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

合集下载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

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山火等。

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减少损失,制定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灾害预警。

在灾害发生前,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醒民众做好防范准备。

同时,应加强对潜在灾害隐患区的监测和预警工作,确保能够提前发现并通知相关人员。

2. 疏散和救援。

一旦灾害发生,应立即启动疏散和救援工作。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组织人员迅速疏散受灾区域的居民,同时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前往灾区展开救援工作。

在救援过程中,应确保救援队伍的安全,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3. 救灾物资储备。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在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提供必要的救援物资,如食品、饮用水、帐篷、药品等。

同时,应加强对救灾物资的管理和分配,确保物资能够及时送达灾区并发放给受灾群众。

4. 公众宣传和教育。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公众的灾害防范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灾害应急救援培训体系,培训一批专业的救援人员和志愿者,以提高救援效率。

5. 灾后恢复重建。

灾害发生后,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及时展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修复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同时,应加强对灾后重建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应急预案,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确保能够在灾害发生时迅速有效地应对。

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应对村自然灾害,快速、有序地开展救助行动,保障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村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洪水、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第三条救助应急预案应定期评估、完善,并与村级防灾减灾工作计划相衔接,以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连贯性和实效性。

第四条救助应急预案的执行由村委会主持,各相关部门配合执行。

第二章灾害防范第五条定期开展灾害防范培训,提高村民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六条加强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

第七条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灾害防范监测体系,实时掌握灾害发生的情况。

第三章应急救援第八条灾害发生时,村委会立即启动应急救援响应机制。

第九条成立应急救援队,由村委会指派专业人员负责组织和指挥救援行动。

第十条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包括但不限于救生艇、救生圈、救生衣等。

第十一条确保救援队员的安全,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和培训。

第四章救灾物资第十二条建立救灾物资库,统一存放急救药品、食品、饮用水、帐篷、棉被等救援物资。

第十三条全面核查库存,确保救援物资的质量和数量。

第十四条及时更新救灾物资库存,确保能够满足救援需求。

第五章救灾志愿者第十五条注册救灾志愿者队伍,组织培训和演练。

第十六条根据灾情的严重程度和救援需求,动员和调配救灾志愿者。

第六章信息发布第十七条及时、准确发布灾害情况和救援进展等信息。

第十八条利用传媒渠道广泛宣传自然灾害的防范知识和应急措施。

第七章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第十九条加强村民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防灾意识。

第二十条通过举办防灾减灾知识讲座、宣传展览及其他形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第八章各方合作第二十一条与周边社区、政府部门、专业救援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强信息交流与协调。

第二十二条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互助互援,在灾害发生时提供及时援助。

第九章灾后重建第二十三条灾后立即进行灾情评估,制定灾后重建计划。

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一、总则1. 目的为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

3.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

(2)预防为主:加强自然灾害预防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3)分级负责: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4)协同作战:加强军地、部门、地区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应急救援合力。

二、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指挥部由以下成员组成:(1)政府主要领导;(2)相关部门负责人;(3)军队、武警、消防等部门代表;(4)志愿者组织代表。

2. 分级应急机构(1)省级应急指挥部:负责全省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2)市级应急指挥部:负责本市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3)县级应急指挥部:负责本县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应急响应1. 预警信息发布(1)当监测到可能引发重大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群众做好防范措施;(2)对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区,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2. 应急救援(1)迅速组织救援队伍、物资和装备,赶赴灾区;(2)对受灾群众进行搜救、转移、安置;(3)对受灾区域进行灾情评估,制定恢复重建方案;(4)加强医疗救护,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治;(5)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确保灾区秩序稳定。

3. 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1)及时发布灾区救援进展、受灾情况等信息;(2)加强对舆论的引导,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四、恢复重建1. 制定恢复重建方案根据灾情评估,制定恢复重建方案,明确重建目标和时间表。

2. 组织重建工作(1)修复基础设施,恢复生产生活秩序;(2)对受灾群众进行救助,确保基本生活得到保障;(3)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高抗灾能力。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救援保障预案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救援保障预案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救援保障预案自然灾害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极易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进行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救援保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一些探讨。

