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协议的设计
数据链路层--PPP协议
数据链路层--PPP协议数据链路层使⽤的信道主要有两种类型:点对点信道和⼴播信道。
点对点路由器在转发分组时只使⽤了下⾯的三层。
链路是从⼀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段物理线路,中间没有其他交换结点。
必须有⼀些必要的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在链路上的传输。
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现在使⽤⽹络适配器来实现这些协议。
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帧。
数据链路层把⽹络层交下来的数据构成帧发到链路上,以及把接收到的帧中的数据取出并上交给⽹络层。
⽹络层协议的数据单元是IP数据报。
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在进⾏通信时的主要步骤如下:(1)结点A的数据链路层把⽹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添加⾸部和尾部封装成帧。
(2)结点A把封装好的帧发送给结点B的数据链路层。
(3)若结点B的数据链路层收到的帧⽆差错,则从收到的帧中提取出IP数据报上交给上⾯的⽹络层;否则丢弃这个帧。
数据链路层有很多种,但有三个基本问题是共同的。
分别是: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封装成帧封装成帧就是在⼀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部和尾部,这样就构成了⼀个帧。
⽹络层的IP数据报传送到数据链路层就称为帧的数据部分。
每⼀种链路层协议都规定了所能传送的帧的数据部分长度上限--最⼤传送单元MTU。
控制字符名称SOH表⽰帧的⾸部,EOT表⽰帧的结束。
透明传输当数据中碰巧有控制字符EOT时,后⾯的数据部分会被丢弃。
这时需要时数据中的控制字符不被当做帧结束的标志。
要使其透明。
具体的⽅法是: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插⼊⼀个转义字符“ESC”。
在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把数据送往⽹络层之前删除插⼊的转义字符。
这种⽅法称为字节填充或字符填充。
差错检测数据链路层⼴泛使⽤了循环冗余检验CRC。
⽤⼆进制的模2运算进⾏2n乘M的运算,这相当于在M后⾯添加n个0。
得到的(k+n)位的数除以收发双⽅事先商定德长度为(n+1)位的除数P,得出商Q(不重要)⽽余数是R(n位,⽐p少⼀位)。
数据链路层上的协议
数据链路层上的协议“数据链路层上的协议”一、基本信息甲方:地址:联系人:电话:电子邮件:乙方:地址:联系人:电话:电子邮件:二、各方身份甲方是本协议的提供方,负责提供数据链路层服务。
乙方是本协议的使用方,有权使用甲方提供的数据链路层服务。
三、权利与义务甲方的权利与义务:1. 提供数据链路层服务,并确保服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对于乙方的服务请求,及时响应并处理。
3. 确保用户数据的隐私安全,保证用户数据不被泄露或滥用。
4. 保护用户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5. 负责维护数据链路层服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并排除瑕疵和故障。
6. 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服务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乙方的权利与义务:1. 使用甲方提供的数据链路层服务。
2. 在服务使用期内享有服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遵守“用户协议”和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自身和他人的权益。
4. 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注册信息。
5. 对于因使用服务导致的任何问题和纠纷,自行承担责任。
四、履行方式甲乙双方均确认并同意,本协议内容所述之权利及义务须根据具体情况与协议附件或补充协议相匹配。
五、期限本协议的期限以协议附件或补充协议中所定之期限为准。
六、违约责任1. 甲方违反本协议或提供的服务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乙方有权向甲方提出追究赔偿责任的要求。
2. 乙方违反本协议或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甲方有权向乙方追究责任,并要求其赔偿损失。
七、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1. 本协议条款是双方的共同意愿,并具有法律效力。
2. 若本协议中的某一条款被认为违反了适用的法律法规,则该条款应视为无效,且不影响本协议其他条款的效力。
八、其他因本协议引起的所有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协议附件或补充协议中所定之期限到期。
本协议具有可撤销性,当双方均同意是可撤销本协议。
简述hdlc协议
HDLC协议简介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协议是一种数据链路层的协议,用于在点对点和多点网络中的数据传输。
它提供了信道复用、错误检测和纠正、流量控制和数据传输确认等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HDLC协议的概念、设计原理、工作方式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场景。
概念HDLC协议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一种面向比特同步传输的链路层协议。
它定义了帧的结构、传输模式和控制流程。
HDLC协议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物理介质,如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电频谱等。
它被广泛应用在广域网(WAN)和局域网(LAN)中,特别是在X.25、ISDN和PPP等网络协议中。
帧结构HDLC协议使用点对点的通信模式,通信双方分别被称为发送方和接收方。
数据在发送方被分成一系列的帧进行传输,接收方对帧进行接收、检测和处理。
HDLC帧由几个字段组成,如下所示: 1. 标志字段:标志字段由16位或8位的特定比特模式组成,用于标识帧的开始和结束。
2. 地址字段:地址字段用于在多点网络中识别接收方。
3. 控制字段:控制字段指定了帧的类型和控制信息,如传输模式和流量控制方式等。
4. 信息字段:信息字段包含数据部分,用于传输数据。
5. 校验字段:校验字段用于检测帧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6. 填充字段:填充字段用于填充数据,使帧长度满足最小要求。
