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白檀树》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合集下载

2020年浙江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0年浙江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0年浙江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2020年杭州市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式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

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

劭字元伯。

二人并告归乡里。

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乃共克.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①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

”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

”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式仕为郡功曾②。

后元伯寝疾笃,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寻而卒。

式忽梦见元伯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象。

子未我忘,岂③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旁丧。

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

式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

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④,将窆⑤,而柩⑥不肯进。

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

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

”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

”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

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

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释】①审:确实。

②功曹:官名。

③岂:大概,或许。

④圹kuàng:墓穴。

⑤窆biǎn:落葬下棺。

③柩jiù:棺材。

(1)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共克.期日——查词典,从“能够”“约定”等义项中判断“克”为“约定”B.具以白.母——联想到“表白”“告白”中的“白”,推断其义为“告诉”。

C.必不乖违..——联系上下文“巨卿信土”和母亲的话语,推测其义为“违背”。

D.恨.不见吾死友——回忆“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推知“恨”义为“悔恨”。

【答案】D(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元伯坚守两年之期,范式千里赴约,二人均是信义之人。

B.范式驰往奔丧,为元伯守墓种树,不愧为元伯的“死友”。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1分,另有附加题4分)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9分)2007年11月30日,驻金华某部军官孟祥斌为救一名轻生的落水女子,毅然从10米高的金华城南桥上跃入冰冷婺江……女青年得救了,孟祥斌不幸牺牲,年仅28岁。

(1)下面是2007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孟祥斌的颁将辞,请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fǎn)( )。

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huáng)( ( )的陨落换回另外一个生命。

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

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shì( ).(2) 下面是一位金华歌手写的一首纪念孟祥斌的歌词《这一次》,请选出依次填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分)这一次你纵身一跃,滔滔婺江见证______;这一次你奋力地托举,托起生的希望______人间;这一次你虽不再醒来,却用生命的光芒照亮人间,把生给了别人,用死铸就军魂。

古老的通济为你______,金华山水把你______……A. 壮烈震撼哽咽惦记B.壮丽震撼哽咽惦记C. 壮丽震撼呜咽铭记D. 壮烈震撼呜咽铭记(3)下面是某校九(1)班黑板报《学英雄,见行动》中的一段文字,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2分)在学习孟祥斌的活动中,我班王丽同学把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捐给了灾区。

事后她觉得自己因为家庭困难捐得少,就把自己心爱的长发剪掉,卖了20元钱,也捐给了灾区。

这种学英雄,见行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表扬。

(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孟祥斌的救人行为。

(2分)2.根据语境把古诗文名句补写完整。

(4分,另有附加题4分)(1)廉政文化进校园,我们懂得了廉洁奉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翻开厚重的诗文书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一座座镌刻着“廉洁”与“奉公”的人生丰碑。

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沸腾着诗人报效国家的满腔热血;范仲淹的“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寄托着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抒发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______”表现了作者清廉自律的高风亮节。

浙江省金华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

浙江省金华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仰望危楼,俯卧巷.陌,深感词人①魂不去,常在人间。

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清照却借(tí)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qiǎn)责宋宣的无能。

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

但愿相将过淮水!”(节选自梁衡《乱世中的美神》)(1)加点字“巷”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A.hàng B.xiàng(2)填入文中①最恰当的一项是A.英 B.阴(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借(tí)发挥(qiǎn)责。

2.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2),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3)种豆南山下,(陶渊明《归园田居》)(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6)辛弃疾颇具武才,年轻时曾率一万义军返金投来,但南宋政府却不重用他。

赋闲渐老的他以驰骋疆场,只能“,”(《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凝视长剑,梦回沙场,聊以抒发杀敌报国之志。

(7)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

而是在于我们的选择,“,”。

这是范仲淹在何时忧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这是颜回在守道与享乐之间的选择。

3.名著阅读(1)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和伊凡的友谊不断地增长,外祖母从早到晚都在忙家务事,我几乎整天跟“小茨冈”打转儿,当外祖父大我的时候,他仍然用自己的手挡着鞭子,第二天,他把打肿的手伸给我看,埋怨说:“这一点儿用也没有!你并没有挨得轻一些,可是我呢,你瞧这打的!我再也不干了,不管你了!”可是,下一次他又受了一次不必要的疼痛。

