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doc

合集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州温艺术学校社会思品教研组第2学期活动总结]教研组活动总结》摘要:州温艺术学校社会思品教研组第2学期活动总结,校本教研活动1:制订教研活动计划,校本教研活动5:思品教学同素同构2州温艺术学校社会思品教研组第2学期活动总结这学期我们全组教师认真贯彻《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突出促进有效学习、初高中教学衔接和提升执教能力三个基本点。

积极践行以学为中心的课程理念,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进一步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完成的工作重点有以下几点:1.开展2016年初中社会.思品考点分析。

特别是对C级要求的考点进行探讨,研究其知识和能力覆盖的点,指导教学的部分方向,追求学、教、评目标的一致性,学习目标的可检测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完成情况:一、积极参加市初中社会.思品学科毕业升学考试复习会议;二、4月15日组内开展主题为中考研究的校本教研活动。

2.开展同课同构教研活动。

目的是在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方面,从同课异构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到同课同构关注教师的实现能力的提高。

同样通过互帮互组互学互长,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研组建设。

以主讲老师为主,组内其他老师听课评课,大家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的渗透等提出反思,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

完成情况:一、5月6日组内开展地理教学同课同构的校本教研活动;二、6月3日、6月17日组内开展思品教学同素同构的校本教研活动(为了更符合思品学科的学科特色,这里微调了主题,将同课同构改为同素同构)。

3.继续开展初高中学科教学的的衔接的研讨活动。

立足课标,分清初高中的学科教学要求的侧重点和核心素养,协调初高教学内容的衔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完成情况:一、部分老师参加州温市地理(历史与社会)初高衔接研讨活动,然后组内汇报学习心得;二、部分老师参加州温市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研讨活动(高二政治复习,然后组内汇报学习心得)。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功能。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提高信息素养。

1.2 教学内容网络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网络的基本功能:浏览网页、搜索信息、文件、发送电子邮件等。

正确使用网络资源,避免沉迷网络。

1.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网络的了解。

讲解网络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演示网络的基本功能。

分组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资源,避免沉迷网络。

1.4 作业让学生自制一份关于网络基本功能的卡片。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的看法。

第二章:搜索引擎的使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提高信息检索能力。

培养学生判断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搜索引擎的定义和作用。

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判断和筛选信息的方法。

2.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搜索引擎的了解。

讲解搜索引擎的定义和作用。

演示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分组讨论:如何判断和筛选信息。

2.4 作业让学生自制一份关于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的卡片。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在使用搜索引擎时如何判断和筛选信息。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提高文字编辑能力。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3.2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定义和作用。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规范书写的方法。

3.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文字处理软件的了解。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定义和作用。

演示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分组讨论:如何规范书写。

3.4 作业让学生自制一份关于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的卡片。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在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时如何规范书写。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定义和作用。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数据分析的方法。

4.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电子表格软件的了解。

2023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通用11篇)

2023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通用11篇)

2023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通用11篇)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篇1一、全册教材分析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五年级上册教材渗透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合理拓展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内涵,注重创设高度真实的学习情景,帮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掌握实用的.、易迁移的知识与技能。

本册教材注重了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修养。

六年级上册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第二单元是让学生了解LOGO语言程序设计,第三单元是让学生理解算法的概念,掌握算法常见的描述方法。

二、教学目标模块一、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1、了解计算机发展历史2、了解计算机系统构成3、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4、培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模块二、LOGO语言乐园1、了解LOGO语言2、掌握常用LOGO语言命令应用绘制图形3、学会重复命令,重复命令的嵌套绘制复杂图形4.、通过命令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编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模块三、算法思想初步1、理解算法概念2、学习用算法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体会算法思想的重要意义三、教学重点难点LOGO语言重复命令及重复命令的嵌套绘制图形四、教学方法、措施1、寓教于乐法2、情境创设法3、任务驱动法4、尝试探究法5、合作学习法五、教学时间安排教学新课13课时单元综合练习6课时期末复习2时综合测验1课时累计22课时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篇2一、教学目标: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自主主动的学习兴趣,加强人文素养的积累,使学生能健康地发展,同时也为学生自身的学科倾向提供活动空间。

