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鹊踏枝 冯延巳 教案苏教版必修一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这首词的作者、背景及词牌的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解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感受这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是北宋词人晏殊的作品,表达了词人对往事的回忆、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2.2 词牌特点:介绍《鹊踏枝》词牌的起源、结构、格律等特点,使学生了解词牌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1)理解《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的内容,体会词人的情感。
(2)掌握《鹊踏枝》词牌的特点。
3.2 教学难点:(1)解析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2)理解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不满。
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以图片或音乐等形式导入,激发学生对词的兴趣。
5.2 朗读词歌:让学生多次朗读,感受词的韵律美。
5.3 解析词意:分析词中的意象、意境,解读词人的情感。
5.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词的理解和感悟。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朗读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进行评价。
6.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程论文等形式,对学生对词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进行评价。
第七章:课后作业7.1 背诵《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7.2 分析并欣赏其他《鹊踏枝》词牌的词作,不少于两篇。
7.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短文。
8.1 网络资源:介绍《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的相关背景资料、词牌知识等。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2)理解诗歌的背景,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
(3)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培养同理心。
(2)领悟诗词中的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 诗歌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的解析。
3. 诗歌情感和哲理的体会。
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深层含义的挖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李清照及其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
(2)分享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
(2)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体验诗人的情感。
(2)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6. 小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背诵诗歌,写一篇心得体会。
四、课后作业1. 背诵《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2. 写一篇心得体会,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诗歌背景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诗人创设的情境,感受诗中的美。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参与度。
《鹊踏枝》(冯延巳)导学案-教师版.doc
《鹊踏枝》(冯延巳)导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全词的核心字眼“闲情”,体会词人采用的层进手法,写出闲愁的连续性。
2、体会词小景与情的关系。
3、初步了解冯延巳词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深入理解主人公内心愁苦寂寞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粕读法、讨论法【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资料链接】见《创新设计》(学生版)P76“自主积累”部分。
(要求重点掌握:作者身世、文题背景, 上课备查)【作者资料补充】冯延巳其词渗透着一种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
他在词中时常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有限、时光易逝。
表现人生短暂的牛•命忧患意识,成为诗歌中常见的主题。
冯词写愁的最大特点,是忧愁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
他词中的忧愁,具冇一种超越时空和具体情事的特质,写來迷茫朦胧,含而不露。
艺术特色,一是空间境界比较阔大,常以人境写柔情,如“将远恨, 上高楼。
寒江天外流”(《更漏了》人“楼上春寒山四面”(《鹊踏枝》)等。
阔大无限的空间境界,表现出愁思的深重。
二是善于用层层递进的抒情手法,把幽深的情感农现得一层深似一层。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层深”之法。
三是在情景的配置上,善于用逆向配置法(以乐景衬哀情),常常喜欢用明媚灿烂的春景来写悲哀的情绪。
【知识链接】[简介“闲愁词”]闲愁词的基本内涵“忧牛之嗟与无涯的企羡”,都是对人主最根本问题反思的产物。
忧生Z嗟源于对死亡问题的观照。
经历了人类进化史上对死亡的本能的恐惧、长生的幻想、及时行乐的自我排遣等阶段之后,词人们达到了感性与知性的统一,形成了悲凉而旷达、自尊而乂自伤的心态和观照方式。
无涯的企羡起于对牛存意义的观照。
词人们感到了人牛的缺憾欲求安身立命Z处而木得,因而在沉静幽邃的词境中,表现为一种徒劳的挣扎少渺茫的希冀。
这种心态与主题自然带冇时代的印记,然而时代的气候飙围只是外因。
通占今而观Z,由于这种主题触及到了人性心理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深层意识,对于千百年后的读者,仍可以激起感发与共鸣,因而具有较为长久的生命力。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高二语文《鹊踏枝》教案 苏教版
鹊踏枝第二课时主备人:萧情审核:秦留权【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冯延巳及其代表作品。
2、了解全词的含义,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3、背诵这首词。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全词的含义,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 5’指名学生背诵《菩萨蛮》。
