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愈梁衡阅读材料
《读韩愈》读后感1000字
风骨——读《读韩愈》有感“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何其有幸,我曾拜读了梁衡散文选集,而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读韩愈》。
——题记江流激湍,浪翻乳花,碧水自将青山绕;山峦叠翠,怒松插云,青山脚下碧水环。
自岭南以南,焕烂流光,皆集于潮州。
潮州之水,美不过韩江;潮州之山,雄不及韩山;而潮州之墨迹,妙笔皆生韩公祠。
在梁衡笔下,我有幸来到了这山清水秀的地方。
然而,韩愈一介书生,怎会使这山水易姓为韩呢?众所周知,韩愈乃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章佳句至今被人们争相传诵。
在文坛上,他是大唐的一块丰碑,但这尚不足以易姓河山。
在书中,我来到了唐宪宗时期,原本井井有条的市集却乱做一团,众人纷纷向法门寺赶去。
然如此兴师动众的,却不是什么利国利民的大事,而是唐宪宗迎佛指舍利入皇城。
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却无一人敢指出帝王的不是。
此时,巷尾处一驾不甚华丽的车轿中,一位白发长须的老者,发出了一声重重的叹息。
天子殿前,一位手持玉笏的大臣,颤颤巍巍地从群臣中走了出来——正是前日巷尾那位老者,他思忖良久,终于开口:“陛下,臣曾奏表上书,望陛下取消法门之典。
陛下乃九五至尊,却要迎佛骨这朽秽之物入我大唐,置百姓社稷颜面于何地?若佛祖有灵,以为不敬,欲施行罚,便加之于臣身,臣万死不辞!”一翻言辞情真意切,感人甚深,却引得龙颜大怒,皇帝不顾众臣劝阻,把他贬至潮州。
这位老者便是韩愈。
朝为朝廷重臣,夕为左迁罪人,恐怕任何人都难以承受这种巨大落差。
然而,韩愈却挺了过来。
苏轼乌台诗案之悲释于对人生的超然,柳宗元被贬之苦释于对山水的眷恋,而韩愈的心灰意冷却释于他对百姓疾苦的操劳。
当时的潮州因离京甚远,不似王土,更如蛮夷。
韩愈见此心中大恸,忖道:我心中虽悲苦,但怎么比得上百姓的贫苦?于是,他重拾软毫,以文诛恶,驱鳄鱼,兴学堂,除奴制,修水利。
八个月过后,潮州面貌焕然一新,潮州进士也由原来的三名升到了一百三十名之多。
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
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在漫漫五千年里,有这样一些人被历史记住,甚至使山河易姓。
合上《梁衡散文》,我心中波涛起伏,一时思绪万千。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被后人景仰,但历史上的他曾被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任地方小官。
而在他任这小官时,仅八个月,他就除鳄,兴修水利,赎放奴婢,兴办教育,干了四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设身处地的想想,韩愈是被贬啊,他干嘛“多管闲事”呢?他是个贬臣,老老实实等机会便是,他干嘛主动参政啊?可他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有能力做些什么,他认为比起百姓之苦,他的冤他的苦不算什么。
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他心系百姓!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功名,只为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几百年后,历史又等来了一位蹒跚的老者,他是皇家钦定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又是人民托举出来的近代史开篇的第一位功臣,他就是林则徐。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多么慷慨激昂的话语,多么汹涌澎湃的豪情壮志。
但他太天真了,这不是他说了算,得听皇帝的。
上职一年半后,他就被贬到伊犁。
在此途中他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救,不管烟害夷害还是水害都挺身去堵,事后别人论功行赏,他依然要发配伊犁。
每每读到这里,我心中总是愤懑不平,为林则徐喊冤。
有时我还觉得他好傻,朝廷不用就不用,你林则徐又不是那种离开朝廷就活不下去的人,皇帝昏庸无能,奸人当道,那你不能“世人皆醉你也醉,世人皆浊你也浊”吗但林则徐的骨子是硬的,他的心是热的,他不会因朝廷不重用而不关心国事,他依然为国效力,像一只老黄牛,忠心耿耿,任劳任怨。
整整一年,他为清政府新增六十九万亩耕地,极大地丰盈了府库,巩固了边防。
林则徐以罪臣之分行忠臣之事。
是什么让他忍受了身体与心灵的折磨,一次次为国建功而不上褒奖名单?是那颗拳拳爱国之心,他爱国爱民,心系天下苍生,以天下为己任。
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想想现实生活中那些凭合法职位,贪赃营私的官员,无论大奸巨贪都被钉在耻辱柱上,而林则徐与“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的韩愈,之所以被历史记住,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
读韩愈梁衡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教学设计3篇
读韩愈梁衡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教学设计3篇Teaching design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q uestions and answers of Han Yu and Liang He ng读韩愈梁衡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教学设计3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读韩愈梁衡阅读材料教学设计2、篇章2:读韩愈梁衡阅读题目教学设计3、篇章3:读韩愈梁衡阅读答案教学设计韩愈是个推己及人、脚踏实地的人。
梁衡作者读韩愈受到了什么启发呢?下面由小泰为你带来关于读韩愈梁衡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章1:读韩愈梁衡阅读材料教学设计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
