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践与思考
工会主席关于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示范作用的实践与思考

工会主席关于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示范作用的实践与思考尊敬的各位同僚,近年来,我们工会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取得的成果不仅仅是指金钱上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在创新上所取得的进步。
我们在这一方面不断努力,不断创新,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希望劳模创新工作室可以发挥更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推进我公司创新发展。
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实践和思考。
一.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为了推进公司的创新发展,我工会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
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具有成果的工程技术人员、超过50名劳模技术员、科学家、教师等组成。
他们所代表的实力不同,在数量上具有完整性,具有强大的创造性和实践性能力。
我们建立了这个工作室,并将其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部分,是为了推进我公司的创新发展。
二.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活动1. 主题宣讲我们会定期邀请相关專家來公司介紹創新和技術發展的最新趨勢,以及衆多行業的創新案例。
這些活動為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带來了更全面的知识體驗,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技术。
更重要的是,这些创新元素也为工作室的创新和改进提供了灵感。
2. 创新展览我们每年都会举办创新展览,此時,所有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提出有关自己所推进項目的方案,通过展出其成果成果来分享。
參觀员可以听取讲解,提出问题和建议,并与成员现场互动交流。
展览旨在展示劳动模范创新项目的成果。
3. 创新大赛我们举办的劳模技术大赛,是一个重要的活动,每年有几百名技术员参加,我们鼓励参与者在此次竞赛中,具体展现他们的创新与发展能力。
获胜者既能获得奖金,也能得到荣誉和激励。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经验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参与者提高他们的推进項目的技能和知识。
4. 现场交流在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讨论和寻求解决方案时,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提供现场交流的机会,从而使其他与会者能够听到同样的意见和观点,并就不同的问题给出他们的答案。
因此,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现场交流机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推展工具,大大提高了成员的效率和效能。
校企合作共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践与思考

国家大力提倡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与学校深度融合,共同培养具有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行业不断发展,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单纯依靠 学校教育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劳模精神传承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传承和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校企合作共 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有利于将劳模精神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
管理难度大
校企合作共建劳模创新工作室需要协调多方面的资源和管 理,包括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管理难度较大,需 要双方共同努力,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
风险难以控制
校企合作共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可能存在一些风险,如技术 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等,需要双方共同承担并采取 措施来降低风险。
校企合作共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未来展望
03
校企合作共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 思考
校企合作共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经验总结
建立有效的合作机 制
发挥各自优势
建立沟通渠道
校企合作共建劳模创新工作室 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合作机制 ,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 作目标、合作内容、合作期限 等,以便规范合作行为,确保 合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学校和企业需要在合作中发挥 各自的优势,如学校提供人才 、技术、知识等资源,企业提 供资金、设备、市场等资源, 共同实现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 设目标。
通过深入挖掘校企合作共建劳模创新工作室 的实践案例和经验,本研究为相关领域的研 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对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 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 义,有助于推动我国技术创新和产 业升级。
研究限制与展望
01
本研究主要关注了校企合作共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对于不同 类型的企业和高校合作模式、合作效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关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探索与实践劳模工作室

关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探索与实践劳模工作室话题:劳模工作室工作经验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全国普遍推进以来,华电能源哈尔滨第三发电厂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推进此项工作,做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劳模创新工作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围绕安全生产、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等创建重点,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专业骨干“主角”作用,创新实践,规范运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2013年,华电能源公司工会提出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部署之后,哈三电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通过召开劳模座谈会、工会全委会讨论,最终确立了由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厂总工程师李树臣领衔并命名工作室。
劳模创新工作室人员组成充分考虑专业技术、学历能力、年龄结构等各方面因素,把一批爱岗敬业、技术精湛、锐意进取的人才吸纳到创新工作室中来。
为了保证创新工作室顺利起步,企业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器材、专业书籍和试验工具。
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主要做法(一)建立支撑保障。
为了把劳模创新工作室建成勇于攻关、善于创新、富有竞争力的优秀团队,企业成立了由分管厂领导主抓,工会、生产部、人资部等部门共同负责的支撑保障系统,对工作室给予管理、技术、人力、软硬件设施等全方位支持,形成了党委重视、行政支持、工会组织、劳模挂帅、职工参与的良好运作格局。
(二)规范运行机制。
为了进一步规范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明确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三定”管理:一是定课题。
根据生产经营中的难点问题和技术攻关中的热点问题,制定劳模创新工作室中长期和短期的攻关课题;二是定计划。
围绕创新项目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将创新工作室任务逐月(季)分解,做到计划明确、措施具体;三是定制度。
建立了一整套工作制度、活动制度和管理办法,形成按制度管人、依规章考核的局面。
(三)开展创新实践。
“劳模创新工作室”结合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积极开展创新实践。
工会主席关于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示范作用的实践与思考(集团公司)

