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感的探究

合集下载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认同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认同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认同及影响因素研究目录一、内容概括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4. 论文结构安排 (6)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7)1. 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界定 (9)2. 文化认同的理论基础 (9)3.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11)三、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状况 (12)1. 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 (13)2. 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14)3. 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态度 (16)四、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分析 (17)1. 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总体状况 (18)2. 不同文化背景来华留学生的认同差异 (19)3. 影响认同的因素分析 (21)五、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22)1. 家庭因素 (23)2. 教育因素 (24)3. 社会环境因素 (26)4. 个人因素 (27)六、结论与建议 (28)1. 研究结论 (30)2. 对来华留学生文化教育的建议 (31)3. 对中国政府和文化机构的建议 (32)一、内容概括本文档主要围绕“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展开。

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接触和认同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文章的第一部分将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概况和特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主要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

将阐述来华留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他们的国籍、年龄、教育背景和来华时间等。

第二部分将重点分析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情况。

将介绍认同度的评估方法和结果,包括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和深度访谈的结果整理。

将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探讨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情况,分析他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程度、兴趣偏好以及参与活动的意愿和行为等。

留学生如何适应中国社会和文化

留学生如何适应中国社会和文化

留学生如何适应中国社会和文化在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下,留学已成为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和增长国际视野的方式之一。

对于来到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适应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过程可能会有所挑战,但是也可以成为一次难忘的经历。

1. 学习中文——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生活中,学习中文是融入中国社会的重要一环。

掌握基本的中文交流能力,能够更好地与中国人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此外,了解中文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也可以让留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2. 了解中国文化和习惯——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在很多方面与其他国家有着不同的习惯和观念。

例如,进餐时的礼仪、家庭观念、做生意的方式等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学习中国文化和习惯是适应中国社会的重要一步。

可以多参加当地的文化活动、拜访中国家庭等方式来了解中国文化。

3. 尊重当地民俗习惯——作为外国人,应该尊重当地人的文化习惯。

例如,在中国,过年期间拜年、给长辈送礼等都是很重要的传统,作为留学生也应该尊重和遵守当地的文化和习惯。

遵守和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也能够帮助留学生与当地人打成一片。

4. 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人口大国,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备受关注。

了解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对世界的贡献,对于留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

5. 学会适应中国的生活方式——中国的生活方式可能与来自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不同,例如,饮食、住宿、交通等。

因此,留学生需要尽早地适应中国的生活方式,例如学习简单的中餐烹饪、了解当地的住宿市场、熟悉交通路线等,以便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生活。

6. 积极融入当地社交圈——在外国人中心生活可能让留学生没有机会了解当地的生活和文化。

因此,建议留学生积极融入当地的社交圈。

加入当地的俱乐部、参加志愿者活动、参加校内的学生组织等,都可以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生活,结交更多当地的朋友。

适应中国的文化,需要留学生在很多方面积极地学习、适应和融入当地。

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中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中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中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作者:杨鹏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26期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中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缺乏“学贯中西”的优秀中国文化授课教师;中国文化纷繁复杂,教学内容选取困难;缺乏反映优秀传统文化且制作精良的作品;来华留学生的个人情感因素等问题。

同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加强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明确中国文化传播内容;增加文化“外销”型产品;加强文化习得情感环境的构建等对策。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文化教育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9.004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CulturalEducation among Foreign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YANG Peng(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34)Abstract This paper included in the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ese cultural education problems:lack of "well-versed i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eachers; Chinese culture is complex,difficult to choose teaching content; lack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laborate works;problems of the foreign students from the individual emotional factors etc.. At the same time,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ducation; clear China culture; cultural export product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termeasures of cultural acquisition affective environment.Keywords foreign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Chinese culture; cultural education0 引言教育部的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校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的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已经超过44万名,创历史新高。

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传播探究

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传播探究

关键词:新文科;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传播;文化认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想要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然而,能有机会到中国来学习、参观、旅游的外国人毕竟是少数。

怎样消除外国人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进而有效传播中华文化,进一步提升中国在世界中的大国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将文化大国变成文化强国,是目前阶段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特别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奠基石。

社会是在发展变化之中的,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中又诞生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以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从古至今,我们的中华文化之中体现着我们的文化自信,这样的自信从何而来?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之中而来,更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而来。

近年来,我国高校提出“新文科建设”的部署,与“旧文科”所不同的是,新文科建设非常重视从分科走向科际融合,破除学科壁垒从而走向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协同共享。

