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合集下载

网络体系结构参考答案

网络体系结构参考答案

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参考答案简答题1.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定义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的体系结构定义:指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architecture)。

或精确定义为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综合了OSI和TCP/IP 的优点,本身由5层组成: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2.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在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在计算机网络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

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交换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

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3.什么是OSI参考模型?各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OSI模型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建议,各层使用国际标准化协议。

可理解为当数据从一个站点到达另一个站点的工作分割成7种不同的任务,而且这些任务都是按层次来管理。

这一模型被称作 ISO 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因为它是关于如何把相互开放的系统连接起来的,所以常简称它为OSI模型。

应用层提供与用户应用有关的功能。

包括网络浏览、电子邮件、不同类文件系统的文件传输、虚拟终端软件、过程作业输入、目录查询和其他各种通用和专用的功能等。

表示层完成某些特定功能。

例如,解决数据格式的转换。

表示层关心的是所传输信息的语法和语义,而表示层以下各层只关心可靠地传输比特流。

会话层进行高层通信控制,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session)关系。

会话层允许进行类似运输层的普通数据传输,并提供对某些应用有用的增强服务会话,也可用于远程登录到分时系统或在两台机器之间的文件传递。

会话层服务之一是管理对话,会话层允许信息同时双向传输,或只能单向传输。

若属于后者,则类似于“单线铁路”,会话层会记录传输方向。

一种与会话有关的服务是令牌管理(token management)。

运输层基本功能是从会话层接收数据,必要时把它分成较小的单元传递,并确保到达对方的各段信息正确无误。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第三章(高教第二版冯博琴)1 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中基本的原理是什么?答:所谓网络体系就是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把每个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及服务。

将这些同层进程间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中基本的原理是抽象分层。

2 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是什么?试举出自然语言中的相对应的要素。

答:网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1)语义协议的语义是指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也即“讲什么”。

2)语法语法是用于规定将若干个协议元素和数据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一个更完整的内容时所应遵循的格式,即对所表达的内容的数据结构形式的一种规定(对更低层次则表现为编码格式和信号电平),也即“怎么讲”。

3)时序时序是指通信中各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

或者说时序规定了某个通信事件及其由它而触发的一系列后续事件的执行顺序。

例如在双方通信时,首先由源站发送一份数据报文,如果目标站收到的是正确的报文,就应遵循协议规则,利用协议元素ACK来回答对方,以使源站知道其所发出的报文已被正确接收,于是就可以发下一份报文;如果目标站收到的是一份错误报文,便应按规则用NAK元素做出回答,以要求源站重发该报文。

3 OSI/RM参考模型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答:OSI/RM参考模型的研究方法如下:1)抽象系统抽象实系统中涉及互连的公共特性构成模型系统,然后通过对模型系统的研究就可以避免涉及具体机型和技术实现上的细节,也可以避免技术进步对互连标准的影响。

2)模块化根据网络的组织和功能将网络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然后定义层间的接口以及每层提供的功能和服务,最后定义每层必须遵守的规则,即协议。

模块化的目的就是用功能上等价的开放模型代替实系统。

5 服务原语的作用是什么?试以有确认服务为例进行说明。

答:服务在形式上是用服务原语来描述的,这些原语供用户实体访问该服务或向用户实体报告某事件的发生。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1、基本概念(1)信号带宽、信道带宽,信号带宽对信道带宽的要求答:信号带宽是信号所占据的频率范围;信道(通频)带宽是信道能够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信号带宽对信道带宽的要求:信道(通频)带宽>信号带宽。

(2)码元传输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概念及其关系?答:码元传输速率(调制速率、波特率)是数据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传输速率,表示每秒传输多少电信号单元,单位是波特;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是每秒传输二进制代码的位数,单位是b/s或bps;两者的关系:比特率=波特率×log2N,N为电脉冲信号所有可能的状态。

(3)信道容量与数据带宽答:信道容量是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带宽W是信道能够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由介质的质量、性能决定。

