点源污染物的输出过程的模拟来 研究区域污染物对接受水体的输出总量。
(2)采用直接或间接途径估算非点污染源总径流量和平 均径流污染物浓度以计算总污染负荷量。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物 P65 • 耗氧有机污染物 • 营养物 • 有机毒物 • 重金属 • 非金属无机毒物 • 病原微生物 • 酸碱污染 • 石油类 • 热污染
污染物的降解分为两个阶段:(1)不含氮有机物的氧化,包括
含氮有机物的氨化及氨化后生成的不含氮有机物的继续氧化; (2)氨氮硝化(含氮化合物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过程,由氨氮 氧化为硝酸盐)。
衰减变化
• 碳化过程:呈一级反应:
d BODa BOD1
dt
d BODc
dt
K1BODc
可得:
e BODc
BODa
BOD1
K1t BODa
• 硝化过程:也具有一级反应的性质:
可得:
d BODn
dt
K N BODn
e BODn
KNt BODN
BODN 的估算: BODN=4.57 N K 1.14 NO2
或
BODN =4.57
+ N ,o
NH 3-N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0a67ce4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5.png)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摘要:本报告书旨在对特定项目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可能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价,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建议,确保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具体地点],主要涉及[项目类型,如工业生产、城市开发等]。
项目规模、预期产能及运营周期等基本信息如下:- 项目规模:[具体规模]- 预期产能:[年产量或服务能力]- 运营周期:[预计开始至结束时间]2. 水环境现状分析在项目实施前,对项目区域的水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包括水质、水文、水生生态等。
现状调查结果表明:- 水质状况:[当前水质等级和主要污染指标]- 水文特征:[河流流量、水位变化等]- 水生生态:[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状况]3. 影响预测根据项目特点和水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实施可能带来的水环境影响,包括:- 直接排放:[项目废水排放量、成分及对水体的潜在影响]- 间接影响:[如施工过程中的泥沙流失、化学物质泄漏等]- 累积效应:[长期运营对水环境的累积影响]4. 环境影响评价综合考虑项目对水环境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评价其环境影响的可接受性,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环境影响等级:[轻微、中等或重大]- 风险评估:[项目实施可能带来的风险及概率]- 影响缓解措施:[具体措施,如废水处理、生态修复等]5. 环保措施与建议为减轻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提出以下环保措施和建议:- 废水处理:[废水处理技术与设施要求]- 污染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措施]- 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措施,如植被恢复、水生生物保护等]- 环境监测:[项目运营期间的环境监测计划]6. 结论与建议根据上述评价,项目在采取相应环保措施后,其对水环境的影响可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建议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定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水环境的长期稳定。
[此处结束报告内容,不包含任何说明或备注]。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教程文件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教程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04732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61.png)
例题分析
• 4、影响地面水环境质量的污染物按排放方式分为(D)
• A.持久性污染物
B.非持久性污染物
• C.水体酸碱污染和热污染 D.点源和面源
城市非点污染源负荷计算
径流中冲刷到受纳水体的有Ycu机污a染Ysu负C荷ou
Y cu
—有机污染物的日负荷量,kg/d aY—s u 单位转换因子 C o u —总颗粒物固体日负荷量,kg/d
—机污染物在颗粒物中的浓度
水体污染物
➢按污染物性质分 ✓持久性污染物:在地表水中不能或很难由于物理 化学生物作用而分解、沉淀或挥发的污染物 ✓非持久性污染物:在地表水中由于生物作用而逐 渐减少的污染物 ✓酸碱污染物:各种废酸废碱等,水质参数为PH
❖含油废水主要来自油罐区和操作区的雨水、油罐 排水、冷却水排污、冲洗和清洗水及原油脱盐
❖苯酚、苯和有机酸等有机物以及硫化铵、金属盐 和无机盐等无机物来自汽提、原油裂解、洗涤、 油的化学处理等工艺
❖高温水来自锅炉排污、冷却水排放等
工业项目运行期环境影响识别
钢铁工业:六种操作—焦炭制造和副产品回收、铁 矿石制备、高炉炼铁、转炉电炉或平炉炼钢、铸 轧机操作、精整操作。废水来源:
小
地面水水质要 求(水质类别)
Ⅰ~Ⅲ Ⅰ~Ⅳ Ⅰ~Ⅲ Ⅰ~Ⅳ Ⅰ、Ⅱ Ⅰ~Ⅲ Ⅰ~Ⅲ Ⅰ~Ⅳ Ⅰ、Ⅱ Ⅰ、Ⅱ
Ⅰ Ⅰ、Ⅱ Ⅰ、Ⅱ
Ⅰ
Ⅰ
二级 地面水域规模 (大小规模)
大 中、小
大 中、小
大 中、小
大 中、小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精讲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8fa308a2ba1aa8114531d920.png)