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
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
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
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
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
《读韩愈 梁衡》阅读答案
《读韩愈梁衡》阅读答案《读韩愈》阅读答案梁衡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
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
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
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
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
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
他的那篇《谏迎佛骨表》,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正气和献身精神。
但是,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
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
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
韩愈自己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
他在过蓝关时写了这首著名的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
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
这里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
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
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
人们长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
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
于是他到任之后,就连续干了四件事。
一是驱除鳄鱼,大除其害。
读韩愈梁衡.docx
愈梁衡愈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所以,我愈其人是从愈其文开始的,因中学本上就有他的《》、《学解》。
外,各种本上文也随可。
他的多警句,如:“ 者,所以道、授、解惑也”,“ 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我的行。
但由文而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
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公祠,祠依山水而建,气雄。
祠后有山曰山,祠前有水名江。
当地人此皆因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愈一介生,怎么会在天涯海角霸得一山水,享千秋之祀呢?原来有一段故事。
唐代有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模的迎佛骨活,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朽骨迎到安,修路盖,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民,一。
愈件事有看法,他当察御史,有随向上面提出意的。
种官的第一素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死罪都在所不辞。
所“文死,武死”。
愈在上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是大了私心,于了勇敢的“一”,知奏折一,就惹来了大;而大又引来了一串的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官者也要究些。
于理、于情都特人,文字有力。
他那所佛骨不是一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之物,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其失,臣耻之。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水火,永根本⋯⋯不盛哉,不快哉!” 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殃,就他来找我吧。
(“佛如有灵,能作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
”)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
但是,正了我的,立不同,感情不同句。
愈越是肝涂地利害表忠心,宗越得他是在抗,揭,大逆不道。
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到八千里外的海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愈一,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
因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比之李白的才不遇,柳永的屡不第要重得多,他不是登山无路,愈是已登山,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
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
