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经典案例评析-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刑事法经典法律案例分析(3篇)

刑事法经典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张三,男,30岁,某市居民。

因家庭矛盾,张三与邻居李四产生纠纷。

在一次酒后,张三持刀将李四刺伤,致其重伤二级。

事发后,张三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二、案件争议焦点1. 张三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2. 如果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如何量刑?三、案例分析(一)张三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1. 犯罪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案中,张三持刀将李四刺伤,致其重伤二级,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2. 犯罪主观方面张三在案发前与李四存在纠纷,且酒后持刀伤人,表明其具有故意伤害李四的犯罪故意。

3. 犯罪客观方面张三持刀将李四刺伤,致其重伤二级,其行为已经对李四的身体造成了严重伤害。

综上所述,张三的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二)量刑分析1. 法定刑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张三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 刑罚情节(1)张三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具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张三在案发后,积极赔偿李四的损失,取得了李四的谅解,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3)张三犯罪后,对自己的行为后悔,有悔罪表现,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综合以上情节,建议对张三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四、结论本案中,张三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在量刑时,应充分考虑其自首、赔偿、悔罪等情节,从轻处罚。

同时,本案也提醒人们,邻里之间应和睦相处,避免因小事引发矛盾,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五、启示1.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2. 邻里之间应和睦相处,避免因小事引发矛盾。

3. 发生纠纷时,应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切勿采取暴力手段。

《刑法案例研习》教学大纲

《刑法案例研习》教学大纲

《刑法案例研习》教学大纲阮齐林编写法学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大纲1042 目录前言 (1044)第一章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 (1045)第一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 (1045)一、郑海艳间接故意以结果确定犯罪性质案 (1045)二、曹成金缺乏杀人的直接故意不成立未遂犯案 (1045)三、李剑在犯罪活动中发生对象认识错误致同伙死亡案 (1046)四、邹大庚、刘和平、王敏故意伤害、窝藏案 (1046)第二节其他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 (1048)一、张烨等强奸、强制猥亵妇女案 (1048)二、王敏被章浩利用扣押人质仅成立非法拘禁罪案 (1049)三、田某为索取债务而绑架他人并致人死亡案 (1050)四、陈某等三刑警刑讯逼供致人死亡被定故意伤害罪案 (1050)复习与思考题 (1051)拓展阅读书目 (1051)第二章 侵犯财产罪 (1052)第一节抢劫罪、抢夺罪 (1052)一、黄斌等抢劫(预备)案 (1052)二、黄英献抢夺中当场使用暴力以抢劫论案 (1052)第二节盗窃、诈骗、侵占、职务侵占罪 (1053)一、陈平以假换真盗窃金项链案 (1053)二、出租车司机侵占乘客遗忘物案 (1054)三、张岩峰到饭店就餐故意用玻璃碴将嘴划破敲诈案 (1054)复习与思考题 (1054)拓展阅读书目 (1055)第三章 贪污贿赂罪、渎职罪 (1056)第一节 贪污贿赂罪 (1056)一、陈某某挪用公款后又挪用公款填补亏空案 (1056)二、乙某挪用公款、受贿数罪并罚案 (1056)第二节 渎职罪 (1057)一、莫兆军不构成玩忽职守罪案 (1057)二、杨有才徇私枉法案 (1058)复习与思考题 (1059)拓展阅读书目 (1059)第四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1060)第一节 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1060)一、及长龙烧毁他人承包的蔬菜棚破坏集体生产案 (1060)二、杨正南等破坏通讯设备、盗窃案 (1060)第二节 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1061)一、倪庆国交通肇事后逃逸案 (1061)二、A鞭炮厂爆炸案被定危险物品肇事罪案 (1062)刑法案例研习复习与思考题 (1062)拓展阅读书目 (1063)第五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1064)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扰乱市场秩序罪 (1064)一、鞠春香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1064)二、胡廷蛟等非法经营案 (1064)第二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 (1065)一、张顺发购买假币案 (1065)二、薛万森等持有假币案 (1065)三、王昌和变造金融票证案 (1065)四、汪照洗钱案 (1066)五、尹生华集资诈骗、票据诈骗案 (1066)六、刘文清信用卡诈骗案 (1067)复习与思考题 (1067)拓展阅读书目 (1067)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1068)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妨害司法罪、危害公共卫生罪 (1068)一、王福兴等聚众斗殴案 (1068)二、刘某妨害作证案 (1068)三、赵艳帮助毁灭证据、窝藏赃物案 (1069)四、王之兰过失致人死亡案 (1069)第二节 毒品犯罪、有关卖淫嫖娼的犯罪、淫秽物品罪 (1070)一、张敏贩卖毒品案 (1070)二、苏永清贩卖毒品案 (1070)三、高洪霞等组织卖淫、协助组织卖淫案 (1070)四、郑某传播性病案 (1071)五、肖垂海贩卖淫秽物品牟利案 (1071)复习与思考题 (1071)拓展阅读书目 (1072)第七章 历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 (1073)第一节 选择题 (1073)第二节案例分析题 (1076)复习与思考题 (1076)拓展阅读书目 (1077)1043法学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大纲1044前言课程性质:“案例刑法研习”是以法学本科3年级学生为对象的专业选修课。