(4)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答:数字信号传输:数据通信1)数/模转换-->模拟通信系统-->模/数转换2)直接通过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模拟信号传输1)模拟通信:直接通过模拟通信系统2)数字通信:模/数转换-->数字通信系统-->数/模转换2、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哪些?时分复用与统计复用技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空分多路复用SDM、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和波分多路复用WDM;时分复用与统计复用技术的主要区别是:时分多路复用:1)时隙固定分配给某一端口2)线路中存在空闲的时隙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按排队方式分配信道):1)帧的长度固定2)时隙只分配给需要发送的输入端3、掌握T1和E1信道的带宽计算方法。

答:每一个取样值用8位二进制编码作为一个话路,则24路电话复用后T1标准的传输比特率为多少? 8000×(8×24+1)=1544000b/sE1 标准是32路复用(欧洲标准)传输比特率为多少?8000×(8×32)= 2048000bps 4、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数据报服务、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服务的优缺点?5、指出下列说法错误在何处:(1)“某信道的信息传输速率是300Baud”;(2)“每秒50Baud的传输速率是很低的”;(3)“600Baud和600bps是一个意思”;(4)“每秒传送100个码元,也就是每秒传送100个比特”。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OSI参考模型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OSI参考模型

3
章 网 络 协 议 与 体 系 结 构


第 计 算 机 网 络
3
4 、从OSI体系结构到原理体系结构
OSI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既复杂又不实用,但其概念清



网 络 楚,体系价格低廉,理论较完整。TCP/IP的协议现在得到 协 议 了全世界的承认,但它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 与 TCP/IP是一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它包含应用层、运输层、 体 系 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 结 构
第 计 算 机 网 络
3
章 网 络 协 议 与 体 系 结 构


第 计 算 机 网 络
分层可以带来如下好处: 3
章 网 络 协 议 与 体 系 结 构
(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2)灵活性好。 (3)结构上可分割开。 (4)易于实现和维护。 (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第 计 算 机 网 络
3
H4
H3 H4

4
3 2
H5
H5
应用程序数据
应用程序数据


网 计算机 2 络 AP2 协 议 5 与 体 4 系 3 结 构 2
1
1
第 计 算 机 网 络
计算机 1
AP1 5
3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运输层剥去报文首部后 把报文的数据部分交给应用层
H5

应用程序数据
4
3 2
H4
H5
应用程序数据
1
第 计 算 机 网 络
3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计算机 1
AP1 5
章 网 计算机 2 络 AP2 协 议 5 与 体 4 系 3 结 构 2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解读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解读

OSI Open Source Initiative(简称OSI,有译作开放源代码促进会、开放原始码组织)是一个旨在推动开源软件发展的非盈利组织。

OSI参考模型(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

它是网络技术的基础,也是分析、评判各种网络技术的依据,它揭开了网络的神秘面纱,让其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一、OSI参考模型知识要点图表1:OSI模型基础知识速览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

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

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

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

由低到高具体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第7层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可以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第6层表示层—格式化数据,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口。

这可以包括加密服务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

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

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

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第1层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受方则相反。

各层对应的典型设备如下:应用层……………….计算机:应用程序,如,HTTP表示层……………….计算机:编码方式,图像编解码、URL字段传输编码会话层……………….计算机:建立会话,SESSION认证、断点续传传输层……………….计算机:进程和端口网络层…………………网络:路由器,防火墙、多层交换机数据链路层………..网络:网卡,网桥,交换机物理层…………………网络:中继器,集线器、网线、HUB二、OSI基础知识OSI/RM参考模型的提出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由IBM公司提出(74年,SNA),以后其他公司也相继提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如:Digital公司的DNA,美国国防部的TCP/IP等,多种网络体系结构并存,其结果是若采用IBM的结构,只能选用IBM的产品,只能与同种结构的网络互联。

