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汉交通规划的现状和未来
武汉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武汉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武汉市交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武汉拥有便捷的水陆空交通网络,并逐步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全覆盖。
本文将对武汉交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城市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对武汉交通发展的现状进行梳理。
武汉作为湖北省的首府和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拥有发达的水运网络。
长江、汉江和东湖通过城市,为武汉提供了良好的水路交通条件。
同时,武汉还拥有完善的道路和桥梁网络,连接着不同区域和城市。
此外,武汉还拥有四个民用机场,为国内外的航空交通提供了便利。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覆盖了市区和周边地区。
目前,武汉交通发展的重点是提升交通网络的综合能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
政府致力于改善交通出行环境,推动交通的智能化和绿色发展。
例如,武汉市正在逐步推行电动公交车和新能源汽车,并建设充电桩网络,以减少对传统燃油车的依赖。
此外,武汉还加大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力度,不断扩大轨道交通的覆盖范围和运营线路。
对于未来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明显的发展方向。
首先,武汉将继续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争取实现全市轨道交通的无缝接驳。
这将进一步提高市民出行的便利程度,减少私家车和公共汽车的拥堵程度。
其次,武汉将进一步推行交通智能化,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提高交通管理和调度的效率。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武汉将实现交通流量的优化和调控,提供更快捷、安全的出行体验。
另外,武汉还将加强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交通连接,进一步拓展交通网络的辐射范围。
随着中部地区的经济腾飞,武汉将成为重要的枢纽城市,承担更多的交通流量和运输任务。
这将促进武汉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形成更加完善的交通枢纽网,提升中部地区的发展实力。
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系列的挑战。
城市交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建设过程往往伴随着交通拥堵和施工噪音等问题。
武汉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武汉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在武汉有两幅流传比较广的对联是这样描述武汉市交通状况的:第一联上联:司门口街道口关山口口口堵死; 下联:珞瑜路中南路武珞路路路不通横批:停在武昌;第二联上联: 长一桥长二桥长三桥桥桥滞流; 下联:一干道二干道三干道道道维修;横批: 行在汉口。
那么武汉的交通是否真如对联描述一般拥堵不堪呢?作为我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武汉的交通又存在哪些方面的缺陷呢?为解答以上问题,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着眼于武汉市的交通状况,针对武汉交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和发展分析。
本实践小组利用暑期时间,通过实地考察、记录和统计,走访了武汉市交通部门、武汉市交通学者、专家,此外我们同时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和现场问卷调查,通过以上的实践对武汉的交通现状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进而提出武汉市交通系统未来发展的合理方案,对武汉市的交通规划提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建议和意见,为武汉市创建更加顺畅、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贡献应有的力量。
我们在自身实践和问卷调查中体会到了武汉市的拥堵现状,总体来说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一、武汉市交通公共基础设施存在缺陷或者不合理的现象1. 斑马线处无红绿灯。
如光谷的转盘处、长江大桥古琴台处的琴台立交桥旁,没有红绿灯,自行车、行人过马路极不方便,行人直接在斑马线处穿行,而车辆过往频繁且车速较快,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2. 公交站设置在红绿灯旁。
在鲁巷广场附近,公交车站与红绿灯很近,这样的公交车停靠点容易造成车辆拥堵、引发交通事故。
3. 狭窄的单车道被停车道占了一半。
因此当有一辆车需要停车时,基本上单车道就被堵塞了,自行车、摩托车等只有在停车的地方聚集等待,影响了交通的正常运转。
4. 部分路段路面出现破损。
如广埠屯,三环等路段路面出现破损,部分地方破损情况比较严重,汽车行驶起来颠簸且速度慢,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给司机驾驶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5. 公交站牌广告太多。
广告牌比线路牌还显眼,站牌上全是广告,车里也是花里胡哨的广告都有,看得人眼睛发涨,给乘客造成了不适的感觉。
武汉绕城高速东扩方案
武汉绕城高速东扩方案随着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加,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武汉市政府拟定了武汉绕城高速东扩方案。
该方案旨在进一步完善武汉的交通网络,提高城市的整体交通效率。
一、方案概述武汉绕城高速东扩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在现有绕城高速的基础上,向东进行扩建,以便更好地连接武汉市与周边地区。
该方案将改善道路状况,提高交通运输能力,并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扩建路线根据方案规划,武汉绕城高速将向东扩建至蔡甸区。
新建路段将途经江夏区和东西湖区,最终与湖北省蔡甸经济技术开发区相接。
这一扩建路线的选择,考虑了区域间的交通状况和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三、建设规划为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武汉绕城高速东扩方案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区域评估:对拟建路段的地理、地貌、环境及相关政策进行评估,以确定可行性和建设条件。
