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三.doc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开国大典》,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认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课文《开国大典》选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通过讲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历史场景,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
1.3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课文中描绘的场景和人物。
1.4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1.5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1.6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简介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Step 2: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庄严气氛。
Step 3:分析课文,讲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和价值。
Step 4:讨论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和发扬新中国成立的精神。
Step 5: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如何珍惜和发扬新中国成立的精神,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2 教学亮点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庄严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3 教学不足在讲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时,时间跨度较大,部分学生可能难以完全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相关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2.4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不足,可以在课后整理一份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间线,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历史书籍,进一步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开国大典》,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认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五篇)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五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自主读文,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了解课文大意,能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
3.初步感受典礼的隆重、盛大和群众兴奋、激动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揭题,审题1.(出示课题:开国大典)读一读,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把你所了解的告诉大家;若不明白,把你的疑问提出来。
2.指名说。
二、自学读文1.初读课文,你觉得该完成哪些要求?(指名说)2.出示要求:自学要求:1)划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把课文一句一句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划出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用“”)3.学生自学,并拿起笔来圈圈划划。
三、检查1.通过自学,你完成这些学*任务了吗?对照自学要求,一项一项讨论。
(指名说)1)挑几个容易写错的词写一写。
再默写下列词:诞生协商瞻仰检阅率领排山倒海吹拂(互相检查、批改;纠正错别字: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2)提出较难读的句、段;(指名读)同桌比读,并用☆△表示你的评价。
2.你还读懂了什么呢?1)文中解释课题的是哪句话?2)还读懂了什么?(指名继续说)①从参加的人及人数,看出什么?读一读(隆重、盛大)②会场的布置觉得怎样?读一读(庄重、肃穆)③群众老远赶来,那么早赶来,说明什么?读一读(热情高涨、激动、兴奋)3.还有吗?(板书:会场大典阅兵__)1)看板书,对照课文,老师为什么这样写?(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2)按以上顺序分段。
(板书:1——4 5——10 11——13 14——15)分段时,文中有些句子已经帮我们起到了提示作用,你找到了吗?(指名说)3)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大意。
(自由说,指名说)四、总结1.通过这堂课的学*,你从文中了解了什么呢?(指名说)2.启示下堂课内容:这样隆重、盛大的开国大典,你想不想参加?好,下堂课,让我们也跟随群众的队伍,走进会场,去感受那一份隆重、热烈的气氛。
五、作业:作业本第1、2题。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3篇)
第1篇年级:五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开国大典的背景、过程及意义,认识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性变革。
2. 能力目标: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开国大典的背景和过程。
2. 开国大典的意义。
教学难点:1. 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
2. 学生对爱国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开国大典视频、图片资料、相关历史书籍。
2. 学生:预习开国大典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图片: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2.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历史事件吗?它有什么重要意义?3. 引导学生回答:这是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新课讲授1. 背景介绍- 教师讲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包括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胜利等。
- 学生观看开国大典视频,了解当时的场景。
2. 过程回顾- 教师展示开国大典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开国大典的过程。
- 提问:开国大典有哪些重要环节?有哪些重要人物?- 学生回答:开国大典有升国旗、阅兵式、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环节。
重要人物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
3. 意义解读- 教师讲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包括:- 标志着中国从此站起来了,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结束了长期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 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开辟了新的道路。
- 学生讨论:开国大典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开国大典对你有什么影响?- 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开国大典的精神?-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2. 角色扮演-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开国大典的场景。
- 学生扮演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角色,展示开国大典的盛况。
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
《开国大典》教案新部编本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开国大典》教课方案教课方案6、开国大典教材简析《开国大典》经过对新中国成立盛况的记述,表达了全国人民为新中国出生而激动、骄傲的感情。
教课目的: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悟课文中心思想,感觉开国大典中,人民民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粗心义。
2.学会 3 个生字,理解 20 个词语,学习排比句。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 6~8 自然段。
要点与难点要点:领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悟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课方法:讲解法、朗诵法等。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课时数: 3 课时教课步骤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掌握 3 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粗心,按发展次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觉会场上喜庆的氛围。
教课过程:一、解题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成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盛大的典礼。
3、依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讲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结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沟通1、试讲课题意思。
2、分段。
(依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感人场面能够分为四段)教课方案设计3、沟通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3、选择一句,读出威严、盛大、热情的氛围。
4、随机学习要点句。
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诵第一段。
2、达成作业本第 1、2 题。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通过分析课文,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讨论、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革命先烈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开国大典》(节选)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