刑事诉讼法实践教学大纲(3篇)

刑事诉讼法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权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法律人才,特制定本刑事诉讼法实践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基本程序;2. 培养学生运用刑事诉讼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刑事诉讼法概述-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刑事诉讼法的体系和基本原则2.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立案制度- 侦查制度- 起诉制度- 审判制度- 执行制度3.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程序- 侦查程序- 起诉程序- 审判程序- 执行程序4. 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制度- 证据的种类和证明标准- 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5. 刑事诉讼法中的辩护制度- 辩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辩护人的辩护方式和辩护策略6. 刑事诉讼法中的诉讼参与人- 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限-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和义务7. 刑事诉讼法中的管辖制度- 管辖的概念和种类- 管辖的确定和变更8. 刑事诉讼法中的强制措施- 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条件- 强制措施的适用程序和解除条件9. 刑事诉讼法中的羁押制度- 羁押的概念和种类- 羁押的适用程序和解除条件10. 刑事诉讼法中的期限制度- 期限的概念和种类- 期限的计算和延长四、实践教学方式1.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刑事案件,让学生分析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提高学生运用刑事诉讼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审判,让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被告人等角色,亲身体验刑事诉讼法的实践过程。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司法机构,了解司法机关的运作和刑事诉讼法的实际应用。

4. 比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法庭辩论、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编制说明《刑事诉讼法学》是按照公安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要求开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刑事诉讼中公检法机关的办案程序与办案理念。

通过本课程学习,力求使学生掌握刑事办案程序中的现代诉讼理念和具体办案程序的法律要求。

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公安工作实践,重点突出应用性和公安特色。

本大纲由孟璐起草,张桂霞审核,经法律系批准,于2017年9月实施。

一、课程代码:07004二、课程名称:《刑事诉讼法学》三、课程类型:公安基础课四、适用对象:本科各相关公安专业五、课程学时:68,讲授学时:60,实践学时:8。

六、教学内容: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刑事诉讼法历史类型的特点、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和修改。

第一部分学生自学知识一、诉讼的概念二、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三、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第二部分教师讲授重点第一节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一、诉讼二、刑事诉讼(一)刑事诉讼的特征(二)刑事诉讼阶段三、刑事诉讼法(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二)刑事诉讼法的性质(三)三大诉讼的区别第二节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一、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一)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二)研究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三)刑事诉讼实务---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四)外国刑事诉讼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二、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一)辩证思维(二)理论联系实际(三)比较借鉴法第三节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一、刑事诉讼目的——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一)惩罚犯罪(二)人权保障(三)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辩证关系二、司法公正——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三、控审分离、控辩对抗和审判中立四、诉讼效率第四节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和任务一、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二、刑事诉讼法的制定依据三、刑事诉讼法的任务第五节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一、外国刑事诉讼的历史沿革(一)奴隶社会的刑事诉讼法的主要特点(二)封建社会的刑事诉讼法的主要特点(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刑事诉讼法的特点二、中国刑事诉讼的历史发展(一)奴隶社会的刑事诉讼法的主要特点(二)封建社会的刑事诉讼法的特点(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和修改第二部分思考与练习仔细研读本章内容,重在理解。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刑事诉讼法英文名称:Criminal Procedure Law课程代码:2DA3A0090学分:3分总学时:54学时适用专业:法学专业先修课程:宪法学、法理学、刑法学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法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三大程序法之一,它是规定刑事诉讼程序的部门法。