计算机网络典型习题讲解

计算机网络典型习题讲解

TCP删除 关闭连接 删除/关闭连接 删除
FIN=1 Seq#=M ACK=1,Ack#= M+1 ,
M=连接关闭前已经被确认收到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列号加 连接关闭前已经被确认收到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列号加1 连接关闭前已经被确认收到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列号加 任何一方(client or server)都能够发送关闭请求,单向关闭 都能够发送关闭请求, 任何一方 都能够发送关闭请求 单向关闭.
A到B的连接关 到 的连接关 闭
ACK=1,Ack#= (7401) ,
此时,A不能继续向 传输数据,反过来可以,因为TCP关闭连接 此时, 不能继续向B传输数据,反过来可以,因为 关闭连接 不能继续向 传输数据 具有单向性,上面只关闭了A到 的连接 的连接, 到 的连接未关闭 具有单向性,上面只关闭了 到B的连接,B到A的连接未关闭
计算机网络习题讲解
1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端到端延迟计算
2
OSI参考模型 参考模型
请从低到高的顺序指出OSI参考模型中的七层, 并对其中(任选的)五层的 每一层指出一个实际协议的例子. 答: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或会晤层),表示 层,应用层
物理层:任何一种调制解调体制 数据链路层:ALOHA,CSMA或CSMA/CD,TDMA,FDMA,CDMA,FDDI 等之一 网络层:ARP,IP,ICMP,OSPF,BGP等 传输层:TCP,UDP之一 会话层:NetBIOS等 表示层:XML,HTML,MIME,XDR等 应用层:FTP,HTTP,DNS,SMTP,DHCP, RIP ,ODBC,RPC等
8
解答
a."带宽时延"积=(1e7/2.5e8)*1e6=40,000bit b.40000bit c.一条链路的带宽时延积就是这条链路上具有的比特数的最大值. d.1e7/4e4=250m,比一个足球场的长度还长. e.s/R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

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老师通常会布置一些课后习题。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的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1. 描述OSI七层模型,并介绍每一层的功能。

答:OSI七层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功能的抽象模型,它将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

具体如下:(1)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主要关注传输介质、电压等物理性质。

(2)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组织成帧,并在物理链路上可靠地传输数据帧。

(3)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分组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进行路由选择和拥塞控制。

(4)传输层:负责对数据进行分割和重组,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

(5)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6)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加密和解密等操作。

(7)应用层:提供网络服务和访问,面向应用程序开发人员。

2. 解释TCP/IP模型并与OSI七层模型进行比较。

答:TCP/IP模型是另一种描述计算机网络功能的模型,它由四个层次组成,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与OSI七层模型相比,TCP/IP模型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合并为网络接口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没有发生变化,而将表示层和会话层合并到了应用层。

TCP/IP模型相对于OSI七层模型更加简洁,更贴近实际的网络实现。

它的实际应用广泛,特别是在互联网中得到了大量的使用。

3. 描述IP地址的分类及其范围。

答:IP地址是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符,根据IP地址的位数和分配方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A类地址:以0开头,共32位,第一位为网络位,后面的7位为网络号,剩下的24位为主机号。

范围从1.0.0.0到126.255.255.255,可用于大型网络。

(2)B类地址:以10开头,共32位,前两位为网络位,后面的14位为网络号,剩下的16位为主机号。

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后习题答案 第4章 计算机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后习题答案 第4章 计算机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
httpsmtpdnsftptcpudpether接口ppp接口x25接口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25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internet应用应用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模型的对比表osi中的层功能tcpip中的层tcpip协议族应用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表示层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数据加密应用层会话层解除或建立与别的接点的联系传输层提供端对端的接口传输层tcpudp网络层为数据包选择路由互联网层ipicmpripospfbgpigmp数据链路层传输有地址的帧以及错误检测功能光缆无线连接ppparprarp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wlan广域网协议物理层以二进制数据形式在物理媒体上传输数据同轴电缆双绞线26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internet应用应用4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441tcpip协议概述442internet网际协议ip443tcpip的配置444tcpip测试445下一代的网际协议27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internet应用应用441tcpip协议概述tcpip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是一种用于网际互连的协议
4.接口
“接口”是同处某地的同一节点系统内相邻层之间信息交换的连接点。 5.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将计算机互联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 定义的层次,并规定同层实体通讯的协议和邻层间的接口服务。这 种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之为网络体系结构。
9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4.2.2 OSI参考模型
件;WEB访问和HTTP;对远程主机的Telnet等,对应的通信应用协议 如 P34所列8种。 OSI/RM清晰地定义了服务,接口和协议三个概念,将功能与 实现细节分开,概括性强,理论完整, 便于理解,普遍实用性强,至 今仍被用于理论学习和系统分析;但OSI 协议实现复杂,没有商业 驱动力,未被实际采用。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习题答案)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习题答案)