3.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的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
(2)提问:什么是开国大典?它有什么意义?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课文主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表达技巧。
(2)重点讲解开国大典的仪式和意义。
4. 小组合作:(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练习:(2)挑选学生代表进行朗读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1)是否全面达成教学目标?(2)学生对《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是否有了深刻理解?2. 反思教学过程:(1)教学方法是否得当?(2)学生参与度如何?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3. 反思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是否讲透?(2)学生对开国大典的认识是否全面?4. 针对反思结果,提出改进措施:(1)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补充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五、课后作业2. 让学生收集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了解开国大典的更多细节。
3. 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教学时,我们依据课文的叙述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乐曲激趣1、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激发学习兴趣。
2、启发渲染:这是一首战斗的乐曲,它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那么,新中国诞生时是怎样的盛况呢?大家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开国大典》这篇课文。
3、如果把“开国大典”改成“开国典礼”可以吗?为什么?(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教师旨在制造悬念,吸引学生读文。
)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1、用你喜欢的读书习惯快速阅读课文。
如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等等。
2、运用工具书学习生字。
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忆字形。
3、联系语境或查阅资料理解新词。
4、这篇课文记叙了哪几个场景?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5、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6、你最喜欢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为什么?7、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你能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如果不能,在书上做上记号。
8、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激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
三、合作讨论,释疑解难1、以疑难问题为类别,让学生自由组合若干小组。
2、推荐各讨论小组讨论问题:如,第一小组:学习6个生字的音、形、义,结合语境理解新词;第二小组:理清段落结构,归纳段意;第三小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第四小组:讨论记叙的顺序。
3、各个讨论小组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展开讨论:学生先汇报学习成果,然后就疑难问题展开讨论。
讨论时,可以自由发言,相互提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最后,主持人记下已解决的问题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咨询的准备。
4、各个小组在全班交流讨论成果。
5、问题咨询与小结。
四、探究领悟,升华情感1、出示句子: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小学语文竞赛课《开国大典》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竞赛课《开国大典》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开国大典》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领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抽象词语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们知道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教师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3.精读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段落朗读课文,理解每段的意思。
4.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理解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情感体验(1)教师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气氛。
(2)学生谈谈自己观看视频后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
6.拓展延伸(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8.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写一篇关于开国大典的观后感。
五、教学反思1.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还需加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在拓展延伸环节,可适当增加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教学资源1.课文《开国大典》2.开国大典视频3.生字词卡片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学生对开国大典的情感体验。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天安门广场的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张图片中的地方是哪里吗?”(2)学生回答:“这是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3)教师追问:“那么,你们知道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历史意义吗?”3.精读课文(2)学生找出句子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案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1.2 教学重点(1) 《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作者。
(2) 《开国大典》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1.3 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开国大典》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
(2) 如何分析《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
1.4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讨法。
1.5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作者。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开国大典》,了解其主要内容。
(3) 合作探讨:分析《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如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等。
(4)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从《开国大典》中汲取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反思(1) 学生对《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作者和主要内容有了深入了解。
(2) 学生能够分析《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并从中汲取爱国主义精神。
2.2 教学亮点(1)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使学生更加投入地学习《开国大典》。
(2) 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讨法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3 改进措施(1) 在教学中,加强对《开国大典》艺术特色的解读,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通过更多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开国大典》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3.2 教学重点(1) 《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作者。
(2) 《开国大典》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三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2.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开国大典教案 (3)
开国大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2.掌握开国大典的基本内容和仪式;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内容1.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介绍;2.开国大典仪式的主要内容和流程;3.开国大典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开国大典的基本内容和仪式;2.教学难点:开国大典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准备1.PowerPoint幻灯片;2.开国大典相关资料;3.彩色打印的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展示开国大典仪式的盛况,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询问学生对开国大典的了解和感受。