2020年浙江中考各市中考题汇编之——文言文

2020年浙江中考各市中考题汇编之——文言文

2020年浙江中考各市中考题汇编之——文言文衢州卷(二)〔9分〕余忆稚嫩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那么或千或百,果然鹤也;仰头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不院。

17.讲明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 徐.喷以烟 (3)鞭.数十18.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明白得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使之冲烟而.飞鸣〔然而〕B.余常于.土墙凹凸处〔在〕C.以.丛草为林〔把〕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20.作者小时候把烟和蚊子想像成云、鹤,可见他是如何样的一个小孩?〔2分〕(三)〔9分〕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

终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只是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

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亲小孩便是你管束。

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酷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

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样人,当一样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

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伙儿欢嬉跳跃。

假设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注释】①刻急:苛刻严肃。

初三文言文专项练习(辨白檀树)教师版

初三文言文专项练习(辨白檀树)教师版

文言文阅读练习专题辨白檀树[五代]王仁裕剑门之左峭岩间有大树,生于石缝之中,大可数围,枝干纯白,皆传曰白檀树。

其下常有巨虺①,蟠而护之,民不敢采伐。

又西岩之半,有志公和尚影,路人过者,皆西向擎拳顶礼,若亲面其如来。

王仁裕癸未岁入蜀,至其岩下,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

时值睛朗,溪谷洗然,遂勒辔移时②望之。

其白檀,乃一白栝(guā)树也。

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又西瞻志公影,盖岩间有圆柏一株,即其笠首也;两面有上下石缝,限③之为身形;斜其缝者,即袈裟之文也,上有苔藓斑驳,即山水之毳文④也。

方审其非白檀,志公不留影于此,明矣。

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玉堂闲话》)【注释】①虺(huǐ):一种毒蛇。

②移时:一段时间。

③限:限制,限定。

文末的“限”指界限、边界。

④毳(cuì)文:像鸟兽细毛一样的花纹。

[翻译]:辨白檀树剑门左边的峭岩之间,有一棵大树,生长在石缝中,好几围粗,枝干纯白色。

人们都传说这是一棵白檀树。

树下常常有一条大毒蛇,蟠踞在那里守护着,村民不敢去采伐它。

又说西岩的半腰处,有志公和尚的影像。

路人从这里走过的时候,都要朝西方擎起双手顶礼膜拜,就像亲眼见到了如来一样。

王仁裕于癸未年进入蜀地。

他走到那岩下时,尤其注意地观察了一番,来判断向来的传说是否属实。

这时候正赶上天气晴朗,溪谷青翠,就像用水洗过的样子。

于是他就勒住马辔久久观望。

那白檀,原来竟是一棵白栝树!道路被夹在溪谷中,这类情形特别多,哪有什么毒蛇盘绕香檀树的事!他又向西看那志公和尚的影像。

在岩间有圆柏一棵,那就是志公戴着竹笠的头;两边有上下走向的石缝,画出了志公的身形;斜向的石缝,就是袈裟上的花纹了;那上面有斑斑驳驳的苔藓,就勾勒描画出山水图案来。

这才审定,那树不是白檀树,那影也不是志公的留影。

弄明白了,才知道人们的误传没有边际呢!(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A )A.大可数围果得于数里外B.又西岩之半从流飘荡,任意东西C.路人过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溪谷洗然吴广以为然解析:A.数:几。

