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体态语——手势、面势、眼势
教师的体态语言摘抄

教师的体态语言摘抄
1. 教师的微笑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可以传递温暖和友好,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 教师的身体姿势应该端庄大方,站立或坐立时要保持挺直的姿态,展示出自信和专业。
3. 教师的手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适当的手势可以强调重点、比划大小、指示方向等,使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所学知识。
4. 教师的眼神交流可以建立与学生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尊重。
教师应该保持与学生的眼神接触,传递出信任和鼓励。
5. 教师的身体移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走近学生、走动在教室中,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学生互动,调节课堂氛围。
6. 教师的面部表情要丰富而真诚,通过微笑、皱眉、瞪眼等表情来表达情感和态度,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7. 教师要注意体态语言的适度性,过于夸张或频繁的体态语言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的体态语言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它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体态语言修养,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肢体语言之身姿语手势语 ppt课件

师
肢 体
腿并:两腿立直,膝盖、脚跟相靠,
语
言 技
两脚尖张开约60度。
能
···
四 川 教 育 学 院 公 共 课 教 师 肢 体 语 言 技 能
···
课堂站姿
四 川 教 育 学 院 公 共 课
···
···
教
师
肢
体
语
言
技
能
抬头、双目向前平视,面带微笑
四 川 教 育 学 院 公 共 课
···
···
教
四
教师肢体语言之身姿语手势语
川
教
A.体位不规范。正式场合仰靠在坐
育 学
具背上,显得懒散和缺乏朝气。
院
落坐后频繁变换坐姿,给人一种
···
公 共
不安分、毛躁的感觉。
课
B.手位不合礼。落坐后双手抱在胸
···
教
前,或抱在脑后,或把双手夹在
师 肢
大腿之间。
体 语
C.腿脚姿态不得体。双脚向前伸出
言 技 能
过远,伸出的脚脚尖朝上,高架 “二郎腿”并以手相抱,腿脚不
通常情况下,人们通过手的接触或手的动 作可以解读出对方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 同时还可将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对方。
作为教师,讲课时, 都需要配以适度的 手势来强化讲课效 果。恰当运用手势, 能够起到良好的沟 通作用,也会使自 己形象更美,更有 风度。
手势的类型
指示性手势 如教学中要求学生注意黑板上的某字某句 某图,常用手指点,或扳指头算数等;
“颤抖式”
一条腿站定,另一只脚不停地扣击地面;或者站 在讲台后边,用脚蹬黑板下面的墙壁浑身颤动。 这容易使学生心理产生疲乏感,同时给学生一种 缺乏修养的印象。
教师演讲中的手势、表情和姿势

教师演讲中的手势、表情和姿势在教师演讲中,手势、表情和姿势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一个好的教师不仅需要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储备,还要懂得如何利用手势、表情和姿势来增强自己的演讲效果。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及使用技巧。
手势在教师演讲中,手势是最常用的非语言交流方式之一。