传输模式HDLC协议定义了三种传输模式:同步传输模式、异步传输模式和透明传输模式。
同步传输模式在同步传输模式下,帧的传输速率是固定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钟是同步的。
发送方按照时钟周期将数据拆分成一系列的比特,并依次传输。
接收方根据时钟周期对比特进行采样,确保数据的正确接收。
同步传输模式适用于相对稳定的传输环境,如同轴电缆和光纤等。
异步传输模式在异步传输模式下,帧的传输速率是可变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钟是不同步的。
发送方在帧的开始和结束时添加标志字段,接收方通过检测标志字段来确定帧的起始位置。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第二版)》第4章__数据链路层
码多项式的运算: 二进制码多项式的加减运算:
二进制码多项式的加减运算实际上是逻辑上的 异或运算。 循环码的性质:在循环码中,n-k次码多项式 有一个而且仅有一个,称这个多项式为生成多 项式G(X)。在循环码中,所有的码多项式能 被生成多项式G(X)整除。
(1)编码方法
由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一起构成循环码,首先 把信息序列分为等长的k位序列段,每一个信 息段附加r位监督码元,构成长度为n=k+r的循 环码。循环码用(n,k)表示。它可以用一个n1次多项式来表示。n位循环码的格式如图4-2 所示:
(2)举例分析
例4.2 如信息码元为1101,生成多项式 G(X)= X+ X+1,编一个(7,4)循 环码。 A(X)=1101 向左移3位的1101000 除 1011的余数为1,则余数多项式R(X) =001。 在做除法过程中,被除数减除数是做逻 辑运算。
例4.3 某一个数据通信系统采用CRC校验方式, 其中:生成多项式G(X)= X4+X+1, 发送端要 发送的信息序列为10110,求:(1)校验码及 校验码多项式;(2)发送端经过循环冗余编 码后要发送的比特序列; 解:生成多项式为G(X)= X4+X+1,生成多项 式的比特序列是:10011,为4阶,所以将发送 端要发送的信息序列10110左移四位,得到 XRD(X)为:101100000
4.2.3差错控制方式
差错控制编码一类是检错码(如奇偶校验)、另一类 是纠错码。根据检错码和纠错码的结构的不同形成了 不同的差错控制方式 (1)利用检错码 (2)利用纠错码 在数据通信过程中,利用差错控制编码进行系统传输的 差错控制的基本工作方式分成四类:自动请求重发 (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前向纠错 (FEC,Forword ErrorCorrection),混合纠错(HEC, Hybrid Error correction),信息反馈(IRQ, Information Repeat Request)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设计实现
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数据链路层协议的设计与实现学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年11月11日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保证通信双方在有差错的通信线路上进行无差错的数据传输,是计算机网络各层协议中通信控制功能最典型的一种协议。
本实验实现一个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数据传送部分,目的在丁更好地理解基本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基本实现技术。
实验内容使用C语言实现下面数据链路层协议:1. 分析和实现一个理想的链路层协议2. 对丁前面实现的协议进行扩充,实现它的第一次改进,如何防止发方过快淹没收方。
3. 对上一步再假设在不可靠的的链路上进行通信。
三、实验步骤1. 熟悉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功能;2. 编写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实现程序;3. 调试并运行自己编写的协议实现程序;4. 了解协议的工作轨迹,如出现异常情况,在实验报告中写出原因分析;5. 保留你实现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以备教师检查。
四、实验过程1、程序功能及设计思路功能概述: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代表A站、B站。
先由客户端输入服务器IP地址,发送SYN 同步帧,告诉服务器准备接受。
客户端输入数据后,会进行CR㈤码,再发送数据帧;服务器收到后,先进行校验,数据正确则发送ACK帧,客户端则发送下一帧数据;否则服务器发送NAKM,客户端重新发送该数据。
CRCK 验:1)将收到的字符转为int型(32位),并将其二进制码左移16位,存丁data;2)进行C(D)=Remainder[(S(D) 1D A L)/g(D)],即CR(K验,得到校验位。
3)将校验位加在信息元后,组成24位的码字,存丁要发送的数据帧dframe。
停等式ARQft、议:Client:1)置SN=02)收到数据,将SN分配给该数据,如果没有收到,则等待;3)存丁要发送的数据帧中,发送给server ;4)如果从server收到确认帧,且RN>SN贝U SN加1 (模2),返回2;如果收到NA触RN=SN则返回3,重传数据。
数据链路层用到的协议
数据链路层用到的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双方基本信息:甲方:(以下简称“本方”)地址:联系人:电话:电子邮箱:乙方:(以下简称“对方”)地址:联系人:电话:电子邮箱:各方身份:甲方为本协议的起草人和签署人。
乙方为协议的另一方,同意按照协议内容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各方权利、义务:1.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1)提供数据链路服务,保证数据传输安全和稳定。
(2)向乙方收取相应费用。
(3)对乙方传输的数据进行保密处理。
(4)保证相关设备的良好状态。
2.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1)按照协议约定向甲方提供数据。
(2)支付相应的费用。
(3)保证传输数据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4)对自身网络的安全负责。
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1. 履行方式:(1)甲乙双方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履行方式。
(2)甲乙双方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设备和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2. 期限:(1)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年。