在新文科的背景下,我们应当弱化学科,以问题研究为中心。

“新文科建设”的部署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即我们在传播其他学科知识的同时,把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完美巧妙地融入其中。

在本文中,我们想要探讨的,就是为什么要传播中华文化。

在新文科背景下,传播中华文化的哪些方面,以及怎样更加有效地转播中华文化。

一、新文科背景下传播中华文化的原因第一,我们的国家正在迅速而稳健地和平崛起,经济实力已经在飞速发展。

但是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却远远比不上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

我们现阶段在海外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如太极拳、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乐器、传统舞蹈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良好的作用。

然而,就目前阶段来看,在少数欧美等发达国家孔子学院,传播中华文化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这也要求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调整战略,让中华文化在国内的留学生群体中得到积极广泛而有效地传播。

加强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思考

加强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思考

加强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思考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留学。

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在中国住上一年半载,学习一些基础汉语,而是进入中国的正规大学,接受全面的、严格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本科教育。

据统计,上海市留学生为3298人,为4322人,达到5312人。

可以预测,留学生人数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留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向留学生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课题、更高的要求。

怎样适应全球出现的汉语热形势,在留学生人数增加的同时,加强中国文化教育,为弘扬中国文化与构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是当今高校一个重要课题。

一、重视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重视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是中国外国留学生教育的方针使然。

《大纲》明确指出,汉语言专业留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是“掌握基本中国人文知识,熟悉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

”根据这项原则,决不能为了增加语言学习时间而减少中国文化的课时。

虽然中国文化不是其他专业留学生的专业,但是在对他们的教育之中,不能疏忽中国文化的内容。

因为接受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国与各国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合作,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

留学生在中国留学期间,如果不学习中国文化,今后回国之后又如何宣传中国文化呢?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社会价值等等,与中国有较大的差异。

这些因素有时会让留学生产生一定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文化冲突。

尤其是那些刚刚跨出高中校门、第一次远离家庭来到中国的留学生,开始时,对留学生活期望很高,充满了憧憬,但是对于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新的环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如今,身处异国,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衣食住行诸般事情都得靠自己独立处理,这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加强中国文化教育,能够让留学生尽快地熟悉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风俗习惯,从而实现入乡随俗,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在中国文化课上,留学生能够学到很多知识,增长见识。

关于利用地方文化提升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感的思考

关于利用地方文化提升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感的思考

关于利用地方文化提升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感的思考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来华留学事业进入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提升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感已成为当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利用当地文化来增强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感有其特殊意义。

本文通过阐述地方文化的内容和作用,对利用地方文化增强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地方文化文化认同感来华留学生截止2022年,来华留学生超过了49万,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

国际留学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开展的“生力军”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一、提升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意义文化认同是指人们之间或个人与群体之间对共同文化的确认。

共同的文化符号、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都是文化认同的表现。

在我国语境下,文化认同是指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民俗习惯、语言文字等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情感层面上可理解为对祖国的归属感和对中华文化的喜好程度;行为意向层面上的文化认同是指按照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规范展开行动的意向,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中国人保持一致的意向。

[1]而留学生适应异国文化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从初始的好奇兴奋到面临文化冲突,经历文化认知重建后完成基本适应。

留学生在面临文化冲突时,会审视主客体文化异同,或者因为对客体文化产生认同危机,固守主体文化排斥他者文化;或者因急于融人客体文化则完全放弃主体文化,却又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融入点而陷人僵局。

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文化休克。

留学生在面临文化冲突尝试了解客体文化时,或由于渠道不通而未果,或由于了解途径不多则对客体文化认知片面和零碎,或由于感知的场域不够而认同不高,或由于了解方式不当而对中华文化没有好感。

[2]这些情况都会造成文化冷漠。

文化休克和文化冷漠都是留学生来到中国面临的文化冲突造成的。

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关系到留学生对“我国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感知度、认可度、认同度”,是评判留学生教育是否成功进行的关键指标之一,如何让留学生真正地融入中国的本土文化,如何切实提高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感,让他们对中华文化、中国国情从认知到认同,形成他们自己的中国故事,使他们乐于向世界描述他们眼中的真实中国,是当前开展好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关键。