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法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程序。

教学中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司法工作或法律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一)了解刑事诉讼法学课程的体系、结构,了解外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对刑事诉讼法学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二)理解现行刑事诉讼法的具体条文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理解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各项诉讼制度与程序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三)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范畴、基本制度以及各种程序的特点,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刑事诉讼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述(2学时)第一节刑事诉讼法一、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二、刑事诉讼阶段的概念和划分标准三、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异同第二节刑事诉讼法的法律渊源一、刑事诉讼法的法律渊源二、国际人权公约中刑事司法准则的意义第三节刑事诉讼法学一、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二、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刑事诉讼法学的若干基本观念一、司法公正二、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三、控审分离四、控辩对等五、诉讼效率第二章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2学时)第一节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一、刑事诉讼法的沿革二、刑事诉讼模式的沿革第二节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一、古代和近代刑事诉讼法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刑事诉讼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刑事诉讼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第三章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和任务(1学时)第一节制定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根据一、制定刑事诉讼法的双重目的和意义二、制定刑事诉讼法的根据第二节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一、首要任务二、第二项重要任务三、第三项重要任务第四章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2学时)第一节专门机关一、人民法院二、陪审制度三、人民检察院四、公安机关五、国家安全机关第二节诉讼参与人一、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二、自诉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四、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原告和被告五、其他诉讼参与人第五章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3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内容二、本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体现第三节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的原则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内容二、刑事诉讼法中实行这项原则的重要意义第四节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的原则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和意义二、本原则的基本内容第五节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审判权的原则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内容二、刑事诉讼法中实行这项原则的重要意义第六节依靠群众的原则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内容二、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该原则第七节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和基本含义二、刑事诉讼法中贯彻这项原则的重要意义第八节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和基本含义二、刑事诉讼法中贯彻这项原则的重要意义第九节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和基本含义二、刑事诉讼法中贯彻这项原则的重要意义第十节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内容二、刑事诉讼法中贯彻这项原则的重要意义第十一节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内容二、刑事诉讼法中贯彻这项原则的重要意义第十二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内容二、刑事诉讼法中贯彻这项原则的重要意义第十三节未经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和基本含义二、刑事诉讼法中贯彻这项原则的重要意义第十四节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原则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二、本原则的主要内容第十五节依法不追诉原则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内容二、刑事诉讼法中贯彻这项原则的重要意义第十六节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内容二、刑事诉讼法中贯彻这项原则的重要意义第十七节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原则简介一、程序法定原则二、正当程序原则三、控审分离原则四、无罪推定原则五、控辩平等原则六、有效辩护原则七、适度原则八、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第六章管辖(2学时)第一节管辖概述一、管辖的概念及原则二、管辖的意义及分类第二节立案管辖一、公安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二、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三、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四、关于执行管辖的几个问题第三节审判管辖一、级别管辖二、地区管辖三、指定管辖四、专门管辖第七章回避(2学时)第一节回避的概念和意义一、回避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回避的种类、理由和适用的人员一、回避的种类二、回避的理由三、回避适用的人员第三节回避的程序一、回避的提起二、回避的审查决定三、对驳回申请的复议第八章辩护和代理(4学时,其中实践教学2学时)第一节辩护一、辩护制度的概念及历史发展二、辩护制度的内容三、法律援助制度第二节代理一、刑事代理制度的概念及意义二、自诉案件的代理三、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代理四、附带民事诉讼中的代理实践教学:讲座第九章证据概述(5学时,其中实践教学2学时)第一节证据和证据制度一、证据的概念和意义二、证据的特征三、刑事证据制度第二节证据种类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结论七、勘验、检查笔录八、视听资料第三节证据的分类一、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二、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三、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实践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第十章证明(1学时)第一节概述一、证明的概念二、证明对象三、证明要求四、