一、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救援保障的概念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救援保障,是指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有关方面合理组织、协调、调度各类救援队伍和物资力量,迅速进行灾民排查、救援和抢救受灾群众生命财产,最终得到有效的自然灾害救援救助保障,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二、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1.快速响应原则。

自然灾害发生后,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快速组织和调度救援队伍和物资,争分夺秒地进行救援。

2.人民至上原则。

在救援过程中,必须始终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其置于最重要地位。

3.综合协调原则。

应急救援需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互相支援、互相协调,形成“一盘棋”。

4.科学决策原则。

灾情在变化,所有决策必须参考灾情变化及时调整应急救援工作。

三、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救援保障计划的建立流程1.确定本地区自然灾害类型和灾害风险程度:通过科学的灾害风险评估和历史自然灾害情况的总结,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类型和风险程度。

2.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根据本地区自然灾害类型和灾害风险程度,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确定救援应急响应机制以及各级应急组织的职责和任务。

3.积极参与救援组织:对本地区防汛救灾物资库存、应急队伍人员以及防汛、排涝等设施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积极参与灾害救援组织工作,确保灾民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和安置。

4.持续完善救援机制:在救援过程中必须进行持续的信息反馈和协作,积极完善灾害应急预案并及时推广,使救援工作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推进。

四、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救援保障的重点1.物资准备方面:必须充分准备应急物资、设备、工具以及各类应急设施,如应急避难所、应急通信设备等。

2.人员准备方面:必须建立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并进行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实际演练,以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救援效率和实战能力。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措施方案(三篇)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措施方案(三篇)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措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挑战,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灾害救助应急措施。

而面对____年的自然灾害风险,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既有的救助方案,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进行调整和优化。

本方案的目标是提高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助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社会生活秩序。

二、应急救助主要内容(一)机构体系的建设1. 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指挥体制。

明确指挥机构、指挥权限,形成统一指挥,协调应对的工作格局。

2. 加强地方救援力量建设。

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专业队伍,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鼓励企事业单位成立自愿救援队伍。

(二)信息系统的建设1. 建立完善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2. 建立全国自然灾害信息共享平台。

不同部门之间共享自然灾害信息,实现快速响应和精准救助。

(三)应急物资和救援队伍的储备1. 建立统一的救援物资储备系统。

按照各类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统筹物资储备,确保应急救援能够及时到位。

2. 提高救援队伍的应急救助能力。

通过培训和练兵,提高救援队伍的应急救助水平,保证其能够在自然灾害发生后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四)应急救助机制的建立1. 健全应急救助协调机制。

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提高救助工作效率。

2. 建立完善的资金保障机制。

通过多渠道筹措应急救助资金,确保救助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方案实施步骤(一)灾害预防和减灾阶段1. 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

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预测准确度和时效性。

2. 完善灾害防御设施。

在容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区域加强防洪、防风、防震等设施的建设。

3. 加强社会防灾意识和能力培养。

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防灾知识宣传和应急演练,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

城市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方案

城市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方案

城市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方案自然灾害是城市面临的一种突发事件,不可避免地对城市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城市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它涉及到灾前防范、灾中救援和灾后重建等多个方面,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具体操作措施。

本文将围绕城市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方案展开讨论。

首先,灾前防范是应急救援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自然灾害常发生的种类包括洪涝、地震、台风等。

在这些灾害发生之前,城市应当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对可能发生的灾情进行预警和预测,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民众,加强城市层面的防灾准备工作。

预防灾害的关键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修建坚固的房屋、构筑防洪设施和地震抗震设施等。

此外,教育宣传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育向民众普及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对和逃生知识,增强民众的自救能力和防灾意识。

其次,灾中救援是城市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方案的核心内容。

一旦灾害发生,及时有效的救援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城市应当建立完善的指挥系统,确保信息的畅通和指挥的协调。

同时,还需建立健全的救援队伍,包括消防队、医疗队、工程救援队等,确保能够迅速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此外,城市还应加强物资储备,包括食品、药品、水源等,以应对灾害发生后的紧急需求。