通过手势,教师能够更直观地向学生传达自己的信息,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正确的手势不只是简单地挥手或者摆动手臂那么简单,而是根据演讲内容合理地运用。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有以下几种手势:1. 描述手势当教师描述某个事物、过程或者概念时,可以用手势来辅助说明。
例如,当教师讲述“圆形”时,可以用手指画一个圆形;当教师讲述“上升”时,可以用手指向上做一个向上的手势。
通过这样的手势,不仅能够表达出更直观的理解,还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
2. 强调手势在教师演讲中,有时会有重点内容需要强调。
这时,教师可以用手势来强调。
强调手势要突出手的动作,使之与其它动作区别开来,以达到强调的作用。
例如,当教师讲到某个重点时,可以用两个手指一起在空中划一个小圈圈,喊出“注意”两个字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包容手势在接触到学生时,有时需要表达亲切、包容的态度,这时可以使用包容手势。
例如,当教师接近一个学生时,可以轻轻地拍拍学生的肩膀或者背部;当与学生进行对话时,可以把双手轻轻地放在学生的手臂上,表示友好和支持。
表情在教师演讲中,表情也是能够传达强烈信息的重要手段。
教师的表情能够传达出情感、内容、态度等多种信息,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个愉快、自信、有条理的表情能够鼓励学生,反之则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并产生负面情绪。
以下是使用表情的技巧:1. 笑容教师的微笑是学生最喜欢看到的表情之一。
一个自信、友好的笑容,能够营造出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用微笑来表示鼓励和赞美,以及展示自己的满意和包容。
2. 眼神眼神是表情的重要部分。
教师的眼神应该自信、温暖、坦诚、真诚。
教师体态语 手势身姿训练(幼儿教师普通话训练)

常见手势示例:
用手指敲打桌面,或在纸上乱涂乱画,表示对话题不感 兴趣、不同意或不耐烦。
两手手指并拢并置于胸前上方呈尖塔状,表明充满信心。 手与手连接放在腹部,是谦逊的表示。 握手时手掌出汗,是兴奋、紧张或情绪不稳定的表现。 先凝视对方再握手,是心理上压倒对方的表现。 手掌向下握手表示想取得主动、优势或支配地位,手臂 打直握法则富于侵略性。 用双手握手表示诚恳、信任或与对方有很深感情。 双手合十在胸前上下轻晃,表示回礼、感谢、拜托等。
拢在一起。 在“他们的胸怀里”处,将合拢的双手分开,
掌心向上。 在“爱国之心”处,两手收回,右手扶胸。
课后综合训练三
下课了,一位青年教师正在洗手,他的一位 学生走来,郑重其事地递给他一张纸。 (1)如果这张纸是“入团申请书”; (2)如果这张纸是“检讨书”; (3)如果这张纸是又脏有破的废纸(对方跟他 开玩笑)。 训练方法:
洗耳恭听 放纵失礼 谦恭或拘谨 心不在焉
不耐烦
课堂练习二 检查自己日常的坐姿,并简要说明解决的办法。
课堂练习三
练习“贴墙”动作。 练习要领: 第一,找一面墙,整个人背对着墙壁,把脚平贴在地面上, 然后慢慢地把两个后脚跟并拢,这时候整个腿部,包括下 半身,也就跟着紧紧贴在墙壁上。 第二,先弯腰60度,让自己腰部以上的上半身,可以稍稍 离开墙面。 第三,用力吸气收小腹或者是用手按着小腹,接着再按照 顺序把整个上半身,慢慢地从脊椎、臀部、腰部到肩膀, 最后是后脑勺,一一全部平贴在墙面。这时候要特别注意 的一点就是:肩膀和双手要放松,但是臀部必须夹紧。 第四,完成这些动作之后,就维持不变,经过15分钟后才 能休息和放松,而且最好是每天练习这个动作。
课后综合训练七
请为下面一段话设计体态语并进行展示。 从一个最简单的微笑开始,重筑自己灵魂的免
教师体态语

教师体态语教师体态语体应:两手自然下垂,身体前倾,眼睛正视幼儿,微笑着与幼儿进行眼神交流。
二忌:食指指点小朋友。
应:手臂伸向前,向幼儿示意或做邀请状。
三忌:倚墙、桌等物与幼儿、家长交流。
应:自然站立,面带微笑、身体前倾。
四忌:手拉扯幼儿衣服,反复推搡或移动位置。
应:语言提醒或手势指示。
五忌:站立与幼儿交流。
应:蹲下来和幼儿亲切交流并辅以摸头、摸手、拍背等动作。
六忌:面对幼儿翘二郎腿。
应:双脚并排靠拢,手自然放腿上。
七忌:站立或坐时,双腿或单腿抖动。
