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卢沟桥简介

合集下载

介绍卢沟桥的说明文

介绍卢沟桥的说明文

介绍卢沟桥的说明文卢沟桥,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卢沟镇,是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桥。

它横跨于永定河上,连接着通州与延庆两个地区,是连接首都北京与北方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卢沟桥始建于公元1189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卢沟桥的设计非常独特,它是一座石拱桥,桥身由大小不一的石块垒砌而成,十分坚固耐用。

整座桥长260米,宽9.3米,拱洞高十分宏伟,每个拱洞下都有石雕装饰,形态各异。

整座桥由53个石拱洞组成,拱洞的高低错落有致,给人一种穿行于巍峨山峦中的感觉。

卢沟桥的历史上有着许多故事,最著名的就是《卢沟桥上》这首民谣。

传说明朝时期,卢沟桥曾是官民往来的要道,经过的人很多,桥上热闹非凡。

而民谣中唱到的卢沟桥上卖的瓜果羊肉,更是成为了中国传统美食的代表之一。

曲调朗朗婉转地描绘了卢沟桥壮观的景象,让人充满了对这座桥梁的向往。

卢沟桥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它坐落在山水之间,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清澈的水源。

从桥上远眺,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峦连绵,水波荡漾。

尤其是在秋天,桥两岸的枫叶变成了一片金黄,与桥上的石拱洞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因此,卢沟桥成为了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拍摄这壮丽景色。

除了风景优美,卢沟桥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明清时期,卢沟桥曾多次修复,历经沧桑,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

它承载着中国传统工艺和建筑的精髓,是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瑰宝。

因此,卢沟桥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保护价值。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桥,卢沟桥不仅仅是一座交通工程,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传承文化的纽带。

它既是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杰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卢沟桥的存在,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的传统建筑之美,也让我们珍视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总之,卢沟桥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石拱桥,不仅仅是交通便利的枢纽,更是中国文化瑰宝。

它壮丽的风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欣赏。

保护好卢沟桥,传承好历史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文详细解析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文详细解析

《中国石拱桥》课文详细解析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①这句话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②引用古代神话有什么作用?)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段析】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呈弧形,其外形是十分优美的。

【品味】“桥洞成弧形”“就像虹”,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拱桥的外形特点。

画线句,引用神话,既说明石拱桥的形状,又仿佛使人置身于神话的诗情画意中,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③用“不但……而且……”句式有什么作用?)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段析】写石拱桥总的特征: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出现的比较早。

第一部分: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品味】“比较早”一词,表示的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因为石拱桥的出现没有准确、具体的时间,表现了说明文用语的讲究分寸。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④为什么提到“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⑤为什么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段析】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品味】“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几乎”一词,强调了石拱桥分布广泛。

赵州桥横跨..在汶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卢沟桥简介

卢沟桥简介

卢沟桥简介卢沟桥简介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金大定29年),完成于1192年(金明昌3年)。

此桥因跨卢沟河而得名。

它工程宏伟,艺术精巧,久负盛名。

700多年前的《马可·波罗行记》称赞“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桥”,因而,欧洲人也称其为马可·波罗桥。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9.3米。

共有桥墩10个,桥孔11个。

每个桥墩的平面均呈船形,迎面砌成分水尖。

桥栏上有雕刻精美的石狮501个。

这些石狮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让人流连忘返。

卢沟晓月是古代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乔动脉内有清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卢沟晓月”碑。

桥西面有清康熙皇帝视察永定河碑与乾隆皇帝重葺卢沟桥碑。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一部在卢沟桥附近借“军事演习”之名,向中国驻军寻衅,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

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方拒绝。

当交涉还在进行时,日军即向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发动攻击。

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抵抗。

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爆发。

以此为标记,日本全面侵卢沟桥简介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

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

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

有桥墩十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均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共501个(卢沟桥文物保护部门提供数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

特别是桥墩造法颇有特色,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其作用为抗击流水的冲击。

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众多的石狮。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介绍卢沟桥说明文500字

介绍卢沟桥说明文500字

介绍卢沟桥说明文500字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郊,是一座古老而著名的桥梁,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座文物古迹。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卢沟桥的历史、建筑特点以及文化意义。

