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
中国古建筑---徽州古建筑
![中国古建筑---徽州古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57aa8d1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e.png)
徽州古建筑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
它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
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
徽州村落的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和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散落在山间或丛林之间,形成特色的风格。
同时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古塔和园林杂陈其间,使得整个环境富有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趣。
徽州建筑建筑单体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崛起,雄据中国商界。
致富后的徽州商人,将大量资本返回家乡,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建筑的投入。
他们修祠堂,建宅第,造园林,竖牌坊,架桥梁,盖路亭,给徽州乡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
徽州村落中最具特色的建筑单体分为几类:民居、祠堂、牌坊,被誉为“徽州三绝”。
(一)民居民居型制分类:徽州古民居从规模上来说大致分成大宅和小宅。
小宅的主体部分基本上分为:三合院、“H”型、四合院三种型制。
大宅则有这三种“合院”细胞组合而成。
民居多为楼房,以四水归堂的开井院落为单元,少则2-3个,多则10多个,最多达24个、36个。
随着时间推移和人口增长,单元还可以不断增添、扩展和完善,符合徽人崇尚几代同堂、几房同堂的习俗。
(二)祠堂肃穆而磅礴的徽州祠堂,是山区古村落中最为显眼气派的大型建筑。
她集徽派建筑与宗法精神于一身,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富有极强的文化个性,留有鲜明的艺术表征,是徽州祠堂文化的缩影,家族血统维系的化身。
徽派建筑特点及其新做法课件
![徽派建筑特点及其新做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6b590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3.png)
绿色建筑技术在徽派建筑中的应用
节能环保
采用绿色建筑材料,提高 建筑保温、隔热性能,降 低能耗,实现节能环保。
自然通风与采光
优化建筑布局,实现自然 通风与采光,减少人工照 明和空调的能耗。
绿化与景观
加强建筑绿化和景观设计 ,营造宜居环境,提高居 民生活品质。
徽派建筑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与发展
跨界融合
建筑结构与材料
结构特点
徽派建筑采用木构架结构,以梁、柱、枋、檩等构件组成屋架。这种结构具有较 强的抗震性能和较高的空间适应性。
材料特点
徽派建筑主要使用当地盛产的木材、石材、砖瓦等建筑材料。木材多选用松、杉 、樟等树种,经过精心加工,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石材多用于地基、墙基等部 位,增加建筑的稳固性。砖瓦则用于墙体和屋面,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 儒家思想:徽派建筑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注重礼仪、秩序,体现了中国 传统文化的精髓。
• 建筑技艺:徽派建筑在建筑技艺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如马头墙、天井 、木雕、石雕等,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技艺。
•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与文化的不断进步,徽派建筑在保留传统特点的 基础上,也开始探索与现代建筑技术、设计理念的融合,以求在传承与 创新之间找到平衡。这一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也是徽派建筑在新时期发 展的重要课题。
宏村承启楼
承启楼是安徽宏村的一座经典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木雕、 石雕装饰而闻名。其布局典雅,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空间美感和家族聚居的特点 。
西递月沼
西递月沼是一座位于安徽西递村的古代徽派建筑,以其优美的庭院设计和精湛 的雕刻工艺而著称。月沼的建筑布局和景观构思体现了徽派建筑的和谐与精致 。
新做法徽派建筑案例分析与评价
某现代徽派别墅
【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f456d712a8114431b90dd866.png)
古民居-建筑立面
A-古徽式建筑
古民居-建筑平面
徽州建筑平面结构 布局,以天井为中心巧妙 经营,与厅堂,房廊结合 可拓展室内实用空间,构 成合院,多个天井相连则 可组成多进建筑群。天井 功能众多,可提供通风、 采光、纳阳、室内劳作、 休闲等等公用内天井还可 以创造一个室内明亮的庭 院,成为家庭生活的美化 中心,充分体现空间处理 的智慧。
德懋堂外立面
B-现代徽式别墅
主要特点-采光通风
有的徽式别墅还有天井,是由正屋和高墙围合而成的面积 很小的方形露天空间,具有通风、采光、排水等功能;在别墅 外围营造一种环形水系,与屋内天井收集的水相通;天井的高 度通常为9米左右。
B-现代徽式别墅
主要特点-窗户
传统徽式建筑窗户通常比较狭小,这些窗户都是由木与砖 雕镂而成的,很美观,但采光、通风较差;因此现代徽式别墅 在这一点上进行了改良,虽然有的可能还是会以狭长形状呈现 出来,但采光性上已经有很大改善;也有现代徽式别墅干脆将 现代风格的窗户直接移植过来,用以黑色边框来衬托白墙。