救援行动中,还需注重保护救援人员的安全,提供必要的保护装备和培训,以保证他们的安全和有效救援。

最后,灾后重建是城市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方案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灾害过后,城市需要尽快进行重建工作,恢复正常的城市生活和经济活动。

重建的关键是制定合理的重建规划和加强资金投入。

城市应该分析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制定适应城市特点和发展需要的重建方案。

在重建工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减少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同时,政府和社会力量应加大对受灾民众的支持和援助力度,帮助他们重新安置和恢复生活。

在整个城市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方案中,政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当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机制,建立起高效的工作体系。

自然灾害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自然灾害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自然灾害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一、预案目的为确保我国在遭受自然灾害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范围内遭受自然灾害时的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地震、洪水、台风、干旱、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三、预案原则1.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优先保障受灾人员的救助和救治。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领导体系,明确各级职责,实行分级指挥和协调。

3. 快速反应,协同救援。

优化应急救援机制,提高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实现各部门、各救援力量的协同作战。

4. 科学应对,安全救援。

依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制定救援方案,确保救援行动的安全性。

5. 预防为主,综合防范。

加强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工作,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减轻灾害损失。

四、组织架构1. 建立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总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总指挥部由国务院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

2. 设立地方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地方指挥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

3.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包括专业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力量,负责具体的救援任务执行。

五、预警预报1. 建立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系统,通过气象、地质、水利、地震等部门的监测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号。

2. 当发生自然灾害预警时,各级指挥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

3. 各级指挥部应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疏散、转移、安置受灾人员,防范次生灾害的发生。

六、应急救援1. 灾害发生时,各级指挥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

2. 救援队伍应迅速到达灾区,开展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物资配送、基础设施抢修等救援工作。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制度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制度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制度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有效提高我国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预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实际情况,结合国际经验和实践,制定。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范围内发生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地震、洪涝、台风、干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2)预防为主,减轻灾害损失;(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快速反应,协同救援;(5)科学应对,提高效益。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2.1 组织架构建立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协调和指挥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救援协调组、灾情评估组、宣传报道组、后勤保障组等五个工作组。

2.2 指挥部职责(1)制定、修订和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2)指导、协调和监督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工作;(3)组织、协调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救援行动;(4)指导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生活秩序;(5)及时发布灾情信息,组织宣传报道工作。

2.3 工作组职责(1)办公室: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工作,及时报告灾情及救援进展;(2)救援协调组:负责协调救援力量,制定救援计划,指导现场救援工作;(3)灾情评估组:负责评估灾情,提出救援措施和救助方案;(4)宣传报道组:负责报道救援工作,及时发布灾情信息,组织宣传和舆论引导;(5)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援物资、设备、资金等保障工作。

三、预防与预警3.1 预防措施(1)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监测预警能力;(2)加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确定重点防范区域;(3)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管理,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4)加强自然灾害科普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5)加强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的组织与配备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的组织与配备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的组织与配备一、引言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无法避免的一种现象,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的损失不可忽视。

因此,建立有效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的组织与配备。

二、应急救援组织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的组织是确保应对灾害时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的基础。

一个完善的应急救援组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指挥系统:建立一个高效的指挥系统,确保信息传递和决策能够及时准确地执行。

指挥系统应包括指挥部、分指挥部以及各级联络员,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行动。

2. 人员配备:组织灾害应急救援需要各种专业人才的支持,包括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工程师等。

与此同时,防灾救援人员也应接受相关培训,具备足够的救援能力和技术。

3. 协调机制:建立跨部门、跨机构的协调机制,提高救援工作的效率和互操作性。

各部门应该密切合作,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三、应急救援配备应急救援的配备是指应对自然灾害时所需的各种资源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通信设备: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因此通信设备的配备非常重要。

例如,无线电台、卫星电话等设备可以实现与受灾地区的联系,以便于指挥和协调工作。

2. 救援装备:根据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救援装备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在地震救援中需要使用探测设备、救生绳索等;而在水灾救援中,则需要橡皮艇、救生衣等。

3. 医疗资源:自然灾害常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因此充足的医疗资源是非常关键的。