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安,年十二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道旁。
愈自己得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
读韩愈梁衡读后感
读韩愈梁衡读后感
《韩愈梁衡》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散文,通过对梁衡这个历史人物的描述,表达了韩愈对忠诚、清廉、正义的赞赏和追求。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文章开头就通过梁衡自己嘱托后人的言辞,展示了他身上那种勇敢正直的品质。
梁衡担忧自己的子孙会违背自己的遗志,不为世人所喜爱,于是写下遗言让后人铭记。
这种忠诚和坚定的品质让人敬佩不已。
文章中描写了梁衡忠诚正直的种种事迹,例如他在担任官职期间最为注重的就是廉洁自守,以身作则,并清查贪污的官员,提升了人们对他的敬意。
他还不畏权贵,勇敢地反对王安石变法,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梁衡的这种清廉正直是当前社会所缺乏的,他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通过对梁衡的事迹的描写,韩愈告诉我们忠诚、正直、清廉的品质是伟大而可贵的。
他们不仅可以带来荣誉和尊重,也能够改变社会的风气。
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启示。
读完《韩愈梁衡》,我不禁想到了自身的行为和追求。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也应该以正直、忠诚、廉洁为处事的准则。
虽然身处这个现实世界,但我们仍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去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环境。
总之,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思考。
通过梁衡的人物形象,韩愈展现出了自身对于品德、忠诚和正义的追求。
这种追求是真诚而伟大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追求的。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正直品德的决心。
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
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在漫漫五千年里,有这样一些人被历史记住,甚至使山河易姓。
合上《梁衡散文》,我心中波涛起伏,一时思绪万千。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被后人景仰,但历史上的他曾被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任地方小官。
而在他任这小官时,仅八个月,他就除鳄,兴修水利,赎放奴婢,兴办教育,干了四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设身处地的想想,韩愈是被贬啊,他干嘛“多管闲事”呢?他是个贬臣,老老实实等机会便是,他干嘛主动参政啊?可他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有能力做些什么,他认为比起百姓之苦,他的冤他的苦不算什么。
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他心系百姓!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功名,只为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几百年后,历史又等来了一位蹒跚的老者,他是皇家钦定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又是人民托举出来的近代史开篇的第一位功臣,他就是林则徐。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多么慷慨激昂的话语,多么汹涌澎湃的豪情壮志。
但他太天真了,这不是他说了算,得听皇帝的。
上职一年半后,他就被贬到伊犁。
在此途中他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救,不管烟害夷害还是水害都挺身去堵,事后别人论功行赏,他依然要发配伊犁。
每每读到这里,我心中总是愤懑不平,为林则徐喊冤。
有时我还觉得他好傻,朝廷不用就不用,你林则徐又不是那种离开朝廷就活不下去的人,皇帝昏庸无能,奸人当道,那你不能“世人皆醉你也醉,世人皆浊你也浊”吗但林则徐的骨子是硬的,他的心是热的,他不会因朝廷不重用而不关心国事,他依然为国效力,像一只老黄牛,忠心耿耿,任劳任怨。
整整一年,他为清政府新增六十九万亩耕地,极大地丰盈了府库,巩固了边防。
林则徐以罪臣之分行忠臣之事。
是什么让他忍受了身体与心灵的折磨,一次次为国建功而不上褒奖名单?是那颗拳拳爱国之心,他爱国爱民,心系天下苍生,以天下为己任。
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想想现实生活中那些凭合法职位,贪赃营私的官员,无论大奸巨贪都被钉在耻辱柱上,而林则徐与“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的韩愈,之所以被历史记住,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
梁衡《读韩愈》阅读练习及答案
读韩愈梁衡①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②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
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
公元八一九年,他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
官商民等为了一睹佛骨之面,不惜大力舍物捐款。
劳民伤财,却上演了一场闹剧。
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几番犹豫,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上书,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