卢沟桥始建于公元公元1189年,距今已有830多年的历史。

它最初是为了方便京城和周边地区的水运而建,起到了重要的交通枢纽的作用。

卢沟桥的名字来源于卢沟河,桥梁横跨在这条河上,连接了京城与卢沟河两岸的交通。

卢沟桥的建筑风格受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它采用了中国古代桥梁的典型形式,是一座石拱桥。

卢沟桥全长266米,宽9.3米,桥面由大石块铺设而成。

桥上有17个拱洞,其中最大的拱洞宽7.5米,高4.5米,整个桥梁气势磅礴,工艺精湛。

卢沟桥不仅在建筑上独具特色,也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它曾被称为“京畿第一桥”,是京畿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在历史上,卢沟桥曾多次重修和扩建,是连接京城与周边地区的重要通道。

同时,卢沟桥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座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地。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发动了侵华战争的第一枪,从而拉开了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这一事件被称为“卢沟桥事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如今,卢沟桥已经成为了一座重要的旅游景点。

游客可以欣赏到这
座古老桥梁的独特魅力,体验历史的沧桑变迁。

卢沟桥周边的景区还有卢沟桥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了解和学习的机会。

卢沟桥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桥,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作,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它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一环。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石拱桥》文本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石拱桥》文本解读

《中国石拱桥》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中国石拱桥》一文发表在1962年3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来被选入中学课本,作者作了修改。

本文所写的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是独拱石桥和联拱石拱桥的杰出代表。

作者在谈到本文的写作时说:“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三大基本型式之一。

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

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

迄今保存完好的大量古桥,可为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的石拱桥,在古代有一定的成就,在今天仍有发展的前景,过去有用的东西,今天仍在起着作用,因此,它是一份珍贵的遗产,显示着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

我们在现代桥梁事业中,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2.文题诠释《中国石拱桥》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所作的一篇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典型范例,用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介绍了我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

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主旨《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

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赞颂了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

4.内容解读本文先概括介绍了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又进一步讲到中国石拱桥特点;然后具体介绍了许多惊人的杰作中的两个代表——赵州桥和卢沟桥;最后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新发展,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5.结构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首先说明了一般石拱桥的特点,然后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从一般到特殊,顺序合理。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七课中国石拱桥 复习要点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七课中国石拱桥 复习要点

17 中国石拱桥复习要点一、重点字词雄跨(kuà)记载(zǎi)残损古朴洨(xiáo)河陡(dǒu)坡匀称(chèn)张鷟(zhuó)石砌(qì)桥墩(dūn)推崇(chóng)侵略序幕交头接耳独一无二漳(zhāng)州巧妙绝伦: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没有能比得了的。

惟妙惟肖(xiào):这里形容雕刻地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

二、文学常识《中国石拱桥》是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一篇科普性质说明文。

三、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知识点1、语言准确,周密严谨说明文的语言特色是准确严密。

比如,会通过列数字的方式精确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

对于不确定或情况不完全的,也会运用大约、可能等表示不确定的词语,显示真实情况。

2、多种说明方法并用,说明生动,有说服力举例子:作者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我国的石拱桥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这种说明方法,给人的印象深刻、具体。

列数字:课文中对赵州桥的建桥时间、长度、宽度、拱圈的道数等都用了具体精确的数字,有的虽说是概数,但也起到了很好的说明效果。

打比方:课文中把拱桥比作虹、比作弓,这样的比喻不仅能表现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

作比较:课文中在介绍卢沟桥的坚固时,说到“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这就是将卢沟桥与两岸河堤做了比较,说明了这座桥的坚固。

引用资料:课文中引用了中外名人的话,从形式上和成就上突出了石拱桥的特色。

3、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作者将说明内容分了三部分按照顺序进行说明。

第一部分是总写石拱桥的特点;第二部分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我国的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和极高的技术水平,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第三部分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和石拱桥构造的广泛使用,从而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卢沟桥介绍250字

卢沟桥介绍250字

卢沟桥介绍
卢沟桥,又称芦沟桥,位于中国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

这座桥始建于1189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板桥之一。

卢沟桥以其精美的石刻工艺和历史悠久而著称,特别是桥上的狮子,形象生动,被誉为“卢沟晓月”。

1937年7月7日,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卢沟桥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抗击外敌的象征。