这包括急救药品、医疗器械、医疗队伍等,以确保对伤者进行及时救治。

4. 物资供给:自然灾害会造成供水、供电、供应食品等基本生活物资的中断,因此应急救援配备中需要包含储备食品、饮用水、发电设备等。

四、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的挑战与改进尽管应急救援的组织与配备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和复杂性使得应急救援工作难以预测和应对。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例文(三篇)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例文(三篇)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例文一、背景介绍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经常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为了更好地应对和处置灾害,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应制定完善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灾害管理水平。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制定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估灾情,调配救援力量,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确保公民生命财产安全。

2. 原则:- 人民至上:以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预防为主:加强灾害防范和减灾工作,降低灾害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 综合施策: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公民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救灾与复原并重:在救援和救助工作的同时,注重灾后重建和防止二次灾害发生。

三、组织与制度设置根据预案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应当建立以下组织和制度:1.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中央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全国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救援工作。

2.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地方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本地区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救援工作。

3.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由专业救援队、公民自愿救援队和企事业单位救援队构成,按照统一标准组建、培训和保障,确保高效的救援行动。

4.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系统:负责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的意识和能力。

5. 自然灾害应急物资库:建立包括救援物资、食品、药品、通信设备等在内的统一储备库,以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急需。

四、预案内容1. 灾害预警和监测- 建立完善的灾害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灾害发生的预警信息;- 制定相应的灾害预警级别和启动预警的标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加强对灾害预警信息的宣传和发布,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

2. 灾害评估和调度- 灾害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评估灾情;- 根据灾情评估结果,及时调度救援力量和物资,尽快进行抢险救援。

3. 灾后救助和重建- 为灾区群众提供临时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 启动灾后重建工作,加强灾后安置和基础设施的修复建设;- 补偿受灾群众的损失,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目录1 总则 ................................................................................... - 1 -1.1 编制目的 .................................................................. - 1 -1.2 适用范围.................................................................. - 1 -1.3 工作原则.................................................................. - 1 -1.4 目标 ......................................................................... - 2 -1.5 灾害分级.................................................................. - 2 -1.6 应急准备.................................................................. - 3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 -3 -2.1 组织机构.................................................................. - 3 -2.2 工作职责................................................................. - 4 -3 灾情预警 ........................................................................... - 5 -4 应急响应 ........................................................................... - 6 -4.1 灾情报告.................................................................. - 6 -4.2 分级响应 ................................................................. - 6 -4.3 响应程序 ................................................................. - 6 -4.4 应急终止 ................................................................. - 7 -5 保障措施 ........................................................................... - 8 -5.1 通讯和信息保障....................................................... - 8 -5.2 应急保障 ................................................................. - 8 -5.3 宣传、培训与演习................................................... - 9 -6 附则................................................................................... - 9 -编写说明:本预案所指的重大自然灾害是指企业可能发生的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地质灾害和重大生物灾害等统称。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一直面临的重大挑战,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危害。

在应对自然灾害时,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至关重要,它能够提高灾害应对的效率、减少损失。

本文将探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重要性以及构建指挥体系的关键要素。

一、指挥体系的重要性自然灾害发生后,如何快速有效地展开救援行动是关键。

而一个完善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能够提供组织指导,统一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救援行动有条不紊进行。

指挥体系可以明确各级政府和救援队伍的职责分工,实行层层负责、迅速反应的工作机制,避免因为信息不畅通或行动不协调而导致的损失扩大。

因此,建立具备娴熟技术和丰富经验的专业救援指挥团队,是构建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核心。

二、指挥体系的构建要素1. 规章制度在应急救援领域,严格的规章制度是保障指挥体系正常运转的基础。

通过明确救援行动的程序、责任人及工作要求,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各方人员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按照规定行动,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效果。

2. 技术支持指挥体系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强化指挥调度能力。

建立能够实时监测灾情、快速发布信息、统一指挥调度的信息平台,利用遥感、卫星通信等技术手段提高对受灾区的掌控能力,确保关键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多方面协调。

