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体胚胎学
人体胚胎学
受精的条件
精子的获能 精子的质量、数量 卵子发育正常 限定时间男女生殖管道的通常
受精的意义:
标志新生命的开始 维持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 受精决定性别 新个体具有不同于亲代的特性
二、胚泡形成和植入
极体
卵周腔 原核
极体
受精卵 透明带
1. 雌原核与雄原核形成
2. 雌原核与雄原核融合
3. 卵裂开始
卵母细胞 皮质颗粒
卵泡细胞
(2)获能精子在接触放 射冠后发生顶体反应,释 放水解酶溶解放射冠细胞 间质。放射冠
极体
(5)卵母细胞发生皮质 反应。皮质颗粒胞吐,颗 粒内容物扩散至细胞表面 和透明带,阻止多精受精。
受精过程模式图
(1)获能精子接近卵冠丘复 合体
合子形成:
进入的精子核—雄原核,卵细胞核—雌 原核。雌雄原核靠近,核膜消失,染色体混 合成为二倍体细胞—合子(zygote)。立即 发生细胞分裂——卵裂(cleavage)。
——精子和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部位:一般在输卵管的壶腹部进行。 时间:排卵后12小时内
受精过程
精子与卵子的识别和接触
顶体反应
精子穿过放射冠和透明带
精、卵质膜融合
皮质反应
透明带反应
卵子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
雌原核和雄原核融合形成受精卵
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
——获能后的精子膜与顶体外膜发生间 断性融合,出现小孔,释放出顶体酶分 离放射冠、穿过透明带的过程。
滋养层: 一层扁平的细胞,构成胚泡壁
胚泡 (blastocyst)
胚泡腔: 胚泡中央的空隙
内细胞群: 滋养层内面一侧的一群细胞
卵裂(cleavage) :受精卵的分裂。分裂后形 成的子细胞称卵裂球(blastomere)。
人体组织胚胎学
人体组织胚胎学人体组织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发育过程中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发育和分化的学科。
它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到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理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人体组织胚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人体组织胚胎学的基本概念人体组织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发育过程中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发育和分化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体胚胎和胚胎期的组织和器官,包括胚胎早期细胞分裂、胚胎体系形成、器官形成和功能发育等各个方面。
人体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到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理学等多个领域,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
二、人体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内容1. 胚胎早期细胞分裂胚胎早期细胞分裂是胚胎发育的第一步,是胚胎细胞不断分裂和增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不断分化,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如干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等。
研究胚胎早期细胞分裂可以揭示细胞分化和增殖的机制,为干细胞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2. 胚胎体系形成胚胎体系形成是指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器官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
这个过程中,胚胎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发育和分化受到基因、环境、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研究胚胎体系形成可以揭示器官形成和发育的机制,为治疗先天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提供理论基础。
3. 器官形成和功能发育器官形成和功能发育是胚胎发育的最后阶段,也是胚胎发育的最重要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器官逐渐成型,并开始发挥功能。
