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易懂的三极管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PN结的导电性能和控制电流的特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电子元件的运作机制。

一、PN结的形成1.1 PN结的概念:PN结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直接接触形成的结构。

1.2 PN结的电性:PN结的两侧形成电场,使得P区和N区的电子和空穴在结附近被吸引,形成电势垒。

1.3 PN结的导电性:当PN结处于正向偏置时,电子从N区向P区挪移,空穴从P区向N区挪移,导致PN结导通。

二、三极管的结构2.1 三极管的构造:三极管由三个掺杂不同的半导体层组成,分别是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

2.2 三极管的符号表示:三极管的符号表示为一个箭头指向基极,箭头指向基极的一侧是发射极,另一侧是集电极。

2.3 三极管的工作方式:三极管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流。

三、三极管的工作原理3.1 放大作用:当基极电流增加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流也增加,实现信号的放大。

3.2 开关作用:三极管可以被用作开关,当基极电流为零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不导通;当基极电流增加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导通。

3.3 稳压作用:三极管可以用作稳压器,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实现对电路中电压的稳定。

四、三极管的应用领域4.1 放大器:三极管广泛应用于放大电路中,如音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等。

4.2 开关:三极管可用作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如数字电路、计算机内部电路等。

4.3 稳压器:三极管可以用作稳压器,保护电路中的其他元件不受过高电压的影响。

五、三极管的发展趋势5.1 集成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三极管正向着微型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趋势。

5.2 高频化:三极管的工作频率不断提高,适合于更高频率的应用领域,如通信领域。

5.3 多功能化:未来的三极管可能会具有更多的功能,不仅可以实现放大、开关、稳压等功能,还可能具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三极管原理全总结

三极管原理全总结

三极管原理全总结三极管是一种深具影响力的半导体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的放大、开关和稳压等功能。

下面是对三极管原理的全面总结:一、三极管的基本结构三极管由三个掺杂不同材料的半导体层片组成,分别是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

发射区和集电区分别是n型和p型半导体,基区是p型半导体。

发射区和集电区之间通过基区相互连接。

二、三极管的工作原理1.放大作用:当输入信号施加在三极管的基极上时,如果正相输入,即基极向正偏压施加,会使得基区内的少数载流子浓度增加,这样会缩小基区的电阻,使得大量的电子从发射极注入到基区中,即电流通过三极管的基极。

2.输出作用:当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时,集电极上会有较大的电压和电流输出,且集电电流与发射电流间存在放大比例。

三、三极管的工作模式1.放大模式:当发射极到基极的电压为正时,三极管处于放大工作模式。

此时,基极电压和基极电流间的关系为非线性关系,输出电流的变化可配合输入信号进行放大。

2.饱和模式:当发射极到基极的电压为负且发射电流很小时,三极管处于饱和工作模式。

此时,输出电流取决于输入电流,而与输出电压无关。

3.截止模式:当发射极到基极的电压为负且发射电流为零时,三极管处于截止工作模式。

此时,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均为零。

四、三极管动态特性1.转输特性:描述了三极管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之间的关系,即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之间的比例。

2.频率特性:三极管的频率响应以及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程度。

三极管的频率特性随着频率的增大而降低,一般需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三极管型号。

3.非线性失真:三极管在放大信号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非线性失真。

当输入信号的幅度过大时,输出信号的波形可能会失真。

4.温度特性:三极管的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三极管的放大能力越差。

五、三极管的应用1.放大器:三极管的放大功能使其广泛应用于各种放大器电路中,如音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

2.开关:通过控制输入信号的使能,利用三极管的饱和和截止特性,实现信号转换和开关操作。

三极管npn工作原理

三极管npn工作原理

三极管npn工作原理
三极管(NPN型)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构造:NPN型三极管由两个P型半导体和一个N型半导体
构成,中间的N型半导体称为基极(B),两侧的P型半导体
分别称为发射极(E)和集电极(C)。

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
的区域称为发射结,而基极和发射结之间的区域称为基结。

2. 基本原理:当在基极-发射结之间施加正向电压(正极连接
在发射极,负极连接在基极)时,发射结处于导通状态,电流可以流动。

而当基极-发射结之间施加反向电压时,发射结处
于截止状态,电流不流动。

3. 放大功能:三极管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即小信号输入可以得到较大的输出信号。

