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第82练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高中政治学考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学考必背知识点01 经济生活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重视商品质量。
2、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价格波动的原因:①价值决定价格②供求影响价格③货币供应量、国家政策、货币币值的变化(2)价格波动对经济活动带来的影响:①对生活: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②对生产:一是调节产量;二是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3、影响消费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基础和前提)、物价、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等。
措施: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稳定物价,扩大就业;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个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消费、理性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的升级。
4、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①目的;②消费调节生产,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新增)5、努力实现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平衡。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6、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高三政治第一轮第三讲《认识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
感性认识: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理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认识形成的过程:(三)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在实践中主客体相互作用下产生。
【提示】(1)“意识源于物质”和“认识源于实践”“意识源于物质”主要指意识反映的内容源于物质世界。
“认识源于实践”指认识形成于实践中。
两者是从不同角度讲的,并不矛盾。
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因此两者又是相通的。
但不可混淆搭配。
如不能说“认识源于物质”。
(2)“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两种途径。
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实践而得,间接经验是通过学习和传递而得。
两者的划分是相对的,在我为直接经验,在别人就是间接经验,因此二者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直接经验不一定就比间接经验更可靠,两者都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而要真正消化和理解间接经验也必须通过实践,不能止于纸上谈兵。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一、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
第二、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
第三、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改造主管世界)。
【提示】质上看,前四者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后二者都是正确的认识。
(2)联系:①它们都来源于实践,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主观的东西,是第二性的,它们统一于实践。
②它们的内容都是客观的,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科学理论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理论,是真理性的认识。
【例题解析】[例题1](2007年高考,广东政治,24)2006年12月,科学家通过比较火星探测飞船在过去7年中对火星表面相同地点拍摄的照片,提出一个大胆的推断——火星上现在就可能存在生命所必需的液态水。
这一科学探索活动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不可能受人类的影响B.人类能够在实践中认识自然C.人类能够在实践中改造自然D.自然界随人类意识变化而变化[解析] 考查学生对实践和认识关系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检测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82练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1.(2016·上海高考)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 )A.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B.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D.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2.(2015·浙江高考)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
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
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
由此可见(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2014·北京高考)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
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这一认识过程( )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③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
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40多年前,美、俄等国家就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13年前,由16个国家参与的国际空间站第一个舱段升入太空。
作为后来者,中国在这一领域差距仍然很大,中国的空间站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探索的道路漫长而艰辛。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1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
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1)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
2021年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训练 07 认识的反复性
2021年高考哲学主观题训练07 认识的反复性模板题练: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存在不同认识的原因或者运用反复性的知识,回答……问题。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②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材料③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材料练习题: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被称为“狡猾的病毒”。
它能深度潜伏,躲过一般的流行病学观察期,有着超长潜伏期和隐性传播的特点。
它的基因传播,同时挑战了核酸检测技术、早期筛查和疑似患者识别,以及人们对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传统认知。
2020年2月13日,中国疾控中心团队从确诊病例的标本中,成功分离到了两株新型冠状病毒。
2020年8至9月,丹麦发现一种与水貂相关的新冠病毒变体,该变体似乎并未广泛传播。
2020年12月14日,英国向世卫组织报告了一种被命名为VOC202012/01的新冠病毒变体,初步研究表明,该变体具有更强的传播力。
2020年12月18日,南非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变体,该变体正在南非三个省迅速传播,初步研究表明,该变体与更高的病毒载量有关,可能会增加传染性,但尚无证据表明其会引起更严重的疾病。
世卫组织建议各国增加对新冠病毒的常规基因测序,以更好地了解病毒传播并监测变体。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反复性”的相关知识分析人们暂时无法完全识破新型冠状病毒“狡猾”的原因。
2.材料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我国正式进入“民法典时代”。
《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承载着几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亿万人民的梦想。
新中国的民法典编纂工作几经波折,历经六十多年最终完成。
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具有反复性”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知识点6-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及方法论要求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及方法论要求
【典型例题】
3.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 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 可是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 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并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 有组织。这样人们就可以利用自己的细胞培养出需 要移植的器官。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器官生 长的理解。上述事实说明( )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及方法论要求
【典型例题】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及方法论要求
【典型例题】
【解析】 人们对人体干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充满了曲折, 说明生命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④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变,①说法错误; 认识具有无限性,真理是正确的认识,原有的真理只会不断 发展,而不会被推翻,③错误。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及方法论要求
