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提升专题一次函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数学提升专题:一次函数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半径为1的圆和边长为3的正方形在同一水平线上,圆沿该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正方形,设穿过时间为t,正方形除去圆部分的面积为S(阴影部分),则S与t的大致图象为().
A. B. C. D.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3),△OAB沿x轴向右平移后得到△O′A′B′,点A的对应点在直线y=x上一点,则点B与其对应点B′间的距离为()
A. B.3 C.4 D.5
3.如图所示,已知直线31
=+与x、y轴交于B、C两点,A(0,0),在△ABC内
y x
依次作等边三角形,使一边在x轴上,另一个顶点在BC边上,作出的等边三角形分别是第1个△AA1B1,第2个△B1A2B2,第3个△B2A3B3,…则第n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等于()
A

32n
B .
1
3
2
n - C
.1
2
n
D .132n + 4.一次函数y 1=kx+b 与y 2=x+a 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①k<0;②a>0:③b>0;④x<2时,kx+b <x+a 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2 C.3 D.4
5.如图,点A 的坐标为(-1,0),点B 在直线y=x 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点B 的坐标为( )
A .(0,0)
B .)
21,2
1(--
C .)22,22(-
D .)2
2,22(--
6.如图,在圆心角为90°的扇形MNK 中,动点P 从点M 出发,沿
运动,
A
B
O
x y
最后回到点M 的位置。

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P 与M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y ,其图象可能是( )。

M N
K
7.如图反映的过程是:矩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出发,依次沿对角线AC 、边CD 、边DA 运动至点A 停止,设点P 的运动路程为x , ABP S y =△.则矩形ABCD 的周长是
D
C
6
129
5O
y x
A .6
B .12
C .14
D .15
8.如图6,有一种动画程序,屏幕上正方形ABCD 是黑色区域(含正方形边界),其中
(11)(21)(22)(12)A B C D ,,,,,,,,用信号枪沿直线2y x b =-+发射信号,当信号遇到黑色区域时,
区域便由黑变白,则能够使黑色区域变白的b 的取值范围为.
A . 3<b<6
B .2<b<6
C .36b ≤≤
D .2<b<5 9.(2011山东济南,10,3分)一次函数y=(k ﹣2)x+3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2
B .k <2
C .k >3
D .k <3
10.直线1y kx =-一定经过点( ).
x
y
O0
1 2
2 1 图6
A.(1,0) B.(1,k) C.(0,k) D.(0,-1)
二、填空题
11.已知直线y=kx+b经过点(2,3),则4k+2b﹣7= .
12.y=(2m﹣1)x3m﹣2+3是一次函数,则m的值是.
13.已知点A1(a1,a2),A2(a2,a3),A3(a3,a4)…,A n(a n,a n+1)(n为正整数)都在一次函
数y=x+3的图象上.若a1=2,则a2014=__________.
14.直线y=-2x+m+2和直线y=3x+m-3的交点坐标互为相反数,则m=______。