3. 人才培养构建应急救援指挥体系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救援队伍。

加强对救援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和心理素质,保证他们在灾害面前能够冷静、果断地做出正确决策和行动,保障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总结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建立对于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及时有效救援受灾群众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和地方加强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提高各方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效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障水平。

只有在灾难来临时能够迅速响应、有序行动,才能做到尽可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4篇)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4篇)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一、总则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2、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3)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____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3、编制依据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二)为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公司全体职员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根据《____防洪法》、《____防震减灾法》、《____气象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凡在我区发生的水灾,台风、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火灾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时,适用于本预案。

二、工作目标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广大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员工安全和财产损失。

三、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公司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3)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____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四、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领导和管理。

将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工作纳入公司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公司应经常性地对办公环境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公司应在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做好员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4、公司应切实加强员工的应急意识,加固好自然灾害事件易发生的救援抢险设施。

应急救援措施管理制度

应急救援措施管理制度

应急救援措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应急救援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切实保障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抢险救灾、医疗救护、消防救援、核辐射防护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条应急救援工作原则上遵循快速、高效、科学、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预防和减灾,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四条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和协调机制,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第二章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第五条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分为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县(市、区)四级。

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作为主要组织者和协调者,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为支援者和执行者。

第六条国家级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包括国家应急管理部、国家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等,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全国范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

第七条省级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包括省级应急管理部门、省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本省范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

第八条地级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包括地级应急管理部门、地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本地市范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

第九条县级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包括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县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本县范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

第十条各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要建立健全应急值守制度,确保24小时不间断的应急指挥调度。

第三章应急救援力量第十一条应急救援力量包括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

专业救援队伍主要由专业救援单位和部队的救援力量组成,社会救援力量主要由社会救援组织、志愿者、企事业单位等组成。

第十二条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专业救援队伍的培训、装备、保障等制度,提高专业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和水平。

第十三条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救援力量的发展,建立健全社会救援组织的登记管理、协调指挥等制度,发挥社会救援力量的作用。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措施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措施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措施为加强我公司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工作,将自然灾害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及有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措施。

本措施适应于因自然灾害而引起的重大突发事件:地震、火灾、大风、雷击等1概况1.1公司简介青岛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月日,属于,现有员工人,企业法人为,注册机构是,注册资金为万元。

主要产品为。

1.2地理位置与气象状况:该单位位于。

东侧:南侧西侧北侧气象状况:青岛市为海洋性气候。

受其所属,夏季主要风向从东南到西北,冬季主要风向从西北到东南,平均风速为10m/s;年平均气温12.2℃。

2企业应急救援系统本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副组长:小组成员:3可能事故的基本估测地震水灾大风雷击4安全防范措施4.1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安全意识本公司的安全管理应以人为本,首先要提高人员的自身的素质。

定期开展相关安全教育和防灾知识培训,掌握基本的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运伤员和护理伤员的方法等。

熟悉疏散线路和躲避地点。

4.2设施的安全性能建筑物的抗震设计防雷设施的安装与检测。

5应急处理措施5.1地震地震发生了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乱跑。

临震前一般都会有地光、地声等现象,这时头顶被褥、枕头、锅盆、安全帽等迅速逃离房屋,到空旷的地方。

如果不能冲出去,即应立即钻到桌下,床下或蹲到墙跟下(不要靠近窗户)。

在大震稍停的时间里,按震前选定的路线撤离到安全区。

地震后如发现自己被埋在瓦砾下时,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努力寻找出路,同时还要注意节省体力消耗,等待救援。

惊慌失措,乱喊乱叫只会加速新陈代谢,耗氧量增加,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

另一方面,在废墟中叫喊,必定会吸进大量烟尘,对呼吸道极为不利,易造成窒息死亡。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案例分析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案例分析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案例分析1. 确定编写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和风险,制定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编写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性和有序性。

应急预案的范围包括各类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地质灾害等,以及涉及的地理区域范围。

2. 建立应急预案编写团队建立应急预案编写团队是编写一个全面有效的灾害应急预案的重要步骤。

该团队应由各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如政府机构、救援队伍、医疗机构、消防队、警察部门等。

团队成员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确保预案的实际可操作性。

3. 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在编写应急预案之前,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可以包括历史灾害数据的分析、技术专家的评估、地理信息系统的利用等。