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一项基于留学生群体的调查

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一项基于留学生群体的调查

参考内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工作和生活。为了更好地了解 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本次调查以问卷 形式为主,通过对不同背景和国籍的留学生进行采访和观察,得出了一些结论和 建议。
首先,我们对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 现,大部分留学生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有魅力,如茶道、太极拳、中医等。 同时,他们也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快速发展表示赞赏,如科技、艺术、教育等领域。 但是,也有一些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持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对传统与 现代之间的平衡、文化多样性的认识等方面存在差异。
其次,我们对留学生的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进行了探讨。通过问卷调查和访 谈发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有所不同。有 些留学生曾经在中国生活或学习过一段时间,对中国文化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 而另一些留学生则没有这样的机会。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 措施,加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
五、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显示,虽然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整体上 他们对中国文化保持着较高的兴趣和尊重。为了进一步增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 认知和理解,我们建议:
1、增加对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在留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增加有关中国文化 的必修课程,这将有助于他们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
2、举办中国文化活动: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中国文化活动,如中国画展 览、中国戏剧表演等,让留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文化。
四、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感
通过参与中国传统节日,许多外国留学生逐渐产生了对中国的认同感。他们 认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中国人民团结友爱的象征。 在参与这些节日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和包容性,这使得 他们对中国的感情更加深厚。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外学生选择来华留学。

这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对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中外友谊具有重要意义。

对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进行调查研究十分必要。

为了了解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本文选择了50名在华留学生为样本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问卷中的问题涉及到对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饮食、节日等不同方面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与态度。

经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较为认知。

大约60%的受访者表示对中国的历史较为了解,知道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约有70%的受访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如中国的诗歌、书法、绘画等。

这表明多数在华留学生对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兴趣,并作出了一定的学习和研究。

但也有部分留学生表示对此了解不多,这可能与他们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有关。

对于中国的饮食文化,大部分在华留学生非常喜欢中国的美食。

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味道独特,受到了很大的吸引力。

他们对中国菜的喜爱主要集中在中餐,特别是川菜、粤菜和北京菜等。

这与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有关,同时也反应出中国饭菜的口感和美味。

留学生对中国的节日有一定的认知。

约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知道中国的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一些留学生还知道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国的其他传统节日。

这表明留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有了解和兴趣。

对于中国的艺术和娱乐文化,留学生的兴趣和态度也较为积极。

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中国的京剧、民间舞蹈等传统艺术形式感兴趣。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也开始关注中国的现代文化娱乐,如中国电影、音乐、综艺节目等。

这反映出中国的艺术和娱乐文化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受到了留学生的喜爱和关注。

通过对在华留学生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持积极态度,对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浅析如何让留学生理解中国文化

浅析如何让留学生理解中国文化

浅析如何让留学生理解中国文化作者:马丹丹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6年第26期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的强盛,我国在世界地位与影响力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被吸引来华留学,留学生在我国人数的不断增长,而文化的适应是留学生需要过的最重要一关,本文就如何让留学生理解中国文化进行了初略的探讨。

关键词:留学生中国文化措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留学生来华学习,随着留学生数量的增加,留学生教育的研究也日趋重要。

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外国留学生经过学校的帮助及个人的努力,经过3到6月左右的时间,就能基本适应中国生活,基本的语言及日常生活,以及应对学业等方面不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生活背景的不同,价值观与人际交往等社会文化方面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最大难题。

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研究,是面对中外交流所具有的巨大潜力而开展的研究,具有对文化教育外向型发展的积极探索。

对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的教育,既可以满足留学生对中国悠久文明的了解欲望,又能够培养大批宣传中国文化的使者。

无论从教育、文化及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都具有现实意义、发展意义和实际价值。

一、创造留学生理解中国文化的外部环境对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的教育和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留学生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是,更加重视教学资源和文化环境的优势。

多数来华留学生,主要出发点就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喜爱,具有对中华文明成果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在教学环境的选择和布置方面就要具有文化氛围,使其在学习环境的不断影响下和学习过程的点滴积累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多彩和魅力。

每一位留学生都是在强大的学习动力下出国学习,在国外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否能适应他国的生活习惯,如果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创造温馨的文化气氛和环境,使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既新奇又兴奋还安心,能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中国文化。

良好的学习条件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主要保证之一,教室、资料室、活动室等硬件条件,教师、班主任、中国同学的温馨帮助,也都是良好学习条件的主要方面。

跨文化适应视角下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跨文化适应视角下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37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bei Energy 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第1期(总82期)2021年3月No.1(Sum.82)Mar.2021跨文化适应视角下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韩 玲(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摘 要: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基于浙江省五所高校的来华留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目前高校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总体趋于积极正向,且汉语水平对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较显著。