某河流断面监测数据如下表:
内容
DO
pH BOD5 挥发酚 石油类 总汞
监测浓度
(mg/l)
3.3
7.5
5
0.008
0.7 0.0012
评价标准 3(饱和溶解
(mg/l)
氧为8)
6-9
6
0.01
某高尔夫球场项目,其建设完成后包括27洞高尔夫球场及 配套会所、高尔夫球练习场,员工人数预计830人,最大设 计接待能力为650人/d。另外,球场运营过程中农药化肥使 用情况如下:农药包括杀虫剂和杀菌剂,乐斯本、绿福乳 油、杜邦万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使用的肥料主要 为N-P-K高效复合肥。球场内有5个人工湖,球场生活污水、 废水部分进入人工湖、球场附近的水库、河涌。
等。
(1)充分混合段
重点
采用完全混合模型
(2)混合过程段
平直河流:二维稳态混合模型(岸边排放、非岸边排放)
弯曲河流:稳态混合积累流量模型
评价等级不同扩散参数的选取方法不同。
平直河流混合过程段岸边排放
C(x,
y)
exp
K1
x 86400
u
Ch
H
CpQp
M y xu
exp
uy 2 4M yx
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方案
⑴监氨测氮因、子水:温p、H、硫溶化解物氧、、挥悬发浮性物酚、、C氰OD化、物BO、D5苯、类石、油砷类、、氟 化物、磷酸盐、有机氯、有机磷、汞、铬(六价)、铜、 锌、铅、镉、粪大肠菌群、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 锰。
⑵监测断面:在黄河共布设?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分别为: 县城西北侧水源地监测断面。 罗家沟与黄河交汇处下游500m监测断面。 张义沟与黄河交汇处上游500m监测断面。 石空区东南侧水源地监测断面。 张义沟与黄河交汇处下游1500m监测断面。 ⑶监测时间及频率 各监测断面连续采样3天,每天采样1次。 ⑷监测分析方法 按《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和
水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估
![水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0b922c7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4.png)
水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估水生态系统是指由水体和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它包括河流、湖泊、海洋和水域等。
水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服务,不仅对生物物种的生存和繁衍起到关键作用,也对地球的水循环、气候调节和环境净化等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水污染的不断加剧,水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因此,对水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一、水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估的意义1. 保护水资源: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水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估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 维护生物多样性:水生态系统是众多生物物种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环境影响评估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水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3. 促进可持续发展:水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环境影响评估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水生态系统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促进人们在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二、水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估的基本方法1. 数据收集和分析: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包括水质监测数据、生物调查数据、人类活动数据等。
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水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环境影响评估指标的选择:根据水生态系统的特点和评估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比如水质指标、生物多样性指数、景观格局指数等。
3. 研究方法选择:根据评估的目标和指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比如实地调查、模拟实验、数学模型等。
4. 环境影响评估结果的分析和评价:根据数据和指标的分析结果,评估水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程度,并对其可能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价。
5. 提出改善和保护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改善和保护建议,比如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水域保护、加强环境监测等。