(2)有效期届满前,甲乙双方应进行协商,如有需要,可进行续约或修改。
3. 违约责任:(1)如甲乙双方中任意一方未能履行本协议约定的任何义务,未能按时支付费用或提供数据等,应承担违约责任。
(2)甲乙双方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如仍无法解决,则可按照法律规定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解决。
遵守法律法规:甲乙双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规定,如有违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署,具有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投资、诉讼和执行等活动。
其他:1.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协商解决。
2.本协议正本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本协议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协议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名/盖章):乙方(签名/盖章):。
ppp方案设计
ppp方案设计1. 引言本文档描述了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的方案设计。
ppp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通常用于在两个网络节点之间建立可靠的通信连接。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可靠且高效的ppp连接,以满足数据传输的需求。
2. 设计目标本方案的设计目标如下:1.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在ppp连接中可靠地传输,防止丢包和错误。
2.支持高速数据传输:优化数据传输的速率,提高传输效率。
3.简化配置和管理:简化ppp连接的配置和管理过程,减少人工干预。
3. 方案概述本方案基于ppp协议,通过以下步骤建立和管理ppp连接:1.协议层选择: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ppp协议层,如ppp overEthernet(PPPoE)、ppp over serial(PPPoS)等。
2.连接建立:在两个网络节点之间建立ppp连接,包括协议握手和认证等步骤。
3.数据传输:通过ppp连接传输数据,包括数据分片、错误检测和重传等机制。
4.连接管理:监测ppp连接的状态,进行连接的维护和管理,如连接的关闭和重启。
4. 方案详细设计4.1 协议层选择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ppp协议层。
如果需要在以太网中传输ppp数据,则选择ppp over Ethernet(PPPoE),如果需要在串行端口中传输ppp数据,则选择ppp over serial(PPPoS)。
选择合适的协议层有助于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4.2 连接建立在两个网络节点之间建立ppp连接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协议握手:两个节点之间通过协议握手确认建立ppp连接的能力和支持的协议选项。
2.认证过程:进行认证,验证两个节点的身份和权限,确保连接的安全性。
3.配置参数协商:协商连接的参数,包括数据传输速率、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最大传输单元)等。
4.3 数据传输在ppp连接建立后,数据可以通过连接进行传输。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解析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与协议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解析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与协议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是网络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网络层传来的数据分组进行可靠的传输,有效地解析和处理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协议对于整个网络通信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1. 传输数据:数据链路层通过物理传输介质(如以太网线、无线电波等)将数据从一个网络节点传输到另一个网络节点。
它负责将网络层的数据包转化为适合物理传输介质的格式,使数据能够在链路中传输。
2. 封装与解封装:数据链路层在数据传输前将网络层传来的数据包封装成帧。
帧是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最小单位,包括数据和控制信息。
在接收端,数据链路层将接收到的帧进行解封装,提取出数据并传递给网络层。
3. 数据校验: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数据链路层会在帧中添加检验序列。
接收方在接收数据时会进行校验,以检查数据是否出现错误。
常用的数据校验方式包括循环冗余校验(CRC)和校验和等。
4. 帧同步:数据链路层通过帧同步协议,如起始帧标志和比特填充等方法,确定帧的起始和结束位置,确保接收方能够正确识别帧的边界并进行数据的接收。
5. 流量控制:当发送方发送数据速度过快时,接收方可能无法及时接收。
数据链路层通过流量控制协议,如帧确认和滑动窗口等,调节发送方的发送速度,防止接收方的缓冲区溢出。
6. 差错控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噪声、干扰等原因,数据可能会发生错误。
数据链路层通过差错控制协议,如重发请求和确认应答等,检测并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1. 以太网(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局域网技术,采用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协议,实现了数据的共享传输。
以太网利用MAC(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来唯一标识网络设备,以确定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2. PPP(点对点协议):PPP是一种用于串行链路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常用于拨号上网和远程访问等场景。