针对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应在树立文化平等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语言与文化教学的融合、优化对外汉语教学策略、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素养、丰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导入特色地域文化、帮助留学生重构社会支持网等提升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实现跨文化适应。

关键词:留学生;文化认同;中华文化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74(2021)01-0037-04A Study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of Overseas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Han Ling(Zhejiang Business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China)Abstract: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for overseas student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ways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of China. 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of overseas students from five univers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recogn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by foreign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ends to be positive at present, and the level of Chinese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overseas student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of overseas students,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establish the awareness of cultural equality,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teaching, optimize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TCFL (Teaching Chinese As Foreign Languag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CFL teachers, enrich various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introduce characteristic regional culture, help overseas students to reconstruct social support network, etc. Only by these ways can we improve their recogn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elp them better achieve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Key words: overseas students; cultural identity; Chinese culture《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我国应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1]。

培养“知礼懂礼守礼”的来华留学生

培养“知礼懂礼守礼”的来华留学生

培养“知礼懂礼守礼”的来华留学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跨文化的交流不断加深,来华留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

这些留学生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和友好大使,他们的行为举止和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中外友好关系的深度和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培养“知礼懂礼守礼”的来华留学生。

首先,来华留学生应该了解中国的文化,包括历史、传统、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这是了解和融入中国社会的基础。

留学生应该尊重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不得有歧视、偏见和误解。

同时,留学生也应该保持本国的文化自信和传统,在与中国文化交流时,既尊重对方的习惯和文化,也要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其次,留学生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生活和社交中,应该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

同时,留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公益活动,努力融入当地社会,体验中国文化和生活方式。

第三,留学生要重视中外文化差异,注意语言和行为的表达方式。

留学生应该注意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行为方式,尤其是在面对中国人和与中国人交流时,要避免使用过于直接和冗长的表达方式,以免造成误解和不适。

同时,在礼仪方面,留学生也应该遵守中国传统的社交礼仪,如问候、致谢、礼让、尊重等,表现出正确的态度和谦虚的精神。

最后,留学生还应该加强自身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努力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留学生应该善于观察和学习,积极结交中国朋友,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并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融入中国社会。

同时,留学生也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培养“知礼懂礼守礼”的来华留学生,不仅有助于增进中外友好交流,还能为留学生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

希望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梦想,在中华文化的底蕴中感受人性美和精神力量,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提升策略

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提升策略

艺术教育 |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提升策略□罗家文/文留学生一直都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的媒介。

无论是自费留学还是公派留学,留学生都以学习、掌握某项本土没有的技术或技艺、体验不同国家文化为目的,体验异国他乡的社会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和生活风俗习惯。

因此,留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是适应、接受异质文化的过程。

在学成归国之后,留学生会将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带回故土,将所学融入本土的生产生活,自发成为文化的传播者。

因此,提升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有益于塑造我国的国际形象,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1 来华留学生概况与文化认同概念界定1.1 来华留学生概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来华留学。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3—2021年,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013年为32.8万人,此后逐渐增长到2020年的50余万人。

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在积极寻求对策来扩大来华留学生的人数、规范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如教育部曾在2020年6月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国际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调整了国际学生入华留学的申请资格,并强调我国高等院校对来华留学生开展中国法律法规、民风民俗、校纪校规等方面的教育,以帮助他们更快熟悉和适应中国的学习、生活环境,更好地完成学业。

习近平总书记曾给各大高校的留学生进行回信,欢迎他们入华学习,并且多次在会议中强调: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国家留学基金委等部门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努力提升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扩大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推动新时代来华留学教育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1]。

1.2 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某种文化和价值感知的共识,是人们对其核心价值观的肯定,对这种文化中最有意义事物的肯定。

从行为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文化认同不等同于表面上对异质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而是发自内心地接受不同社会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规范,并乐于将其融入生活、亲身实践。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

这些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也会因为个人背景、教育经历、国家文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对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水平、发现存在的认知偏差,为提高中国文化传播的效果提供依据。

本文结合在华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关于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并提出如下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情况。

然后,分析调查结果,总结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存在的认知偏差,探讨其中的原因。

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提高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水平。

一、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情况通过对在华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情况。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节日习俗等方面的了解情况。

深度访谈则主要针对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的细节和深度进行探讨,以揭示其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深度。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可以大致了解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情况。

有些留学生可能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描述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以及一些风俗习惯。

而另一些留学生则可能对中国文化认知较浅,只了解中国的一些名胜古迹或者风俗习惯,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不够全面或深入。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存在的认知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认知偏差:部分留学生对中国的历史了解不够全面,可能只知道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并对当代中国的历史发展了解不够。