具体来说,当Vbe (基极-发射极间电压)大于某一临界电压时,三极管开始工作,此时B极电流增大,将影响B极与C极之间的电流流动,进而导致C极电流增大。

这种作用可实现信号的放大。

4. 开关作用:当三极管处于工作状态时,可用作开关。

当Vbe 小于截止电压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导通电流极小;而当Vbe大于临界电压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导通电流较大。

因此,可以利用三极管的开关作用来控制其它电路的通断。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简单的描述,而实际的三极管工作涉及更复杂的电流流动和电场效应。

不同的三极管具有不同的参数
和性能,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要求进行选择。

三极管原理通俗

三极管原理通俗

三极管原理通俗
三极管原理通俗易谨的说法是,它像一个水坝,有两个阀门。

小阀门受大阀门控制。

当小阀门开启一点点水流
就缓缓流下:如果小阀门开大一点,水流就变得汹涌;:如果小阀门关上了,水就不会流动了。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基本构成:
1.发射区向基区注入电子:当基极电压大于发射极电压时,基极电源将电子从发射区吸引到基区,当基极电流增大时,基区的电子数量增多,电子从发射区向基区的注入量也增大。

2.电子在基区扩散和复合:进入基区的电子在靠近基极的区域会扩散开来,并有可能与集电极附近的空六复合。

3.集电极收集电子:随若基极电流的增大,进入基区的电子数量增多,但只有很少一部分电子能够到达集电极。

当基极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集电极的电压增大到足以将扩散到集电区的电子吸引到集电极。

4.输出信号:当集电极收集到电子后,集电极的电位降低,产生输出信号。

输出信号的大小取决于基极电流的大小和比例常数。

5.反馈作用: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产生影响时,就称为反馈作用。

反馈作用可以使电路的增益减小或使电路的输出波形失真。

总之。

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元件,可以通过控制其电流大小来实现对电路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制表:审核:批准:。

三极管工作原理

三极管工作原理

通俗易懂的三极管工作原理三极管, 原理, 通俗易懂通俗易懂的三极管工作原理理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首先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其一、制造工艺上的两个特点:(1)基区的宽度做的非常薄;(2)发射区掺杂浓度高。

其二、三极管工作必要条件是(a)在B极和E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此电压的大小不能超过1V);(b)在C极和E极之间施加反向电压;(c) 如要取得输出必须加负载电阻。

当三极管满足必要的工作条件后,其工作原理如下:(1)基极有电流流动时。

由于B极和E极之间有正向电压,所以电子从发射极向基极移动,又因为C极和E极间施加了反向电压,因此,从发射极向基极移动的电子,在高电压的作用下,通过基极进入集电极。

于是,在基极所加的正电压的作用下,发射极的大量电子被输送到集电极,产生很大的集电极电流。

(2)基极无电流流动时。

在B极和E极之间不能施加电压的状态时,由于C极和E极间施加了反向电压,所以集电极的电子受电源正电压吸引而在C极和E极之间产生空间电荷区,阻碍了从发射极向集电极的电子流动,因而就没有集电极电流产生。

综上所述,在晶体三极管中很小的基极电流可以导致很大的集电极电流,这就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此外,三极管还能通过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导通和截止,这就是三极管的开关作用(开关特性)。

参见晶体三极管特性曲线 5.2图所示:晶体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原理如下图所示:A、vt是一个npn型三极管画外音:我们可以用水龙头与闸门放水的关系,来想象或者说是理解三极管的放大原理。

其示意图如下图2-20 所示图2-20 三极管放大原理参考示意图①如图2.20 (a)所示:当发射结无电压或施加电压在门限电压以下,相当于闸门关紧时,水未从水龙头底部通过水嘴流出来。

此时,ec 之间电阻值无穷大,ec 之间的电流处于截止状态,或者说是开关的OFF 状态。

②如图 2.20 ( b )所示:当对发射结施加电压在门限电压范围时(以硅管0.7V 左右为例),相当于闸门松动一点点,从水龙头底部通过水嘴流出的水成滴答状态。

三极管工作原理简述

三极管工作原理简述

三极管工作原理简述三极管,也叫做晶体三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是现代电子学中使用最广泛的元件之一。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在两个PN结之间加入一个控制电极,控制电极可以通过控制电压来控制器件的电流。