2. 设计与规划:确定道路的设计标准、布局和交通组织,确保道路安全并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3. 招标与施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建筑公司,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控制。
4. 设备安装与调试:在道路建设完成后,对相关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以确保道路的运行平稳。
5. 建设验收与通车: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确认道路达到规划要求后,将开通通车,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路径。
四、收益与影响武汉绕城高速东扩方案的实施将带来一系列的收益和影响。
1. 缓解交通压力:扩建后的绕城高速将分流部分城市交通流量,减轻主城区的交通压力,提高通行效率。
2. 促进经济发展:通畅的交通网络有助于优化物流配送,提高生产效率,为武汉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 方便出行:绕城高速的东扩将带来更多的出行选择,方便市民前往蔡甸区以及周边地区,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
4. 环境影响: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加强对道路沿线环境的保护。
五、未来展望武汉绕城高速东扩方案的实施是武汉交通发展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汉轨道交通发展及未来规划小论文
武汉轨道交通发展及未来规划小论文1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基本情况武汉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为1号线一期工程,由宗关至黄浦路,总长10.23公里,设站10座,全部为高架线路。
2000年12月23日开工建设,历时3年零7个月,于2004年7月28日观光试运营,同年9月28日正式试运营。
2005年客运量为465万人次,2006年1月至7月客运量410万人次,目前日均客运量近2万人。
客流构成主要以观光、休闲为主。
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的建设线路较短,客流较低,总体运营情况不容乐观。
2006年4月10日,《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建设规划》)获国务院批准,这标志着我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按照分期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设规划》提出在现有轨道交通1号线-期工程的基础上,于2006年--2012年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和4号线-期工程,全长70.0公里(含1号线--期工程),设站62座。
根据批复中“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进-步优化局部线路和站点布局”的要求,在《建设规划》的指导下,我市开展了近期建设线路的可行性研究,形成了线路建设的比较方案和优化方案。
2武汉市轨道交通现状运营特征分析2.1现状轻轨沿线人口及用地形态.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期工程线路走向最初的构想是结合汉口旧京广铁路线外迁后城市的改建规划,设想利用原旧京汉铁路走廊,以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启动老汉口旧城的改造,改善旧城面貌,缩小汉口老城区与中心区的建设发展差距。
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建设更新速度较慢,轨道交通的站点建设与城市开发缺乏互动,未形成轨道站点周边的高密度开发。
通过对轻轨沿线用地调查发现,2005年10个轨道站点800米范围内的覆盖人口为40万人,覆盖岗位为28万个,分别只有主城人口岗位的10%及14%。
而香港,轨道客流构成中50%以上来自步行,大约50%的居民和约55%的职业岗位集中在离轨道交通车站10分钟的步行距离之内,其轨道交通成功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2016—2030年)
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2016—2030年)一、项目概述当前,按照2015年中央及省市城市工作会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发展战略,遵循2049远景发展目标,武汉市正在全面建设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的世界城市,努力打造国际创新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建设活力、高效、绿色、宜居、包容的世界城市。
在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下,我市正在谋划新一轮武汉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工作,力求通过规划统领,进一步明确城市远景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结构,强化区域统筹和协作,实现武汉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作为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和内容,是明确交通发展方向,配置交通资源,支撑空间拓展,布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起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
遵循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立足实现总规、土规、交规“三规同步,交通先行”,强化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功能和作用,特组织开展本次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工作。
二、规划内容(一)交通发展战略目标1、交通总体目标2个总体目标:全力构建以世界性门户机场和国际内陆港为纽带、以绿色交通为主导,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多模式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建立依托骨架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发展的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促进区域、城乡交通统筹协调发展,将武汉建成为国际枢纽城市和绿色出行楷模。
5个交通远景:一个以满足人的交通需求特性为根本原则、以绿色交通方式为主要载体、以智慧去管理、以高效为显著标志的高度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即实现武汉的智慧交通(Wisdom)、人本交通(User-oriented)、一体化交通(Holistic)、高效交通(Accessible)和绿色交通(Natural)。