如今,卢沟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遗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拓展资料:
新建“卢沟新桥”
1971年,北京市在距卢沟古桥约一公里远处又新建了“卢沟新桥”。

这是一座17孔跨河公路桥,全长54.99米,宽15.5米。

1985年又在旁边建了一座新桥,旧卢沟桥从此成为文物,不再通车。

修缮古桥
1986年,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全面修缮了古桥。

工程筹资355万元,拆除了1967年加宽的步道和混凝土挑梁,并清除沥青,中间空出印心,完全恢复了古桥原貌。

1988年9月3日是一雷雨天,一个霹雷将卢沟桥北侧东起第68根栏杆望柱击坏,望柱上的石狮也同时坏损。

1997年又对部分被雷电击坏的石狮和望柱进行了补救。

地理位置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距广安门10公里,是北京现存
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始建于金大定29年(1189年),建成于金章宗明昌3年(1192年)。

早在700年前,由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介绍到欧洲而闻名于世,当年马可·波罗就是从这里进入北京的。

卢沟桥ppt课件

卢沟桥ppt课件
地域特色
卢沟桥所在的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包括饮食、手工艺品、民俗 文化等,这些特色文化也是卢沟桥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卢沟桥的旅游发展
旅游设施建设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卢沟桥地区不断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包括 旅游酒店、旅游景点、旅游路线等,提高了旅游服务水平。
旅游活动推广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如文化节庆、民俗表演、旅游展览 等,增加了游客对卢沟桥地区的认知度和兴趣。
03 修建原因
由于永定河上的交通十分不便,影响了当地经济 的发展,因此修建一座桥梁成为了必要的需求。
卢沟桥的修建过程
01 开始修建
据史书记载,卢沟桥的修建始于金朝明昌三年( 1192年),由当时的官员刘豫负责主持修建。
02 修建细节
卢沟桥采用了传统的石拱桥建造方法,全长266.5 米,宽7.5米,有11个拱券,每个拱券上都有精美 的石雕。
旅游景点
卢沟桥如今已成为著名的 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 客前来参观和凭吊,促进 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04
卢沟桥的旅游价值
卢沟桥的旅游资源
历史文化遗产
卢沟桥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 化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和交通发展的重要载体。
自然景观
卢沟桥周围环境优美,山水相依,风景秀丽,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资源。
历史价值
卢沟桥是中国桥梁建筑史 上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 组成部分。
03
卢沟桥的建筑特色
卢沟桥的结构特点
石拱桥结构
卢沟桥是一座石拱桥,由若干石 拱组成,每个石拱都独立支撑桥 面,增强了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
能力。
桥面宽敞
卢沟桥的桥面宽敞,可以满足大量 交通需求,确保了桥梁的通行能力 。

卢沟桥详细介绍

卢沟桥详细介绍

卢沟桥详细介绍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距市中心约1公里。

它是我国现
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桥长27.5米,宽8.7米,高10米。


面由7条石铺砌而成,南北走向。

桥的两端各有一个石狮子,姿
态各异,雄赳赳,气昂昂。

卢沟桥是我国人民英勇抗战的纪念性
桥梁。

1937年7月7日晚上,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
中国守军坚决抵抗。

卢沟桥上的战士们有的手握钢枪、有的手持
手榴弹、还有的手握大刀……向日军发起进攻。

战士们虽然英勇
顽强、视死如归,但仍有许多战士被日军击中而牺牲了。

这件事在《北京日报》上作了详细的报道。

从那以后,卢沟
桥就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7年7月1日零时整,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这里冉冉升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1999年7月1日零时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奏响了国
歌《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 1 —1 —。

关于卢沟桥的介绍

关于卢沟桥的介绍

关于卢沟桥的介绍
卢沟桥是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南部的一座历史名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以下是关于卢沟桥的一些介绍:
1. 历史背景:卢沟桥最早建于公元1189年,起初是为了便利京城与山西、陕西等地经济交流而修建的。

此后,卢沟桥成为京郊通往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

2. 重要事件:卢沟桥因1937年七七事变而闻名于世。

该事件标志着中日战争的爆发,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在该事件中,日本军队袭击并占领了卢沟桥,引发了全面的中日战争。