研究器官形成和功能发育可以揭示器官发育的机制,为治疗先天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提供理论基础。
三、人体组织胚胎学的应用前景1. 干细胞研究和治疗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如神经细胞、心肌细胞等。
研究干细胞可以揭示细胞分化和增殖的机制,为干细胞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2. 先天性疾病治疗先天性疾病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疾病,如唇裂、脑积水等。
最新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试题: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一、单项选择题:1、属于眼球中膜的结构是()。
A、角膜B、巩膜C、视网膜D、虹膜E、结膜2、属于眼球纤维膜的结构是()。
A、虹膜B、脉络膜C、巩膜D、视网膜E、睫状体3、内耳的听觉感受器是()。
A、壶腹嵴B、球囊斑C、螺旋器D、椭圆囊斑E、骨壶腹4、感光、辨色最敏锐的部位是()。
A、视神经盘B、盲点C、虹膜D、黄斑的中央凹E、黄斑5、角膜内含有丰富的()。
A、血管B、色素细胞C、感觉神经末梢D、淋巴管E、运动神经末梢6、巩膜与角膜交界处深面的环行小管是()。
A、眼静脉B、虹膜角膜角C、巩膜静脉窦D、瞳孔E、内眦动脉7、维持眼压的眼球内容物是()。
A、泪液B、晶状体C、房水D、玻璃体E、眼静脉8、产生房水的主要结构是()。
A、角膜B、虹膜C、泪腺D、睫状体E、脉络膜9、人体内最小的骨是()。
A、泪骨B、锤骨C、砧骨D、镫骨E、鼻骨10、鼻泪管开口于()。
A、下鼻道B、上鼻道C、中鼻道D、上鼻甲E、中鼻甲11、晶状体的位置在()。
A、虹膜的前方B、角膜与虹膜之间C、玻璃体的前方D、睫状体的前方E、脉络膜的前方12、沟通眼球前房和后房的结构是()。
A、泪点B、虹膜角膜角C、巩膜静咏窦D、瞳孔E、眼静脉13、充填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结构是()。
A、睫状体B、房水C、玻璃体D、疏松结缔组织E、脉络膜14、与鼓室相通的管道是()。
A、外耳道B、咽鼓管C、蜗管D、骨半规管E、鼻泪管15、泪小管起始于()。
A、泪腺B、泪点C、泪囊D、鼻泪管E、巩膜静脉窦16、鼓室是下列哪块骨内的小腔()。
A、上颌骨B、蝶骨C、颧骨D、颞骨E、筛骨17、外耳道的外侧1/3部为()。
A、膜性部B、肌性部C、软骨部D、骨部E、皮肤部18、属于皮肤附属器的是()。
A、皮下组织B、皮脂腺C、浅筋膜D、深筋膜E、乳头层二、多项选择题:1、眼的折光装置包括()。
A、瞳孔B、角膜C、房水D、晶状体E、玻璃体2、中耳包括()。
A、咽鼓管B、鼓膜C、乳突小房D、耳蜗E、鼓室3、用肉眼观察活体的视器,可见到的结构有()。
最新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试题: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一、单项选择题:1、十二指肠粘膜的上皮是()。
A、变移上皮B、单层扁平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D、单层立方上皮E、复层扁平上皮2、食管粘膜的上皮是()。
A、复层扁平上皮B、单层扁平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D、单层立方上皮E、变移上皮3、口腔粘膜的上皮是()。
A、复层扁平上皮B、单层扁平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D、变移上皮E、单层立方上皮4、位于肝索内的结构是()。
A、肝血窦B、中央静脉C、小叶间动脉D、胆小管E、小叶间胆管5、分泌胃蛋白酶原的细胞是()。
A、壁细胞B、浆细胞C、主细胞D、颈粘液细胞E、间质细胞6、腮腺导管开口处平对()。
A、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B、上颌第二前磨牙相对的颊粘膜C、下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D、下颌第二前磨牙相对的颊粘膜E、上颌第一磨牙相对的颊粘膜7、分泌盐酸的细胞是()。
A、柱状细胞B、壁细胞C、主细胞D、浆细胞E、肥大细胞8、口腔腺除外()。
A、腮腺B、唇腺C、舌下腺D、下颌下腺E、胰腺9、消化腺除外()。
A、胃底腺B、肠腺C、口腔腺D、肝E、胸腺10、有关阑尾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根部附于三条结肠带汇合处B、多位于右髂窝内C、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D、麦氏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处E、长约6 ~8cm11、围成咽峡的结构是()。
A、腭垂、舌扁桃体和舌根B、腭舌弓、腭咽弓及舌根C、腭垂、两侧腭舌弓及舌根D、腭垂、腭舌弓和腭咽弓E、腭垂、腭扁桃体及舌根12、构成牙冠浅层的结构是()。
A、釉质B、牙髓C、牙颈D、粘合质E、牙周膜13、关于咽的描述错误的是()。
A、咽是消化和呼吸的共同通道B、上端附着于颅底C、下端在第六颈颈椎下缘处与食管相续D、后壁及两侧壁完整E、前壁与鼻腔、口腔和气管直接相通14、肝下面的横沟称为()。