第二步:知识输入(15分钟)1.教师通过幻灯片和资料介绍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包括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等重要事件;2.教师分析开国大典的经过和意义,强调其象征着新中国的诞生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三步:内容讲解(25分钟)1.教师通过幻灯片详细介绍开国大典仪式的主要内容和流程,包括升国旗、唱国歌、庄严宣誓等;2.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仪式中的细节和象征意义,例如国旗和国歌代表国家的尊严和荣耀,宣誓代表人民对国家的忠诚和承诺。
第四步:思考讨论与互动(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询问学生对开国大典的看法和感受,鼓励他们积极发表意见;2.学生可以就开国大典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展开互动。
第五步: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讨论,强调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其对国家的影响。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情感。
六、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和互动的表现;2.学生对开国大典历史背景和仪式内容的把握;3.学生对开国大典重要意义的理解和感悟。
七、板书设计开国大典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掌握开国大典的基本内容和仪式;-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 讨论,是否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课堂小测验或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 《开国大典》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思维能力
分析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是否 能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
情感态度
观察学生对《开国大典》主题的情感态度 ,是否对国家历史有正确的认识。
家长反馈
孩子的学习情况
了解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如 作业完成情况、复习情况等。
01
对课堂的建议
02 收集家长对课堂的建议和意见, 以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对孩子表现的反馈
了解家长对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
的看法,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
03
主动回答问题等。
对教师的评价
04
收集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以促进
教师专业成长和改进教学策略。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 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 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 任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和集体荣誉感。
03总结Βιβλιοθήκη :角色扮演04详细描述: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 不同角色,通过模拟历史场景, 增强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和理解。
作业布置
总结词:巩固练习 总结词:拓展阅读
详细描述: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详细描述:推荐相关拓展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 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对开国大典的认识。
2. 激发学生意识到开国大典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开国大典融入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影响感慨。
二、教学重点介绍开国大典背景,清晰了解开国大典中的政治意义及其时代意义。
三、教学步骤
1.导入:老师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正题来介绍开国大典,问:“在今年的国庆节期间,有没有注意到开国大典上的场景?”,学生在回答老师的提问的同时可以总结出开国大典
的概念来完成导入环节。
2. 延伸:老师可以结合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回想起开国大典上的场景,引出开国大典的背景,以及开国大典的政治及历史意义。
3. 深化: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政治和文化角度来分析开国大典,如开国大典中冒出的政治
宣言;提出开国大典中诸多重要政治性事件,等等。
4. 巩固:老师可以安排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回顾开国大典有关的知识,结合实际例子让学
生自己来分析开国大典的政治意义及其时代意义,加深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 总结:老师可以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认清重点,重新回想学过的部分,以及发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有利于学生今后理解开国大典以及它对今日考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及
其时代意义,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并有效使用实际例子和问题回答引出讲授内容。
本次教
学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擎”、“诞”等8个生字,会写“盏”、“栏”等13个生字,会读“协商、汇集、预定”等25个词语。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场面描写的方法。
3. 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激动、自豪之情,并培养学生热爱党、珍惜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难点:关注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1.关于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阅兵过程中的影像资料。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导入题目,板书:7.开国大典3. 解释题意。
“开国”就是一个新的国家诞生,“开国大典”指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隆重、盛大的典礼。
4.这开国大典究竟写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政委( zhèng )宾客(bīn )擎着(qíng)诞生(dàn) 电钮(niǔ) 瞻仰(zhān) 聂(nie)荣臻(zhēn)(2)指导易混淆的字。
“爆”与“暴”不同,与“火”密切关联。
“帜”是左右结构,左面是“巾”,与布有关,右面是“只”表示读音。
“距”是左右结构,左面是“足”,右面是“巨”,不是“臣”,要注意比较。
(3)检查字或词语的理解情况。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恭敬地看。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重点生字、词语。
2.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典礼热烈、庄重的气氛。
3.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并按顺序给课文分段,列出段落提纲,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重点1.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典礼热烈、庄重的气氛。
2.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感到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教师:准备生字、新词卡片;影片《开国大典》;重点语句投影。
学生:预习课文,课前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相关资料。
2课时04第一课时1.掌握本课时的重点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感受典礼热烈、庄重的气氛。
重点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05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1.由电影《开国大典》片段(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或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录音导入。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释题:“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那么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3.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开国大典的这一天,请你们说一说,看到这四个字你的心情如何?(激动、自豪、欣慰、高兴、兴奋)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2.学习生字词。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第【1】篇〗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理解生字。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介绍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
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
要求:1.自己读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场面?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写的。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理解重点句:“总数达三十万人。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理解: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到会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开国大典》是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进行民主革命并建国的重要历史题材电影,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教学中,通过《开国大典》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理解中国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以下是一个以《开国大典》为背景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理解: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进行民主革命和建国的重要历史事件,理解电影《开国大典》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技能与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影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热爱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国家观。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开场导入(5分钟)以图片、音乐和视频等形式展示开国大典的背景和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观影与讨论(90分钟)观看电影《开国大典》的片段,并在观影结束后进行讨论。