三、水生态系统环境影响评估的应用实例1. 河流水质评估:通过对河流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不同水域的水质状况和污染程度,为河流水质改善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2 x
在10-2~10m2/s左右 ,河口的弥散系数达 10~103m2/s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分子扩散系数Em 、湍流扩散系数E1、弥散扩散系数E2,
Em<<E1<<E2 量纲:均为加速度量纲(m2/s)。 分散稀释通量可表示为
c mx E x x
c m y E y y
为使河流断面和岸边形状规则化,可将河流简化为矩
形平直河流、矩形弯曲河流和非矩形河流等三类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河流的简化原则
小河一般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 河流的断面宽深比>20时,可简化为矩形河流 矩形河流:Q>15m3/s的大中型河流水深变化很大,且评价 等级较高(一级评价)时,视为非矩形、非平直河流 ,其它 情况均可简化为矩形河流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
根据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评价等级、当地的环境保护要 求筛选和确定,其数目应既说明问题又不过多,一般应少于环 境现状调查水质参数的数目 对河流,可以按下式将水质参数排序后从中选取:
ISE
关于ISE的讨论
C p Qp (Cs Ch ) Qh
C p ——污染物排放浓度,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②湍流扩散
湍流扩散又称为紊流扩散,是指污染物质点之间及污染
物质点与水介质之间由于各自的不规则的运动而发生的相互 碰撞、混合,是在湍流流场中质点的各种状态(流速、压力、 浓度等)的瞬时值相对于其时段平均值的随机脉动而导致的分 散现象
m3x c D1x x
m3 y D1 y c y
c m z E z z
mx、m y、mz——分别为x、y、z方向上的污染物分散稀释通量;
E x、E y、Ez
——分别为x、y、z方向上的污染物扩散系数。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⑵污染物的转化
转化: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的作用改变其形态或转 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转化与迁移有所不同,迁移只是空间位置的相对移动,转化则 是物质总量的改变
Q p ——废水排放流量;
C s ——地表水水质标准, C h ——河流中污染物现状浓度, Q h ——河流流量。
该式的分子可理解为污染物的排放量,分母为水体中 污染物的容量,ISE越大说明建设项目对河流中该项水质 参数的影响越大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1.4 水体和污染源的简化
1.地表水环境简化 ⑴ 河流的简化
7.1.2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概述 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通常分为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 析法两大类, 定性分析法包括专业判断法和类比调查法; 定量分析法通常包括数学模式法和物理模型法。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1.3预测条件的确定
1.预测范围 地表水环境预测的范围与现状调查的范围相同或略小(特殊 情况也可以略大)。 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和上游 河段。 充分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当断 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 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 混合过程段是指排放口下游达到充分混合以前的河段。 上游河段是指排放口上游的河段。
分为四类:
持久性污染物:包括在水环境中难降解、毒性大、易长期 积累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很多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非持久性污染物:会因降解和转化作用使在水中的总量降 低,如放射性物质的蜕变 、如可以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在微 生物作用下的氧化分解,如 BOD,COD 等 酸碱污染物:以pH为表征
废热:以水温为表征
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弯曲较大(如其最大弯曲系数>
1.3),可视为弯曲河流,否则可以简化为平直河流 当大中河流预测河段的断面形状沿程变化较大时,可分段
简化,河流水文特征或水质有急剧变化的河段均可分段进
行简化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当河道上存在江心洲、浅滩时,分三种情况考虑
评价等级为三级时,均可按无江心洲、浅滩的情况
m1z u z c
m1x m1 y m1z
——分别表示x、y、z方向上的污染物推流迁移通量
推流的作用比扩散的作用大得多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分散稀释
指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通过分散作用得到稀释,分散的机 理有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和弥散作用三种。 ①分子扩散:分子扩散是由分子的随机运动引起的质点分 散现象 机理:分子扩散通量与扩散物质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预测阶段 一项建设项目一般可分为建设过程、生产运行和 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