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第二节证据的收集和运用一、收集证据二、审查判断证据三、各类证据的收集及审查判断四、完全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案情的规则第十一章强制措施(3学时)第一节概述一、强制措施的概念和意义二、适用强制措施应当考虑的因素第二节拘传一、拘传的概念和意义二、拘传的程序第三节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一、取保候审的概念、种类和意义三、监视居住的概念和条件四、监视居住的程序第四节拘留一、拘留的概念和意义二、拘留的条件和程序第五节逮捕一、逮捕的概念二、逮捕的条件三、逮捕的批准、决定和执行权限及程序第十二章刑事附带民事诉讼(3学时,其中实践教学1学时)第一节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成立条件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及特点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意义第二节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第三节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保全和先予执行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实践教学:案例分析第十三章期间和送达(1学时)第一节期间一、期间的概念和意义二、期间的计算第二节送达一、送达的概念和意义二、送达程序第十四章刑事诉讼的终止和中止(2学时)第一节刑事诉讼的中止一、诉讼中止的概念和意义二、诉讼中止的条件和程序第二节刑事诉讼的终止一、诉讼终止的概念和意义二、诉讼终止的条件和程序第十五章立案(2学时)第一节立案程序的概念和意义一、立案程序的概念第二节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一、立案的材料来源二、立案的条件第三节立案的程序一、对立案材料的接受二、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三、人民检察院对不立案的监督第十六章侦查(4学时,其中实践教学2学时)第一节侦查的概念、任务和意义一、侦查的概念和意义二、侦查的任务第二节讯问犯罪嫌疑人一、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概念和意义二、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第三节询问证人、被害人一、询问证人的概念和意义二、询问证人的程序三、询问被害人第四节勘验、检查一、勘验、检查的概念和意义二、勘验、检查的种类和程序第五节搜查一、搜查的概念和意义二、搜查的程序第六节扣押物证、书证一、扣押物证、书证的概念和意义二、扣押物证、书证的程序第七节鉴定一、鉴定的概念和意义二、鉴定的程序第八节通缉一、通缉的概念和意义二、通缉的程序和对象第九节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工作一、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诉讼地位二、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诉讼权利三、律师接受委托后在侦查阶段的主要工作第十节侦查终结一、侦查终结的概念和意义二、移送审查起诉的条件和程序三、撤销案件的条件和程序四、侦查程序中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第十一节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一、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侦查权二、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的程序第十二节补充侦查一、补充侦查的概念和种类二、不同阶段的补充侦查第十三节侦查监督一、侦查监督的概念和意义二、侦查监督的内容实践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第十七章起诉(3学时)第一节起诉的概念和意义一、起诉的概念和意义二、提起公诉的一般理论第二节提起公诉的程序一、审查起诉二、提起公诉三、不起诉第三节提起自诉的程序一、自诉案件的范围二、自诉案件的提起条件三、提起自诉的程序第十八章第一审程序(4学时,其中实践教学2学时)第一节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一、第一审程序的概念二、第一审程序的任务和意义三、第一审程序的改革和发展第二节公诉案件的第一审普通程序一、对公诉案件的审查二、开庭审判前的准备三、法庭审判程序四、单位犯罪案件的审理程序五、被告人认罪案件的审理程序六、延期审理、中止审理七、第一审程序的期限第三节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一、自诉案件的概念和范围二、自诉案件的提起、审查和处理三、自诉案件的审理第四节简易程序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三、简易程序的审理第五节判决、裁定和决定一、判决二、裁定三、决定实践教学:模拟法庭审判第十九章第二审程序(3学时,其中实践教学1学时)第一节概述一、两审终审制二、二审程序的概念和特点三、二审程序的任务和意义第二节第二审程序的提起一、提起二审程序的主体二、被害人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三、上诉、抗诉的理由四、上诉、抗诉的期限五、上诉、抗诉的方式和程序第三节第二审程序的审判一、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审查二、全面审理原则三、二审的审判方式和程序四、对二审案件的处理五、二审案件的审判期限第四节上诉不加刑原则一、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概念和意义二、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第五节对扣押、冻结财物的处理实践教学:观看教学片第二十章死刑复核程序(2学时)第一节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一、行使核准死刑权的人民法院二、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报请复核三、报请复核的基本要求四、审查核准程序第三节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一、对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案件行使核准权的人民法院二、复核死缓案件的程序第二十一章审判监督程序(2学时)第一节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特点和意义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任务二、审判监督程序的特点和意义第二节申诉材料与审查处理一、申诉材料的来源二、申诉的法律效力和申诉的理由三、审查处理第三节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一、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二、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三、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方式第四节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一、重新审判的方式和程序二、重新审判案件的审查三、重新审判后的处理第二十二章执行(1学时)第一节概述一、执行的概念、特点和意义二、执行的主体和客体第二节各种判决、裁定的种类与执行机关一、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裁判的执行二、对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判决的执行三、判处有期徒刑缓刑和拘役缓刑的执行四、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五、判处罚金、没收财产的执行六、无罪判决和免除刑罚的执行第三节执行的变更与其他处理一、死刑和死缓执行的变更二、暂与监外执行三、减刑和假释四、对新罪、漏罪的追究程序五、发现错判和对申诉的处理第四节人民检察院对执行的监督一、人民检察院对各种判决、裁定执行的监督二、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监督第二十三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自学)第一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有原则第三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点第二十四章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司法协助制度(自学)第一节涉外刑事诉讼程序概述第二节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特有原则页眉内容第三节刑事司法协助第二十五章刑事赔偿程序(自学)第一节刑事赔偿程序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刑事赔偿的范围第三节刑事赔偿程序四、教学参考书1、程荣斌主编:《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9刑事诉讼法案例研习教学大纲

