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带刺的朋友(第2课时)》教案
《带刺的朋友》(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枣、馋”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刺、枣”等13个生字,会写“红枣、摆动”等26个词语。
2. 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重点: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教学难点: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流程:一、借助板书,回顾故事师:同学们还记得那只高明的刺猬吗?夜晚的后院,在那颗枣树上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谁来讲讲?二、聚焦细节,详细复述1.走进故事,再读课文过渡:同学们真厉害,把这些动作的词串联起来把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就说清楚了。
不过你们有没有发现和课文相比,作者把这个过程说得更生动更有趣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2.示范指导,体验生动那作者是怎么把小刺猬偷枣的动作写生动的呢?我们来看看这两句话。
(1)哪些地方将它的动作写得更加生动了?(板贴:缓慢地、急火火地)(2)想象小刺猬的心理独白。
导语:采访一下小刺猬们,你们上树缓慢,跑走是急火火的,能换吗,为什么?请学生任选一句,想象刺猬的心理活动:如果不慢慢爬,就会……如果不快点跑,就会……(3)跑得很快,而且心里很着急。
这就叫做——(急火火)(4)在学生想象、表达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个别朗读、评价读、男女生合作读……3.由扶到放,感受“高明”导语:像“急火火地跑”、“缓慢地爬”……这样的词组还有很多。
默读课文,找一找作者是怎么把小刺猬的其他动作写生动的,用“~~~~”画出来。
学生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贴。
预设:(1)诡秘是一种感觉,这篇文章的作者宗爷爷是音乐老师,他也常常用音乐来表达感受。
如果我们给这句话配一个音乐,你觉得选哪段音乐更合适。
请生听两段音乐,并做选择。
(2)说理由。
理解“诡秘”包含神秘,鬼鬼祟祟。
(3)音乐停止,请生带着这样的感觉读一读。
《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者:金虹霞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9年第12期一、复习词语,激趣导入1.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带刺的朋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作者笔下这带刺的朋友是谁?(刺猬)(板书:刺猬。
出示刺猬图片并朗读简介)刺猬,顾名思义,它全身带刺,只有肚子除外。
因此,人们又叫它刺团、毛刺等。
因为有刺,只要有敌人侵犯,它立马就缩成一团,让敌人下不了口。
它和青蛙、蛇、松鼠等小动物一样,一到冬天就会冬眠。
刺猬喜欢吃的食物可多啦,荤素通吃,如小昆虫、草根、坚果,甚至还有小蛇。
2. 今天,这位带刺的朋友带来了一些词语,来考考大家。
(出示)红枣玛瑙眼馋惊讶注视猜测恍然大悟钦佩摇晃归拢打滚(1)朗读词语并相机提问,这些词语分别写了谁?(红枣、我、刺猬)(2)回忆课文,用上其中几个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 课文写了带刺朋友的一件事,那就是“偷枣”。
(板书:偷枣)【设计意图】中年级学生需要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此环节通过设计词串巩固、借助关键词语练习说话等步骤,旨在训练学生如何通过关注文章关键信息提炼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同时,出示刺猬图片,做简要介绍,并与刺猬此次“偷枣”行为相联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观摩“偷枣”,感受生趣1. 感受枣之诱人。
(1)课文的第1自然段描写了红枣,谁来读一读?(2)读了这句话,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枣树上到处都长满了枣子,枣子又大又红,看上去特别好吃……)(3)课文中是怎么把枣子写好的?(用上了比喻句,把枣子比喻成玛瑙)文中作者把“红枣”比喻成“红玛瑙”,充分体现了红枣的大、红及诱人。
像这样用上比喻句,事物就变得更加生动、传神了。
(出示红枣图片)如果是你来写,还会怎么比喻?【设计意图】红枣的诱人,这是“偷枣”事件的引子,因此需要学生仔细品味、了解。
此环节设计了比喻句的品读,让学生感受比喻的作用以及比喻句使用的适切性,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是相当重要的。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正确读写“枣树、忽然”等12个词语,理解“诡秘、钦佩”等词语的意思。
-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继续学习通过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角色朗读、情景模拟等方式,体会刺猬偷枣的有趣过程。
- 引导学生对比描写刺猬动作前后的语句,分析刺猬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刺猬的聪明、机灵,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刺猬偷枣的过程,体会刺猬的聪明、机灵。
-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积累好词好句。
-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生动的描写,尤其是动词的准确运用,如“爬、摇、归拢、打滚、扎、驮、跑”等,学习作者如何把刺猬偷枣的过程写得具体生动。
- 引导学生从刺猬偷枣的行为中感悟到小动物的智慧,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刺猬偷枣的场景中,更直观地感受刺猬偷枣的有趣过程。
例如,在讲解刺猬爬树摇枣子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刺猬的动作,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 朗读感悟法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分角色读、齐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刺猬的机灵和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3. 问题引导法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刺猬偷枣的过程中,哪些动作最能体现它的聪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提问学生: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谁能简单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回忆刺猬偷枣的大致内容) -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出示一些词语,如“枣树、忽然、树枝、红枣、摆动、如同、无数、新月、后院、兴许、清楚、忽然”等,让学生认读。
《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9