我们来了解一下PN结。

PN结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结。

P型半导体中含有大量的空穴,而N型半导体中含有大量的电子。

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连接时,空穴和电子会相互扩散。

这种扩散会导致PN结形成一个电场,这个电场可以阻挡电子和空穴的进入,因此PN结中只有极少数的电子和空穴。

三极管由三个掺杂不同的半导体区组成: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

发射极和集电极都是N型半导体,而基极是P型半导体。

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形成一个PN结,而发射极和基极之间也形成一个PN 结。

当三极管中的电压和电流满足一定的条件时,PN结中的电子和空穴会被注入到基极中。

这些电子和空穴在基极中会以不同的方式重新组合。

如果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大于PN结的阈值电压,电子就会从基极流入发射极。

这个过程被称为“注入”。

当电子从基极流入发射极时,会形成一个电流,这个电流被称为“发射极电流”。

发射极电流可以被控制,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来控制电子的注入量。

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增加时,发射极电流也会增加。

如果我们将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电压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发射极电流就会流入集电极,形成一个“集电极电流”。

由于集电极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发射极电流的大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大小。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控制电流的过程。

通过控制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来控制发射极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大小。

三极管被广泛应用于放大信号和开关电路中,是电子学中不可或缺的元件之一。

一文彻底读懂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最通俗的解释,看完就明白了!

一文彻底读懂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最通俗的解释,看完就明白了!

三极管有三个工作状态;截止、放大、饱和;放大状态很有学问也很复杂,多用于集成芯片,比如运放,现在不讨论;其实对信号的放大我们通常用运放处理。

三极管更多的是做一个开关管来使用,且只有截止、饱和两个状态。

截止状态看作是“关”,饱和状态看作是“开”,Ib≥1mA时,完全可以保证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对于小功率的三极管此时Ic为几十到几百mA,驱动继电器、蜂鸣器等功率器件绰绰有余。

把三极管箭头理解成一个开关,如图1为NPN型三极管,按下开关S1,约1mA的Ib 流过箭头,箭尾比箭头电压高0.6V~0.7V(钳位电压),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c极到e极完全导通,c极电平接近0V(GND);负载RL两端压降接近5V。

Ib与Ic电流都流入e极,根据电流方向,e极为低电平,应接地,c极接负载和电源。

如图2为PNP型三极管,按下开关S2,约1mA的Ib流过箭头,箭尾比箭头电压高0.6V~0.7V(钳位电压),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e极到c极完全导通,c极电平接近5V;负载RL两端压降接近5V。

Ib与Ic电流都流出e极,根据电流方向,e极为高电平,应接电源,c极接负载和地。

如图3,对于NPN三极管,更应该在b极加一个下拉电阻(2~10k),一是为了保证b、e极间电容加速放电,加快三极管截止;二是为了保证给三极管b极一个已知逻辑状态,防止控制输入端悬空或高阻态时对三极管工作状态的不确定。

如图4,对于PNP三极管,更应该在b极加一个上拉电阻(2~10k),原理同上。

如图4和图5,对于感性负载,必须在负载两端并一个反向的续流二极管;三极管在关断时,线圈会自感产生很高的反向电动势,而续流二极管提供的续流通路,同时钳位反向电动势。

防止击穿三极管。

续流二极管的选型必须是快恢复二极管或肖特基二极管,两者响应速度快。

如图5,对于某些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可能并不是真正的0V,一般在1V以内,为保证三极管完全截止,不得不在三极管b极加一个反向稳压管或正向二极管,以提高三极管导通的阈值电压(或钳位电压);根据经验,推挽输出的数字信号不用加;OC输出、二极管输出以及延时控制有必要加;通常稳压管正常的工作电流≥1mA。

详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详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一、什么是三极管?三极管全称是“晶体三极管”,也被称作“晶体管”,是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半导体器件。

通常指本征半导体三极管,即BJT管。

典型的三极管由三层半导体材料,有助于连接到外部电路并承载电流的端子组成。

施加到晶体管的任何一对端子的电压或电流控制通过另一对端子的电流。

三极管实物图三极管有哪三极?▪基极:用于激活晶体管。

(名字的来源,最早的点接触晶体管有两个点接触放置在基材上,而这种基材形成了底座连接。

)▪集电极:三极管的正极。

(因为收集电荷载体)▪发射极:三极管的负极。

(因为发射电荷载流子)1、三极管的分类三极管的应用十分广泛,种类繁多,分类方式也多种多样。

2、根据结构▪NPN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3、根据功率▪小功率三极管▪中功率三极管▪大功率三极管4、根据工作频率▪低频三极管▪高频三极管5、根据封装形式▪金属封装型▪塑料封装型6、根据PN结材料▪锗三极管▪硅三极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用或特殊三极管二、三极管的工作原理这里主要讲一下PNP和NPN。