③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
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
但是,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
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甲)④韩愈这一贬,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
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
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惨死在驿道旁。
韩愈自己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
他在过蓝关时写了一首著名的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其中一句“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足见其心境之冷。
⑤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
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
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
当时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唐律明确规定了不准没良为奴,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
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
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按照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人服刑,老老实实磨时间就是,决不会主动参政。
【最新】读韩愈,梁衡,选自觅渡-实用word文档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读韩愈,梁衡,选自觅渡篇一:《觅渡》读后感读《觅渡》有感《人杰鬼雄》的压卷之作《觅渡》,是一篇评价瞿秋白的散文。
秋白去世半个世纪了,为什么人们至今以至永远怀念他,纪念他?是因为他当过党的领袖?是因为他的文学成就?还是因为他的从容赴死?当然有这些因素。
而梁衡在散文中却绕过这些,突出地评述了秋白对生、对死、对名的态度。
几十年来,描写秋白、纪念秋白、评价秋白的文章浩如烟海,而梁衡是第一个从人格上剖析秋白,一层层逼近秋白人性的最高境界,用秋白的人格魅力在读者心中搅起了轩然大波。
难怪此文一出,先后有百多家报刊转载,难怪秋白的女儿独伊读过《觅渡》之后,在致梁衡的信中说:“父亲一生磨难多,争议多,先生的一支笔概括了父亲的一生,提炼了他生命的精华。
让没有读过党史的人,也能清晰地感到父亲的思想脉络,和他对党对国家的赤子之心。
”“静夜沉思,咀嚼先生美文,我常心存感激,感谢先生将个人的思考变成了亿万人对父亲的追思”。
诚哉斯言!信哉斯言!记得当年《觅渡》一出,我们几个先睹为快的人,便不约而同,相互推荐。
此后的几年里,我读此文不下十遍,每读一遍,就觉得和秋白接近了一步,但又总觉得和秋白有说不尽的话。
秋白一生是一幅读不完的名画,梁衡的《觅渡》是一篇读不尽的散文。
梁衡评价瞿秋白的话:“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或许,这句话是最能概括整本书的内涵的,也是给了我深深的启示。
以瞿秋白的才干,他完全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翻译家、金石家、书法家或名医。
但他却偏偏选择了革命家这条路。
他的壮烈牺牲,我们在无限惋惜的同时,更多的,是景仰和崇敬。
梁衡评价其为“舍其事而成其心”,也就是宁可放弃轻松安逸的生活也要追求自己的理想。
于是,我想:人要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何为人生价值?这是一个宏大的概念。
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精选
我最近读完了梁衡的两部散文集?觅渡?与?洗尘?,不禁为其中睿智而深刻的语言所折服。
散文集中很大一局部由历史散文构成。
其中?把栏杆拍遍?与?乱世中的美神?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
?把栏杆拍遍?化用了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诗句,散文中评论了他由武到文的一生。
辛弃疾年轻时曾起义抗金,南下归宋后,本想为国出力,却终生不受重用。
尽管报国无门,他仍然心系天下,那颗藏于乡间的爱国之心仍跳动不止。
?乱世中的美神?那么是以李清照为主题,她的前半生幸福完美,但突如其来的丧夫、亡国之痛给了她沉重的打击。
尽管往昔安逸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李清照却未对生活失去希望,这几乎致命的打击反而让她登上了古典诗词的巅峰。
散文集的另一大组成局部便是游记散文了。
这些散文不仅有着鲜明生动的语言,它们所表达的主旨更是超乎“游〞之外。
如?乌梁素海,带伤的美丽?中,就以乌海当年湖中跃起的鱼儿如“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的生动景象与如今船尾翻起的浪“黄中带黑,像一条刚翻起的犁沟〞形成比照,突出了作者对此感到的痛惜与无奈,呼吁人们保护那正在逝去的自然之美。
而?一颗怀抱炸x的老樟树?中,描绘了那棵接住炸x的老樟树旺盛的生命力:“简直就是火山喷出地面后突然凝固的一座石山〞,或许这段描写不仅是为了表现树的顽强生命力,更是象征着革命力量的永不消逝。
在散文集中,由物及理的文章也不少。
比方?人与石头的厮磨?,从描写不同的人在石上刻下各种内容,探究到了古人的心理:统治者想借石稳固统治,为官者想借石留下美名,百姓想借石铭记恩情……这两部散文集,不仅表达了梁衡高超的文化功底,更显出了他深刻睿智的哲思。
国庆期间,我阅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集?把栏杆拍遍?,这本书将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由于时间上的关系,我只来得及将第一单元中的内容细细品读。