A、胆囊窝B、下腔静脉窝C、肝门D、方叶E、尾状叶15、上消化道是指()。
A、从口腔到胃B、从口腔到十二指肠C、从口腔到空肠D、从口腔到食管E、从口腔到咽16、外膜属于纤维膜的器官是()。
解剖学课件:人体胚胎学概要
人体胚胎学是研究人体胚胎的发育过程和器官的形成的科学领域。它在医学 研究和生物科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帮助我们理解人体的起源和发育。
人体胚胎学的定义
人体胚胎学是一门研究人体胚胎的发育过程和形态学的学科。它涉及胚胎的 细胞分裂、组织形成和器官发育等方面的研究。
胚胎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结论
人体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研究胚胎的发育过程和器官的形成,帮 助我们理解人体的起源和发育,并促进医学和生物科学的进步。
参考资料
1. Smith, J. (2010).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Embryo: From Fertilization to Birth. WileyBlackwell. 2. Jones, K.L. (2015). Human Embryology. Saunders. 3. Larsen, W.J. (2001). Human Embryology. Churchill Livingstone.
肺部
胚胎肺部在发育过程中形成气管和肺泡,为呼吸 功能提供基础。
肾脏
胚胎肾脏发展过程中,肾小管、肾单位和其他组 织逐渐形成。
胚胎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胚胎学在医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胚胎发育异常的研究、生殖医学的 发展和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
人体胚胎学的重要性
人体胚胎学的研究对我们理解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生物医学科学的水平 和人类健康的维护。
1
受精Βιβλιοθήκη 卵子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2
分裂
受精卵开始不断分裂,形成胚胎。
3
囊胚形成
胚胎发育形成囊胚,其中包含胚胎细胞和羊水。
最新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试题(问答):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问答题:1.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试述体循环的循环途径。
3.试述肺循环的循环途径4.右心房有哪些结构?5.右心室有哪些结构?6.左心室有哪些结构?7.心脏各腔各有什么出口,口的周缘附有什么瓣膜?8.血液在各心腔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为什么?9.何为心传导系统,包括哪些结构?10.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及分布如何?11.左冠状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及分布如何?12.主动脉的起止及分段如何?13.主动脉弓凸侧自右向左有哪些动脉发出?14.掌浅弓和掌深弓的位置及构成如何?15.腹主动脉不成对的脏支有哪些?说明其主要供血区?16.肠系膜上动脉有哪些分支?17.肠系膜下动脉有哪些分支?18.腹腔干有哪些分支?19.子宫动脉的起始、分布及其与输尿管的关系如何?20.头部、上肢和下肢各有哪些临床常用的摸脉点,是在什么部位、触摸什么动脉?21.颅顶部、面前部、前臂和下肢如有动脉出血,宜在什么部位、压迫什么动脉可暂时止血?22.试述脑、甲状腺、心、肺、肾、睾丸、阑尾、空肠和直肠的供血动脉及来源。
23.上腔静脉的合成、注入及收集范围如何?24.全身都有哪些主要的浅静脉,各注入何处?有何临床意义?25.头静脉、贵要静脉的起始、行程及注入部位如何?26.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的起始、行程及注入部位如何?27.颈外静脉的起始、行程及注入部位如何?28.下腔静脉的合成、注入及收集范围如何?29.肝门静脉在结构上有何特点,主要收集哪些器官的血液?30.肝门静脉有哪些主要属支?31.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时,有时出现呕血、便血和腹壁静脉曲张,为什么?32.试述胸导管的起始、行程和注入部位。
33.奇静脉起自什么静脉,有哪些主要属支,注入何处?34.试述胃的供血动脉及其来源。
35.结肠分哪几部分,各部的供血动脉及其来源如何?36.阑尾发炎有时并发肝脓肿,问细菌是通过什么途径到达肝脏的?37.在手背静脉网注射青霉素治疗胰腺炎问药物需经过哪些途径到达体外的?38.口服黄连素,则尿变黄色,问药物是经过哪些途径排出体外的?39.从大隐静脉注入药物,可经那些途径到达阑尾?40.血液从左心室至右手掌浅弓需经过哪些途径?41.血液从左心室至足背需经过哪些途径?42.全身有哪些淋巴干?各汇入什么淋巴导管43.试述胸导管的起始、走行、注入部位、收纳范围。
人体胚胎学
人体胚胎学
1 体胚胎学是什么?
