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及_穴药_法的提出_邓凯文
浅谈中药归经研究方法
浅谈中药归经研究方法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即凡药物能治某一脏腑、经络的病变,就说明此药物就归相应的经络[1]。
由于它揭示了药物治疗疾病的适应范围这一客观规律,因而对临证选方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每味中药归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者中药疗效的发挥。
1 归经的传统研究方法归经的认识方法主要是以药物所治病证的病位及其颜色、气味等自然属性为基础的。
由于历代医家对归经的认识方法不同而确定药物归经的依据也有所区别。
1.1以所治病证的脏腑归属来认识药物的归经[2]药物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对脏腑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及改善而被认识的。
将药物的功效与脏腑密切结合起来是归经的认识来源。
在临床上, 能够治疗咳嗽、气喘等肺系疾病的药物归入肺经,能够治疗心悸怔忡等心系疾病的药物归入心经。
因为这些功效是针对脏腑病变而起作用的, 所以说归经是以药物实际疗效作为基础的。
而药物的疗效决定于归经的范围,药物治疗范围小者, 可只归一经,治疗范围多者, 可归几经。
1.2 以所治病证的经络归属来认识药物的归经[3]经络和脏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经络与各脏腑相连属,体表的外邪可以循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的病变也可由经络反映到体表。
因此,人体各部分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症候,可以通过经络表现出来。
治疗经络所及部位的病变,也是治疗脏腑所主的组织器官。
经的病变,往往代表着某经的病候。
那么能治疗某种病变的药物,就说明该药物对某经病变有选择性治疗作用,所以就将该药物归入某经。
1.3 以五味配五脏来认识药物的归经有人[3]将药的味划为五类归属五脏, 用以说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按五味配五脏的关系进行归纳, 作为标定药物归经的方法。
这对一部分药物来说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如橘皮、紫苏、生姜皆味辛而归肺经,黄芪、甘草、党参皆味甘而入脾经,山茱萸、乌梅、酸枣仁皆味酸而入肝经等。
药物归经
经络学说与药物归经中医学的药物“归经”,是历代医家长期用药实践的经验总结。
按学科类别,是中药学的一部分。
但是,药物“归经”涉及“经”和脏腑,可以体现“经”和脏腑组织器官的关系,也可以体现经络学说的作用。
通过药物“归经”的具体方法和具体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药物“归经”和脏腑组织器官“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经络学说不仅是对人体生理和病理进行研究的具体科学方法论,也可用于药物学研究。
在药物学的研究领域,把药物“归经”,完全是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而不是药物对“经”本身有治疗作用,经络学说纯粹是为药物学研究提供论理工具和方法论。
在经络学说指导下,中医学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都归了“经”,每一“经”都有所属的脏腑或组织器官,所以,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可以确定药物的“归经”。
其具体方法,是把临床常用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按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从而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治疗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
若某种药物对某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具有针对性或选择性,疗效显著,便可依照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
比如,麻黄、杏仁、桔梗善治肺病,都归肺经;苍术、厚朴、砂仁善调脾胃,既归脾经又归胃经。
再如,复盆子能治遗尿,病在膀胱,属肾失气化,故归肾经。
每一种药物的“归经”,都是根据药物对脏腑或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
这说明,必须先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经”,然后,才能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确定药物的归经。
并且,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和药物的“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
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经”,主要是为了阐释生理和病理,指导诊断和治疗。
把临床常用的药物“归经”,是为了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
所以,经络学说对中医学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学和中药学都有指导作用。
小议药物归经理论中经络理论的应用
•论著•小议药物归经理论中经络理论的应用王璇,徐斌(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 )摘要:中药归经理论蕴含着前人对经络理论的理解与运用,其影响不言而喻当今归经研究对经络理论的忽视一定程度上造成其研究方向的偏移,正确认识经络理论在归经理论中的应用是研究药物归经的必要途径,文章就经络理论在药物归经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运用系统性概念及经络环型模式研究药物归经理论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药物归经;经络理论;归经理论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B(Nn.81673883, No.81873238, No.82074532, N〇.81574071),江苏省第二批中医药领军人才项目(N〇.SLJ0225 ),江苏省中医学优势学科二期项目立项开放课题(N〇.ZYX03KF012),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N〇.KYCX20J539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meridian theory in drug meridian tropism theoryW A N G Xuan, X U Bin(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Research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The theory of meridian at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mplies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of meridian theory by predecessors, and its influence is self-evident. Nowadays, the neglect of meridian theory in the study of meridian tropism leads to the deviation of its research direc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It is necessary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of meridian theory in meridian tropism. The application of meridian theory in the study of meridian tropism of drugsis discussed, an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n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meridian tropism are put forward by using systematic concepts and meridian ring pattern.K e y W o rd s: Drug meridian tropism: Meridian theory: Meridian tropism theoryFunding: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81673883, No.81873238, No.82074532, No.81574071),The Second Batch Leading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Jiangsu Province (N〇.SLJ0225), Open Projects of TheThird Chinese Medicine Academic Priority Discipline of Jiangsu Province (N〇.ZYX03KF012), Postgraduate Research & Practice Innovation Program of Jiangsu Province (N〇.KYCX20_1539)中药归经理论经过数T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 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临床指导用药的影响不言而 喻。