15..如果一次函数y=4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那么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三、计算题
16.如图,一个正比例函数与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3,4),其中一次函数与y轴交于B点,且OA=OB.
(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2)求△AOB的面积S.
17.如图①,已知直线y=-2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C,以OA、OC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长方形OABC.
(1)求点A、C的坐标;
(2)将△ABC对折,使得点A的与点C重合,折痕交AB于点D,求直线CD的解析式(图②);
(3)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除点B外),使得△APC与△ABC全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四、解答题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x,点B坐标为(10,0)过B做BC⊥直线l,垂足为C,点P从原点出发沿x轴方向向点B运动,速度为1单位/s,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原点方向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s,当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1)OC= ,BC= ;
(2)当t=5(s)时,试在直线PQ上确定一点M,使△BCM的周长最小,并求出该最小值;
(3)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PBQ的面积为y,当△PBQ存在时,求y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19.如图,已知函数12
y x b =-+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与函数x y =的图像交于点M ,点M 的横坐标为2.
(1)求点A 的坐标;
(2)在x 轴上有一点动点P (),0a (其中a >2),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分别交函数
1
2
y x b =-+和y x =的图像于点C 、D ,且OB=2CD ,求a 的值.
20.如图①,已知直线1
32
y
x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点B .点P 是射线..AO 上的一
个动点.把线段PO 绕点P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对应线段为PO ’,再延长PO ’ 到C 使CO ’ = PO ’ , 连结AC ,设点P 坐标为(m ,0),△APC 的面积为S .
(1)直接写出OA 和OB 的长,OA 的长是 , OB 的长是 ; (2)当点P 在线段..OA 上(不含端点)时,求S 关于m 的函数表达式;
(3)当以A ,P ,C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OB 相似时,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m 的值; (4)如图②,当点P 关于OC 的对称点P ’ 落在直线AB 上时,m 的值是 .
21.如图1,P (2,2),点A 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点B 在y 轴上运动,且PA=PB .
(1)求证:PA⊥PB;
(2)若点A(8,0),求点B的坐标;
(3)求OA – OB的值;
(4)如图2,若点B在y轴正半轴上运动时,直接写出OA+OB的值.
参考答案
1.试题分析:由图中可知:在开始的时候,阴影部分的面积最大,可以排除B,C.随着圆的穿行开始,阴影部分的面积开始减小,当圆完全进入正方形时,阴影部分的面积开始不再变化.应排除D.故选A.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2.C
试题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知BB′=AA′.由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以求得点A′的坐标,所以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以求得线段AA′的长度,即BB′的长度.
解:如图,连接AA′、BB′.∵点A的坐标为(0,3),△OAB沿x 轴向右平移后得到△O′A′B′,
∴点A′的纵坐标是3.又∵点A的对应点在直线y=x上一点,
∴3=x,解得x=4.∴点A′的坐标是(4,3),∴AA′=4.∴根据平移的性质知BB′=AA′=4.
故选C.
3.A.
试题分析:如图,过A 1作A 1D ⊥BO 于点D .设AD=DB 1=x ,则由△BA 1D
∽△BCO =
x=4,所以A 2B 1B 2的边长为4.同
理解得边长依次为
8,16
…,所以第n 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等于
2n
.故选A .
4.B .
试题分析:∵直线=kx+b 过第一、二、四象限,∴k<0,b >0,所以①③正确;∵直线y 2=x+a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a<0,所以②错误;当x >3时,kx+b <x+a ,所以④错 5.B
试题分析:过点A 作函数y=x 的垂线段,则AB 就是最小值,根据题意可得OA=1,∠AOB=45°,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点B 的坐标. 6.B .
试题分析:此运动过程可分为三段MN 段,P 匀速运动;NK 段,距离不变,为一定值;KM 段,距离匀速减少;且MN 段KM 段,运动时间
相等,由此看出选项B的函数图象符合题意.
7.C
试题分析:结合图象可知,当P点在AC上,△ABP的面积y逐渐增大,当点P在CD上,△ABP的面积不变,由此可得AC=5,CD=4,则由勾股定理可知AD=3,所以矩形ABCD的周长为:2×(3+4)=14.8.C
解:由题意可知当直线y=-2x+b经过A(1,1)时b的值最小,即-2×1+b=1,b=3;
当直线y=-2x+b过C(2,2)时,b最大即2=-2×2+b,b=6,
∴能够使黑色区域变白的b的取值范围为3≤b≤6.
9.B10.D11.﹣1.12.113.604114.-1.15.b<0
16.(1)y=ax+b,y=3x﹣5;(2)
试题分析:(1)把A点坐标代入可先求得直线OA的解析式,可求得OA的长,则可求得B点坐标,可求得直线AB的解析式;
(2)由A点坐标可求得A到y轴的距离,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得S.
解:
(1)设直线OA的解析式为y=kx,把A(3,4)代入得4=3k,解得
k=,
所以直线OA的解析式为y=x;∵A点坐标为(3,4),∴OA=
=5,
∴OB=OA=5,∴B点坐标为(0,﹣5),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ax+b,把A(3,4)、B(0,﹣5)代入得,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3x﹣5;
(2)∵A(3,4),∴A点到y轴的距离为3,且OB=5,∴S=×5×3=.
17.(1) (1)A(2,0);C(0,4);(2) 直线CD解析式为y=-3
4
x+4.(3)
P1(0,0);P2(16
5,8
5
);P3(-6
5
,12
5
).
试题分析:(1)已知直线y=-2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C,即可求得A和C的坐标;
(2)根据题意可知△ACD是等腰三角形,算出AD长即可求得D点坐标,最后即可求出CD的解析式;
(3)将点P在不同象限进行分类,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找出所有全等三角形,找出符合题意的点P的坐标.
试题解析:(1)A(2,0);C(0,4)
(2)由折叠知:CD=AD.设AD=x,则CD=x,BD=4-x,
根据题意得:(4-x)2+22=x2解得:x=5
2
此时,AD=5
2,D(2,5
2
)设直线CD为y=kx+4,把D(2,5
2
)代入得5
2
=2k+4
解得:k=-3
4
∴该直线CD解析式为y=-3
4
x+4.
(3)①当点P与点O重合时,△APC≌△CBA,此时P(0,0)②当点P在第一象限时,如图,
由△APC≌△CBA得∠ACP=∠CAB,
则点P在直线CD上.过P作PQ⊥AD于点Q,
在Rt△ADP中,AD=5
2,PD=BD=4-5
2
=3
2
,AP=BC=2由AD×PQ=DP×AP
得:5
2
PQ=3
∴PQ=6
5∴x P=2+6
5
=16
5
,把x=16
5
代入y=-3
4
x+4得y=8
5
此时P(16
5
,8
5
)
(也可通过Rt△APQ勾股定理求AQ长得到点P的纵坐标)③当点P在第二象限时,如图
同理可求得:CQ=8
5∴OQ=4-8
5
=12
5
此时P(-6
5
,12
5
)
综合得,满足条件的点P有三个,
分别为:P1(0,0);P2(16
5,8
5
);P3(-6
5
,12
5
).
18.(1)8,6;(2)16;(3)y=.