通过深入了解不同自然灾害类型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潜在影响,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预案的措施和流程。

4. 制定应急响应流程应急响应流程是应急预案的核心部分之一。

它应该明确列出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紧急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在设计这些流程时,应充分考虑各种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应对需求。

流程中应包括预警和监测、救援行动、人员疏散、医疗救护、沟通协调等关键步骤。

5. 制定资源调配计划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不同的资源将需要合理且高效地调配。

资源调配计划应列明各类资源的来源、储备、管理和调配方式。

例如,救援队伍、医疗人员、水、食品、通信设备等都是应急救援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根据不同地区和灾情,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调配计划是确保救援工作成功的重要保障。

6. 制定沟通和协调机制沟通和协调是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关键要素。

在应急预案中,建立起高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这可能包括建立指挥中心、建立紧急通讯系统、制定沟通流程等。

同时,要确保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和信息共享,提高救援工作的响应速度和质量。

7. 制定培训和演练计划实施应急预案之前的培训和演练是必要的。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方案一、背景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本次应急救援演练方案旨在模拟真实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处置过程,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

二、演练目标1. 检验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可行性,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2. 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3. 增强公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提高社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演练内容1. 模拟地震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处置过程,包括人员搜救、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等方面。

2. 模拟洪涝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处置过程,包括堤防抢险、人员转移、灾后重建等方面。

3. 模拟气象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处置过程,包括预警预报、灾害防范、应急响应等方面。

四、演练时间与地点时间:XXXX年XX月XX日(周X)下午14:00-17:00地点:XX市XX区XX街道XX社区(模拟社区)五、演练参与人员1. 应急救援队伍成员:消防、公安、医疗、电力、水务等部门人员。

2. 志愿者队伍:社区居民、高校志愿者等。

3. 观察员:相关专家、媒体代表等。

六、演练流程1. 启动阶段:演练开始前,由指挥部发布启动命令,宣布演练开始。

2. 响应阶段:各应急救援队伍按照应急预案分工,开展人员搜救、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等工作。

同时,志愿者队伍参与协助救援工作。

3. 模拟灾害扩大阶段:模拟灾害进一步扩大,参与演练的各部门根据情况调整策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行处置。

4. 现场指挥部指挥调度阶段:根据灾情发展情况,现场指挥部对各队伍进行调度,调整救援力量和资源分配。

5. 取得阶段性成果阶段:经过紧张的救援工作,模拟灾情得到有效控制,救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6. 结束阶段:演练结束前,由指挥部发布结束命令,演练结束。

七、演练评估与总结1. 在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自然灾害应急

自然灾害应急

自然灾害应急
自然灾害是一种不可预测且具有破坏性的事件,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会造成重大影响。

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应急响应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建立完善的自然灾害预警体系至关重要。

通过监测气象、地质、水文等数据,及时预警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可能性,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有利于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其次,做好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工作。

各级政府应制定详细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包括预期可能面临的灾害类型、预警信号、疏散路线、避难场所等紧急措施。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让相关部门和民众掌握正确的自救互救方法,提高灾害应对的能力和效率。

同时,加强社会力量和资源的整合。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都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协作、资源共享,形成合力,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

此外,加强对受灾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

自然灾害常常会给人们带来身心双重创伤,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当及时提供心理援助、安抚灾民情绪,使他们尽快从灾难中恢复正常生活。

最后,加强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减灾工作。

不仅要关注应急响应阶段,更要强化自然灾害的防范工作,减少灾害的发生概率。

比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规范城市建设、完善抗灾设施等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的影响。

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应急响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有效的协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害,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建立更加完善的自然灾害应急机制,为灾害防范和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应急救援分类

应急救援分类

应急救援分类嘿,应急救援分类这事儿可得好好唠唠,它就像一个大拼图,每一块都有它独特的作用。

咱先说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这可太重要啦!就像地震、洪水、台风这些灾害,那破坏力可大了去了。