通过开展信息技术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尽量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教学内容:第1课物联网就在身边——初识物联网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物联网的概念。

2、了解物联网应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物联网的概念。

2、难点:了解物联网应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因特网。

教学过程:1、导入(1)从古至今,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这些传递信息方式都有哪些特点?(突出现代工具为人们传递信息带来的方便及快捷等优点)(2)刚才我们了解了人及人之间的信息传递,那么,物体及物体之间又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2、新授教师:学习物联网。

(1)介绍物联网概念①教师提出任务:生自读概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

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连接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及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及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②介绍物联网的三大特征。

感知物体、信息传输、智能应用。

③看图,提出问题:通过图画你看懂了什么?想想现实中物联网有怎样的应用?2经验交流:把自己获得的物联网知识及大家分享。

(2)了解物联网应用。

①自读课本2-3页,初步了解物联网在各方面的实际运用。

②播放相关的光盘内容。

③深入介绍,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对物联网的应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教师适当讲解物联网在智能家电、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医疗、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安防方面的应用。

(3)讨论:物联网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举例说明物联网技术给你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体验和变化?3、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物联网技术,了解了物联网技术的概念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三篇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三篇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三篇篇一一、指导思想:⑴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WINDOWS操作技能。

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⑶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⑷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一)教学内容:继续学习用FrontPage制作网页、学习网络知识和上网操作。

(二)教学(训练)要求:使学生能比较全面第了解、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以及用Front Page制作网页”等的基础知识,并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至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⑴基础知识的掌握。

⑵各种基本概念、操作的掌握。

⑶实践训练、操作的有机、灵敏运用。

三、班级情况剖析:六(1)班:该班现有学生46人,该班整体情况较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

六(2)班:该班现有学生46人,该班整体情况稍差,主要是上课时学生兴趣不高,导致学生上课仔细听讲不够,极个别的学生自制能力差,但全班的学习风尚还是很好的。

四、教法构想和措施:⑴构想:以“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以及FrontPage”等为学习重点,适当辅之于游戏、组织竞赛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⑵措施:A、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老师解说为辅。

B、注重辅差、培优、提中C、注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习题,并能触类旁通。

D、尽量加大学生上机操作力度,做到熟练第掌握所学的知识。

E、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F、结合组织相应的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G、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篇二一、教材剖析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新,我们已人不知;鬼不觉身处物联网时代,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开展,2013年省教育厅颁布的《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13年修订)》新增了“物联网技术”拓展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开展与应用,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验运用物联网技术解决问习题的过程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为以后重点初中进一步学习物联网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网络工具。

2.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第1课:认识计算机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 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3. 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第2课:操作系统的使用1. 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2.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3. 熟悉常用系统设置和优化方法三、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定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态度、创新精神等。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如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等。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2. 教学辅助软件:如PPT、Word、Excel等3. 网络资源:如教育网站、在线教程等4. 硬件设备:计算机、投影仪、摄像头等5. 教学工具:如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六、教学安排第3课: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1. 学习Word的基本操作2. 掌握文档的编辑与排版3. 学会插入图片、表格和公式第4课: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1. 学习Excel的基本操作2. 掌握数据的输入与编辑3. 学会使用公式和函数七、教学安排第5课: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1. 学习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2. 掌握幻灯片的制作与展示3. 学会插入多媒体元素第6课:网络的基本应用1. 学习上网浏览信息的方法2. 掌握搜索技巧3. 学会和文件八、教学安排第7课:电子邮件的使用1. 学习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2. 掌握编写和回复电子邮件的基本礼仪3. 学会使用附件和管理九、教学安排第8课:计算机网络技术1. 了解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2. 学习网络通信协议3. 掌握网络安全的知识十、教学安排第9课:计算机编程入门1. 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2. 掌握编程的基本语法3. 完成简单的编程任务第10课:信息素养与道德法规1. 学习信息素养的内涵2. 了解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七、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扬州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全一册教案(定稿)