二、新授 25’(一)导入投影示: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今天我们学习那位宰相冯延巳的一首《鹊踏枝》。
(二)简介作者投影示: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扬州)人。
作为词人,他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花间词那样浓艳雕琢,而以清丽多彩和委婉情深为其特色,有时感伤气息较浓,形成一种哀伤美。
其词集名《阳春集》。
(三)指导学生自学自由低声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四)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学生轮流朗读,对朗读中存在的读音、停顿错误进行纠正2、完成下列检测题(喊两三个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不看书的情况下独立完成)⑴注音:①河畔.()②青芜.()⑵解释:①闲情②敢辞③青芜④何事(对黑板上学生的答案进行判断、更正、明确,并抽查一两个其他学生检测题的完成情况)3、指名学生逐句讲解,老师根据学生讲解的情况补充、更正,并通过出示投影来明确。
4、在了解文章意思的前提下让学生再读课文,要指导学生注意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读出情感;听录音跟读,体会情感;全班齐读。
(五)分析鉴赏(基本程序:老师投影出示题目;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讨论;老师指名学生回答;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补充、更正;老师出示投影明确;学生逐条完成教学案上的填空)1、如何理解上阙“谁道闲情抛掷久”句中“闲情”、“抛掷”、“久”、“谁道”?⑴“闲情”既可以指,也可以指、等;“抛掷”正是对“闲情”有意寻求摆脱所作的挣扎;“久”见其致力于摆脱的挣扎之久;⑵“谁道”:言原以为可以做到,而谁知竟未能做到,以语气出之。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生词、难点词语。
(3)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理解诗人的感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析。
2. 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2.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利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诗歌特点。
3. 运用比较法,区分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背景。
(2)学生齐读诗歌,体会韵律美。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诗歌,疏通字词。
(2)组内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
(2)讨论诗歌的表现手法。
4. 课堂展示:(1)学生代表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点评,总结提升。
5. 情感体验:(1)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
(2)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7. 课后作业:(1)背诵诗歌。
(2)写一篇关于诗歌鉴赏的心得体会。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维过程。
3. 单元测试评价:在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诗歌鉴赏的测试,通过测试成绩了解学生对《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以及其他相关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诗歌朗诵活动,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使学生能够理解诗词的意境,掌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文学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欣赏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诗词背景:《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是唐代诗人李清照的作品,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
2. 诗词解析:分析诗词的结构、意境、情感等,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
3. 诗词鉴赏:欣赏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的意境和情感。
2. 难点: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词背景、解析诗词内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诗词的鉴赏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3. 欣赏法:欣赏诗词的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词解析:分析《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的结构、意境、情感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
3. 诗词鉴赏:分组讨论诗词的鉴赏方法,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4. 欣赏环节:组织学生欣赏《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的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心得体会:阅读学生的心得体会,了解学生对《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唐诗宋词苏版2鹊踏枝教案资料讲解
