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经典题型易错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42

错误率

32.8%

采集者

郑国平

采集

学校

鹤池苑小学

错题来源 第四单元 题 型 基本 时 机 课时 √ 课

新授课

题目出处 作业本 综合 √ 单元 练习课 √

相关知识 分数的意义 拓展 总复习 复习课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 策略性知识

教学简述

本题是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后对分数意义的综合性练习题,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意义,但仅局限于对某个分数意义的理解,如

6

5

表示将单位“1”平均分成6份,表示其中的5份,如果是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就会遇到一些困难。

◆典型错题

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这根铁丝的( )。 错解:1/5 、5/6或其他一些答案 正解:1/6、5/6

◆原因分析 学生方面:

1.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求平均数时总数比份数大这一方面上,通过学生访谈,发现如果总数比份数大,在求每份数时是非常快速和准确的,比如把10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份,那么每份是10÷5=2米等一些类似的问题,哪怕学困生也比较容易地解答出来,但一旦变成总数比份数小时,比如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6段时,问题马上就出来了,答案五花八门。说明学生对每份数=总数÷份数还是掌握的,问题出在总数和份数的大小上面。 2.遇到问题后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单一,此类题目可以通过画图等数形结合的方法比较容易理解。 3.学生对两个问题的理解不够清楚,没有理解它们真正的含意和区别,即份数和数量。 教师方面:平时引导此类题目时不够到位,对两个问题的概念讲解不够清晰。

◆教学建议

分数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尤其是刚开始接触到分数时,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哪是份数,哪是数量,这也是理解分数的难点所在。

1.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引领学生区分份数和数量的。像这样“每份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甲是乙的几分之几”所表示的就是份数。求份数首先要有标准量,如上面的“总量”、“乙”就是标准量,份数是没有单位的。像这样“每段长几分之几米”、“每分是几分之几时” 所表示的就是数量,数量是有单位的。 把5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6段,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

{分析与解答}问题1“每段长多少米?” 求的是数量。把5米平均分成份,列式就是5÷6=6

5

,问题2“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求的是份数。以钢管的全长为标准,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份,每份就是6

1。 2.数形结合理解题意。可以画线段图或示意图等 一些方法来理解意

◆资源链接

这样区分份数和数量

例1: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

{分析与解}问题1“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求的是份数。以钢管的全长为标准,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

31。 问题2“每段长多少米?” 求的是数量。把1米平均分成份,列式就是1÷3= 3

1米 例2: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几分之几块,是这些饼的几分之几?

{分析与解}问题1“每个孩子分得几分之几块”,求的是数量。也就是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1份是3÷4=4

3

块问题2“是这些饼的几分之几?”求的是份数。把3块饼看作1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

4

1

。 例3:一块2公顷的菜地,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公顷,占这地的几分之几?3份是多少公顷,占这地的几分之几?

{分析与解}问题1“每份是多少公顷”,求的是数量。也就是把2公顷平均分成8份,每份数量就是2÷8=

8

2

= 41

公顷。问题2“(每份)占这地的几分之几?”求的是份数。把2公顷地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8份,每份就是81。问题3“3份是多少公顷”,求的是数量,问题1已求出一份是41公顷,3份就是41×3= 4

3。问题4“(3份)占这地的几分之几?”求的是份数,把2公顷地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8份,3份就是8

3

例4:小明29分钟走了2千米路,平均每分钟走几分之几千米,占总路程的几分之几?

{分析与解}问题1“平均每分钟走几分之几千米,”,求的是数量。既路程长度,把2千米平均分成29份,每份长度是2÷29= 29

2

千米。问题2“占总路程的几分之几?”求的是份数,把2千米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9份,每份就是

29

1

。 例5:(1)一根铁丝长15米,剪去

31,还剩多少米?(2) 一根铁丝长15米,剪去3

1

米,还剩多少米? {分析与解}例5(1)中的“剪去 ”是份数,指剪去了15米的 31,所以列式为15-15× 3

1

=10米。例5(2)中的“剪

去 米”是数量,指剪去的长度是 31米,15米,所以列式为15- 31=14 3

2

米。

以上区分份数与数量的方法,是我在教学中逐渐总结出来的,有欠缺之处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

五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典型错题

把5米长的钢筋平均截成9段,每段的长度是( )。

学生错解:每段的长度是(19 )。发生此类错误的13人,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忘记书写单位。

◆原因分析

教师方面:教学时,可能对这两种意义的情景设计把握欠深入,所以学生无法建立起有关的知识模块。

学生方面:没有真正去理解分数的两种意义,对两种意义的情景运用区分不够。

◆教学建议

1.教学时,从学生原有知识这个载体出发,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练习设计注意梯度,在实际练习中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资源链接

设计合理的练习,让学生在情景练习中去理解把握分数的两种意义。

1.一筐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筐苹果的();

平均分成6份,5份是这筐苹果的();

平均分成9份,7份是这狂苹果的()。

2.把2千克点心平均装在2个盒子里,每盒是总数的();

平均装在3个盒子里,每盒是总数的();

如果平均装在5个盒子里,每盒是总数的()。

3.把2千克点心平均装在2个盒子里,每盒装()千克?平均装在3个盒子里,每盒装()千克?如果平均装在5个盒子里,每盒装()千克?

4.1吨煤可以烧8天,平均每天烧煤()吨,平均每天烧这吨煤的()。

5.把3米长的彩带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米,每人分到总数的()。

6.小红去学校,15分钟到学校,刚好行了500米,平均每分钟行()米。每分钟行的路程是全程的()。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

五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典型错题

填空:45分钟=()小时

学生错解:①45分钟=( 0.45 )小时

②45分钟=( 4.5 )小时

◆原因分析

1.学生对于名数间的互相转化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过,而且对于常用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地较好,但是这些单位间的进率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学生很少触及到时间单位此类进率非整十、整百、整千的单位名数。

2.学生对于数学学习还只停留在应试阶段,很少从生活实际出发去联系和体验。

◆教学建议

1.教师应结合平时的练习多注重一些非整十、整百、整千单位间互化的训练。

2.教师应在平时教育学生多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不要让思维受长度、面积、体积等常用单位进率的负迁移影响。

3.学生受“惯性思维”影响,应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审题的耐心和细心。

◆资源链接

说说下列各单位间的进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