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一、填空题1.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2.OSI模型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七个层次。

3.OSI模型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

4.物理层定义了(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四个方面的内容。

5.数据链路层处理的数据单位称为(帧)。

6.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有(链路管理)、(成帧)、(信道共享)、(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透明传输)和(寻址)。

7.在数据链路层中定义的地址通常称为(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

8.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两类:(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9.传输层的功能包括(服务选择)、(连接管理)、(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差错控制)等。

二、名词解释同步协议实体对等层对等层通信服务 CIDR 协议数据单元服务数据单元同步同步指的是广义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什么事情的特性,而且条件和时间有关,具有时序的含义。

协议计算机网络中意图进行通信的结点必须要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

这些为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称为协议,也称为网络协议。

实体任何接收或者发送数据的硬件单元或者软件进程模块都可以称为通信实体,简称实体。

对等层不同的网络结点,若它们遵循的是同一种网络体系结构的话,那么在不同结点上完成同样功能的层次称为对等层。

对等层通信在分层的网络体系结构中,每个层次只知道自己从上层接收来数据并处理后再传递给下一层,结果通信目的方该层次的对等层就收到与己方处理的一模一样的数据。

就好像在两个对等层之间有一条“通道”直接把数据传送过去一样,这种情况就称为对等层通信。

服务下一层能被上一层看见的功能称为服务。

协议数据单元、服务数据单元对等层上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而直接相邻的两个层次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与解答讲解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与解答讲解

本文所有的习题均来自教师上课布置的题目和书上,答案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第一章计算机概论1.术语解释计算机网络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通信子网资源子网2.计算机网络的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3.以一个你所熟悉的因特网应用为例,说明你对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的理解。

4.计算机网络如何分类?请分别举出一个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实例,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

5.何为计算机网络的二级子网结构?请说明它们的功能和组成。

6.常用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几种?各自有何特点?试画出它们的拓扑结构图。

7.计算机网络具有哪些功能?8.目前,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哪些方面?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解释下列术语网络体系结构服务接口协议实体协议数据单元数据封装数据解封装2.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完成的?CA.数据连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3.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属于 OSI 模型的功能。

BA.网络层 B.表示层 C.物理层 D.数据链路层4.O SI 参考模型包括哪 7 层?5.同一台计算机之间相邻层如何通信?6.不同计算机上同等层之间如何通信?7.简述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8.简述数据发送方封装的过程。

9.O SI 参考模型中每一层数据单元分别是什么?10.在 TCP/IP协议中各层有哪些主要协议?11.试说明层次、协议、服务和接口的关系12.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13.试比较 TCP/IP 模型和 OSI 模型的异同点。

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要点提示】采用层次化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

通过“分而治之”,解决这些较小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计算机网络这个大问题(可以举例加以说明)。

2.81.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与无连接的网络服务解析: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与无连接的网络服务就相当于生活中的电话系统和普通邮政系统所提供服务。

OSI参考模型讲解

OSI参考模型讲解

OSI参考模型的结构
物理层:负责传输原始 比特流,定义物理特性 如电压、线缆规范等。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 特流组合成帧,控制数 据传输的流程,如流量
控制和差错控制。
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 路由和转发,处理数据 包的逻辑地址寻址和路
径选择。
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 端的通信服务,处理数 据包的分段和重组,保 证数据的顺序和完整性。
网络层的功能和特点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分组交换,负责路由和逻辑寻址。 网络层负责建立和维护通信子网,实现网络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 网络层使用IP协议,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发送到目的地址。 网络层还提供拥塞控制和差错控制功能,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传输层的功能和特点
传输层的功能: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交互,实现端到端通信。
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和发展趋 势
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场景
远程教育 电子商务 物联网 云计算
OSI参考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提供了 一种标准化的 网络体系结构, 使得不同厂商 的设备和系统 能够相互通信。
缺点:层次过 多,导致协议 复杂、实现成 本高、传输效
率低。
OSI参考模型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普及,使得OSI参考模型的应用更加广泛。 物联网和5G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推动OSI参考模型向更高层次的应用。 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OSI参考模型的安全性将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将为OSI参考模型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THANK YOU
表示层的功能和特点
表示层主要负责对数据进行编码和格式化,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具有正确的语法和语义。 表示层还负责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表示层还负责对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缩,以减少数据传输所需的带宽。 表示层还负责对数据进行校验和计算,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发生错误。