中药现代研究存在问题及思考
#学术探讨#中药现代研究存在问题及思考方文贤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收稿日期 2 2≈通讯作者 方文贤 × ƒ ¬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药进行研究一般认为是以陈克恢先生从中药麻黄中提取出麻黄碱作为西药为起始 以后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也大多都是如此进行∀今就中药现代研究存在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简述如下∀1 中药现代研究存在问题及分析111 从中药中分离!提取有效成分发展为化学药物从中药中提取!分离出如麻黄碱!黄连素,,青蒿素!川芎嗪等成分再按西药新药研究的规定和要求 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直到符合西药新药标准 成为西药的传统化学药物基本都是这一研究模式的成果∀其存在的问题是 以上这些新化学药物都只能在西医药的理论指导下应用于临床∀而基于运用中医药理论于临床治疗的中医则无法应用这些药物∀因为中医应用它们于临床时应该必须了解和掌握的这些药物的所有中药理论信息 包括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炮制方法与功用!毒性与解毒方法!七情配伍!用法禁忌等等都没有得到任何提供 而提供给他们的只是西医药理论的药化!药理 如麻黄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黄连素2抗微生物药物!青蒿素2抗疟药!川芎嗪2防治心绞痛药 等方面的有关信息∀因而不能满足中医药人员临床应用这些药物时所必须参考的各种信息的要求∀所以中医药人员不会!也不可能冒险去应用这些药物∀这是把中药研究成传统西药的一种思路和方法∀112 把中药当作植物药 套用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医药 西药 的研究方法在 世纪最后 年现代制药业的发展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如现代新药研制费用的急剧增加 新的富有活性的化合物或所谓先导化合物的难以寻找研制成功时间不断延长以及新药上市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等∀有专家指出 现在研制成功一个新的合成药一般需要 ∗ 年时间 大约要花费 ∗ 亿美元而且还避免不了药物的毒副反应∀有统计显示 全美制药业 年的增幅为 年为 年仅为 ∀传统的西药新药研发模式正在转向从天然药 包括植物药 中寻找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以及试图能与前沿生物技术相结合而寻找出新的活性化合物∀这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其研制传统化学药物 西药 思路方法出现危机 有效新化合物难以寻找!因毒副作用大难以进入临床!经费投入巨大!研制时间太长等 的情况下不得不转向从临床有效的植物药中去寻找先导化合物再进一步研制新药的权宜办法∀但是最近有学者指出 化合物样品主要来源是合成化合物和从天然植物中提纯的化合物∀一个化学工作者一年可合成化合物的数量最多不过 个从天然植物中提纯的化合物数量更少因此 获得合成化合物和天然提纯化合物的时效很差∀该学者特别强调近年来 组合化学技术的出现使快速合成大量化合物成为可能一个组合化学工作者一年可合成 ∗ 个化合物若将所有的组合化学库加在一起可达甚至更多∀然而 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快速筛选这些组合化学库发现其中先导物存在的概率却非常低如较易筛选的酶 受体模型 约 个化合物中才能找到 个先导物而蛋白2蛋白相互作用模型的筛选结果更差∀因此 在我国医药界 尤其中医药界 因为国力不足以及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滞后 如果沿着这种方法去进行研究 结果必将是缓慢跟进 所获研究成果并能投入临床者也不会理想∀113 利用西医/病0的研究模型 包括动物!实验模型!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实验指标的选择等 筛选研制有效中药及中药复方进行过中药新药开发研究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即临床上治疗某病很有疗效的中药 包括复方在很多动物实验模型上却都很难重复出疗效∀现在分析其原因除动物和人有一定的差异外还应该有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利用西医药/病0的研究模型的问题 以及所选用观察指标是否合宜等问题∀如以往曾用马利兰!环磷酰胺或放射线照射法造成血小板减少动物模型由于这种造模方法是通过损伤动物骨髓造血干细胞导致骨髓和外周血三系细胞均减少其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不尽一致作为研究新药的 ×°模型并不理想对 ×°新药药效学动物模型的研究必须以免疫失调所至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依据≈ ∀另外观测的指标又有些是临时性指标 因为这些模型出现所观察的指标大多时间短暂时间不同出现指标的变化情况不同!所反映疾病的变化情况有限等 有些还可能不是关键性指标∀##又如樊代明院士指出 以抗乙型肝炎 ∂ 药物为例 目前几乎所有的这类药物 包括拉米夫定!干扰素等药品 都强调对 ∂的杀灭或清除能力 事实上临床疗效并不理想 存在严重的/反跳0现象及诱发 的病毒发生突变∀现在有许多新药研究的体外实验 甚至动物实验都取得成功 但作用于人体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美国科学家发现血管抑制素在动物实验中几乎能治愈肿瘤 但作用于人体却无效∀目前大部分研究是以肿瘤细胞系为基础的 但建立在体外研究基础上的结果与体内肿瘤是否一致 值得商榷∀进行动物实验的研究多以老鼠为实验对象 但老鼠本身很难自发长出肿瘤 是人为研究需要强行注射大量致癌物短期内诱发出来的或强行将人体肿瘤移植到它们体内 这种强行人造的肿瘤与人体固有的肿瘤是否一致 不得而知∀因此 这样的研究成果很难用于临床治疗∀此外 肿瘤的产生与遗传!环境及性别等个体的许多因素有关 针对某一个体的研究是不能代表整个人群的≈ ∀114套用现代最新科技方法 包括基因研究方法 按西医药对/病0的认识筛选中药及其提取物!有效部分!成分回顾中药研究在按西医药对/病0的认识筛选中药及其提取物!有效部分!成分这一方面的研究历史 可以发现在 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国中药研究中 发现和提取到不少具有强心苷类作用的正性肌力中药及其提取物 如黄花夹竹桃!万年青!羊角拗!铃兰!福寿草!葶苈子!北五加皮等 世纪 年代 随着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西药研究热潮的兴起 我国中药研究中也报道了一些具有这类作用的中药或其提取物 如具有拟交感作用的附子!川乌!细辛!枳实!青皮及其提取物 具有磷酸二酯酶抑制作用的黄芪!人参等及其提取物∀然而 随着非苷类正性肌力药可增加心衰患者死亡的临床事实的发现 使人们从中药中开发研制非苷类正性肌力药的刚开始不久的热情就戏剧性的熄灭了∀ 世纪 年代后至今 有不少/中药研究者0将希望又寄托在从中药中分离!提取和寻找鉴定出具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活性的成分来 以便能研制出对防治心衰可起到有效作用的中药新药来∀但是 由于血管紧张素 的产生除了经典的途径外 尚可通过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依赖性途径 即糜蛋白旁路途径产生 这条途径不依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单纯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能完全阻断血管紧张素 的产生∀这样看来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并非将来对防治慢性心力衰竭能完全起效的唯一药物品种∀对于以往这些跟踪研究模式的结果 有人进行了统计 指出迄今为止 有关强心苷的研究 已从各类植物中提取出 余种强心苷 经临床应用者仅有 余种 而常用的约 ∗ 种∀现在 随着人们对心衰病认识的逐渐加深 为了减少病死率和最大限度的减少毒副反应 强心苷的临床应用量越来越少 所以从中药中提取!分离强心苷的实际应用价值到底有多大 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沉重思考和反思≈ ∀2中药现代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11中药现代研究应注重和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中医药研究应注意吸收!消化和引进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根据中医药理论以及临床经验与实践 加强有关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过程中转化发展和预后的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随着 世纪的到来 包括生命学科在内的各个科学领域都在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医药学界也随着基因学科的飞速进展 从生理!病理到临床各科 从临床诊疗技术到治病用药 从治疗概念到用药选药方法 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如对心力衰竭的认识和治疗用药观念的改变 对高血压!