PPP协议支持多种认证方式、压缩协议和错误检测机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
通信网络中的MAC协议设计与优化
通信网络中的MAC协议设计与优化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网络的速度、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通信网络中,MAC协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负责管理网络中不同节点的数据传输,保证数据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因此,MAC协议的设计和优化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将就此方面进行探讨。
一、MAC协议的基本原理MAC协议即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它是OSI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的协议之一。
MAC协议的作用是协调不同节点间的数据传输,避免数据冲突和重复传输,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MAC协议在不同的网络类型中具有不同的实现方式,比如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等。
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有线局域网,其MAC协议实现方式为CSMA/CD。
这种方式采用了冲突检测技术,当多个节点同时发送数据时,会发生数据冲突,此时节点会停止发送数据,等待随机时间后再次发送,直到数据传输成功。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有效避免数据冲突,但是会降低网络的传输效率。
无线局域网是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其MAC协议实现方式为CSMA/CA。
这种方式采用了碰撞避免技术,即在传输数据之前先发送一段短小的数据包ACK,等待一个时间间隔之后再发送数据。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数据冲突,但是也会降低网络的传输效率。
二、MAC协议的设计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MAC协议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人们开始尝试不同的MAC协议设计和优化方案。
1、TDMA协议TDMA协议是一种时间分割多址协议,它将时间划分为若干个时隙,每个时隙只允许一个节点进行数据传输,这样可以避免数据冲突,并且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在网络的设计阶段就确定时隙数目和分配,所以对于那些需要动态变化的网络,这种方式并不适用。
2、CDMA协议CDMA协议是一种码分多址协议,它对每个节点的数据进行调制,将不同的数据使用不同的码进行识别,然后发送到网络中。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数据冲突,并且能够提高网络传输效率,但是也需要对码进行管理和分配,使得系统实现比较复杂。
计算机网络实验 第2章 数据链路层实验
采用总线型或星形拓扑。由于以太网是基于共享总线的广播类型的网络,
所以当网络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站点同时发送数据时将引起冲突,因此以 太网使用CSMA/CD协议作为媒体控制协议解决冲突问题。
CSMA/CD协议的基本原理是:站点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信道 空闲时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过程中持续监听信道,如果监听到冲 突信号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同时发送强化冲突信号,以使网络中 正在发送数据的其它站点能够监听到冲突。
PPP帧格式如图所示
2.PPPoE
PPP协议不适于广播类型的以太网和另外一些多点访问类型的网络,于是 产生了PPPoE(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它为使用桥接以太 网的用户提供了一种宽带接入手段,同时还能提供方便的接入控制和计费。 每个接入用户均建立一个独一无二的PPP会话。会话建立前PPPoE必须通过 发现协议获取远端访问集中器的MAC地址。
第2章 数据链路层实验
实验三: 集线器与交换机的对比试验
3.1
背景知识
1.冲突域与广播域 冲突域:共享信道的传输机制决定了在网络中只能有一个站点发送数据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站点同时发送数据将发生冲突。虽然以太网在 MAC层采用CSMA/CD协议有效地降低了冲突的可能性,但是由于传播时 延的存在以及多个站点同时监听到信道空闲等情况的存在,冲突仍会发生 。所谓冲突域是指在该域内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站点发送数据,如果两个 站点同时发送数据会引起冲突,则这两个站点处于同一个冲突域内。 广播域:以太网是广播网络,采用共享信道的传输机制来传输数据。在 以太网中,一个站点向所有站点发送数据的传输过程称为广播,这一过程 中传输的数据帧称为广播帧。在以太网中,能够接收到任意站点发送的广 播帧的所有站点的集合称为一个广播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间链路层协议设计
这 样 的 需求 , 出以高级在 轨 系统 ( O ) 间数据 链 路 层 协 议 建议 书 为参 考 来 设 计 适 用 于 G S 提 A S空 N S的
星 间链 路 层协 议 。对 G S N S星 间可 能传 输 的业 务信 息基 于 A S的 建议 进 行 了 归类 , 为 G S O 认 N S星 间 链 路层 协 议 可 以使 用 A S 具体 给 出了 A S建议 下 星 间链路 层 协 议 的设 计 。为 使 协议 更适 合 G S O, O NS IL链路 层 , S 主要 从 3个 方 面对 A S进 行 改进 , : 化 了虚 拟 信 道数 据 单 元 的 结 构 , 减 了 3种 服 O 即 优 削
c a n l aa u i fa t c r lc mp n ns e u ig t r e s rie n mp o ig o c e u i g a d mut— h n e d t n t r me s u t a o o e t ,r d cn e e vc sa d i rvn n s h d l n l r u h n i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客户 端
服务器
发之间不再采用管道而是套接字. 实验时 , 学生在客户 端编译运行 自己编写的协议 , 在服务器 端把实 验的结 果写入数据库 , 因此这种模式 符合 目前 大力倡 导的网
络 化教 学 的要求 .