语文唐诗宋词苏版2鹊踏枝教案语文唐诗宋词苏版2鹊踏枝教案冯延巳《鹊踏枝》教案一、预习检查1、冯延巳旳简单介绍,用自己旳话谈谈你对冯延巳旳理解.2、冯延巳旳词旳艺术特点,从“借景抒情”旳角度谈谈你旳认识.一代又一代之文学.大家都知道“唐诗”“宋词”旳说法,其实在唐代末期就已经有了词旳创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五代时著名词人冯延巳旳《鹊踏枝》.先来看这节课旳学习目标.二、学习目标1、领会作品情感抒发旳艺术手段及其营造旳感情境界.2、初步了解冯延巳其人以及他旳词旳特点.三、学习重、难点1、题解关键词冯延巳:对人生世事旳敏感,对生命乐与悲旳,深层体验.2、结合预习内容,用自己旳话说一说作者以及你对他旳认识.初步了解冯延巳词旳艺术境界和抒情技巧.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读本首词上阕,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回答以下问题1、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作者为什么说“每到春来”?试着从季节和情感角度回答..名家评道:“虽然首句仅只七个字,却写得千回百转,表现出对感情方面挣扎所作旳努力”,请同学们赏析作者开句是如何做到千回百转旳.(提示:所来无迹、深沉无方旳闲情本已难胜其苦,其后用“抛掷”二字,正是对“闲情”有意寻求摆脱所作旳挣扎.而作者又在后面用了个“久”字,足见其致力于摆脱旳挣扎之久.而作者却又在“闲情抛掷久”五个字旳前面,先加上了“谁道”二字,言原以为可以做到,而谁知竟未能做到,以反问语气出之.有此二字,于是“闲情抛掷久”五字所表现旳挣扎努力就全属于徒然落空了.深郁顿挫.)2、下阕中旳“河畔青芜”“堤上柳”有什么样旳特点?在内容上,和上阕有什么联系?.赏析“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二句是如何表达出情感旳境界旳.(提示:面对易落旳春花,作者怎能不以酒浇愁,即使喝多伤身也在所不惜.“日日”写出非酒无以度春日.“镜里朱颜瘦”则是“日日病酒”旳结果,说“镜里”,自有一份反省惊心之意,而上面依然用“敢辞”二字,表达了一种殉身无悔旳情意,表达出了情感旳境界.)(二)合作探究1、你是如何理解《鹊踏枝》中“闲情”二字旳内涵旳?在这里,闲情二字是不是作者“无病呻吟”结合作者简介部分内容和写作背景回答.2、词旳最后两句“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描绘了怎样旳优美意境?3、想一想,词人是如何高明地写出闲愁旳连续性旳?(三)精讲点拨赏析“河畔青芜堤上柳”写景句旳作用.“河畔青芜堤上柳”七字是承上启下,意兼比兴旳,使上、下阕旳过渡在若断若续之间,上半阕所写旳难以抛弃旳“闲情”及还依旧旳“惆怅”都在这七个字之中得到了具体旳呈现.萋萋芳草再加上千丝万缕旳柳条,惆怅旳增长也正如此之纷杂.为下文“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正是触景生情.贺铸旳词曾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与此相类.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学过旳诗句,从写作手法和写作目旳着手,谈论对这句诗旳理解,可各抒己见,不必拘泥于老师旳讲解.比如l李煜旳“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等.五、反思总结为了将抽象旳情感抒发旳具体真切,作者在写作时都喜欢使用很多旳艺术手法,本首词也不例外.认真阅读本首词,看看本词所使用旳艺术手法,以及所达到旳艺术效果.当堂检测读冯延巳《鹊踏枝》其一,思考问题《鹊踏枝》其一梅花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仔细阅读,在抒情手法和表达技巧上又有什么特点?(可以对比我们学过旳本首词来回答,注意其相同点)问题1、这首词,思考抒发了作者什么样旳感情?作者写“千万片”意在哪里?这首词所写之“愁”是什么愁?仔细思考回答.问题2、借景抒情是冯延巳词旳重要手法之一,试分析“借景抒情”手法在这首词中旳应用,分析其艺术效果.词作赏析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旳词.上片首句“梅落繁枝千万片”,即给人以哀婉之感.梅花凋零本就伤感,何况眼前飘落旳“千万片”呢?“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其情感旳细腻、真切与哀婉,不难想见.多情者谁?梅耶?人也.“落红本是无情物”,多情旳自然是看花旳人了.“多情”而更言犹者,足见出其痴情旳程度之深.“学雪随风转”梅花不甘飘零而苦苦挣扎,这难道不与人面临生命无常时旳缝络与执着极其相似吗?花自飘零,本是无可奈何之事,而犹“学雪随风转”, 由此折射出诗人旳缝络情怀与执着热情.这正是正中词情感特色所在.“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所“愁”者何为?笙歌易散,繁花易落,人生易别.这是人世间所有乖者旳共同悲哀.这里,既有着诗人对人生易别旳追悔,更有着对“昨夜笙歌”旳痴迷与执著.下片“楼上春寒山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这是诗人酒醒后登楼凭阑时所见所感.酒醒后旳无限愁绪,本希望登楼凭阑能有所化解,可是春寒四面,过尽征鸿,直到暮色很深了仍然无处解脱,反而更增添了诗人孤寂凄寒之感.然而,既然心中旳怅恨愁绪无法排解,诗人又何以在楼上从白昼到暮深滞留如此之久呢?“一晌凭阑人不见.蛟绢掩泪思量遍”,这是最好旳感情回语.这么久凭阑远望,为旳只是想见远方旳离人,但却不能达到,只好以“蛟绢掩泪”,深深地把他思念了.诗人用情之深、之切,达到了痴迷旳程度,也更显现出诗人挣扎旳无奈与执著旳热情.一、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仔细阅读这首词,体会作者所抒发旳情感,以及为抒发情感所使用旳表达技巧或抒情手段.2、查阅相关旳材料,结合课下旳注释,把握冯延巳词旳特点及其艺术价值.3、在理解本词旳基础上,背诵全词,会写重点旳句子.二、预习内容1、作者介绍:冯延巳(903-960),字正中,又名延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据夏承筹《冯正中年谱》记载:“冯延巳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工书喜词,而且还是当时著名旳书法家之一,可谓多才多艺”.南唐先主李璟很欣赏他旳才华,封为秘书郎,让他陪伴太子李煜.喜欢词旳李璟也对他也很器重,即位后,自中书侍郎拜相.冯延巳是五代词中大家,与晚唐温庭筠、韦庄,鼎足而三.他首开南唐词派,开始了从花间到南唐质旳飞跃,影响及于宋初.清末冯煦在《唐五代词选叙》中说:“吾家正中翁鼓吹南唐,上翼二主,下启欧、晏,实正变之枢纽,短长之流别.”对于冯延巳在南唐词及五代北宋之际词派衍变中旳地位与作用,作了确当旳评价.冯延巳词旳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因循出新.所谓“因循”,是说他旳词继承花间词旳传统,创作目旳还是“娱宾遣兴”,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越“花间词”旳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旳范围.所谓“出新”,是说他旳词在继承花间词传统旳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2、写作背景南唐词给人旳感觉,更像是一段风月,一番闲情.当然不必上升到爱国主义旳高度,也无需贬低为一味旳荒淫之作.它更多旳是抒写闺怨之情,有旳是真情、真诚和善良.而没有高深梗慨之气.当然,“天若有情天亦老”,天老地荒未必消得了一个情字,人情亦是文学旳基础,正如欧阳修《玉楼春》中所述:“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南唐词中旳风花雪月在中国旳文学历史上有其独特旳一片天地.在情感表现上,“花间”词人们以一首首纤纤细腻、绮艳、温婉旳风格,抒写这无限旳爱恨情愁.这种风格经两宋旳发展,词应写闲情真成为一个广泛旳共识.3、轶事先知据马令《南唐书.冯延巳传》记载:元宗(李璟)乐府词云:“小楼吹彻玉笙寒”,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皆为警策.元宗(李璟)尝戏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曰:“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元宗悦.这种君臣之间以戏谑为欣赏旳态度和关系,可以看出冯词旳“闲情”韵味.因此,从总体风貌上看,冯词并未完全摆脱“花间”题材范围,仍是写男女相思之主题,表现女性旳幽怨与深情.和其他唐五代文人词一样,冯延巳也没有兴趣去表现丰富复杂旳现实生活和时代风云,而是把主要笔墨倾注于描写其富贵享乐生活,抒发其伤春悲秋情怀.从他旳词中,我们仍能感受和领略到较明显旳香艳之态和脂粉之气.4、内容预习(1)作者这首词主要写“闲情”,在行文时,却多次写到与“春天”相关旳词语.比如“春来”“花前”“青芜”“堤上柳”,思考作者这样写作旳意图,以及所达到旳艺术效果.(2)结合上述写作背景和人物旳介绍,思考本首词中所写旳“闲情”旳意义.这和“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愁”是否相同.