这本书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作者是通过10个历史名人来谈政治,谈人生,论哲学;第二个单元,是在讲一个作曲家,一个歌唱家,一个科学家和一个在生活的艰辛中创造奇迹的老人家的事迹;第三个单元,那么是在写关于艺术的内容。
读韩愈——梁衡
18.杜甫艺术生命的凝结处,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一段历史的观象台。
19..⑴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⑵杜甫的苦寒人生⑶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矛盾冲突)20..⑴①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②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③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④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⑤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⑥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⑵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
21.作者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1 D、汗涔涔2 C.( A.重湖叠巘B. 暮霭 D. 销魂)3 C4 B (A反而改为立即C “坏人坏事”是并列短语,其中的“坏事”与“窝藏”搭配不当D错将定语中的“建立和加强”当作后一句的谓语,造成与宾语中心语“工作”搭配不当,要在“建立和加强”前补充谓语“完成”。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2、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5、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6、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九首》7、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11、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12、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1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1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16、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17、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
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在漫漫五千年里,有这样一些人被历史记住,甚至使山河易姓。
合上《梁衡散文》,我心中波涛起伏,一时思绪万千。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被后人景仰,但历史上的他曾被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任地方小官。
而在他任这小官时,仅八个月,他就除鳄,兴修水利,赎放奴婢,兴办教育,干了四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设身处地的想想,韩愈是被贬啊,他干嘛“多管闲事”呢?他是个贬臣,老老实实等机会便是,他干嘛主动参政啊?可他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有能力做些什么,他认为比起百姓之苦,他的冤他的苦不算什么。
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他心系百姓!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功名,只为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几百年后,历史又等来了一位蹒跚的老者,他是皇家钦定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又是人民托举出来的近代史开篇的第一位功臣,他就是林则徐。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多么慷慨激昂的话语,多么汹涌澎湃的豪情壮志。
但他太天真了,这不是他说了算,得听皇帝的。
上职一年半后,他就被贬到伊犁。
在此途中他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救,不管烟害夷害还是水害都挺身去堵,事后别人论功行赏,他依然要发配伊犁。
每每读到这里,我心中总是愤懑不平,为林则徐喊冤。
有时我还觉得他好傻,朝廷不用就不用,你林则徐又不是那种离开朝廷就活不下去的人,皇帝昏庸无能,奸人当道,那你不能“世人皆醉你也醉,世人皆浊你也浊”吗但林则徐的骨子是硬的,他的心是热的,他不会因朝廷不重用而不关心国事,他依然为国效力,像一只老黄牛,忠心耿耿,任劳任怨。
整整一年,他为清政府新增六十九万亩耕地,极大地丰盈了府库,巩固了边防。
林则徐以罪臣之分行忠臣之事。
是什么让他忍受了身体与心灵的折磨,一次次为国建功而不上褒奖名单?是那颗拳拳爱国之心,他爱国爱民,心系天下苍生,以天下为己任。
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想想现实生活中那些凭合法职位,贪赃营私的官员,无论大奸巨贪都被钉在耻辱柱上,而林则徐与“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的韩愈,之所以被历史记住,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
【语文专题阅读】读韩愈
二、余读韩氏书,想见其为人。
韩愈一介布衣,何以“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 而为天下法”?何以“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 独存”?