收稿 日期 :0 7 82 20 - -0 0
作者 简介 : 闯 , , 士研究生. 郭 男 硕
队列 中取 出数 据 帧 , 送 到 物 理 层 ( 据 帧 实 际上 是 发 数 通 过 sce被发 送到接 收 方 ) 同时 定 时器启 动并 且根 okt .
l s等参数. o) s 这样 , 客户端上的模拟协议就可以与服务 器上的实验模块进行通信. 模拟协议运行时 由客户端 向服 务器发 送数 据 帧 , 务器 应统计 出错率 、 服 出错 帧 的
}通讯作者 : @ma. h .d .n i x u eu c l
图 1 实验系统框架
维普资讯
厦 门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 0 7盈
协 议 的需 要 分 别 指 定 模 拟 器 运 行 时 间 (vn ) 超 时 ee ̄ 、 间 隔(i o tit v ) 出错 率 (a l ) 丢包 率 ( k t u_ e a 、 me n r1 gr e 、 bd pt
20 0 7年 1 1月
数 据 链 路 层 协 议 实 验 系统 的 设 计 与 实 现
郭 闯, 刘兴伟
( 西华大学数学 与计算机学 院 , 四川 成都 6  ̄3 ) 1 9
摘要 : 为了满足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实验的需要, 本文设计了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实验系统. 该系统不再要求学生集中
1 系统 的 总体 结构 和 功 能
数据 链路 层 协议 实 验 系统 分 为 客 户 端 和 服务 器 , 如图 1 示. 所 客户 端 包 括 用 户 接 口、 验 控 制模 块 、 实 实 验模 块 . 服务 器包 括监 听模 块 和实 验模 块 . 客户 端 和服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概述数据链路层是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它负责将数据包转换为比特流,以便在物理介质中进行传输。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定义了在网络中如何构建和维护通信链路,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检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1.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它定义了数据的封装、传输和错误检测方法。
HDLC使用帧结构来封装数据,每个帧由起始标志、地址字段、控制字段、信息字段、帧检验序列和结束标志组成。
起始标志用于识别帧的开始,地址字段用于传输数据的目的地地址,控制字段用于管理数据传输的流程,信息字段包含实际的数据,帧检验序列用于错误检测,结束标志表示帧的结束。
2. PPP(点对点协议)PPP是一种用于点对点连接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它支持多种网络协议的传输,如IP、IPv6、IPX等。
PPP使用了一种简单的帧格式,每个帧由起始标志、地址字段、控制字段、协议字段、信息字段和帧检验序列组成。
PPP通过协商阶段来确定链路层的参数,如数据压缩、错误检测和认证方式等。
PPP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被广泛应用于拨号、广域网和虚拟专用网等网络环境中。
3. Ethernet(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常见的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它使用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机制实现共享介质的多点通信。
Ethernet帧由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类型字段、数据字段和帧检验序列组成。
目的MAC地址用于指示数据的接收方,源MAC地址用于指示数据的发送方,类型字段用于标识数据的协议类型,数据字段包含实际的数据,帧检验序列用于错误检测。
4. WLAN(无线局域网)WLAN是一种无线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无线局域网中的数据传输。
WLAN 采用了类似于以太网的帧格式,但使用了不同的物理层技术,如峰值信噪比(PSK)、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
WLAN可以通过无线访问点连接到有线网络,实现无线和有线网络的互联。
链路层协议
链路层协议链路层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负责在物理连接上建立、维护和终止数据链路,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链路层位于OSI模型的第二层,为上层的网络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本文将简要介绍链路层协议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以及常见的链路层协议类型。
基本概念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将原始比特流转化为有意义的数据帧,并在相邻节点之间进行传输。
它处理的是点对点的通信问题,即如何在两个直接相连的节点之间传送数据。
主要功能1. 帧同步:链路层需要识别出一帧的开始和结束位置,以便正确地发送或接收数据。
2. 差错检测与纠正:通过校验和等技术发现数据帧中的错误并进行必要的纠正。
3. 流量控制:防止发送方过快地发送数据,导致接收方来不及处理而丢失数据。
4. 访问控制:在多个设备共享同一通信介质时,如何协调它们的发送时机,避免冲突。
5. 寻址:确定数据帧的源和目的地地址,确保数据能够正确送达目标节点。
6. 链路管理:建立和终止数据链路的连接,以及在必要时进行链路的复位操作。
常见链路层协议- 以太网(Ethernet):是目前最流行的局域网技术之一,使用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方法来控制访问。
-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用于在点对点串行线路上传输多协议数据包的一种标准方法。
- 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一种按位访问的同步数据链路层协议,支持全双工通信。
- 帧中继(Frame Relay):一种高效的包交换数据通信技术,主要用于广域网互联。
链路层协议的设计和实现对于整个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不同的链路层协议根据其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来满足各种网络需求。