三、提出疑惑认真阅读领会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部分,同时将自己在预习时遇到旳问题写在下面,提高上课旳针对性.问题1问题2课后练习与提高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旳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一首唐代旳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答:.(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答:.。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的词牌特点和结构。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能够默写《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与其他诗词的异同。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词中的情感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了解词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的诗意和词牌特点。
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2 教学难点:理解诗词中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
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创造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播放古诗词朗诵,引导学生进入诗词学习的氛围。
简要介绍词牌《鹊踏枝》的背景和特点。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理解诗词大意。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词牌《鹊踏枝》的结构和规律。
3.3 课堂讲解: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解读诗词深层含义。
讲解词牌《鹊踏枝》的特点和创作背景。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5 应用拓展:学生进行诗词创作练习,尝试运用《鹊踏枝》词牌。
学生进行诗词表演,增强对诗词的理解和体验。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创作等。
4.2 学习成果评价:评估学生在自主学习、讨论和创作中的表现,检查对诗词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4.3 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果,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情趣。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相关诗词教材。
5.2 辅助材料:古诗词朗诵音频、诗词解读资料、词牌创作指导等。
鹊踏枝 冯延巳 教案
鹊踏枝冯延巳教案教案标题:《鹊踏枝冯延巳》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鹊踏枝冯延巳》的背景和作者2. 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并能够进行分析和解读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教学内容:1. 介绍《鹊踏枝冯延巳》的背景和作者2. 分析故事情节和主题3. 阅读和理解文本,并进行相关讨论4. 进行创作活动,如写作、绘画等5. 分享和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鹊踏枝冯延巳》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介绍故事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
主体活动:3. 分析故事情节和主题:引导学生一起阅读故事,了解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主题,并进行讨论。
4. 阅读和理解文本:让学生阅读故事的部分内容,理解其中的细节和意义,并进行问题解答和讨论。
5.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可以选择写作、绘画等形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6. 分享和展示作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以进行小组分享或全班展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总结活动:7. 总结教学内容:回顾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总结教学内容和收获。
8. 提供反馈和指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他们进一步提高。
教学评估:1. 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观察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创作的内容、表达的能力和思考的深度。
教学资源:1. 《鹊踏枝冯延巳》的文本或相关资料2. 图片或视频展示故事的背景和作者3. 学生的创作材料,如纸张、绘画工具等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拓宽他们的视野。
2. 推荐其他与《鹊踏枝冯延巳》相关的作品,如电影、舞台剧等,让学生进行观看和比较。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2.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如何?3. 学生的创作作品是否能够体现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4. 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鹊踏枝教案
鹊踏枝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鹊踏枝》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掌握《鹊踏枝》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
3.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鹊踏枝》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鹊踏枝》是元朝时期的一部杂剧,作者是郑光祖。
该剧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主要人物有柳永、秦观、王安石等。
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充满了戏剧性和艺术性。
2. 《鹊踏枝》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1.剧本分析: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剧本,了解剧情、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等方面的内容。
2.角色扮演:学生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3.舞蹈表演:学生需要学习舞蹈动作和节奏,通过舞蹈来表现角色的情感和心情。
