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湘西民间传统建筑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湘西民间传统建筑文化

政管学院08公管2班吕枫学号:20084012089 传统古民居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有着重要的旅游价值和广泛的旅游市场。中国是具有几千年发展史的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许多古都重镇,遍及全国各地,其中湘西地区也遗留了大量的传统民间建筑

湘西地处山区,木材丰富,山民历来喜建木房,木结构居所十分普遍。木房为全木结构,木柱、木梁、木壁、木窗、木门、木地板,屋顶盖瓦。三柱四棋、四排三间的木结构穿斗式房屋是湘两山区民居中使用最多的一种。

吊脚楼——湘西的特色民居

“小背篓,圆溜溜,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当这首淳美质朴的民歌被湘西大山的女儿唱响大江南北时,湘西的吊脚楼也伴着甜美的歌声深深映进了熟悉和不熟悉湘西的人们的脑海里。吊脚楼是湘西民居中颇为流行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式,土家、苗、汉等民族都有建吊脚楼的习俗,以土家山寨中最为常见。吊脚楼的形成,既有气候环境的因素,也有一定的历史成因。湘西雨水多,云雾多,空气潮湿,加之山中野兽、毒蛇出没,为适应山区环境,古时即有干阑式建筑。后逐渐演变而成吊脚楼。历史原因,主要是在土司统治时代,开征“火坑税”,多一个火坑就要多一份税。贫穷的山民难以承担这些额外负担,因此,兄弟之间很少分家,同居一屋,室不容住,只好就地挨着正屋搭建偏屋。山区平地很少,建房修屋,常选在溪边坎上,加盖“偏厦”,屋场地不够,只能悬空挑梁穿枋延伸,吊脚建屋而居。久而久之,传承至今,便成了现在的特色民居——吊脚楼。

早期吊脚楼,柱大枋粗,与正屋成一字形。其构架是加长各层穿枋,托起往外伸出部分,柱子吊脚下去,楼面铺上木板,即成。这样的“楼阳台”,屋檐处理采用单檐悬挑、屋面反翘的结构,“飞檐”悬出正屋,造型舒展向上;用料讲究天然取材,弯梁和挑梁均不加工修饰,以天然生成为上等;基础采用木柱吊脚,建造简易,省工省料。整个吊楼悬空而建,离地较高,通风向阳,空气清新,干爽宜居。房屋布局,通常一户一栋,或避风向阳,或临溪谷,或傍山腰,随山就势,依地而建。放眼望去,山寨吊楼,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别有意趣。

近代以来的吊脚楼,既求坚实,又逐渐讲究工艺,重视装饰,且形式上也与早期吊脚楼有所不同。布局往往与正屋成90度直角;结构上,转角处常以三、四块挑枋交叉穿过两柱,托起翘檐;屋顶多为歇山顶,制作精致。屋架自成一组,因作厢房用,按“客不欺主”之俗,一般不高于正屋房脊。吊脚楼外设悬挑走廊,二面走廊俗称“转角楼”,三面走廊称“走马楼”。走廊栏杆雕“万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悬柱(也称“吊瓜”)或为八榜、六棱、四方形.或雕成绣球、会瓜状,涂彩漆,着五彩,山野气息十分浓郁。

吊脚楼内格局,上层多为闺房、卧室,书香人家作书斋;抑或为土家、苗族姑娘们织锦、绩麻、打花带的场所;或作晾晒衣被的阳台。底层一般不作正式房

问,或为谷仓,或为柴房,或养牲畜。有的吊脚楼,干脆架在溪流之上,仅作夏夜纳凉之所,流泉汩汩,别具风情。

随着旅游业的开发,湘西吊脚楼声名远扬。凤凰古城沱江沿岸吊脚楼民居,吉首市城区洞河吊脚楼一条街,永顺县王村古镇傍河而建、悬出峭壁的特色吊脚楼和泽家湖吊脚楼群,以及龙山县洗车河、花垣边城的吊脚楼民居,每年都会迎来大批慕名而来的旅游观光者和民俗建筑爱好者。