1、PNPPNP是一种BJT,其中一种n型材料被引入或放置在两种p型材料之间。

在这样的配置中,设备将控制电流的流动。

PNP晶体管由2个串联的晶体二极管组成。

二极管的右侧和左侧分别称为集电极-基极二极管和发射极-基极二极管。

2、NPNNPN中有一种p 型材料存在于两种n 型材料之间。

NPN晶体管基本上用于将弱信号放大为强信号。

在NPN 晶体管中,电子从发射极区移动到集电极区,从而在晶体管中形成电流。

这种晶体管在电路中被广泛使用。

PNP和NPN 符号图三、三极管的 3 种工作状态分别是截止状态、放大状态、饱和状态。

接下来分享在其他公众号看到的一种通俗易懂的讲法:1、截止状态三极管的截止状态,这应该是比较好理解的,当三极管的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时,三极管就会进入截止状态。

这就相当于一个关紧了的水龙头,水龙头里的水是流不出来的。

三极管工作原理-截止状态截止状态下,三极管各电极的电流几乎为0,集电极和发射极互不相通。

三极管工作原理全总结

三极管工作原理全总结

三极管工作原理全总结三极管(又称晶体管)是一种电子器件,由n型和p型半导体材料构成,常用于放大电路、开关电路和逻辑电路中。

三极管主要由三个区域组成:发射区(Emitter)、基区(Base)和集电区(Collector)。

发射区和集电区分别为n型半导体,而基区为p型半导体。

其中,发射区和基区之间的结为发射结,基区和集电区之间的结为集电结。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涉及到两个重要的区域:正向活性区和反向截止区。

1. 正向活性区:当发射结正向偏置时,即正极连接到发射区,负极连接到基区,发射结就会处于正向偏置。

此时,半导体中的电子会从发射区注入到基区,而空穴会从基区流入发射区。

在基区与发射区之间,电子和空穴重新结合,形成电子空穴对。

这些电子空穴对的数量与电流成正比。

即发射区中的电流由负向正流动。

2. 反向截止区:当集电结反向偏置时,即正极连接到集电区,负极连接到基区,集电结就会处于反向偏置。

此时,基区与集电区之间形成一个反向电场,阻碍电子和空穴的移动。

电子无法通过集电结流入集电区,而空穴也无法从集电区流入基区。

此时,集电区中的电流基本上为零。

三极管的工作可以通过控制基区的电流来实现。

当基区的电流较小时,发射区注入的电子数量有限,因此集电区中的电流较小。

当基区的电流增加时,发射区注入的电子数量也增加,进而导致集电区中的电流增加。

总结起来,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正向偏置使电流从发射区注入基区,从而控制集电区中的电流。

基区电流的变化可以线性地放大集电区电流。

这样,三极管可以用作放大器,将弱信号放大为较大的信号。

同时,三极管还可以用作开关。

当基区的电流很小,接近零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集电区的电流非常小。

当基区的电流增加到一定程度,三极管会进入饱和状态,集电区的电流会迅速增大。

因此,三极管可以通过控制基区的电流来控制开关电路的通断。

此外,三极管还可以用作逻辑电路。

通过控制输入电压,可以控制三极管的开关状态,从而实现逻辑运算。

三极管通俗原理

三极管通俗原理

三极管工作原理的通俗比喻对三极管放大作用的理解,切记一点:能量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所以,三极管一定不会产生能量。