糖尿病 尤其对肿瘤治疗的认识都从概念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目前 又有人继基因组学!基因功能组学!蛋白质组学之后 提出了基因转录组学以及代谢物组学的新概念∀但至今人们对人类基因组中的 ∗ 个基因的功能不甚了解或对其功能的确认表示怀疑 因此必须对这些基因的功能进行重新注释∀定性与定量研究基因表达使我们能进入这个网络之中 并对这些基因的功能进行重新注释 可以发现基因的靶向定位以及对其他基因的影响 明确表达基因的功能≈ ∀现代生命科学界的科学家们也已开始懂得自觉或不自觉地引进和应用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念了∀所以 中医药学界的科学工作者在进行中医药学现代研究时 就更应该在引进现代一切科学!先进的有关生命科学的新进展!新认识!新方法!新技术的同时 特别注意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进行符合中医药临床实际的科研设计和科学实验研究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中医药现代研究的目的∀212在中药研究中应研究中医/辨证论治0与临床个体化用药的关系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 人类对药物治疗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进展 促进了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 使药物治疗模式开始由过去的/诊断导向治疗0向根据个体的遗传结构实行/基因导向性治疗0的新模式转换∀临床药物治疗模式由诊断定向治疗转向基因定向治疗 为临床个体化给药开辟了一个合理的途径∀以往的研究表明 新的通过临床前研究的化学成分 在进行临床研究时 其中约有 将在临床 期! 期或者 期试验时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 尽管有时仅在少数受试者中出现 但是最终仍被淘汰∀因此 新的化学药物的研究开发思路也已经开始发生巨大的转变∀对新药的研发思路将从根本上不同于过去/传统0的一个药物针对一个药物靶点/适用于所有人0 而是应当根据基因的某些特性抑或某种疾病的某个阶段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的改变而/适用于某个群体0 甚或是/适用于某一个人0∀这一观念的转变 与中医药理论指导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0相吻合∀中医/辨证论治0与临床个体化用药关系的研究 将为中##药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如在中医药抗肝纤维化肝病研究中 有人基于肝炎后肝硬化的中医病机 采用多种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二甲基亚硝胺!四氯化碳!胆管结扎!及猪血清致免疫性等 种肝纤维化大鼠模型 多方法 清热利湿的茵陈蒿汤!活血化瘀的下瘀血汤!益气的黄芪汤!养阴的二至丸以及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 进行干预性比较对照研究 结果初步显示 对于以肝窦壁病理损伤为主要特征的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纤维化 清热利湿的茵陈蒿汤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于肝细胞损伤!细胞脂肪变为重要病理变化的四氯化碳大鼠肝纤维化 活血化瘀的下瘀血汤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显著 而对于以胆汁淤滞!胆管上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特点的胆管结扎大鼠肝纤维化 清热利湿的茵陈蒿汤及益气的黄芪汤均显示出显著的抑制作用∀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不同治法方药对不同模型的干预或治疗的动态观察比较 根据其比较结果紧密结合病理学变化特征 可以对不同治法方药作用的病理学进行分类 对指导临床治疗 提高临床疗效将具有实际意义 也是开发中药新药的重要创新源之一≈ ∀又如免疫抑制 从肾移植临床实践中观念的转变开始 移植组可以从 种不同的方案中挑选自己需要的免疫抑制方案∀最重要的观念变化之一是方案趋向于更加简化 仅极少数既能最大限度预防急性排斥反应而不良反应又最小的药物才被选用 对不同的病人选用各具特色的治疗方案 而以往对绝大多数肾移植受者均采用统一标准免疫抑制方案的旧观念正在逐渐被淘汰≈ ∀还有人在临床上发现 针对血瘀证的活血化瘀治疗往往可以明显改善症状或缓解病情 却不能中止或彻底治愈疾病∀临床上有一些气滞血瘀型高血压病例 其血液流变学检测的结果 除显示有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增高外 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等红细胞物理特性亦有明显改变∀对一些原来服用各类降压西药仍不能稳定控制血压的病例 重点加强对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等红细胞物理特性进行纠正 可使病情逐渐得到控制 并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 一些病人原来服用的降压西药可以逐步减量 甚至停用而单用中药∀这些病例的治疗结果提示 红细胞变形能力等红细胞物理特性的改变 可能是某些原发性高血压病例的始动因素∀因此 不改善红细胞的物理特性而一味使用各类降压药品 有时就不能稳定地控制血压∀在中医药研究中如果仅仅依据几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结果 就对血液流变学!甚至于整个研究得出结论 那就可能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情况≈ ∀中药研究还应重视/循证医学0的引进与中医药研究的关系∀/循证医学0推出的临床试验是出于建立治疗指南的目的 描述的是人群的平均情况 而临床医师的医疗重点则必须放在病人的个体临床疗效上∀由于流行病学专家为制定治疗指南 所以注重将工作重点放在人群水平上的效果 而卫生保健人员则必须处理好医患之间的特殊关系 而这种关系则要求临床治疗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基于人群的治疗学研究结果 虽有助于指明方向 但不能类推于个体病人的治疗∀前些时 国外关于高血压治疗用药的两个多中心!大样本!盲法对照的研究 因结论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认识 对利尿剂的首选应用引起争论≈ ∀使人们对这样的所谓/循证医学0的研究 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现在 国际西医药界已初步公认个体化给药是合理用药的核心∀西医药界目前主要的个体化给药方法是 测定药物的体液 血药 浓度 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这一方法对于血药浓度与药效相一致的药物是可行的 但对于血药浓度与药效不一致的药物 如何达到个体化给药 目前尚无可靠的方法∀另外 临床尚存在这样的情况 即诊断!一般状况!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相同的不同患者 疗效却相去甚远 用传统的药代学等机理也无法解释的情况≈ ∀而对这些相关问题 用中医药理论的辨证论治观点去研究解决 更具有思路方法上的科学性和优越性∀以上事实提示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认真进行/辨证论治0与个体化用药的研究 将会促进中药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参考文献≈ 黄振翘1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现代药效学设计与方法的研究1中医药通报 1≈ 樊代明1浅谈中国医药的现状与发展1中国药师 1≈ 傅研1重症心力衰竭的急诊救治及长期治疗新对策 1中国临床医生 1≈ 方文贤1中药现代研究实验设计及创新思路1中国中药杂志 1≈ 邓永键 郝飞1基因表达系列分析及其应用前景1免疫学杂志 1≈ 刘平1重视/证据0质量大力推进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1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 郭应录 杨建林1肾移植的临床进展1中国医学信息导报 1≈ 戴豪良 万卫昌1血瘀证研究思路及方法的问题和对策1中医药通报 1≈ 清溪1治疗高血压我们该相信什麽 中国医学论坛报 1≈ 史道华 陈鹭颖 曾昭全 等1药物基因组学与制药用药个体化1海峡药学 1≈责任编辑古云侠##。
药物归经理论的传统认识与现代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 A b s t r a c t 】 T h i s p a p e r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c o n c e p t a n d t h e o i r g i n o f t h e m e i r d i a n t r o p i s m t h e o r y a n d a n a l y s e s t h e q u e s t i o n o n
[ 关键词】 归经 ; 传 统研 究; 现代研 究
[ 中图分类号】 R 2 - 0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9 5 1 X( 2 0 1 4) 0 2 — 0 0 0 1 - 0 3
An a l y s i s a nd Thi nk i n g o n Tr a d i t i o n a l Kno wl e d g e a n d Mo d e r n Re s e a r c h o f Me r i ia d n Tr o p i s m The o r y
中药材的研究及其现状
中药材的研究及其现状一、引言中药材是指以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为原料,依据一定的采收、加工、储藏、配伍和应用规律制成的中药。