3. 桥梁特点:卢沟桥是一座石拱桥,长266米,宽9.3米,桥面由16个石拱组成,桥身以青石垒砌而成。

桥上设有19个桥孔,其中主洞为三孔,两侧各为八孔。

这种结构使得卢沟桥在水流冲刷下能够更加稳固。

4. 文化意义:卢沟桥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象征之一,也是京郊旅游的热门景点。

它融合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技艺和美学理念。

5. 文物保护:卢沟桥经历了多次修复和保护工作,其中最大规模的一次修复是在1987年。

为了保护桥梁本身以及周边的历史环境,卢沟桥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1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卢沟桥不仅是一座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桥梁,也承载着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事件,对于中国和世界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17课笔记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17课笔记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17课笔记八年级上册语文书17课《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文章。

本文通过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以及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展示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分布广泛的特点。

本文的结构清晰,采用了总分总的形式。

在开头,作者先简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然后分别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建造年代、设计特点、历史意义等。

在中间部分,作者通过具体的数据和例子,详细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包括桥的长度、宽度、高度、建筑材料、建造工艺等方面。

此外,作者还通过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设计特点,阐述了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本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作者通过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石拱桥的美丽和壮观。

例如,“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像一道彩虹挂在天边”,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了赵州桥的壮丽景象;“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有的张牙舞爪,有的昂首挺胸,有的翘首望月,有的低头思故乡”,这个排比句则生动地描绘出了卢沟桥上石狮子的各种形态。

在本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关于中国石拱桥的知识,还学到了很多关于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例如,作者在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结构特点时,运用了很多具体的数字和例子来说明;在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时,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来说明它们的异同;在描述石狮子的形态时,作者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总之,八年级上册语文书17课《中国石拱桥》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文章。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不仅了解了关于中国石拱桥的知识,还学到了很多关于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这些知识和技巧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及教案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 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用一种说明方法介绍卢沟桥

用一种说明方法介绍卢沟桥

用一种说明方法介绍卢沟桥卢沟桥,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古老桥梁。

下面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卢沟桥。

一、历史背景卢沟桥修建于公元公元公元1189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始建于金代,当时主要用于水运,为进入北京的重要经济纽带。

二、地理位置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北部,毗邻京城的“西北门户”,连接官厅水道与京杭大运河,沟通国信沟与三里河。

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连接了华北平原与山西河南等地,是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三、建筑风格卢沟桥是一座木质桥梁,平面布置呈弯曲形,长180米,宽9.3米,桥梁分为九孔,形成八个桥墩中孔洞墩,两个孔洞附加大型木质结构穗,表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思想。

四、文化意义卢沟桥是中国民间文化的象征之一。

相传在起义前夜,桥上出现吉兆,即有沟通天县的桥洞,因此被视为抵抗外敌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象征。

此外,卢沟桥还出现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例如小说《开明的忠诚》和电影《卢沟桥》。

五、历史事件卢沟桥历史上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最著名的是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欲进攻北平的卢沟桥附近制造了一起挑衅事件,结果导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这一事件成为中国和日本关系的重要转折点,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保护与修复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价值,卢沟桥已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20世纪50年代起,政府对卢沟桥进行了多次修复和保护,确保其保存完好。

2006年,修复的卢沟桥重新开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七、旅游价值卢沟桥被誉为中国八景之一,以其独特的历史韵味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游客可以欣赏到古老的桥梁建筑和周围的风景。

此外,卢沟桥周边还有其他景点,如卢沟桥博物馆和白幡双塔等,都是游客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八、社会影响卢沟桥的历史事件和其文化意义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吸引了世界的关注。