2020年浙江金华市中考语文试题卷解析与训练

2020年浙江金华市中考语文试题卷解析与训练
有离去时最后的照影,才能勾起诗人的灵感。崔颢登楼远眺,不觉已是黃昏,凄
迷 之 景 惹 动 满 怀 心 绪 , 不 禁 发 出 了 “ 日暮乡⑤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⑥使人愁 ” 的
感慨。
二 . 下 列 诗 句 的 含 意 与 海 伦 凯 勒 的 识 字 体 验 , 最 接 近 的 一 项 是 ( ▲C ) ( 2 分 )
2020年浙江金华市中考 语文试题卷解析与训练
金华市2020年中考试卷
语文 考生须知
1. 全卷共三大题,21小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 相应位置上。
3. 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 考证号。
花 姿 ( y优ō u ) ▲ 雅 (忌j ì ) ▲ 烈 日 曝 晒
2 . 填 入 文 中 □ 的 词 语 , 最 符 合 语 境 的 一 项 是 ( ▲A ) ( 1 分 )
A.珍视 B.重视
3 . 加 点 字 “ 沃 ” 在 文 中 读 音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B ) ( 1 分 )
森林里一片寂静,萤火虫发 出的亮光永远照射着小青蛙 们居住的蓝色的大海。
【访谈·问题】
10.这一访谈,记者从 《流浪①(地热球点》)热映 切入,围绕
②科(幻焦影点视)
展开提问,最后根据
刘慈欣的回答进行了追问:“ 如何理解你定义的这个③时代,它是怎样的时代 ?”(3分)
【访谈·观点】 11.访谈中,刘慈欣认为我国科幻影视前景很光明。通读全文,概括其原因。(3分)
(摘自柯灵《枕畔歌声》)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一(l缕ǚ)▲(激jī)▲荡 2. 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A )A.辨 B.辩 3. 加点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B )

(浙江卷) 2020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浙江卷) 2020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2020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全解全析1.【答案】(1)眺(2)箴(3)骛(每小题1分)【解析】箴言,拼音为zhēn yán,基本意思是形容规谏劝诫的话。

心无旁骛,读音为xīn wúpáng wù,意思是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

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注意不要写成“鹜”。

2.【答案】(1)pīng(2)huàn(每小题1分)【解析】娉婷,拼音是pīng tíng,用来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

豢养,读音为huàn yǎng,意思是喂养(牲畜);驯养。

3.【答案】C(2分)【解析】“领略”是一个动词,基本解释是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体味。

“领悟”指领会、理解。

“领悟”侧重于表示彻底明白真相。

“领略”着重指感性上的体验和欣赏。

结合语境“领略历史文化的底蕴”,“领略”不可换成“领悟”。

故选C。

4.【答案】①莫笑农家腊酒浑②丰年留客足鸡豚③浊酒一杯家万里④燕然未勒归无计⑤醉里挑灯看剑(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解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

平时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背诵流利,答题时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文,不能写错别字。

本题以“酒”来串连,从每篇诗文中找出含“酒”或与“酒”有关的句子。

“腊、豚、勒”是易错字,“归无计”易写成“无归计”。

5.【答案】C(3分)【解析】“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出自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

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

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这句诗写出词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显示了词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愁苦。