工会主席关于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示范作用的实践与思考(集团公司)工会主席关于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示范作用的实践与思考(集团公司)一、引言近年来,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作为一家大型集团公司的工会主席,深感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上的重要性。
本文将通过实践与思考,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潜力以推动公司创新发展。
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定义与重要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是由一群优秀的劳模组成的创新团队,他们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以其优异表现为公司树立了榜样,同时也具备引领和示范的能力。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集团公司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可以发挥以下重要作用:1. 激发创新意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员具备优秀的创新意识和精神,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可以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潜力,使创新成为一种普遍意识和行为。
2. 推动技术创新:作为技术能手的劳模们在创新工作室中可以倾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通过技术创新带动公司技术的提升和进步,进而推动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3. 提供解决方案: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创新的领头羊,对公司遇到的问题提供及时、全面的解决方案,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三、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践案例1. 建立创新平台:为了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发展,我们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包括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提供创新资源和经费支持,并为工作室成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2. 联合创新项目:我们鼓励劳模创新工作室与其他部门或团队合作,共同开展创新项目。
通过多方合作,不仅能够提高项目的成功率,还能够加强不同领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3. 定期交流分享:我们定期组织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互相交流和分享创新经验,提供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和项目。
这不仅能够激励广大员工的创新潜力,还能够建立良好的创新氛围。
四、思考与建议1. 提供更好的激励机制:可以通过设置奖励制度来鼓励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如设立创新奖金、晋升机会等,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大的激励和回报,进而更好地发挥创新潜力。
劳模创新工作室总结

劳模创新工作室总结近年来,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我国各个行业及企事业单位中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与推广。
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机制,劳模工作室的建设对于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提高企业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概念、工作模式以及一些成功的案例,以此总结和探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工作经验和方法。
一、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概念与发展背景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在劳模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种更加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鼓励,以激发创新潜能并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工作组织形式。
它是在传统的劳模制度之外的一种补充和扩展,旨在培养和发现企业内部的创新人才,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劳模制度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兴起正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解决企业在创新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鼓励,劳模创新工作室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发挥各自的才华与潜能,从而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工作模式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工作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主选题,创新研究,成果转化。
首先,自主选题是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核心要素之一。
工作室组织成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长,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并经过集体讨论确定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这种自主选题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作室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潜能。
其次,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创新研究。
研究的过程可以包括文献搜集、实地调研、实验验证等多种形式。
而在研究中,工作室成员可以充分发挥个人专长和团队协作优势,通过合作和交流,不断积累经验,推进研究工作的深入与完善。
最后,劳模创新工作室注重成果转化,使研究成果能为企业带来实质性的经济效益。
这可能包括发明专利、技术改进、生产流程优化等方面的成果。
工作室成员通过与企业内部的相关部门合作,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秦以培”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经验总结

“秦以培”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经验总结我在“秦以培”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了一段时间,从中收获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
以下是我对这段工作经验的总结。
首先,我学会了与团队合作。
在工作室中,我们通常需要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共同完成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共同协作、相互支持和有效沟通。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专长,通过团队合作,我们能够将各自的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并取得更好的成果。
其次,我学会了主动学习。
在工作室中,我们的项目经常需要应用新的技术和工具。
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和研究,才能跟上科技的发展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因此,我始终保持着对新知识的渴望,主动参与学习和讨论,并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主动学习,我能够在工作中更快地解决问题,并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再次,我学会了解决问题。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有时,问题可能会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在工作室的实践,我逐渐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我学会了主动思考、分析和归纳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对我的工作有很大帮助,而且对我个人的生活也非常有益。
最后,我学会了持之以恒。
在工作室中,项目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往往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挫折。
但是,我意识到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
因此,我学会了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尽管过程可能会艰苦,但我相信只要我持之以恒,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
总之,我的工作经验总结为团队合作、主动学习、解决问题和持之以恒。
这段经历使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这些经验都会对我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挥和运用这些经验和技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校企合作共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践与思考