59刑事诉讼法案例研习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案例研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1442730课程英文名称:Criminal procedure case study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法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06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刑事诉讼法案例研习是法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培养学生实务能力的选修课,通过大多采用真实案例,分别取材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司法判例和权威期刊、网络等,力求以鲜活案例反映当下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热点刑事诉讼问题,突出刑事诉讼法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特点,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案例情景中正确理解与运用刑事诉讼法,并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自觉运用所学刑事诉讼法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结合司法实践,明确刑事法治下如何依法行为。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熟悉刑事诉讼程序,掌握刑事诉讼庭审程序;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刑事诉讼基础理论,学会分析解决问题,进行适法行为。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法学实践课程,应侧重于学生动手、动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选取典型案例,安排学生通过法庭模拟、课堂讨论等方法达成能力养成。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

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和刑事诉讼法。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1.对重点、难点章节(如:刑事诉讼管辖、刑事诉讼证据等)应安排模拟实训,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课后作业应以分析案例为主,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并适当安排课内讲评作业。

法律案例分析教学大纲(3篇)

法律案例分析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法律案例分析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 掌握不同类型法律案件的分析方法。

- 了解法律案例分析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 增强学生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法律职业的敬畏感和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法律案例分析概述- 法律案例的定义和分类- 法律案例分析的意义和作用- 法律案例分析的原则和方法2. 案例分析基本方法- 文献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 逻辑推理法3. 不同类型法律案件案例分析- 刑事案件案例分析- 刑事案件的构成要件- 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程序- 民事案件案例分析- 民事案件的类型和特点- 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 行政案件案例分析- 行政案件的类型和特点- 行政案件的复议、诉讼程序4. 案例分析报告撰写- 案例分析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案例分析报告的写作技巧- 案例分析报告的修改与完善5. 案例分析实践- 实际案例的收集与整理- 案例分析的步骤和技巧- 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与交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法律案例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 模拟法庭:模拟真实法庭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案例分析的过程。