精品教学资料,欢迎老师您参考使用!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23 带刺的朋友(第2课时)人教(部编版)《带刺的朋友》(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枣、馋”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刺、枣”等13个生字,会写“红枣、摆动”等26个词语。
2. 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重点: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教学难点: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流程:一、借助板书,回顾故事师:同学们还记得那只高明的刺猬吗?夜晚的后院,在那颗枣树上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谁来讲讲?二、聚焦细节,详细复述1.走进故事,再读课文过渡:同学们真厉害,把这些动作的词串联起来把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就说清楚了。
不过你们有没有发现和课文相比,作者把这个过程说得更生动更有趣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2.示范指导,体验生动那作者是怎么把小刺猬偷枣的动作写生动的呢?我们来看看这两句话。
(1)哪些地方将它的动作写得更加生动了?(板贴:缓慢地、急火火地)(2)想象小刺猬的心理独白。
导语:采访一下小刺猬们,你们上树缓慢,跑走是急火火的,能换吗,为什么?请学生任选一句,想象刺猬的心理活动:如果不慢慢爬,就会……如果不快点跑,就会……(3)跑得很快,而且心里很着急。
这就叫做——(急火火)(4)在学生想象、表达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个别朗读、评价读、男女生合作读……3.由扶到放,感受“高明”导语:像“急火火地跑”、“缓慢地爬”……这样的词组还有很多。
默读课文,找一找作者是怎么把小刺猬的其他动作写生动的,用“~~~~”画出来。
学生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贴。
预设:(1)诡秘是一种感觉,这篇文章的作者宗爷爷是音乐老师,他也常常用音乐来表达感受。
如果我们给这句话配一个音乐,你觉得选哪段音乐更合适。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材内容与方法分析:《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十分有趣的课文。
本文讲述了一只机灵可爱的小刺猬偷枣的故事,其间穿插着作者的所思所想,情趣盎然。
课文以“带刺的朋友”为题,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又点出了作者与写作对象的关系。
全文的语言生动、明快,用词准确,条理清楚。
特别是把刺猬偷枣的过程描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的聪明、机灵。
整篇文章都洋溢着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关注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刺猬的“高明”,感受语言的生动。
同时关注作者的心理活动,让孩子体会不同称呼蕴含的情感,从而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带刺的朋友”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与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字词的能力,本课语言生动、明快,用词准确,是一篇很好的积累语言的课文。
此外,本课描写的是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孩子天生对小动物就有特别的喜爱之情。
因此,这篇文章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但刺猬这种小动物在生活中不常见,可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目标:1.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2.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3.初步体会“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等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难点:初步体会“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等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情境激趣1.朗读复习,读出秋天枣子的诱人。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2.复习生词。
(二)学习“偷枣”,感悟小刺猬的高明。
1.学习“偷枣”过程。
小组合作,读课文2-11自然段。
思考:小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找出刺猬偷枣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并圈出它偷枣时的动作。
《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师简介:陆进,文学学士学位,金安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六安市骨干教师,省级普通话测试员,“王先如名师工作室”成员。
自参加工作以来,积极投身语文教育教研活动,勤恳敬业、博采众长、开拓进取。
2014年10月,执教《石榴》一课获金安区第四届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特等奖。
同年,执教《九色鹿》一课获六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多次在省、市级教职工演讲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的好成绩!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市、区级一等奖。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感悟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词句。
3.理解文中两条线索,体会刺猬偷枣本事的高明以及作者对刺猬的情感变化。
4.能用自己的话把刺猬偷枣的过程讲清楚。
教学重难点:品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文中两条线索,体会刺猬的聪明及其本事的高明,以及作者对刺猬的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一、概述故事,导入新课1.出示表格,完善信息。
2.根据表格概述故事,了解概括写事文章内容的方法。
二.品词析句,感悟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一)爬树1.请学生分自然段读2~6自然段。
2.抓关键词“缓慢”“诡秘”,感受语言的生动形象。
3.指导学生读出画面感。
(二)摇枝1.请生分自然段读7~9自然段。
2.抓“哗哗”“噼里啪啦”“噗”,在读中感悟拟声词的作用,以及用词的准确,指导学生读得有声有色。
3. 理解“恍然大悟”,齐读。
4.这三个自然段主要是在写刺猬什么举动呢?(板书:摇枝)(三)收枣1.默读第十自然段,并圈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2.抓“逐个归拢”“长大了一圈”“急火火”等词语,感悟小刺猬聪明、可爱的形象,激发学生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3.指导学生按“首先,然后,接着,最后”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说话练习。
4.齐读第11自然段,读出喜爱与钦佩。