【典型例题】
1.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达到近2亿人,老龄化发展 迅速。为破解当前“人口老龄化”难题,2013年8月16日,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 任务措施。这表明认识是( ) 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及方法论要求
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同步测试试题:8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84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 吉林省农科院课题组经过20 年的不懈努力,培育出世界首个大豆杂交种,并通过国家和吉林省有关部门的鉴定。
实验结果表明,大豆杂交种比目前当地的主栽品种增产20 %--22%。
同时,制种技术取得突破,利用切叶蜂传粉,结实率达70 %以上,每公顷种子产量可达1000 公斤。
由此可见,科学实验A.是科学工作者探索事物规律性的活动B.能提高物质生产的水平,使社会获得进步C.能提高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推动社会全面进步D.既包括改造自然的实验,也包括改造社会关系的实验2.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创造性地解决了高教蓝光发光二极管制造难题,改变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让明亮节能的白光光源成为现实。
这表明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②实践的深入促进了认识的发展③认识的深化决定的事物的发展的方向④认识最终还是要回到实践中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 作家龙应台说过: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这句话强调①要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必须借助于实践②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加重要③参加实践可以深化和拓展书本知识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8 年12 月8 日2 时23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2019 年1 月11 日,探月工程传来捷报,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与地球的测控通信,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人类探月的第一行足迹,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篇章。
这表明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②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③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④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5. 阅读下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了不同的论断,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AB.要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D.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6. 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
专练62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专练62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1.历时近4年,由薛其坤院士带领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所组成的联合实验团队,尝试了1000多个样品,从实验上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这一重大科技发现,可能加速推进信息技术革命。
这一成果是我国科学家协同创新、集体攻关、多次试验的一个成功典范。
材料蕴含的哲理是()①认识具有反复性②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④实践水平的提高依赖于认识的进步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
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长。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人们在基因工程方面的成果,引发了“绿色革命”。
高产优质物种培育成功使富足成为事实,然而由此带来的大批物种的灭绝,造成严重的生态和道德方面的问题,给人们带来新的困扰、新的课题。
这表明()①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人们的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认识的无限性表明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④世界是无限发展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无限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
可是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并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
这样人们就可以利用自己的细胞培养出需要移植的器官。
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器官生长的理解。
上述事实说明()①人们可以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②生命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③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细胞的原有的真理性认识被推翻④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40多年前,美、俄等国家就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13年前,由16个国家参与的国际空间站第一个舱段升入太空。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配套题本-必修4、选择性必修1-3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标内容质量标准核心素养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1.运用相关学科的方法,表述相关体制运行的意义,在实践中识别决策目标和主要限制性条件,确认合理的选择方案。
2.运用相关学科的方法,在实践中反思各领域既有政策和体制、机制方面的限制性条件,解放思想,评估其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针对经济、政治、社会活动中的重要议题,运用相关学科原理辨识各种选择方案,预测未来发展的走向,作出恰当的研判。
政治认同: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科学精神:理解实践、真理的含义;区分实践的各个特征,把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运用认识过程的原理及方法论分析问题。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认识与实践(1)认识的含义与阶段①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②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实践的内涵与特征①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②本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作为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
④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误区①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②实践是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
③实践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④实践是社会性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⑤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⑥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⑦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
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加练套餐 第六辑 第82练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1.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 )A.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B.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D.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2.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
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
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
由此可见(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
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这一认识过程( )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③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美国地质学家在亚利桑那州东部发现了一组蜂巢化石,经碳十四测定距今有2.2亿年,这比人们发现的最早花朵植物化石还早1亿年。
此前,主流科学界均认为地球先有开花植物,后有蜜蜂,两者的间隔有上亿年。
上述发现表明( )A.人类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B.正确认识对人的实践具有促进作用C.客观条件的变化会使真理变成谬误D.自在事物的联系不受人的活动影响5.“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下列选项与这一思想所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吻合的是( )A.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C.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理,或者说,它是真理,因为它是有用的D.在凹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在球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政治生活问题答案“万金油.”