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国政府和民众通过纪念活动和纪念馆来纪念这一事件。

介绍卢沟桥ppt课件

介绍卢沟桥ppt课件
旅游开发
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提升游客 的参观体验,同时保护文物。
科技应用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 保护,对卢沟桥进行更精细的 管理。
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文物保护机构的合 作,引进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
术。
04
卢沟桥的旅游与文化价值
卢沟桥的旅游资源与景点
01
卢沟桥的旅游资源丰富,包括著 名的“卢沟晓月”景观、狮子雕 刻、石拱桥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前来游览。
02
卢沟桥的结构与特点
卢沟桥的建筑结构
石拱桥
卢沟桥采用石拱桥结构,具有坚 固耐用的特点。
桥墩
桥墩设计独特,采用分水尖形式, 有效减轻水流对桥墩的冲击力。
桥面
桥面宽敞平坦,方便车辆和行人通 行。
卢沟桥的艺术特点
01
02
03
石雕
卢沟桥的石雕精美,具有 极高的艺术价值。
栏杆
栏杆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 石狮子,展现了中国传统 石雕艺术的魅力。
卢沟桥的保护与现状
卢沟桥的保护措施
01
02
03
04
历史建筑保护法规
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历 史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确保
卢沟桥得到有效保护。
日常保养和维护
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保持卢 沟桥的原始风貌和结构安全。
限制通行
限制车辆和大量人流通过,减 轻对桥体的压力。
教育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卢沟桥的历 史和文化价值,提高公众的保
卢沟桥的建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和文化的交流,成为了华北地区的交 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建筑价值
卢沟桥是中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 ,其建筑工艺和美学价值极高,被列 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对卢沟桥未来的展望与期待

卢沟桥简介

卢沟桥简介

卢沟桥简介
卢沟桥景区位于北京西南丰台区境内,景区内卢沟桥、宛平城既是著名的古迹,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纪念地。

1987年这里新建了抗日战争纪念馆。

卢沟桥始建于金代,因跨卢沟河(今永定河)得名,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卢沟桥的修建与北京城的兴起密切相关。

金代建中都,北京逐渐兴起,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卢沟桥是连接北京小平原与华北大平原的重要通道。

卢沟桥气势雄伟,它长266.5米、宽9.3米,有桥洞11孔,桥墩10个,桥墩的设计十分科学迎水的一面砌成分水尖,尖长4.5~5.2米,尖端垂直安装三角形铁包柱,以减缓水流冲击力和破碎初春解冻时流过的冰排,俗称“斩龙剑”。

卢沟桥装饰华美。

桥身的望柱饰有石狮、栏板饰有花纹。

石狮子是卢沟桥一绝,俗称“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以形容其多。

狮子的总数在500个左右。

东、西桥头分别有一对石狮和一对石象。

西桥头别有华表四座。

桥两头的四座石碑分别是清康熙七年(1668)重修卢沟桥碑、乾隆五十年(1785)重修卢沟桥碑、乾隆御笔“卢沟晓月”碑和乾隆视察永
定河诗碑。

卢沟桥建桥至今逾800年,声名远扬。

“卢沟晓月”是金章宗皇帝钦定的燕京八景之一。

元朝时,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这里,称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近代,因“七七事变”爆发于此,这里成为全民族抗战争的重要纪念地。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卢沟桥简介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卢沟桥简介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卢沟桥简介卢沟桥简介“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数百年来它一直吸引着游人。

尤其是清乾隆十六年(1751)镌碑建亭,将乾隆御书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刻在碑上之后,更加闻名遐迩。

1987年古桥评为北京十六景之一,名列第十四位,从此古桥将显示出它的新风姿。

(一)历史简述拥有“前挹九河,后拱万山”之势的北京湾,在其出口处有一条长河,自西北向东南滚滚而下,即今永定河。

该河发源于山西马邑县北之雷山,古时曾叫过漯水、浑河、小黄河、墨水河、桑乾河、无定河等名称。

因其水质浑浊,泛滥无常,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皇帝为镇治水患而“金口玉言”,将无定河改为永定河。

此河自唐代始又叫卢沟。

一是因其流经京西卢师山下;一是古代京师人把黑浑色称“卢”,故名。

南北旅客,无论从华北大平原北上,还是从东北松辽平原、西北内蒙高原南下,均须横渡卢沟。

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促进了卢沟渡口的发展。

从燕国的蓟城,到辽代的南京,城市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

卢沟渡口的重要性自然也就与日俱增。

但是“卢沟河水非常浑浊而湍急,当地的老百姓每年要根据水位深浅,选择地点搭临时桥梁。

后来官家在河两岸造了一座浮桥……”。

这是宋朝使臣许亢宗在公元1125年出使北国时所写《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中有关卢沟渡口的一段描写。