2. 文化传统认知偏差:部分留学生对中国的文化传统了解不够深刻,可能只知道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了解不够。

3. 风俗习惯认知偏差:部分留学生对中国的风俗习惯了解不够全面,可能只了解中国的一些饮食文化或者礼节习惯,对中国的其他风俗习惯了解不够。

在华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研究——以江汉大学为例

在华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研究——以江汉大学为例

218在华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研究——以江汉大学为例■李琦琪 孙 伟 汪 景 陈 琪 赵东立/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本研究以江汉大学的留学生为个案,借助小样本数据,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对象对娱乐、历史、民俗和饮食层面的中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度远远高于对汉语和宗教文化的认同度。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 中国文化 认同度 建议随着汉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

在华外国留学生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在衣、食、住、行等社会各方面均面临适应性挑战,同时沉浸于中国社会文化的亲身经历也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进而影响着跨文化交际和交流的成败。

鉴于此,本研究将从语言、娱乐、历史、宗教自由、民俗节庆、饮食等六个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态度,研究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现象的认知差异,揭示导致文化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并对外国留学生在华生活以及对留学生管理和教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本次调查以正在江汉大学就读的外国留学生为个案研究对象,他们主要来自于马拉维、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赞比亚、巴基斯坦、加纳、坦桑尼亚、喀麦隆等亚非国家。

(二)研究方法我们综合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性访谈的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7年10月,对部分外国留学生进行了初步调查。

为确保调查的有效性,本次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对研究的干扰变量进行了必要控制。

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5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86.7%。

除了被调查对象的国籍、性别、年龄、学习汉语时间、专业等基本信息项目之外,调查问卷共设置13个问题,包括语言文化认同度调查(第1题,第5题)、中国传统音乐戏曲文化认同度调查(第2题)、中国历史文化认同度调查(第4题)、中国宗教信仰自由认同度调查(第6题)、中国民俗节庆文化认同度调查(第7题)、中国饮食文化认同度调查(第8题)、中国人际交往文化认同度调查(第3题,第9题, 第10题,第12题)。

海外留学生如何看待中国文化

海外留学生如何看待中国文化

海外留学生如何看待中国文化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然而,我国的文化发展以及文化普及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软实力滞后于硬实力。

那么作为在中国的海外留学生,在他们眼中中国的文化和在他们亲自来到中国之后所感受到的是否有什么不同?本文通过对来华外国留学生对我国文化的形象的认知状况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中国软实力的转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留学生文化认知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1留学生眼中的中国文化留学生在来华之前对中国的文化有自己想象,来华之后感受到的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接触到的中国文化元素,形成自己对中国文化的感受。

这种感受不仅建立在对中国被塑造的文化形象上,更是建立在对现实中国文化的感知上。

因此,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形象经历了建构——解构——再建构的过程。

1.1来之前想象中的文化建构来到中国前,留学生和多数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一样,主要是“神秘”,“古老”,“东方古国”,谈到中国,他们最先想到的“功夫”、“京剧”、“熊猫”、“长城”,在他们对中国的文化想象中,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功夫,都会唱京剧,中国各个地方都有熊猫。

历史悠久,但有些似乎有些损害人权,甚至摧残生命,如以前的女人裹小脚,新中国施行计划生育等等,不太注重作为自然人自身的权利。

中国有一种模糊哲学,不太注重精确和量化,比如中医,经脉似乎很难描述和测量,中国哲学突出中庸,无可也无不可,没有一个精确的标准。

中国人在这种文化的塑造下,普遍比较保守,对自身的情感和感受采取压抑的方式,不太表达和外露。

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最初的认知存在偏差,也多停留在历史阶段,这种文化刻板印象对于他们客观看待不断发展的中国文化形成了障碍,也无法向世界传达中国新的文化信息。

1.2来中国后文化形象的解构与再建构海外留学生来华后,身处中国文化之中,他们将目光更多的集中在当代文化,认识到来华之前的文化想象并不能客观的代表中国,他们部分的否定了之前的文化认知,重新建构了新的中国文化形象。

来华留学生媒介使用与中国文化认同研究

来华留学生媒介使用与中国文化认同研究

来华留学生媒介使用与中国文化认同研究
杨晓雯;粟泫瑜
【期刊名称】《当代教育与文化》
【年(卷),期】2022(14)2
【摘要】来华留学生的媒介选择和使用对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会产生影响。