体胚胎学是一门利用人类胚胎形状及形态发育来研究人类发育的科学。
它被用来描述和解释卵裂期、胎儿细胞分化和发育变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早期生命表现内部结构。
这种研究把个体从受精卵发育到出生这一过程分解到最小细节,以便研究不同阶段及其影响的生命特征和形态。
2 体胚胎学的应用
体胚胎学的应用涉及到生殖、基因事件以及复杂的行为变化,包括出生缺陷、疾病和性别差异等。
这可以说是研究胚胎发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发现可以帮助衡量胚胎发育和形态属性,从而为提高婴儿孩子保健和改善育儿方式提供基础知识。
3 体胚胎学的工具
体胚胎学的一系列工具用于收集和分析胚胎的形态发育数据; 它们主要是用于研究胚胎早期发育的正常和异常状况,包括X射线、实时超声、曼哈顿图(提供包括体积内部的层次结构)、CT和MRI扫描等等。
4 核心理论
核心理论是指影响胚胎发育的原理,主要是基因表达和其他相关
现象,比如遗传,突变等。
体胚胎学研究这些理论和趋势,可以更好
地理解人类胚胎发育,特别是未能完全发育的异常情况。
5 结论
综上所述,体胚胎学是一门涉及生命发育过程的科学,包括生殖、基因表达以及复杂的行为变化等。
它能够帮助科学家了解胚胎发育的
原理,从而更全面地研究人类发育,掌握病理现象,从而更好地改善
婴儿的保健以及提高育儿环境。
人体胚胎学概要
畸形胎儿
二、 致畸敏感期
孕第3~8周为各器官原基分化时期,最易受致畸 因子的干扰而产生器官形态异常,属于致畸高度 敏感期。第9周以后,胎儿生长发育快,各器官 进行组织分化和功能分化,受致畸影响减少,一 般不会出现器官形态畸形 。
三、先天畸形的预防和产前检查
➢ 婚前进行遗传咨询 ➢ 产前检查 羊水检查 绒毛膜活检 DNA探针 胎儿胎盘功能测定 仪器检查
受精意义
1、标志新生命的开始。受精卵开始进行一系列快速的细 胞分裂。
2、染色体恢复46条。保持了人类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同 时来自双亲的遗传物质随机组合,加之生殖细胞在减 数分裂时曾发生染色体联会与交换,从而使新个体既 维持双亲的遗传特点,又具有不同于亲代的特性。
3、决定性别。带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发育 成的新个体为男性;带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发育成的新个体为女性。
2. 连接脐静脉与下腔静脉的静 脉导管,使一部分动脉血进 入下腔静脉。
3. 连接肺动脉和主动脉的动脉 导管,使大部分静脉血进入 降主动脉。
4. 卵圆孔使下腔静脉来的动脉 血经此孔进入左心房。
出生后变化
1、脐动脉→脐侧韧带 2、脐静脉→肝圆韧带 3、静脉导管→静脉韧带 4、卵圆孔→卵圆窝 5、动脉导管→动脉韧带
基蜕膜 包蜕膜 壁蜕膜
受精
卵裂
植入 过程
三、三胚层的发生与分化
(一)二胚层胚盘的发生
内细胞群分裂 ➢ 内胚层:立方形细胞 ➢ 外胚层:柱状细胞 胚盘 胚体发生的基础。 (第2周)
胚 盘 embryonic disc
极端滋养层 羊膜腔 内胚层 卵黄囊
胚外中胚层形成
滋养层细胞增殖 合体滋养层 细胞滋养层
中枢、视网膜 神经嵴→周围神经、肾上腺髓质 其他:表皮及附属器、内耳、腺
人体胚胎学
绒毛膜
➢由滋养层 + 胚外中胚层构成,包在胚胎的最外
面直接与子宫蜕膜接触。
➢初级绒毛干 次级绒毛干 三级绒毛干