梁衡:“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 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
1、被贬潮州的韩愈为民做了哪些实事?(用黑笔
圈出)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论语》)
归有光第九次参加会试时终于中了个三甲进士,这时他年 已六十。满腹诗文经义,一心想为国出力的归有光虽年已花 甲,壮志依旧未衰。因为归有光是三甲出身,不能授馆职, 只能到僻远的长兴当知县。
长兴地处山区,长期没有知县,大小事务都由胥吏把持, 豪门大族勾结官府为非作歹,监狱里关满了无辜的百姓,盗 贼公行,民间鸡犬不宁。当时有人劝归有光不要去上任,以 待更换,但他却毅然前往。他到长兴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兴办 学校,培养后进。第二件事是整治恶吏,平反冤狱。把无辜 办了死罪的三十余人省释出狱,为无辜受诬入狱的一百零七 人平了反,把鱼肉百姓的恶吏和捕卒快手严加法办。每次审 判听讼都让狱。对已入狱者按律 令给衣食。一重囚母死,归有光准许他回家料理丧事后自己 返回。那重囚料理完丧事后不听旁人嗾使,竟然自己返回。
《书与人的随想》 梁衡 “书籍是我们视接千载,心通四海的桥梁,是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拿到的通行证。 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 紧密相连。” “不读书愚而可哀,只读书迂而可惜。读而后 有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
学习目标二、余读韩氏书,想见其为人—— “我”之思量和感悟
我之思量和感悟
一是驱除鳄鱼;二是兴修水利;三是赎放奴婢;四是兴办教育。
2、作者写了韩愈被贬前的什么事?(用黑笔圈出)
读韩愈梁衡读后感
读韩愈梁衡读后感读韩愈作品有感“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
”这是作家梁衡对韩愈的评价,是韩愈为官的写照。
他的为官之道从侧面可反映出韩愈本人有极高的素养,这与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韩愈作品良多,《进学解》和《师说》带给我的影响尤为深刻。
《进学解》一开始,就以精炼明快的语句,说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劳,荒疏在于嬉戏,德行的成就在于深思,毁坏在于因循苟且。
这句千古名言道出了学习成败的规律,成为大家熟悉的格言,那个“勤”字和“思”字,也曾激励过多少读书人,下过多少功夫而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纵观古今有学问有成就人的作为,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就是天道酬勤。
是的,求知识,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轻佻,半点浮躁,半点投机。
而必须是忍得寂寞,甘坐冷板凳,一本书一本书地读,一张卡片一张卡片地写,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爬,才幸许有所收获。
韩愈在《进学解》中还列举了不同木材有不同的用途,有良匠可以各尽其材。
不同的药材能治不同的疾病,良医可以用其特性治病,可以药尽其用。
接着列举了古代圣贤虽各有所长,但均未能见用。
说明不论什么样的人都有特长,但材有高低,术有短长,只要有识才之人,就可以用其所长,发挥作用,否则未能见用,不是人才不好,而是不遇明世。
这不仅教会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闪光之处勇敢地呈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还有些倡导国家知人善任,善于发现培养人才的意味。
通篇文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了作者对于逆境而表现出的一种平和心态,这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心态决定一切,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历史终将证明,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态度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拜读完大家韩愈的《师说》,心中感触颇深。
的确,尊师重教是学问探讨上一个恒久的主题,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
读韩愈梁衡读后感
读韩愈梁衡读后感篇一:读韩愈作品有感读韩愈作品有感“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
”这是作家梁衡对韩愈的评价,是韩愈为官的写照。
他的为官之道从侧面可反映出韩愈本人有极高的素养,这与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韩愈作品良多,《进学解》和《师说》带给我的影响尤为深刻。
《进学解》一开始,就以精炼明快的语句,说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劳,荒疏在于嬉戏,德行的成就在于深思,毁坏在于因循苟且。
这句千古名言道出了学习成败的规律,成为大家熟悉的格言,那个“勤”字和“思”字,也曾激励过多少读书人,下过多少功夫而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纵观古今有学问有成就人的作为,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就是天道酬勤。
是的,求知识,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轻佻,半点浮躁,半点投机。
而必须是忍得寂寞,甘坐冷板凳,一本书一本书地读,一张卡片一张卡片地写,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爬,才幸许有所收获。
韩愈在《进学解》中还列举了不同木材有不同的用途,有良匠可以各尽其材。
不同的药材能治不同的疾病,良医可以用其特性治病,可以药尽其用。
接着列举了古代圣贤虽各有所长,但均未能见用。
说明不论什么样的人都有特长,但材有高低,术有短长,只要有识才之人,就可以用其所长,发挥作用,否则未能见用,不是人才不好,而是不遇明世。
这不仅教会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闪光之处勇敢地呈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还有些倡导国家知人善任,善于发现培养人才的意味。
通篇文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了作者对于逆境而表现出的一种平和心态,这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心态决定一切,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历史终将证明,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态度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拜读完大家韩愈的《师说》,心中感触颇深。