2、交通目标内涵(1)国际枢纽城市:以航空港和内陆港“双港齐飞”为核心,全面提升“空、铁、水、公”枢纽功能,强化多式联运,将武汉建设成为中部乃至中国走向世界的门户。
武汉的旅游交通如何规划
武汉的旅游交通如何规划武汉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要想在武汉获得愉快的旅游体验,合理规划旅游交通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武汉旅游交通规划的一些建议。
首先,了解武汉的交通概况是规划的基础。
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拥有发达的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网络。
市内交通主要包括地铁、公交、出租车和共享单车等多种方式。
对于外地游客来说,抵达武汉的交通方式有多种选择。
如果您来自较远的地方,飞机是较为便捷的选择。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有众多国内和国际航线,能够满足不同地区游客的需求。
在机场,您可以选择乘坐机场大巴、地铁或出租车前往市区。
如果您选择乘坐火车,武汉有多个火车站,其中武汉站、武昌站和汉口站是主要的客运站。
从这些车站前往市区也有多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比如地铁、公交等。
在市内交通方面,地铁是最为便捷和高效的出行方式之一。
武汉的地铁网络覆盖了市区的主要景点和商业区。
您可以提前下载武汉地铁的官方 APP,了解地铁线路和运营时间,方便规划行程。
对于一些距离较近的景点,共享单车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武汉的街头,您可以轻松找到各种共享单车,扫码即可使用。
不仅能欣赏沿途的风景,还能自由掌控行程节奏。
如果您想要更加舒适和便捷的出行,可以选择乘坐出租车。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峰时段可能会遇到堵车的情况。
在规划旅游交通时,要结合景点的分布来安排行程。
比如,黄鹤楼、户部巷、长江大桥等景点都在武昌区,且距离较近,可以安排在同一天游览,选择地铁或公交出行。
而汉口的江汉路步行街、汉口江滩等景点,也可以通过地铁或公交相互串联。
东湖风景区是武汉的一大亮点,面积较大。
如果想要深入游览东湖,您可以选择乘坐景区内的观光车或者租一辆自行车。
对于喜欢徒步的游客,沿着东湖绿道漫步也是一种享受。
另外,在规划交通时,要预留足够的时间用于交通换乘和可能出现的堵车情况。
特别是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武汉的交通流量较大,提前做好准备可以避免行程延误。
武汉交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战略解析
2 0 年是 第十一 个五年 发展规 域发展 背景的支撑 ,上世纪 8 年 代 “ 06 0 三阶段 ”推进交通建设的战略部署 划的开局之年 ,近期武汉市城市建设 武汉以交通 、流通为主要内容的 “ 两 根据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规律和
及交通 发展 “ 一五 ”规 划正式 出 通起飞”战略收效甚微。 十 武 汉交通 现状 ,从 “ 一五”开始 , 十 台,基本上确定了武汉 “ 十一五”时 进入 2 世纪 以来 ,随 着“ 1 中部 武汉交通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划分为三 期交通发展建设的总体框架。通过对 崛起”和 “+ 城市圈”战略的实施, 个 阶段。第一阶 段 为交通建设大 投 18 规划内容与武汉实际、国家层面、区 武汉城市交通发展迎来 了新的机 遇, 入 时 期 (0 5~ 2 1 年 ) 20 00 ,通 过 以 域层面及城市层面等方面发展战略的 被确定为国家级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G P %左右水平 的超 常规投入 ,重 D5 切 合性进行 解读 ,有助于 深入认 识 城市 ,定位为中国铁路的四大枢纽和 点建设公铁水空等对外交通设施及配 “ 十一五”交通规划对各个层面社会 六大客运中心之 。、全国六个区域性 套设施 ,城市快速环路及各个层次道 ‘ 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项 目的合理排 航空枢纽之一、国家公路主枢纽以及 路网络 ,改善启动轨道交通骨架线路 序及可实施性 ,有利于分清重点、量 长江 中游的航运 中心。融合当代最新 建设,优化常规 公共交通 ,启动 区域
路 、水运及国家级公路等设施建设 ; 把贯彻 “ 公交优先”战略、发展城 乡 管理优先、系统优先、政策优先和研
武汉市地方投 资项 目达 1 3 亿 元, 5 0 (十五 ” 交通总 投资 20亿元 ,是 “ 2
一
体化公交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予以落 究优先为导向, 走一体化发展的道路 。
武汉交通调查报告
武汉交通调查报告武汉交通调查报告1-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武汉交通状况,包括交通拥堵问题、交通方式使用情况、交通安全状况以及交通规划等方面。
通过详细的数据和分析,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改善武汉市的交通状况。
2-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两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武汉市居民,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样本数据。
现场观察则是通过实地走访和记录,对交通状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3-交通拥堵问题3-1 高峰期交通拥堵状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现场观察,我们确定了武汉市交通拥堵的高峰期和主要拥堵路段,分析了导致拥堵的原因,如车辆数量增加、道路瓶颈等。
3-2 解决方案和建议针对交通拥堵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和建议,如增加公共交通线路、优化交通信号灯、建设高效快速公交系统等。
4-交通方式使用情况4-1 私家车使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我们统计了武汉市私家车拥有量、使用率以及停车问题等相关数据,并分析了私家车使用带来的影响。
4-2 公共交通使用情况我们调查了武汉市居民对公共交通的使用情况,包括公交、地铁、出租车等。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评估了公共交通的满意度和改进空间。
5-交通安全状况5-1 交通事故统计通过对交通事故的统计和分析,我们了解了武汉市交通安全状况,包括事故类型、肇事因素等。
并从中找出了主要的安全隐患。
5-2 改善交通安全措施我们根据交通事故的统计结果提出了一些改善交通安全的措施和建议,如增加交通警力、强化交通安全教育等。
6-交通规划6-1 城市交通规划我们研究了武汉市的城市发展规划以及交通规划,包括道路建设、公共交通规划等,分析了其中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6-2 未来发展方向根据对武汉市交通状况的分析和预测,我们提出了一些未来交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如推动绿色出行、发展智能交通等。