扬州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全一册教案(定稿)

扬州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全一册教案(定稿)一. 教材分析《扬州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全一册教案定稿,主要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应用、信息安全、编程思维等方面。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网络应用和编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信息安全的认识不足,容易忽视个人信息保护。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存在差异,需针对不同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网络应用能力,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培养编程思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诚实、守信、自律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应用、信息安全、编程思维。

2.难点:信息安全防护、编程实践。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以实际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硬件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等。

2.软件工具:相关教学软件、安全防护软件、编程环境等。

3.教学资源:教材、课件、案例、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如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通过实例展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计算机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介绍网络应用的相关知识,如浏览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等,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苏教版信息技术上全册教案

苏教版信息技术上全册教案

苏教版信息技术上册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理解信息技术的分类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掌握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案例1.3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了解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未来信息技术的可能性与挑战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概述了解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和功能2.2 计算机操作系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2.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文件管理等第三章:网络与通信3.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掌握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和作用3.2 互联网的基本应用了解互联网的历史和发展掌握浏览网页、搜索信息、发送电子邮件等基本操作3.3 网络通信安全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防范网络病毒、保护个人隐私等安全知识第四章:文字处理4.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如输入、编辑、排版等掌握文本的基本操作和技巧4.2 制作文档学习制作文档的方法和技巧,如插入图片、表格、公式等4.3 文档的打印与输出了解打印机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掌握文档打印和输出的技巧第五章:电子表格5.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如创建、编辑、格式化等掌握单元格的基本操作和技巧5.2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习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如排序、筛选、公式计算等掌握电子表格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5.3 制作图表学习制作图表的方法和技巧,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第六章:演示文稿制作6.1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方法,如创建、编辑、添加幻灯片等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布局和设计原则6.2 添加和编辑幻灯片内容学习在幻灯片中添加文本、图片、图表等元素的方法掌握幻灯片内容的排版和格式设置6.3 动画和多媒体效果了解动画和多媒体在演示文稿中的应用学习添加动画效果和多媒体文件的方法第七章:数据库基础7.1 数据库概述了解数据库的定义、功能和应用领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和术语7.2 数据库管理系统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学习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7.3 创建和管理数据库学习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的方法掌握在数据库中添加、查询和删除数据的基本操作第八章:程序设计基础8.1 程序设计概述了解程序设计的概念和过程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8.2 算法与逻辑思维学习算法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8.3 简单的编程实践学习使用编程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掌握调试和运行程序的方法第九章:与9.1 概述了解的定义、发展和应用领域掌握的基本技术和方法9.2 基础知识学习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掌握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9.3 与的实际应用了解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案例探讨与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章:信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10.1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改变10.2 信息技术与个人信息安全学习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防范网络病毒、保护个人隐私等安全知识10.3 信息技术与伦理道德了解信息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补充和说明:在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时,可以通过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如教育、医疗、金融、制造业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的广泛影响。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物联网教案全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物联网教案全

第1课物联网就在身边——初识物联网【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联网的概念。

(2)了解物联网应用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观察、调查等途径,了解周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了解、学习使用物联网的兴趣和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物联网的概念。

2、难点:了解物联网应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因特网。

【教学过程】1、导入(1)从古至今,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这些传递信息方式都有哪些特点?(突出现代工具为人们传递信息带来的方便与快捷等优点)(2)刚才我们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那么,物体与物体之间又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2、新授教师:学习物联网。

(1)介绍物联网概念①教师提出任务:生自读概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

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连接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②介绍物联网的三大特征。

