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弱势群体犯罪心理解析

合集下载

社会弱势群体犯罪心理的自卑情结分析

社会弱势群体犯罪心理的自卑情结分析


要: 犯罪心理 形成 的根源都来 自个体 自我意识 的迷失 。个 体犯罪 是对 自我 的一
种抛 弃 , 即个体 自我感 觉的倒塌 。个 体的 自我感 觉 由归属感 、 成就 感 和价值 感来支 撑 , 归
属感 、 成就感和价值感的缺失引发 的 自卑情 绪是社会 弱势群体 犯罪的心 理根 本原 因。帮
暴力行为 。弱势 群体 由于 自身的原 因 , 很多 犯罪 选择
的对 象都是对无 辜 的弱势 人 群 , 如郑 民生案 选择 的对
无法靠 自身力量或能力保持 个人或家庭 成员 的基本生 活水准 , 需要 国家和社会力 量的关爱 、 支持 和帮 助。有
些社 会弱势群体是基 于 自然、 生理 原因形 成的 , 如未成
助社 会弱势者 寻找归属感 、 为弱势 者提供更 多的发展 机会 、 让 弱势者 活得有 尊严 , 是扶 助 弱势群体 、 有效预防弱势群体犯罪的根本所在 。 关键 词 : 社会弱势群体 犯 罪心理原因 自卑情绪
1 引 言
犯罪 目的 、 犯罪手段 、 犯罪 的情景等特 征都有别 于社会 传统犯罪。 弱势 群体犯罪 的 目的主要是 以获取经济 利益为 目 的的犯罪。长期生 活在 贫困线下 , 对社 会资源 的缺失 , 多数弱势者采 取违 法或 犯罪 的手段 以维持 温饱 或立 足 城市。同时也 是通 过获 取经 济利 益 以获得 他人 尊重 、
不禁思考 : 到 底是什 么原 因促 使他们 走 向极 端?犯罪
的原 因是复杂的, 有社会和主体等 各方 面的因素有 关 , 但关 注弱势群体犯 罪 的心理根 源 , 才 能更好 的理 解弱 势群体犯 罪的原 因, 更好 地 采取有 效 的预 防策略 和措
施。

我国青少年犯罪心理问题的相关分析

我国青少年犯罪心理问题的相关分析

我国青少年犯罪心理问题的相关分析我国的法律制度对青少年的犯罪问题历来持宽容的态度,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处遇原则。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却呈现出了明显的增长趋势,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受到国家、社会的关注。

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监护群体都希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遵纪守法,对青少年的轻微违反犯罪行为也是“宽容多于严厉”。

但是,这种“博爱”不仅未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效果,反而还成为青少年犯罪状况的恶化的诱因。

有效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关键是重视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预防和矫治,因此,以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为材料基础,进而了解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状况并据此予以矫治,才能够实现有效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目标。

一、青少年犯罪概述(一)青少年的界定对青少年界定的年龄标准各个国家是不同的,例如,《日本少年法》规定青少年是指14岁以上20岁以下的少年;《德国青少年刑法》规定是指从“14岁到18岁”,《德国青少年法庭法》规定“18岁到21岁”的群体也可适用《青少年刑法》。

青少年的范围应该界定为13岁到25岁比较合适。

毕业论文(二)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1. 暴力犯罪突出。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江西等省份由于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青少年犯罪率有所下降),犯罪情节愈发恶劣,犯罪类型趋于复杂。

暴力文化的传播对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充满了刺激性和吸引力,抢劫、盗窃、强奸、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暴力型犯罪极为突出,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日益严重,青少年暴力犯罪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智能化的犯罪手段。

青少年犯罪的手段日趋成人化、智能化,利用手机、电脑、网络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作案的情形也日益增多。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和防控策略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和防控策略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和防控策略在当今的社会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青少年犯罪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青少年犯罪不仅对于犯罪分子本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因此,我们需要对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学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相应的防控策略,以便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一、社会心理学分析青少年犯罪是一种具有复杂原因和深层次社会心理学原因的行为,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现代社会对于青少年的压力越来越大,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等等都会让青少年感到身心俱疲,而犯罪行为往往可以成为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