随着来华学生规模的扩大和研究领域的深化,留学生媒介使用情况以及媒介使用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逐渐走进学者的研究视野。

研究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与文化认同理论,对云南大学145名来华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后发现,来华留学生倾向于使用社交平台、电影、网站三类媒介,个体的年龄、性别、汉语水平差异对其中国文化认同产生显著影响。

留学生整体的中国文化认同程度较高,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欣赏大于了解,个体的学历、年龄、国籍与其中国文化认同之间具有强相关性。

留学生的媒介使用时间、语言类型、内容偏好、使用动机与使用效果均对其中国文化认同产生显著影响。

作为文化传播者,应该利用媒介使用对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促进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提高他们的中国文化认同,使中国文化在海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

【总页数】10页(P100-109)
【作者】杨晓雯;粟泫瑜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55
【相关文献】
1.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素质和文化认同研究——江西省留学生相关调查和启示
2.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研究r——以福建农林大学留学生为例
3.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感的研究
4.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研究——以武夷学院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引言:随着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华学习,与中国文化接触。

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如何,却很少被深入研究。

本文将通过对在华留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以期为提升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我们选取了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学科背景的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我们将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二、调查内容1. 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情况: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整体了解程度如何,对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有何认知。

2.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点和关注点。

3. 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认知程度:留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化、社会现状、时尚风潮等方面的了解情况。

4. 对中国语言的学习情况: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学习情况和态度。

三、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留学生的调查,我们得到了以下的一些主要结果和分析:1. 中国文化整体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和习俗方面。

很多留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服饰、传统饮食等方面有一定了解,并且对于中国的历史和古代文化也有一定的兴趣。

2.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大部分留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尊重,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持有积极的态度。

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值得学习和尊重,认同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3. 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认知程度:关于中国的现代文化和社会现状,留学生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他们对中国当代文化和社会风貌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媒体报道,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误解。

有部分留学生对中国的现代文化和时尚潮流还存在一定的认知盲区。

4. 对中国语言的学习情况:大部分留学生对学习汉语持有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学习汉语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并且对将来在中国的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到中国学习和生活。

这些留学生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认知方式不同。

因此,了解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对于促进国际交流与文化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华留学生的调查研究来探讨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我们共发放了200份问卷,收到有效问卷174份,回收率为87%。

首先,我们通过问题“您来中国前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如何?”来了解留学生在来中国之前对中国的文化了解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43%的受访者表示了解程度一般,28%的受访者表示了解程度较多,而只有8%的受访者表示了解程度很多。

这表明大部分留学生来到中国之前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比较有限。

这也说明了中国在全球教育中的知名度还没有达到足够的程度,需要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

其次,我们通过问题“您认为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来了解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3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庸之道,28%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是家庭观念,1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秩序。

此外,还有不同程度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是孝道、尊重长辈、诚信等。

这表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但认知情况比较分散,需要加强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研究。

最后,我们通过问题“您认为自己在中国的生活中接触到了哪些中国文化的特点?”来了解留学生在中国生活中对中国文化的接触情况和认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42%的受访者认为在中国生活中接触到的中国文化特点是礼貌、尊重、慷慨、友善等,23%的受访者认为在中国接触到的中国文化特点是热情、好客、淳朴、亲切等,还有不同程度的受访者认为在中国接触了中医、饮食文化、中式艺术等不同方面的中国文化。

这表明留学生在中国的生活中有一定程度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有了一定的深入和拓展。

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素质和文化认同研究

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素质和文化认同研究

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素质和文化认同研究作者:徐筱秋何欣来源:《职教论坛》2017年第35期摘要: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比例进一步增加,留学生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帮助国际学生适应中国生活和学习。

文化认同是文化适应性的基础,针对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问题和文化素质发展研究有助于发现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中存在的问题。

文章通过定量研究,了解来自江西三所高校230名亚洲和非洲国家的本科留学生的留学动机、语言状况、文化传播渠道、中国文化认同情感因素和中国物质文化认知程度对留学生文化素质发展的影响,以期提高留学生中国文化素质和文化认同,顺利完成学业,把未来职业发展和两国间的友好往来联系起来。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文化素质;软实力作者简介:徐筱秋(1970-),女,江西南昌人,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英语应用语言学、跨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何欣(1985-),女,内蒙古通辽人,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比较教育。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江西省来华留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调查研究”(编号:13ZD3L030),主持人:徐筱秋;江西省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语料库的‘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编号:JXJG-15-8-16),主持人:徐筱秋。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35-0084-05教育部数据显示,2016年来华留学生生源国家和地区总数为205个,创历史新高。