4.音乐表演:学生需要学习唱歌和演奏乐器等技巧,通过音乐来表现角色的情感和心情。
3.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1.表演能力:学生需要通过角色扮演、舞蹈表演和音乐表演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包括语言表达、动作表演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2.艺术鉴赏能力:学生需要通过欣赏和分析《鹊踏枝》的表演艺术和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包括对戏剧、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理解和欣赏。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剧本、角色扮演、舞蹈表演和音乐表演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鹊踏枝》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
2.演示法:通过老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表演技巧和艺术鉴赏能力。
3.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和演练,帮助学生提高表演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1.整理教学资料,包括剧本、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资料。
2.准备教学用具,包括音响设备、乐器等。
3.安排教学场地,确保教学环境安全、整洁、舒适。
2. 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鹊踏枝》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1.讲解《鹊踏枝》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鹊踏枝》的艺术魅力。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教案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冯延巳教学目标:1.鉴赏全词的抒情技巧。
2.体会冯词的特色和成就。
3.理解全词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抓住全词个性鲜明的感情意境,分析表达技巧。
2.把握全词主旨。
教学难点:1.学习把握融情入景表现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南唐词简介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二、作者简介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南唐烈祖李昪时为李璟帅府掌书记。
中主李璟保大初,拜谏议大夫、翰林学士,迁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官至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宋建隆元年卒,年五十八。
冯延巳是五代词人中词作流传下来最多的人。
其词多写离情别恨,感情委婉深沉,语言清新,使婉约词有进一步的发展,对当时和后世词都有一定影响。
刘熙载《艺概》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王国维称“冯正中词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廡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三、鉴赏诗歌1、你是如何理解《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中“闲情”一词的内涵的?明确:这首词写的是春日怀人,词的核心是“闲情”二字,对此,我们可作多种联想。
“闲情”既可以指爱情的苦闷,也可以指人生的失意、理想的失落等。
2、名家评道:“虽然首句仅只七个字,却写得千回百转,表现出对感情方面挣扎所作的努力”,请同学们赏析作者开句是如何做到千回百转的。
明确:所来无迹、深沉无方的闲情本已难胜其苦,其后用“抛掷”二字,正是对“闲情”有意寻求摆脱所作的挣扎。
而作者又在后面用了个“久”字,足见其致力于摆脱的挣扎之久。
而作者却又在“闲情抛掷久”五个字的前面,先加上了“谁道”二字,言原以为可以做到,而谁知竟未能做到,以反问语气出之。
《鹊踏枝》教案
《鹊踏枝》教案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冯延巳教学目标:1.鉴赏全词的抒情技巧。
2.体会冯词的特色和成就。
3.理解全词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抓住全词个性鲜明的感情意境,分析表达技巧。
2.把握全词主旨。
教学难点:1.学习把握融情入景表现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南唐词简介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二、作者简介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南唐烈祖李昪时为李璟帅府掌书记。
中主李璟保大初,拜谏议大夫、翰林学士,迁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官至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宋建隆元年卒,年五十八。
冯延巳是五代词人中词作流传下来最多的人。
其词多写离情别恨,感情委婉深沉,语言清新,使婉约词有进一步的发展,对当时和后世词都有一定影响。
刘熙载《艺概》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王国维称“冯正中词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廡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三、鉴赏诗歌1、你是如何理解《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中“闲情”一词的内涵的?明确:这首词写的是春日怀人,词的核心是“闲情”二字,对此,我们可作多种联想。
“闲情”既可以指爱情的苦闷,也可以指人生的失意、理想的失落等。
2、名家评道:“虽然首句仅只七个字,却写得千回百转,表现出对感情方面挣扎所作的努力”,请同学们赏析作者开句是如何做到千回百转的。
明确:所来无迹、深沉无方的闲情本已难胜其苦,其后用“抛掷”二字,正是对“闲情”有意寻求摆脱所作的挣扎。
而作者又在后面用了个“久”字,足见其致力于摆脱的挣扎之久。
而作者却又在“闲情抛掷久”五个字的前面,先加上了“谁道”二字,言原以为可以做到,而谁知竟未能做到,以反问语气出之。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该诗,掌握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和韵律规律
3.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的《鹊踏枝》一诗。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唐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介绍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2. 感受语言
通过朗读、欣赏、分析文本等方式,使学生对诗歌的语言和艺术魅力有更深的认识和体验。
3. 理解诗意
学生可以根据诗歌的语言、韵律和意境,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4. 分析诗歌结构