应:自然站立或双腿并拢,手自然放腿上。
八忌:幼儿回答问题不正确或操作活动不成功时教师翘嘴、皱眉、咂嘴、拒绝性撇头、排斥性低头。
应:用微笑鼓励,并语言提示。
九忌:幼儿主动与教师交流时,教师不理不睬或者冷漠。
应:眼神与幼儿对视,热情应答,并辅以摸头、摸手等动作。
十忌:在幼儿面前挖耳朵、鼻孔或者搔头。
应:杜绝在带班活动中挖耳朵、鼻孔或者搔头。
教师体态语:1、亲情式体态特征:教师面带微笑,伴有与幼儿拥抱、抚摸、拉拉手、摸摸头、拍拍背、亲亲脸、梳梳头、理理衣服等动作。
此体态带有强大的亲情感,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亲密,能让孩子在教师的亲密区内尽情互动,感受亲人般的情感互动体验,达到师幼心理零距离的效果。
2.平等式体态:师幼“一样高”平等式体态特征:教师与幼儿交流时弯腰、低头、下蹲、上身前倾、眼神注视、微笑。
平等式体态给幼儿的感觉是亲切、平等,丝毫没有教师高高在上的感觉,师生交往俨然是同伴与同伴的交流,能使幼儿敞开心怀,自然不拘谨。
3.感染式体态:师幼更投入感染式体态特征:教师用积极的情绪(面部表情)、夸张的动作感染孩子,让孩子得到心灵上的感应,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情绪。
感染式体态有较强的感染力,能产生涟漪式的情感效应、浸入的渐进效果,使师幼达到双向投入的境界。
4.回应式体态:师幼更融洽回应式体态简单、便捷、面广、量多而有效,使教师与孩子在交流的刹那间达到心灵的会意与沟通。
教师体态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体态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巨野县万丰镇泗合小学宋传章借鉴学者们的认识,根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运用的体态语,我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态语分成如下四种类型。
手势语:是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为实现教学目标用手指、手掌和手臂的动作和造型来表情达意的一种体态语言。
表情语:在教学中为了配合当时的说话教师脸部包括眼睛、嘴、脸家颊所表现出来的表情、神态等。
空间距离: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特定关系,它分为远、中、近三种。
消极体态语:是指非但不能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其学习的体态语。
1、手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手势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较广,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手指、手掌、拳和臂的运用来表情达意。
翘拇指:攥拢拳头,拳面向前,拇指向上挺起。
它表示肯定、赞扬学生思想或学习方面突出表现。
例如课堂上,学生回答出较难的问题时,老师会运用此手势语,来鼓舞学生。
对于小学生十分出色的回答,教师不可吝啬自己的赞言,可翘起大拇指表示赞赏。
食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起引导、指示、警告作用或表示数。
例如:在数字教学中,可表示数字“1”。
食指与嘴唇靠近并垂直,发出“嘘”声,眼睛睁大,可表示“请安静”、“请不要说话”的意思。
讲到重点、难点时,教师配合加重处理的手势、恰当贴切的动作,可吸引学生的注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强调作用。
例如“请大家看黑板”、“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谁能解决这个问题?”等,教师在提出上述这些要求时,如果同时拌有食指点动几下的手势,可引起小学生的注意,使其集中精力,达到突出重点、难点的目的。
掌臂势语:手掌心向上,轻锨动一下或数次,表示起立、请你来做这件事情。
组织学生讨论时,可手心向上,微微向上运动,配以探询的目光,请学生发言;要求学生坐下时,手掌平伸,微微向下运动来示意其坐下。