我记得有一次家乡发洪水,那水就像凶猛的野兽一样,把好多房子都淹了。

这时候应急救援队伍就像超级英雄一样出现啦。

有专门开着冲锋舟去救人的,那些救援人员在洪水里穿梭,就像在和洪水比赛,看谁更快找到被困的人。

还有的在岸上给受灾群众发食物和水,安抚大家的情绪。

这就是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要和大自然的“坏脾气”作斗争,把受灾群众从危险中拉出来。

再说说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像工厂爆炸、交通事故之类的。

我有次在高速上看到一起严重的车祸,那场面真是惨不忍睹。

车子都变形了,有的人被困在里面。

消防队很快就来了,他们带着各种专业工具,就像一群神奇的工匠。

有的消防员用扩张器把变形的车门撑开,那动作又快又稳,每一下都像是在和死神抢时间。

还有医护人员在旁边随时准备救治伤员,他们就像天使一样,给受伤的人带来生的希望。

这就是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得争分夺秒,把伤害降到最低。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也不能少。

就像之前的新冠疫情,那可把大家都折腾坏了。

医院里的医生护士们就像战士一样,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照顾那些生病的人。

检测人员到处奔波采集样本,就像侦探一样寻找病毒的踪迹。

还有那些研发疫苗的科研人员,他们在实验室里没日没夜地工作,就像魔法师在寻找打败病毒的魔法。

社会安全事件应急救援也很关键呢。

比如发生恐怖袭击或者群体性事件的时候,警察等安保人员会迅速行动,维持秩序,保护群众安全。

他们就像钢铁长城一样,守护着我们的和平。

这些应急救援分类虽然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和安全,让我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有依靠,就像在黑暗中有一盏盏明灯。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一、背景。

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突发性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暴雪等。

面对自然灾害,及时有效的应急预案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目的。

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组织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应急预案内容。

1. 灾害监测预警,建立健全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获取灾害信息,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2. 应急救援组织,建立多级联动的救援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救援职责和任务。

3. 疏散避险,制定疏散和避险方案,指导人民群众有序疏散和避险。

4. 物资储备和供应,建立健全的物资储备和供应体系,确保救援物资的及时供应。

5. 灾后重建,制定灾后重建规划,统筹安排灾后重建工作,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四、应急预案执行。

1. 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2. 媒体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宣传灾害防范知识,协助政府做好灾害应急工作。

3. 在救援和重建过程中,注重人民群众的参与,充分发挥群众自救互救的作用。

五、应急预案评估和完善。

1.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演练,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2. 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经验,提高我国自然灾害应对能力。

六、结语。

自然灾害是不可预测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应急预案和有力的组织协调,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能够建设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自然灾害应急救援
机场自然灾害主要包括雷暴洪水、地震、海啸、大雾、大雪等。

任何这些自然灾害袭击机场,都对航空器运行、机场建筑物及人员造成影响或伤害;有些会对机场正常运行及安全保障带来困难。

在机场应急管理的工作中,应考虑自然灾害的应管理,保障给机场安全运行。

第一节自然灾害系统的种类划分与灾害特征
一、城市自然灾害的种类
当自然灾变施加于人类社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时,即称之为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系统是地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气象灾害系统、海洋灾害系统、地质灾害系统和生物灾害系统组成。

自然灾害的种类主要有:
(1) 雷爆;
(2) 龙卷风;
(3) 大雾、大雪;
(4) 地震。

二、自然灾害的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
1.自然灾害的必然性
自然灾害是由自然灾变引起的。

自然灾变活动是伴随着地球运动而与地球共存的现象,这种活动自人类出现以后即危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经济起着制约作用。

自然灾害是人类共存的、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

2.自然灾害的随机性和不规则的周期性
自然灾害活动是在多种条件作用下形成的,它既受地球活力控制.又受地球各圈层物质性质、结构和地壳表面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既受地球自然条件控制,又受天体活动影响。

因此,自然灾害活动的时间、地点、强度等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所以说,自然灾害活动是复杂的随机事件。

自然灾害的随机性,一方面是自然特征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人类对自然灾害认识程度的反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可以揭示更多自然现象的规律,扩大自由王国的领域,缩小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程度。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发现自然灾害在具有随机性的同时,也可以由自然灾害的韵律周期的相近性反映出来。