解:(1)∵直线l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x,BC⊥直线l,∴=.又∵OB=10,BC=3x,OC=4x,∴(3x)2+(4x)2=102,解得x=2,x=﹣2(舍),OC=4x=8,BC=3x=6,故答案为:8,6;(2)如图1:

PQ是OC的垂直平分线,OB交PQ于P即M点与P点重合,M与P点重合时△BCM的周长最小,
周长最小为=BM+PM+BC=OB+BC=10+6=16;
(3)①当0<t≤3时,过Q作QH⊥OB垂足为H,如图2:

PB=10﹣t,BQ=2t,HQ=2t•sinB=2t•cos∠COB=2t×=t,y=PB•QH=(10﹣t)t=﹣t2+8t;
②当3<t<5时,过Q作QH⊥OB垂足为H,如图3:

PB=10﹣t,OQ=OC+BC﹣2t=14﹣2t,
QH=OQ•sin∠QOH=(14﹣2t)=(14﹣2t)=﹣t,
y=PB•QH=(10﹣t)(﹣t)=t2﹣t+42,
综上所述y=.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19.(1)(6,0)(2)a=3
试题解析:(1)∵点M在函数y=x的图象上,且横坐标为2,∴点M的纵坐标为2.
x+b的图象上,
∵点M(2,2)在一次函数y=—1
2
×2+b=2,∴ b=3,
∴—1
2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1
x+3,令y=0,得x=6,
2
∴点A的坐标为(6,0).
a+3),D(a,a),
(2)由题意得:C(a,—1
2
∴ CD= a—(—1
a+3).
2
a+3)]=3,∴ a=3.
∵ OB=2CD,∴ 2[a—(—1
2
考点: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0.(1)6,3;(2)26s m m ;
(3)当以A ,P ,C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OB 相似时,m=1.2或m=3或 m=-2;(4)30
11
. 试题解析:(1)直线1
32
y
x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的坐标分别为A
(6,0),B (0,3),所以OA=6,OB=3;
(2)∵点P 坐标为(m ,0),∴AP=6-m ,PC=2m ,∴1
2
APC
S
AP PC =1
(6)22
m m =26m m ,即26s m m ;
(3)当0≤ m<6时,如图①,若△APC ∽△AOB ,则有
AP PC
AO OB
,即
6263m m ,解得m=1.2,如图③,若△CPA ∽△AOB ,则有PC AP
AO OB ,
即2663
m m ,解得m=3;
图③
当m<0时,如图④,若△APC ∽△AOB ,则有AP PC AO OB =,即6263
m m
--=
,解得m=-2,
图④
如图⑤,若△CPA ∽△AOB ,则有PC AP AO OB =,即2663
m m
--=
,m 的值不存在,
图⑤
综上所述,当以A ,P ,C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OB 相似时,m=1.2或m=3或 m=-2.
(4)连接PP ′,过点P ′作P ′E ⊥AO ,易得PD=25
m ,PP ′=45m ,由
PDO PEP
∽得,8
5PE
m ,3
5
OE m ,在Rt △PEP ′中,由勾股定理
得,P ′E=4
5
m ,所以点P ′(
35m ,4
5
m )
,代入直线1
32
y x 得,m=
3011

21.(1)详见解析;(2)点B 的坐标为(0,-4);(3)4;(4)4. 试题解析:(1)如图1,过点P 作PE ⊥x 轴于E ,作PF ⊥y 轴于F ∵ P (2,2)
∴ PE=PF=2,∠EPF=90°
在Rt △APE 和Rt △BPF 中

⎨⎧==PF PE PB PA ∴ Rt △APE ≌Rt △BPF (HL )
∴ ∠APE=∠BPF
∴ ∠APB=∠APE+∠BPE=∠BPF+∠BPE=90°
∴ PA ⊥PB
(2)∵P (2,2)
∴ OE=OF=2
∵ A(8,0)
∴ OA=8
∴ AE=OA-OE=8-2=6
又由⑴得Rt△APE≌Rt△BPF
∴ BF=AE=6
∴ OB=BF-OF=6-2=4
∴点B的坐标为(0,-4)
(3)∵ Rt△APE≌Rt△BPF
∴ AE=BF
∵ AE=OA-OE=OA-2
BF=OF+OB= 2 +OB
∴ OA-2= 2 +OB
∴ OA -OB= 4
(4)OA +OB=4
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坐标与图形性质.【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你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