招手:手臂弯向自己表示请过来的意思。
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完,然后要他到黑板上,写下自己的想法,此时即可运用此手势。
讲师基本技能(外在表达)

姿势:
• 1.上台姿势:挺胸抬头,面带微笑 • 2.台上姿势:身体放松舒展、自信、 稳健 、 • 30-45度鞠躬礼 • 3.谢幕姿势:微笑、30-45度鞠躬礼 • 4. 笑容亲和、肢体从容、台风稳健
姿势应用的要点
• • • • 1、双肩放松,不高耸,紧绷 2、挺胸抬头,腰杆挺直,压下颚 3、从容不迫,气定神闲 4、首尾如一
前言
• 手势是帮助我们表达含义最简单,最省 力气的一种动作。
手势运用的重要性
• 有助于增强话语的形象性
• 强化内容焦点,使其更加明确有力 • 易于跟随,增加影响力 • 调试自我情绪
运用手势的技巧
• 自然,有力,不夸张,不繁琐
• 上臂不贴紧身体,勿抱于胸前或小腹前
• 手势目的明确
• 出掌要并指,虎口要张开,出拳要紧握
眼神运用的忌讳
• • • • • 1.频频眨眼 2.眼神闪烁不定 3.紧盯某个学员 4.看上、看下、看稿、看表 5.停留某人5秒钟以上
视线的应用技巧
• 1、点视:视线平直、专一 • 2、环视:视线流转、环顾全场学员 • 3、虚视:似看非看,表明讲师的思考、 心理调整和讲师节奏的控制
讲师外在表达实务 ——手势
作用:呼吸换气、提示话题、加强语言表
达效果。 时间:因人(说者与听者)、因意(语意) 因情、因境而异 分类:换气停顿、语法停顿、逻辑停顿、 心理停顿
心理停顿
• 以讲师和学员的心理需求为依据的停顿
需要渲染某种思想感情,或一种情绪
向另一种情绪转变时
强调、突出要表达的内容
调整课堂秩序、吸引学员注意力时
讲师的外在表达
2010-7
前言
讲师肢体语言的丰富是最有力的一种 辅助;一位好的讲师如果能灵活适切的 将自己的肢体语言带入课程中,不但能 突显重点,更能引发学员的注意力并提 升讲师的个人魅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展示自己的体态语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展示自己的体态语言社会心理学认为:几乎一切非语言的声音和动作都可以用作沟通的手段。
而联系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运用表情、目光、身势、手势、头势、空间、仪表风度等体态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他们的具体运用方法如下:1、表情语言表情语言是体态语言中最基本的一种,它是教师向学生施加心理影响并产生积极作用的手段之一,是向学生传达思想情感的桥梁,它可以把某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准确地表露出来。
因此,教师的面部表情首先一定要准确,要让自己的内心活动与外在表情相一致,面部表情的变化既要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又要与教育意图相吻合。
教师要避免言行不一,那种“愤怒显喜色,哀痛露笑容”都只会导致学生惊疑不安、无所适从。
其次,教师的面部表情还要温和、亲切。
当教师在课堂上表情温和、亲切、平易近人时,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会缩短,学生的思维就会非常活跃,接受信息速度就快。
反之,如果教师面孔冷漠,则会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而妨碍师生的感情交流,阻碍学生的思维,从而给学生心理和学习带来不良影响。
再次,教师的表情也须讲究分寸,不温不火、适可而止。
在课堂上咧嘴大笑、瞪眼咬牙、尖酸刻薄,或做鬼脸都属过火之举,它们只能适得其反,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目光语言眼睛具有出色的表情达意功能,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目光进行心灵的沟通。
通常正视表示肯定、鼓励或期望;斜视表示景仰或思虑;俯视表示羞愧或内疚。
工作中,教师应用眼睛正视学生,这既表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又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使自己的目光与全班学生的目光保持交流,既不要长时间直视某个同学,也不要使任何一个学生有被忽视、被冷落的感觉。