A-古徽式建筑
古徽式建筑的建筑形式
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 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 实物中。尤以民居、祠庙、牌坊最 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
A-古徽式建筑
古民居
著名的古民居村落有西递、宏村、唐 模、南屏、呈坎、昌溪等。 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 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 白墙,色彩典雅大方。 在装饰方面采用徽派三雕,青砖门罩, 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 体,使建筑精美如诗。 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 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 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 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 丽堂皇。
《徽派建筑》课件
![《徽派建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23114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6.png)
历史背景
总结词
徽派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详细描述
在历史上,徽派建筑的发展与徽商的崛起密切相关。徽商在经商致富后,纷纷回到家乡投资兴业,其中一项重要 的投资就是建筑。他们将自己在经商过程中所见的新的建筑理念、技术和材料带回家乡,与当地的传统建筑技术 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徽派建筑风格。
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徽派建筑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建 筑领域,还涉及到文化、艺术等 多个领域,对于推动人类文明的
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徽派建筑的传承与保护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化进程的 加速,徽派建筑的传承和保护面
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徽派 建筑的宣传和保护力度,通过制 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保护好这些
珍贵的文化遗产。
传承徽派建筑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和合作,包括建筑师、历史学家 、文化机构等,共同推动徽派建
筑的传承和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徽派建筑代表作品
宏村与西递
宏村与西递是徽派建筑中最具有代表 性的作品之一,它们是中国传统村落 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古村 落之一。
宏村和西递的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艺 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 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宏村和西递的建筑风格独特,以黛瓦 、粉墙、马头墙为基本特征,建筑结 构严谨,布局精巧,每一个细节都体 现了徽派建筑的特色。
《徽派建筑》ppt课件
目 录
• 徽派建筑概述 • 徽派建筑风格 • 徽派建筑元素 • 徽派建筑代表作品 • 徽派建筑的影响与传承
01
徽派建筑概述
徽派典型建筑介绍
![徽派典型建筑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e56336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c.png)
徽派典型建筑介绍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之一,起源于安徽省南部地区。
徽派建筑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典建筑的瑰宝。
在徽派建筑中,有许多典型的代表作,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著名的徽派建筑。
1. 怀宁洪岩古村怀宁洪岩古村位于安徽省怀宁县,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徽派古村落。
这里的建筑风格典雅精致,被誉为“徽派建筑的博物馆”。
在洪岩古村,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徽派建筑,如石头城、贡院、官宅等。
这些建筑不仅外观精美,而且内部结构复杂精巧,展现了徽派建筑师的高超技艺和丰富想象力。
2. 宏村宏村位于安徽黄山脚下,是中国最著名的徽派建筑群之一。
宏村以其独特的“卧牛山”和“青山堂”两座徽派建筑而闻名于世。
卧牛山是一座仿佛一头卧在地上的牛的山峰,而青山堂是一座供奉着祖先的庙宇。
宏村的建筑风格典雅简洁,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
3. 呈坎古村呈坎古村位于安徽黟县,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徽派古村落。
这里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体现了徽派建筑师的审美标准和建筑理念。
在呈坎古村,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徽派建筑,如官宅、会馆、祠堂等。