7-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部分。
8-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本文档中出现的法律名词及相关注释详见附件部分。
武汉道路交通问题及研究报告对策立足于武汉现状道路交通条件
武汉市道路交通问题及研究对策立足于武汉市现状道路交通条件,努力挖掘深层次道路交通特征、规律、矛盾。
探索道路交通的改善对策。
武汉市是中原地区的最大城市,与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城市均相距1000公里左右。
是全国或中原地区交通、通讯、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的枢纽和集散地。
具有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
武汉市独特的城市形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机动化进程加速,给武汉城市交通的发展带来的既是挑战;又是新的机遇。
一、城市道路交通现状<一)武汉市城市机动化进程加快。
武汉市现有机动车总数是60万辆,是改革开放初期1981年的14倍。
进入2000年以来,车辆增长趋势逐步加快,平均每年增长16.8%。
家庭私用小汽车的发展对城市交通提出了新的课题。
截至2003年年底,武汉市统计在册的私人车辆总数达32.2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达8.7万辆,比2002年底增长了49%,大大高于16.8%的机动车平均增长率。
据统计,武汉市主城区每百户机动车拥有量已达到32.5辆,其中每百户私人客车拥有量达到6.7辆。
每千人机动车拥有量已达到99.6辆,比香港的77辆/千人还高,比全国平均每千人机动车拥有量31辆的水平要高3倍多,国际通行标准是当百户机动车达到10辆时,城市便进入汽车化时代。
机动车的快速增长给城市道路交通和停车带来较大压力。
<二)武汉目前城市道路总里程1899公里,比建国初期的433公里增长了 4.38 倍,道路面积 3247 万平方M,比建国初期的 288 万平方M增加了 11.3 倍。
路网密度6.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11.6%,人均道路面积7.7平方M/人。
除路网密度达到国家规范指标外,道路面积率没有达到指标,人均道路面积仅达到了国家规范指标的下限。
与武汉同等规模城市主要道路指标统计但与武汉同等规模的全国主要城市道路统计指标相比,武汉市的各项指标偏低。
且干支路比例不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主干道宽敞只是一种表象,次干道、支路相对较少,交通循环能力较差,城市主流交通集中在主干道上,在武汉的主干道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交通越来越集中,道路交通堵塞状况更加严重。
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20)环境阻碍报告书(简本)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2009年11月武汉目录一、规划概况二、规划相容性和和谐性分析三、环境质量阻碍分析四、规划方案调整意见及环境爱护计策措施五、评判结论一、规划概况1、建设规模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在在已批复并开始实施的1号线一、二期、轨道2号线一期、轨道4号线一期的基础上,延伸轨道1、2、4号线,新建轨道3、6、7、8号线,到2021年轨道交通建设总规模达到215.3公里,其中新增项目总长142.6公里。
2、车辆运用设施及规模规划至2020年设置古田、常青花园、三金潭(3号线)、青山、老关、长丰和壕沟(8号线)等7处车辆段,硚口路、中山、流芳、客运中心站、黄金口、建设十路、金山大道、新余家湾和三金潭等9处停车场,车辆运用设施规划占地438.9hm2。
3、主变电站除轨道1号线、2号线和4号线一期工程既有和在建的6座主变电所外,2020年前新建线路主变电所依照规划线网操纵江汉路、二七路、古田二路等12处轨道交通专用变电所,建设规划新增操纵用地面积3.88hm2:①轨道3号线利用4号线王家湾主变电所,新建赵家条1座主变电所,占地4375m2,用地现状要紧为商业和居住。
②轨道4号线二期工程在王家湾新建1座主变电所。
③轨道5号线利用轨道7号线车辆厂主变电所,占地3460m2,用地现状要紧为居住。
④轨道6号线新建博览中心和杨汊湖2座主变电所。
⑤轨道7号线利用轨道2号线青年路主变电所,新建武昌车辆厂1座主变电所。
⑥轨道8号线利用轨道3号线赵家条主变电所和轨道4号线铁机路主变电所,在壕沟停车场新建1座主变电所。
二规划相容性和和谐性分析1、规划政策符合性分析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都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治理的通知》和《建设部关于优先进展都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的精神要求;符合国家能源政策,规划的实施将减少武汉市公共交通对燃油的依靠、促进武汉市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
武汉市交通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5)交通管理手段落后,技术含量不高
目前,武汉道路交通控制方式主要采用单点、定 周期的控制技术。全市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仅占全 市交叉路口的36%,主要靠交警人工指挥来疏解交通和 组织分流,不能大面积合理调控交通流。
6)人为添堵
时下的武汉,每百辆车仅有不足20个车位,这就意味着 武汉80%以上的车辆“无家可归”,只能在路面上随意停 放。有限的道路被停车占据,使本就十分紧张的道路资源 利用率低下。还有一些人行道被摆摊设点、违章建筑等侵 占,行人无奈被挤上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就被挤上机动 车道,机动车则举步维艰。更令人不解的是一些行人总是 在两点间选择直线,根本不理会街头车来车往,也无视红 绿灯的存在。当然,在指责行人违规的同时,还应考虑到 的是:为什么横跨道路栅栏的危险行为屡禁不绝?这与天桥、 地下通道、斑马线的设置不合理有极大关系。应利用广播、 电视、报纸、板报等大众新闻媒体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 对一些重大交通事故案例经常曝光,通过案例使市民认识 到违反交通法规的严重性。同时,利用市民学校、中小学 校的教育场所,经常举办交通知识和法规的讲座,让广大 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树立起现代交通意识
2)加强交通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交通安全 意识。
(1)交通安全,人人有责。政府有关部门可采取现场咨询
图板展览、播放交通安全专题片等形式.宣传交通安 全知识。在宣传过程中通过采取多种方式营造浓厚的 安全文化氛围.让人民群众在关注和参与交通管理中 不断学习和强化交通安全意识。 (2)要由己思人.从老百姓的意识盲区中找到交通宣传的 要点。由于对不同交通形态的片面认识.导致违章行 为屡禁不止,事故隐患处处存在。所以在交通宣传中, 应结合现代交通科普知识育.让各层次的人对现代交 通特点有个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3)交通宣传要从“娃娃抓起”,力争早宣传、早教育。 老师的教育、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社会的影响是儿童 世界观形成的主要来源。因此,从幼儿开始,我们的 教育工作者要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对其进行交通安全 知识教育。可以借鉴香港的交通儿童乐园的做法.采 取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学生灌输交通常识, 让学生遵纪守法的交通安全意识在不断培养中得到提 升。