5.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法律案例分析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共8周,每周2学时,共计16学时。

2. 案例分析实践:共4周,每周2学时,共计8学时。

3. 案例分析报告撰写与交流:共2周,每周2学时,共计4学时。

五、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50%,考试内容为法律案例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法律案例评析课程大纲(3篇)

法律案例评析课程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案例评析能力成为法律专业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法律思维和案例分析能力,为今后从事法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法律案例评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 掌握法律分析的基本理论,提高法律思维;3. 熟悉各类法律案例的特点,提高案例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法律案例评析概述1. 法律案例评析的概念及意义2. 法律案例评析的基本方法3. 法律案例评析的步骤第二部分:法律案例评析的理论基础1. 法律逻辑学2. 法律解释学3. 法律价值论4. 法律方法论第三部分:法律案例评析实务1. 刑事案例分析-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理- 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 典型案例评析2. 民事案例分析-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理- 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 典型案例评析3. 行政案例分析- 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理- 行政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 典型案例评析4. 民商案例分析- 民商诉讼法的基本原理- 民商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 典型案例评析5. 国际案例分析- 国际私法的基本原理- 国际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 典型案例评析第四部分:法律案例评析的实践应用1. 法律咨询与代理2. 法律文书写作3. 法律实务操作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法律案例评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步骤进行讲解;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法律思维和案例分析技巧;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典型案例,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模拟法庭:模拟真实法律案件,提高学生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5.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机构,了解法律实务。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法律案例评析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占总成绩的30%;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能力,占总成绩的30%;4. 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占总成绩的10%。

《法学案例评析》实训教学大纲

《法学案例评析》实训教学大纲

《法学案例评析》实训教学大纲法学案例评析是法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训课程。

该课程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评析,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所设计的《法学案例评析》实训教学大纲旨在明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

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评析,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1.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法律论证能力,通过评析案例,培养学生理解并运用法律理论、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讲解,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案例分析方法和技巧的讲解:介绍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案例分析模型的运用、问题识别和解决、法律逻辑的运用等。

2.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评析:选取一些典型的法学案例,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评析,引导学生理解案例的背景、事实、法律问题和法律原则。

3.案例讨论和讲解: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案例讨论和讲解,通过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实践和实训: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实践和实训,让学生亲自参与案件的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与实践结合: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和评析的理论讲授,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2.小组讨论与案例讲解相结合: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讲解的形式,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案例实践与实训相结合:邀请专业人士参与案例实践和实训,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

2.作业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案例分析和评析的作业和报告,考察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3.实践成果评价:根据学生在案例实践和实训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法律案例评析课程大纲(3篇)

法律案例评析课程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案例评析能力成为法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课程旨在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判断能力,为今后从事法律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法律案例评析的基本方法与技巧;2. 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判断能力;4. 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第一部分:法律案例评析概述1. 法律案例评析的定义与意义2. 法律案例评析的方法与步骤3. 法律案例评析的原则与要求第二部分:法律案例评析的基本方法1. 文献分析法2. 比较分析法3. 逻辑分析法4. 案例分析法第三部分:典型案例评析1. 刑事案例分析a. 故意伤害案b. 交通肇事案c. 盗窃案d. 贪污案2. 民事案例分析a. 侵权责任案b. 合同纠纷案c. 买卖合同案d. 知识产权案3. 行政案例分析a. 行政许可案b. 行政复议案c. 行政处罚案d. 行政诉讼案第四部分:法律案例评析的实践与反思1. 案例评析报告的撰写2. 案例评析的反思与改进3. 案例评析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三、课程教学安排1. 课堂教学:每周2课时,共计16周,共32课时。