随着技术的发展,链路层协议也在不断进化,以适应更高速率、更复杂场景下的数据传输需求。
以上内容仅为链路层协议的概述性介绍,具体每种协议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还需进一步深入学习。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层,位于物理层之上,负责将网络层的数据报进行划分和封装,将封装后的数据经过物理介质传输到目标设备。
数据链路层的核心任务是确保可靠地传输数据,并解决物理层传输中的差错和丢失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点,计算机网络中设计了多种数据链路层协议。
1. 以太网协议(Ethernet Protocol)以太网协议是最常用的局域网技术之一,也是数据链路层中最常见的协议。
以太网协议使用MAC地址来标识设备,采用帧格式将数据分为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包括目标MAC地址和源MAC地址等信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
以太网协议支持多种传输速率,例如10 Mbps、100 Mbps和1 Gbps等,是现代局域网的基础。
2. PPP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PPP协议是一种在串行点对点连接中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它广泛应用于拨号连接和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的网络,如电话调制解调器连接互联网。
PPP协议使用同步和异步传输方式,支持认证和压缩等功能,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错误检测机制,使得数据链路层能够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实现可靠的传输。
3. HDLC协议(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HDLC协议是一种基于字节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广域网中传输数据。
HDLC协议提供了可靠的连接和流量控制机制,并支持差错检测和纠正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此外,HDLC协议还可以在数据帧中增加地址和控制信息,以实现多路复用和多点通信。
4. SLIP协议(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SLIP协议是一种在串行线路上传输IP数据报的简单协议。
它将IP数据报直接封装在串行连接上,并使用特定的字符作为开始和结束标志。
SLIP协议缺乏差错检测和纠正机制,仅提供了最基本的功能,因此在现代网络中很少使用。
以上所述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只是众多协议中的一部分,每种协议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链路层的协议
链路层的协议
1.链路层
TCP/IP总共分层四层,从上到下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
链路层在TCP/IP的最后一层,这也意味着它是最靠近实际物理的,所以它要包含硬件驱动程序。
为了实现帧的封装和解封,它必须实现以下功能
1、将数据封装为帧,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
2、控制帧的传输,包括处理传输差错,调节发送速率与接收方相匹配;
3、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的管理;
它的目的:
1.为IP模块接收和发送数据报
2.为ARP模块发送ARP请求和接收ARP应答
3.为RARP模块发送RARP请求和接收RARP应答
2.链路层所有协议
PPP:点对点协议
点对点协议(PPP)为在点对点连接上传输多协议数据包提供了一个标准方法。
PPP 最初设计是为两个对等节点之间的IP 流量传输提供一种封装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中的第二层,它负责在物理介质上传输数据帧,并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的功能。
数据链路层协议是在数据链路层上运行的协议,它定义了数据的传输格式、帧的结构、帧的传输方式等规范。
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以太网协议、PPP协议、HDLC协议等。
以太网协议是一种最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它定义了数据帧的格式和传输方式。
以太网帧由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长度字段、数据字段和校验字段组成。
以太网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技术来解决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时可能发生的碰撞问题。
以太网协议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光纤和无线等。
PPP(点对点协议)是一种用于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PPP协议支持多种网络协议的封装,包括IP、IPX、AppleTalk等。
PPP协议的帧格式包括起始标志、地址字段、控制字段、协议字段、数据字段和校验字段。
PPP协议可以通过串行线路、ISDN、DSL等传输介质进行数据传输。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它广泛应用于WAN(广域网)中。
HDLC协议定义了帧的格式、传输方式和错误检测机制。
HDLC帧由起始标志、地址字段、控制字段、信息字段、校验序列和结束序列组成。
HDLC协议支持全双工和半双工传输方式,可以在同步和异步传输介质上运行。
除了以上提到的协议,数据链路层还有许多其他协议,如CSMA/C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碰撞避免)、ATM(异步传输模式)、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等。
这些协议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数据的可靠传输提供了保障。
数据链路层协议在网络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定义了数据帧的格式和传输方式,保证了数据在物理介质上的可靠传输。
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不同的协议可以根据网络的需求和特点进行选择和应用。