武汉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武汉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武汉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与目的1.1 背景武汉市作为中国内陆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交通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给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困扰。
因此,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武汉市交通状况、找出交通瓶颈,为交通治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2 目的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如下:- 分析武汉市交通网络的结构与现状- 调查交通流量和出行方式的分布情况- 分析交通拥堵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提出针对交通拥堵问题的治理建议二、调查范围及方法2.1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涵盖了武汉市全市范围内的主要道路和交通枢纽,包括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等。
2.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以下方法:- 实地考察:对武汉市各交通枢纽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交通流量、道路状况等。
- 交通流量调查:通过安装交通监控设备和人工统计等方式,收集交通流量数据。
- 出行方式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调查居民的出行方式、频率等情况。
-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三、交通网络结构与现状分析3.1 道路网规模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的道路网呈现出较为完善的结构。
截至目前,武汉市的道路总长度约为公里,其中高速公路X条,城市快速路X条,主干道X条。
3.2 交通枢纽分布情况根据实地考察结果,武汉市的交通枢纽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和主要出入口。
其中,市中心地区拥有X个重要交通枢纽,包括火车站、汽车站等;主要出入口区域拥有X个重要交通枢纽,方便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络。
3.3 道路状况调查显示,武汉市的道路状况整体较好,绝大部分道路具备良好的交通通行条件。
但部分主干道交通压力较大,存在拥堵问题,需要进一步疏通和优化。
四、交通流量与出行方式分析4.1 交通流量分布情况根据交通流量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交通流量主要集中在以下区域:。
其中,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明显增加,导致部分道路出现拥堵情况。
武汉市建设地铁规划方案
武汉市建设地铁规划方案一、现状分析武汉市是一座重要的中心城市,作为华中地区经济、科技、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其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然而,由于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私家车的数量急剧增加,交通拥堵的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规划和建设地铁系统成为武汉市政府的紧急任务。
目前,武汉市已经建起了3条地铁线路,分别为1号、2号和4号线,共计长约83.4公里,其中1号线和2号线贯穿市中心,4号线连通了市中心和郊区。
这三条地铁线路虽然已经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但是其覆盖的面积和服务范围都还很有限。
二、规划目标针对武汉市现有的经济、社会和人口状况,制定如下规划目标:1.建设一张覆盖城市中心、连接市区主要节点和连接郊区的地铁网,覆盖面积应该超过90%以上的城市人口。
2.保证地铁线路与城市快速公交、轨道交通和城市铁路系统之间的无缝衔接,实现“一卡通”无缝接驳。
3.使地铁系统的调度能力达到200万人次/日。
4.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并减少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居民出行质量。
三、线路规划根据规划目标,武汉市需要建设一张覆盖广泛、连接便捷的地铁系统。
根据城市的交通、经济以及人口分布情况,武汉市地铁系统的规划应该按照以下几步进行。
1. 城市中心线路建造两条十字形的线路穿越武汉市中心区域,拟定方案如下:(1)东西向线路线路起点设在江汉路。
途经长江大桥、黄鹤楼、汉口火车站、武汉广场、武汉大学、光谷广场、武汉高铁站、汉南湖东、汉南火车站,终点设在汉南广场。
(2)南北向线路线路起点设在丁字桥。
途经江汉路、武昌火车站、华中科技大学、青山火车站、黄陂广场、武汉东湖开发区、东风汽车厂,终点设在沌口火车站。
2. 市区节点线路在市区的各大节点规划与中心线路相连的支线,方便市民出行,拟定以下几条初步支线:(1)汉口北线起点设在汉口火车站,线路途经汉口体育中心、徐家棚、唐家墩、众安药业、汉口北站,终点设在洪山广场。
(2)武昌东线起点设在武昌火车站,途经武汉市博物馆、光谷广场、中南民族大学、八一南路、珞狮南路,终点设在卓刀泉广场。
武汉未来4环规划方案
武汉未来4环规划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武汉市的建设项目日渐增多,特别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交通也变得越来越拥堵。
为了解决交通问题,武汉市提出了未来4环规划方案。
1. 规划背景武汉市作为中心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也不断扩大。
当前,武汉市现有的城市道路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交通拥堵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武汉市规划了未来4环快速路。
2. 未来4环规划概述未来4环规划,是指在现有城市道路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一条环形快速路,将武汉市划分为内环、二环、三环和四环四个区域,为城市交通分流和扩容提供新的通道。
其中,内环、二环和三环已经陆续建成,现在武汉市正在加快推进四环的建设。