劳 模 工 作 室是 一 个 新 生 事 物 , 创 建 劳 模 工 作 室 的 目的 在 于 弘 扬 劳 模 精 神 、 彰 显 劳模风采 , 通过 劳模 的 辐 射 作 用 , 感染 广大 职 工 努 力提 升 自身素 质 , 为促 进 企 业 发 展 和社 会 进 步 贡 献 力量 。 因此 , 各 行 各业 耍 在 选拔 、 培养 、 管 理 等方 面 狠 下 功 夫 , 为 劳 模 的成长成才搭 建广阔平台 。 充分 发 挥 劳 模 技 术 创新 、 管 理 创新 、 服 务 创 新 等 方面 的 引 领作用。 职 业 技 术 学 院要 借 校 企 合 作 之机 , 利 用 劳 模 创新 工 作 室 先 进 的技 术 成 果 、 优 质 的 社 会服 务 、 高 超 的 管 理 经 验 鼓 励 发 展 自己 , 在劳 模精神光环的 照耀下实现 自己 的 人生 价 值 。
心 里 就 是一 面 旗 帜 , 一 个标 杆 大 力 弘扬 劳 模精神 , 充分 发 挥 劳 模 示 范 引领 作 用 , 有利 于 激 励 员工敬 业 爱 岗 、 无私 地 奉 献 。 尤 其是 在鼓 励先进 , 激 励 后 进 等 方 面 收 到 润 物 无 声的 效 果 。 校企 合作共建 劳模 工作室 , 将 劳 模 根 植 于 在 校 大学 生( 未来 企 业 员 工) 身边 , 让 他 们时 刻 学 有 样 板 , 做有标杆 , 劳模 工作 室 的 刻苦钻研 、 爱岗敬业 、 无私 奉献 、 锐 意 进 取 的精 神 时 刻 激 励 、 带 动 着 生 产 一 线 的 员 工 和 见 习 的大 学 生 们 , 这 有 利 于 传 承 劳 模 精 神, 提升员工道德水平。
2 01 3 NO . 2 5
I n n 0 v a t l 。 n H e r 8 1 c l
关于发挥劳模工作室引领示范作用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发挥劳模工作室引领示范作用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劳模工作室是发挥劳模引领作用的平台,它不仅为劳模提供展示自己创新成果的机会,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发展和培养技术人才的途径。
本文从劳模工作室创新突破、发挥骨干作用、带动职工队伍发展等方面,浅谈如何发挥劳模工作室引领示范作用。
关键词:劳模工作室发挥引领示范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
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
劳模工作室的有效运行,扩大了企业爱专研业务技能的队伍,是提高职工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进一步强化了“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企业“师带徒”制度的有效示范。
劳模工作室不断创新突破、发挥骨干作用、带动职工队伍发展等,助推企业高质量改革发展。
一、创建劳模工作室的意义劳模工作室是一个旨在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发挥劳模引领作用的平台,它不仅为劳模提供展示自己创新成果的机会,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发展和培养技术人才的途径。
在劳模工作室中,企业可以发现具有创新能力和潜力的员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技能特长和创新能力,引领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不断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运行现状和存在问题(一)基本情况为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企业研究组建劳模工作室,成员由企业所辖路段职工队伍中在优质文明服务、稽查打逃和机电运维等方面业务工作突出的一线员工骨干组成,并分设三个小组。
1.工作方法。
劳模工作室通过“进”“出”结合、注重系统性和计划性的工作方法,采用“传帮带”的形式,手把手教、面对面交流,为企业专业岗位技术人才发展提供更适合的土壤和平台,使劳模工作室成为企业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
2.开展形式。
通过组织业务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从中发掘人才并分类培养。
近年来,工作室累计开展优质文明服务规范、稽查理论与实践创新、业务基础知识、自主运维实践、新技术应用、政策解读等培训活动,受训人员范围涵盖一线多个岗位。
工会主席关于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示范作用的实践与思考(集团公司)

工会主席关于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示范作用的实践与思考(集团公司)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进行了细致谋划,提出了xxxx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以改革创新为基本动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当前,在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激发劳模活力,发挥劳模(职工)创新工作案作用,进一步强化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助力企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已成为国有企业工会组织需要深入研究和有效面对的现实课题。
一、xx重工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已初见成效为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弘扬职工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在企业生产建设中的带头作用,xx重工工会自成立以来,大力推动所属企业着力建设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
目前,已经建设成形劳模创新工作室x个,分别为xx。
正在建设中的劳模创新工作室x个,已建成的职工创新工作室x个。
劳模创新工作室和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与运作,将有助于加强高技能专业人才、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切实解决和突破企业实际生产工作中的大量技术难题,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储备技能人才和智力资源。
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对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在专项岗位技能练兵活动中,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职工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
通过新技能新方法的应用,为解决瓶颈问题寻找到了突破口。
一是有利于促进技术交流,形成技术成果。
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分别是各企业的先进人物,在各家企业的职工队伍中具有相当号召力。
工作室吸收了一批技术强、业务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潜能的职工,共同组建了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技术团队。
成立以来,工作室积极研究、论证、推广创新成果,在职工队伍中营造学习探索、革新创造的思想氛围,使一批先进的操作方法、技改成果和安全管理思路融入了所在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
工会主席关于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示范作用的实践与思考(1)