同时还要用眼神的变化,以目光语言随时对学生施加影响,从而维持有序的课堂教学过程。
讲课前,教师以炯炯有神的目光扫视全班一周,可以振奋学生精神,稳定教学秩序;讲课时,教师“眼观六路”,以柔和、热诚的目光表示对学生的热情、赞许、鼓励和喜爱,以严历、责备的目光表示对学生的不满、气恼、批评和制止。
教师演讲中的手势、表情和姿势

教师演讲中的手势、表情和姿势
教师在演讲中的手势、表情和姿势可以帮助增强教学的效果,增加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势、表情和姿势,可供参考:
1. 手势:
- 打开手掌:表示开放、接纳和友善。
- 握拳:表示力量、决心和信心。
- 指向:用手指指向某个地方或物体,帮助学生关注重点。
- 手势配合语言表达:例如,画圈表示整体或总结,画箭头表示方向或前进,握住拇指表示合作等。
2. 表情:
- 面带微笑:传递友好和积极的情绪。
- 眼神接触:与学生建立联系,展示关注和兴趣。
- 严肃的表情:表达严肃的态度和重要性。
- 鼓励的表情: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3. 姿势:
- 站立姿势:保持笔直的身体姿势,树立教师的权威形象。
- 行走姿势:在教室中行走时,整齐有序,示范正确的行为。
- 使用教具:使用黑板、投影仪等教具时,展示正确的姿势和操作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演讲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运用手势、表情和姿势,以更好地与学生产生连接,增强教学效果。
幼儿教师常用的体态语

幼儿教师常用的体态语幼师常用的体态语有以下几种:1.手势手势是指通过手和手指活动传递信息,它是体态语的重要表达方式。
手势变化形态多,表达内容丰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向上的手势多表示积极、肯定、张扬、振奋的意思,如竖起大拇指、握拳、鼓掌等;向下的手势多表现憎恶、鄙视、压抑、否定等意义,如向下指点、摆手、搓手、摊手等。
2.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目光是通过眼睛来反映心理、表达情感的。
正视表示庄重、诚恳;斜视表示轻蔑;环视是与幼儿交流;点视具有针对性和示意性,仰视表示崇敬或傲慢;俯视表示关心或忧伤;凝视表示专注,漠视表示冷漠,虚视可以消除紧张心理等。
3.身姿语言举手投足也是说话。
身姿语言包括行姿、坐姿、站姿等。
幼师的身姿给幼儿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甚至会直接影响幼儿一天的情绪。
行走时步履稳健、轻捷,站立时端庄、挺直、精神饱满;坐下时上身前倾、头转向幼儿;以及张开双臂做拥抱状、蹲下平视孩子、手拉手等,都会让老师产生磁铁般的吸引力。
《学记》说:“亲其师,信其道。
”幼儿只有亲近老师,才能信任老师、尊重老师,才会相信老师所说的话,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观念。
4.面部表情面部肌肉、眉、唇的变化也能表达思想感情。
面部表情是人心理活动、情绪变化的晴雨表。
幼师应做到和蔼、亲切、热情、开朗、常带微笑等,而努嘴和撇嘴等则流露出不屑的意味,应尽量少用。
5.服饰穿着打扮能表现出“服饰语言”。
作为人体包装的服饰与身姿体态一起,通过色彩、款式等因素体现人的性格气质、文化修养、信仰观念、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等。
幼师的着装应活泼大方,色彩鲜艳,尽量避免薄、露、透。
此外,要注意工作时不佩戴首饰等。
教师的肢体语言

教师的肢体语言身体语言包括“眼语”、“脸语”、“手语”、“身段语”等。
下面就这几种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眼语课堂教学中,目光的运用时教师最常用、最有效地利用非言语行为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即用眼睛“说话”。
教师要利用目光来调控课堂教学秩序和组织课堂教学。