中药材是中医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资源基础,也是中药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中药材的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二、研究现状1. 现状概述目前,中药材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综合性、高度互动的学科。
在传统中药学的基础上,逐渐出现了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群体,包括化学、生物学、药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
中药材的研究涉及到对其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对其异常现象及其危害的研究、对其标准化建设及其质量控制的研究以及对其临床应用的研究等。
中药材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前沿性、挑战性和应用前景,对保健品、生物制剂等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 中药材化学研究中药材化学研究主要涉及到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纯化、结构鉴定等。
这是研究中药材药效的重要手段。
传统分离纯化技术已经被升级成为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分析技术,但相辅相成与传统技术结合更为高效的方法也在不断研究中。
中药材化学研究作为中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其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到这一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3. 中药材药理学研究中药材药理学研究是研究中药材生物学活性成分对人体机能的影响、药效评价、毒副作用的评价、药物代谢的机理以及中草药与化学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中药材药理学研究是中药研究和药物开发的重要环节,其关键是找到中药材药效的作用机制,并评价其药效。
4. 中药材标准化建设及其质量控制中药材标准化建设及其质量控制是中药材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方向。
该研究方向的目的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中药材进行质量控制,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的中药材市场体系,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公众健康。
中药材标准化建设与质量控制涉及到各方面的技术问题,如中药材采集、加工、储存、识别、鉴别等,同时也涉及到了政策和行业标准等方面。
5. 中药材临床应用中药材的临床应用旨在评价中药材对人体的治疗效果。
中药归经传统研究的原理_方法及存在的问题_徐伟超
以益肺阴。
胃气生,气津充足,则肺有所养,虚火咳喘自平。
方中重用麦门冬滋养肺胃之阴,清火逆之余热;半夏用量仅为麦冬七分之一,用以降逆化痰,与大量清润药相伍,既可制约其温燥之性,又可使诸药滋而不腻;人参、甘草、大枣、粳米益气养胃。
诸药相配,可使虚火降,津液复,咳喘气逆等证除。
由方中药物组成配伍可知,麦门冬汤证与胃关系密不可分。
2.2病性气阴两虚,痰火搏结。
麦门冬汤所主之证因火逆所致,火逆并非病机,而是指误用火法逼汗而致耗气伤津,气阴两虚,阴虚生痰,痰火互结。
肺主肃降,胃以降为顺,肺胃气阴两虚,气逆于上,内生痰火亦随之上行,痰火搏结于上则咽喉不利。
《成方便读》中云:“夫肺与胃之气,皆以下行为顺,上行为逆,若肺胃阴伤,虚火内动,则气上逆矣。
气上逆则痰涎随之,于是咽喉不利,所由来也。
”《金匮要略心典》:“火热挟饮致逆,为上气,为咽喉不利……”故本方病性为气阴两虚,痰火搏结。
收稿日期:2010-11-04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001059);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课题(09276102D-38)作者简介:徐伟超(1987-)男,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脾胃病的防治。
通讯作者:李渡华(1953-)男,河北正定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药各家学说与应用,归经数学化与临床应用。
2.3适应症本方以咳喘、气短,咽干口燥,痰黏量少,咯吐不爽,舌质红,苔少,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金匮要略方义》中云“本方所治之证,乃由肺胃津亏,虚火上炎,气机逆上所致。
其咽喉不利,一因肺胃阴伤不得濡润,一因虚火上炎灼津碍气之故。
”肺主肃降,将来自脾的气津输布全身。
肺胃气阴两虚,气逆于上可见咳嗽、气短;咽喉系三阴交汇之处,为肺胃之门户,肺胃津液不足,虚火上烁,可见咽干口燥不利,咯吐不爽,痰粘量少;肺胃气阴两虚则舌红,苔少,脉虚数。
2.4麦门冬汤的临床应用规律历代医家拓展应用本方的范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上气扩展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2)从咽喉不利扩展应用于五官科疾病;(3)根据配伍原理将本方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
药物归经概述课件
通过对大量临床病例的观 察和分析,验证药物对某 一脏腑经络的作用,从而
确定药物的归经。
药物归经的步骤
确定疾病部位
首先需要明确疾病发生的部位,例如在心 脏、肝脏还是其他脏腑。
选择相应药物
根据疾病部位和药物的作用机制,选择能 够作用于该部位的药物。
观察药物作用
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药物对机体的作 用,注意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脏腑或经络发挥治疗作用。
药物对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
03
药物在人体内主要通过作用于相应的脏腑经络,产生疗效,从而达到治疗疾的目的。药物归经的方法
直接观察法
通过对患者的观察,了解 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的作 用,从而确定药物的归经
。
实验研究法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药物 对不同脏腑经络的作用,
从而确定药物的归经。
重要性
了解药物的归经有助于指 导临床用药,提高疗效并 减少副作用。
展望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和系统 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为药物归经
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发展趋势
未来药物归经研究将更加注重与现 代科技手段的结合,以揭示药物在 体内的具体作用机制和靶点。
未来挑战
尽管已有许多药物归经的研究成果 ,但仍存在许多未知领域需要进一 步探索和研究,如某些复杂疾病的 药物归经等。
此外,根据脏腑经络在人体中的不同作用和相互关系,药物归经还可分为单经归经 和多经归经。
药物归经的重要性
指导临床用药
了解药物的归经,有助于医生根据疾病特 点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提高疗效
准确的药物归经可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减少副作用。
判断药效
通过观察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的作用,可 以判断药效及作用范围。
中药归经
汇报人: 徐鸿涛
Contents
传统中医归经研究 现代归经研究机理 现代归经研究方法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
中药的发现与应用,如同中医发展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实践过程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各个时期均将归经理论与临床实践心得相结 合,使归经理论逐渐完善趋于成熟,促进了归 经理论的应用和推广。至此,归经理论作为中 药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独立了出来,标志 着传统中医形成了对中药选择性作用于脏腑经 络的系统认识[1]
新的研究方法
具有相似印迹模板的中药分子可与其具 相似印迹模板孔穴的脏腑产生印迹作用,表 现出中药模板分子与水通道选择性的印迹作 用,在血液流动情况下,人体宏观表现出分 子筛层析现象,根据印迹分子的理化性质, 可出现该物质所带的光,电,磁,热及特定 性质的各向异性,宏观上表现出脏象。
新的研究方法
分子印迹,又称为分子烙印,也叫分子模 版技术,最初来源于诺贝尔奖获者 Pualing的 抗体产生理论,分子印迹技术是指以某一特定 的目标分子( 模板分子“印迹分子或烙印分子) 为模板,制备对该分子具有特异选择性聚合 物的过程,通常被描述为制备与识别。
现代归经研究方法
2 受体学说研究法 利用电镜技术、放射性同位 素标记,观察中药的有效成分 与受体结合特点,说明中药归 经与受体的关系
现代归经研究方法
2.2 受体学说研究法
采用了现代受体的靶点作用来代替中医的脏 腑经络名称,由于实体的受体靶点比抽象的经络 脏腑易于实验,因此本法也易为大家采用,在 此基础上,进行经络脏象的研究,将所有经络 脏腑的受体类型分布研究清楚,然后建立起受 体与中药成分群作用量关系,找出中药有成分 群对不同经络脏腑受体的整体作用趋势,可以 获得中药归哪经.