三.推敲称呼,体会作者情感的内在变化1.理解“小”字表达的情感。
2.指导学生发现作者对小刺猬称呼的变化“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去感悟作者对小刺猬的情感也是由浅及深的发生着变化。
《23 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枣、馋”等11个生字,会写“刺、枣”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学习刺猬偷枣过程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重点】1.通过语言的感悟和训练,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本领大,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难点】感受用多种感官去观察生活,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课时】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用多种感官去观察生活,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复习词语,巩固旧知。
(1)我会读:看见注视监视哗哗作响噼里啪啦噗猜测恍然大悟钦佩扎在聪明高明。
(“扎”多音字复习,两个“明”的读音辨析)(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带刺的朋友指的是谁?(刺猬)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讲谁的一件什么事情。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你觉得这是只怎样的刺猬?(聪明)2.“聪”原本是这样写的,右上边是窗户,右下边是心,表示内心有窗,心地明亮,加上左边的“耳”,强调耳朵灵敏,善于捕捉真相。
后来慢慢演变成现在的“聪”,它由哪些熟悉的字组成?(由耳、眼、口、心这些熟悉的字组成),我们平时用好这四件宝,就会变成聪明的人。
今天咱们继续学习《带刺的朋友》,看看作者是怎样运用这几件宝来观察生活的。
23《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3《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执教者:南城阳光第五小学李丽君教学目标:1、复习“刺猬”等13个词语,会写“刺”和“枣”字。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同时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清楚刺猬偷枣的过程。
3、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发现作者对刺猬的不同称呼,体会作者对小刺猬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同时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清楚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发现作者对刺猬的不同称呼,体会作者对小刺猬的情感变化。
教学准备:学习单、ppt、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导入课题 1-2’(一)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作者笔下的这位带刺的朋友--刺猬(张贴图)。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1、(出示生字词)我们的额朋友也来了。
老师请每个小组的4、5、6号同学当小老师带读,如果读对了,其他同学跟读1遍;如果错了,请读出正确读音。
2、声音响亮、整齐。
看来,难不倒大家。
老师给每个小组“挂”上两颗红枣。
二、回顾课文,初感“高明” 2’(一)(出示图片,音乐起,设置情境,师读“秋天,枣树上挂满了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二)这么诱人的红枣,果然让人喜欢,难怪小刺猬要去偷枣呢!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出示:在一个(),“我”在()观察时间地点到()(),谁干什么不禁感叹这真是一只()的小刺猬的故事。
)(随机出示:秋天,后院,小刺猬,偷枣,聪明、可爱、机灵、机警)(指2生说)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单(15’)1、从你们对小刺猬的评价中,我就知道你们一定很钦佩小刺猬,那么小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在哪里呢?下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请每个小组的1号同学分发学习单。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3 带刺的朋友 第二课时
《带刺的朋友》教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带刺的朋友》二、教材版本: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三、所在单元:第七单元四、所讲课时:第二课时五、教学设计意图:本课时结合部编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对中年级段学生能力的发展要求,立足单元教学目标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体现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双线贯穿的教学思路,同时为了发展学生学习的主题地位,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讲一讲故事和自读自悟品词析句的形式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复述故事,将故事讲得具体、生动,老师通过提取关键词和利用图片创设情境的方式搭建支架帮助学生更好的复述故事,同时为了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注重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教师在课后向学生推荐宗介华的散文集《带刺的朋友》将课内阅读延伸至课外,增加了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六、教学目标:1.教师再次指导书写学生在第一课时学习中容易混淆的“枣”、“刺”字,通过星级评价扎实落实写字教学;2.关注刺猬偷枣的内容,抓住表示环境、声音、动作的词语,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并积累语言;3.能以“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七、教学重难点重点:1.关注刺猬偷枣的内容,抓住表示环境、声音、动作的词语,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
2.能以“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难点:能以“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刺猬偷枣的故事。
八、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3课《带刺的朋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儿呢?2.书写指导“刺”字和“枣”字:(1)找不同:师:孩子们,在昨天的书写中反馈中,有两个字特别容易发生混淆,它们就藏在“刺猬偷枣”这个短语中,请大家仔细观察“刺”“枣”,这两个字有哪些不同呢?(2)师:我们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字呢?在写字的时候我们不光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的避让,将字写正确,而且还要将字写得整洁、美观。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带刺的朋友》 第2课时教案