3. 四环规划方案四环快速路,根据设计方案,全长约74公里,是一条作用于191平方公里的城市快速路。
项目全线东起江夏区、风凰山,西至硚口区、大智路黄家湖出入口,南起江夏区、柴湖,北至青山区、杨洲。
其中,金银湖立交改扩建、生物城立交改建等几个节点较为关键。
四环分为南北两条主路:西三环至生物城段是南线,总长46公里;风凰山至黄家湖段是北线,总长28公里。
四环南线沿江而建,大部分为立交桥、高架桥。
双向12车道,可根据车流情况进行调度。
四环北线路段大致分为三段:风凰山至彭家湾口、彭家湾口至陈家湾口、陈家湾口至黄家湖。
其中,风凰山至彭家湾口为双向八车道,彭家湾口至黄家湖为双向十车道。
4. 项目启动时间和建设周期四环快速路自规划至启动共历时七年。
2015年,武汉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武汉市城市快速路网规划(2014-2020)》最终版,确定了未来4环的位置和路线。
2018年,武汉市确定四环快速路建设方案,并开始了前期工作。
四环建设周期预计为4年左右,2022年前后将建成通车。
5. 现阶段建设情况目前,四环南线已经建成通车,北线依然在建设之中。
北线东起风凰山,西至黄家湖。
四环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武汉的未来发展前景
武汉的未来发展前景武汉作为中国的中部重要城市,拥有极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随着国家对中部地区发展的战略重视,武汉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以下是武汉未来发展前景的几个方面。
首先,武汉将成为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武汉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交通条件得天独厚,是连接北方和南方、东部和西部的重要枢纽。
未来,随着高铁网络的完善和机场的扩容,武汉将进一步提升其作为交通枢纽的地位,成为国内外交通的重要节点。
这将给武汉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吸引大量投资和人才流入。
其次,武汉的创新科技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作为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和制造业基地,武汉拥有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科技实力雄厚。
未来,武汉将继续加大创新科技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打造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创新创业示范区。
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武汉将吸引更多的创新企业和投资,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第三,武汉将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产业中心。
武汉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和产业基础,特别是汽车、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发展较为成熟。
未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武汉将进一步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推动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
同时,武汉还将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推动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的良性互动。
第四,武汉将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追求,武汉将加大对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公共服务的提升。
未来,武汉将加强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环境保护,建设更加现代化、绿色、宜居的城市。
同时,武汉将继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等方面的建设,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总之,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随着国家对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视,武汉的未来发展前景无限。
通过加强交通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现代产业和改善城市环境,武汉将成为一个更加繁荣、开放、宜居的城市,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武汉地铁五期规划方案
本规划方案旨在为武汉市地铁五期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关注武汉市地铁建设与发展,为城市公共交通事业贡献力量。
第2篇
武汉地铁五期规划方案
一、前言
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经济发展引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优化与提升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其规划与建设需紧密结合城市发展战略。本规划方案旨在为武汉地铁五期工程提供科学、合理、前瞻性的规划指导。
武汉地铁五期规划方案
第1篇
武汉地铁五期规划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武汉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需求持续增长市民出行条件、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为满足城市未来发展需求,特制定武汉地铁五期规划方案。
-提升车辆及信号系统技术水平,缩短行车间隔,提高运输能力。
5.基础设施规划
-新建停车场5座,车辆段3座,确保车辆停放和维修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考虑长远发展,为未来线路延伸和运力提升预留条件。
五、实施策略
1.建设时序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资金状况,合理安排线路建设时序,分阶段推进。
-首条线路预计2023年启动建设,全线网预计2030年建成投运。
2.投资估算
-根据线路规模、技术标准、建设成本等因素,初步估算总投资约1500亿元人民币。
3.资金筹措
-采用政府投资、市场融资、政策性贷款等多元化融资方式,保障项目资金需求。
4.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地铁建设和运营。
-加强与国家、省级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项目审批。
如何解决武汉交通状况
过江隧道