但三极管厉害的地方在于:它可以通过小电流控制大电流。

放大的原理就在于:通过小的交流输入,控制大的静态直流。

假设三极管是个大坝,这个大坝奇怪的地方是,有两个阀门,一个大阀门,一个小阀门。

小阀门可以用人力打开,大阀门很重,人力是打不开的,只能通过小阀门的水力打开。

所以,平常的工作流程便是,每当放水的时候,人们就打开小阀门,很小的水流涓涓流出,这涓涓细流冲击大阀门的开关,大阀门随之打开,汹涌的江水滔滔流下。

如果不停地改变小阀门开启的大小,那么大阀门也相应地不停改变,假若能严格地按比例改变,那么,完美的控制就完成了。

在这里,Ube就是小水流,Uce就是大水流,人就是输入信号。

当然,如果把水流比为电流的话,会更确切,因为三极管毕竟是一个电流控制元件。

如果某一天,天气很旱,江水没有了,也就是大的水流那边是空的。

管理员这时候打开了小阀门,尽管小阀门还是一如既往地冲击大阀门,并使之开启,但那个小的阀门开启的还不够,不能打开打阀门,所以,并没有水流出来。

这就是三极管中的截止区。

饱和区是一样的,因为此时江水达到了很大很大的程度,小的阀门开启的太大了,以至于大阀门里放出的水流已经到了它极限的流量,管理员开的阀门大小已经没用了。

这就是三极管中的饱和区。

但是你关小小阀门的话,可以让三极管工作状态从饱和区返回到线性区。

线性区:就是水流处于可调节的状态。

如果不开阀门江水就自己冲开了,这就是二极管的击穿。

击穿区:比如有水流存在一个水库中,水位太高(相应与Vce太大),导致有缺口产生,水流流出。

而且,随着小阀门的开启,这个击穿电压变低,就是更容易击穿了。

在模拟电路中,一般阀门是半开的,通过控制其开启大小来决定输出水流的大小。

没有信号的时候,水流也会流,所以,不工作的时候,也会有功耗。

而在数字电路中,阀门则处于开或是关两个状态。

三极管 工作原理

三极管 工作原理

三极管工作原理
三极管是一种用于放大和开关电信号的电子器件,其基本工作原理为控制输入信号在输出端的放大和控制。

三极管由三个电极组成:发射极(Emitter)、基极(Base)和集电极(Collector)。

基极负责控制电流的流动,发射极负责放大电流,集电极负责收集电流。

工作原理如下:
1. 开关状态:当基极电压低于发射极电压时,三极管处于关闭状态。

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没有电流流动。

2. 放大状态:当基极电压高于发射极电压时,三极管进入放大状态。

这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开始有电流流动,该电流被放大并从集电极输出。

在放大状态下,控制输入信号通常加在基极上,而输出信号则从集电极获取。

由于三极管为放大器,它可以将较小的输入信号放大成较大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放大功能。

三极管还可以用作开关。

当基极电压足够高时,三极管进入饱和区,此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流达到最大值。

当基极电压较低时,三极管进入截止区,此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没有电流流动。

这种开关特性使得三极管可以在电路中实现开关功能。

总之,三极管通过控制基极电压来调节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流,可实现信号的放大和开关功能。

三级管的工作原理

三级管的工作原理

三级管的工作原理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极管,也被称为晶体三极管或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PN结的导电特性,通过对基区施加不同电压来控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流。

三极管是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元件,其工作原理的了解对于理解电子电路的运作机制至关重要。

我们来了解三极管的基本结构。

三极管由三个掺杂不同的半导体区域组成:发射极(Emitter)、基极(Base)和集电极(Collector)。

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形成PN结,而基极则位于PN结之间。

当在基极-发射极之间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PN结会被击穿,电子会从发射极注入到基极中。

这些电子会通过基极-集电极之间的PN结,最终流向集电极,形成集电极电流。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基极-发射极之间的电压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大小。

当在基极-发射极之间施加不同的电压时,会改变PN结的导电特性,从而影响集电极电流。

具体来说,当基极-发射极之间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PN结导通,集电极电流增大;当施加反向偏置电压时,PN结截止,集电极电流减小。

因此,通过控制基极电压,可以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实现电流的放大或截断。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它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例如,在放大电路中,三极管可以作为信号放大器,将微弱信号放大到足以驱动喇叭或产生其他效果所需的电压。

通过控制基极电压,可以调节放大器的增益,实现对信号的放大。

此外,在开关电路中,三极管也可以用作开关,通过控制基极电压来控制电路的通断状态。

总的来说,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基于PN结的导电特性,通过对基极施加不同电压来控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流。

三极管在电子电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其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设计电子电路。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极管 工作原理

三极管 工作原理

三极管工作原理
三极管是一种电子器件,由三个控制区域组成,分别是发射区、基极区和集电区。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PN结的功能。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当零电压(或较低电压)施加在基极-发
射极(BE)之间时,基区的PN结处于正向偏置状态,电子
从发射区流向基区,同时空穴从基区流向发射区。