这些建筑不仅外观精美,而且内部结构精致复杂,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
4. 西递古村西递古村位于安徽黟县,是中国保护最完整的徽派古村落之一。
这里的建筑风格典雅精致,展现了徽派建筑的优美之处。
在西递古村,可以看到许多著名的徽派建筑,如贡院、官宅、祠堂等。
这些建筑不仅外观精美,而且内部结构精致复杂,体现了徽派建筑师的高超技艺和丰富想象力。
总的来说,徽派建筑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瑰宝。
以上介绍的几座著名徽派建筑,展现了徽派建筑的优美之处,让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亲自去这些地方,欣赏徽派建筑的美丽风采。
徽派建筑特点介绍
![徽派建筑特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5e9e43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12.png)
历史价值与意义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徽派建筑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思考和追求
徽派建筑在建筑艺术、雕刻、绘画等方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徽派建筑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建筑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 考价值
文化价值与意义
徽派建筑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徽派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 具有重要地位
徽派建筑是明清时期江南 地区的代表性建筑风格
徽派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
徽派建筑的特点
章节副标题
建筑布局特点
依山傍水,因地 制宜
布局灵活,层次 分明
注重风水,讲究 天人合一
庭院幽深,空间 层次丰富
建筑结构特点
以木梁为骨架,以砖、石、土砌墙承重 屋顶采用马头墙,错落有致,起伏跌宕 建筑色彩以黑白为主,简洁明快 建筑布局注重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推广与应用前景
• 徽派建筑的文化传承与保护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未来,徽派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将 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未来,徽派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将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政府、社 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建筑装饰特点
木雕:徽派建筑以木雕为主,雕刻精细,题材丰富,寓意吉祥
石雕:徽派建筑的石雕多用于门坊、门罩、柱础等部位,风格古朴
砖雕:徽派建筑的砖雕多用于门罩、门楼等部位,具有较高的艺术 价值 彩绘:徽派建筑的彩绘多用于梁、柱、枋等部位,色彩鲜艳,图案 精美
建筑色彩特点
黑白灰为主色调,简洁明快
徽派建筑介绍
![徽派建筑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3bcc2a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7.png)
徽派建筑介绍徽派建筑是指中国古代安徽地区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建筑历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代表了中国民族建筑的瑰宝。
下面将对徽派建筑进行介绍。
徽派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建筑的整体布局和空间结构。
徽派建筑注重整个建筑群的布局,以建筑、庭院和园林融为一体,形成一个独特的空间。
徽派建筑通常采用四合院的布局形式,即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排列,形成宽敞的院落和通透的空间。
这样的布局既符合中国古代宅院的传统,又体现了徽派建筑独特的空间美学。
徽派建筑的特点之二是讲究精湛的工艺和精细的装饰。
徽派建筑的木构件和砖石结构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注重细节的雕刻和装饰。
徽派建筑的屋顶特别讲究,常常采用坡屋顶,屋檐的翘起和飞檐的设计使建筑更加雄伟壮观。
屋顶的瓦片通常以黑色和绿色为主,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以美感。
徽派建筑的门窗也讲究装饰,常常利用彩绘和雕刻等技法进行装饰,以增加建筑的艺术性。
徽派建筑的特点之三是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思想与儒家文化。
徽派建筑注重形式和功能的相结合,尊重自然,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徽派建筑通常采用天井的设计,以保持室内与室外的联系,营造室内的采光与通风。
徽派建筑也注重建筑与人的关系,强调家庭和谐、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
徽派建筑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精美的传统绘画和对联,体现了主人的文化修养和家族的传统。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为人所称道。
徽派建筑的布局和空间结构注重整体感,讲究精湛的工艺和精细的装饰,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思想与儒家文化。