公元1153年,金主完颜亮扩建了辽南京城,迁都后改为中都。

作为北方中国的政治中心,进出都城的惟一门户——卢沟渡口,仍用临时木桥或浮桥,显然已不能适应当时之形势。

于是,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至明昌三年(1192),在卢沟渡口建造了一座永久性的大石桥,名广利桥,即中外驰名的卢沟桥。

卢沟桥至京城30余里,在交通不太发达的古代,差不多是半天的路程。

出京的客人上午在京城吃罢亲朋的饯别酒,启程上路,来到卢沟河畔已是夕阳西下之时了。

客人们不得不打尖投宿准备来日早行。

于是此处逐渐发展为京城西南的第一个歇宿点。

我们现在可以看见的一幅古画——元代《卢沟伐木图》把当时卢沟河畔茶肆酒馆、招商旅店之繁华及策马驱车、步行担担、风尘仆仆客人之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卢沟桥课文内容

卢沟桥课文内容

卢沟桥课文内容卢沟桥课文内容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

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卢沟桥课文内容,欢迎阅读。

卢(lú)沟桥卢沟桥在北京郊(jiāo)区的永定河上。

它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它全长26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gǒng)组成。

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短的16米,长的21米多。

石拱之间有石桥墩(dūn),把11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所以叫连拱桥。

以前永定河发大水时水势很猛,两岸河堤(dī)常被冲毁,但是这座连拱桥却完好无损(sǔn)。

桥宽约7.5米,桥面平坦(tǎn),几乎与河面平行。

桥面用石板铺成,两侧有石栏、石柱,石柱上面有精刻的石狮,共501个。

这些石狮姿态各异: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在倾听流水声,有的像在检阅(yuè)桥上的车马……真是千姿百态,栩(xǔ)栩如生。

桥东的碑(bēi)亭内立着一块汉白玉碑,上面刻着清朝乾(qián)隆皇帝题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为燕[yān]京八景之一。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

那时候有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旅行家来过中国,他说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qīn)略者向卢沟桥发起攻击,我国军队奋起反抗。

这就是著名的“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从此,我国开始了八年的抗日战争。

现在,卢沟桥附近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guǎn)和纪念碑。

每年7月7日,这里都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缅(miǎn)怀历史,悼(dào)念先烈。

《卢沟桥》教学反思卢沟桥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桥梁,历史久远,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同时,它是著名的“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本文作者通过朴实的语言,具体形象地介绍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充满着骄傲和自豪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不仅是在介绍卢沟桥,赞美卢沟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赞美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沟桥简介
“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数百年来它一直吸引着游人。

尤其是清乾隆十六年(1751)镌碑建亭,将乾隆御书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刻在碑上之后,更加闻名遐迩。

1987年古桥评为北京十六景之一,名列第十四位,从此古桥将显示出它的新风姿。

(一)历史简述
拥有“前挹九河,后拱万山”之势的北京湾,在其出口处有一条长河,自西北向东南滚滚而下,即今永定河。

该河发源于山西马邑县北之雷山,古时曾叫过漯水、浑河、小黄河、墨水河、桑乾河、无定河等名称。

因其水质浑浊,泛滥无常,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皇帝为镇治水患而“金口玉言”,将无定河改为永定河。

此河自唐代始又叫卢沟。

一是因其流经京西卢师山下;一是古代京师人把黑浑色称“卢”,故名。

南北旅客,无论从华北大平原北上,还是从东北松辽平原、西北内蒙高原南下,均须横渡卢沟。

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促进了卢沟渡口的发展。

从燕国的蓟城,到辽代的南京,城市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

卢沟渡口的重要性自然也就与日俱增。

但是“卢沟河水非常浑浊而湍急,当地的老百姓每年要根据水位深浅,选择地点搭临时桥梁。

后来官家在河两岸造了一座浮桥……”。

这是宋朝使臣许亢宗在公元1125年出使北国时所写《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中有关卢沟渡口的一段描写。

公元1153年,金主完颜亮扩建了辽南京城,迁都后改为中都。

作为北方中国的政治中心,进出都城的惟一门户——卢沟渡口,仍用临时木桥或浮桥,显然已不能适应当时之形势。

于是,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至明昌三年(1192),在卢沟渡口建造了一座永久性的大石桥,名广利桥,即中外驰名的卢沟桥。