这导致发射极成为电子和空穴的源(或重新结合)。

当集电极-发射极(CE)之间施加一个较高的电压时(比基极-发射极高),集电区的PN结处于反向偏置状态。

此时,当电
子和空穴流入基区时,会因为PN结的反向偏置而无法通过集
电区,而是沿着发射区向基区传输。

因此,三极管通过控制基极电压来改变电流的流动,从而实现信号放大的功能。

当输入信号变化时,三极管将变化的电流放大到集电区,输出一个经过放大的信号。

此外,三极管的工作还受到其工作区域的影响。

根据三极管的PN结偏置状态,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工作区域:饱和区、线性
区和截止区。

在饱和区,三极管会将电流放大到最大值;在线性区,电流放大程度逐渐减小;在截止区,三极管不再放大电流。

总的来说,三极管通过控制基极电压和电流来放大输入信号,实现信号放大的功能。

这使得三极管在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如放大器、开关和逻辑门等领域。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一、引言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了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对于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电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二、三极管的基本结构三极管由三个掺杂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材料组成,分别是发射极(Emitter)、基极(Base)和集电极(Collector)。

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通过基极控制电流的流动。

三极管通常有两种类型:NPN型和PNP型。

NPN型中,发射极和基极为N型材料,集电极为P型材料。

PNP型中,发射极和基极为P型材料,集电极为N型材料。

三、三极管的工作原理1. NPN型三极管工作原理:当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即发射极为正极,基极为负极,形成正向偏置。

此时,发射极和基极之间会形成一个很小的电流,称为基极电流(IB)。

这个电流会使得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形成一个更大的电流,称为集电极电流(IC)。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就是将小的基极电流放大成大的集电极电流。

2. PNP型三极管工作原理:PNP型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与NPN型相反。

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形成正向偏置。

此时,发射极和基极之间会形成一个很小的电流,称为基极电流(IB)。

这个电流会使得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形成一个更大的电流,称为集电极电流(IC)。

四、三极管的工作模式三极管有三种工作模式:放大模式、截止模式和饱和模式。

1. 放大模式:当三极管处于放大模式时,基极电流(IB)的变化会导致集电极电流(IC)的放大。

在这种模式下,三极管可以作为放大器使用,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更大的幅度。

2. 截止模式:当三极管处于截止模式时,基极电流(IB)非常小,接近于零。

此时,集电极电流(IC)也非常小,接近于零。

三极管处于截止模式时,相当于开路状态,不会传导电流。

3. 饱和模式:当三极管处于饱和模式时,基极电流(IB)的变化会导致集电极电流(IC)接近最大值。

在这种模式下,三极管可以作为开关使用,将输入信号转换为输出信号。

三极管工作原理及流水控制方法

三极管工作原理及流水控制方法

通俗易懂的三极管工作原理三极管, 原理, 通俗易懂通俗易懂的三极管工作原理理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首先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其一、制造工艺上的两个特点:(1)基区的宽度做的非常薄;(2)发射区掺杂浓度高。

其二、三极管工作必要条件是(a)在B极和E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此电压的大小不能超过1V);(b)在C极和E极之间施加反向电压;(c) 如要取得输出必须加负载电阻。

当三极管满足必要的工作条件后,其工作原理如下:(1)基极有电流流动时。

由于B极和E极之间有正向电压,所以电子从发射极向基极移动,又因为C极和E极间施加了反向电压,因此,从发射极向基极移动的电子,在高电压的作用下,通过基极进入集电极。

于是,在基极所加的正电压的作用下,发射极的大量电子被输送到集电极,产生很大的集电极电流。

(2)基极无电流流动时。

在B极和E极之间不能施加电压的状态时,由于C极和E极间施加了反向电压,所以集电极的电子受电源正电压吸引而在C极和E极之间产生空间电荷区,阻碍了从发射极向集电极的电子流动,因而就没有集电极电流产生。

综上所述,在晶体三极管中很小的基极电流可以导致很大的集电极电流,这就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此外,三极管还能通过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导通和截止,这就是三极管的开关作用(开关特性)。

参见晶体三极管特性曲线 5.2图所示:晶体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原理如下图所示:A、vt是一个npn型三极管画外音:我们可以用水龙头与闸门放水的关系,来想象或者说是理解三极管的放大原理。

其示意图如下图2-20 所示图2-20 三极管放大原理参考示意图①如图2.20 (a)所示:当发射结无电压或施加电压在门限电压以下,相当于闸门关紧时,水未从水龙头底部通过水嘴流出来。