2. 课后自学:学生需根据课程要求,阅读相关法律法规、案例资料,完成课后作业。

3. 课堂讨论:每两周组织一次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评析。

四、课程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30%2. 课后作业:30%3. 案例评析报告:40%五、课程资源与教学手段1. 教材:《法律案例评析教程》2. 教学课件: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制作相关课件3. 案例资料:收集典型案例,供学生参考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拓展教学资源六、课程实施与反馈1. 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定期组织课程反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法律经典名案分析》课程教学大纲.doc

《法律经典名案分析》课程教学大纲.doc

《法律经典名案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一、《法律经典名案分析》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2130043(二)课程英文名称:Analysis of Classic Cases(三)开课对象:法学专业(四)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法学本科专业的专业任选课程。

(五)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从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真实案件中探求法学原理的真缔,并从中体会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实现方式。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系统讲授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真实案件,主要涉及依法治国、宪法、彳亍政法、民法、刑法等。

(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32学时学分数:2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教学内容讲授实践合计第一章法治原理44第二章宪政理论与实践66第三章司法改革66第四章依法行政66第五章依法保护民事权利66第六章依法保护国际贸易44合计3232(八)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以传统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学生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分别占总评成绩的40%和60% o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法治原理教学目的和要求从真实案例中体会和理解法治的起源、法治的含义、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一、法治的起源二、法治的含义三、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四、案例1国土,请恪守你的诺言案例2国王雷克斯的烦恼案例3磨坊主状告德国皇帝柯克的故事案例4 “一把手”的“包”案例5影响中国立法的力量案例6医学院校不招收吸烟学生第二章宪政理论与实践教学目的和要求从真实案例中体会和理解宪政的内涵、宪政的特征、中国宪政之路的思考。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一、宪政的内涵二、宪政的特征三、中国宪政Z路的思考四、案例1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案例2齐玉苓案引发的宪法问题案例3青岛三考生状告教育部案案例4王春立等诉民族饭店选举权纠纷案案例5洛阳中院认定地方性法规无效案案例6布什诉戈尔选举案案例7岳阳市长“二选”风波的启示案例8从“孙志刚事件”透视中国违宪审查制案例9宪法平等权第■案案例10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第三章司法改革教学目的和要求从真实案例中体会和理解司法体制改革(包括法院组织体制、诉讼程序、诉讼证明责任、刑讯逼供等)的紧迫性及其实现方式。

刑事案例评析 课程

刑事案例评析 课程

刑事案例评析课程以刑事案例评析课程为题,列举如下案例:1. 案例一:杀人案在这个案例中,一名男子被发现死于刀伤。

警方展开调查,发现案发现场有多个证据指向一名嫌疑人。

经过调查和取证,警方最终确定嫌疑人的身份,并成功将其抓获。

这个案例涉及到刑事侦查、取证、审讯等多个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案件细节来了解刑事案件的调查流程和证据收集过程。

2. 案例二:抢劫案在这个案例中,一家珠宝店遭遇抢劫,嫌疑人使用武器威胁店员,并成功抢走了珠宝。

警方立即展开追捕,通过监控录像和目击者证词,最终锁定了嫌疑人的身份。

这个案例涉及到刑事侦查、取证、追捕等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案件细节来了解刑事侦查的方法和策略。

3. 案例三:毒品贩卖案在这个案例中,警方接到线报,称某人在一处租赁房屋内贩卖毒品。

警方经过侦查和蹲点观察,最终成功抓获了嫌疑人,并在其住所中查获了大量毒品。

这个案例涉及到刑事侦查、蹲点观察、抓捕等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案件细节来了解刑事侦查中的隐蔽侦查和抓捕行动。

4. 案例四:贪污案在这个案例中,一名政府官员被指控贪污公款。

调查人员通过审查财务记录、调查涉案人员的生活方式等方式,最终找到了贪污的证据,并将嫌疑人移交给法院审判。

这个案例涉及到刑事侦查、审查财务记录等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案件细节了解刑事侦查中的取证和审查手段。