的确,尊师重教是学问探讨上一个恒久的主题,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
梁衡阅读题答案
20XX年梁衡阅读题答案人格是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
在这篇文章里,你会学习到的东西有很多!下面是络整理的《梁衡》阅读题目及答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梁衡》阅读原文①细想,人格这个词是造得很准确的。
就像我们写稿子时要按格填字,不能乱,编辑才好改,读者才好看。
写诗也是这样,要有格律,只有合了格律才美,才算是诗。
那么做人呢?应该说也有一定的格,合起码的格才是正常的人,合乎更高更严的格,便是好人、高人、伟人。
做好人难,做伟人更难,好比律诗难写,因为那是一个更高的标准。
当然社会上也有不合格的人,就像我们常于报刊上看到一些歪诗,虽然也算是诗,其实并不合格。
人的品德分成许多高低不等的格,这便是人格。
②我向来觉得人在社会立身有三项资本,或曰三种魅力。
一是外貌,包括体格、姿色,这主要来源于先天。
二是知识技能和思想,这是靠后天的修炼。
三是人格,这完全是一种独立于“貌”与“能”之外关于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
你可以貌相不惊,才智平平,无功可炫,无能可呈,但在人格上却可以卓然而立,楷模万众。
精神之力,盖超乎外貌之美和才智之强,别是一种震撼,一1/ 5种导引与向往。
雷锋,论貌个子不高,只有一米五多;论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但他的无私精神、助人品德,现已成了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其人格魅力早已驾于万众之上。
③人格,既然名格,就是方方正正,于某事某情某理,行有所遵,言有所本,恪守一定尺度分寸,金钱名利诱之而不变,严刑生杀逼之而不屈,总是平平静静,按既定的规矩做事,按既定的方向走路。
④人格是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
人格是信念,信念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坝挡水,波澜不惊。
信念既成,就不是一个人的事,甚至不是一代人的事,会形成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全社会公认的规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所以当我们述说人事,歌颂英雄,甚至亲身感受那些开国元勋,将军元帅,教授学者或者能人强人们的惊人业绩时,其实这种感受中常常有一部分是他们的人格魅力。
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
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历史的车轮滔滔前行,在漫漫五千年里,有如此一些人被历史记住,乃至使山河易姓。
合上《梁衡散文》,我心中波涛起伏,一时思绪万千。
韩愈是唐宋八大伙儿之首,被后人景仰,但历史上的他曾被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任地址小官。
而在他任这小官时,仅八个月,他就除鳄,兴修水利,赎放奴仆,兴办教育,干了四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韩愈是被贬啊,他干吗“多管闲事”呢?他是个贬臣,老老实实等机遇即是,他干吗主动参政啊?可他不这么以为,他以为有能力做些什么,他以为比起百姓之苦,他的冤他的苦不算什么。
这是什么缘故,因为他心系百姓!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功名,只为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几百年后,历史又等来了一名蹒跚的老者,他是皇家钦定的,中国古代最后一名罪臣,又是人民托举出来的近代史开篇的第一名功臣,他确实是林那么徐。
“假设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何等慷慨激昂的话语,何等汹涌彭湃的豪情壮志。
但他太天真了,这不是他说了算,得听皇帝的。
上职一年半后,他就被贬到伊犁。
在此途中他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救,不管烟害夷害仍是水害都挺身去堵,事后他人照功行赏,他仍然要发配伊犁。
每每读到那个地址,我心中老是愤懑不平,为林那么徐喊冤。
有时我还感觉他好傻,朝廷不用就不用,你林那么徐又不是那种离开朝廷就活不下去的人,皇帝昏庸无能,奸人当道,那你不能“世人皆醉你也醉,世人皆浊你也浊”吗但林那么徐的骨子是硬的,他的心是热的,他可不能因朝廷不重用而不关切国事,他仍然为国效劳,像一只老黄牛,忠心耿耿,任劳任怨。
整整一年,他为清政府新增六十九万亩耕地,极大地丰盈了府库,巩固了边防。
林那么徐以罪臣之分行忠臣之事。
是什么让他忍受了躯体与心灵的折磨,一次次为国建功而不上奖励名单?是那颗拳拳爱国之心,他爱国爱民,心系天下苍生,以天下为己任。
莫非这些不值得咱们佩服吗?想一想现实生活中那些凭合法职位,贪赃营私的官员,不管大奸巨贪都被钉在耻辱柱上,而林那么徐与“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的韩愈,之因此被历史记住,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
读韩愈选段
读韩愈选段
以下是一篇关于韩愈的选段,选自梁衡的《把栏杆拍遍》一书: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
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
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
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
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
韩愈对这件事(迎佛骨)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瘅江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韩愈梁衡阅读材料
读韩愈梁衡阅读材料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
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
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
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
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