此时,ec 之间电阻值无穷大,ec 之间的电流处于截止状态,或者说是开关的OFF 状态。

②如图 2.20 ( b )所示:当对发射结施加电压在门限电压范围时(以硅管0.7V 左右为例),相当于闸门松动一点点,从水龙头底部通过水嘴流出的水成滴答状态。

三极管工作原理及详解

三极管工作原理及详解

三极管工作原理及详解三极管是一种电子元器件,也被称为晶体管,是现代电子技术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器件。

它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通常由一个n-型材料和两个p-型材料组成,形成了一个n-p-n结构。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由一个基极(B,用于控制电流流动)、一个发射极(E,用于输入电流)和一个集电极(C,用于输出电流)组成。

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解:1.PN结反偏扩散:当三极管的发射结(BE结)处于反偏状态时,即使输入电压很小,也会有导电电子和空穴被扩散进入发射结。

这会导致发射结区域的电荷强度减小,使其变得非常薄。

基极结(BC结)也被反偏,因此极少有电子和空穴从基极端扩散进入。

2.动态增益:由于发射结非常薄,即使很小的输入电流(基电流)也能穿过发射结流入发射区。

这些电流在发射结区域中的散射使得电流进一步扩大,从而形成了由基电流控制的大电流放大器。

3.输出由输入控制:三极管的工作特点是,当输入信号施加在基极上时,这将导致在发射结和基结之间发生器件动作,如三极管的增益。

因此,输入电流的小变化就会导致输出电流的相应变化。

4.级联放大:三极管的输出可以直接连接到下一个三极管的输入,以实现级联放大,从而进一步增大信号的幅度。

这是因为三极管具有很高的放大倍数,通常在100以上。

5.工作模式:三极管的工作可以分为三种模式:放大模式、截止模式和饱和模式。

放大模式是三极管最常见的工作模式,此时三极管的输入电压足够大以驱动输出电流。

截止模式是指输入电压不足以驱动输出电流,此时三极管处于关闭状态。

饱和模式是指输入电压非常高,以至于电流饱和,此时三极管处于完全开启状态。

6.用途广泛:三极管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在电子电路中应用广泛。

它可以用作放大器、开关、振荡器等。

例如,在放大器电路中,通过适当地设置电路参数,可以使输入信号的微小变化引起输出电流的大幅度变化,从而实现信号放大功能。

在开关电路中,三极管可以通过控制输入电流的开关行为,打开或关闭电路。

三极管工作原理

三极管工作原理

三极管工作原理
三极管工作原理
一、三极管的结构
1、三极管的基本结构是由一个p型半导体晶体与两个n型半导体晶体
组成。

2、三极管中p型半导体晶体三极管形状,左边是加极,右边是减极,
中间是控制基极。

3、晶体间的电子流动可以表示为从加极流到基极及从基极流到减极,
电流可以在不同极之间流动,但只能从加极流入基极,从基极流入减极。

二、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1、当为正向电压时,三极管工作在正向饱和区,此时加极与控制基极
之间的电容被导通,从三极管外部侧流入的电流会随正向电压而增加,随此而增大的电流则从控制基极流入减极。

2、当为反向电压时,三极管工作在反向偏置区,此时加极与控制基极
之间的电容被断开,从三极管外部侧流入的电流趋于零,整个三极管
不导通,所有电流都无法从控制基极流入减极,整个三极管基本处于
非导通状态。

3、当控制基极的电压上升到一定的值时,三极管从反向偏置区转变为
正向放大区,此时加极与控制基极之间的电容以及晶体内电子流动,
产生一定的放大效果,从外部流入三极管的电流会受到放大,从控制
基极流入减极的电流也会变大。

三、三极管的应用
1、三极管常用于单电源感应加热装置,灯光控制装置,脉动控制装置
和小功率开关控制装置等方面。

2、三极管也可以用作简单的放大器,将输入的信号放大后输出。

3、三极管也可以用于二极管的组合,如控制双极管的偏振,从而调整
输出信号的振幅和相位。

4、此外,三极管也可以用于多次放大信号,改变多次放大后的信号的
振幅和相位,也可以将三极管连接在一起,实现更复杂的电路和功能,实现更复杂的信号逻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俗易懂的三极管工作原理
1、晶体三极管简介。