2016来华留学人员比2015年39.7万人增加到44万人,增幅为11.35%。

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适应性问题接踵而至,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素质和文化认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国人类学家Robert Redfield(1936)等认为,“文化适应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或群体(在进入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后)进行持续的互动过程中,导致两种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感的探究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跨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大量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从文化认同的角度上看,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教学以及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让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登上更为广阔的舞台,本文将主要就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感这一议题进行相关探究。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文化认同感前言近几年来,来华留学的人数不断增加,从数据统计上看,2019年全世界范围内来华留学的人数已高达61万名,为了更好的进行留学生的教学以及管理工作,相关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提升来华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进行文化认同感的教育能够有利于提升我国综合国际地位,也是文化外交的重要要求。

所以,相关教育工作者们要能够让来华留学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当下的学习以及生活,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找到粘合外国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桥梁,本文将主要就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教育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

一、文化认同的含义文化认同指的是人类对于某一种文化和感知,所形成的共识、认识。

人们经常以文化认同作为评价和判断不同群体的依据。

有学者认为,文化认同源于对文化形象的肯定,来华留学生在进入中国之后会接触到中国特有的文化,在接触、学习以及适应的过程中,文化认同也意味着文化的融入[1]。

文化的认同感同样表现在人们会接受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并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拥有相似精神境界。

文化认同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可变性,人们对于群体行为中的规范以及情感认可是处于不断变动的,这也意味着文化认同具有着一定的可选择性。

个体是否能对某一种文化进行理解和认同,意味着个体是否能追随这一文化,个体如果对某一个群体文化的认知程度越高,则代表个体在认知、态度以及行为上和这个群体文化中的大部分成员在行为和表现上越发趋于一致。

二、来华留学生认同中国文化的意义中国文化的形成立足于我国上下5000年的发展历程,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文化也具有明显的动态性,文化的内涵以及范畴也在不断丰富。

中国地大物博,孕育着多种多样的文化分流,殊途同归的文化之间互相交融。

从哲学的角度上看,中国文化同样是各种思想相互作用以及融合的综合体,在文化的整体影响之下,中华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性格以及价值观,在我国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也走向了更为广阔的舞台,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也导致很多文化层面的问题出现,例如在对外介绍中国历史时,反映中国当下现状的相关文化产品并不多见,还有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形式存在着方式单一的问题,这些客观存在的情况都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来华留学生是我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载体,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学习和生活的留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国文化的特有魅力,所以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更能够吸引住留学生,并为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具体来看,来华留学生认同中国文化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来华留学生从文化传播的角度上看是我国文化的使者,可以将我国的文化带回自己的国家,促进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交流以及传播。

借助来华留学生,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以及对和平美好的祝愿以文化的形式传播出去,也能够有效化解我国在国际上的负面消息[2]。

除此之外,从个体的角度上看,来华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也能够拉近与中国的心理距离,为我国经济发展加油助力。

将每一个来华留学生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树立我国文明和平形象的重要依托,利于我国国际地位的稳固。

(二)有利于留学生质量的不断提升在进行来华留学生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中加强文化认同教育,同样也能够提升留学生的质量,让留学生在华学习期间,对所处的校园产生更强的归属感,更有利于校园教学和管理。

当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强的认同感之后,校园文化也能更加顺利的开展,并在吸纳世界各国积极文化的过程中,在多元化文化氛围的带动下,来华留学生的留学生活也会更加丰富,有利于留学生素养的提升[3]。

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活动能够让留学生感受到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强化留学生和其他学生的交流,消除文化差异和障碍,让留学生在华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更高。

三、提高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的相关对策(一)开设多元化的语言以及文化课程在强化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们首先要能够认识到语言的重要性,开展多元化的语言教育能够转变传统的语言教育方法,在语言教育过程中进入文化渗透能够帮助留学生营造中国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日常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以语言作为载体进行文化认同教育时要注重带动留学生更好的融入环境,并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对于汉语这门语言来说,语言教育要能够深入汉语内部,挖掘出汉语所蕴含的文化象征,将语言背后的文化思维作为强调文化认同的重要根据。

所以,在针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言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让留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汉字以及语法使用规则之外,也要注重让留学生理解文字背后的内涵,学会总结。

对此,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举办书法大赛或汉字认读大赛等方式,以语言作为基本载体,让来华留学生有机会感受到更多的语言表达形式,加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以及认同[4]。