工会主席关于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示范作用的实践与思考(1)尊敬的各位同事:大家好!作为工会主席,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工会在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示范作用方面所做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思考。
首先,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以优秀劳模为核心成员,由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的职工组成的自主研发组织。
通过组织劳模创新工作室,我们的目的是发挥劳模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带动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创新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实践中,我们首先重视对优秀劳模的培养和激励。
我们组织优秀劳模参加技能大赛、科技论文竞赛等活动,提供各类培训和学习机会,鼓励他们在岗位上不断精益求精。
在劳模创新工作室中,我们注重培养和传承劳模的技术和经验,组织劳模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其次,我们鼓励劳模在工作中发挥创新能力。
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劳模们提供创新项目的申报和支持,鼓励他们在工作中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尝试新的工艺和技术,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与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市场营销部门等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此外,我们倡导劳模创新工作室向外界进行展示和宣传。
我们组织劳模参加各类专业展会、技术交流会等活动,展示他们的创新成果和经验,让他们成为行业内的引领者和榜样。
我们积极宣传和报道劳模的创新故事,鼓励更多职工向他们学习,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潜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是对劳模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劳模的薪酬和待遇相对较低,容易造成劳模创新积极性的下降。
其次是创新环境和条件的不足,一些创新项目的实施难度较大,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此外,一些优秀劳模在个人发展上存在瓶颈,被困在某一个领域,难以充分发挥潜力。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劳模的培养和发展,提高他们的待遇和地位。
我们还要加大对劳模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条件。
工会主席关于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示范作用的实践与思考(集团公司)

工会主席关于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示范作用的实践与思考(集团公司)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僚: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地站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工会在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示范作用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工会主席,我对工人们的辛勤付出和劳模们的创新精神深感自豪,并希望通过这次交流,我们能够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首先,我想谈一下我们工会在组织和管理劳模创新工作室方面的实践。
作为一家集团公司,我们有着庞大的劳模队伍和众多的创新工作室。
为了更好地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作用,我们首先加强了对各个工作室的组织和管理。
我们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劳模工作室管理团队,负责协调各个工作室的工作,并提供支持和指导。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评选、考核和奖励体系,鼓励劳模们进行创新实践,同时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和技术支持。
其次,我想分享一下我们工会在培训和提升劳模创新能力方面的实践经验。
劳模的创新能力是发挥工作室作用的基础。
为了提升劳模们的创新能力,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培训班和学习活动,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和学者为劳模们讲解最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
此外,我们还鼓励劳模们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和交流活动,增加他们的创新经验和视野。
这些举措不仅帮助劳模们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也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进而,我想谈一下我们工会在激发劳模创新活力方面的探索。
劳模创新工作室只有在活力充沛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为了激发劳模的创新活力,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我们鼓励劳模创新团队与公司的研发部门或者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和技术创新。
其次,我们给予劳模创新团队一定的财政支持,用于购买专业设备和材料,推动他们的创新实践。
同时,我们还设立了一个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劳模自主开展创新项目。
这些措施有效地激发了劳模们的创新活力,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创新实践中。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我们工会在劳模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方面的实践经验。
对劳模创新工作室发展路径和功能定位的思考

对劳模创新工作室发展路径和功能定位的思考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的组织,它的发展路径和功能定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规划。
1. 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劳模创新工作室应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引进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和合作伙伴,培养内部员工的专业技术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2. 提升研究与开发能力:劳模创新工作室应建立健全研究与开发体系,加大研发投入,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应用研究,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加强技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升研发效率和水平。
3. 建立市场营销体系:劳模创新工作室应注重市场需求的调研,加强市场营销能力的培训和引进,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
4. 推动产业升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应积极参与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对传统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通过与企业、政府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产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5. 培育人才队伍:劳模创新工作室应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创新人才。
同时,要注重团队协作和激励,发挥团队的创新力
量,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总之,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发展路径和功能定位上应坚持创新驱动、市场导向、产业升级和人才培育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劳模创新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新时期进一步发挥劳模作用的实践与思考