卢沟桥至京城30余里,在交通不太发达的古代,差不多是半天的路程。

出京的客人上午在京城吃罢亲朋的饯别酒,启程上路,来到卢沟河畔已是夕阳西下之时了。

客人们不得不打尖投宿准备来日早行。

于是此处逐渐发展为京城西南的第一个歇宿点。

我们现在可以看见的一幅古画——元代《卢沟伐木图》把当时卢沟河畔茶肆酒馆、招商旅店之繁华及策马驱车、步行担担、风尘仆仆客人之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留宿的客人,一觉醒来,已鸡鸣三遍,洗漱登程,首先感觉到的是晓月当空,道路明亮好走。

于是策马扬鞭,伴随着马蹄碎步敲击桥面的得得声,悠然上桥。

举头遥望,东方露出鱼肚白色,天空残月倒挂,大地似银,“卢沟桥上月如霜”。

此时方可真正体会到“卢沟晓月”之意境。

卢沟桥自建成后,承受着金、元、明、清各代繁重的给养输送任务,至今已有800高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曾多次拨款对古桥进行大规模修缮。

并于1961年3月4日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40年来,市政建设发展神速,古桥已不能胜任首都现代化的重型运输任务,于是在古桥之南建了一座长500余米,宽
14米的卢沟新桥。

国家决定让古桥光荣退休。

1987年修缮后,开为一处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卢沟桥管理处,专门出版了文集,介绍这处古迹。

(二)建筑特色
“卢沟晓月”的意境是由远山、近水、晓月、美桥之情趣,相互映衬浑然一体而构成的。

古桥本身是构成这一意境的主体。

元世祖时代,在中国做了20多年官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所著的《马可·波罗行记》中对卢沟桥有精彩的描写:“河上有一美丽的大桥,各处桥梁之美鲜有及之者……建置甚佳,老实说,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1 卢沟古桥
美丽的石桥宛如一带长虹,横跨两岸,11个拱券洞门悠然卧在波澜之上,每个桥墩前的分水尖,像把利剑伸向兴风作浪的孽蛟,迫使它驯服地从洞门流过。

此即卢沟桥上著名的“斩龙剑”(或称斩凌剑)。

桥东西两端有四根高4.65米的华表亭亭玉立。

桥上两侧共有1.4米高的望柱281根。

两柱之间由刻着花纹的栏板相连。

每个望柱顶端都有一个大狮,大狮身上雕着许多姿态各异的小狮。

由于雕刻艺术高超,小狮不易被发现。

经考古工作队勘察,桥上的石狮(包括桥东端代替抱鼓石的两个大狮,华表莲座上4个坐狮,281根望柱顶端的大狮及198个大狮身上的小狮)总数为485个。

桥为雁翅形,伟丽壮观。

桥全长266米余,宽8米。

桥西端代替抱鼓石者则是两只大象,造型极为生动。

2 “卢沟晓月”碑
桥东端有碑亭,石碑正面为乾隆书“卢沟晓月”四字,背面为乾隆书卢沟桥诗。

碑总高4.52米,碑身3.66米,宽1.27米,厚84厘米。

桥西端为康熙题咏永定河诗石碑,碑总高3.79米,碑身3.03米,宽0.96米,厚0.33米。

(三)古桥颂歌
“卢沟晓月”这处极富诗情画意的地方之所以名传遐迩,是与历代文人的吟诵分不开的。

这些诗词不仅赞颂了卢沟古桥之美,也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如金朝礼部尚书翰林学士赵秉文的一首卢沟诗:“河分桥柱如瓜蔓,路入都门似犬牙;落日卢沟桥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

”这是一首较早的卢沟送别诗,说明当时卢沟桥是出入京都,迎送客人的门户。

明代杨荣诗:“河声流月漏声残,咫尺西山雾里看;远树依稀云影淡,疏星廖落曙光寒。

”与杨诗媲美的有明正统年间礼部尚书王英诗:“浑河东去日悠悠,斜月偏直入早秋;曙色微涵波影动,残光犹带浪花流……”两首诗一首侧重岸上景色,一首侧重河内流水,都突出了“晓月”的特点。

作者中也有心情沉重者。

他们或仕途不得意,或思乡念友,深秋来此,再见到“晓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