与语境“带着欣喜之情享受秋天的美景”不符,使用有误。

故选C。

6.【答案】鸟停歇在树上。

(2分)【解析】仔细观察左图,注意文字提示“在古时候,尾巴长的鸟写作‘鸟’,尾巴短的鸟写作‘隹,zhuī’”。

辩才禅师阅读理解及答案详解

辩才禅师阅读理解及答案详解

辩才禅师树林稀疏的地方,露出了一角红墙,那正是巍峨的永欣寺。

红的墙在落日的光辉里闪着眩目的色彩,当它映入骑在马上的辩才禅师眼帘的时候,他的心立刻跳动起来。

他像一个从战场上回来的兵士,在一种没有生还之望的心情中意外地回到了故乡。

他想到立刻就可以回到他住惯了的寺院,看见他心爱的东西——那维系着他全部生命的一卷兰亭》,他欢喜得要发狂了。

他想起皇帝三次敕令他入内庭,千方百计想骗取他的《兰亭》,自己如何的不为威势所屈,排斥了一切奇珍异宝的诱惑,始终不曾将《兰亭》献出来。

秋渐渐地深了,萧条的气象笼罩了大地。

辩才禅师近来总感到生活中还缺少了一些什么东西,可以说,是缺少一个人——一个能够了解《兰亭》同时也就是能够了解他珍爱《兰亭》的心情的人。

他的弟子中,却没有一个能够了解《兰亭》的,这一点,辩才禅师不能不认为是他生活中的遗憾。

有一天,那是一个寂静的黄昏,辩才禅师刚临摹过一通《兰亭》,慢慢地踱出禅室,远远地望见有一个生客在院子前面徘徊着,似乎是来庙中观览的。

“是什么地方的施主光降寒寺?”辩才禅师殷勤地问。

客人慢慢地走了进来,是一个三十几岁书生模样的人,高高的身材,穿一件宽大的黄袍,头上戴着巾,巾下覆着一个略瘦而苍白的脸,他非常合礼地作了一个揖,用清朗而沉着的声音回答辩才禅师的问话。

“弟子姓萧,是北方人,带了一些蚕种到南方做买卖;偶尔经过宝刹,一些生动的壁画吸引了我,这伟大的艺术给了我最高的启示,使我留住了。

”辩才禅师很高兴地邀请来客进了禅室。

他们下棋,弹琴,谈论文史,立刻非常相得了。

有一天,姓萧的客人带来了一幅梁元帝《自画职贡图》给辩才禅师看,画是那样精巧;辩才禅师一见,就深深地赞叹起来。

于是姓萧的客人说:“弟子最好书画,的确,好的画像好的字一样值得人称赞。

”“好的字吗?那不用说是二王了!”辩才禅师得意地叫起来。

“不瞒禅师说,弟子先世都传二王的楷书法,弟子也是从幼年就爱好二王书法,用心揣摩过的;现在出门还随身带着几通王帖哩。

浙江省金华、丽水、义乌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浙江省金华、丽水、义乌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1.阅读下面这段关于金华市花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茶花,杜鹃花目山茶科植物。因其枝青叶秀,花色缤纷,花姿(yōu)雅,而成为世界
名贵花卉,备受园艺界□。茶花属半阴性植物,喜温湿气候,(jì)烈日曝晒,不耐严寒, 种植在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里为佳。它的花期较长,从 10 月到次年 5 月都有开放。
【注释】①辋口,辋谷口终南山辋川是王维的居住地,②空曲:高峻险要的山峰 13. 这是一组赠答诗,裴诗中的“积雨晦空曲”与王诗中的“ ”相应和。 14. 裴迪问“南山复何在”,王维答“心知白云外”。这问答传达出彼此怎样的情谊?请简要 分析。
(五)(11 分)
文言文阅读 辨白檀树
〔五代〕王仁裕 剑门之左峭岩间有大树,生于石缝之中,大可数围,枝干纯白,皆传曰白檀树。其下常 有巨虺①,蟠而护之,民不敢采伐。又西岩之半,有志公和尚影,路人过者,皆西向擎拳顶 礼,若亲面其如来。 王仁裕癸未岁入蜀,至其岩下,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时值睛朗,溪谷洗然,遂勒 辔移时②望之。其白檀,乃一白括树也。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又西瞻
小贴士 应对原则
谦逊有礼:谦虚谨慎,少赞誉自己,多夸赞他人 得体有度:注意分寸,少伤害他人,多维护他人 理解有容:理解他人立场,减少反感,增加包容
(四)(4 分)
古诗阅读 辋口①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唐〕裴迪 积雨晦空曲②,平沙灭浮彩。 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答裴迪 〔唐〕王维 森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一阵大风刮来,浴巾被刮上了天,飞了。糟糕的是,大风之后又下起了一场大暴雨。没法去
找浴巾了,阿和伤心地哭了起来。 “浴巾没有了,午睡时盖什么呢?” 是啊,阿和中午睡觉时盖什么呢? 阿和降生到人间之后一直盖着这条浴巾,直到现在为止,有时她还咬着浴巾的一角进入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20分)1.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

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辞zǎo,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A.èB.wù);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

这种精确妥帖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严jǐn和极艰苦的挣扎。

一般人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kē求。

(选自朱光潜《谈文学》)2.古诗文默写。

(10分)(1)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2),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4),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5)金华八咏楼因南北朝时沈约题《八咏诗》而得名,李清熙避难于此,登楼遥望残存的南国半壁江山,不禁临风感慨:“,江山留与后人愁,,气压江城十四州。