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教材分析:《带刺的朋友》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作者通过记述刺猬偷枣本事高明,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全文语言生动、明快,条理清楚,用词准确。
特别是细致描写刺猬偷枣,把刺猬的机灵、敏捷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的聪明。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生动地复述刺猬偷枣的事。
3.细心感悟文字中“我”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感受刺猬的动作,能生动地复述刺猬偷枣的事。
2.细心感悟文字中“我”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观察这位特殊的朋友。
齐读课题。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学习课文,体验感悟(一)感悟“爬树”过渡:作者第一次看到小刺猬偷枣,觉得很高明,心里不由得发出赞叹。
(出示第12小节)齐读。
小刺猬偷枣的本领高明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月色朦胧的夜晚,看看小刺猬是怎样偷枣的?1.出示2-5小节,自由读,思考:小刺猬有什么举动?2.交流小刺猬的举动:爬3.他是怎么爬的?为什么这样爬?理解“诡秘”4.指导朗读:这就是他高明的地方,一只聪明机灵的小刺猬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了,指名读好句子。
学生齐读。
(二)感悟“摇枣”过渡:这个圆乎乎的东西爬上树要干什么呢?我们一起看看他又有什么举动?1.出示7-8小节,指名读2.交流小刺猬的举动。
(摇晃、掉下来)3.刺猬不是爬上去吗,为什么不爬下来呢?(引导想象)4.这段文字中,你觉得哪儿写得很有趣?(体会三个拟声词)5.指导朗读,齐读。
6.练习复述刺猬摇树情节,要求:能用上三个拟声词,加上动物想法,把故事说生动。
(三)感悟“收枣”过渡:小刺猬把枣子摇下来之后还做了什么事?1.默读课文第同10小节,看看小刺猬在收枣的过程中又有什么举动?用笔圈出小刺猬重要举动的词。
2.交流举动:爬、归拢、打滚、扎、驮、跑3.梳理动作,谁来把小刺猬做的事连起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4.你觉得收枣部分哪儿写得有趣?(交流语言生动的句子,体会引号的作用)(四)感悟作者情感1.小刺猬偷枣的本事果然高明,难怪作者会说---------(齐读第11自然段)2.这里作者称小刺猬是什么呢?之前称它什么?找找文中小刺猬的不同的称呼。
带刺的朋友 教学设计(二课时)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23、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xxx老师学习目标:1、通过对文中语言的感悟,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本领大。
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感悟语言的生动,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
学习过程:一、导入:揭题导入1、复习生字词,按顺序简要说说刺猬偷枣的过程二、导学活动一:再读理解活动任务:思考“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或句子用的最好?为什么?”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把活动一成现在大屏幕上,请一个小组读一读2、自主学习:轻声读你喜欢的自然段,思考问题。
3、小组讨论: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在小组内分享,共同讨论,梳理成小组意见作简要的记录。
4、展示分享:请最先完成的小组展示分享5、梳理提升:整篇课文的句子都很美,用词也准确。
第一段比喻句用得好。
突出了树上的红枣又打又红。
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写得好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安静的夜晚。
‘缓慢地惊讶诡秘地又慢慢弯下来噼里啪啦噗地一声匆匆地爬来爬去就地打滚急火火钦佩聪明驱使蹑手蹑脚没了踪影’这些词的使用不仅让我们在读过课文后犹如亲身经历一样,也让人真切的感受到小刺猬偷枣的本领很高明。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小刺猬的喜爱。
活动二:细读体会活动任务:尝试“有条理的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把活动二呈现在大屏幕上,请学生读。
2、自主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该怎么复述呢?3、小组讨论:小组内交流自己思考的结果。
交流、补充、归纳完成活动任务。
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分享。
5、梳理提升:先缓缓地往树上爬—爬向老树杈—爬向伸出的枝条—然后停住,摇晃树枝,抖落红枣—接着跳下树、把地上的红枣归拢一堆—最后在红枣对上打滚—红枣全都扎在背上—背着红枣走了。
6、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导结:说说这节课你学到的知识。
致自己的励志语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
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浪花,从不伴随躲在避风港的小表演,而始终追赶着拼搏向前的巨轮。
23《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3《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长岭中心学校郑春燕教材分析:《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的作者通过记述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这件事,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全文的语言生动,特别是把刺猬偷枣的过程描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的聪明、机灵。
教学目标:1.学习描写刺猬偷枣过程的语段,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
2.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3.体会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学习描写刺猬偷枣过程的语段,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
2.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复习词语2.这个带刺的朋友是谁呢?课文主要写了它的一件什么事?3.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了解偷枣的原因师:到底是什么样的枣,招引来了小刺猬?(课件出示)句子: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1.齐读2.引导体会语句的生动3.指导朗读:谁能把这种谗人的感觉读出来呢?(指名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三、学习“偷枣”,感悟“高明”。