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和思考
中医中药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和思考淮文英 唐玉琴 王艳秋 刘荣强 张天娥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75【摘 要】归经理论指出了药物的作用部位,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
科学阐述中药归经的本质,可以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医生用药,选用针对性强的药物有利于提高疗效。
【关键词】中药;归经理论;现代研究归经理论是指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1]。
但从古至今,中药归经的实质,即中药通过什么方式或如何作用于脏腑经络而对病变部位发挥特殊的治疗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1 历史沿革归经理论源于《皇帝内经》的“五入”、“五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五味入胃,各归所喜。
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 ,甘先入脾 ,辛先入肺 ,咸先入肾[2]。
”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在论及“泽泻”时说:“张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过引接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它意。
”故归经理论的基本确立是在宋元以后。
而将零散的归经理论总结成为体系归功于张元素,其后主要是完善和补充。
正式提出“归经”概念并将“归经”全面应用者,始自清代沈金鳌的《要药分剂》,并采用五脏六腑之名[3]。
1958年,首次将归经理论进行综合概括并作为中药基本理论论述,是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学概论》[4]。
2 现代技术研究从50年代起,研究中药归经理论这一领域,运用现代研究技术手段在药物有效成分、微量元素、受体学说和药理药效等方面,对归经理论多次、大胆的创新性实验来阐述药物作用病变部位机理的过程,并以此探索归经理论的可能物质基础。
目前对归经理论的实验研究方法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有效成分分布:该方法采用现代药物代谢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式,定量的描述和概括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时间过程进而动态观察。
(2)微量元素测定:该方法认为微量元素参与机体的正常代谢,在药理作用的基础上观察中药中所富集不同微量元素的浓度,研究微量元素在体内迁移、富集的运动过程,结合这些微量元素在人体器官组织的分布来认识归经理论。
中药归经理论的药理法研究概述_0
中药归经理论的药理法研究概述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阐述中药的作用特点与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理论之一。
本文通过总结中药归经的药理法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化研究中药归经理论提供依据。
标签:中药归经;药理法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阐明中药的作用特点与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理论。
郭兰忠[1]认为“:归经,是指某种药物对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或数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通过药理研究中药归经,即从中药的药理药效、受体及环核苷酸等方面入手研究中药归经的本质。
1归经理论的历史沿革中药归经理论的先声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左传》中有“疾不可为也,在盲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的记载,是早期对疾病及药物定位的初步概念。
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中有类似中药归经理论的论述,《素问》中有记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2]。
《神农本草经》中将脏腑机能与药物的作用相结合进行论述,如“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以六经辨证和分经论治理论为中药归经理论奠定了基础,如知母、石膏为阳明经药;附子、细辛为少阴经药等等。
早期本草学的“诸病通用药”对药物进行了系统的疾病分类,把具体疾病与药物直接联系,总结出药物与疾病、疾病与脏腑、脏腑与归经的关系链,为确定具体的药物归经理论做了准备[3]。
如在陶弘景《名医别录》中有“薤……归于骨,韭……归心安五脏除胃中热,蒜……归脾胃”的记载。
金元时期张元素在临证用药尤其重视药物的归经,首创中药引经报使理论。
将引经药称为“的药”,《医学启源》载有:“太阳经,羌活;在下者黄檗,小肠、膀胱也。
少阳经,柴胡;在下者青皮,胆、三焦也。
阳明经,升麻、白芷;在下者,石膏,胃、大肠也。
太阴经,白芍药,脾、肺也。
少阴经,知母,心、肾也。
厥阴经,青皮;在下者,柴胡,肝、包络也。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讨论_邓文龙
专 论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讨论邓文龙(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 610041) 摘 要 中药药理学是基于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研究中药治疗作用及其机理、发展现代中药与创新中药、创造现代中药药性理论的一门学科。
在讨论到中药药理学的基本任务及中药药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后,着重从基本药效问题、关于复方研究问题、关于治法原理研究问题、关于动物模型问题及关于中药的临床药理学研究问题进行了讨论。
我们的建议是:应当有一个高屋建瓴的全面规化,应当提倡和实施百花齐放的方针,应当制定中药药理研究的相关原则、规范与评价标准。
关键词 自从1985年中药药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建设和发展以来,其学科定义、学科构架与学科任务也与时俱进不断被发展与完善,并随时作为一种评价标准以考核学术发展方向与进步。
近年由于多种因素正以宏大的力量推动着中药药理研究的步伐,也影响着中药药理学科的正常发展,于此有必要对一些问题进行一些讨论,以就正于同道。
1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作为一门学问,学科定义是基本固定的,但学科的任务却可因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需求而有所变化。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仍可归纳为3个方面,即:①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结合物质基础的研究,阐明中药主要治疗作用及作用机理,揭示中药治病的现代科学基础,并指导临床更为合理用药和准确用药。
②基于传统用药经验和现代药理-化学相结合的研究结果,推动传统中药的进步,发展现代中药与创新中药。
③以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为基础,总结、发现中药作用的规律、特点与优势,联系中医药基本理论的发展与进步,创建现代中药药性理论。
基于此,如果说中药药理学不只是一个中医药学的研究方法,而恰恰也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那么"现代中药药性理论"的创建就是一个试金石。
没有一个理论,没有一套专门的技术,没有一种规律性的东西,没有形成一种全面系统的知识,中药药理学何以能以"学"名!2 中药药理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如果以1985年10月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作为中药药理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那么从那以后,在以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为核心的我国中药药理学研究大致经历过了几个历程,即从1985年学会提倡的"不论用什么思路和方法,也不论从那一个角度进行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都是应当值得欢迎的";到1987年~1990年锐意提倡中药的复方药物特别是中医经典名方的研究;再到九十年代周金黄教授提倡的五个结合,中药药理的基础研究迅速发展,成果突出,也基本形成了中药药理学的基本学科构架。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张德芹1,高学敏2,钟赣生2,张建军2(1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300193;2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药学系,北京100029)[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在加强对古代本草文献考证整理和现代中药文献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药药性,将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建立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药性表征体系及其规范标准,科学地表征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揭示中药药性的科学本质。
中药药性是中药的核心和基础,是对中药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多种医疗作用和效果的高度概括。
中药药性理论是研究药性的形成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
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医临床运用中药的重要依据,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近40年来学者们围绕中药药性理论在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建立了很多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的技术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由于受传统思维观念的影响,加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缺乏质的突破,导致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一直缺乏现代科学的阐述,使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使用的中药始终无法正确合理地被纳入现代药品生产管理体系。