武汉公共自行车 去年4月28日,我市首个公共免费 自行车站点在洪山区珞狮路启用。 5月1日,在全市铺开。当时,全市 仅66个租车站点,1000多辆免费 自行车,最初每天只有几千人租车。 而至目前,站点已发展至800个, 免费自行车2万辆,平均每天租车 者10万人次。 据鑫飞达集团统计,一年来,累 计有1800万人次享受了免费自行车 带来的交通便利。政府和企业共建 的我市便民自行车服务系统,被誉 为“武汉模式”,受到全国关注。
常青路:天桥分流人车 [现状]常青路是汉口北部地区居 民出行的主要通道,也是前往天河 机场的主干道,长港路、红旗渠路 口大量车辆左转,与行人、非机动 车抢行,常年堵车。 [办法]在红旗渠路口建设一座环 状天桥,行人和非机动车由天桥过 常青路,达到人车分流的目的;长 港路修建地下通道,分流行人。由 汉口火车站方向至江汉经济开发区 的车辆不在长港路口左转,改由前 方常青立交桥下左转。
民生路:天桥解禁路面 [现状]中山大道民生路口地处汉 口繁华商业区中心,人流车流大, 路幅较窄。加上公交线路多,站点 容纳不下,停车秩序混乱。每逢节 假日,庞大的人流截断车流造成拥 堵。 [办法]在中山大道佳丽广场与前 进五路之间,修建一座天桥,方便 市民横过中山大道;中山大道江汉 路至民生路路段,路中全程设置交 通隔离护栏;在民生路、花楼街、 交通路、前进四路设置单行道,分 流中山大道车辆。
武汉拥堵的交通
严峻的交通问题
在武汉发展战略与规划专题 研讨班上,武汉市市长阮成 发在讲话中,用相当篇幅提 到武汉市交通拥堵问题,提 出包括开设手机交通视频和 交通电视等治堵新举措。面 对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现状, 有人提出建议限制武汉机动 车发展。对此,阮成发说, 从现阶段看,武汉拥有机动 车90.7万辆,北京、上海等 城市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因 此,目前武汉限制机动车为 时尚早。
武汉市公共交通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 )研 究 目的及意义 二 通过 对武汉公共 交通现状和堵 车情况进行 调查研究 ,希 望可 以从 各方面综合堵 车原因 ,并提 出相应有 效的措施来 改 善交通现状 ,贯彻公 交优 先 的策 略 。同时 ,本研 究希望通过
调查研究 了解市 民的公共意愿及态 度 ,以提供优 化武汉 公共 交通 的措 施,使得公 交策略更完 善、服务更 以人为本 ,从而 促进武汉城市建 设的和 谐发展 。
[ 中图分类号 】u 2 【 11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5 4 (0 ) 0 —0 8 2 9 59 2 1 0 1 6 1 一O 1
有私 家车但 是打算 购买 的有3 人 ,占总人数 的4 % 8 1 。有私 家 车 以及打算 购买私 家车 的人数超 过总数 的1 3 / ,说明私 家车 已经 开始进入武汉普通 家庭的视野 ,这 可能与私家车 价格的 下 降与政府 出台鼓 励购 买私家车的政策有关 。 从购 买私家 车的主要 原 因看 ,超过 7 % 0 的人 认为私家 车 更方便 出行 ,这在 一定 程度 上 反映 了公共 交通 发展 相对 于 私 家车 的滞 后 。从私 家车的排 量看 ,1 6 以下 的小排 量汽 .升 车 已经成 为主流 ,说 明国家 出台 的1 6 以下税 费减 免的倾 .升 斜 政策 已经初见 成效 ;但是在 调查对象 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二 、研 究对象及方法
( )研 究对象 一 通过现 场、 网络两种 方式 ,共发 放 问卷 1 0 ,收 回有 2份 效 问卷 1 7 ,回收率9 . % 份 1 7 5 。样本分布情况 如下:
样本分布情 况
变量 性 别 类 别 男 女 学 生 职业 常住 地 . 上班族 未填 本市 市 外 人数 5 3 6 4 7 9 3 2 6 8 6 3 1 百分比 4 .% 5 3 5.% 4 7 6 .% 7 5 2.% 7 4 51 .% 7.% 3 5 2.% 6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民之家参观实习感想--关于武汉交通规划的现状和未来6月28号,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有幸参观了武汉市市民之家,早在很久之前,我就对武汉的规划感兴趣了,特别听说习总书记参观了市民之家后,更是想去一次,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了。
在市民之家的各个展厅,我了解到了很多城规方面的知识,令我兴奋的是,有很多都是我之前在书上看到过的,如“田园城市理论”,“雅典宣章”,“马丘比丘宣章”等等。
看到它们可在墙上,不由对城规更加喜爱。
参观了【城市印象大厅】、【城市历史展区】、【未来城市展区】、【总体规划展区】等几个展区后,我对武汉的规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面简单地说一下我对武汉交通规划的现状与未来的看法。
1. 城市概况武汉,简称“汉”,现为湖北省省会,是中部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中国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位于中国腹地中心。
全市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2万人(2011年),其中七个中心城区人口共达570万。
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市区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2.城市交通在整个中国的经济地理圈内,武汉处于优越的中心位置,可以说是中国地理上的心脏,发达的交通是武汉自古就有“九省通衢”的称号。
长江、汉水贯穿武汉市区,天然的水道使武汉自古就是中国重要的内陆河港。
1862年,武汉被批准设立江汉关正式开埠。
在随后的60多年中,内陆的武汉口岸,与上海、天津、广州三大沿海口岸对外贸易额比较,武汉曾42年位居第二,18年位居第三。
改革开放后的近二十年里,随着以外贸为主的航运一步步转移到沿海,加之武汉及周边公路、铁路网络的建成,水运的地位逐渐被弱化。
但随着国家近几年重提发展利用长江黄金水道,武汉的内河航运又有了新的发展契机。
武汉是中国铁路枢纽之一,也是四大机车检修基地之一。
目前,穿过武汉的高速铁路有京港高铁(350Km/h),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250Km/h),另外武九(江)连接线经过改造,到南昌已开通时速250km/h的动车组。
西武高铁、武福高铁(350km/h)新汉阳站正在规划;2009年3月23日,武汉至麻城市城际铁路以开通,武汉至孝感、黄石和咸宁的3条城际铁路开建定于2012年通车。
普速铁路则更多,武汉位于京广铁路、汉丹、长荆、武九、武麻铁路交汇处,京九铁路从市东北角的新洲区穿过。
截止2011年4月1日,在汉始发或经停的动车组可通达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南京、合肥、南昌、石家庄、郑州、长沙、成都等直辖市、省会城市;襄阳、麻城,十堰、孝感、咸宁、黄石等省内城市。
武汉铁路局是中国18个铁路局之一。
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和武汉火车站三个特等站构成了武汉铁路客运枢纽。
武昌南、武昌东、江岸西、汉阳火车站和市北郊的武汉北编组站(中国面积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之一)构成了武汉铁路货运枢纽。
武汉市拥有的公路总里程达到13103.2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为617.40km。
316、318、106、107国道以及16条省道在此交汇,此外还有G4、G42、G50等众多高速公路穿过武汉。