有关研究成果表明,自然灾害复杂的不规则的周期性,是由地球运动的周期性、多种天体运动与变化的周期性共同影响决定的。

3.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和渐变性
地球的运动和变化是以渐变和突变两种方式交替进行的,因此,自然灾害也具有突发性与渐变性。

突发性的灾害是当地球各圈层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释放爆发而形成的,一般强度大、过程短、破坏严重,但影响范围相对较小,如地震、火山、崩塌等。

渐变性灾害的特点是能量的积累与释放往往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虽然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其强度不高,破坏力不大,但往往持续时间较长,而且不断发展累进,所以,危害面积很大、时间长,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常常更为深远、严重。

4.自然灾害的链发性与群发性
许多自然灾害,尤其是范围广、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诱发出一系列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形成多种形式的灾害链。

在众多的灾害链中,最主要的是暴雨灾害链、干旱灾害链、地震灾害链和台风灾害链等。

第二节城市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
一、城市自然灾害的危害方式
人类及各种社会经济活动虽然作为一种致灾因素对自然环境变化及许多自然灾害活动产生影响,但主要还是作为受灾对象而承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

自然灾害对人的危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生命生活危害——造成人员伤亡以及灾民生活困难,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和正常生活:财产经济危害——破坏各种工程设施及物资、物品,造成财产损失,并破坏工农业、交通运输等,造成经济损失;社会危害——阻碍社会进步,甚至影响社会稳定;资源环境危害——破坏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

因素主要包括:承灾体类型、数量、密度、价值、对自然灾害的抗灾能力或易损性、破坏后的可恢复性等。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受灾体种类越来越多。

可以大致分为四大类:一是人——人本身;二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主要包括房屋,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生命线工程,铁路、公路、机场、码头、桥梁等交通设施,水利工程设施,工厂、生活及生产构筑物,设备、仪器仪表、工具、材料、生产生活物品,文物、古迹,畜禽、水产、农作物、农产品,林木、花卉等;三是人类生活及社会经济活动一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商业贸易、军事活动等;四是资源环境——水、土地、生物、矿产、海洋、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等。

对于机场来说,自然灾害的应急目的主要是采取必要的行动减少损失,尽快恢复航空正常运行。

在机场应急管理中要重视制定灾害应急预案,保障及时有效地开展抗灾、救灾,减少灾害损失。

丰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手段与管理内容,提高减灾管理水平。

管理内容包括:灾情管理,再监测、预测、预报管理,防灾与灾后恢复管理,抗灾与救灾管理,减灾资金与物资管理等。

第二节机场自然灾害应急
一.机场自然灾害应急目的:
机场应急计划应提供初步的防护措施,保证停放在地面的航空器及人员;通知正在航路中飞行的航空器,疏散并备降其他机场;保护机场建筑物及各种设施系统;在灾害应急结束后尽快恢复运行。

二.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内容
气象部门在向机场指挥中心传递信息,详细说明特殊天气的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及危害程度等
机场指挥中心在接到气象部门或其它有关部门将出现自然灾害的告警后,及时通知有关保障部门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并做好救援准备工作。

三.救援处置程序
1,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机场情况,及时通知管制区域内航空器备降外地机场。

2.根据机场指挥中心提供的《航行通告》资料,及时对外发布《航行通告》。

3.机场应急救援总指挥在机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配合下,全面组织、指挥机场的防灾、救灾工作。

4.机场指挥中心在应急救援总指挥的领导下,组织、协调场内防灾、救灾及后勤保障工作。

5.机场公安局在驻场武警部队的配合下,做好紧急情况下机场地区交通疏导与治安保卫工作。

6.机场运行保障部门、机场场务管理部门按机场指挥中心的指令,负责场内能源供应设备、设施及场道的维护与抢修。

7.航空器营运人及其代理人应妥善安排滞留旅客的食宿,做好旅客疏导工作,安抚旅客情绪。

8.驻场其它部门在接到机场指挥中心的指令后,积极进行防灾、救灾工作,并保持与机场指挥中心的通讯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