其次,青少年的心智发育还不够完全,他们的判断力、自控力和责任感往往比成年人差很多,这也导致了他们对于社会(包括法律法规)的认识不够清晰、理性不够充分,更容易受到不良的外部影响,从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再者,现代社会价值观和文化思潮的变化,也会对青少年的心理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某些时期社会上崇尚英雄主义和暴力,青少年可能被这种价值观左右,以暴力和犯罪行为来展现自己的“强大”。

以上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原因,正是这些原因的存在,导致青少年犯罪在社会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情况非常不容乐观。

二、防控策略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我们需要制定出相应的防控策略。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防控措施:1.教育方式:通过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增加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让青少年了解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危害,切实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和责任感。

2.心理卫生:通过心理医生的辅导和指导,帮助青少年在心理上得到平衡和治疗。

适当的心理活动可以有效地缓解压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家庭关怀:家庭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家庭成员应该关心孩子的实际情况,防止一些饱受压力影响的青少年选择不正当的途径来释放心理负担,从而造成不良后果。

浅谈弱势群体犯罪心理分析及对策思考

浅谈弱势群体犯罪心理分析及对策思考

浅谈弱势群体犯罪心理分析及对策思考论文摘要当前弱势群体中的犯罪现象比其他群体更为突出,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文分析弱势群体犯罪心理发现,诱发弱势群体犯罪的心理动机主要有:补偿心理,仇富、仇官心理,报复心理等,对策在于解决弱势群体生存与生活问题,关注城市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建立社区预防和预警机制,建立社区居民纠纷调解机构,实施立法保护、司法救助与打击犯罪相结合等。

论文关键词犯罪心理分析对策思考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法治蓝皮书》显示,2009年1月至10月,中国刑事案件立案数和治安案件发现受理数大幅增长,刑事案件数增幅在10%以上,治安案件数增幅达20%左右,全年刑事立案数达到530万件,治安案件数达到990万件。

其中弱势群体犯罪案件上升较快,自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实验小学校园惨案”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又相继发生5起类似惨案。

这6名作案凶手的共同特点:一是多为青壮年男性,最小的31岁,最大的48岁。

二是作案者都是社会弱势人物,这6人中,有的是进城务工的农民,有的是下岗失业人员,他们为什么会在走投无路之时制造恶性刑事犯罪?本文试从犯罪心理角度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弱势群体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因素的总称。

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因和支配力量,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部表现。

与其他社会群体犯罪相比较,弱势群体犯罪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以下几种:(一)仇富式心理犯罪2005年9月11日,北京王府井大街发生一起劫车案件,一位31岁的河南农民艾绪强,为报复社会在王府井抢窃出租车撞人,导致3人死亡,6人重伤。

2006年艾绪强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出庭受审时,公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开车撞人?”,艾绪强回答:“因为我要报复社会,报复富人,我觉得现在十个城里人有九个都是黑心的。

”(二)补偿式心理犯罪处于社会弱势中的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总觉得别人瞧不起他,在绝望之时除了往往会选择自杀之外,更主要的是不会选择默默无闻地死去,而想在社会上“轰轰烈烈”地去死,从而出一口气,找回“自我价值的补偿”,自认为自己“死得值得”,可以“永垂不朽”或“遗臭万年”。

扫黑除恶国内黑恶势力的社会心理与心态分析

扫黑除恶国内黑恶势力的社会心理与心态分析

扫黑除恶国内黑恶势力的社会心理与心态分析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黑恶势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安全与利益。

为了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政府积极推行扫黑除恶运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单纯从行为层面去解读这些黑恶势力的存在并不能完全理解问题的来源和根本。