政治生活问题答案“万金油.”厦门十中高考政治答案“万金油”《政治生活》答题常见要点一、有关“政府”的问题(一)回答政府“为什么”、“依据”、“原因”等的答案常见的要点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我国政府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3、我国政府的职能(五大职能)4、我国政府的责任(宗旨):为人民服务。
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5、落实依法治国战略的需要6、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7、树立政府权威(二)有关政府“如何做”、“启示”的答案常见要点1、正确行使政府职能:(五大职能)概况起来是管理与服务2、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态度、作风、方法)3、坚持依法行政:具体要求、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4、自觉接受监督5、为公民建立多种投诉和求助的途径和方式,6、树立政府权威7、坚持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有关党的领导的问题(一)回答为什么常见要点:1、党的地位:执政党、领导核心2、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3、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5、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6、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7、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三个才能(二)回答怎样坚持党的领导常见要点1、坚持党的领导地位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3、坚持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4、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有关“政治意义”的答案常见要点1、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的安定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有利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4、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5、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6、有利于增进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7、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8、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9、有利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10、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四、有关“国际关系”的问题常见要点1、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2、主权的特征和重要性3、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4、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5、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6、国际竞争的关键是综合国力的较量7、世界多极化的趋势8、建立国际新秩序9、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对外政策10、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2)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3)维护我国的国家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1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五、关于中共、人大、政府、民主党派、政协的关系常见要点1、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执政方式2、人大的性质、职权3、政府的性质、职能4、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5、政协的性质、主要职能七、关于公民怎样做常见要点1、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2、要遵循的基本准则(三条)3、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途径《经济生活》答题常见要点一、关于经济意义常见要点:1.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有利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水平3.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4.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5.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国际)竞争力6.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内需7.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8.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9.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0.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11.其他: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新农村建设;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全国版)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82练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含解析)
第82练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1.我国科学家经过十几年的科学实验研究发现,疟原虫在某种程度上能“以毒攻毒”杀死癌细胞,我国科学家表示将这一方法应用于10例肿瘤患者治疗后有部分患者显效,但之后仍然要积累大量的临床样本进行疗效判断。
这表明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科学实验是获取正确认识最主要的实践形式②对认识真理性的判断离不开实践的检验③复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是有一个过程的④不断改变已有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前提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睡眠的意义是什么?由于人脑过于复杂,加上科研条件的限制,科学家们对此也是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睡眠是节省能量的一种方式,也有人认为,睡眠带来了清除大脑废物的机会。
这表明( )A.对同一对象的认识有多个不同的真理B.认识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过程C.认识具有无限性,永远无法获得真理D.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3.科学界普遍认为,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几乎所有质量都集中在最中心的“奇点”处,其周围形成一个强大的引力场,在一定范围之内,连光线都无法逃脱,但没有人知道它的真正模样。
全球多国科研人员历经数年合作,于2019年4月10日拍摄到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完成了上一代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这表明( )①人们的科学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主体生命的世代延续为认识的无限发展提供了可能③新的认识工具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④真理总是在人们的科学实验活动中不断超越自身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由于受空气污染和氧化等因素影响,使用近130年的“1千克”这一质量单位已难以适应现代精密测量要求。
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将以量子力学中的普朗克常数为基准替代“国际千克原器”定义,于2019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起正式生效。
“千克”被重新定义( )①说明科学的定义是人们正确计量的起点②说明原定义是未经实践检验的谬论③意味着人们对计量单位的认识进一步深化④表明计量单位的定义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时代是思想之母。
探索认识的奥秘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 (2)
联系
①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②都对人的实践 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真理与谬误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 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 (1)区别: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 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真理与谬误有着原则上的区别、严格的界限,二者泾渭分明,互相对立,不 能混淆,不能说真理中包含谬误成分。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标要求
1.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2.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科学精神;运用典型事例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明确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地认识和改正错误。 公共参与:掌握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和勇气,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 目的。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 际意义。
实践是认 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 识发展 的动力
实践是检 验认识的 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 识的目的
区分点
认识误区