感知物体、信息传输、智能应用。

③看图,提出问题:通过图画你看懂了什么?想想现实中物联网有怎样的应用?2经验交流:把自己获得的物联网知识与大家分享。

(2)了解物联网应用。

①自读课本2-3页,初步了解物联网在各方面的实际运用。

②播放相关的光盘内容。

③深入介绍,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对物联网的应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教师适当讲解物联网在智能家电、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医疗、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安防方面的应用。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完整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完整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完整第一章:认识计算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知道计算机的用途。

2. 学会开关机,认识计算机硬件。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概念及用途2. 开关机的操作3. 认识计算机硬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开关机操作,认识计算机硬件。

2. 难点:计算机硬件的认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概念、用途。

2. 演示法:演示开关机操作,认识计算机硬件。

五、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的用途。

2. 演示开关机操作,讲解操作步骤。

3. 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硬件,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4. 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桌面、文件夹、应用程序等。

2. 学会使用鼠标进行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概念及界面2. 鼠标的基本操作3. 桌面、文件夹、应用程序的基本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2. 难点:文件夹、应用程序的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界面。

2. 演示法:演示鼠标操作,桌面、文件夹、应用程序的操作。

五、教学步骤:1. 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

2. 演示鼠标的基本操作,如单击、双击、拖动等。

3. 讲解桌面、文件夹、应用程序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删除、移动等。

4. 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文字处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输入、编辑、排版等。

2. 学会使用键盘进行文字输入。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及界面2. 键盘的基本布局3. 文字输入、编辑、排版的基本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 难点:排版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界面。

2. 演示法:演示键盘操作,文字输入、编辑、排版的操作。

苏科版17新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上)教案

苏科版17新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上)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发展情况,对即将要学习的机器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上网查询机器人的定义,以及机器人的发展概况。

再通过讨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讲述出来,教师归纳总结。

再以丰富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对教学机器人建立一个感性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成功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机器人的概念及应用难点分析:机器人的概念【教学过程】一、情趣导入“变形金刚”和奥特曼是我们科幻世界里的机器人朋友,从今天开始,我要带领大家来认识一下问身边的机器人!那究竟什么是机器人?我们要学习使用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机器人能够做些什么?我们如何控制机器人?今天开始我一起走进机器人世界去寻找上述问题答案。

观看有关机器人的视频片段二、探索新知机器人的概念各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有所不同,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机器人的定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机器人实际上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只要它具备一种或几种与人相似的本领,我们就管它叫做机器人、这些本领可以是:1、能够看见东西,听到声音。

2、有灵活的“手”和“脚”。

3、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办?机器人的产生、发展、种类与应用对这些内容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光盘等媒体检索信息,并设计一个关于机器人的有关知识的演示文稿。

(1)成立小组,分工合作,制定活动计划。

(2)确定“机器人世界探索”活动的探索主题,构建问题框架。

基本问题:机器人的发展是否推进了人类的进步?单元问题:1、你心目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模样的?三、拓展练习(1)机器人的发展是否推进了人类的进步?(2)完成一个关于机器人演示文稿的制作,包括机器人的发展、机器人的分类、机器人的特点等内容。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机器人的概念和机器人的产生、发展、种类及应用等知识。

并对学生的演示文稿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小结和评价。

苏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doc

苏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doc

苏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doc第1课认识机器人课时1教学目的: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定义和主要分类。

2.了解机器人的主要发展方向。

3.以知识普及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机器人的涵义。

4.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机器人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5.接受高科技的启发,学人所长,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感受。

6.感悟机器人与普通信息技术手段的不同之处。

7.独立思考,理解机器人的特征。

教具准备: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和起源。

2.难点:理解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嘛?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部电影,请同学们欣赏。

(播放《终结者》片断)这就是我们平时听说过的“机器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机器人的世界,研究有关“机器人”的知识。

(学生回忆有关机器人的印象,讨论并感受机器人的魅力,领略其中的涵义)(板书课题)二、确定主题师:通过初读教材,你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呢?①什么是“机器人”?和人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②机器人有哪些分类?③机器人有哪些应用?④你的生活中,有机器人吗?请举例说明。