因此,本文将从社会心理与心态的角度对国内黑恶势力进行分析。

1. 社会不公引发心理不平衡在当代中国,社会不平等问题尚存,贫富差距扩大,社会资源不平衡分配,使得一部分人陷入边缘化和贫困之中。

这种社会现象大大增加了一些人对社会的不满,产生了心理不平衡的情绪。

黑恶势力往往残暴无道,但他们却能提供一定的利益和保护,对一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人形成了一种心理依赖。

2. 人际关系的困扰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复杂多样,人们之间的互动存在着各种差异和问题。

对于一些心理脆弱的个体来说,面对人际关系的挑战和困扰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而黑恶势力往往是一个组织体系,它们能够提供一种亲密的群体感和安全感,给予个体一种归属感,这对某些人来说是一种诱惑。

3. 赌博及其他不良习惯的诱惑扫黑除恶中,赌博问题被认为是黑恶势力最常利用的手段之一。

赌博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一种刺激、娱乐、寻求突破的方式。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痴迷于赌博的人往往容易失去理智,从而被黑恶势力利用,成为其牟利的对象。

4. 权力寻租心态的蔓延黑恶势力的扩张和存在离不开某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默许和纵容。

权力寻租心态的存在,使得黑恶势力得以抬头。

一些腐败官员看重个人权力和私利,通过与黑恶势力勾结,为其提供庇护,换取私利。

这些腐败现象不仅造成了社会的严重损失,更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腐败与黑暗的氛围。

5. 传统观念与文化背景的影响中国社会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而一些黑恶势力往往能够巧妙地利用这些文化背景和传统观念进行欺骗和煽动。

比如,黑恶势力通过传播封建迷信、邪教思想,达到利益诱导的目的。

一些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因对权威和信仰的追求,对黑恶势力敛财手段产生怀疑和质疑,从而成为其打击的对象。

当代社会中的犯罪心理分析

当代社会中的犯罪心理分析

当代社会中的犯罪心理分析对于人类来说,正义与邪恶一直是纠缠在一起的主题。

而犯罪则是一种最典型的邪恶行为。

在当代社会中,因为各种原因,犯罪事件越来越频繁,它不仅给受害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痛苦和伤害,还给法律和道德带来巨大的挑战。

而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则是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本文将探讨当代社会中犯罪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一、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犯罪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心理因素,以及其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法律制定和执行提供帮助,还可以为警察、心理医生和社工等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指导,从而更好地防范和处理犯罪行为。

二、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心理特征个体心理特征是影响犯罪者行为的重要因素,例如情绪、性格、认知、人际关系等。

这些因素对犯罪的选择、实施和后果具有重要影响。

2.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是指犯罪的社会背景和环境对犯罪者心理的影响。

例如贫困、失业、歧视、社会偏见等因素都会导致个体产生犯罪行为。

3.心理评估和矫治心理评估和矫治是犯罪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心理测试的方法,可以了解犯罪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从而为矫治和防范犯罪行为提供基础。

4.心理干预和预防在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制定相应措施,对于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和预防。

通过对犯罪者进行行为矫治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其走出犯罪的歧途。

三、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及原因1.自卑感和焦虑感一部分犯罪者因缺乏自信,而产生自卑情绪,觉得自己不受重视,希望通过违法行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另一部分犯罪者则是由于生活和工作上的验证不足,形成了困扰和烦恼的焦虑感,希望通过犯罪来寻求一种短暂的解脱。

2.不良的人际关系不良的人际关系也是诱发犯罪的重要因素。

由于长时间受到恶劣的人际关系的影响,个体往往失去了正常的情感体验和行为规范,极易产生犯罪心理。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犯罪问题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犯罪问题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犯罪问题探析摘要:社会转型期是指从传统的封建农业社会向开放的现代工业社会发展时期,被各国公认为危机多发期。

中国目前正处于这一关键时期: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财富流向缺乏平衡、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弱势群体逐步形成,他们生活贫困,深受相对被剥夺感和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的双重困扰,可能成为社会稳定乃至现代化进程中潜在的火药桶。