因此,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揭示中药药性的科学本质,建立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药性表征体系及其规范标准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现将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思路阐述如下。
1研究现状1.1国家重点项目的支持:为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科技部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设立了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并将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列入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的重点支持方向。
中药归经现代研究述评
中药归经现代研究述评摘要: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由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内分布及其作用部位揭示归经理论的内涵;二是阐明药理效应指标与中医脏腑的相关性,借以诠释归经的本质。
经考察发现,前者混淆了西医解剖学脏器组织与中医脏腑的关系;后者以生物学指标与中医脏腑的相关性为依据,使归经研究建立在有待证实的认识之上,故归经理论的现代诠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本文认为深入进行文献理论研究,正本清源,明确归经理论的多元建构模式及相互关系,是中药归经现代研究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中药归经;现代研究;思路方法中药归经理论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逻辑思维和理论抽象总结所得,与中药四气、五味共同构成了中药药性的基本理论,并成为指导临床辨证用药的重要依据和说理工具。
鉴于中药归经的重要性,学术界持续开展了归经理论的实验研究,旨在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科学内涵,最终实现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化。
然而,由于对中药归经理论缺乏深刻的理解,研究思路和方法背离了这一理论的传统架构,因而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本文对中药归经现代研究的利弊得失做简要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一、中药归经现代研究概况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内分布及其作用部位揭示归经理论的内涵;二是阐明药理效应指标与中医脏腑的相关性,借以诠释归经的本质。
在中药体内代谢与归经关系的研究方面,郭顺根等[1]应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研究了川芎活性成分之一的川芎嗪在小白鼠体内细胞、组织、器官的定位分布。
结果证实,川芎嗪标记物3H-川芎嗪的敏感靶器官是肝和胆囊,与川芎归肝、胆经的认识相符,表明川芎的活性成分川芎嗪的体内分布与川芎归经密切相关。
据以推论,中药归经的实质是药物活性成分在体内某些脏器的高浓度分布。
邹节明等[2]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观察了淫羊藿苷单用和复方应用在动物体内的分布状态,通过体内动力学模型和参数比较分析两种状态下淫羊藿苷的体内变化差异,发现淫羊藿苷主要分布在肝、肾、肾上腺,确认研究结果与淫羊藿归肝、肾经的传统认识一致。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概述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概述韩森;吕爱平;李健;姜淼【摘要】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中最具中医特色的部分,其现代化发展也是中医药理论发展的关键核心,然而研究方法的不足造成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发展的局限.网络药理学作为新兴的系统研究复杂药物生物学效应的技术,在多成分、多靶点药物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可观成果,为从生物分子网络的结构与功能来认知中药药性提供了方法学契机和有力工具.本文通过对网络药理学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包括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概述,初步分析并总结网络药理学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25)001【总页数】4页(P127-130)【关键词】网络药理学;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作者】韩森;吕爱平;李健;姜淼【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潍坊市中医院,山东潍坊 26104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北京 100029;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1中药药性是对中药功效、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重要内容。
中药药性理论在中药理论体系中具有基础与核心地位,是指导中药临床应用的纲领。
作为中药学的重要学术特征,也是中药区别于其他天然药物的关键,其科学基础的发现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先决条件[1-3]。
然而由于中药药性理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研究已成为制约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瓶颈[4-5]。
随着当前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系统生物学的兴起,被认为是“下一代药物研究模式”网络药理学概念[6]的提出,使得运用系统与网络思维全面分析中药药性成为可能。
本文将对近几年网络药理学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中药药理学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理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 A1型题(单项选择题)1.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A )A 研究中药产生药效的机理B 分离有效成分C 鉴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D 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E 鉴定中药的品种2.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E)A 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 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D 药物的排泄E 药物的作用强度3.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D)A 黄连B 黄芩C 金银花D 麻黄E 人参(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
从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1.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思路有(AB)A 植物药研究B 中药复方的整体研究C 有效成分研究D 作用机理研究E 化学成分的合成工艺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有(ABCD)A 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B 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C 促进中西医结合D 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E 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物质基础二. 问答题:简述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答案:(要点)(1)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2)要与中药临床研究密切结合(3)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4)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5)促进中西医结合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一)A1型题(单项选择题)1.寒凉药石膏、知母长期给药,可使下列哪种中枢神经介质含量降低(C)A AchB 5-HTC NAD GABAE 以上均非2.长期给药可使中枢NA和DA含量增加的中药是(A)A 附子、干姜B 黄连、黄柏C 茯苓、白术D 石膏、知母E 以上均非3.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B)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D 心率加快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4.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D 心率加慢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5.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A)A 痛阈值降低B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C 心率减慢D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E 体温降低6.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B)A 痛阈值降低B 体温降低C 心率加快D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E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7.