通过欣赏和研究徽派建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精神和审美特点,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徽派建筑文化
![徽派建筑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f6c913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f.png)
徽派建筑文化一、徽派建筑的由来1.1 历史背景1.2 形成与发展二、徽派建筑的特点2.1 整体布局2.2 建筑风格2.3 艺术造型2.4 施工工艺三、徽派建筑的代表作品3.1 宏村3.2 西递古村落3.3 安徽徽派博物馆四、徽派建筑文化的影响4.1 地域影响4.2 文化影响4.3 建筑影响五、徽派建筑文化的当代价值5.1 保护和传承5.2 旅游资源5.3 设计灵感六、结语徽派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中国安徽地区,以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著称。
本文将会从徽派建筑的由来、特点、代表作品、影响及当代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徽派建筑的由来1.1 历史背景徽派建筑起源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安徽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为徽派建筑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形成与发展徽派建筑的形成与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徽商的兴起为徽派建筑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人力资源,而当地的传统建筑技术和审美观念也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徽派建筑的特点2.1 整体布局徽派建筑注重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和美观性。
建筑通常以内院为核心,四周围以厢房和走廊相连,形成独特的空间结构。
同时,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融,与自然景观相互呼应。
2.2 建筑风格徽派建筑风格独特,以其精致的雕刻、丰富的图案和饰物而闻名。
建筑常采用黑色、白色、灰色等素雅色调,给人以庄重、典雅的感觉。
2.3 艺术造型徽派建筑的艺术造型精美细致,注重对细节的雕琢和处理。
建筑外观常用石雕、木雕、砖雕等材料进行装饰,形成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
2.4 施工工艺徽派建筑的施工工艺精湛,多采用传统的木构架和石灰质砌筑技术。
建筑的屋面常采用瓦片覆盖,既起到防水保护作用,又具有装饰性。
三、徽派建筑的代表作品3.1 宏村宏村是典型的徽派古村落,位于安徽黄山脚下。
它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3.2 西递古村落西递古村落是另一个著名的徽派建筑代表作品,也位于安徽黄山附近。
徽派建筑描述
![徽派建筑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61811a3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13.png)
徽派建筑描述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流派,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
它是一种在我国南方特有的民居建筑,它是一种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建筑物,它是徽州先民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徽派建筑始于唐代,盛于明清。
其代表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徽派建筑风格主要是以天井为中心,由前院、后院和内宅组成。
天井为“四水归堂”式,寓意“四世同堂”。
在天井中还设有水池,既有照壁的装饰作用,又有蓄水作用。
徽派建筑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浙江、江苏等省,以徽州地区最多见。
徽派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反映了徽商独特的审美观和生活情趣。
徽派建筑主要分布在安徽省黄山市一带。
其中以黟县宏村镇最为集中。
宏村古称“牛形村”,位于黄山北麓黟县北部,距离县城10公里。
全村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160余幢、近千间、约8万平方米,是一处典型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 1 —1 —。
徽派建筑平面图
![徽派建筑平面图](https://img.taocdn.com/s3/m/93d6ba1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4.png)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徽派建筑平面图将与新技术相结合,如虚拟 现实、增强现实等,为观众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国际化传播
徽派建筑平面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进一步走向世 界,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06
总结与展望
对徽派建筑平面图的总结
徽派建筑平面图的历史价值
徽派建筑平面图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徽 派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装饰简洁