”(6)乡居的日子是一钵闪烁的黄金,行云飞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

吴均《山中杂诗》“,”,鸟飞云动,展现了山居之情趣;陶渊明《饮酒》(其五)“,”,日落鸟还,传达了归隐之悠然。

A.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4.名著阅读。

(4分)(1)人们说话的口吻通常与其性格相应,作家在塑造人物时,也会借言谈来凸显其性格。

下面是某名著中同一女性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依据你对下列小说人物的认识,选出最有可能的一项。

(2分)①“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②“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③“你说话呀!成心逗人家的火是怎么着?你有嘴没有?有嘴没有?”A.孙二娘B.简&爱C.虎妞D.翠翠(2)杨绛先生笔下的“老王”,送身处因镜的钱钟书先生去医院,“却坚决不肯拿钱”。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包括答案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包括答案
四、语言运用(55分)
街坊王大爷想去一趟上海,假定你已帮他买好了高铁车票,准备把车票交给王大爷。请依据下边供给的车票,告诉王大爷主要的搭车信息,并提示他带好身份证,提早半小时抵达高铁车站。请你写出这段话,100字左右。(5分)
阅读下边文字,按要求作文。
开关
[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假如我们脑上有开关,
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犯法。
③“你说话呀!故意逗人家的火是怎么着?你有嘴没有?有嘴没有?”
A.孙二娘B.简&爱C.虎妞D.翠翠
杨绛先生笔下的“老王”,送身处因镜的钱钟书先生去医院,“却果断不肯拿钱”。沈从文的《边城》中也有好多人漠然面对金钱,请写出一个有关情节并对该人物的作法予以评论。(2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边的文章,达成5-8题。(11分)
(二)下边的文章,达成9-13。(15分)
西塘的水上清工
小河丁丁
①那年八月下旬,我和六妹到达西塘,一个小小的江南古。
②傍晚,我沿着河的街漫行。一条小船在此岸酒家楼下轻轻浮,船夫坐在船悠地抽着香烟。这人三十出,身瘦衣,的,胡有些凌乱。旅客朝他摄影,光灯,他毫无反,只把一条腿歪搭在船舷上,半低着,静静享受那支短短的香烟。那条腿也瘦,管得有些空,薄的脚板蹬着千底的黑布鞋。开始我以他在候客,以后看到船上放着柄网和垃圾,才理解他是清工。
(二)阅读下边的文章,达成9-13题。(15分)
答案:
①身如铁塔,头大颈粗;②大手掌着橹把;③不以为意。
①“漂”写出了小船顺流而行的迟缓轻快的神态和洁净工的洋洋自得。
②“驱驭”即“驱逐”,写出洁净工驾船之使劲。
写出了外界的喧哗,反衬洁净工内心的安静。
11.切合语境即可。示例:假如我能成为这条小船的主人,飘然往来,逍遥自在,那该多好啊!

金华中考语文试卷(2020)

金华中考语文试卷(2020)

金华中考语文试卷(2020)试卷I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共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轶事(yì)热忱(chén)窘迫(jiǒng)真知灼见(zhuó)B.肇事(zhāo)抖擞(sù)魁伟(kuí)好高骛远(hǎo)C.棱角(1éng)徘徊(huí)僵卧(yǎn)咄咄逼人(chū)D.豁免(hài)附和(hè)撷取(jié)阿谀奉承(yú)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儿时的我曾随着鱼人,到那卵石可辩的水上去叉鱼。

B.那是一条真正的富裕之路,它造福于衢州的子孙万代。

C.据说佛手要那里的土倍植,要双龙泉水灌概,才长得好。

D.1987年,磐安县人民政府拔款重修昌文塔,并在塔山上裁种了许多花草树木。

3.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短语,恰当的一项是()金华火腿皮薄骨细,腿心饱满,精中夹肥,①;瘦肉细嫩,②;肥肉透明,③;咸淡适中,鲜美可口;芳香浓烈,滋味清醇;形似竹叶,④A.①大方雅致②亮若水晶③红似玫瑰④油而不腻B.①红似玫瑰②大方雅致③油而不腻④亮若水晶。