⑤(可将学生的原话,板书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讨论(结合实物机器人或图片进行讨论)。

三、小组讨论教材中提供了很多机器人的内容,同学们想想,你认为机器人有哪些种类呢?教师参与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的学情,采用弹性的方式,可以研究一个问题进行一次全班交流,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交流。

(2)着重引导大部分同学进行发言。

(3)正确处理讨论中出现的争论,随时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给与表扬鼓励。

方向一:以应用为导向。

方向二:以功能为导向。

方向三:以原理为导向。

四、展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1)点评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2)分析讨论结果。

(3)对于不统一的问题,教师阐述自己的观点,注意: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2019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全册教学设计

2019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全册教学设计

第1课认识机器人【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6年级)》第一部分“机器人”中的第1课,也是起始课。

本课从结构上承领整个机器人单元的教学内容,从内容安排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本课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建立对机器人的初步印象为主,帮助学生在没有接触过机器人的前提下,形成一定的认知。

教材突出机器人的历史、来源、分类、发展4个方向,并借助实物图等工具为学生提供感性知识。

【学情分析】在学生对机器人没有任何概念的情况下,教师要做个有心人,从教材出发,在领会教材精神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从适应生源的角度来组织教学材料。

例如找寻一定的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看,或者从网上收集相应的素材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条件有限的学校,可以结合配套光盘里提供的素材,由老师集中演示,给予学生更丰富的感性认识。

在本课教学中,可以采取教师演示与学生自主尝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设备有限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弥补资源的不足。

【教学目标与要求】能够初步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可以找出生活中的机器人,并能够描绘出生活中机器人的作用。

在此过程中,通过了解机器人的历史和分类,掌握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对于新科技的学习兴趣,促发求知欲。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机器人在生活中的运用实例。

难点: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演示教学法、探究学习法。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控制软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第2课机器人传动【教材分析】传动是机器人运动的方式。

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皮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三种传动方式的概念和特点。

此处的机械结构的问题在教材中初次被提及,教师应列举实例,让学生体验到传动的概念以及相关的知识背景,能够辨别出采用的是哪一种动力传动系统,采用该种传动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学情分析】1.在传动的讲解中,注重不同类型的传动的区别,帮助学生在实例中区分不同传动的优势和应用场合,让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课认识机器人课时1教学目的: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定义和主要分类。

2.了解机器人的主要发展方向。

3.以知识普及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机器人的涵义。

4.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机器人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5.接受高科技的启发,学人所长,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感受。

6.感悟机器人与普通信息技术手段的不同之处。

7.独立思考,理解机器人的特征。

教具准备: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和起源。

2.难点:理解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

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嘛?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部电影,请同学们欣赏。

(播放《终结者》片断)这就是我们平时听说过的“机器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机器人的世界,研究有关“机器人”的知识。

(学生回忆有关机器人的印象,讨论并感受机器人的魅力,领略其中的涵义)(板书课题)二、确定主题师:通过初读教材,你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呢?①什么是“机器人”?和人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②机器人有哪些分类?③机器人有哪些应用?④你的生活中,有机器人吗?请举例说明。

⑤ (可将学生的原话,板书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讨论(结合实物机器人或图片进行讨论)。

三、小组讨论教材中提供了很多机器人的内容,同学们想想,你认为机器人有哪些种类呢?教师参与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的学情,采用弹性的方式,可以研究一个问题进行一次全班交流,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交流。

(2)着重引导大部分同学进行发言。

(3)正确处理讨论中出现的争论,随时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给与表扬鼓励。

方向一:以应用为导向。

方向二:以功能为导向。

方向三:以原理为导向。

四、展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1)点评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2)分析讨论结果。

(3)对于不统一的问题,教师阐述自己的观点,注意: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4)认真倾听、分析研究学生发言中的实质,把讨论引向深入。

(5)控制好讨论的时间。

设计意图:学习过程让学生分步走,给学生以梳理知识的过程,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取最大的效益。