合体滋养层
细胞滋养层 胚外中胚层
绒毛 间隙
胚胎毛细血管
A 初级绒毛干
子宫蜕膜
B 次级绒毛干
蜕膜血管
C 三级绒毛干
绒毛干的发生
平滑绒毛膜
平滑绒毛膜:与子宫包蜕膜相邻的 一些绒毛因供血不充分而逐渐退 化消失,形成无绒毛的平滑绒毛 膜
• 需要的条件:首先:母体性激素的正常分泌,
使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其次:是透明带的消失 和胚泡准时进入子宫腔;另外:子宫腔内必须有
一个正常的内环境。
异位妊娠:
输卵管 宫外(宫外孕) 卵巢
腹腔
宫内
前置胎盘(近宫颈处)
胚泡植入异常示意图
输卵管 受精卵
①受精 卵泡破裂排卵
发育中的卵泡
② 受精卵进行 卵裂并逐渐向 子宫运行
成的C团,如桑椹,故称~。
• 胚泡:桑椹胚C继续分裂,C间出现小的腔隙,
逐渐融合为一个大腔,腔内充满液体。此时透明 带开始溶解,胚呈现为囊泡状,故称为胚泡。由 滋养层、内细胞群和胚泡腔构成。
第三节 植入
定义: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时间:受精后6-7天开始11-12天完成 部位:子宫体、子宫底,最常见于子宫后壁
(1)获能精子接 近卵冠丘复合体
受精过程图
透明带反应:精、卵结合后,透明带的结构发 生变化,阻止了其它精子穿越透明带。保证 了正常的单精受精。
• 意义
1.物种延续(受精使单倍体形成二倍体的合子,一半
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形成新的染色体组合)
2.合子更富有活力(酶活性升高,代谢加强,启动
19.人体胚胎学
人体胚胎学(human embryology) 是研究人体出
生前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为新 个体的过程及
其形成机制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的
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之间的关系、
先天畸形等。
精子 受精 受精至 第2周末 第3周至 胚期 胚前期
卵子
卵裂、分化 早期胚胎发育 38周 (266天) 器官原基形成 初具人形 器官发育完善 胎儿生长
侧中胚层 原始体腔
脏壁中胚层
间充质
骨骼、肌肉、结缔组织、血管等
羊膜腔
表面外胚层
3. 内胚层的分化
形成原始消化管或原肠。分前肠、中肠、
后肠。头端由口咽膜封闭;尾端由泄殖
腔膜封闭。中肠经卵黄蒂与卷出体外的 卵黄囊相通。
表面外胚层 卵黄蒂 胚内体腔
原始消化管分化为 咽到直肠的消化管 上皮、肝和胰的上 皮以及气管和肺的
胚体 滋养层 胚泡腔
内细胞群外围的滋养层。
绒毛膜
(二)植入(implantation)
又称着床,指胚泡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开始
于受精后第5~6天,完成于第11~12天。常发生于
子宫体部或底部,最常见于子宫后壁中上部。
1. 植入的过程 胚胎方面
随着胚泡的增大,透明带逐渐变薄消失。
极端滋养层细胞分泌蛋白水解酶溶解子宫内膜, 胚泡完全侵入功能层后,由周围内膜修复缺口。
胚层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下胚层是卵黄囊的顶。
胚外中胚层的形成
羊膜腔
在细胞滋养层与羊膜囊、
卵黄囊与细胞滋养层之间
卵黄囊
的胚泡腔内出现的星形细