因此,系统地分析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防范措施,对预防和减少犯罪,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弱势群体转型期犯罪社会救助我国刑法学界著名学者赵秉志教授在《刑法的未来走向》一文中提及”刑法学研究要继续紧跟时代主题,关注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在研究理念上,避免一定程度地存在重刑法的社会保护而轻刑法的人权保障的倾向”①为此,文章通过研究不久前发生的6起典型的”校园血案”,粗略地分析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犯罪的基本现状,并以社会救助为切入点,浅析如何防范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犯罪。

一、弱势群体的定性目前,学界对弱势群体的分类,意见较为一致。

一般分为两类:(1)生理性弱势群体。

如儿童、老人、残疾人等;(2)社会性弱势群体。

如下岗失业人员、待业青年等。

但是对弱势群体的定性,则众说纷纭。

有的学者认为,”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合理、不公平的概念。

”[1]也有学者认为,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层面或几个层面(经济、文化、政治及社会竞争力方面)处于边缘和底层没有或拥有少量话语权的群体。

然而,文章在结合前文及以上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比较赞同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马皑教授关于弱势群体的定义,即”弱势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个人或家庭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原因是多样的,但他们往往在下列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中有所表现。

首先是能力弱势,缺少生活或生产能力,甚至缺少家庭的庇护。

比如,残疾人、精神病人、孤寡老人;其次是收入弱势,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是非常可怕的,这类情况的覆盖面最大。

中国弱势群体犯罪心理解析

中国弱势群体犯罪心理解析

中国弱势群体犯罪心理解析中国弱势群体犯罪心理解析角色、道德、手段三种冲突容易诱发心理失衡———最近,农民工王斌余讨薪受辱,激愤之下连杀4人,被一审判决死刑,成为社会热点。

舆论普遍对王斌余抱以同情,而是否应对其轻判,法学界激烈争论至今未平。

王斌余悲剧的代表性在于,一个身处弱势群体之中的人,无法通过正当的途径实现自己的合理要求,终于酿成血案。

透过这个孤立的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弱势群体犯罪之所以发生,与社会对弱势群体生存状态和心态失衡现状的忽视有直接关系。

20XX年朱镕基总理首次使用了弱势群体的概念,要求全社会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帮助。

目前,弱势群体在金字塔式的社会分层结构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他们的态度与行为关系到国计民生。

同时,弱势群体中的犯罪现象比其他群体更为突出,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10月26日,在第十届中国心理学大会分组会议上,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法律心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马皑博士作了题为“对弱势群体中犯罪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的主题发言,依据他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剖析了当前弱势群体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应对策略。

日前,马皑博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对我国弱势群体犯罪的心理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

弱势群体到底指哪些人?记者:弱势群体概念有些笼统,您依照什么样的标准对弱势群体加以划分开展研究?马皑:弱势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个人或家庭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原因是多样的,但他们往往会在下列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中有所表现。

首先是能力弱势,缺少生活或生产的能力,甚至缺乏家庭的庇护。

比如残疾人、精神病人、孤寡老人。

其次是收入弱势,而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是非常可怕的。

这类情况的覆盖面最广,如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

第三是权利弱势,只承担了义务但无法公平地享受权利。

像进城打工者,挖煤的农民工,三陪女等等,他们无法获得与城镇居民等同的社会权利,即便法律赋予了他们这种权利。

最后是资源弱势,对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占有状况决定着各社会群体在阶层结构中的位置以及个人的综合社会经济地位。

弱势群体犯罪心理分析及对策思考

弱势群体犯罪心理分析及对策思考

弱势群体犯罪心理分析及对策思考作者:张静张国蓉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12期摘要当前弱势群体中的犯罪现象比其他群体更为突出,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文分析弱势群体犯罪心理发现,诱发弱势群体犯罪的心理动机主要有:补偿心理,仇富、仇官心理,报复心理等,对策在于解决弱势群体生存与生活问题,关注城市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建立社区预防和预警机制,建立社区居民纠纷调解机构,实施立法保护、司法救助与打击犯罪相结合等。