一
淡 泊名 利 、甘 于奉 献 的精神 ;是 一种 对职 业 、对社会 、对 国家 、 对企 业 的道德 感 、责任 感和 使命感 。传 承劳 模精 神 ,就是要 学 习
其 核心 价值 . 并落 实于 实处 , 着时 代 的变迁 , 予其 新 的内涵 。 随 赋
爱 岗敬 业等 多方 面 随时 总结 提升 。 三是 加强 交流 ,产生 沟通效 应 。空气 流通 ,则清 新无 比 ;河
覆盖 了通信 、信息 、经 营 、设计 和管理 等 。
从 工作 室成 员的年 龄分 布来 看 ,年 龄层 次分 布均 匀 ,从九零 后 到六 零后 ,各 年龄层 次 的人都 有 。 从 工作 室成 员 的学历技 能职 称 来看 ,经 过 学历教 育 已经全部 达 到本 科水 平 以上 ,其 中 4人 为研究 生水 平 ,全部 成 员中有 2 个
是 结合企 业 文化共 同开 展。工作 室 的工作融 入 到了公 司安
全 生产 、 神文 明建 设过程 中去 , 同打 造积 极 向上 的企 业 文化 。 精 共
巾帼创 新工作 室结 合 巾帼建功 、创先 争优 工作一 同开 展活 动 。结 合 -A 大讲堂 开展 学 习 ,除 了工作技 能方 面 的专业 知识学 习 。 从 健 康 、传统 文化 、兴趣 爱好等 其他 方面 开展学 习等 等 ;社 会 帮扶 工作将 工作 室走 向社会 。 二是加 强 宣传 , 生 品牌效应 。创 新工作 室 要建设 出 自己的 产 特色 。要让 大 家了 解 ,必 须要 加强 宣传工 作。 宣传 的 内容 很 多 .
MOD R E N
一
CL RSL~ 才。 ET PI — 人。略 NT RE留J 。 UE E L 战 U R
最新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总结

最新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总结
规范化运作机制的建立
劳模创新工作室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工作制度、活动制度和管理办法,并通过月度例会制度、半年工作室推进会、年度总结会制度等方式,不断规范化运作机制,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学术研究讨论经常化。
此外,劳模创新工作室也得到了单位工会的定期检查指导和经费保证,为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和吸引力,工作室还将创建活动与劳模宣传工作科学对接,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有效扩大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影响。
2.积极开展创新实践
劳模创新工作室将技术改进、技术革新与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有机结合,建立了“传帮带”制度,成员努力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师徒共同动脑筋、想办法,攻坚克难,提高了成员们的创新能力。
工作室每月有计划地对年轻同志进行业务培训,月底安排培训内容考核,年度考核成绩与参加市级技能竞赛人选挂钩。
这样,年轻同志在竞赛比武领域中
有了更多的压力和动力,互相研究、互相提高,劳模创新工作室在竞赛比武领域也散发出了光和热。
以上是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经验做法和主要成效,通过规范化运作机制的建立和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工作室不断提高成员们的创新能力和竞赛水平,为单位的技术改进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竞赛的平台,还应该成为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的平台,为单位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二是提高研究深度,加强成员的自我研究能力,培养更多的技术骨干。
三是加强创新能力,鼓励成员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工作。
四是加强与外部单位的交流合作,借鉴其他单位的经验和做法,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
五是加强对年轻同志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单位培养更多的后备力量。
劳模创新工作室总结

劳模创新工作室总结自2019年以来,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一直在致力于促进学生创新创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创新工作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总结。
一、创新工作室的重要性创新工作室在学生工作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提供给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创造力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为学生的创业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创新工作室也是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促进学院优秀教学资源和人才的积累,进一步提升学院的学术声誉。
二、工作室的成员创新工作室的成员既包括学生,也包括老师。
学生是创新工作室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负责研究和实践各种创新项目。
老师则担任指导和协调的重要角色,他们提供专业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
三、工作室的项目创新工作室的项目种类非常丰富,包括硬件项目、软件开发、媒体创意等。
这些项目的研究和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更可以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四、工作室的管理创新工作室的管理非常重要,是保证工作室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
工作室的管理应该严格执行,包括项目管理、费用管理、人员管理等。
同时,要加强对工作室的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室的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五、工作室的发展创新工作室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其中包括促进创新活动的持续更新和发展;加强与其他学院和机构的合作和交流;拓展合作机会,寻求更多资源和资金支持;建立良好的创新文化,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总之,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学生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成立和发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实践平台,更为学院的发展和专业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强团队建设,为学生和学院的未来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让榜样之光在创新中绽放——关于居士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践与思考