C.①亮若水晶②油而不腻③大方雅致④红似玫瑰D.①油而不腻②红似玫瑰③亮若水晶④大方雅致4.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傅伟同学很勤奋,也很智慧,他的数学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

B.衢州化工厂把源源不断的化肥运往全国各地。

C.今天上语文课时,金老师讲了一句很幽默的话,被感染得大笑起来。

D.青蛙是消灭害虫的能手,保护庄稼的卫士。

因此,人人都要反对那种捕杀青蛙的行为。

5.与前面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留恋品味?A.有多少“第一次”把不可磨灭的印象给你留下啊!B.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C.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浙江省金华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浙江省金华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浙江省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金华卷)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全卷共四大题,26小题,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4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菜畦.(wā) 酝酿.(niànɡ) 亢.奋(kànɡ) 忍俊不禁.(jīn)B.迸.溅(bènɡ) 澄.清(chénɡ) 畸.形(jī) 惟妙惟肖.(xiāo)C.琐屑.(xiè) 地壳.(ké) 萌.发(ménɡ) 中流砥.柱(dǐ)D.嫌恶.(wù) 阔绰.(chuò) 招徕.(lái) 销声匿.迹(nì)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A.油光可鉴胭脂褪尽险象叠生水波鳞鳞B.引经据典人迹罕至天翻地覆相形见绌C.英雄气慨鸡毛掸子原弛蜡象锲而不舍D.津津有味仙露琼桨眼花缭乱怨天忧人3.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A.这部电视剧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势如破竹....,解放军乘胜追击,最终解放海南岛的故事。

B.我们走到红军当年干革命的前线阵地、抗日报国的指挥前沿,身临其境....地感受了那些革命志士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如何奋不顾身抛头颅洒热血的。

C.妈妈想起临别时安安呕心沥血....的哭喊,凄惨的哀求:“妈妈——安安也要——进城去——买书——”D.良妃娘娘刚走进辛者库,众奴便向良妃娘娘请安。

良妃娘娘对众奴说:“都起来吧,不要因为本宫的到来而打扰了你们的天伦之乐....。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许多人对新疆的周围环境有着十分深厚的兴趣,到了周末都想出去走走。

B.日本停止滨冈核电站4号机组运转,目的是防止地震和海啸不再引发重大核安全事故。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阅读题及答案(四十四)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阅读题及答案(四十四)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阅读题及答案(四十四)文具盒司玉笙厉劲的北风篦子似地梳刮着裸露的皮肤,英的手背上就有了一道道血口子……娘说,女孩子家能识几个字就行了,遭那个罪咋?英听了,眼泪就扑塌扑塌掉下来。

常沾泪的那地方便有了印痕,似两片干柳叶。

过年了,乡里分给村里一些市里人捐的衣、物,村里再分到户。

听到吆喝声,娘带着英去领。

村长的家就是村里办公的地方,只比英的家多一张床和两把一坐就吱吱作响的白茬椅子子。

捐物只剩下一双皮鞋、一件半旧的红毛衣和一个塑料文具盒。

村长脸上透出难色,说,大妹子,拣一样吧,还有两家哩……娘就毫不犹豫地抓起那件红毛衣,抖了几料就往英身上套。

英直往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

娘说,那物件不挡寒,要它咋?村长讪讪地笑了,说,这闺女有出息……娘叹了口气,将毛衣在手里窝来窝去,说,你真憨……英的眼泪又下来了。

娘说,甭哭,依着你还不行吗?得到这个文具盒,莫把它当作宝贝,用布包好,放在枕边,从不往书包里装。

没人的时候,她就打开它——就像打开了一个天地:文具盒里有花花绿绿的贴画、课程表,还有一杆漂亮的自动铅笔……拿起自动铅笔,她就觉得自己也会在市里某个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几年以后,英考上了中专,去市里上学。