网络技术基础教案第六讲OSI参考模型

网络技术基础教案第六讲OSI参考模型

第六讲教案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总时间150分钟)
(图 1)层次模型
(图2)计算机网络的层次模型
层次结构的要点:
1)除了在物理媒体上进行的是实通信之外,其余各对等实体间进行的都是虚通信。

2)对等层的虚通信必须遵循该层的协议。

3)n层的虚通信是通过n/n-1层间接口处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n-1层的通信(通常也是虚通信)来实现的。

层次结构划分的原则:
1)每层的功能应是明确的,并且是相互独立的。

当某一层的具体实现方法更新时,只要保持上、下层的接口不变,便不会对邻居产生影响。

2)层间接口必须清晰,跨越接口的信息量应尽可能少。

3)层数应适中。

若层数太少,则造成每一层的协议太复杂;若层数太多,则体系结构过于复杂,使描述和实现各层功能变得困难。

网络的体系结构的特点是:
1)以功能作为划分层次的基础。

2)第n层的实体在实现自身定义的功能时,只能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

3)第n层在向第n+1层提供的服务时,此服务不仅包含第n层本身的功能,还包含由下层服务提供的功能。

4)仅在相邻层间有接口,且所提供服务的具体实现细节对上一层完全屏蔽。

清华万博教研室主讲:孟令宏。

计算机网络习题汇总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汇总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汇总及答案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各种习题和问题。

这些习题旨在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网络的原理、协议和技术,提升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习题,并附上答案,以供参考。

1. 简述 OSI(开放系统互联)七层模型,并列出每一层的功能。

OSI七层模型是一种逻辑结构,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不同层次和功能。

其七层分别为:1)物理层:负责实现数据的物理传输和接收,如线缆、网卡、光纤等。

2)数据链路层:在物理连接上传输数据帧,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寻址、路由选择和分组传输。

4)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如 TCP 和 UDP 协议。

5)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连接。

6)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加密和压缩等处理。

7)应用层:提供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访问接口。

2. 解释 TCP/IP 协议族,并列出其核心协议以及各自的作用。

TCP/IP 协议族是一系列互联网通信协议的集合,它是全球互联网的基础。

核心协议及其作用如下:1)IP(Internet Protocol):提供主机间的逻辑通信,负责数据包的寻址和路由选择。

2)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可靠地提供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

3)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提供无连接的数据传输,适用于实时通信和广播等场景。

4)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用于在 Web 上传输超文本文档。

5)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用于在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

6)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

7)DNS(Domain Name System):负责将域名解析为 IP 地址。

3. 解释以下网络地址类型及其所属范围:A 类、B 类、C 类、D 类和 E 类。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3章 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3章 习题答案

1.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请说出使用分层协议的两个理由。

答:将同层进程间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的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分层思想对于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和实现有着极大的优势,如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可分割、易于实现和维护、促进标准化等。

2.什么是实体?什么是对等实体?答:实体是指层中的活动元素,它既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

不同主机中位于同一层次的实体称作对等实体。

3.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包括哪些因素?试举出自然语言中的相对应的要素。

答:为网络执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就是网络协议。

典型的网络协议包含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方面。

4.OSI网络参考模型定义了哪些数据单元?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OSI参考模型定义了服务数据单元、协议数据单元和接口数据单元,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3.4,3.5所示。

5.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的区别在于两个实体通信前是否建立连接。

6.有两个网络都可以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其中一个提供可靠的字节流,另一个提供可靠的报文流。

这两者是否相同?请给出一个例子予以说明。

答:字节流没有报文的边界7.试说明服务与协议的关系?答:服务涉及相邻层间的接口,协议涉及不同计算机上对等实体之间发送的分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3.6所示。

