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及_穴药_法的提出_邓凯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及

“穴药”法的提出邓凯文1,贺福元

2*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7;

2.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药性与药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

现代中药制剂制备技术与评价实验室,湖南长沙410208)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提出并阐明“穴药”法的中药归经研究法。方法:对中药有效成分群(物)的归经及与经络脏腑功能(象)的互应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剖析,找出其不足与解决问题的对策。结果:特定的中药成分群对特定的经络脏腑有选择性的作用,这是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体现“物”性;经络脏腑的功能状态以一定的证候表现出来,体现“象”性,一定功能的经络脏腑对特征中药成分群有反作用,可用于探知和表征经络脏腑,体现“候”性,三者实为“物-象-候”印迹关系。经络脏腑功能状态也可通过针刺特异腧穴改变,而这种改变可以通过中药定量药理学参数表征,据此可建立中药归经研究的“穴药”新方法,也可以探讨中药成分与病证网络靶点的关系,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结论:中药与经络脏腑及其功能三者互为“物-象-候”印迹关系,可通过针刺特异性腧穴改变,“穴药”法既是中药归经研究最简捷的方法,也是探知经络脏象重要方法。

[关键词]中药归经;经络脏腑;证候;物-象-候;网络药理学;拓扑网络;网络谱效动力学;中药药性;中医药现代化;穴药法;印迹

[稿件编号]201210170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73142,81173558);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04323110002)[通信作者]*

贺福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药理、中药

药剂、中药生物药剂学,

Tel :(0731)5381372,E-mail :pharmsharking@

[作者简介]邓凯文,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针灸内科、中药归经、中药与针灸联合应用研究,Tel :(0731)5381372,E-mail :dkaiwen03@

众所周知,《中医药基础理论发展纲要》、中医药的“十二五”科技计划、“973”计划中都将中医藏象证候、中药复方治病机理、经络研究作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三大基础关键枢纽问题,举国上下鼎力相助。目前都将中医证候、中药复方作用机理及中医经络分开单列研究。这种研究方法虽能各有所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突破性进展甚微。究其原因,这种研究方法容易割裂中医治病“理、法、方、药”的整体关系,与中医药的整体观相悖。由于中医的理、法需中药干预则明;方、药需对证治疗才灵;理、法、方、药需整体贯通方活。因此在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如能将证候、经络脏腑与中药整体融为一炉进行研究可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还能化解非常复杂的中医药难题研究。那么,怎样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研究是需认真考虑的基础问题,也是中医药现代化最重的基础科学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透析三者的整体关系:特定的中药成分群对特定的经络脏腑的选择性作用是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经络脏腑的功能状态从宏

观上可以通过特定的证候表现出来,这种特定的证候可被特定的中药成分群或针刺特定的腧穴改变或调节,同时特定功能状态的经络脏腑对特定的中药成分群有反作用,这一过程可用网络药理学参数定量表征,三者为“物-象-候”相互印迹关系。在这种三角关系中,中药的归经问题正是三者的要冲,一与中药成分群沟通,奠定“物”质基础;二与经络脏腑关联,辨“象”于脏腑;三与功能通达,以“证”明“候”。因此本文通过对中药归经、经络脏腑、证候研究的现状分析,旨在阐明三者的互印关系,为创立中药归经方法以及中医药整体现代化研究方法提供崭新的思路。1

中药归经理论历史悠久,长期指导中医临床用药,但物质基础尚未明确提出

中药归经理论萌芽可以追溯到先秦,如《韩非子喻老》中记述的扁鹊的一段话:“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肌肤,针砭之所及;在肠胃,火齐之所及: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这是早期疾病及药物定位的初步概念;形成于秦汉,在《黄帝内经》中,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成熟于宋元,如《苏沈良方·论脏腑》里说“某物入肝,某物入胃”,到了金元时易水学派的开山祖师张元素,在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对脏腑辨证和药物配方进行了详细总结研究,倡导“药物归经”和引经之说,从而正式提出了“归经”这一说法。在他著的《珍珠囊》和《医学启源》中已有“藁木乃太阳经风药”、“石膏乃阳明经大寒之药”等的记载,后世医家将此理论用于临床,在配方治疗上更加精确而合理,疗效大为提高,逐渐将各种药物·

3461·

对机体各部位的选择作用进行了归纳,使之系统化,遂形成了归经理论,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因此,中药归经是用来标明药物的作用部位。归是走向、归属的涵义,有定向、定位的概念,经是指经络,既包括经络,也包括脏腑及脏腑病变证候群,是药物对人体特定部位有识别的选择性作用,即定位之意。

在古代,由于没有现代仪器,不可能展开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亦有效成分结构研究,只能凭感观的“味”、“色”及“效”来对药物类型进行归经研究,主要靠长期的临床积累,采用经验总结,以众多医案或药物流传后世,便形成了五味理论。因此,古代是以“味”为单位进行中药有效群的最初归经研究。