关键词犯罪心理分析对策思考作者简介:张静,四川化工高级技工学校,讲师;张国蓉,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中图分类号:D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4-252-02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法治蓝皮书》显示,2009年1月至10月,中国刑事案件立案数和治安案件发现受理数大幅增长,刑事案件数增幅在10%以上,治安案件数增幅达20%左右,全年刑事立案数达到530万件,治安案件数达到990万件①。

其中弱势群体犯罪案件上升较快,自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实验小学校园惨案”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又相继发生5起类似惨案。

这6名作案凶手的共同特点:一是多为青壮年男性,最小的31岁,最大的48岁。

二是作案者都是社会弱势人物,这6人中,有的是进城务工的农民,有的是下岗失业人员,他们为什么会在走投无路之时制造恶性刑事犯罪?本文试从犯罪心理角度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弱势群体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因素的总称。

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因和支配力量,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部表现。

与其他社会群体犯罪相比较,弱势群体犯罪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以下几种:(一)仇富式心理犯罪2005年9月11日,北京王府井大街发生一起劫车案件,一位31岁的河南农民艾绪强,为报复社会在王府井抢窃出租车撞人,导致3人死亡,6人重伤。

2006年艾绪强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出庭受审时,公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开车撞人?”,艾绪强回答:“因为我要报复社会,报复富人,我觉得现在十个城里人有九个都是黑心的。

弱势群体心理

弱势群体心理

弱势群体的稳定才是社会真正的稳定,然而种种不平等始终是社会动荡的潜在危机中国弱势群体犯罪心理解析角色、道德、手段三种冲突容易诱发心理失衡———最近,农民工王斌余讨薪受辱,激愤之下连杀4人,被一审判决死刑,成为社会热点。

王斌余悲剧的代表性在于,一个身处弱势群体之中的人,无法通过正当的途径实现自己的合理要求,终于酿成血案。

................衡现状的忽视有直接关系。

............弱势群体中的犯罪现象比其他群体更为突出,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2006年10月26日,在第十届中国心理学大会分组会议上,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法律心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马皑博士作了题为“对弱势群体中犯罪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的主题发言,依据他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剖析了当前弱势群体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应对策略。

弱势群体到底指哪些人?记者:弱势群体概念有些笼统,您依照什么样的标准对弱势群体加以划分开展研究?马皑:弱势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个人或家庭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原因是多样的,但他们往往会在下列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中有所表现。

首先是能力弱势....,缺少生活或生产的能力,甚至缺乏家庭的庇护。

比如残疾人、精神病人、孤寡老人。

其次是收入弱势....,而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是非常可怕的。

这类情况的覆盖面最广,如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

第三是权利弱势....,只承担了义务但无法公平地享受权利。

像进城打工者,挖煤的农民工,三陪女等等,他们无法获得与城镇居民等同的社会权利,即便法律赋予了他们这种权利。

最后是资源弱势....,对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占有状况决定着各社会群体在阶层结构中的位置以及个人的综合社会经济地位。

记者:当前的弱势群体存在于哪些职业中?哪类人群里弱势者比较集中?马皑:进城务工人员的弱势主要体现在权利得不到保障,主张得不到声张和援助,典型的例子是农民工要工钱,会因几千元而以死相威胁。

对弱势群体犯罪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对弱势群体犯罪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对弱势群体犯罪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作者:刘蒙来源:《法制博览》2016年第08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弱势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弱势群体犯罪逐渐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

弱势群体犯罪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危害性。

本文通过对弱势群体犯罪的现状和原因的研究,提出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弱势群体犯罪的建议。

关键词:弱势群体;犯罪;危害性中图分类号:D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3-0204-03作者简介:刘蒙(1989-),男,汉族,河南安阳人,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刑法学。