胞,形成胚外中胚层。 胚外体腔 体蒂的形成 羊膜与滋养层连接处的胚 外中胚层缩窄至胚盘尾侧 形成体蒂。
最新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试题(单选):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单项选择题:1、骨小梁构成下列哪项结构()。
A、骨膜B、骨密质C、骨松质D、骨内膜E、骨髓2、骨髓穿刺常选部位()。
A、椎骨B、股骨C、肋骨D、肱骨E、髂骨3、腰椎穿刺时针尖经过的结构是()。
A、前纵韧带B、后纵韧带C、黄韧带D、纤维环E、髓核4、有关成人躯干骨的描述错误的是()。
A、32块椎骨B、1块骶骨C、1块尾骨D、1块胸骨E、12对肋骨5、参于形成翼点的骨是()。
A、额骨、颧骨、顶骨、颞骨B、额骨、枕骨、顶骨、颞骨C、颧骨、枕骨、顶骨、颞骨D、额骨、蝶骨、顶骨、颞骨E、额骨、颧骨、顶骨、枕骨6、属于不成对的面颅骨是()。
A、泪骨B、颧骨C、下颌骨D、鼻骨E、腭骨7、腰椎的特点具有()。
A、横突肋凹B、横突孔C、棘突宽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D、椎孔呈三角形E、椎体呈心形8、胸椎的特点具有()。
A、横突肋凹B、横突孔C、棘突宽短呈板状D、棘突末端分叉E、椎孔呈三角形9、典型椎骨都具有()。
A、横突肋凹B、横突孔C、棘突宽短呈板状D、横突、棘突、上下关节突E、前弓、后弓及侧块10、自由上肢骨是()。
A、肩胛骨B、锁骨C、尺骨D、胫骨E、腓骨11、颈椎的特点具有()。
A、横突肋凹B、横突孔C、棘突宽短呈板状D、椎体大呈心形E、棘突斜向后下12、尺神经沟位于()。
A、胫骨B、腓骨C、尺骨D、肱骨E、桡骨13、桡神经沟位于()。
A、肱骨B、尺骨C、桡骨D、胫骨E、腓骨14、关节盂位于下列哪块骨上()。
A、锁骨B、肩胛骨C、肱骨D、尺骨E、桡骨15、近端自由下肢骨是()。
A、髋骨B、股骨C、跗骨D、趾骨E、髌骨16、骨髓腔位于()。
A、长骨B、短骨C、扁骨D、不规则骨E、籽骨17、成人的红骨髓存在于()。
A、椎骨B、尺骨C、桡骨D、胫骨E、腓骨18、属于上肢带骨的是()。
A、肱骨B、锁骨C、尺骨D、桡骨E、耻骨19、属于自由下肢骨远侧部的是()。
A、胫骨B、腓骨C、跗骨D、髌骨E、股骨20、关节辅助结构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第3对
背侧份→甲状 旁腺(下对)
腹侧份→胸腺
二者向尾侧迁 移
4.4 第4对
背侧份 → 甲状旁腺 (上一对) 腹侧份 → 退化
4.5 第5对 → 后鳃体 → 进入甲状腺 ↓
(神经嵴 → 滤泡旁 细胞)
5. 常见畸形
5.1 唇裂(claft lip)
• 常见于上唇,单侧或双侧; • 上颌突与同侧内侧鼻突未. 鳃器的发生(第4-5周)
1.1 位置: 头部两侧,背腹走行
3.2 过程: 水平生长,在中线愈合 → 腭
4. 咽囊的演变
4.1 第1对 1) 外侧份 → 鼓室
内侧份 → 咽鼓管 2) 鳃膜 → 鼓膜
鳃沟 → 外耳道
4.2 第2对
内侧份 → 腭扁桃体 窝及其上皮; 外侧份 → 退化
5.2 面斜裂
•上唇与眼内呲之间的裂缝; •上颌突与同侧外侧鼻突未愈合。
5.3 腭裂 (cleft palate)
•两外侧腭突未愈合→正中腭突; •正中腭突与外侧腭突未愈合→前腭裂(单或双侧); •有或无唇裂。
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