让榜样之光在创新中绽放——关于居士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践与思考摘要:为支持激励职工广泛开展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创新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2013年开始,在公司工会的倡议和组织下,各项目广泛开展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
在船舶施工处创办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河北省劳动模范居士祥命名,紧紧围绕技术难题、人才培养、设备改进等方面,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出了多个优秀技术革新项目和先进操作方法,提升了职工业务技能水平,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关键词:劳模创新团队生产效益一、基本情况居士祥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了一支包括河北省劳动模范居士祥、秦皇岛市劳动模范宋国凡、秦皇岛市建功立业先进个人标兵郝喜东等在内的创新队伍,是2013年秦皇岛市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之一。
工作室成立三年多来,共完成包括半潜驳9号GPS改造、方驳109生活用发电机组改造、泥石船10号机舱油水分离器系统改造、起锚艇11号机舱发电机组柴油机加装浮子油箱、起重28机舱加装取暖系统改造等在内的技改创新项目21项,其中1项荣获秦皇岛市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
二、主要做法(一)开展“三金一高”,完善激励机制“三金一高”是激励职工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这些“金”字招牌或是具有应用价值的合理化整改建议、或是进行设备革新的技术成果。
施工处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引领,围绕改进技术、节能降耗、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积极组织开展了“三金一高”活动。
2015、2016年共完成“三金”成果如下:交抓115船锚机液压马达改造;交抓115船液压系统超精细净化;交抓109抓斗吊耳改装,交工63、81拖缆机刹车鼓技术改造;船舶LED照明光源推广应用;起重28船多拖轮组合拖带方案。
这些成果为公司节能降耗近200多万元。
(二)开展创新实践,提高技艺技能一是在技术改造和创新中发挥尖兵作用。
工作室在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引领下,破解生产难题,开展技术攻关,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经验分享

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经验分享【知识】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经验分享1. 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和创新理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是一种以劳模和工匠为核心的创新实践团队,旨在促进知识分享、技能培养和创新创造。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经验和见解,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2. 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核心理念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核心理念是“创造、分享、成长”。
创造是指创新实践的核心,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分享是指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分享和经验传承;成长是指通过实践和学习不断提升个人和团队的能力。
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独特的发展模式。
3. 经验分享之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是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核心活动。
在创新实践中,团队成员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是通过不断尝试和反思来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创新实践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沟通。
通过不断的创新实践,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能够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获得市场竞争的优势。
4. 经验分享之知识分享知识分享是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着各自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分享和交流,团队成员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还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整理,建立了知识库,方便团队成员查阅和学习。
通过知识分享,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不仅能够提升团队整体的能力,也能够为其他同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5. 经验分享之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这个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是团队的核心和支柱,每个人的专长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在工作中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团队合作能够凝聚团队力量,激发创新活力,使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取得了许多卓越的成绩。
6. 总结与回顾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和创新理念在社会中大放异彩。
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现状与思考

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现状与思考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作为创新的源头,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也变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旨在培养更多的工匠精神,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劳模和工匠的地位正在日益突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这个背景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
本文旨在探讨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创新工作室劳模精神煤矿工会一、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的现状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是一种自主组织形式,通常由企业或职业团体中的劳模、工匠等技术骨干自发组成,旨在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共同研发创新、提高技能水平和质量效益,为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一)政策支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劳模工匠培养,支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
此外,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等多个部门也相继发布文件,明确了对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的支持政策。
比如对于已有效运行一年以上、取得一项以上创新成果并实现转化,且产生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工作室,将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对新建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根据所在地区和工作室情况,给予最高500万元的政策性贷款、财税、用地等方面的扶持;支持工作室参与各种技术评选、展览、交流等活动,鼓励工作室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共同开展科技研究等等。
(二)建设成效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数量逐步增加:2019年底,全国共建设了约8万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覆盖了各行各业,形成了一批以劳模、工匠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力量。
二是建设条件逐步优化:政府对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提供了各种政策支持,包括资金、场地、设备等方面,为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劳模创新工作室功能定位的思索与思考