-电影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是什么?-电影中有哪些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电影中有哪些展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智慧的场景?-电影中有哪些展现中国人民对革命胜利的热爱和付出的场景?-电影中有哪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3.学习材料分析与研讨(30分钟)分发电影《开国大典》的相关学习材料,包括历史背景、影评等。
-学习材料中对电影的评价是什么?-学习材料中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学习材料对电影中的主题和情感有何见解?4.讲授与总结(15分钟)通过提供必要的补充知识和解答学生的问题,总结电影《开国大典》所呈现的历史事件和背景,强调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和重要作用。
-电影《开国大典》反映了哪些历史事件和背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国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三、教学评价1.学生观影笔记:要求学生观影时做好观影笔记,包括电影中的重要场景、情节和台词等。
2.学生小组讨论:在观影和讨论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人教版小学6年级课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开国大典》,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通过细节描写展现重大历史事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视频观看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珍惜和平、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概括开国大典的盛况。
•分析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的喜悦和自豪。
教学难点:•深入挖掘开国大典背后的历史内涵,理解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引导学生将开国大典的精神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动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现场图片、视频资料等)•《开国大典》课文打印稿•小组讨论任务卡•角色扮演道具(如小国旗、红领巾等,可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关于开国大典的短视频或展示开国大典的历史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历史时刻吗?它有什么重要意义?”•揭示课题:引出《开国大典》的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注意停顿、语调,初步感受文章的情感氛围。
•字词学习:利用多媒体展示重点字词,学生认读并尝试解释词义,教师补充讲解。
•概括大意:请几位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教师总结归纳。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分段解读:•第一部分:介绍开国大典的背景和筹备情况,引导学生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
•第二部分:详细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包括会场布置、典礼程序、群众反应等,通过角色扮演(如“我是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我是现场报道的记者”等),让学生深入体会开国大典的庄严和热烈。
•第三部分:总结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的生活变化和国家发展。
五年级语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 三 课 时
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开国大典的四个场面。并归纳出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同学之间交流。
四、回归全文,布置作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收集毛泽东主席的生平资料后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对他如此地崇敬、热爱?
背诵6~8课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眼神课堂学习。
教学反思
第 三 课 时
课 题
26.开国大典
主备人
授课班级
五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第6~8自然段。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感情——感情朗读,积累拓展”的基本过程组织教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重点
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
学生在老师的领导下进行练习,比较出不同词语体现的不同意思。
学生感情朗读。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2.在典礼进行中,有几处写了掌声?从这三次不同的写法中你体会到什么?
3.初步学习表达的方法:作者是怎样把这么盛大的庆典活动描述清楚的?
教学难点
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学生听写
学生展示激情背诵
二、阅读第四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三-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
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自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要求:
1.通读课文2-3遍,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
生字:檐、江、擎、泽、钮、瞻。
新词:典礼、协商、汇集、擎着、诞生、瞻仰、迎风招展、排山倒海、徐徐上升。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自主提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能自己找到答案的先努力自行解决。
交流
1.读课文第一句话,解释课题意思。
2.理清文章思路。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部分)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自由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
3.指导朗读。
注意体会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书写生字及词语。
3.练习读熟全文
第二课时
精读第二部分
1.请学生默读,自主理清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练习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体会开国大典盛况。
2.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朗读。
重点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重、严肃、雄壮、伟大的,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传遍中华大地。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
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相对的词语,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
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欢跃,欢腾跳跃。
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
)
3.指导朗读课文,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
(激动、兴奋、喜悦)
4.练习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而说话。
重点练习朗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感受自豪,扬眉吐气)
5.找出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
排比:四个传到。
体会排比句的气势,练习朗读排比句。
(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
4.试练习背诵6~8节。
阅读第三段
1.自由朗读描写阅兵式的语句。
2.画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3.小组合作,讨论试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
____________。
阅读第四部分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3.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重点: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光明指
什么?象征什么?
练习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句子包含的意思。
总结全文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讨论内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情况,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使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传统,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初步学习表达的方法:作者是怎样把这么盛大的庆典活动描述清楚的?(a.选择最能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场面。
b.选择最能体现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激动而热烈的场面。
c.按大会的进程逐项描述。
)
作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背诵、抄写课文第7自然段。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