晶体三极管是p型和n型半导体的有机结合,两个pn结之间的相互影响,使pn结的功能发生了质的飞跃,具有电流放大作用。

晶体三极管按结构粗分有npn 型和pnp型两种类型。

如图2-17所示。

(用Q、VT、PQ表示)
三极管之所以具有电流放大作用,首先,制造工艺上的两个特点:(1)基区的宽度做的非常薄;(2)发射区掺杂浓度高,即发射区与集电区相比具有杂质浓度高出数百倍。

2、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其次,三极管工作必
要条件是(a)在B极和
E极之间施加正向电
压(此电压的大小不能
超过1V);(b)在C极
和E极之间施加反向
电压(此电压应比eb
间电压较高);(c)若
要取得输出必须施加
负载。

图2-17 三极管的构造示意图
最后,当三极管满足必要的工作条件后,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基极有电流流动时。

由于B极和E极之间有正向电压,所以电子从发射极向基极移动,又因为C极和E极间施加了反向电压,因此,从发射极向基极移动的电子,在高电压的作用下,通过基极进入集电极。

于是,在基极所加的正电压的作用下,发射极的大量电子被输送到集电极,产生很大的集电极电流。

(2)基极无电流流动时。

在B极和E极之间不能施加电压的状态时,由于C极和E极间施加了反向电压,所以集电极的
电子受电源正电压吸引而在C极和
E极之间产生空间电荷区,阻碍了
从发射极向集电极的电子流动,因
而就没有集电极电流产生。

综上所述,在晶体三极管中
很小的基极电流可以导致很大的
集电极电流,这就是三极管的电
流放大作用。

此外,三极管还能通
过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导
通和截止,这就是三极管的开关作图2-18 晶体三极管特性曲线
用(开关特性)。

参见晶体三极管特性曲线2-18图所示:
3、晶体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原理如下图所示:
A、vt是一个npn型三极管,起放大作用。

B、ecc 集电极回路电源(集电结反
偏)为输出信号提供能量。

C、rc 是集电极直流负载电阻,可
以把电流的变化量转化成电压的变
化量反映在输出端。

D、基极电源ebb和基极电阻rb,
一方面为发射结提供正向偏置电压,
同时也决定了基极电流ib.
图2-19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E、cl、c2作用是隔直流通交流偶合电容。

F、rl是交流负载等效电阻。

交流通路:ui正端-cl-vtb-vtc-c2-rl-ui负端。

(1)在日常使用中采用两组电源不便,可用一组供电。

(2)为简化电路,用“UCC”的端点和“地”表示直流电源。

(3)把输入信号电压、输出信号电压和直流电源的公共端点称为“地”并用符号“丄”
表示,以地端作零电位参考。

画外音:我们可以用水龙头与闸门放水的关系,来想象或者说是理解三极管的放大原理。

其示意图如下图2-20 所示:
图2-20 三极管放大原理参考示意图
①如图2.20 (a)所示:当发射结无电压或施加电压在门限电压以下,相当于闸门关紧时,水未从水龙头底部通过水嘴流出来。

此时,ec 之间电阻值无穷大,ec 之间的电流处于截止状态,或者说是开关的OFF 状态。

图2-20 三极管放大原理参考示意图
②如图2.20 ( b )所示:当对发射结施加电压在门限电压范围时(以硅管0.7V 左右为例),相当于闸门松动一点点,从水龙头底部通过水嘴流出的水成滴答状态。

此时,ec 之间的电阻值也下降了一点点。

图2-20 三极管放大原理参考示意图
③如图2.20 ( c )所示:当对发射结施加电压在0.8V 时,相当于闸门已打开三分之一的状态时,水龙头底部已经可以有三分之一的水通过水嘴流出来了,此时,ec 之间的电阻值也下降了三分之一,ec 之间的电流处于调控或者说是放大状态。

图2-20 三极管放大原理参考示意图
④如图2.20 ( d )所示:当对发射结施加电压在0.9V 时,相当于闸门已打开三分之二的状态时,水龙头底部已经可以有三分之二的水通过水嘴流出来了,此时,ec 之间的电阻值也下降了三分之二,ec 之间的电流处于调控或者说是放大状态。

图2-20三极管放大原理参考示意图
⑤如图 2.20 ( e )所示:当对发射结施加电压在1V 或者1V 以上时,相当于闸门已完全打开的状态时,水龙头底部所有的水已经可以通过水嘴流出来了,此时,ec 之间的电阻值也下降为“ 0 ”,或者说很小,可以或略不计,ec 之间的电流处于饱和状态,或者说是开关的ON 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