劳模创新工作室功能定位的思索与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创新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为劳模们提供了一个创新创业的平台。
本文将从功能定位的角度,对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作用进行思索与思考。
劳模创新工作室可以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
劳模们各自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而劳模创新工作室可以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促进劳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交流,劳模们可以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合作,劳模们可以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劳动生产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劳模创新工作室可以提供一个创新创业的支持平台。
创新创业是劳模们追求个人价值和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劳模创新工作室可以提供项目申报、资金支持、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劳模们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的目标。
同时,劳模创新工作室还可以为劳模们提供创业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劳模创新工作室还可以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
劳模是职工中的楷模和榜样,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其他职工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劳模创新工作室可以将优秀的劳模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将这些经验传递给其他职工,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劳模创新工作室还可以加强与企业和政府的合作。
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一个创新创业的平台,可以与企业和政府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劳模们可以将自己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劳模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劳模创新工作室还可以提高劳模们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一个集聚优秀劳模的平台,可以提高劳模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劳模们通过在创新创业中取得的成绩和贡献,可以成为社会的明星和偶像,为其他职工树立榜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模创新工作室总结为了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2008年以来,市总工会紧紧围绕我市沿海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大局,进一步弘扬劳模时代精神,发挥劳模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在全市各行各业广泛开展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团结带动广大职工紧紧围绕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研发等方面,大力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协作、技术发明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为推动全市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港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开展情况,9月份以来,我带领经技部的同志,结合工作对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创新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情况“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市总工会高度重视,有关领导和部门多次深入全市重点企事业单位,鼓励支持各级劳模结合各自岗位和业务特点成立创新团队,对创建活动加强帮助指导,并列入市总工会年度目标责任,有效地促进了工作落实。
目前,市级命名劳模创新工作室28个,基层企业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148个,拥有成员近2000人,确立创新课题326项(针对提高职工业务技能水平的课题122个;优化作业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的课题131个;科技开发的课题73个),其中已完成课题278项。
2010年,市总工会授予顾宁峰、王军、庞士梅、陈建斌、周银莲、白文作等六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为“金牌工人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全市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团结协作、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工作理念,注重因人制宜、发挥专长,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劳模的潜能和智慧,有力地推动了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400多项,申报发明专利46,创经济效益近亿元。
二、主要做法(一)认真抓好提质覆面,劳模创新工作室队伍不断壮大为促进创新工作室活动广泛深入的开展,市总工会对全市劳模先进情况进行分析,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社区劳模服务工作站的意见》(连工发[2008] 42号),在获得市级以上劳动模范荣誉、省级以上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的一线岗位职工和少数社会影响较大的离退休劳模、先进人物中确定。
对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提出了四个基本要求:一是“高”,起点高、标准高;二是“实”,内容实、措施实;三是“亮”,“亮”出行业、企业特点、特色,要有新意;四是“沉”,沉到生产一线——到车间、到班组。
并在连云港碱厂召开全市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部劳模田恒余和市劳模徐传伟等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经验做法。
每年根据各单位实际,确立创建数量,不断扩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覆盖面,使工作室数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把一大批有知识、有技术、有胆识、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汇集在一起,为企业培养和造就了更多的“一线创新人才”,推动了职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各级工会注重加强对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指导,创造工作条件,初步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组织、劳模挂帅、广大职工踊跃参与的创建格局,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新时期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放大劳模效应,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助推器”,成为激励职工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勇于创新、挑战自我的“加油站”。
(二)不断规范运行机制,劳模创新工作室运行逐步规范为进一步规范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我们明确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三有”原则,即有一个冠名、有一块牌子、有一支团队;要求达到标志明显、场所固定、设施齐全、组建团队、制度完善、经费到位、台帐详实、成效明显等8项标准;要求劳模工作室应明确专人牵头负责,有一名或几名在技术、业务、服务方面有专长、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知名劳模作为核心,每个工作室成员不低于3人,组成工作型团队,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工作制度、活动制度和管理办法,明确劳模创新工作室主要任务是结合生产实践,以实施技术改进、承担技术改造任务、负责技术难题攻关、落实职工合理化建议、审查技术方案、培养后备技术力量,引导和带领广大职工围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企业生产技术上的重点难点等开展达标竞赛、技能竞赛、专题合理化建议、“六小”活动等。