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行阶段对地表水的影响,且
按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包括事故)两种情况进行预测。
当建设期超过1年,进入地表水的堆积物较多或土方量较大 、地表水水质要求较高(Ⅲ类水以上)时应预测建设阶段的 影响。 对矿山开发、垃圾填埋场等有一定使用时限的项目,应预 测服务期满后对水环境的影响。
注意废热的正负问题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不同类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特性
环境迁移性和循环性
环境可转化性
环境生物浓缩性
以持久性污染物为代表的环境残留持久性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推流迁移 迁移 分散稀释 分子扩散 湍流扩散 弥散 化学转化 污染物的衰减 转化 物理转化
有机物的生化降解 生物降解 …… 硝化作用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预测时期 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分别预测建设项目在水 体自净能力最小(通常在枯水期)和一般(通常在平 水期)两个时段的环境影响 冰封期较长的水域,当其水体功能为生活饮用水 、食品工业用水水源或渔业用时,还应预测此时段的 环境影响 三级评价项目或评价时间较短时的二级评价项目 可只预测自净能力最小时段的环境影响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混合过程段的长度 混合过程段的长度可由下式估算
(0.4B 0.6a ) Bu l (0.058H 0.0065 B) gHI
y A C
a
上游 河段
l
l
充分混合段
混合过程段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预测点的选取
一般而言,以下地点应选为预测点: 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 环境现状监测点 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和水质突然变化处的上、下游 重要水工建筑物附近及水文站附近等 对于虽在预测范围以外,但估计有可能受到影响 的重要用水地点,也应设立预测点 当需要预测河流混合过程段的水质时,应在该段 河流中布设若干预测点 对于地下水:选在已有的取水井,观测井和试验井
河流与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水库汇合部可以按照河流和湖泊、水库两部分分别预 测其环境影响
河口断面沿程变化较大时,可以分段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河口外滨海段可视为海湾,属海洋评价范围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⑶湖泊、水库简化
可以将湖泊、水库简化为大湖(库)、小湖(库)和 分层湖 (库)三种情况
评价等级为一级时,中湖(库)可以按大湖(库)对待,停留时间较短 时 也可以按小湖(库)对待。评价等级为三级时,中湖(库)可以按小湖 (库)对待,停留时间很长时也可以按大湖(库)对待。评价等级为二级 时,如何简化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水深>10m且分层期较长(如>30天)的湖泊、水库可视为分层湖(库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生物降解
⑴污染物的迁移 指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空间位置移动及其引起的污染物浓 度变化过程,迁移过程只能改变污染物的空间位置,降低水 中污染物的浓度,不能减少其总量。
推流迁移:指污染物在气流或水流作用下产生的转移作用。
m1x u x c
m1y u y c
单无机物,从而实现对各种各样的化学污染物的降解转化
生物降解的两个阶段
• 碳化阶段:主要是不含氮有机物的氧化,
部分含氮有机物的氨化后生成不含氮有机 物的继续氧化,7~8天,产物为水和CO2。 该阶段的BOD称为La或CBODu。
• 氨氮硝化阶段:含氮化合物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
应,由氨氮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该阶段的BOD 称为LN或NBODu。
m 2 x c Dm x
m2 y
c Dm y
m 2 z
c Dm z
m2 x m2 y m2 z ——分别表示x、y、z方向上的污染物分子扩散通量
Dm
——分子扩散系数;负号表示质点的迁移指向负梯度方向。 常温下,分子扩散系数在水流中为10-10~10-9m2/s
)。珍珠串湖泊可以分为若干区,各区分别按上述情况简化
不存在大面积回流区和死水区且流速较快、停留时间较短的狭长湖泊可 简化为河流。其岸边形状和水文要素变化较大时还可以进一步分段
不规则形状的湖泊、水库可根据流场的分布情况和几何形状分区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污染源简化
污染源简化包括排放形式的简化和排放规律的简化。 排放形式可简化为点源和面源; 排放规律可简化为连续恒定排放和非连续恒定排放。 在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通常可以把排放规律简化为连续恒
c m 4 x D 2 x x
c m4 y D2 y y
c m 4 z D 2 z z
m4 x m4 y m4 z ——分别表示x、y、z方向上的污染物弥散扩散通量
D2 x D2 y D2 z ——弥散扩散系数;湖泊中弥散作用很小,而在流速较大的
水体如河流和河口中弥散作用很强,河流的弥散系数
m3z
c D1z z
m3 x m3 y m3 z
——分别表示x、y、z方向上的污染物湍流扩散通量
在河流中为 D1 x D1 y D1z ——湍流扩散系数;常温下, D1 x D1z 10-5~10-4m2/s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③弥散作用 弥散作用是由于流体的横断面上各点的实际流速分布不 均匀所产生的剪切而导致的分散现象
⑷水体的耗氧与复氧过程
水体中溶解氧在以下过程被消耗:碳氧化阶段耗氧、含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