20世纪90年代,李信民等以《中国药典》所载261味药物为依据,进行了单味药物的归经文献研究[1],李盛青等[2]以《中药大辞典》所载5700多味药物和杨霖等[3]以《中药学》中记载的481味中药为依据,用电子计算机建立数据库来分析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将“味”与“效”、“味”与“性”结合起来进行了文献学研究。结论是辛味主入肝、脾、肺经,苦味主入肝经,甘味主入肝、脾经,酸味主入肝、脾、肺经,咸味主入肝、肾经,与传统认识的五味入五脏有所不同,所有药物总的倾向入肝经。这时中药的归经衍生出了功能性的“味”,而不是原药物真实的口感之“味”,同时还将“颜色”[4]、“五行的生克”学说应用到了归经,可以用于修补经典归经理论的不足,如白芨味苦却不归心经,因其色白入肺,性涩而补肺敛肺,故归肺经;如党参味不辛,反入肺经,有益肺气的作用,是因其味甘入脾,具有补气益脾之功,脾气健旺,化源充足,则肺气受益,此为培土生金[5]。另外将归经理论应用于中药复方配伍的引经药,作为“舟辑”,载药到达病所,通过调节有病脏腑经脉之功能活动,而大大提高疗效,如羌活、藁本为手足太阳经病的引经药;柴胡为手足少阳经病的引经药等[6-7]。

上述文献学及古代临床经验研究提示我们中药存在某种“元素”,如“味”、“色”或“效”的东西,可以有选择性地作用于特定的经络脏腑,改变经络脏腑的功能状态,或作为“舟辑”,载药到达病所。这种特定的“元素”用现在的化学语言可能就是有效成分群,但其特征又是什么?

付先军等[8]对129种归肺经中药的化学成分类别构成与其归经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归肺经中药中萜类化合物出现频数最高,其中又以单、倍半萜类最为多见;而且萜类化合物的出现频率随肺经中药归经数(除肺经外出现其他经)的增多而降低,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此外,脂肪族、甾体、生物碱、黄酮类在肺经中药中出现的频数也有趋向性;而挥发油、黄酮、三萜及皂苷、蛋白质及生物碱类在肝经出现的频率同样有趋向性。此外,本课题组对《中药学》本科教材进行归经统计分析,发现归肝经的偏向性成分群主要为蒽醌类、芪、无机盐、鞣质、有机酸、三萜及皂苷、黄酮成分等,特别是蒽醌类和芪。

同时,本课题组前期在进行中药代谢动力学实验时,发现了具“同母核群生性”中药,进入人体按“网通虹势”进行代谢和产生药效[9]。由于中药成分群需进入体内被代谢后才产生药效,因此中药成分群对脏腑的选择性作用由原中药成分群的类型与进入机体后代谢物的类型共同决定,而中药成分群的种类又决定于原植物的代谢途径,反映到成分群层面则体现“同母核群生性”,相同母核成分群往往有相似的合成途径,进入机体内同样有相似的代谢途径,其作用酶系统(靶点)相似,而机体的不同的经络脏腑有不同生化代谢途径,因此只有适合于某一脏腑代谢途径作用的中药成分群才能产生最佳药效,因此具相似代谢途径的同母核成分群必然选择性作用于相应的经络脏腑而产生“物-象”相互印迹关系。如辛入肺经,而辛味多为萜类化合物,为异戊二烯代谢途径产物,为挥发油而具亲脂性,易分布在皮下脂肪组织,产生发汗作用,与肺的司腠理相符,故多归于肺经。因此“具相似代谢途径的中药同母核成分群”是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可称为中药的“物”性。

2目前中药归经研究方法忽视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纽带的整体关联性研究

针对中药的“物”性,展开了系列的与经络脏腑相关性研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分析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内分布采用整体放射自显影,光、电镜放射自显影,液闪测定和图像分析仪等先进技术,测定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根据中药有效成分在各脏器的分布情况来确定该中药归什么经。这是一种最简单直观的思路,由于药物归经是有效成分群对经络脏腑选择性的药效作用结果,与药物的浓度和效应系数两者相关,药物浓度受药物动力学控制,效应系数由Hill量效关系控制,如为多成分,则受网络药效动力学控制。因为药物浓度高者效应系数不一定大,而效应系数大者药物浓度不一定高,因此药物分布的阳性结果有意义,但还要测定效应系数大小才能最后确定,但阴性结果却很有意义,因为可排除药物对这一脏器的作用[10-11]。

2.2分析中药中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分布尽管有人提出了微量元素“归经”假说,认为中药中的微量元素在体内的迁移,选择性富集及微量元素络合物对疾病部位的特异亲合是中药归经的重要基础,认为微量元素锌、锰是中药归肾经的物质基础;锌、锰、铜、铁是归肝经的物质基础。但这种研究方法仅适用有效成分群是微量元素的中药,其思路与局限与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内分布相同。

2.3分析中药药理效应中药归经本身定义就是由其药效作用归纳总结形成,是几千年临床治病经验的总结。采用中药药理效应来判断中药归经最为大家接受。这方面研究最多,但缘于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及经络脏腑的抽象性,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一套适宜的中药药理学研究方法。近年来本项目组创立了较为系统的谱动学、谱效学、谱效动力

·

446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