8.服务原语的作用是什么?试以有确认服务为例进行说明。

答:利用服务原语可以通知服务提供者采取某些行动,或报告对等实体正在执行的活动。

有确认服务需要使用请求、指示、响应和确认原语。

9.说明在实际网络中数据是如何进行封装传输的。

答:若从客户端A发送信息到客户端B,从客户端A是从应用端依次往下传输,在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各自加上本层的协议头,在物理层时,以比特流在网络中进行传输,到达客户端B的物理层,通过客户端B的物理层依次向上传输,经过数据链路层时,去除在客户端A中在数据链路层加上的报头,其他的内容当做数据包向上提交。

计算机网络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计算机网络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计算机网络典型例题分析解答典型例题分析解答一、填空题1网络层/Network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介于运输/TmsPOEt/T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

1.【解析】网络层在OSI参考模型中位于第三层,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路由选择、阻塞控制和网际互连等。

【答案】网络层/Network、运输/TmsPOEt/T2.在虚电路操作方式中,为了进行数据传输,网络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要建立一条逻辑电路,称之为____。

2.【解析】虚电路不是专用的,每个节点到其它任一节点之间可能有若干条虚电路支持特定的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两个端系统之间也可以有多条虚电路为不同的进程服务,这些虚电路的实际路径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答案】虚电路3.虚电路服务是OSI____层向运输层提供的一种可靠的数据传送服务,它确保所有分组按发送____到达目的地端系统。

3.【解析】在分组交换方式中,通信子网有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操作方式,提供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服务。

虚电路操作方式中,为了进行数据传输,网络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要建立一条逻辑通路,称之为虚电路。

虚电路服务是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的一种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的可靠的数据传送方式。

【答案】网络、顺序4.在数据报服务方式中,网络节点要为每个____选择路由,在____服务方式中,网络节点只在连接建立时选择路由。

4.【解析】在数据报操作方式中,每个分组被称为一个数据报,每个数据报自身携带地址信息,若干个数据报构成一次要传送的报文或数据块.数据报服务是指端系统的网络层同网络节点中的网络层之间,一致地按照数据报操作方式交换数据。

虚电路服务是面向连接的服务,数据报服务是无连接的服务。

【答案】分组/数据报、虚电路5.当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时,使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从而使网络性能下降,若出现网络通信业务陷入停顿,我们就称这种现象为____。

网工各章节例题分析

网工各章节例题分析

网络工程师专题一:网络体系结构(第1章)1、国际化标准的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共七层。

其中,处理系统之间用户信息的语法表达形式的问题的是1层,规定通信双方的相互连接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的是2层,向用户提供各种直接服务,如文件传送、电子邮件、虚拟终端等的是3层,通过校验和反馈重发等方法将原是不可靠的物理连接改成无差错的数据通道的是4层;负责通信子网中从源到目标路径选择的是5。

(1)~ (5) A.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传输层E、会话层F、表示层G、应用层解析:1.F 2.A 3.G 4.B 5.C。

这里考察了OSI七层中每层所具的功能。

2、有多个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网络或网段的互连、工作在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和网络层的互联设备分别称为(1)、(2)、(3)。

(1) A.网关B. 路由器C. 防火墙D. 中继器(2) A. 转发器B. 防火墙C. 网桥D. 网关(3) A. 转发器B. 路由器C. 网桥D. 中继器解析:(1)D.(2)C.(3)B.在物理层工作的常用设备有中继器,集线器;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有:网桥,交换机(2层);工作在网络层的设备有:路由器,3层交换机。

防火墙和网关是很特殊的设备,没有特定的工作层次,他们根据设计的不同,可以在各个层次工作,也可以在所以7层工作。

3、在ISO OSI/RM中,实现数据压缩功能。

A. 应用层B. 表示层C. 会话层D. 网络层解析:B。

文件的表示方法或格式由表示层完成。

比如:MP3,JPEG,MIDI等等4、以太网中的帧属于协议数据单元。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应用层解析:B.注意:在不同的层次协议数据单元名称是不一样的。

在网络层叫做数据包;在传输层叫做数据段;物理层叫做数据位。

5、在ISO OSI/RM中,()实现数据压缩功能。

A. 应用层B. 表示层C. 会话层D. 网络层解析:B6、以太网中的帧属于()协议数据单元。

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典型例题分析解答一、填空题1。

计算机网络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___。

2。

为进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____、标准或____的集合称为网络协议。

3。

0SI的全称为____,的参考模型是由____制定的标准化开放式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4。