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E)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 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 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 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 具有感染作用8.温热药的药理作用不包括(E)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 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 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 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 具有抗感染作用9.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A 氨基酸B 有机酸C 挥发油D 生物碱E 皂苷10.与辛味药健胃、化湿、行气、开窍功效无明显关系的药理作用是(E)A 促进消化功能B 使神志昏迷病人苏醒C 抗心绞痛D 扩张冠状动脉E 抗感染11.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糖类12.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D)A 镇静B 镇咳、祛痰C 利尿消肿D 止泻、止血E 降低血压13.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E)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氨基酸和糖类14.补虚药的药味主要为(C)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5.苦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D)A 挥发油B 蛋白质C 有机酸D 生物碱E 鞣质16.在有毒中药的五味中占有比较高比例的味道为(D)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7.咸味药所含主要成分是(B)A 挥发油B 无机盐C 有机酸D 生物碱E 鞣质18.咸味药主要分布在下列哪类药物中(E)A 清热药B 温里药C 祛风湿药D 理气药E 温肾壮阳药19.寒凉药常具有的药理作用是(D)A 强心B 平喘C 升高血压D 抗肿瘤E 抗休克20.马钱子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在(D)A 消化系统B 心血管系统C 泌尿系统D 中枢神经系统E 呼吸系统(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
中药归经现代实验研究的原理、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中药归经现代实验研究的原理、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以药物五色、五味、五气和取类比象来认识药物的归经
五色配五脏即“色白入肺、色赤如心、色黄入脾、色青入肝、色黑入肾”,后世医家据此将药色分为五类归属五脏以说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如朱砂色赤入心经,
再如《神农本草经》中有“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
此归属特性虽符合大部分药物,但非绝对;如浮小麦色黄但不入脾经;枸杞子色赤却不入心经。
《素问·宣明五气》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在中药中确有一部分符合上述论述:如马勃味辛则入肺经。
但这个规律同样在临床上并不适用于所有药物,如锦灯笼味苦归肺经而不归心经。
《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
”张介宾据此论述:“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入肝,焦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也。
”后人也将五气配五脏作为药物归经的依据之一,
如将消食类药通常在炮制需炒香以增强入脾作用,如炒楂曲(炒山楂、炒神曲)。
另外还有以药物的质地、形状等特征为依据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如质地轻清之竹茹入肺经,质地重坠之龙骨、
牡蛎入肝肾二经;胡桃形似脑而补脑等。
但此种取类比象的方法如同
上述3种方法一样也不能完全揭示药物归经的普遍规律,如白扁豆形似肾却不归肾经。
以药物五色、五味、
五气和取类比象来认识药物归经的方法虽然符合大部分药物归经特性,但并非完全符合所有药物。
这一点是由世间万物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我们对此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中药归经理论的实验研究设想
中药归经理论的实验研究设想(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李艳玲张卫强王淑敏于景礼【摘要】对中药归经的实验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归纳,探讨目前各种研究方法的利弊,提出今后研究发展的设想,即“病态模型—药物成分分布和生理生化指标检测—药效实验”三结合的实验研究原则。
【关键词】中药;归经;化学成分;药效;实验研究中药归经理论是中医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证组方遣药的重要依所。
但中药归经作用判定的客观指标是什么?每种具体归经与哪些器官组织相联系?至今仍未能确立完善的能够有效指导归经实验研究的原则和科研方法。
笔者结合目前归经实验研究现状,提出探讨性建议。
1 现状1.1 在药物归属方面目前人们多采用同位素示踪与放射自显影技术标记中药中的某种化学成分,通过分析同位素的分布情况,说明药物的分布,确定其归经[1-2]。
此方法是一种简化途径,对揭示归经理论具有一定贡献,但此类方法忽略了中药一种或几种成分不能代表中药全部药效物质[3],单一成分归经与单味中药归经是有差异的[4]。
如三七和人参含有的皂苷成分相似,如果只用一种共有成分作标记,它们的归经一定相同,治疗作用也应该相同,但事实却相反,两者功效、归经大不相同[5]。
1.2 在药效方面人们运用B超观测“胸胁苦满”患者服用小柴胡汤后,胆道系统声象图形态学改变,证明小柴胡汤能入胆经[6],为“以证验方”进行中药归经临床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有人对429味中药药理作用与其归经记载进行了统计学分析[7],发现抗惊厥药多入肝经,止咳祛痰平喘药多入肺经,止泻药多入大肠经,利尿药多入膀胱经,止血药多入肝经。
说明基于中药功效的药理学作用与归经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目前中医各证候的药理动物模型建立还很不完善。
加之动物和人之间还存在种属差别,现代医学解剖器官与中医脏腑也存在差异等,都将成为利用药效学指标研究归经的“瓶颈”。
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及“穴药法的提出
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及“穴药法的提出[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提出并阐明“穴药”法的中药归经研究法。
方法:对中药有效成分群(物)的归经及与经络脏腑功能(象)的互应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剖析,找出其不足与解决问题的对策。
结果:特定的中药成分群对特定的经络脏腑有选择性的作用,这是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体现“物”性;经络脏腑的功能状态以一定的证候表现出来,体现“象”性,一定功能的经络脏腑对特征中药成分群有反作用,可用于探知和表征经络脏腑,体现“候”性,三者实为“物,象,候”印迹关系。
经络脏腑功能状态也可通过针刺特异腧穴改变,而这种改变可以通过中药定量药理学参数表征,据此可建立中药归经研究的“穴药”新方法,也可以探讨中药成分与病证网络靶点的关系,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结论:中药与经络脏腑及其功能三者互为“物,象,候”印迹关系,可通过针刺特异性腧穴改变,“穴药”法既是中药归经研究最简捷的方法,也是探知经络脏象重要方法。
[关键词]中药归经;经络脏腑;证候;物,象,候;网络药理学;拓扑网络;网络谱效动力学;中药药性;中医药现代化;穴药法;印迹众所周知,《中医药基础理论发展纲要》、中医药的“十二五”科技计划、“973”计划中都将中医藏象证候、中药复方治病机理、经络研究作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三大基础关键枢纽问题,举国上下鼎力相助。
目前都将中医证候、中药复方作用机理及中医经络分开单列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虽能各有所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突破性进展甚微。
究其原因,这种研究方法容易割裂中医治病“理、法、方、药”的整体关系,与中医药的整体观相悖。
由于中医的理、法需中药干预则明;方、药需对证治疗才灵;理、法、方、药需整体贯通方活。
因此在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如能将证候、经络脏腑与中药整体融为一炉进行研究可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还能化解非常复杂的中医药难题研究。
那么,怎样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研究是需认真考虑的基础问题,也是中医药现代化最重的基础科学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透析三者的整体关系:特定的中药成分群对特定的经络脏腑的选择性作用是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经络脏腑的功能状态从宏观上可以通过特定的证候表现出来,这种特定的证候可被特定的中药成分群或针刺特定的腧穴改变或调节,同时特定功能状态的经络脏腑对特定的中药成分群有反作用,这一过程可用网络药理学参数定量表征,三者为“物,象,候”相互印迹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及“穴药”法的提出邓凯文1,贺福元2*(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7;2.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药性与药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制剂制备技术与评价实验室,湖南长沙410208)[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提出并阐明“穴药”法的中药归经研究法。
方法:对中药有效成分群(物)的归经及与经络脏腑功能(象)的互应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剖析,找出其不足与解决问题的对策。