临上路时,她没忘了将文具盒随身带上。

开学头一天,英拿出文具盒摆在桌上——惟一能和同学一样的,就是这个件了。

同桌的叫丽,家就在市里。

看到那个文具盒,丽不屑地一笑。

待英掀开它,丽的眼睛就睁大了,那个课程表是她设计的……丽说,你真爱惜……英笑了,说,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

你小时好哭不?丽不答,脸却红了。

她没敢说这个文具盒是为了让妈再买一个更好的而捐出的。

当时妈说这还能用,她就闹,还哭鼻子……英和丽成了好朋友。

临近寒假的一个周末,丽邀英去家里玩。

英不去,说,我娘说了,不让我到别人家去。

丽说,我妈妈主要是想见见你……英就去了。

从丽的家回来,奖给家里写了一封信。

信里说,娘,我想要一件红毛衣……17.小说开头一段描写说明了什么?(3分)答:18.面对三件捐物,娘为什么选择红毛衣?英为什么选择文具盒?(4分)答:19.“英直往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

(全)2021浙江中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精练-含答案

(全)2021浙江中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精练-含答案

浙江中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精练-含答案(2020·浙江省金华、丽水、义乌)文言文阅读辨白檀树〔五代〕王仁裕剑门之左峭岩间有大树,生于石缝之中,大可数围,枝干纯白,皆传曰白檀树。

其下常有巨虺①,蟠而护之,民不敢采伐。

又西岩之半,有志公和尚影,路人过者,皆西向擎拳顶礼,若亲面其如来。

王仁裕癸未岁入蜀,至其岩下,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

时值睛朗,溪谷洗然,遂勒辔移时②望之。

其白檀,乃一白括树也。

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又西瞻志公影,盖岩间有圆柏一株,即其笠首也;两面有上下石缝,限③之为身形;斜其缝者,即袈裟之文也,上有苔藓斑驳,即山水之毳文④也。

方审其非白檀,志公不留影于此,明矣。

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玉堂闲话》)(注释)①虺(huǐ):一种毒蛇。

②移时:一段时间,③限:限制,限定。

文末的“限”指界限、边界。

④毳(cuì)文:像鸟兽细毛一样的花纹。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A.大可数围/果得于数里外B.又西岩之半/从流飘荡,任意东西C.路人过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溪谷洗然/吴广以为然小题2.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限断两处)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小题3.阅读第三段文字,完成下表。

志公影真相志公戴着斗笠的头①志公身体的形状圆柏两边上下走向的石缝②斜向的石缝、斑驳的苔藓小题4.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不能直接照应文题中“辨”的一项是()A.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B.遂勒辔移时望之C.又西瞻志公影D.志公不留影于此小题5.联系《穿井得一人》中的传闻,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附: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14分)1.阅读下面这段关于金华市花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茶花,杜鹃花目山茶科植物。

因其枝青叶秀,花色缤纷,花姿(yōu)雅,而成为世界名贵花卉,备受园艺界□。

茶花属半阴性植物,喜温湿气候,(jì)烈日曝晒,不耐严寒,种植在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里为佳。

它的花期较长,从10月到次年5月都有开放。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姿(yōu)____雅(jì)____烈日曝晒(2)填入文中□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珍视B.重视(3)加点字“沃”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àoB. wò2.古诗词名句积累。

(1)根据语境默写古诗词名句。

读古典诗词,会发现中国诗人词家少有写阳光下的心情。

他们写到的阳光尽是夕阳,“夕阳西下,①__________”;尽是黄昏,“已是黄昏独自愁,②__________”;尽是落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③____________”;尽是斜阳,“④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阳光无所不在,无地不照,反而只有离去时最后的照影,才能勾起诗人的灵感。

崔颢登楼远眺,不觉已是黃昏,凄迷之景惹动满怀心绪,不禁发出了“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的感慨。

(2)下列诗句的含义与海伦·凯勒的识字体验,最接近的一项是()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凯勒识字,小海伦总是把“杯”与“水”混为一谈。