2.实践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 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作为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 变为现实的存在。
2020届高三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认识论【含答案】
2020届高三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认识论【含答案】1.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
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
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③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④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
习近平告诫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
这表明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求,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③④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中的“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说法错误,且直接经验不一定是真理性认识,排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认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②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D。
2.入侵物种水花生的蔓延导致洪湖水质恶化、鱼蟹死亡。
在相继使用物理和化学手段防治水花生蔓延的努力失败后,当地政府在专家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引进专食水花生的叶甲,终于用生物防治手段遏制了水花生的蔓延。
这表明①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了人们的认识②不成功的实践也能推动人们的认识③实践可以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④事物的发展程度制约了人们的认识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C【解析】人们在相继使用各种方法失败后,最终引进的叶甲解决了相关的问题,说明了不成功的实践也能推动人们的认识,②说法正确;通过实践,人们逐渐了解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说明了实践可以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③说法正确。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仅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且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①④的说法过于片面,排除。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第82练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新人教版
认识的频频性、无穷性、上涨性1.2018 年 8 月我国首部《电子商务法》经表决经过。
因为电子商务是新惹祸物,波及面广、规模大,并且发展日异月新;该法律经过了 3 次公然征采建议和 4 次审议,前后共 5 年的时间才最后出台。
这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①认识对象的不停发展决定了我们很难获得真谛性认识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要经过多次频频才能达成认识③只有那些经过实践频频查验的真谛才不会被超越④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感人们的认识不停向前发展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有名物理学家霍金曾对“人工智能”多次表达了担忧,而一些科学家却以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是要与人类互补,要让人工智能防止犯下道德层面的错误,重点在于人类自己。
由此可见 ()①相关于确立的对象会有多个真谛②真谛性认识会获取多半人认可③认识会受立场方法等要素的影响④追求真谛是一个过程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3.下面漫画表示()A.真谛掌握在少量人的手中B.真谛和错误常常相伴而行C.人的认识受主观要素影响D.追求真谛是一个艰辛过程4.唐朝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桑和梓本来是两种树,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亲密的关系。
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种桑梓,尔后代对父亲母亲前辈所栽种的桑树和梓树也心胸敬意。
长此以往,“桑梓”便成为先人崇敬的符号和故土的代称。
由此可见()①文化发展是经过创新实现的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③人的认识是不停变化发展的④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D.③④5.依据爱因斯坦的重力理论,黑洞的界限是存在的,不过它与宇宙其余部分的差别其实不显然。
但霍金在 2014 年 1 月发布的论文中指出,因为找不到黑洞的界限,所以“黑洞是不存在的”,只存在“灰洞”。
这告诉我们()①对复琐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永无定论的过程②认识经历多次正误频频过程后更靠近真谛③应在实践中获取认识并查验认识的真谛性④人类追求真谛的过程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6.英国学者借助超级计算机和专业软件把哈勃以及其余望远镜的观察图像变换成三维图像,联合新的数学剖析方法,计算现有望远镜观察不到的遥远黯淡星系的数目,更正确地估量出了我们的宇宙里存在着起码 2 万亿个星系,是从前以为的星系数目的10 倍左右。
精选高二政治教案:认识具有反复性
精选高二政治教案:认识具有反复性教案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进行具体安排的一种教学文书。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精选高二政治教案:认识具有反复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精选高二政治教案:认识具有反复性(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対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真理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易错易混点1.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因此,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因此,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3.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因此,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此,人们获得知识只有参加实践。
5.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6.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一看实践,二看大多数人的意见。
7.有用的就是真理。
8.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9.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永无止境,因而人们不可能获得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应用指南实践与认识。
经常用来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如:青藏铁路的开通,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对一事物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人们克服的各种难关,自然灾害后的反思,文化遗产的保护,绿色GDP,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等。
高考考查学生对实践与认识的理解与把握,要求学生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真理经常用来分析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如:对失败的价值思考,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关系,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等,高考重在考查学生对真理的理解与把握,要求学生要敢于追求真理。
2025版新教材高考政治全程一轮总复习必修4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学生用书
第四课探究相识的奇妙【课标要求】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相识的基础,是检验相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阐述相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梳理排查·夯实基础主干梳理提分攻略❶学习二十大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重历史责任。
❷深化拓展任何真理都是确定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相对之中有确定,确定之中有相对。
真理的确定性和相对性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不同的真理。
速记卡片2大原理:实践和相识的辩证关系、相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3个特点:实践的特点、真理的特点、相识的特点3个基本概念:相识、实践、真理4个表现:实践是相识的基础的表现精析精练·提升实力核心考点一人的相识从何而来考点精析1.相识(1)含义:相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实践(1)实践的概念②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索、辩论等不是实践。
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相识活动。
③实践≠改造世界的活动。
改造世界分为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实践活动;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是相识活动。
(2)实践的特点提示盲目的实践是错误意识指导下的实践,而不是无目的、无意识的活动。
点拨来源,强调的是相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动力,强调的是相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比照;目的,强调的是相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突出相识的终极意义。