一、弱势群体犯罪的社会原因分析(一)经济因素对弱势群体犯罪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进行着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私有制逐渐增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对于下岗职工而言会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若长期处于无业、待业的状态,极易产生消极的不满、仇恨的心理。

务工人员的劳动权利、薪资待遇等问题都使得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感。

在城市的生活中,没有归属感、安全感,在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时,又找不到好的方法解决。

无奈之下就可能采取极端的方法,甚至会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

(二)制度因素对弱势群体犯罪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存在弱势地位。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其生存和发展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据有关社会调查研究最低生活保障落实的情况却不尽人意。

其大都是以当地生活标准而定,但多数地区生活标准还很低,无法满足困难群众的最基本生活。

随着物价的上涨,生活资料的费用逐渐提高,但政府的社会保障却没能及时的提高。

(三)道德文化因素对弱势群体的影响经济体制的变革,导致社会道德文化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影响下,金钱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充斥着以往建立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

社会的变革冲击着原有的社会准则,而新的道德标准又没有及时的建立。

社会支持理论下的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问题研究

社会支持理论下的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问题研究

社 会支持 理论下 的社会性 弱势群体犯 罪 问题研 究
刘 晶晶
( 中南大学 法 学院,湖 南 长沙 4 1 0 0 8 3 )

要:弱势群体是社会 的各个群体 中经济承受 力较弱 的群体 , 成 为社会结构 的薄弱地带 , 一旦社会各种 矛盾激化 ,经
济压力和心理 负荷 累积到相 当程度 , 影响到他们 的生存 , 社会风 险将 首先从这 一最脆 弱的群体 身上爆发 。 尤其是社会性 弱势 群体 ,相对生理性弱势群体容 易产生更 大的相对剥夺感 ,如果他们存在 的问题得不到很好 的解决 ,将会严 重影 响社会稳 定。
段理性维权 ,从而 引发犯罪 。
( 二 )犯罪心理多为临时起意 , 自控 能力较 差
收稿 日期 :2 O 1 4 一O 2 —0 1
基金项 目: 本文受 中南大学中央 高校基本科研 业务费专 项资金资助 ,为 中南大学 自主探索创新项 目阶段性成果 。 作者简介 :刘 晶晶 ( 1 9 8 8 一) ,女 ,河南安阳人 ,中南
角度提出了社会支持理论 。 社会支持理论假设人 既有 自 私和 犯 罪的动机 ,因此需要控制 ; 又 有利他及接受 和给 予支持 的
威胁 , 使社 会性弱势群体容易滋生犯罪心理 。 同时 , 社 会性 弱势群体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 , 文化素质不高 , 生存技 能较 差, 容易产生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利益 的念头 。 法制 观念 相对 淡薄也使得他们在权利受到侵害 的时候 , 不懂 得通 过法律手
关键词 :社会 支持理论 ;弱势群体犯 罪:社会风险 中图分类号 :0 9 1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8 — 2 2 1 9( 2 0 1 4 )0 4 — 0 1 3 8 一 O 3

弱势群体犯罪

弱势群体犯罪

弱势群体犯罪问题,是社会转型阶段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

其已经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阻碍,应当引起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足够重视。

本文在对弱势群体犯罪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弱势群体犯罪的基本特征,最后阐述了对弱势群体犯罪问题的防控对策。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伴之而来的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使得社会弱势群体的犯罪问题日益凸现。

如何做好这部分人群的犯罪预防工作,对保障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弱势群体犯罪的现状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因自然、生理和社会等原因而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处于弱势的群体。

所谓弱势群体犯罪是指弱势群体所实施的具有危害社会关系,依照法律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近年来, "弱势群体"犯罪占有一定比例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根据本市公安机关的治安分析报告,中心城区的外来人员作案数占全部刑案作案人员数的76%。