五、总结反思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关于“机器人”的话题,同学们都非常认真,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其实,“机器人”就在我们生活中。

一切技术的产生,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就像20 年前,我们不可能会想象到今天手机的普及。

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多新技术出现,他们会把我们的生活点缀得更加丰富多彩。

作为本次研究的结束,老师留给大家一个问题思考,你能大胆地想象一下,20 年后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呢?作业:与语文学科整合,想象作文:《我希望的的“多拉A 梦”》。

第 1 课认识机器人课时2教学目的:1. 学习机器人的组成。

2. 能够掌握机器人组件的知识。

3. 学会理解机器人“器官”与人类的相同和不同点。

4. 通过交流,了解每一部分组件的主要原理和用途。

5.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6. 感受机器人的工作特点。

7. 尝试将机器人的各组件与实物对应起来。

8. 观察机器人实物,体会机器人的组成特点。

教具准备: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机器人的组成知识。

2. 难点:学会将机器人实物与相应的组件联系起来。

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与导入师:上节课中,我们体验到了机器人的魅力,同学们能说说你最喜欢的机器人有哪些嘛?为什么喜欢呢?(学生发言)师: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机器人应用的例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机器人的组成的问题。

(板书课题)二、新授一:播放相应的图片师:打开一幅机器人的“解剖图”。

(学生观察)师:机器人有哪些主要组成部分呢?下面,同学们可以通过看书、或与旁边同学小声讨论的方式,并参考教材中的内容来学习。

(教师巡视辅导)(学生自学教材中内容,并研究)生:回答机器人的组成。

师:归纳并总结,给机器人的组成确定概念,并鼓励学生朗读巩固。

三、巩固一:画线图师:(播放机器人的结构图。

)谁能为它们连连线?(学生练习)(注意:不能看书,凭印象作为判断标准)师: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看看你的连线对不对。

师:同学们觉得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四、新授二:认识部件师:机器人的内部有很多的部件,它们像我们人的器官一样,共同组合起来,完成很多种复杂的动作。

(教师打开一个机器人,请学生观察内部的组成,并范例演示)(学生观看老师的讲解)提醒:注意分组的结合,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五、巩固二:加深理解师:尝试着来给机器人的“器官”命名,看看它的“学名”和你起的“小名”有哪些相似和相异的地方(学生观看学习后讨论)师:打开书本,看看你还希望知道哪些有趣的部件,在机器人的身体上找找它们。

六、总结与回顾师:今天我们讨论了机器人的组件和主要器官的组合,机器人是个复杂的个体,在复杂的器官中,最主要的就是这些部件了,当我们了解到原理以后,我们就可以跟机器人做朋友了,欢迎大家继续走进机器人的世界。

教学目的:1.了解学生机器人工作的基本原理。

2.了解学生机器人的构造特点。

3.掌握学生机器人的主要部件。

4.初步理解学生机器人编程软件的功能和作用。

5.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6.鼓励学生从新事务中体验乐趣,为今后的学习激发兴趣。

7.尝试接触实物,并能够感受其中的原理。

教具准备: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生机器人的基本工作原理。

2.难点:学生机器人的主要部件的学习。

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一、展示与引入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机器人的组件和主要器官,同学们来回顾一下吧。

(简单复习上一课的内容)师:这些是机器人身上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共同配合,组成了机器人,我们的机器人才能动起来。

除了以上的部件器官以外,机器人到底是怎样运动起来的呢?大家来猜一猜。

(学生讨论:机器人运动的原理)师:今天,我们就来走进机器人的内部世界,看看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板书课题)二、新授一:机器人工作的基本原理师:在刚才的讨论中,同学们关于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有以下意见:(板书意见)方向一:电池提供动力。

