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课部教学大纲(大学语文2013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学分:2学分

学时(理论+实践):30课时(理论15课时+实践15课时)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平台课程

适用专业:各专业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大学语文”课程是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属于公共基础平台课程。

该课程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文科类、艺术类学生第一学期开设,理工科类学生第二学期开设。

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课程,本质上属于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它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与其他素质教育的课程一起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平台。它突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特征,课程的设计培养方案围绕着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来进行。

(二)课程作用

作为文化基础课程,“大学语文”教学不仅以语文能力的培养为本位,而且更注重语文课的平台作用,强调语文与专业发展能力的联系,其“基础”特征指向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学审美眼光、人文关怀、言谈举止、精神风貌、交际沟通等方面,由此进而体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开放性特点。“大学语文”课程不仅包含基础性知识内容,更承担着提高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和表达拓展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的任务。本课程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必备前提,更是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使之成长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有力保证。

(三)课程任务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母语感悟、精神启蒙、思维创新和语文能力养成的多重职能,是以提升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为主旨的一门课程。本课程教学应充分体现人文性、基础性、复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应培养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和拓展能力,同时,应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的水平。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具备相应岗位通用文化、文学常识、文字运用等基础性知识内容,在综合素养方面有一定的提升;,应对中国文化、文学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有所提升,

应具备的文学认识水平和文学鉴赏水平;应掌握必备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而提高社会感悟、审美认知以及合作、拓展等综合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出来是直接走向企业,直接面向专业工作岗位的应用性人才,所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设计理念也应基于“应用能力”而不是基于“理论研究”。课程设计围绕着学生职业通用能力的语文素养需求为立足点,设计教学行动目标与实施方案,逐步形成了“一条主线,两个基于”的“1+2”的理念。即:以母语学习为主线;基于职业素养的模块化学习和基于开放理念的互动式学习。前者侧重高等性和人文性,突出育人功能、审美趣味熏陶、阅读鉴赏能力提高;后者侧重职业性和工具性,培养学生的职业通用文化技能。

本课程确立以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主线的课程教学思路,通过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设置,将课内课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淡化理论体系教学,加强能力环节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课程融入到学生整体学习、生活过程中,真正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二)课程设计思路

遵循学院“素质为先,厚基强能”的人才培养基本思路,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整合教学资源,积极推进课程教改,重视人文性,强化实用性,突出职业性。努力打造特色,提升教学质量。

三、课程目标

1.知识

(1)了解相关文学史知识

(2)了解文学作品鉴赏知识

(3)掌握必要的基础写作知识

(4)掌握必要的口语表达技巧

2.能力

(1)具有常用错别字的纠错能力

(2)具有写作申论及演讲稿等实用文的能力

(3)具有当众演讲(3分钟)的能力

(4)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5)具有较强的文章阅读能力

(6)具有信息搜集、分析和整理能力

(7)具有专业所需的写作能力

3.素质

(1)具有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2)具有对文学作品的基础审美力

(3)具有对“文以载道”的社会认知力

(4)具有对文学形象人格力量的感受力

(5)通过写作训练养成创新思维习惯

(6)在与人沟通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内容

第一模块雅言之韵

【目的要求】

1.知识要求:

(1)掌握母语口头表达规范、书写规范,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朗诵、演讲、辩论、社交口才等,根据专业择一、二教学)

(2)熟悉经典作品《诗经·桃夭》、《鞌之战》、《论语》、《荷塘月色》等语言特点,学会体会语言的美感,能分析语言所承载的感情色彩。

(3)了解汉字的特点,了解汉语的意蕴美和音乐美。

2.能力要求:

(1)具有常用错别字的纠错能力

(2)具有当众演讲(3分钟)的能力

(3)具有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4)具有对文学作品语言的基础审美力

【主要内容】

1.语言表达:普通话规范,朗诵常识及技巧,演讲常识及技巧,辩论规范及技巧,社交口才等。选篇:《雪花的快乐》《雨巷》《蜀道难》《将进酒》《烛之武退秦师》等。

2.文字规范:汉字书写规范及汉字的故事(补充)

3.语言艺术:

(1)学习汉语的意韵美和音乐美等美感特点。选篇:《行行重行行》《秋思》《雨巷》《雪花的快乐》《西厢记·长亭送别》等篇目中。

(2)学习汉字所承载的感情色彩。选篇:《诗经·桃夭》《鞌之战》《论语》《荷塘月色》等。

第二模块文学之魅

【目的要求】

1.知识要求:

(1)掌握中国文学发展脉络。

(2)熟悉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学现象及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流派等。

(3)了解文学作品鉴赏知识。

2.能力要求:

(1)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力

(2)具有正确评价各个时期文学作品、作家及文学现象的能力

(3)具有具有较强的文章阅读能力。

(4)具有对文学形象人格力量的感受力。

(5)具有对文学作品的基础审美力。

【主要内容】

1.文学史:以时间跨度或文学现象为线索,介绍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

2.经典作品思想艺术审美特征及鉴赏技巧。选文:《葛生》、《湘夫人》、《将进酒》、《凤凰台上忆吹箫》、《红楼梦》、《狂人日记》、《山上的小屋》、《回答》、《荷塘月色》等。

3.文学形象分析。

小说形象:《狂人日记》(狂人)

诗歌形象:《回答》

散文形象:《我与地坛》

戏剧形象:《西厢记》(崔莺莺),《雷雨》(周朴园)等

第三模块文化之旅

【目的要求】

1.知识要求:

(1)掌握中国文化概况。

(2)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