教师尤其要将汉字背后的寓意强调出来,加强针对汉字的解读以及情境建设,让来华留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真正触及到中国文化的内核,从而形成文化认同。

(二)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教师要注重开展第二课堂,实现教学的有效延伸。

第二课堂的设置也能够帮助来华留学生丰富业余生活,对于第二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专业,为其匹配中华文化的相关延伸性内容,并注重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让来华留学生能够深入到民间生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内涵所在。

例如,在端午节、中秋节即将到来时,教学可以引导留学生参与到民间庆典活动中,并向学生介绍这些节日背后的中原文化内涵,加深留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体验以及认识,同时教师也要将与节日相关的民族精神或历史故事,分享给留学生,让留学生认识到这些节日都有着特有的象征意义以及文化主张。

第二课堂活动的设立,是一种从其他角度让来华留学生切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教师要把握好这一角度,加强文化认同输出。

除此之外,第二课堂活动也可以立足于学生所居住的城市文化特征,从当下来华留学生的主要分布地上看,北京、上海、西安是中国最大的留学生聚集地,这些城市本身也有着鲜明的城市特征,来华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在于感受不同的文化,留学生在中国的收获也比学习到的知识要多。

以当地的风俗习惯为切入点,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悠久的东方文明对来华留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中华历史可以以体验的活动的形式融入到留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学校也可以通过组织留学生社团或课外活动小组,让留学生能够有更多对中国文化的体验,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文化认同来华留学生和就读学校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所以为了能够加强文化认同,院校要增加校园文化的构建力度,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励来华留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和认知中国文化。

校园文化同样利于来华留学生加强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文化氛围能够有效构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模仿蓝本,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其中要包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注重知识的融入与促进,让留学生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之下消除文化冲突问题,并让留学生找到对中国文化的归属感体验,强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以及理解[5]。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着组织相关活动、构建和谐的校园关系,校园中的教师要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让来华留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

在行为举止层面上的体现,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正向影响。

(四)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稳固文化认同效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了网络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和网络通讯设备分不开关系,为了加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利用网络平台加强文化宣传时,教育工作者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元的信息展现方式,将视觉、形象,以更能被大众所接受的话语情境以新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在这种创意性的表现形式带动之下,增强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形成思想共鸣。

教育工作者也要注重通过网络阵地的建设,加强和来华留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创办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形式,定期在群中发布与中华文化相关的活动,或者向留学生分享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影音材料,加强和来华留学生之间的实时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问题,促进留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不断加强。

(五)完善教师和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建设良好的教育和管理团队教师和管理人员是增强在华留学生文化认同感的重要人才保障,所以学校要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以及管理者,促进教学质量平稳、有效提升。

对此,学校要加强人力资源调配的力度,选拔优秀教育骨干,让教师能够更好地胜任来华留学生教育以及管理。

针对管理队伍的建设,也要明确针对来华留学生的管理目标,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尤其要熟练掌握外交本领方法,为留学生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管理系统,在为留学生提供良好生活条件的基础上,管理人员和教师也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用言传身教影响学生[6]。

学校要定期开设针对留学生管理人员的培训会议,让管理人员先具备较强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并在日常的培训过程中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够让管理人员和教师在与留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传递中华文化的内涵以及思想,起到辅助留学生强化文化认同感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综上所述,对于国家发展来说,文化是至关重要的部分,文化源于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也是中华民族特色的集中体现。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要更注重文化的输出,凸显出中华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塑造正面的国际形象。

针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强调需要立足于留学生在中国的生活学习现状,为留学生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受到中国传统美德的熏陶。

学校也要注重校园内部跨文化交流环境的构建,运用环境的带动作用潜移默化地熏陶来华留学生,促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识的不断强化,也要加强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相关教育,辅助好文化认同的输出,全方位促进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深度,有效提高来华留学生的生活品质以及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1]赵宏,张晶.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00(011):145-147.[2]刘平,高亚楠.基于地域文化的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课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交际,2018,No.477(07):5-6.[3]李王婷,王海涛,熊佳慧."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对中国设计文化认同感研究[J].长江丛刊,2019,000(009):P.154-154.[4]李琦琪,孙伟,汪景,等.在华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研究——以江汉大学为例[J].长江丛刊,2018,000(011):218-220.[5]杨鹏.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中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7,000(009):7-8.[6]李王婷,王海涛,刘群.来华高校留学生设计教育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J].科教导刊,2019,000(17):42-43.作者简介:李京展(199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