1. 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好,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仿佛闻到了阵阵枣香。
难怪小刺猬也忍不住来偷枣呢。
(1)小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10小节,按照顺序划出刺猬偷枣的句子,读一读,并圈出它偷枣时的动作。
(2)学生自由阅读,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3)小组派代表交流句子,并逐句圈出刺猬偷枣的动作(生读圈出的有关动词:爬、摇、归、打滚、扎、驮、跑。
)同学们能否试着用这些词概括一下刺猬偷枣的过程呢?(老师提示可以用上表示先后关系的词语)刺猬先“爬树”,接着“摇枣”,然后“扎枣”,最后“驮枣跑去”。
2.再读悟“高明”对于刺猬偷枣,课文中有一句话集中表达了我的钦佩之情,你们找到了吗?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理解“高明”(技艺高超))为什么说刺猬偷枣本事很高明呢?再读句子,感悟刺猬偷枣“高明”。
人教部编版三上语文第七单元23《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23课《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指导朗读。
7、出示句子:
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2)小组交流,总结。
爬树摇枣爬停住脚摇晃
跳树归枣噗的一声忙碌归拢
打滚扎枣滚扎
驮枣快跑驮跑
(3)刺猬偷枣时的这些动作,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
钦佩之情
(4)句式练习: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话(先……接着……然后……最后……)
刺猬这小东西,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先爬树摇枣,接着跳树归枣,然后打滚扎枣,最后驮枣快跑。
有感情地朗读
指名读
齐读
小组交流
讨论
指名回答
指名回答
齐读
指名说一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的读书方法,理解刺猬偷枣的过程与它的技术高明。
2、注意让学生多读,在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作者文章无处不在的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的读书方法,理解刺猬偷枣的过程与它的技术高明(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第2~11自然段。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2~11自然段,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夸奖了那只刺猬,快速地找找是哪一句,用直线画出来。
(1)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2)课件出示: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学生自由朗读。
)
2.对啊,让我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作者的惊喜以及对刺猬的钦佩之情。
(1)教师引读:我暗暗钦佩。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2)谁知道“钦佩、本事”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言。
)谁能用近义词来解释一下?(佩服、本领)
(3)“高明”又是什么意思?(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
3.谈话过渡:小作者说,刺猬偷枣儿的本领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
4.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第2~11自然段,用浪纹线画出体现刺猬偷枣本领高明的句子,并圈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词。
5.教师利用课件引读第2~11自然段,体会一下刺猬偷枣的高明。
(1)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
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我非常惊讶,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
“是猫,还是别的什么?”我暗暗地猜测着。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挂满红枣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2)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
(3)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
)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4)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6.谈话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也感觉到这可爱的小家伙偷枣的本领的确十分高明。
尤其是从他偷枣的动作中更能感受到它的聪明。
7.指名多个学生发言,教师利用课件小结。
(指名朗读)
8.请同学用“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这句话作为开头,用自己的话刺猬偷枣的过程。
在这中间,我们必须用到“爬、停、掉、归、打滚、扎、驮、跑”这8个动词,可以选用“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连接词。
看看谁来挑战一下?
(1)小组交流。
(2)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评议,利用课件进行小结。
过渡:刺猬谁家的枣,作者生气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句子)
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0.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看能读懂什么?(小刺猬迅速隐藏,进一步表现了它的聪明机智。
)
四、细读感悟,总结拓展。
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把刺猬这个聪明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写清楚的?
留心生活,仔细观察,抓住动作,称呼变化(喜爱之情)
学习了课文,希望大家能跟作者一样,留心生活,仔细观察,随时把观察到内容记录下来,你也会发现你身边的动物都有自己独到的本领。
相信大家一定也能找到自己可爱的朋友。
五、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1.阅读或搜集一些小动物的特殊本领,体会它们的可爱之处。
2.学习刺猬偷枣的写作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者最熟悉的小动物来写一写。
注意观察,用合适的动词,写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23 带刺的朋友
方法
爬树摇枣聪明留心生活逐个归枣高吗仔细观察
打滚扎枣抓住特点
驮枣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