例如,在上课过程中,当个别学生不注意听讲时,如果教师大声呵斥,叫其站立或者指名批评,这样不仅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如果教师突然中断言语传授片刻,用眼睛警告地注视一下,那个学生的注意就会指向于讲课的内容,达到使学生注意听讲又不影响别人听课的目的。
又如讲课时,有的教师伏案低头传授,目光不注视学生;有的教师目光只专注或频频对视一个或几个学生,这样做不利于学生听课学习。
而教师应把目光扫视全班同学,用亲切和蔼的目光主动去捕捉学生的视线,有计划地不漏过每一个人,就会使学生感到老师是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的。
通过师生目光不断地短暂对视,传达出教室亲切、慈祥、友好的信息。
再如,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时,教师不应把目光老盯在该学生的脸上,避免造成学生紧张不安的心理压力。
此外教师目光还能起到缩短师生距离的作用。
他的目光还要经常与教室最后一排学生对视,给学生一种“老师就在身边”的感觉,使之振作精神,全神贯注的听课。
总之,灵活运用眼神的各种变化,便能通过师生的眼睛透视,表达了各自内心的思想感情或其他体验及获得各种信息。
二、脸语脸是心灵的镜子,“情绪的投射”。
因为面部表情是人内在感情的流露,所以教师要保持美的面部表情,必须以良好的专业情感为前提,对本职无比热爱,充满信心,“爱生如子”。
教师课堂教学的脸语要以端庄中的微笑为主体,因为微笑含有多种美的因素——光彩照人,像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
这样的脸语,使学生情绪坦然,心情舒畅,注意力集中,对学习充满极大的热情。
有的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怕”自己,一进课堂就阴沉着脸,以为这样学生就“害怕”了,或者把生活或工作中的不顺心带进课堂,其实这样只会让学生上课的情绪更加低落,甚至厌恶上这个课。
教师要善用态势语

教师要善运态势语教学中常见的态势语有眼势语、手势语、头势语、面势语等。
(一)眼势语(1)注视。
目光较长时间地固定于某人或某物。
注视辅以不同的视线、视角和不同的表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亲密注视会给孩子一种亲切的感觉。
(2)环视。
目光在较大范围内作环状扫描。
环视可使教师的面部表情显得自然、灵活。
如果课中完全没有环视行为,就会给学生以教师呆板、不热情或高傲的印象。
(3)盯视。
使视线集中在某一范围内,目光不流转,甚至连眼都不眨一下。
这种眼势用于事物,可表示强烈兴趣。
(二)手势语(1)翘拇指。
主要表示高度称赞、非常佩服、绝对的首屈一指。
(2)伸食指。
食指与嘴唇垂直并靠拢嘴唇或与嘴唇接触,表示“请安静”。
这时嘴唇通常撮起,眼睛要稍稍睁大。
(3)丁字手势。
丁字手势的含义为“暂停”。
(4)按掌。
单手下按用于个体,表示坐下,双手下按用于群体,其义是要求坐下,引申为“停止做某事”。
(5)抬手。
单手上抬用于个体,表示起立,含有请的意思。
双手上抬表示起立,还象征坦诚、真诚,这时手掌不是上抬,而是向两边摊开(拥抱前)。
(6)鼓掌。
鼓掌的基本含义是赞许、肯定。
也可用来表示打节奏、提醒、暗号、讽刺等含义。
(7)握拳。
攥紧拳头,置于胸前,拳心向内,前后挥动数次,以示力量(命运)。
(三)头势语(1)点头。
基本含义是同意或赞成。
(2)摇头。
表示不同意或不相信。
头部呈拨浪鼓式快速摇动,表示坚决的无通融余地的否定。
(3)侧首。
基本义是“关注”,结合面部表情的不同,显现“感兴趣”和“怀疑”两种意思。
(4)鞠躬。
主要表现为浅鞠躬:将头部垂下成低首态,然后再抬起来。
其含义有二,一是致意,二是表示告别。
健康教育最常用的体语

健康教育最常用的体语
《健康教育最常用的体语》
体语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姿势、表情和声音传达信息的非语言交流形式。
在健康教育中,体语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交流方式,可以帮助传递健康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促进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健康教育中最常用的体语:
1. 手势:手势是最直接、最容易理解的体语形式。
比如,向上握拳表示力量,向下的手势表示平静或者放松。
在健康教育中,老师可以通过手势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健康行为,比如洗手、做体操等。
2. 表情:面部表情是身体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传达出人的情绪状态和态度。
在健康教育中,老师适时的运用愉快、积极的表情可以增加学生对健康教育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3. 姿势:姿势也是身体语言的一部分,适当的姿势可以传达出人的自信和积极态度。
在健康教育中,老师可以通过自信、放松的姿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和信任。
4. 声音:声音也是身体语言的一部分,通过语调的变化和音量的控制可以传达出不同的信息。
在健康教育中,老师可以通过声音的变化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总之,体语是健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交流方式,通过合理的运用可以有效地传达健康知识和信息,增强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在今后的健康教育中,更多的老师能够灵活运用体语,使健康教育更加生动有趣和有效。
教师的手势与站姿

教师面试技巧之教师礼仪篇:教师得手势。
手势得作用有三:一就是澄清与描述事实,二就是强调事实,三就是吸引注意力。
一、教师得手势语言(一)教师手势教师手势,即教师利用手得动作与姿势,传递思想感情,组织教育教学,展示自身良好得精神风貌与职业修养。
,主要被用以发挥表示形象、传达感情两个方面得作用、教师各种不同得手势语,可分成四种类型:1.形象手势,用来模拟状物得手势。
2、象征手势,用来表示抽象意念得手势。
3。
情意手势,用来传递情感得手势。
4。
指示手势,指示具体对象得手势。
(二)教师得基本手势1、垂放与背手(1)垂放,就是教师最基本得手势。
手得放位置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叠放或相握于腹前;第二种就是双手伸直下垂,掌心向内,分别贴放于大腿两侧,当教师站立或行走时,通常可以选择两手垂放或者背手,这就是基本得手势。
(2)背手,多见于站立、行走时,既可显示教师得权威,又可镇定自己。
应用方法,双臂伸到身后,双手相握,同事昂首挺胸,但要注意,被收拾容易给她人留下盛气凌人得感觉,所以在正式场合,或者有领导与长辈在场得情况下需要慎用。
2、持物4。
鼓掌鼓掌,就是用以表示欢迎、祝贺、支持得一种手姿,多用于会议、演出、比赛或迎候嘉宾。
表示欢迎、祝贺或支持时,可以鼓掌致意。
其正确得手势就是:以右掌有节奏地拍击左掌、若有必要,可站立起来并高兴地双手鼓掌。
不过,社会上也流行以鼓掌来表示讽刺、反对、拒绝、驱赶之意。
它被称作就是“鼓倒掌”。
在交谈中,您向对方伸出拇指,自然就是表示夸奖,而若伸出小指,则就是贬低对方。
对教师来说,此种手势则就是严禁使用得。
5。
夸奖夸奖,这种手势主要用以表扬学生。
表扬她人时,可以伸出右手,翘起拇指,指尖向上,指腹面向被夸奖者、6。
指示指示,就是用以指示方向得手姿、当教师需要为她人引导或指示方向时,标准得手势应当就是:伸直并拢手指,掌心向上,腕关节伸直,指尖与手臂形成一条直线,首先指向被引导者得身躯中段,随后再指向其应去之处。
教师肢体语言之表情语、目光语讲述

一是符合审美要求。从审美角度分析,就要求教师的仪 表要整洁、大方,使学生赏心悦目,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二是符合职业要求。要求教师仪表既不能追求时髦,又 要不落俗套。如果教师经常浓妆艳抹,打扮得花枝招展, 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得不到学生的尊重。 三是符合学科特点。如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相对严肃的学 科,所以,仪表要注意端正、庄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教师仪表整洁,心理上会感觉更自信、更有朝气。