ISO包括____、服务定义和____三级抽象。

5。

0SI的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____、运输层、会话层、____和____。

6。

网络协议包含三要素,这三要素分别是语义、____和____。

二、单项选择题1.在网络协议中,涉及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的内容属于网络协议的()要素.A)语法B)语义C)定时D)语用2。

osI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层模型.A)8 B)9 C)6 D)73。

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在通信子网中实现路由选择的层次为()。

A)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运输层4。

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协调收发双方的数据传输速率,将比特流组织成帧,并进行校验、确认及反馈重发的层次为()。

A)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运输层5.在ISO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提供端到端的透明数据运输服务、差错控制和流量撞控制的层次为()。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运输层D)网络层6.在ISO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组织和同步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间通信的层次为().A)网络层B)会话层C)运输层D)表示层7。

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为上层用户提供共同的数据或信息语法表示转换,也可进行数据压缩和加密的层次为()。

A)会话层B)网络层C)表示层D)运输层8。

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把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帧的层次是().A)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C)运输层D)分组层9。

在OSI的7层模型中,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机械的、电气的、功的和规程的特性的层次是().A)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C)物理层D)运输层10。

OSI参考模型讲解

OSI参考模型讲解

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禁止了不同主机间的对等层之
间的直接通信。因此主机A的每一层必须依靠主机A相邻层
提供的服务来与主机B的对应层通信。
假设主机A的第四层必须与主机B的第四层通信,那
么主机A的第四层就必须使用主机A的第三层所提供的服务
。第三层通过一个服务接入点(SAP)给第四层提供服务
,这些服务接入点使得第四层能要求第三层提供服务
物理层
链路层协议3 物理层协议3
数据链 路层
物理层
物理介质 路由器 通信子网 路由器
物理介质
• 逻辑通信:位于不同主机和网络设备中同层通信实体间的对话,对话遵 • 循某一特定协议,且每层协议各不相同; • 传输层及以上层不同主机通信实体间的逻辑通信是直接点对点的通信, • 下3层中主机与路由器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通信也是直接通信,且同 • 层通信协议不尽相同。
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分层模型的优点
解决通信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问题: 语言层解决不同种语言的相互翻译问题(汉-日) 媒介层解决信息传递: 语音(电话)/文字(传真)
分层模型的优点
高层屏蔽低层细节问题 概念层只关心会话内容, 不关心语种和会话方式 语言层只关心语种, 不关心会话内容和方式 媒介层只关心信息的传递, 不关心信息的内容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以及其协议的结合,称为
网络的体系结构。换言之,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即
是对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该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
义。即计算机网络应设置哪几层,每层应提供哪些功
能的精确定义,至于功能如何实现,则不属于网络体
系结构讨论的范围。换句话说,网络体系结构只是从

网络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网络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典型例题分析解答一、填空题1。

物理层是利用其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在DTE和DCE之间实现对物理信道的______、______和拆除功能。

2。

物理层协议规定了与建立、维持及断开物理信道有关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_____ _、电气的、功能性的和_______四个方面。

3。

把属于用户所有的______或______统称为数据终端设备或DTE。

4。

把为用户提供_______的网络设备统称为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或数据通信设备或D CE。

5。

接口信号线按功能一般可分为______、控制信号线、定时信号线和______四类。

6。

EIA RS-232C是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在1969年颁布的一种目前使用最广泛的_ ______物理接口标准。

7。

RS-232C标准提供了一个利用______作为传输媒体,并通过______将远程设备连接起来的技术规定。

8。

1978年,EIA颁布了RS-499标准的两个电气子标准,即______和_______。

ITT V2.4建议中的100系列接口标准是作为______和______不带设备的D CE之间的接口标准。

ITT V2.4建议中的200系列接口标准是作为________和带设备的DCE之间的接口标准。

11. x.21建议是CCITT于1976年制定的一个用户计算机____如何与数字化的__ __交换信号的数字接口标准。

12。

为了利于从老的网络技术转到新的X.21接口,CCITT提出了用于公共数据网中的与V系____接口的X.21bis建议。

l3.x.21和X.21bis为_______服务、直接呼叫服务和_______服务定义了物理电路。

14.RS-449标准的电气特性有两个子标准,即方式的RS-422电气标准和方式的RS-423电气标准。

15.EIA RS-232C的电气特性规定逻辑"______"电平为-15至-5伏,逻辑"______ "电平为+5至+15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___。