莎莉文老师让水在小海伦的手上流过,又在她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

突然间,小海伦恍然大悟,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奧秘,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手上流过的这种奇妙的东西。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下列选项与整组漫画讲述的成语故事,最吻合的一项是()A. 风尘仆仆B. 望梅止渴C. 垂涎欲滴D. 所向披靡二、阅读(48分)(一)名著阅读(8分)4.祥子因不喜欢虎妞而离开,不久又回来了;简·爱因得知罗切斯特的妻子还活着而选择离开,但最终又回到他身边。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一、积累(14分)1.(4分)阅读下面这段关于金华市花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茶花,杜鹃花目山茶科植物。

因其枝青叶秀,花色缤纷,花姿(yōu)雅,而成为世界名贵花卉,备受园艺界□.茶花属半阴性植物,喜温湿气候,(jì)烈日曝晒,不耐严寒,种植在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里为佳。

它的花期较长,从10月到次年5月都有开放。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姿(yōu)优雅(jì)忌烈日曝晒(2)填入文中□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A.珍视B.重视(3)加点字“沃”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BA.àoB.wò解析:(1)本题考查字形。

根据词语搭配来确定字形。

“yōu雅”写作“优雅”,“jì烈日曝晒”意思是“不要烈日曝晒”,“jì”写作“忌”。

(2)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根据语境和词语含义来辨析。

珍视:珍爱重视。

重视:认为很重要而认真对待。

根据“成为世界名贵花卉”的提示,选“珍视”恰当;故选:A。

(3)本题考查字音。

根据语境来确定词语读音。

“肥沃”意思是“土地含有较多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沃”应读作“wò”,故选:B。

参考答案:答案:(1)优忌(2)A(3)B点拨: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而且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

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6分)根据语境默写古诗词名句。

读古典诗词,会发现中国诗人词家少有写阳光下的心情。

他们写到的阳光尽是夕阳,“夕阳西下,①断肠人在天涯”;尽是黄昏,“已是黄昏独自愁,②更着风和雨”;尽是落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③长烟落日孤城闭”;尽是斜阳,“④秋草独寻人去,寒林空见日斜时”……阳光无所不在,无地不照,反而只有离去时最后的照影,才能勾起诗人的灵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白檀树》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五)(11分)
文言文阅读
辨白檀树〔五代〕王仁裕
剑门之左峭岩间有大树,生于石缝之中,大可数围,枝干纯白,皆传曰白檀树。

其下常有巨虺①,蟠而护之,民不敢采伐。

又西岩之半,有志公和尚影,路人过者,皆西向擎拳顶礼,若亲面其如来。

王仁裕癸未岁入蜀,至其岩下,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

时值睛朗,溪谷洗然,遂勒辔移时②望之。

其白檀,乃一白括树也。

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又西瞻志公影,盖岩间有圆柏一株,即其笠首也;两面有上下石缝,限③之为身形;斜其缝者,即袈裟之文也,上有苔藓斑驳,即山水之毳文④也。

方审其非白檀,志公不留影于此,明矣。

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
(《玉堂闲话》)
【注释】①虺(huǐ):一种毒蛇。

②移时:一段时间,③限:限制,限定。

文末的“限”指界限、边界。

④毳(cuì)文:像鸟兽细毛一样的花纹。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大可数围/果得于数里外
B. 又西岩之半/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C. 路人过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 溪谷洗然/吴广以为然
16. 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限断两处)
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
17. 阅读第三段文字,完成下表。

志公影真相
志公戴着斗笠的头①
志公身体的形状圆柏两边上下走向的石缝
②斜向的石缝、斑驳的苔藓
18.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不能直接照应文题中“辨”的一项是()
A. 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
B. 遂勒辔移时望之
C. 又西瞻志公影
D. 志公不留影于此
19. 联系《穿井得一人》中的传闻,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
附: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答案:
15. A 16. 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

17. ①岩石间的一株圆柏②志公袈裟的花纹18.
D
19. “乃”是“才”的意思,“哉”相当于“啊”,该句意思是“才知道人们的误传哪有边界啊”,“乃加强感叹语气,强调传闻的荒诞,人们对白檀树、志公影的传闻竟信以为真,甚至顶礼膜拜,这与(穿并得一人中“得一人之使”误传为“得一人于井中”何其相似,“乃”和“哉”也流露了作者对此类现象的不满与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