农民工进入城市,实施大量犯罪,主要基于几点原因:一是贫富差距导致心理不平衡。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在城市人和农村人之间竖起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同样的工作,领取不同的工资;同样生病,不能享受城市人同等待遇等等,由此造成心理失衡,极易引发犯罪。

二是不能及时就业而无事生非,进行盗窃、诈骗、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是因处陌生人社会而缺乏道德束缚。

"当农民生活中缺乏流动性时,自然形成的以习惯和家庭关系为基础的非正式的社会组织所统治的以及集体责任为特征的传统的农村生活抑制了犯罪。

"①四是文化程度偏低而法律意识淡薄。

青少年犯罪比例一直居高不下,且犯罪形式日益多样化,从暴力犯罪如杀人、抢劫、强奸乃至智能型犯罪如利用计算机等,犯罪数量日增,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青少年犯罪除了其特有的生理、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以外,在转型期主流价值观念迷失,人生缺乏信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学校中提的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往往被社会中的暴力、色情、凶杀、金钱至上、惟利是图等腐朽思想所代替,导致青少年受外界不良影响而实施犯罪。

浅析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

浅析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

浅析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希望和未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

由于当今社会变迁的加快,主要是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演变,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和交流飞速发展的结果。

加上我国传统教育体制和社会化教育功能的滞后发展,使得一些青少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无法正确认识或看待自己,迷失方向,导致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犯罪率不断攀升的现象,着实令人担扰。

近几年因为留守儿童、教育差距、经济差距等原因,农村青少年犯罪概率增大。

本文通过研究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并分析原因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犯罪;原因;对策农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与他们的家庭教育环境、社会人际交往、学校教育方式密切相关,从这三个过程的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发生。

因此,在注重青少年智育教育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做好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学校开展全面素质教育工作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

学校的法制教育绝不是仅仅简单地向学生宣讲法律知识,让学生掌握多少法律条文,而是要结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心理健康的内在成长,同时结合做好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加强与家长的家庭教育相沟通,必须从源头上对形成青少年不良心理品质和潜在的心理健康方面来把握其实质,寻求根本的解决办法。

人作为高等生物,其所有行为无不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同样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支配。

一、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特点(一)具有明显的物欲性与城镇青少年犯罪相比,农村青少年的犯罪具有明显物欲性,表现在犯罪类型上,就是盗窃、抢劫,并由此发展到故意伤害案件居多。

由于城乡差距的加大,农村青少年容易受城镇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好攀比、爱慕虚荣的心态,养成好吃懒做、贪图享受的坏习惯,仿效一些城镇青少年的不良消费、享受方式,而由于自身经济条件所限,加之受一些不法分子的影响,由此逐渐发展到小偷小摸,一些过去少见的新型犯罪形式也在农村出现,且有增长的趋势。

试析青年弱势群体社会逆反心理分析

试析青年弱势群体社会逆反心理分析

试析青年弱势群体社会逆反心理分析论文关键词:青年弱势群体社会逆反心理论文摘要:本文划分了青年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并指出防治青年弱势群体的社会逆反心理,需实施优化社会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社区帮扶工作、化解矛盾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措施。

一、青年弱势群体的界定及类型划分青年弱势群体是指由于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与自身素质状态,导致其在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地位、竞争实力处于劣势,社会地位与社会权益处于不利境地的脆弱人群。

他们具有经济上低收人、生活上低层次,政治上低影响和心理上高度敏感的“三低一高”特征,属特殊社会群体。

根据有关学者统计,我国目前有八千万到一亿的“弱势人群”,其中青年占相当大的比例。

青年弱势群体作为庞大的社会人群,其发展态势必然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经济发展进程。

依据青年的生理、经济、精神等方面状况,我们将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青年,划分为经济贫困、精神匾乏、身体残疾、无业闲游四种类型。