2.为进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____、标准或____的集合称为网络协议。

3.0SI的全称为____,的参考模型是由____制定的标准化开放式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4.ISO包括____、服务定义和____三级抽象。

5.0SI的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____、运输层、会话层、____和____。

6.网络协议包含三要素,这三要素分别是语义、____和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网络协议中,涉及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的内容属于网络协议的()要素。

A)语法B)语义C)定时D)语用
2.osI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层模型。

A)8 B)9 C)6 D)7
3.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在通信子网中实现路由选择的层次为().
A)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运输层
4.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协调收发双方的数据传输速率,将比特流组织成帧,并进行校验、确认及反馈重发的层次为()。

A)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运输层
5.在ISO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提供端到端的透明数据运输服务、差错控制和流量撞控制的层次为()。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运输层D)网络层
6.在ISO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组织和同步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间通信的层次为().
A)网络层B)会话层C)运输层D)表示层
7.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为上层用户提供共同的数据或信息语法表示转换,也可进行数据压缩和加密的层次为()。

A)会话层B)网络层C)表示层D)运输层
8.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把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帧的层次是()。

A)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C)运输层D)分组层
9.在OSI的7层模型中,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机械的、电气的、功的和规程的特性的层次是()。

A)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C)物理层D)运输层
10。

在OSI的7层模型中,负责为OSI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层次是()
A)应用层B)会话层C)运输层D)表示层
11。

在创I的7层模型中,位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的层次是()。

A)表示层B)应用层C)数据链路层D)运输层
12。

在OSI的7层模型中,位于运输层之上的层次是()。

A)表示层B)数据链路层C)会话层D)应用层
13。

允许计算机相互通信的语言被称为()。

A)协议B)寻址c)轮询D)对话
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一、填空题
1.【答案】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2.【答案】规则、约定
3.【解析】开放系统互连(Open System bEtemmet2tion)基本参考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标准化开放式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又称ISO'sOSI参考模型。

"开放"的含义是任何两个遵守该模型和有关标准的系统都能进行互连。

【答案】开放系统互连、国际标准化组织
4.【解析】OSI包括了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三级抽象。

OSI给出的仅是一个概念上和功能上的标准框架,是将异构系统互连的标准分层结构。

模型本身不是一组有形的可操作的协议集合,它既不包括任何具体的协议定义,也不包括强制实现的一致性。

网络体系结构与实现无关。

【答案】体系结构、协议规范
5.【答案】网络层、表示层、应用层
6.【答案】语法、定时
二、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B 【解析】网络层在OSI的7层模型中位于第三层,它为运输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交换网络数据传送功能,并进行路由选择和拥塞控制等
4.【答案】C 【解析】数据链路层在OSI的7层模型中位于第二层,它为网络层实体提供点到点的元差错F帧传输功能,并进行流量控制。

5.【答案】C 【解析】运输层在OSI的7层模型中位于第四层,它为会话层实体提供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飞输服务,保证端到端的数据完整性;选择网络层能提供的最适宜的服务;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传输连接功能。

.
6.【答案】B. 【解析】会话层在创I的7层模型中位于第五层,它为彼此合作的表示层实体提供建立、维护理和结束对话连接的功能,提供会话管理服务。

7.【答案】C 【解析】表示层在OSI的7层模型中位于第六层,它为应用层进程提供能解释所交换信息含义的一组服务,如代码转换、格式转换、文本压缩、文本加密与解密等。

8.【答案】B
9.【答案】C 【解析】物理层在ISO的7层模型中位于最底层,它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它还提供有关在传输媒体上传输非结构的位流及物理链路故障检测指示。

10.【答案】A 【解析】应用层在OSI的7层模型中位于最高层,它为OSI应用进程提供服务,如文件传送、电子邮件、虚拟终端等。

11.【答案】C 【解析】OSI的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PH)、数据链路层(DL)、网络层(N)、运输层(T)、会话层(S)、表示层(P)和应用层〈A)。

12.【答案】C
13.【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