徽派建筑平面图在装饰方 面力求简洁,不追求华丽 繁琐的装饰效果,以简洁 明快的线条和图案为主。
徽派建筑平面图与其他建筑风格的区别
与北方四合院的区别
徽派建筑平面图与北方四合院在布局、色彩、装饰等方面存 在明显差异。四合院注重中轴对称,色彩鲜艳,装饰繁复; 而徽派建筑则追求灵活布局,色彩淡雅,装饰简洁。
徽派建筑平面图通过巧妙的空间划 分,形成多个功能区域,使空间层 次丰富,满足不同使用需求。
自然融合
徽派建筑平面图注重与自然环境的 融合,通过借景、对景等手法,将 自然元素引入室内,营造出和谐、 自然的氛围。
徽派建筑平面图的构图技巧
几何构图
徽派建筑平面图采用几何构图,通过直线、曲线等几何元素的运 用,形成简洁、明快的视觉效果。
崇尚文化
徽派建筑平面图承载着深 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对 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注重实用
徽派建筑平面图强调建筑 的实用性和功能性,以满 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徽派建筑平面图的风格特点
布局灵活
徽派建筑平面图布局灵活 多变,不拘泥于固定的形 式,根据地形、环境等因 素进行个性化设计。
色彩淡雅
徽派建筑平面图以淡雅的 色彩为主,多采用灰、白 、黑等中性色调,营造出 清新、素雅的氛围。
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e2d9b36bb84ae45c3b358cd7.png)
五岳朝天
错落有致
寂寂深巷里
古徽州交通不发达,无大型交通工具,因此,巷道曲 折幽深,宽度仅达建筑层高的五分之一,显得异常宁 静,生活气息很浓。 优点:幽深巷道可在夏季避免炎热阳光直射,比 较阴凉。 由于地皮紧张,建筑物布局紧凑,能够节省地 皮。 缺点:冬季日照条件差 不利于防火 车马难以入内
寓心于居
粉墙黛瓦
在空间结构 和利用上,造型 丰富,讲究韵律 美,以马头墙、 小青瓦最有特色; 在建筑雕刻艺术 的综合运用上, 融石雕、木雕、 砖雕为一体,显 得富丽堂皇。
亭台楼榭
曲径回廊
廊是园林中联系建筑之间的通道。它不但可以遮阳避雨,还像一条 风景导游线,可以供人透过柱子之间的空间观赏风景。
美天楹三 人井联雕 靠
芦苇荡中掩映的白墙黑瓦
蓝天白云点缀的白墙黑瓦
依山傍水,诗意栖居
藤蔓密布的白墙黑瓦
马头墙—跳动的音符
得名: 因形状酷似马头,加之人们对马的喜爱,而被命为马头墙。
亦称封火墙,防火墙。
形制: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 。
马头墙有一阶、二阶、三阶、四阶之分,也可称为一叠式、两叠式、 三叠式、四叠式,通常三阶、四阶更常见,马头墙的叠数最多五叠, 俗称“五岳朝天”。
三雕之石雕
寓房商大地叶不 “,发商区型少 叶取达帮,的民 落落了,徽小宅 归叶回村商窗的 根型来里是。墙 ”的兴人当在上 之窗土出时古开 意户木去的徽着 。,盖经一州落
•
三雕之木雕
们席将来木雕入珍承在 才语木之雕,厅藏志素 有录雕时工仿堂着堂有 机。糊,艺佛,大中“ 会劫上宏馆置举量,民 去后,村中身目的六间 细余然人。于四木十故 细生后冒文展顾雕多宫 地,贴险革品,精间” 品今上用狂丰皆品厅之 味天毛黄风富为。堂称 。我主泥卷的木步中的 •
徽派建筑特点粉墙黛瓦
![徽派建筑特点粉墙黛瓦](https://img.taocdn.com/s3/m/a0763d6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f.png)
建筑风格
02这些建筑都具有典型来自徽派建筑风格,如马头墙、天井、木雕
等,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
文化价值
03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当地人民的历史
和文化记忆,是徽派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
某现代建筑中的徽派元素运用
建筑设计
该现代建筑在设计中融入了大量的徽派元素,如马头墙、木雕、 石雕等,使整个建筑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传统韵味。
材料运用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该建筑采用了传统的青砖、灰瓦等材料,与 周围的传统建筑形成了很好的呼应。
细节处理
在细节处理上,该建筑也充分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特色,如马头墙的 高度、角度等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
THANKS
感谢观看
徽派建筑特点粉墙黛瓦
汇报人: 2023-12-14
contents
目录
• 徽派建筑背景介绍 • 徽派建筑特点概述 • 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特色分析 • 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文化内涵 • 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影响与传承 • 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案例分析
01 徽派建筑背景介 绍
徽派建筑的起源
01
徽派建筑起源于宋元时期,是古 徽州地区(今安徽黄山市、绩溪 县、婺源县)的特色建筑风格。
材料选择
粉墙黛瓦的建筑材料以黏土和石 灰为主,这些材料具有很好的塑 形性和耐久性,能够保证建筑的
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工艺表现
粉墙黛瓦的工艺表现非常精细, 墙面的抹灰和瓦片的铺设都要求 非常严格,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 心操作,使整个建筑呈现出完美
的视觉效果。
建筑布局特点
依山傍水
徽派建筑多依山傍水而建,充分利用 自然环境,使建筑与山水融为一体。
历史传承
徽派建筑介绍
![徽派建筑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63cf69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4.png)
03 徽派建筑代表作品分析
宏村古村落