5. 案例五:强奸案在这个案例中,一名女性报案称自己遭到强奸。

警方展开调查,通过听取受害人的证词、调查现场和收集DNA等证据,最终成功将嫌疑人抓获。

这个案例涉及到刑事侦查、证人审讯和DNA鉴定等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案件细节了解刑事侦查中的证人审讯和科学鉴定手段。

6. 案例六:网络诈骗案在这个案例中,一名受害人被骗走大量财物,警方展开调查,通过追踪IP地址和监控银行转账等方式,最终成功锁定了嫌疑人的身份,并将其抓获。

这个案例涉及到刑事侦查、追踪网络犯罪等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案件细节了解刑事侦查中的网络追踪和证据收集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大纲
《刑事法经典案例评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0652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32讲课学时:20实验(上机)学时:12
学分:2
适用对象:法律专业
先修课程:刑法学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要求学生在较好地掌握了刑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后进行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习的刑法学理论知识,全面深入地分析刑事案件,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学习和研究刑法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期在较高水平上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为今后进一步进行法学研究和从事实践工作打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主要就刑法学总论、分论中有争议的问题通过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对实践中新近发生的热点案件、有争议的案件进行深入探讨。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
过研究疑难案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使学生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课程既涉及刑法总论中的因果关系问题、罪过问题、期待可能性问题、犯罪停止形态问题、共同犯罪形态问题、正当行为问题、罪数形态问题等,也涉及刑法分论中的具体犯罪的认定问题。

课程选择的案例,会随着理论和实践中热点、难点的变化而更换,个别章节内容可根据热点、难点的变化等客观情况取舍。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拟采用分组讨论、课堂辩论、案件研讨会、论证会、模拟诉讼等方式展开学习,同时,要求学生课下自学,对案例材料先行进行了解,并阅读有关刑法学前沿理论文章和著作,增强分析案件的能力。

本课程能够增强学生运用刑法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学生参加法学学科竞赛,有利于学生胜任未来的法律工作。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犯罪论前沿案例研究
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前沿案例研究
第二节不作为犯罪前沿案例研究
第三节因果关系前沿案例研究
第四节罪过问题前沿案例研究
第五节期待可能性前沿案例研究
教学重点、难点:罪刑法定原则相关前沿案例、因果关系前沿案例、期待可能性前沿案例研究的分析
课程的考核要求:深入了解犯罪构成理论及其争议问题,运用犯罪构成理论就相关案例写出分析意见,就个别案例写出法律文书,以便进行模拟诉讼。

第二章犯罪形态前沿案例研究
第一节正当行为前沿案例研究
第二节停止形态沿案例研究
第三节共同犯罪前沿案例研究
第四节罪数形态前沿案例研究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案例对罪刑法定原则进行深入理解;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共同犯罪的认定;共同犯罪人停止形态的认定;牵连犯的认定。

课程的考核要求:深入了解犯罪形态相关理论及其争议问题,就相关案例写出分析意见,就个别案例写出法律文书,以便进行模拟诉讼。

第三章刑罚前沿案例研究
第一节刑罚裁量前沿案例研究
第二节刑罚执行前沿案例研究
教学重点、难点:自首、坦白、立功的认定。

课程的考核要求:运用犯罪形态相关理论就相关案例写出分析意见。

第四章刑法分论前沿案例
第一节危害公共安全罪前沿案例研究
第二节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前沿案例研究
第三节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前沿案例研究
第四节侵犯财产罪前沿案例研究
第五节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前沿案例研究
第六节贪污贿赂罪及渎职罪前沿案例研究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案例深入研究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非
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集资诈骗或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认定;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受贿罪的认定;污染环境罪的认定;寻衅滋事罪的认定。

课程的考核要求:深入了解上述犯罪的构成和认定问题,运用犯罪形态相关理论就相关案例写出分析意见,就个别案例写出法律文书,以便进行模拟诉讼。

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开卷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

六、主要参考书及其他内容
[1]陈兴良判例刑法教程(总则篇).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2]陈兴良判例刑法教程(分则篇).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3]彭新林编著刑法各论前沿问题探索.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6
执笔人:刘迎泽教研室主任:系教学主任审核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