易错清零1.感性相识是理性相识的基础,感性相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相识。
()校正:。
2.实践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校正:。
3.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校正:。
4.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因此,单个人的社会活动是不存在的。
()校正:。
5.相识的发展推动实践的发展。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82练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含解析)
第82练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1.我国科学家经过十几年的科学实验研究发现,疟原虫在某种程度上能“以毒攻毒”杀死癌细胞,我国科学家表示将这一方法应用于10例肿瘤患者治疗后有部分患者显效,但之后仍然要积累大量的临床样本进行疗效判断.这表明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科学实验是获取正确认识最主要的实践形式②对认识真理性的判断离不开实践的检验③复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是有一个过程的④不断改变已有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前提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睡眠的意义是什么?由于人脑过于复杂,加上科研条件的限制,科学家们对此也是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睡眠是节省能量的一种方式,也有人认为,睡眠带来了清除大脑废物的机会。
这表明() A.对同一对象的认识有多个不同的真理B.认识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过程C.认识具有无限性,永远无法获得真理D.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3.科学界普遍认为,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几乎所有质量都集中在最中心的“奇点”处,其周围形成一个强大的引力场,在一定范围之内,连光线都无法逃脱,但没有人知道它的真正模样。
全球多国科研人员历经数年合作,于2019年4月10日拍摄到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完成了上一代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这表明()①人们的科学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主体生命的世代延续为认识的无限发展提供了可能③新的认识工具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④真理总是在人们的科学实验活动中不断超越自身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由于受空气污染和氧化等因素影响,使用近130年的“1千克”这一质量单位已难以适应现代精密测量要求。
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将以量子力学中的普朗克常数为基准替代“国际千克原器”定义,于2019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起正式生效。
“千克"被重新定义( )①说明科学的定义是人们正确计量的起点②说明原定义是未经实践检验的谬论③意味着人们对计量单位的认识进一步深化④表明计量单位的定义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时代是思想之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1.2018年8月我国首部《电子商务法》经表决通过。
由于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涉及面广、规模大,而且发展日新月异;该法律经过了3次公开征求意见和4次审议,前后共5年的时间才最终出台。
这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①认识对象的不断发展决定了我们很难取得真理性认识
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
③只有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超越
④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人们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曾对“人工智能”多次表达了担忧,而一些科学家却认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是要与人类互补,要让人工智能避免犯下道德层面的错误,关键在于人类自己。
由此可见( )
①相对于确定的对象会有多个真理
②真理性认识会得到多数人认同
③认识会受立场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边漫画表明( )
A.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B.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C.人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影响
D.追求真理是一个艰辛过程
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桑梓,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心怀敬意。
久而久之,“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
由此可见( )
①文化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③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④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根据爱因斯坦的重力理论,黑洞的边界是存在的,只是它与宇宙其他部分的区别并不明显。
但霍金在2014 年1月发表的论文中指出,由于找不到黑洞的边界,因此“黑洞是不存在的”,只存在“灰洞”。
这告诉我们( )
①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永无定论的过程
②认识经历多次正误反复过程后更接近真理
③应在实践中获得认识并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④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英国学者借助超级计算机和专业软件把哈勃以及其他望远镜的观测图像转换成三维图像,结合新的数学分析方法,推算现有望远镜观测不到的遥远暗淡星系的数量,更准确地估算出了我们的宇宙里存在着至少2万亿个星系,是以前认为的星系数量的10倍左右。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体会出( )
①先进认识工具也是人类认识的来源
②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③实践是推动对宇宙的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人们在否定以前认识的过程中接近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睡眠的意义是什么?由于人脑过于复杂,加上科研条件的限制,科学家们对此也是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睡眠是节省能量的一种方式,也有人认为睡眠带来了清除大脑废物的机会。
这表明( )
A.对同一对象的认识有多个不同的真理
B.认识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C.认识具有无限性,永远无法获得真理
D.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
8.目前,互联网金融年化收益率一般为5.0%,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活期存款利率为0.35%。
巨大的利差让网民用鼠标投票,开始了银行存款的“搬家”。
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互联网金融一方面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一方面也受到审视和质疑。
从认识论角度,分析“鲜花和掌声”“审视和质疑”并存的原因。
答案精析
1.C [认识对象的不断发展决定了人们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但我们追求真理永无
止境,人们最终能够获得真理性认识,①说法错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被超越,③说法错误。
]
2.B [对于确定的对象,真理只有一个,①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真理性认识会得到多数人认同,②不选。
]
3.C [A表述错误,真理是客观的。
B不符合题意,这里不是强调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C符合题意,人们选择动听的谎言的原因在于人们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D不符合题意,这里没有强调去追求真理。
]
4.D [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因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和梓心怀敬意,“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这表明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③正确;以柳宗元的诗引出桑梓的来源,体现出诗人的思乡之情,所以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④正确。
①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创新。
②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人为事物的联系。
]
5.B [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并不是永无定论的过程,①不选;认识经历多次正误反复过程后并不一定更接近真理,②不选。
]
6.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错误;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④错误。
]
7.D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D正确。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A 错误。
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C错误。
]
8.(1)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立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在评价互联网金融的作用时,人们往往是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看问题,从而形成不同的观点。
(2)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互联网金融由于出现时间比较短,影响了人们对其性质和作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