宏村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徽派建 筑之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
宏村的建筑风格独特,以黑白两 色为主色调,融合了徽派建筑和
江南水乡的特色。
宏村以水系景观为特色,村落周 围环绕着水塘和溪流,形成了独
特的景观。
西递古村落
西递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是另 一个著名的徽派建筑古村落。
文化交流与国际影响
文化交流
通过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展示徽派建筑的魅力,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 作。
国际影响
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成为 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05 徽派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 的影响与启示
设计理念与手法借鉴
01
简约与自然
徽派建筑注重简约、自然的设计理念,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现
02 徽派建筑风格与元素
建筑风格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布局著称 ,这种风格起筑风格之一。
徽派建筑的布局通常以天井为中心, 注重采光和通风,同时也考虑风水因 素。
徽派建筑风格以粉墙黛瓦、马头墙、 砖雕、木雕、石雕等为基本元素,整 体色调以黑白灰为主,给人以清新淡 雅之感。
现代应用与发展趋势
旅游开发
将徽派建筑作为旅游资源 进行开发,打造具有地方 特色的旅游景点,促进当 地经济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
将徽派建筑元素融入文化 创意产业,开发具有地方 特色的文化产品,推动文 化产业的发展。
城市更新与改造
在城市更新和改造过程中 ,注重保留和传承徽派建 筑风格,打造具有地方特 色的城市风貌。
特点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马头墙、白 墙黛瓦、天井等为特色,注重建 筑与自然的和谐融合,强调实用 性和美感。
徽派典型建筑介绍
![徽派典型建筑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feb687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0.png)
徽派典型建筑介绍一、徽派建筑简介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安徽省的黄山市、宣城市等地。
徽派建筑以其平衡和谐的结构、巧妙独特的装饰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详细介绍徽派建筑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
二、徽派建筑的特点1.独特的木构结构:徽派建筑以木构为主,采用榫卯结构,使得建筑结构更加坚固稳定。
2.对称平衡的布局:徽派建筑注重对称平衡,通常由前厅、后厅、左右厢房和后花园组成,整体建筑布局呈”品”字形。
3.精美的彩绘装饰:徽派建筑的外立面及内部装饰富丽堂皇,常采用彩绘、雕刻等技法,形成独特的装饰风格。
4.独特的歇山顶:徽派建筑的顶部通常为独特的歇山顶,既凸显了建筑的整体美感,又能更好地抵御风雨侵袭。
5.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徽派建筑吸纳了宋、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徽派风格。
三、代表性建筑介绍1. 宏建徽派建筑宏建徽派建筑位于黄山市,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整座建筑优雅古朴,气势磅礴,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
宏建徽派建筑的主体建筑为三进式,中间为大堂,两侧为厢房。
建筑采用檐下斗拱和削肩飞檐的装饰手法,使得建筑更加精致华丽。
2. 敦煌书局敦煌书局位于宣城市,是一座兼具居住与书籍收藏的徽派建筑。
敦煌书局为三进式布局,主体建筑为大堂,两侧为厢房。
建筑外立面采用红墙、白灰、木构结合的装饰方式,显得庄重典雅。
3. 安徽私塾安徽私塾位于安徽省,是一座以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徽派建筑。
安徽私塾建筑布局独特,主体建筑为三进式,庭院内还有后花园和石桥。
建筑内部设有多个教室,以及用于藏书和研究的阁楼。
4. 徽商大宅徽商大宅是指徽州地区富有的商人家族所居住的豪华建筑。
徽商大宅通常由前堂、中堂和后堂组成,中堂是主要居住区域,前后堂用于接待客人。
徽商大宅注重建筑的宏伟、装饰的精美和布局的合理,是徽派建筑的杰出代表。
四、徽派建筑的文化内涵徽派建筑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技艺和美学追求,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派建筑研究与传承摘要“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此句不但表明了徽派建筑的发源地——皖南徽州拥有风光秀丽的自然风景,且历史源远流长,徽派建筑文化更是无与伦比。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流派中最重要的派别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古徽州地区。
徽派建筑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人们称作“徽州古建三绝”,在中外建筑领域都有很高的名声与赞誉。
徽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历史文化的积淀给予了这里独特的文化气息,成就了它的古朴、自然、典雅的品格,而这些文化上的特征也扎根在徽派建筑特色之中。