让学生学会对诗歌进行分析,了解诗歌的结构和构成要素,掌握基本韵律和意译方法。
5. 诗歌扩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扩展诗歌的相关知识和文本,让学生以多样化的视角和拓展视野,深入理解和欣赏唐诗宋词。
教学评价
1.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积极性。
2.通过作业和阅读笔记的布置和评价,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学习情况,评估其对作者和诗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作业
1.动手写出《鹊踏枝》一诗,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阅读唐代文学相关资料,了解唐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历程。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文学素养,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评价学生作业和课堂表现时,需要审慎评价,避免过度依赖评价的数量和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考方式。
高二语文(鹊踏枝)教案
《鹊踏枝》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1、感受冯诗独特的闲愁。
2、了解本诗的层深之法。
教学重难点
把握冯诗写愁的手法与特点
教学参考
授课方法
诵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
专用教室
√
教学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一.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扬州)人。词集名《阳春集》。
其词渗透着一种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他在词中时常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有限、时光易逝。艺术特色,一是空间境界比较阔大,常以大境写柔情,阔大无限的空间境界,表现出愁思的深重。二是善于用层层递进的抒情手法,把幽深的情感表现得一层深似一层。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层深”之法。三是在情景的配置上,善于用逆向配置法(以乐景衬哀情),常常喜欢用明媚灿烂的春景来写悲哀的情绪。
萋萋芳草再加上千丝万缕的柳条,惆怅的增长也正如此之纷杂。为下文“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正是触景生情。贺铸的词曾说:“欲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与此相类。
课外作业
背诵默写本词
教学小 结
风格是恍惚幽咽的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3.赏析“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二句是如何表达出情感的境界的。
面对易落的春花,作者怎能不以酒浇愁,即使喝多伤身也在所不惜。“日日”写出非酒无以度春日。“镜里朱颜瘦”则是“日日病酒”的结果,说“镜里”,自有一份反省惊心之意,而上面依然用“敢辞”二字,表达了一种殉身无悔的情意,表达出了情感的境界。
“独立”二字,寂寞已是不可而知,再加上“风满袖”,“满”字写出风寒袭人,更是凄凉可知。又用“小桥”二字,则其立身之地的孤零至无所荫蔽如在目前。此境之中寂寞孤零凄寒侵扰,心情之凄苦已是不堪忍受。再加上“平林新月归后”,“平林新月”,则树梢月上,夜色渐起,又说“人归后”,是寂寞人定之后了,孤立的时间之长就可想见。用此景作结,将上文“闲情”之苦之深之久之难以排遣,写得层层深入。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鹊踏枝》教案
教学目标:1。
领会作品营造的感情境界.2。
初步了解冯延巳词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领会作品营造的感情境界.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南唐烈祖李昪时为李璟帅府掌书记.中主李璟保大初,拜谏议大夫、翰林学士,迁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官至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宋建隆元年卒,年五十八。
冯延巳是五代词人中词作流传下来最多的人。
其词多写离情别恨,感情委婉深沉,语言清新,使婉约词有进一步的发展,对当时和后世词都有一定影响。
刘熙载《艺概》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王国维称“冯正中词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二、研习《鹊踏枝》[简介“闲愁词"]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写的是春日怀人,词的核心字眼是“闲情"二字。
对此二字,可作多种联想.“闲情”既可以指爱情的苦闷,也可以指人生的失意、理想的失落。
词人以“闲情"为核心,采用层进手法,写出了闲愁的连续性.“闲愁词”是唐宋词的一个重大门类,有着独特的类型特征、美学价值。
闲愁词的基本内涵——忧生之嗟与无涯的企羡——都是对人生最根本问题反思的产物。
忧生之嗟源于对死亡问题的观照。
经历了人类进化史上对死亡的本能的恐惧、长生的幻想、及时行乐的自我排遣等阶段之后,词人们达到了感性与知性的统一,形成了悲凉而旷达、自尊而又自伤的心态和观照方式。
无涯的企羡起于对生存意义的观照。
词人们感到了人生的缺憾欲求安身立命之处而未得,因而在沉静幽邃的词境中,表现为一种徒劳的挣扎与渺茫的希冀。
这种心态与主题自然带有时代的印记,然而时代的气候氛围只是外因。
通古今而观之,由于这种主题触及到了人性心理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深层意识,对于千百年后的读者,仍可以激起感发与共鸣,因而具有较为长久的生命力.词的上片着重写爱情。
词中人物为相思所苦,憔悴不堪;下片着重写景。
《鹊踏枝》教案
鹊踏枝一、教学要求1.领会作品营造的感情境界。
2.初步了解冯延巳词的特点。
二、学习要点1.题解关键词冯延巳;对人生世事的敏感,对生命乐与悲的深层体验。
2.内容提示词的上片着重写爱情。
词中人物为相思所苦,憔悴不堪;下片着重写景。
而杨柳依依牵愁,畔草青青惹恨。
全词情景交融,意蕴深婉。
这首词并不着意刻画人物的外在形象,也不经心描写具体景物或情事,而是把笔墨集中在创造缠绵凄恻的感情境界上,形成了冯词的独特风格。
三、作者生平冯延巳(903-960),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南唐中主李璟少时在庐山筑读书堂,他随侍左右,后为元帅府掌书记。
李璟做国君后,他很受宠信,几度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
后因用兵失败,屡遭攻击,被罢相,任为太子少傅,不久死去。
他很有文才,宋初人史某《钓矶立谈》说他“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辨说纵横”;就连他的政敌孙晟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文章不如君也,技艺不如君也,诙谐不如君也”,可见其“人品”固然遭人非议,而诗、文、词的成就却颇高。
四、作者作品冯延巳词中,就有很多艳情之作。
这类作品,同《花间》词一样,体现出香艳、纯情、纤美的风格,可以视作是和《花间》词坛的一种“东西呼应”或“前后嗣响”。
不过,冯氏的作品,却又几乎剔除干净了《花间集》中某些作品的淫鄙气味,而显出十分“文雅”的气度来。
比如《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