同时,要求各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创新立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逐步建立月度例会制度、外出考察报告会制度、半年工作室推进会、年度总结会等,力求运作不断规范化,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学术研究讨论经常化。
企业把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单位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和职工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予以重点培育和支持,结合单位生产、经营、科研创新的实际要求,每年确定一个以上的创新项目,并以单位与劳模工作室签约的形式进行明确和要求,同时在创新实践的经费、设备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所在单位工会定期对劳模工作室(劳模示范岗)进行检查指导。
为了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和吸引力,我们将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与劳模宣传工作有机结合、科学对接,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有效扩大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影响,促进了企业发挥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
(三)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劳模创新工作室作用日益凸显我们把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与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有机结合,努力在服务沿海开发大局、劳动竞赛、素质提升、科技创新的火热实践中,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实践,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发展。
一是在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中发挥尖兵作用。
劳模创新工作室在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引领下,破解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全国劳动模范凌娅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潜心钻研中药高新技术的应用,先后主持了国家“863计划”3项,国家计委高技术示范工程2项,国家经贸委重大专项2项,完成中成药指纹图谱13个(其中注射剂8个)、中药材指纹图谱47个、中间体指纹图谱25个,获得国家经贸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成为全市科技人才学习的榜样。
“田恒余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后,加大科技革新力度,先后探索出“碳化七字操作法”、“碳化尾气排放操作法”、“木塞堵漏法”、“黄泥堵漏法”、“田恒余快速处理故障方法”等先进操作法,“碳化七字操作法”、“碳化尾气操作法”先后被省市评为十大先进操作法,田恒余还把20多年来积累的操作技术经验和心得归纳汇集出版了《碳滤问题解答及事故案例分析》一书。
二是在技能比武劳动竞赛中发挥示范作用。
在每年开展的职工技能比武、重点工程劳模竞赛、群众性科技创新等活动中,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引领、示范、表率作用,提高了职工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搭建了技术创新、技术交流的良好平台。
省劳动模范唐艳带领“唐艳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苦练操作技术,精心总结出“叉车作业氧化铝先进操作法”、“叉车作业胶合板先进操作法”、“一铲准”、“二确认”、“五必要”系列操作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益。
在唐艳的影响和带动下,机械一队形成了钻研业务苦练技术的良好风气,班组成员多次在各级比武竞赛中获得好成绩,其本人也连云港市“节能技术比武”中获得实践操作第一名,在港口氧化铝、胶合板等多项装卸作业中创下全国最高纪录。
三是在职工素质工程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不少“劳模创新工作室”将先进工艺和方法,以电子文档和资料文稿的形式记载在案,供每一名成员参考学习,还创造出“核心技术讨论法”、“典型案例示范法”、“模拟仿真训练法”、“岗位实地培训法”等培训方式,使团队迅速得到成长。
多数“劳模创新工作室”制定了“师带徒”制度,技术带头人与他们的徒弟签订了《名师带徒协议书》,通过“师带徒”这一新形式,明确了师徒职责,通过名师传授知识、绝招,提高了职工们的技术素质。
同时劳模创新工作室聚集了一批业务和技术骨干,针对生产和工作中的难题,动脑筋、想办法,攻坚克难,成果频出,提高了职工们的创新能力。
三、存在主要问题我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我市沿海开展良好趋势比较,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
从各级工会的工作指导上看,还存在重部署轻督查、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从劳模创新工作室作用发挥上看,还存在普及度不够高、影响力不够大、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不够快、打得响的品牌不多、产品产业化程度还不高、带动能力不够强等问题。
这些都亟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一是在政策上加强扶持。
在充分发挥各级工会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科技、劳动等职能部门在技术、资金、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力所能及地解决部分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自身科技资源和创新资金缺乏、技术研发能力弱等问题,更好地调动工作积极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创新实践、产生创新成果、提高企业生产力的作用,不断提高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二是在功能上拓展范围。
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是劳模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的场所,也应当成为培养爱岗敬业、技术精湛的职工队伍的课堂。
为此,应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优势,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进一步拓展“名师带高徒”的范围,与职工的业务轮训、技能培训、思想教育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劳模在提升职工职业道德素质、技术技能素质和创新创优素质上的示范带头作用,培养广大职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职业素质,培养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学习创新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技能,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三是在工作上多方联合。
一方面,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之间及企业内部的技术研发部门、生产管理部门的联系联合,立足企业难点、重点,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攻关,积极破解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通过总工会、职工技协和行业性、区域性工会等组织,加强不同企业之间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相互交流、劳模创新工作室与科研机构、技术院校之间的技术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形成聚集效应,促进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在活动上结合渗透。
把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与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紧密结合,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组织开展各项专业劳动竞赛、技能竞赛,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劳动、技能竞赛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技术创新、改造上的领头作用,广泛开展以“六小”为重点的群众性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活动,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