1.经济贫困青年经济贫困青年主要指收人来源不稳定、收人水平低下的企业下岗人员或再就业岗位极不稳定人员、进城的农民务工人员以及贫困家庭虽已成人但尚未自立的子女等。

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受地域、行业等差别的影响,青年在职业状态、劳动时间、经济收人、生活质量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经济贫困青年大多从事着低技术、重体力性工作,且劳作时间较长,岗位极不固定,经济收人较低。

同时,贫困家庭虽已成人但尚未自立的子女在受教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种劣势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还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能力。

2.精神匾乏青年精神体现着一个人的意志、情感、品质等心理素质和价值取向,是青年社会生活的主导因素。

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特别是面对社会转型所形成的社会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尽管大多数青年接受教育的程度在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他们所承受的下岗、失业、低薪、生活困难等各种各样的冲击与压力,却远超于以往时代的青年人群。

对弱势群体犯罪的社会学思考

对弱势群体犯罪的社会学思考

对弱势群体犯罪的社会学思考摘要:弱势群体犯罪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凸现出的严重问题,其内在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社会因素,是社会对其权利分配的不平等以及法律保障的虚置所致。

当弱势群体遭遇权利贫困危机且又无法解决时,基于寻求某种平等权的潜在特质,惟有用强势对抗——违法犯罪来彰显其弱势的社会人格的存在。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构建一种公平、正义的和谐秩序——法治视野下的人权保障机制,以期对弱势群体进行强势扶助,来最大可能地预防和控制弱势群体犯罪。

关键词:弱势群体;强势群体;犯罪;生存权;人权保障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伴之而来的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使得社会弱势群体的犯罪问题日益凸现并愈发严重。

如何有效遏止弱势群体犯罪并加强对其的法律保障,进而使社会整体利益能够平衡、和谐、可持续地发展,业已成为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弱势群体涵义之界定“弱势群体”一词首次见于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为人代会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合理、不协调的概念。

关于对弱势群体的界定,学术界有多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

[1] 第二种观点认为,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在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一部分人群(通常是少数)比另一部分人群(通常是多数)在经济、文化、体能、智能、处境等方面处于一种相对不利的地位。

[2] 第三种观点认为,弱势群体是指那些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

[3] 笔者认为,弱势群体是指基于自然、生理与社会原因而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不平等处遇的特殊群体。

“弱势群体”中“弱势”至少应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物质相对贫困;二是竞争处于劣势地位;三是权利维护受阻。

目前,学术界把“弱势群体”通常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弱势群体犯罪心理解

中国弱势群体犯罪心理解析
角色、道德、手段三种冲突容易诱发心理失衡———
最近,农民工王斌余讨薪受辱,激愤之下连杀4人,被一审判决死刑,成为社会热点。

舆论普遍对王斌余抱以同情,而是否应对其轻判,法学界激烈争论至今未平。

王斌余悲剧的代表性在于,一个身处弱势群体之中的人,无法通过正当的途径实现自己的合理要求,终于酿成血案。

透过这个孤立的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弱势群体犯罪之所以发生,与社会对弱势群体生存状态和心态失衡现状的忽视有直接关系。

20XX年朱镕基总理首次使用了弱势群体的概念,要求全社会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帮助。

目前,
弱势群体在金字塔式的社会分层结构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他们的态度与行为关系到国计民生。

同时,弱势群体中的犯罪现象比其他群体更为突出,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10月26日,在第十届中国心理学大会分组会议上,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法律心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马皑博士作了题为“对弱势群体中犯罪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的主题发言,依据他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剖析了当前弱势群体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应对策略。

日前,马皑博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对我国弱势群体犯罪的心理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

弱势群体到底指哪些人?
记者:弱势群体概念有些笼统,您依照什么样的标准对弱势群体加以划分开展研究?
马皑:弱势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个人或家庭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原因是多样的,但他们往往会在下列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中有所表现。

首先是能力弱势,缺少生活或生产的能力,甚至缺乏家庭的庇护。

比如残疾人、精神病人、孤寡老人。

其次是收入弱势,而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是非常可怕的。

这类情况的覆盖面最广,如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