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
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
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比较而言,温词所写的闺怨,还偏重于思妇的外貌形态(如“鬓云欲度香腮雪”之类);而韦词所写,又较多地保留着叙事的痕迹(如“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之类);及至冯词,则更“褪去”了生活的具体细节和人物的具体容貌,专在写景和人的心境上着力,因此显得格外“空灵”而有“神致”。
此词中“月明如练天如水”,“庭树金风,悄悄重六门”之类的景语,就充分显示出了这种特色,故而表现得相当优美、雅致。
冯延巳鹊踏枝教案
冯延巳鹊踏枝教案教案标题:《冯延巳鹊踏枝》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冯延巳鹊踏枝》这首古代诗歌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冯延巳鹊踏枝》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
3. 培养学生对于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冯延巳鹊踏枝》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2. 掌握《冯延巳鹊踏枝》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
教学准备:1. 《冯延巳鹊踏枝》的原文及翻译。
2.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诗歌情景的图片或播放一段相关音频,引起学生对于《冯延巳鹊踏枝》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Step 2:诗歌背景介绍(10分钟)向学生介绍《冯延巳鹊踏枝》这首诗歌的背景,包括作者冯延巳的生平背景,以及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和意义。
通过讲解相关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Step 3:诗歌分析(15分钟)分段解读《冯延巳鹊踏枝》的原文,帮助学生理解每个词句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韵律、修辞手法和意象,讨论诗歌的情感表达和主题。
Step 4:词汇和句式练习(15分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于《冯延巳鹊踏枝》中重要词汇和句式结构的掌握。
可以设计填空题、选择题或翻译题等形式的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Step 5:文学鉴赏与欣赏(15分钟)引导学生对于《冯延巳鹊踏枝》进行文学鉴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让学生撰写读后感,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Step 6:课堂总结(5分钟)对于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对于《冯延巳鹊踏枝》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以便在后续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如课后阅读《冯延巳鹊踏枝》的翻译版本,或撰写一篇关于诗歌的评论等。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或表演,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南唐词《鹊踏枝》教学设计
南唐词《鹊踏枝》教学设计南唐词《鹊踏枝》教学设计南唐词《鹊踏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鉴赏全词的抒情技巧。
2.体会冯词的特色和成就。
3.理解全词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抓住全词个性鲜明的感情意境,分析表达技巧。
2.把握全词主旨。
教学难点:1.学习把握融情入景表现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南唐词简介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二、作者简介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南唐烈祖李昪时为李璟帅府掌书记。
中主李璟保大初,拜谏议大夫、翰林学士,迁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官至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宋建隆元年卒,年五十八。
冯延巳是五代词人中词作流传下来最多的人。
其词多写离情别恨,感情委婉深沉,语言清新,使婉约词有进一步的发展,对当时和后世词都有一定影响。
刘熙载《艺概》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王国维称“冯正中词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廡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三、鉴赏诗歌1、你是如何理解《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中“闲情”一词的内涵的?明确:这首词写的是春日怀人,词的核心是“闲情”二字,对此,我们可作多种联想。
“闲情”既可以指爱情的苦闷,也可以指人生的失意、理想的失落等。
2、名家评道:“虽然首句仅只七个字,却写得千回百转,表现出对感情方面挣扎所作的努力”,请同学们赏析作者开句是如何做到千回百转的。
明确:所来无迹、深沉无方的闲情本已难胜其苦,其后用“抛掷”二字,正是对“闲情”有意寻求摆脱所作的挣扎。
而作者又在后面用了个“久”字,足见其致力于摆脱的挣扎之久。
而作者却又在“闲情抛掷久”五个字的前面,先加上了“谁道”二字,言原以为可以做到,而谁知竟未能做到,以反问语气出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确:“河畔青芜堤上柳”七字是承上启下,意兼比兴的,使上、下阕的过渡在若断若续之间,上半阕所写的难以抛弃的“闲情”及还依旧的“惆怅”都在这七个字之中得到了具体的呈现。萋萋芳草再加上千丝万缕的柳条,惆怅的增长也正如此之纷杂。为下文“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正是触景生情。贺铸的词曾说:“欲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与此相类。
7、鉴赏这首词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冯延巳是南唐中主时的宰相。身处内忧外患的南唐小朝廷,不免时时感受到一种末世的思绪,这种情绪渗透到他的词中,就带有一种不可言明、难以确指的感情,给读者造成多方面的联想与启示,这首词所要传达的既有“闲情”“惆怅”又有“新愁”,更有殉身无悔的执著,充分体现了冯词的独特风格。
5.层深之法最典型的是“泪眼问花花不语,隔墙飞过秋千去”。清人毛先舒云“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其他词作也屡用此法。请结合此段赏析,分析下片“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所用层深之法。
规律总结:
融情入景的概念
所谓融情入景是指作者在创作时把先前饱藏于胸中的某种感情,外射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使所描写的景物渗透着某种主观感情色彩,从而生成意境。
方法指导:
如何解答融情入景类题目?