籽蹬屋——实用的苗家民居

“籽蹬屋”是苗家民居的一大特色。湘西苗家房屋,前后出檐较大,堂屋门前有意留下一片空地,使堂屋门处两侧,檐柱与金柱之间,形成一个凹形“吞口”,大门退至金柱,左右两侧板壁装齐檐柱,从而,大门地面与阶沿连成一片,呈凸字形,苗家人称之为“籽蹬屋”。探其源流,因苗乡山多田少,盛产油桐,秋收桐籽后,剥出的桐籽堆放檐下,阶沿狭窄,损失不少。相传,鲁班路过此地,见此情景,告诉苗民说:“你们不妨把大门往内退一截,好留块空地堆放桐籽。”世代相传,便形成了苗家特有的“籽蹬屋”。这种房屋苗民很是喜爱,农忙时,收工回来,将犁耙、斗篷、蓑衣等往籽蹬屋两壁一挂,泥草都不带进室内(苗家人最忌讳带青草进屋);秋后剥下桐籽时,空坪又是堆放桐籽的好地方,进门出门,踩踏桐籽,霉灰尽落,桐籽溜光,“籽蹬”因此而得名。

现代山乡苗居,不少人家将籽蹬屋阶沿铺上水泥,平整光滑。茶余饭后,籽蹬屋便成了人们纳凉、休息、闲谈的好地方。这种苗居,在吉首、凤凰、花垣、古丈、保靖等县山村苗族聚居地,至今仍然很多。

颇具特色的居室配置习俗

湘西乡民住宅,房屋格局多以三柱四棋、四排三问为主,中间为正屋,两边为厢房,或左配厢房右配吊脚楼,或厢房旁侧再搭建偏厦。房屋从左至右称为头问、二问、三间。大户人家还有五间、七间的,吊脚楼、偏厦不计在内。三间者,正中为堂屋,左右两间作居室、厨房。每间房屋以中柱为界,分为前后两室。头间前室一般作起居、客厅之用,架空离地约一尺高安装木地板,内设火床(即火坑)。头间后室进深不过三“步”左右,是为卧室,居左为尊。土家族人家常将二间分作前堂、后室,居中靠前为堂屋,靠后隔出一问为北屋,北屋俗称“抱兜房”,是为上房。第三间或为居室,或作厨房。很多人家,厢房两侧搭建吊楼、偏厦。吊楼多作起居、休息之所,偏厦内往往设仓房、碓房、牛栏、猪圈、厕所、鸡舍、灰棚及杂物问。通常,灰棚靠近厕所,碓房、鸡舍靠仓房,猪栏靠近厨房。也有将鸡舍安置在居室窗前的,大概是为了鸡鸣报晓吧。还有的人家将牛栏设在三问后面,关牛于宅,以防盗贼。

居室配置安排,旧时严遵传统的“阳尊阴卑”惯制,尊者居中,卑列两旁。正中为堂屋,最尊,不作起居,只用于置办婚丧大事和招待宾客。北屋为上房,为家中长者居住;东西为厢房,为晚辈子媳所居。居住俗规根据人多人少,以先左后右、先正后偏、再为木楼转角楼的原则而定。分居规矩通常是:一儿一女成年后,父母居左间,儿子居右间,女儿则居木楼或转角楼;家有两子成婚后,兄

居左间,弟居右间,父母住北屋上房(抱兜房);若三代同堂,则祖父母住抱兜房,父母住偏房。来客多居木楼或转角楼。现在,三代同堂或四世同堂居住者已为数不多,儿子结婚后,普遍习惯各立门户,分居而住。同堂居住者在居室分配中,等级观念日趋淡化,迷信色彩逐渐消失。

湘西民间传统建筑自身价值分析

1.建筑特点

湘西传统民间建筑以吊脚楼为主,它是湘西先民从长江中下游流域辗转迁徙所带来的干栏式建筑工艺在适应当地山区新环境下逐步形成的,是当地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的载体。在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中,吊脚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性,它是当地人民安身立命、繁衍后代、延续民族历史的根基。

湘西吊脚楼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自然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其建筑形式较多,有临水,也有依山傍谷的,有的建在田梗上,有的建在河边,有的建在半山腰。建起来比较方便只要稍微的开凿修砌,再选上好木料便可以建起一座座的吊楼来,如诗如画的吊脚楼简直可以与传说中的空中楼阁相媲美。湘西吊脚楼很多都是飞檐翘角,三面环廊,“吊”着几根八菱形、四方形刻有绣球或金瓜的悬柱,壁板漆得光亮,并嵌有花窗,通风向阳。总之,湘西吊脚楼中丰富多样的细部处理手法,不仅反映出湘西地区民间工匠高超的技艺,也生动地反映出各个时期的社会生产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民族性与地方性。

2.乡土文化内涵

湘西传统民居建筑在审美观念、哲学思想、宗教伦理的影响下,结合当地生活方式及其他观念,融合了灵活多变的地方特色,展示出其独特的人文内涵,长久以来,也成为美术、建筑等专业大学生实习的天堂,亦是当今影视剧拍摄的理想基地。这些富含深刻文化内涵的建筑作为旅游资源,还有待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