四 川 教 育 学 院 公 共 课 教 师 肢 体 语 言 技 能
对镜微笑练习
1、放松肌肉; 2、给嘴唇肌肉增加弹性; 3、形成自己觉得最满意最灿烂的微笑; 4、保持微笑; 5、修正微笑,看看面部肌肤有那个地方 笑的不是太好看,进行修正。
· · · · · ·
四 川 教 育 学 院 公 共 课 教 师 肢 体 语 言 技 能
· · · · · ·
四 川 教 育 学 院 公 共 课 教 师 肢 体 语 言 技 能
四、教态的具体要求 表情语 目光语
· · · · · ·
四 川 教 育 学 院 公 共 课 教 师 肢 体 语 言 技 能
表情
面部表情:一个人的面部可以 产生丰富的表情,表示关注,饶 有兴趣的面部表情;表示询问及 疑问的表情;表示满意和赞扬的 表情;表示亲切、友善、严肃、 认真的表情……这些在师生沟通 的中回产生强大的作用力。
微笑是指从老师嘴形变 化里流露出来的积极、愉快 和善意的情绪。
· · · · · ·
笑的种类
四 川 教 育 学 院 公 共 课 教 师 肢 体 语 言 技 能
来自含笑,是一种程度最浅的笑,它不出声,不露齿,仅是面 含笑意,意在表示接受对方,待人友善。其适用范围较为 广泛。 微笑,是一种程度较含笑为深的笑。它的特点,是面部已 有明显变化:唇部向上移动,略呈弧形,但牙齿不会外露。 它是一种典型的自得其乐、充实满足、知心会意、表示友 好的笑。在人际交往中,其适应范围最广。 轻笑,主要特点,是面容进一步有所变化:嘴巴微微张开 一些,上齿显露在外,不过仍然不发出声响。它表示欣喜、 愉快,多用于会见亲友、向熟人打招呼,或是遇上喜庆之 事的时候。 浅笑,浅笑是轻笑的一种特殊情况。与轻笑稍有不同的是, 浅笑表现为笑时抿嘴,下唇大多被含于牙齿之中。它多见 于年轻女性表示害羞之时,通常俗称为抿嘴而笑。 大笑,是一种在笑的程度上又较轻笑为深的笑。其特点是: 面容变化十分明显;嘴巴大张,呈现为弧形;上齿下齿都 暴露在外,并且张开;口中发出“哈哈哈”的笑声,但肢 体动作不多。它多见于欣逢开心时刻,尽情欢乐,或是高 兴万分。 狂笑,是一种在程度上最高、最深的笑。它的特点是:面 容变化甚大,嘴巴张开,牙齿全部露出,上下齿分开,笑 声连续不断,肢体动作很大,往往笑得前仰后合,手舞足 蹈,泪水直流,上气不接下气。它出现在极度快乐、纵情 大笑之时,一般不大多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手势语
(一)类型:情意性手势(握拳表示:信念、勇气;抚胸表示:亲爱的祖国)
指示性手势(指方向,手指表数量)
象形性(做出事物的形象)
象征性(向上前方伸出双臂表示展望)
(二)手势的区域及内涵
1、上区(肩部以上)有积极、展望的意义
2、中区(肩部至腰部)中性意义(使用最广,无强烈褒、贬)
3、下区(腰部以下)消极(鄙视、批判)
(三)注意:教学中不宜过多使用手势,只有在重点、难点处使用,或者要加强语言的威力,表示关键性词语或意图是才使用。
二、面势语
面部表情:微笑(如果长的不好,就要有才气,如果才气也没有,就要不断地微笑)
三、眼势语
(一)前视法:视线平直向前,目光落在观众的1/3和2/3之间。
(二)环视法:左右前后来回扫动。
1、遵循一定的路线(不要忽左忽右、忽前忽后)
2、环视要照顾到各个方位
3、环视不要过于频繁
教师运用环视的时机:
1、讲课之前
2、提问之后
3、教学过程
4、列队之后和集体活动之前
(三)注视法(点视法)对某人某物
1、严肃注视
注视学生的双眼和额头中心所形成的上三角区域,这在批评学生时显得:严肃、认真、诚恳并且容易掌握主动权。
2、社交注视(授课注视)
注视学生的双眼和嘴巴所形成的下三角区域,此时显得:融洽、和谐、自然,不但能激励学生的思维,而且能促使学生认真听课。
3、亲密注视
注视学生的双眼和胸部之间的区域,小学老师使用,会给学生慈父慈母的感觉,通常为父子、母女和情侣所使用。
四、虚视法
怯场的人使用,整场用目光平视前方即可。
应避免的消极眼势语:
1、避免忽上忽下,忽左忽右
2、忌用怒视、逼视和瞪视(偶尔可以使用瞪视对付调皮的学生)
3、忌用漠视和侧视
五、服饰语
1、要符合年龄和身份
2、要符合体型和肤色
3、要符合内容和环境
4、注意颜色的搭配
5、注意保持衣服整洁
6、初次与人见面,慎穿新衣
空间距离
1、50C M以内为亲密距离
2、50C M——125C M为个人区,进行一般性谈话
3、125C M——350C M为社交区
4、350C M——750C M为公共区,教室讲台离学生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