方向二:计算机程序控制。

方向三:芯片控制。

(讨论:这三个主要方向里面,谁更加贴近机器人工作的原理呢?)途径一:到教材中找寻答案。

途径二:到课件中找寻答案。

(老师自由选择合适的方式)师:我们来总结一下,到底机器人工作的原理是什么呢?(展示一次机器人的工作状态,结合课本知识,讲解工作原理)三、新授二:机器人的构造特点师:刚刚我们看见了机器人的工作原理,这些原理是需要一定的特殊构造来配合的,下面就让我们再次来“解剖”机器人,看看它是怎么样来完成这些工作的。

(教师打开实物机器人,讲解内部的结构)(学生尝试观察,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部分学生进行实践、触摸等体验)注意:本内容教学时,要进行分组,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接触机会。

四、总结与回顾师: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构造,这些就是机器人的一部分秘密,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将让我们的机器人按照我们的意愿运动起来,让我们一起来期待吧!教学目的:1. 学习“学生机器人平台”软件。

2. 初步了解流程图的设置方式。

3. 理解软件的概念。

4. 能够运行“学生机器人平台”软件。

5. 帮助学生建立软件与机器人之间的知识链接。

6.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7. 尝试用已有的信息技术手段理解“编程”的意义。

8. 尝试运行、设置编程软件。

教具准备: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习“学生机器人平台”软件。

2. 难点:流程图的设置方式。

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一、展示与导入(第一课时)师:同学们,我们经过了四节课的学习,你们了解了哪些机器人的知识啊?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感受吗?学生: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并讨论自己的学习心得。

师:在上节课的讨论中,有的同学曾经提出,机器人的工作不但依赖传感器,也要依赖于计算机的编程,这样机器人才能“健康”地成长。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机器人编程。

(板书课题)二、了解“学生机器人平台”软件师:机器人的运动,不是在机器人本身所制定完成的,它必须要有强大的“后援团”,这个就是“学生机器人平台”软件(打开相应的图片,介绍几种机器人平台)生:了解新界面。

师:“学生机器人平台”软件和我们过去学习过的哪些软件有相似的地方呢?(1)FrontPage 中网页的编写。

(2)Word中的流程图。

师: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1)界面类似。

(2)流程图的方式相似。

师: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阅读课本,寻找答案)(教师最后引导总结,帮助学生找到其中的关键词)三、运行编程软件(第二课时)师:实战开始了,我们要为学生机器人编程了,首先得让它知道我们的意图,请观察以下得流程:(学生观察教师操作并总结)(1)打开软件教师介绍主要的界面。

(2)新建程序和原有软件类似之处。

(3)设置系统讲解传感器和串口的设置方法。

(4)加载图形控件讲解图形控件的概念。

(5)设置属性以“计算”控件为例。

(6)修改程序移动、删除、复制、粘贴等操作(7)编译程序先保存程序,再编译程序。

(8)下载程序将机器人主板的接口与计算机接口相连,下载程序,注意“写入成功”的字样。

四、尝试并交流教师参与注意事项:(1)讲解要详细,速度可调整,可以就共性的问题全班交流,也可以放手让学生互相交流。

(2)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讲课的频率,保证教学效果。

有条件时,让学生参与到实际过程中去。

五、总结师:今天我们小组合作,完成了一个程序的编写过程。

部分同学还进行了展示。

我们还对这些展示的作品进行了交流。

大家有什么收获?生:讨论学习心得。

师:在烟波浩淼的信息技术中,机器人的编程是应用较多的技术之一,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常常接触到它。

它是非常可贵的技术,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身边多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从今天起,让我们好好学习,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不断充实我们的生活!第 4 课机器人行走教学目的:1. 认识和了解机器人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2. 学会编写机器人前进、后退和转弯的程序。

3. 学会编译、下载程序。

4. 以学生自学、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编写机器人行走程序。

5. 让学生学会观察、交流体会。

6.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索精神。

7.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8. 利用所学的机器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教具准备: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机器人前进、后退、转弯程序。

2. 难点:机器人左右转弯,将程序写入机器人。

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机器要,但是如何使它进行行走呢?二、教学新课1、机器要的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