在设计和部署网络时,需要充分考虑数据链路层协议的选择和配置,以确保网络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网络协议设计
网络协议设计网络协议设计是指为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进行规范和标准化,以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够顺利进行。
网络协议设计的目标是使网络通信高效、可靠,并且能够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一、概述网络协议设计是计算机网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定义了数据的格式、传输方式、错误处理等各种规范。
网络协议设计需要考虑到数据传输的效率、安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的问题。
二、网络协议的层次结构网络协议通常采用分层的设计结构,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和维护。
常见的网络协议层次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
1. 物理层物理层是网络协议的最底层,它负责传输比特流,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定义电器、机械和功能特性,以确保数据能够在传输介质上正确传输。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位于物理层之上,它负责将比特流划分为帧,并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帧的发送和接收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3.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将数据从源节点传送到目标节点,它为数据包选择最佳路径,并进行路由和转发。
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例如IP协议就是网络层协议之一。
4. 传输层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通信,它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例如TCP协议就是一种常见的传输层协议。
传输层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数据包的有序传输和错误恢复。
5. 应用层应用层是网络协议的最高层,它负责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并处理数据的解释和转换。
应用层的主要任务是与用户进行交互,例如HTTP、FTP等协议就是应用层协议。
三、网络协议设计的原则网络协议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1. 分层设计原则分层设计原则将网络协议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从而使网络协议的设计更加模块化。
分层设计原则使得网络协议的维护和扩展更加容易。
2. 最小化原则最小化原则要求网络协议的设计尽可能简洁,不包含冗余和不必要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协议系别:计算机科学系年级专业:学号:姓名:任课教师:成绩:2015 年11 月11 日前言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介乎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自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
为达到这一目的,数据链路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主要有: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在数据链路层中称这种数据块为帧(frame),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与接收方相匹配;以及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的管理。
数据链路层的最基本的功能是向该层用户提供透明的和可靠的数据传送基本服务。
透明性是指该层上传输的数据的内容、格式及编码没有限制,也没有必要解释信息结构的意义;可靠的传输使用户免去对丢失信息、干扰信息及顺序不正确等的担心。
在物理层中这些情况都可能发生,在数据链路层中必须用纠错码来检错与纠错。
数据链路层是对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的加强,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使之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无差错的线路。
如果您想用尽量少的词来记住数据链路层,那就是:“帧和介质访问控制”。
数据链路层一、实习目的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保证通信双方在有差错的通信线路上进行无差错的数据传输,是计算机网络各层协议中通信控制功能最典型的一种协议。
本实验实现一个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数据传送部分,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基本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基本实现技术。
二、实习时间(第 12 周到 13周)三、实习地点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网络实验室四、实习单位和部门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五、实习内容5.1实验内容使用C 语言实现下面数据链路层协议:1. 分析和实现一个理想的链路层协议2. 对于前面实现的协议进行扩充,实现它的第一次改进,如何防止发方过快淹没收方。
3. 对上一步再假设在不可靠的的链路上进行通信。
5.2实验步骤1. 熟悉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功能;2. 编写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实现程序;3. 调试并运行自己编写的协议实现程序;4. 了解协议的工作轨迹,如出现异常情况,在实验报告中写出原因分析;5. 保留你实现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以备教师检查。