总体来看,武汉市现有的道路建设,基本上是同城市社会经济保持了协调发展,保证了城市交通系统总体上处于较好的运行状态。
但是,我们从市民甚至是外来人口的口中,是不是都会得到一些诟病武汉交通问题的话语。
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目前的交通确实还存在问题,比如交通拥堵情况,所以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目前的交通平衡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将很快打破这一平衡,并使目前的交通矛盾进一步恶化。
特别在2楼的展馆里,我们可以看出武汉把一部分重心放在了自行车上,准备大力发展自行车的绿道交通,我想这是一件好事,毕竟现在每天雾霾太厉害了,外面的天空经常灰蒙蒙的,如果大家选择多骑自行车,少开车出行,雾霾现象一定会得到改善。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武汉市也在加强人行道的建设,我想现在确实应该多弄一些人行道,因为有些时候步行不是很方便。
要知道行人和自行车交通是否得到充分重视,它是一个城市在城市交通发展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
在交通量如此之大的问题面前,人身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地规划步行系统和自行车系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个人认为在行人及自行车出行量较大的区域,应建立起相对独立的行人步行系统及自行车系统,建立必要的专用道路。
并且以地下通道或天桥为准,人行横道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所幸武汉市正在向这方面努力,正在积极建设绿色交通,如下图。
到了这里,当然少不了公共交通了。
武汉市的公共交通目前仍以公汽为主,至2011年,全市(中心城区)已有公共汽(电)车7061辆,公汽线路289条,平均线长19.9公里,行程20公里以上线路达114条。
其中普线55条(城区34条、电车8条和郊区13条),专线200条(城区166条、远城区12条、郊区22条),包括通宵线路5条及清洁能源线路16条,另有旅游线路6条及中巴线路12条。
截至2011年,全市拥有出租车14780辆。
作为江城,轮渡也是必要的公共交通方式。
武汉拥有粤汉、武汉关、中华路、集家嘴、汉阳门、王家巷、晴川、鲇鱼套等38座码头,48艘机动船舶,往来于三镇间的轮渡线路达18条,其中武汉关—中华路、集家嘴—汉阳门等5条线路为公交轮渡航线。
轮渡鼎盛期年客运量达1.6亿人次。
除了公汽,现在的地铁也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武汉市的轨道交通目前仍在建设之中,市政未来规划的轨道交通网有12条线路。
现在1号线和2号线还有4号线已经通车,每天地铁里挤满了人。
而8号线一期定于2015年建成,6号线、7号线预计2017年建成。
诸线中2、3、4号线跨越两江,连通三镇。
当然,武汉的交通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由于城市规划方面的历史原因,武汉以汉口地区为代表的老城区“重纵轻横”的道路布局,南北向道路相对较少;武昌地区由于江河、东湖、沙湖、南湖及山体的地理阻隔未形成完整的道路网结构,基本上呈带状轴线的交通格局;中心区道路主干道因车流集中,难以疏散,通达性脆弱,稍有异常情况,极易造成堵塞。
总的来讲,武汉市现今的道路网密度严重不足,虽然建有多条堪称一流的宽阔马路,但联通主干道的支路较少,未能构成格网化,道路不成体系,车流过分集中,主干道路压力很大,这直接导致武汉很多重要的商业中心交通问题十分严重,制约了其商业的发展。
武汉市道路网受地理条件限制,一方面,规划本身难度较大,另一方面,规划难以发挥其影响,因而需花比其他城市更大的代价和资金进行改造、建设道路网,建立安全、高效的交通快速系统。
再者,武汉轨道交通仍在建设之中,且建设过程给武汉市内交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不过建成之后,地铁和轻轨能有效缓解武汉交通压力。
不过我们可以在展馆中看到武汉未来的规划也在逐步改善以上问题。
对于区域交通,武汉要进一步发挥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能力,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相结合、高效率、立体化、多功能的对外运输体系。
铁路方面,提升武汉作为全国客运中心和铁路枢纽的地位。
规划至2020年,形成以京广客运专线、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武九客运专线以及现有线路为骨架的铁路运输网络,衔接北京、西安、重庆、南昌、上海、广州六个方向的大型铁路枢纽格局,并开通武汉联系区域中心城市以及黄石、黄冈、咸宁、孝感、钱江、天门等六个武汉城市圈重要城市城际列车。
公路和内河航运方面,结合京深、沪蓉国道主干线建设,修建外环公路;形成以主城为中心的环形放射状市域公路网络。
整治开发汉水、滠水、金水、举水、东荆河、府河等河道,建设以长江上的阳逻、北湖、金口、汉阳、青山外贸港以及汉水上的舵落口等港为主体的江海、江河联运中心。
对于市内交通,建设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地面交通为主体的主城交通体系,坚持以公共交通为主的方针,重点解决核心区、中心区片及过江交通问题,满足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需要。
根据主城自然条件及布局特点,规划道路系统注重汉口、汉阳及武昌自成体系,采取以放射路为主,环形和方格网相结合的方式,由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四个级别构成。
主城快速路网由3条环路以及向外连接各国道、省道的10条主要放射线组成;按照交通需求规划新建、改建一批主次干道,重点改善核心区及中心区片交通;完善三镇支路系统。
各级道路红线宽度为:快速路不小于50米,主干道不小于40米,次干道25─40米,支路15─25米。
按照规划,至2020年主城道路面积为71.3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为16平方米,道路面积率为17.0%,道路总长度为2443公里,道路网密度为6.3公里/平方公里,其中干道总长约1090公里,干道网密度为2.8公里/平方公里。
快速路与所有相交道路均要建设立交,主干道与主干道、次干道的交叉口可适当考虑建设立交,共计规划60座立交道口。
坚持以公共客运交通为主的方针,调整客运结构比例,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成为主城公共客运交通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充分发挥公共汽(电)车及轮渡的作用,完善公交线路网结构,发展出租车等辅助客运方式,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总的来说,武汉的交通系统是比较完整的,它在某一方面上促使武汉成为一个大城市。
而从细致的方面来说,必须认清弱点,找出解决方案,让市民的生活工作能更方便。
通过这次参观,我获益匪浅,各个展区都做得非常精致,其中最让人震撼的是在【总体规划展区】中,约1200 平米的武汉总体规划特大沙盘,模型细致到描摹出了武汉每一城、每一镇。
当面前的巨幅屏幕开启,沙盘与之交错呼应,人好像瞬间置身于电影场景之中。
8分钟的武汉魅力展现短片,展示了武汉的空间格局与发展机遇,其间配合实景三维互动、专业剧场级音响设施和空中激光成像等多种要素,让人暂时脱离了现实,完全沉醉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