徽派民居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人们模仿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宏村,西递相继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皖南己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旅游观光之地,这些都充分表明了人们对徽派建筑文化的深刻认识。
徽派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经济、技术的载体己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关注。
在众多的追求“欧美”、“口韩”的今天,探索地域文化特征,保护地方特色,弘扬民族文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徽派建筑研究与传承进行研究,主要介绍徽派建筑的特点,以及徽派建筑的一些重要的构成元素,例如“徽州三雕”以及与其他建筑相比独有的建筑特色。
关键词:徽派建筑、建筑类型、文化传承1建筑历史背景与特色1.1历史渊源徽州地区的土著是“古越人”,他们是先秦时候就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以南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居住特征是“巢居”。
自汉代开始,中原大规模向徽州地区移民,带来了中原汉文化,并且后来反客为主,成为徽州文化的主流。
但是汉文化并没有完全抛弃越文化,更没法脱离越文化生长的气候地理环境。
所以,现今保留下来的徽州古民居,正是这种古越人巢居建筑——干栏木楼和北方四合院结合的产物。
在明朝的时候,徽派建筑仍然是楼居模式,主要活动在楼上,一层和二层的高度比是1:2。
到了清朝的时候,徽式建筑基本上接受了北方四合院活动主要在楼下的特征,一层和二层的高度比是2:1;但还是保留着巢居的特征,如:将中堂完全开敞和天井相连,有利于更好地通风;天井的比例跟北方四合院大不一样,瘦高狭小,以便于避免夏日的烈日照射,形成拔风的烟囱效应,适应炎热的气候。
徽州建筑文化的发达并非纯属偶然,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是“贾儒”特征的徽商的崛起。
徽商来自汉、越交融的背景,因地狭人稀而外出经商,从而养成了外向的性格;他们一方面是商人,但是另一方面亦是读书人,极其重视思想文化教育,故徽商身上又体现了儒人的典雅与深沉。
深厚的文化促成、促进了徽商的良品经营和开放精神,稳增的经济又推动文化的不断进步、并使财富日益集中。
此外,徽式建筑的成型、扩大还得益于明清时期政府的抑商政策。
徽商在经营中所积累的商业资本,既不能用于扩大再生产,又受着中国自古以来的“衣锦还乡”传统思想的左右,便把所积累的大部分钱财用于建筑房屋的工程之中。
由于徽商们走来闯北,见多识广,视野开阔,甚而受到当时明清皇宫建筑群体宏伟辉煌气势的影响,所以当他们在家乡大兴土木,为自己建筑住宅的过程中,就特别讲究与追求房屋气势的宏大与质量的完美。
1.2建筑特色徽式宅居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居形式(小型者以三合院式为多),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
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生存空间。
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
在装饰方面,徽州宅居的“三雕”之美令人叹为观止,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建筑精美如诗,堪称徽式宅居的一大特色。
徽州的祠堂和牌坊在徽式建筑中份量也颇重:祠有总祠、支祠之分,一般规模均较宏大,由山门,享堂,寝殿等多进集组而成,梁架雄伟,“三雕”绝妙,富丽堂皇。
牌坊则以石质为主,有四柱五楼式,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形式等多种,造型雅致,散缀于各乡镇,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融古雅,简洁与富丽于一身的徽式建筑仍然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1.3艺术风格徽派建筑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自然古朴,隐僻典雅。
不矫饰,不做作,自自然然,顺乎形势,与大自然保持和谐,以大自然为依皈;不趋时势,不赶时髦,不务时兴,此谓之自然。
笃守古制,信守传统,推崇儒教,兼蓄道、释,坚持宗族法规,崇奉风水,追求朴素淳真,此谓之古朴。
依山傍水、背山面水是徽派建筑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客观反映,也是其之所以获得自然禀赋的基本条件。
徽州山高路险,溪水回环,故虽曲径通幽,富柳暗花明之趣,但却寂寥清僻、闭塞偏远。
这是造成徽派建筑具有隐僻特色的重要原因。
2徽州建筑元素2.1徽州三雕木雕:徽州山区盛产木材,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砖木石结构,尤以使用木料特多,成了木雕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徽州木雕用于旧时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遍及城乡,其分布之广在全国屈指可数。
宅院内的屏风、窗楹、栏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几乎是无村不有。
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
徽州木雕是根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与可能,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表现手法。
砖雕:砖雕是徽州盛产质地坚细的青灰砖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广泛用于徽派风格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处,使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