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
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
他的那篇《谏迎佛骨表》,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正气和献身精神。
但是,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
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
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
韩愈自己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
他在过蓝关时写了这首著名的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
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
这里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
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
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
人们长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
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
于是他到任之后,就连续干了四件事。
一是驱除鳄鱼,大除其害。
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
三是赎放奴婢。
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以后不得蓄奴。
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
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州而贬袁州,短短八个月就干了四件事。
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改写?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
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
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角天涯。
身处逆境,韩愈见心明志,脚踏实地,尽力而为。
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难上。
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一百七十二名。
这是他大开教育之功。
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
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
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
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
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选自《觅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读韩愈梁衡阅读题目13.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3分)
a.韩愈刚到潮州就发现当地情况很糟糕,弊政陋习极多,人们长年浑浑噩噩地生活,因而心境更坏。
b.韩愈到了潮州后,写了一首著名的诗歌《左迁蓝关示侄孙湘》给他的侄孙,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
c.贬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当地方小官的韩愈,虽然身处逆境,仍心系百姓,脚踏实地,尽力为民办事。
d.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因他大开教育之功,登第进士最多时达一百七十二名。
14.下列说法,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写得很好,读韩愈的散文比读他的诗歌更能了解他的精神世界。
b.身处逆境,屈原停留在江畔沉吟,李白停留在蜀道叹难,而韩愈为民兴利,只这一点韩愈更高明。
c.潮州的韩公祠,祠后的韩山,祠前的韩江,皆因韩愈而名,不仅是纪念他的冤屈,而且是纪念他的功绩。
d.韩愈在潮州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希望永垂不朽,于是潮州百姓就为他刻碑勒石,建庙建祠。
15.纵观全文,作者写了韩愈被贬前后的哪些事?请分点概括。
(3分)
16.根据文意,回答下面问题。
(5分)
(1)“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中“陈利害”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2)作者“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韩愈?请概括其性格特点。
(3分)
17.在潮州有一幅关于韩愈的对联:“溪石何曾恶,江山喜姓韩”,根据文章内容,探究“江山喜姓韩”的缘由,并简要分析。
(4分)
读韩愈梁衡阅读答案13.【信息筛选】c(3分)
14.【信息筛选】b(3分)
15.【内容概括】(3分)
①韩愈上表获罪,被贬潮州(1分);②韩愈被贬至蓝关时写下《左迁至蓝关示侄叔湘》(1分);③韩愈到任后为民兴四利。
(或:韩愈到任后为民做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二是兴修水利;三是赎放奴婢;四是兴办教育。
)(1分)
16. (5分)
(1)【概念理解】(2分)
“陈利害”指宪宗佞佛,韩愈向其陈述迎佛骨活动的利害关系(1分),认为将朽骨迎到长安,一路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1分)。
(2)【形象概括】(3分)
韩愈的性格特点有:①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正气和献身精神;②推己及人、心系百姓;③勇敢忠诚、敢于上书直谏;④脚踏实地,尽力而为。
(答对一点1分,答对三点即满分。
)
17.【推断探究】(4分)
指韩愈被贬后的“兴四利”改变了当地的弊政陋习,造福一方;(2分)韩愈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所以价值无穷,被社会所承认,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所以有“江山喜姓韩”之称誉。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