中国古典诗歌最讲究意境,意境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一般由情景关系构成。这里的“情”指作者的思想情绪,欲望追求等;“景”指的作者之外的自然景物、事件、活动等。处理好二者关系成为诗歌创造意境的关键:情与景能浑然天成,则意境生成;情与景格格不入,则毫无意境。如欧阳修《戏答元轸》:“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间归雁生相思,病下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欧阳修青年时,曾被贬到宜昌峡州夷州做官。夷州小城,地处偏远,山重水隔,眼下虽已是二月,但春天好像还未到小城一样。不过欧阳修那时还年轻,志向远大,因此虽然有山居的寂寞愁闷、“乡思”的缠绕,但更多的是伺机而发的热情。眼前无花无春的景况,他并不感到悲伤绝望。诗中枝上的橘,欲抽芽的笋,都隐含一种新兴的萌发的希望,他坚信将来的道路会宽起来的,“野芳虽晚不须嗟”,暂时受抑仍保持昂扬的胸襟,每句中都有体现。正是欧阳修的这种政治家宽解和远见,他的思想感情外射到山城早春的景物中,使景物着上温暖鲜明的色彩,读之使人精神振奋。
二、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南唐烈祖李昪时为李璟帅府掌书记。中主李璟保大初,拜谏议大夫、翰林学士,迁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官至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建隆元年卒,年五十八。
冯延巳是五代词人中词作流传下来最多的人。其词多写离情别恨,感情委婉深沉,语言清新,使婉约词有进一步的发展,对当时和后世词都有一定影响。刘熙载《艺概》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王国维称“冯正中词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廡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6、想一想,词人是如何高明地写出闲愁的连续性的。
明确:这首词妙在写出了闲愁的连续性。年年日日,闲愁都挥之不去。天天在花前饮酒,应该是非常快乐逍遥,可每饮必醉,连美酒都无法消解,足见闲愁的沉重。镜子里朱颜消瘦,面容憔悴,也是闲愁所致,进一步写出闲愁的沉重。过片宕开,将画面移向河畔草地、堤上杨柳,境界为之开阔,思绪也随之转移。但轻松的情绪稍纵即逝,“新愁”又袭上心头。上片说“日日”,下片说“年年”,各有侧重:“日日”强调了闲愁的连续性,“年年”则强调了愁苦的持久性。
三、鉴赏诗歌
1、你是如何理解《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中“闲情”一词的内涵的?
明确:这首词写的是春日怀人,词的核心是“闲情”二字,对此,我们可作多种联想。“闲情”既可以指爱情的苦闷,也可以指人生的失意、理想的失落等。
2、名家评道:“虽然首句仅只七个字,却写得千回百转,表现出对感情方面挣扎所作的努力”,请同学源自赏析作者开句是如何做到千回百转的。
明确:所来无迹、深沉无方的闲情本已难胜其苦,其后用“抛掷”二字,正是对“闲情”有意寻求摆脱所作的挣扎。而作者又在后面用了个“久”字,足见其致力于摆脱的挣扎之久。而作者却又在“闲情抛掷久”五个字的前面,先加上了“谁道”二字,言原以为可以做到,而谁知竟未能做到,以反问语气出之。有此二字,于是“闲情抛掷久”五字所表现的挣扎努力就全属于徒然落空了。深郁顿挫。
展苞除放的唐五代词教案
二次备课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
教学目标:
1.鉴赏全词的抒情技巧。
2.体会冯词的特色和成就。
3.理解全词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抓住全词个性鲜明的感情意境,分析表达技巧。
2.把握全词主旨。
教学难点:
1.学习把握融情入景表现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南唐词简介
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3.赏析“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二句是如何表达出情感的境界的。
明确:杜甫《曲江》诗中写道“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久入唇”,面对易落的春花,作者怎能不以酒浇愁,即使喝多伤身也在所不惜。“日日”写出非酒无以度春日。“镜里朱颜瘦”则是“日日病酒”的结果,说“镜里”,自有一份反省惊心之意,而上面依然用“敢辞”二字,表达了一种殉身无悔的情意,表达出了情感的境界。
明确:独立”二字,寂寞已是不可而知,再加上“风满袖”,“满”字写出风寒袭人,更是凄凉可知。又用“小桥”二字,则其立身之地的孤零至无所荫蔽如在目前。此境之中寂寞孤零凄寒侵扰,心情之凄苦已是不堪忍受。再加上“平林新月归后”,“平林新月”,则树梢月上,夜色渐起,又说“人归后”,是寂寞人定之后了,孤立的时间之长就可想见。用此景作结,将上文“闲情”之苦之深之久之难以排遣,写得层层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