它是明清以来兴起的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
砖雕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题材包括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
徽州砖雕的用料与制作极为考究。
歙县博物馆藏有一块灶神庙砖雕,见方仅尺的砖面上,雕刻着头戴金盔、身披甲胄、手握钢锏的圆雕菩萨,据考证这块精巧绝伦的砖雕花费了1200个匠工,堪称徽州砖雕艺术的经典作品。
石雕:石雕在徽州城乡分布很广,类别亦多,主要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墓葬等处的装饰,属浮雕与圆雕艺术,享誉甚高。
徽州石雕题材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不及木雕与砖雕复杂,主要是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至于人物故事与山水则较为少见。
在雕刻风格上,浮雕以浅层透雕与平面雕为主,圆雕整合趋势明显,刀法融精致于古朴大方,没有清代木雕与砖雕那样细腻繁琐2.2徽州牌坊牌坊简介:古徽州的牌坊很多,一座座牌坊,用徽州山里特有的花岗岩和青岗岩精雕细琢堆砌而成。
有的孤孤零零,突兀地架在村口街旁路边,有的相拥成群,在山野里耸立,一路比肩而去。
徽州的牌坊就其建造意图来说,大致可分为三类:标志坊、功德坊、科举成就坊。
这与徽商的发展、兴起以及程朱理学的发源、影响有着渊远流长、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说,徽州原有牌坊1000多座,经过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战乱损毁,现今尚存百余座。
歙县的许国石坊和棠樾牌坊群可谓是徽州牌坊的代表作。
牌坊特征:徽州牌坊,是宋明理学的化石,是用来旌表功德、标耀荣耀的。
特定的社会背景,酿造出特殊的人文现象。
古代牌坊,俗称牌楼,是划分自然空间的标志性建筑。
以石制为主,仿木结构。
起初只有单排立柱,后来才逐步发展为四柱、六柱,甚至八柱,是一种门洞式的建筑,故有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式等造型。
听导游讲,徽州的牌楼有四种等级,依次为御赐、恩荣、圣旨、敕建,从内容看牌坊又分为忠、孝、节、义坊。
2.3天井徽派建筑的天井数量多。
徽州人也有大家庭的传统,成了家却一般不另立门户。
因此哪家公子娶了媳妇,将要添加的就不仅是儿孙,还有房屋,甚至还有天井。
在老房子边上添新屋,和老房连体,却自带天井,形成单体多井组合庞大建筑。
一套大户人家的老宅里,可以有许多天井,据说有“三十六天井”、“七十二天井”的豪门大宅。
徽派建筑的天井尺寸小。
即便是西递宏村里的大户人家,也很少见三开间、五开间的大天井。
大都是和厅堂差不多十来米宽。
如宏村的承志堂、西递的迪吉堂这样的大宅子也都配着非常窄小的天井。
徽派建筑的天井是真正的天井。
徽州人盖房子墙都不低,动辄数仞,不仅能防君子,也很能抵挡小人,要是有人来探访吃了闭门羹,连窥视院内的机会都不太有。
传统上徽州出商人,很多人家不缺钱,都想方设法把围墙建得高高的。
高墙配大院是常理,但在徽州人却偏爱小天井,尤其是私人住宅。
高墙围着小天井,“井”的味道凸显。
3徽派建筑文化背景3.1徽文化徽文化作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不仅是狭义上的学术理论、民俗传统、艺术文化等,还涉及经济、社会、建筑、医学等学科,而且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商、徽州宗族、徽州教育、新安理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派建筑、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徽文化是形成徽州民居建筑装饰风格的关键。
3.2徽商文化徽州地处皖南丘陵地带,四面环山,交通闭塞。
原本就山多地少,土地贫瘠的徽州,因中原人大规模迁入,人口数量与日俱增,生存的压力迫使人们另辟奇径外出经商。
据《休宁县志》记载:徽州介万“山之中,地狭人稠,耕获三不瞻一。
即丰年亦仰食江楚,十居六七,勿论岁饥也。
天下之民,寄命于农,徽民寄命于商……一日米船不至,民有饥色,三日不至有饿莩,五日不至有昼夺”。
徽州境内的新安江东流至浙江省建德市,其支流环绕全境,水路交通极为方便,为商品流通提供了必要条件。
独特的地理环境促使徽州山货、茶叶和木材资源丰富为徽州人举,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
从具有象征吉祥意义的从商提供了物质基础。
瑞兽、花草树木、符号和寓意吉祥的“神仙”一般以,徽州人认为文教与经商并存“以商重文,以文“象征、寓意、符号”为表现形式来比喻某种特定的入仕,以仕保商”才是聚集财富经世不败之道。
3.3儒家思想徽州地处皖南丘陵地带,四面环山,交通闭塞。
原本就山多地少,土地贫瘠的徽州,因中原人大规模迁入,人口数量与日俱增,生存的压力迫使人们另辟奇径外出经商。
据《休宁县志》记载:徽州介万“山之中,地狭人稠,耕获三不瞻一。
即丰年亦仰食江楚,十居六七,勿论岁饥也。
天下之民,寄命于农,徽民寄命于商……一日米船不至,民有饥色,三日不至有饿莩,五日不至有昼夺”。
徽州境内的新安江东流至浙江省建德市,其支流环绕全境,水路交通极为方便,为商品流通提供了必要条件。
独特的地理环境促使徽州山货、茶叶和木材资源丰富为徽州人举,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
从具有象征吉祥意义的从商提供了物质基础。
瑞兽、花草树木、符号和寓意吉祥的“神仙”一般以,徽州人认为文教与经商并存“以商重文,以文“象征、寓意、符号”为表现形式来比喻某种特定的入仕,以仕保商”才是聚集财富经世不败之道。
结语徽派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没有偏离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的轨道,没有离开传统社会的信仰体系,并且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成为中国特有的民居文化和艺术风格,这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极具借鉴意义。
建筑文化是建筑创作发展背后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