结果:特定的中药成分群对特定的经络脏腑有选择性的作用,这是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体现“物”性;经络脏腑的功能状态以一定的证候表现出来,体现“象”性,一定功能的经络脏腑对特征中药成分群有反作用,可用于探知和表征经络脏腑,体现“候”性,三者实为“物-象-候”印迹关系。
经络脏腑功能状态也可通过针刺特异腧穴改变,而这种改变可以通过中药定量药理学参数表征,据此可建立中药归经研究的“穴药”新方法,也可以探讨中药成分与病证网络靶点的关系,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结论:中药与经络脏腑及其功能三者互为“物-象-候”印迹关系,可通过针刺特异性腧穴改变,“穴药”法既是中药归经研究最简捷的方法,也是探知经络脏象重要方法。
[关键词]中药归经;经络脏腑;证候;物-象-候;网络药理学;拓扑网络;网络谱效动力学;中药药性;中医药现代化;穴药法;印迹[稿件编号]201210170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73142,81173558);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04323110002)[通信作者]*贺福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药理、中药药剂、中药生物药剂学,Tel :(0731)5381372,E-mail :pharmsharking@[作者简介]邓凯文,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针灸内科、中药归经、中药与针灸联合应用研究,Tel :(0731)5381372,E-mail :dkaiwen03@众所周知,《中医药基础理论发展纲要》、中医药的“十二五”科技计划、“973”计划中都将中医藏象证候、中药复方治病机理、经络研究作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三大基础关键枢纽问题,举国上下鼎力相助。
目前都将中医证候、中药复方作用机理及中医经络分开单列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虽能各有所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突破性进展甚微。
究其原因,这种研究方法容易割裂中医治病“理、法、方、药”的整体关系,与中医药的整体观相悖。
由于中医的理、法需中药干预则明;方、药需对证治疗才灵;理、法、方、药需整体贯通方活。
因此在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如能将证候、经络脏腑与中药整体融为一炉进行研究可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还能化解非常复杂的中医药难题研究。
那么,怎样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研究是需认真考虑的基础问题,也是中医药现代化最重的基础科学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透析三者的整体关系:特定的中药成分群对特定的经络脏腑的选择性作用是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经络脏腑的功能状态从宏观上可以通过特定的证候表现出来,这种特定的证候可被特定的中药成分群或针刺特定的腧穴改变或调节,同时特定功能状态的经络脏腑对特定的中药成分群有反作用,这一过程可用网络药理学参数定量表征,三者为“物-象-候”相互印迹关系。
在这种三角关系中,中药的归经问题正是三者的要冲,一与中药成分群沟通,奠定“物”质基础;二与经络脏腑关联,辨“象”于脏腑;三与功能通达,以“证”明“候”。
因此本文通过对中药归经、经络脏腑、证候研究的现状分析,旨在阐明三者的互印关系,为创立中药归经方法以及中医药整体现代化研究方法提供崭新的思路。
1中药归经理论历史悠久,长期指导中医临床用药,但物质基础尚未明确提出中药归经理论萌芽可以追溯到先秦,如《韩非子喻老》中记述的扁鹊的一段话:“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肌肤,针砭之所及;在肠胃,火齐之所及: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这是早期疾病及药物定位的初步概念;形成于秦汉,在《黄帝内经》中,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成熟于宋元,如《苏沈良方·论脏腑》里说“某物入肝,某物入胃”,到了金元时易水学派的开山祖师张元素,在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对脏腑辨证和药物配方进行了详细总结研究,倡导“药物归经”和引经之说,从而正式提出了“归经”这一说法。
在他著的《珍珠囊》和《医学启源》中已有“藁木乃太阳经风药”、“石膏乃阳明经大寒之药”等的记载,后世医家将此理论用于临床,在配方治疗上更加精确而合理,疗效大为提高,逐渐将各种药物·3461·对机体各部位的选择作用进行了归纳,使之系统化,遂形成了归经理论,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因此,中药归经是用来标明药物的作用部位。
归是走向、归属的涵义,有定向、定位的概念,经是指经络,既包括经络,也包括脏腑及脏腑病变证候群,是药物对人体特定部位有识别的选择性作用,即定位之意。
在古代,由于没有现代仪器,不可能展开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亦有效成分结构研究,只能凭感观的“味”、“色”及“效”来对药物类型进行归经研究,主要靠长期的临床积累,采用经验总结,以众多医案或药物流传后世,便形成了五味理论。
因此,古代是以“味”为单位进行中药有效群的最初归经研究。
20世纪90年代,李信民等以《中国药典》所载261味药物为依据,进行了单味药物的归经文献研究[1],李盛青等[2]以《中药大辞典》所载5700多味药物和杨霖等[3]以《中药学》中记载的481味中药为依据,用电子计算机建立数据库来分析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将“味”与“效”、“味”与“性”结合起来进行了文献学研究。
结论是辛味主入肝、脾、肺经,苦味主入肝经,甘味主入肝、脾经,酸味主入肝、脾、肺经,咸味主入肝、肾经,与传统认识的五味入五脏有所不同,所有药物总的倾向入肝经。
这时中药的归经衍生出了功能性的“味”,而不是原药物真实的口感之“味”,同时还将“颜色”[4]、“五行的生克”学说应用到了归经,可以用于修补经典归经理论的不足,如白芨味苦却不归心经,因其色白入肺,性涩而补肺敛肺,故归肺经;如党参味不辛,反入肺经,有益肺气的作用,是因其味甘入脾,具有补气益脾之功,脾气健旺,化源充足,则肺气受益,此为培土生金[5]。
另外将归经理论应用于中药复方配伍的引经药,作为“舟辑”,载药到达病所,通过调节有病脏腑经脉之功能活动,而大大提高疗效,如羌活、藁本为手足太阳经病的引经药;柴胡为手足少阳经病的引经药等[6-7]。
上述文献学及古代临床经验研究提示我们中药存在某种“元素”,如“味”、“色”或“效”的东西,可以有选择性地作用于特定的经络脏腑,改变经络脏腑的功能状态,或作为“舟辑”,载药到达病所。
这种特定的“元素”用现在的化学语言可能就是有效成分群,但其特征又是什么?付先军等[8]对129种归肺经中药的化学成分类别构成与其归经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归肺经中药中萜类化合物出现频数最高,其中又以单、倍半萜类最为多见;而且萜类化合物的出现频率随肺经中药归经数(除肺经外出现其他经)的增多而降低,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此外,脂肪族、甾体、生物碱、黄酮类在肺经中药中出现的频数也有趋向性;而挥发油、黄酮、三萜及皂苷、蛋白质及生物碱类在肝经出现的频率同样有趋向性。
此外,本课题组对《中药学》本科教材进行归经统计分析,发现归肝经的偏向性成分群主要为蒽醌类、芪、无机盐、鞣质、有机酸、三萜及皂苷、黄酮成分等,特别是蒽醌类和芪。
同时,本课题组前期在进行中药代谢动力学实验时,发现了具“同母核群生性”中药,进入人体按“网通虹势”进行代谢和产生药效[9]。
由于中药成分群需进入体内被代谢后才产生药效,因此中药成分群对脏腑的选择性作用由原中药成分群的类型与进入机体后代谢物的类型共同决定,而中药成分群的种类又决定于原植物的代谢途径,反映到成分群层面则体现“同母核群生性”,相同母核成分群往往有相似的合成途径,进入机体内同样有相似的代谢途径,其作用酶系统(靶点)相似,而机体的不同的经络脏腑有不同生化代谢途径,因此只有适合于某一脏腑代谢途径作用的中药成分群才能产生最佳药效,因此具相似代谢途径的同母核成分群必然选择性作用于相应的经络脏腑而产生“物-象”相互印迹关系。
如辛入肺经,而辛味多为萜类化合物,为异戊二烯代谢途径产物,为挥发油而具亲脂性,易分布在皮下脂肪组织,产生发汗作用,与肺的司腠理相符,故多归于肺经。
因此“具相似代谢途径的中药同母核成分群”是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可称为中药的“物”性。
2目前中药归经研究方法忽视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纽带的整体关联性研究针对中药的“物”性,展开了系列的与经络脏腑相关性研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分析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内分布采用整体放射自显影,光、电镜放射自显影,液闪测定和图像分析仪等先进技术,测定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根据中药有效成分在各脏器的分布情况来确定该中药归什么经。
这是一种最简单直观的思路,由于药物归经是有效成分群对经络脏腑选择性的药效作用结果,与药物的浓度和效应系数两者相关,药物浓度受药物动力学控制,效应系数由Hill量效关系控制,如为多成分,则受网络药效动力学控制。
因为药物浓度高者效应系数不一定大,而效应系数大者药物浓度不一定高,因此药物分布的阳性结果有意义,但还要测定效应系数大小才能最后确定,但阴性结果却很有意义,因为可排除药物对这一脏器的作用[10-11]。
2.2分析中药中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分布尽管有人提出了微量元素“归经”假说,认为中药中的微量元素在体内的迁移,选择性富集及微量元素络合物对疾病部位的特异亲合是中药归经的重要基础,认为微量元素锌、锰是中药归肾经的物质基础;锌、锰、铜、铁是归肝经的物质基础。
但这种研究方法仅适用有效成分群是微量元素的中药,其思路与局限与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内分布相同。
2.3分析中药药理效应中药归经本身定义就是由其药效作用归纳总结形成,是几千年临床治病经验的总结。
采用中药药理效应来判断中药归经最为大家接受。
这方面研究最多,但缘于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及经络脏腑的抽象性,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一套适宜的中药药理学研究方法。
近年来本项目组创立了较为系统的谱动学、谱效学、谱效动力·4461·学与谱毒效动力学的中药定量药理学理论框架,近期在网络药理学的动力学研究中又有可喜的突破,如以此为起点,进一步与目前网络药理学结合,可为中药归经的研究奠定基础[9,12]。
2.4分析作用受体效应这与中药药理学研究方法类似,只是采用了现代受体的靶点作用来代替中医的脏腑经络名称。
由于实体的受体靶点比抽象的经络脏腑易于实验,因此本法也易为大家采用,但采用本法所获得的实验结果不能证明中药有效成分群归什么经,而是归什么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