5.3实验过程5.3.1程序功能及设计思路功能概述: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代表A站、B站。
先由客户端输入服务器IP地址,发送SYN同步帧,告诉服务器准备接受。
客户端输入数据后,会进行CRC编码,再发送数据帧;服务器收到后,先进行校验,数据正确则发送ACK帧,客户端则发送下一帧数据;否则服务器发送NAK帧,客户端重新发送该数据。
CRC校验:1) 将收到的字符转为int型(32位),并将其二进制码左移16位,存于data;2) 进行C(D)=Remainder[(S(D)∙D^L)/g(D) ],即CRC校验,得到校验位。
3) 将校验位加在信息元后,组成24位的码字,存于要发送的数据帧dframe。
停等式ARQ协议:Client:1) 置SN=0;2) 收到数据,将SN分配给该数据,如果没有收到,则等待;3) 存于要发送的数据帧中,发送给server;4) 如果从server收到确认帧,且RN>SN,则SN加1(模2),返回2;如果收到NAK或RN=SN,则返回3,重传数据。
Server:1) 置RN=0;2) 从client收到一个SN=RN的帧,进行CRC校验检查,无错后输出,并置RN加1、发送ACK帧;否则发送NAK帧,请求重发。
5.4 C语言程序代码:其客户端主要部分代码:Client://*********************** client.c *****************************#include<winsock.h> //WINSOCK API的头文件,需要包含在项目中#pragma comment(lib,"ws2_32.lib") //WINSOCK API连接库文件#include<stdio.h>#include<string.h>int err;SOCKET sock; //用于服务器监听的Socket SOCKADDR_IN addrSrv; //服务端地址unsigned char sendBuf[100]; //发送缓存char serverIp[20]; //客户端ip地址int socklen=sizeof(SOCKADDR_IN); //Socket的地址值的长度int cf_len=sizeof(struct sockaddr);struct dataFrame //数据帧{int seq; //分段消息的序号int SN; //发送序号unsigned int data[100];int msglen; //字符长度,采用长度计数的组帧技术};struct conFrame //控制帧{int RN; //接收序号char type[3];//表明帧的类型:SYN同步、EOT送毕、ACK确认应答、NCK否定应答};struct dataFrame dframe;struct conFrame cframe;//************************ 初始化******************************void initialization(){WORD wVersionRequested;WSADATA wsaData;wVersionRequested = MAKEWORD( 1, 1 ); //WinSocket1.1版本err = WSAStartup(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wsaData用来存储系统传回的关于WinSocket的资料if ( LOBYTE( wsaData.wVersion ) != 1 || HIBYTE( wsaData.wVersion ) != 1 ){ WSACleanup( );}return;}//************************ 计算CRC-16******************************//基于32位系统,int型长度为4字节,CRC-16的生成多项式为g(D)=D^16+D^15+D^2+1void caculate_crc16(unsigned char*msg,int lenth,unsigned int *crc){unsigned int data=0;int i,j;// char s[32]; //用于测试时显示二进制码for(i=0;i<lenth;i++,crc++,msg++){data=(int)*msg;// itoa(data,s,2); //把整数转为二进制码//printf("第%d字的二进制码:%s\n",i+1,s); //test*crc=data<<16;for(j=0;j<16;j++){if((data&0x8000)){data=(data<<1)&0xffff;data=data^0x8005;}elsedata=(data<<1)&0xffff;}*crc=*crc|data; //把校验位放在信息元后面,存在一个int变量中// itoa(*crc,s,2);// printf("加上CRC校验位后的二进制码%s\n",s);//test}}六、代码功能的相关结果6.1测试1:在没有传输错误情况下,在dos界面显示的传递内容的二进制码和CRC校验码Client: 222.25.162.196,发送数据“yl”,显示“message is delivered successfully”后关闭连接。
Server: 222.25.162.196,收到数据“yl”,与上图对比,码字正确,则正确输出数据。
6.2测试2:在传输出错情况下,在dos界面显示传递内容的二进制码和CRC校验码Client:222.25.162.196,发送数据“yl”,传输出错收到NAK后重传数据。
Server: 222.25.162.196,与上图的二进制码对比发现,第2个码字最后1一位出错,程序显示“message is wrong”,然后等待客户端重传。
6.3通信测试:在dos界面进行通信,但隐藏了二进制码、校验码,实现的是数据的透明传输。
Client:222.25.162.5Server:222.25.162.196分析:从上面两图可以看出,服务端和客户端可以实现通畅且准确无误的通信,基本能够实现预期功能。
七、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对数据链路层中数据帧的传输和CRC校验有了更深的了解,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的理论上了,而且自己对网络编程也有了更大的兴趣,通过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一步步的设计,对于以后逻辑分析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然后让我知道了链路管理的功能主要用于面向连接的服务。
当链路两端的节点要进行通信前,必须首先确认对方已处于就绪状态,并交换一些必要的信息以对帧序号初始化,然后才能建立连接,在传输过程中则要能维持该连接。
如果出现差错,需要重新初始化,重新自动建立连接。
传输完毕后则要释放连接。
数据连路层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就称作链路管理。
在多个站点共享同一物理信道的情况下(例如在LAN中)如何在要求通信的站点间分配和管理信道也属于数据链路层管理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